钻井常用打捞工具
油气田井下打捞工具详解

油气田井下打捞工具详解油气田井下打捞工具是在油气田井下作业中常用的工具,用于提取沉积在井底的固体颗粒、井眼附近的残渣和其他杂质。
这些工具的设计和制造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性。
一种常见的油气田井下打捞工具是钻井井底清洗器。
它通常由管状的外壳和密封装置组成,可以固定在钻杆或管柱的下部。
这个工具通过旋转来清除井底的杂质,同时还可以通过喷射清洗剂和液体来冲刷井眼。
钻井井底清洗器的设计使得固体颗粒可以被收集起来,以防止它们被带到地面。
另一种常用的工具是井底刮器。
它通常由一些可移动的刮板组成,可以固定在钻杆底部的管柱内。
井底刮器的作用是刮除井底的附着物,例如泥浆、水合物或其他固体颗粒。
刮板的设计和排列方式可以根据具体的井下条件来调整,以提高清除效果。
除了钻井井底清洗器和井底刮器,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油气田井下打捞工具可供选择。
例如,磁铁式工具可以用于吸附带有磁性杂质的固体颗粒。
超声波清洗工具可以利用超声波波动来击碎并清除井底堆积的残留物。
在使用油气田井下打捞工具时,操作人员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他们需要确保工具的正确安装和使用,以免发生事故或造成环境污染。
此外,定期的维护和检查也是确保这些工具正常工作的关键。
有时,可能需要结合不同的工具和技术来达到最佳的清除效果。
总结起来,油气田井下打捞工具在油气开采作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通过有效地清除井底的杂质和残留物,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井下作业的安全性。
然而,对于使用这些工具的操作人员而言,遵循规程和安全要求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 打捞工具

第四章常用打捞工具打捞工具是用以打捞井下落物和处理井下事故的专用工具。
常用的打捞工具有公锥、母锥、打捞筒、打捞矛、打捞篮、磁铁打捞器、磨鞋、安全接头等,本章着重介绍常用打捞工具的种类、规格、结构、工作原理、常用规范、民技术参数、现场检查、操作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第一节铅模一、作用铅模是在打捞作业中用来打印落鱼形状和了解鱼顶偏离井眼中心的情况用的。
二、规范三、使用1、铅印直径比套管内径小4.8毫米即可。
2、打印时按0.193-0.386千牛/毫米(0.5-1吨/英寸)加压。
只可一次加压打印,不得两次打印,以免难以分析。
3、由于铅很软,应在运输或存放过程中注意避免碰撞。
第二节公锥一、公锥的作用公锥是内打捞工具是内捞工具,用来打捞钻铤、接头和钻杆加厚部位。
常用尺寸为3-1/2"和4-1/2",多为国产,技术规格参见附带说明。
第三节母锥一、母锥的作用母锥是外捞工具母锥是外捞工具,用来打捞钻杆本体。
用爆炸松扣方法配合倒扣时,可用它来打捞钻杆接头或钻铤。
第四节卡瓦打捞筒一、种类Bowen150系列卡瓦打捞筒分为高强度型与小井眼型两类,按内装打捞配件的不同分为螺旋卡瓦打捞筒与篮式卡瓦打捞筒两种。
落鱼直径接近最大打捞尺寸时选用螺旋卡瓦和A型盘根。
落鱼直径比最大打捞尺小127毫米(1/2")以下时选用篮式卡瓦和R型密封控制环或E型或M型密封控制环,R型和E型密封控制环的内盘根是模压的,在现场不能更换,外密封可在现场更换,M型密封控制环的内外盘根都是模压的,在现场均不能更换,无论R型、E型或M型密封控制环都有平口和铣齿两种。
若是平口的叫R型、E 型或M型密封平口控制环,它不能修整鱼顶,若是铣齿的叫R型、E型、或M型密封铣齿控制环,它可修整参差不齐和破损的鱼顶,若是打捞油管接箍,则选用D型盘根。
D型盘根由一个内密封件、一个弹簧和一个外密封件(O型圈)构成。
二、打捞和退出机理打捞筒的抓捞零件是螺旋卡瓦或篮式卡瓦。
石油钻井队打捞类工具介绍

石油钻井队打捞类工具介绍1、公锥2、母锥3、滑块捞矛4、分瓣捞矛5、TFLM-T提放式可退捞矛6、提放式分瓣捞矛7、可退捞矛8、伸缩捞矛9、二用伸缩捞矛10、可退式螺旋卡瓦捞筒11、可退式蓝式卡瓦捞筒12、卡瓦捞筒13、弯鱼头打捞筒14、提放式可退捞筒15、短鱼头打捞筒16、电泵捞筒17、可退式螺旋卡瓦电泵捞筒18、活页式捞筒19、不可退式抽油杆捞筒20、弯抽油杆捞筒21、组合式抽油杆捞筒22、提放式抽油杆捞筒23、三球打捞器24、抽油杆接箍捞矛25、多用打捞筒26、颠倒式抽油杆捞筒27、蓝式抽油杆捞筒28、螺旋式抽油杆捞筒29、偏心式抽油杆接箍捞筒30、提放式倒扣捞矛31、可胀式倒扣捞矛32、倒扣捞矛33、倒扣捞筒34、提放式倒扣捞筒35、反循环打捞蓝36、局部反循环打捞蓝37、开窗捞筒38、缆绳打捞钩39、外钩40、内钩41、内外组合钩42、活齿钩43、一把抓44、磁力打捞器45、测井仪器打捞器46、弹簧打捞筒47、老虎嘴公锥SY5114—92母锥SY5115--92滑块捞矛SY/T5069—2000可退式捞矛SY/T5069—2000分瓣捞矛SY/T5069—2000TFLM—T 型提放式可退捞矛提放式分瓣捞矛SY/T5069—2000伸缩捞矛SY/T5069—2000二用伸缩捞矛SY/T5069—2000可退式螺旋卡瓦打捞筒SY/T5068--2000可退式蓝式卡瓦捞筒SY/T5068-2000卡瓦捞筒SY/T5068—2000弯鱼头打捞筒SY/T5068-2000提放式可退捞筒短鱼头捞筒SY/T5068—2000电 泵 捞 筒SY/T5068—2000可退 式 螺 旋 卡 瓦 电 泵 捞 筒SY/T5068—2000活页式捞筒SY/T5068--2000不可退式抽油杆捞筒SY/T5068--2000弯抽油杆打捞筒SY/T5068—2000组合式抽油杆捞筒SY/T5068-2000提放式可退抽油杆捞筒SY/T5068-2000三球打捞器SY/T5068-2000抽油杆接箍捞矛SY/T5069-2000多用打捞筒SY/T5068-2000颠倒式抽油杆捞筒SY/T5068-2000蓝式抽油杆捞筒螺旋卡瓦式抽油杆捞筒SY/T5068-2000偏心式抽油杆接箍捞筒SY/T5068-2000提放式倒扣捞矛SY/T5069—2000倒扣捞矛SY/T5069-2000可胀式倒扣捞矛SY/T5069-2000倒扣捞筒SY/T5068—2000提放式倒扣捞筒SY/T5068—2000反循环捞篮局部反循环打捞篮开窗打捞筒SY/T5068--2000缆绳打捞钩外钩内钩内外组合钩活齿钩一把抓磁力打捞器SY/T5147--2000测井仪器打捞蓝弹簧打捞筒SY/T5068—2000老虎嘴产品型号: 可倒扣捞矛产品名称: 可倒扣捞矛相关说明:本工具为内捞式工具,它既可以用于打、倒扣,又可以释放落鱼,还能进行洗井液循环,可与反扣钻杆配套使用,他抗拉负荷大,倒扣力矩大,打捞成功率高。
常用打捞工具操作使用方法

常用打捞工具操作使用方法一、公锥公锥是钻具、油管的水眼打捞工具(内部打捞工具),公锥是一次性打捞工具,因为在造扣和卸开时可能会受损伤。
特点:造扣面积小,容易造进扣;直径小,易断裂;水眼小,不能进行爆炸松扣、浴井等作业。
公锥的规格是根据钻具水眼的尺寸设计和制造的,常用的规格有:27/8''、31/'、41/'、5"、5%、、6%"等。
公锥的锥度通常是1:16,也有1:20、1:24,、1:32的。
锥度小,造进的扣数多;在落鱼比较轻的情况下,可以加工成1:12的锥度。
操作使用方法:1、钻具组合:公锥+安全接头+钻杆。
3/2、、以下的钻杆要接钻铤。
2、测量、会草图。
3、计算鱼顶方入和造扣方入。
4、冲洗鱼顶,探鱼顶,根据泵压判断公锥是否插进水眼。
5、停泵造扣,开始加压10KN左右,转1〜2圈引扣,再逐渐增加造扣扭矩及钻压。
41/2'以上的公锥一般加压30〜40KN ,有效造进6〜8扣以后才上提钻具。
在公锥小、井眼大、无钻铤的情况下,要控制造扣钻压。
6、捞住落鱼以后,试开泵,观察水眼是否畅通。
上提3〜5m猛刹2〜3次,证实捞稳方可起钻。
注意事项1、下车、搬运和上扣时防止碰撞,用液气打钳紧扣,控制扭矩,不宜过紧。
2、造扣时加压不得过多,在大井眼和大斜度井内加压后,要控制扭矩,防止公锥折断。
3、可以短期循环,起钻控制速度,不允许转动转盘。
4、起出井口时防止挂断,不允许在井口卸公锥。
二、大头公锥大头公锥是钻具的丝扣打捞工具(内部打捞工具),在打捞丝扣完好的情况下可以再次使用。
其型号与钻具的扣型相同,锥度与同扣型的接头锥度一样(内平扣1:6,贯眼扣1:4)。
特点:强度高,不会折断,与丝扣接触的锥面同时造扣,牢靠(造扣很紧),不易滑扣,可接震击器;水眼比较大,便于测卡、爆炸松扣。
要损坏钻具丝扣。
操作使用方法:1、钻具组合:大头公锥+安全接头+钻杆。
3%、、以下的钻杆要接钻铤。
常用打捞工具及工作原理

一、抓卡打捞工具
• (5)、维护与修理
• a、每使用一次起钻后先用清水冲刷,然后拆卸保养,以免泥浆 锈蚀工具。
• b、卸掉上接头,用专用扳手卸下阀杯。 • c、取出钢球和卸去阀座,检查阀座是否被泥浆冲刷留下严重伤
痕,有则应更换。 • d、卸去铣鞋,取出落物和打捞爪盘总成部件并检查捞爪、弹簧
等,若有损坏,必须更换或修理,对已磨损的铣鞋,可用铜焊碳 化钨修复(其粒度为3~5mm的碳化钨)。 • e、用清水冲洗内外筒间夹层空间和内筒内腔壁。 • f、把钢球取出放好。 • g、更换损坏零件,全部组装好,用手检查打捞爪盘部件在筒内、 是否自由转动,以及打捞爪向里转动和复位要灵活可靠。 h 装配时涂防锈油和钻具丝扣油,以备下次使用。
接头螺纹 API
NC26 NC26 NC26 NC31 NC26 NC31 NC38 NC38 NC38 NC38 NC38 NC46 NC46 NC46 NC50 NC50 NC50 NC50 NC50 NC50 NC50 NC50 NC50 NC50 65/8REG 65/8REG 75/8REG 65/8REG 65/8REG 65/8REG 65/8REG 65/8REG 75/8REG
最大落物外径 mm (in)
64.5(21/2) 78(35/64) 96.5(323/32) 112(413/32) 121(43/4) 132(53/16) 146(53/4) 156(61/8) 166(61/2) 192(79/16) 195.5(711/16) 228(8)
钢球直径 mm (in)
一、抓卡打捞工具
技术参数
型号
适用井径 mm
最大外径 mm(in)
水眼 mm (in)
LB94 S.L.EX. 108-117.5 LB102S.L.EX. 117.5-124
井下工具大全及详解

(一)修井公锥公锥是一种专门从有孔落物的内孔进行造扣打捞的修井常用打捞工具,以GZ-NC31修井公锥为例来说明。
1、名称:GZ-NC31修井公锥2、结构:为长锥形整体结构,分接头和打捞螺纹两部分。
3、技术规范:外形尺寸:Ф105mm×800mm ,接头螺纹:NC31 ,打捞孔径:48mm~65mm ,打捞螺纹表面硬度:HRC60~65 ,抗拉强度≥932MPa 。
4、工作原理:公锥进入打捞鱼腔之后,加适当钻压旋转钻具吃入落物内壁进行造扣。
当其能承受一定的拉力和扭距时,可采取上提或倒扣的办法将落物全部或部分捞出。
5、操作方法:当工具下至鱼顶上部1m~2m时,开泵冲冼,并逐步下放工具至鱼顶,观察泵压变化。
如泵压突然上升,指重表悬重下降,说明公锥进入鱼腔,可以造扣打捞。
如悬重逐步下降而泵压并无变化,说明公锥插入鱼腔外壁的套管环形空间,应上提钻柱,然后转动钻柱,重对鱼腔,直至悬重与泵压均有明显变化(公锥入腔),才能加压造扣,并进行打捞。
6、适用范围及用途:主要用于打捞落物内腔在48mm~65mm的有接箍的油管或厚壁管类落物。
7、注意事项:1)打捞时,不允许猛蹾鱼顶,以防将鱼顶或打捞螺纹蹾坏。
2)切忌在落鱼外壁与套管内壁的环形空间造扣,以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3)工具下井前上部应接安全接头。
(二)母锥母锥是一种修井常用打捞工具,专门用于从管柱落物外壁进行造扣打捞,以MZ-NC31母锥为例来说明。
1、名称:MZ-NC31母锥2、结构:母锥是长筒形整体结构,由上接头与本体两部分构成。
3、技术规范:外形尺寸:Ф115mm×600mm ,接头螺纹:NC31 ,打捞管柱外径:φ89mm ,打捞螺纹表面硬度:HRC60~65 ,抗拉强度≥932MPa 。
4、工作原理:母锥依靠打捞丝扣在钻压与扭距作用下,挤压吃入落物外壁造扣,将落物捞出。
5、操作方法:当工具下至鱼顶上部1m~2m时,开泵循环,下放观察泵压、悬重变化迫使鱼顶进入母锥内部进行造扣打捞。
井下打捞工具2

瓦
打
捞
矛
一、简
介
1、用途:可退式卡瓦打捞矛是一种结构简单、强度高,从落鱼内径进行打捞的工具。 主要用于打捞钻杆、油管、套管等钻具。 2、结构 可退式打捞予主要有芯轴,卡瓦释放环,引鞋等组成,如图
二、规
型号
格
接头尺寸 螺纹
NC26 2 7/8 REG NC38 NC31 NC50 NC50
外径 (mm)
1333.75
146.84 153.20 162.72 158.67
508.00
558.80 609.60 660.40
241.30
265.90 2777.80 312.34
282.60
256.00 369.00 367.90
四、 其
他
类
型
1、喷射吸入式反循环打捞篮
① 这种工具与其它的反循环打
捞工具的作用原理基本相同, 所不同的是没有钢球和球座, 而是在上接头的下端安装一个 喷嘴,这样不但增加了反循环 排量,而且使环空钻井液更容 易流入内筒,提高了打捞效率。
三、工 作 原 理
反循环打捞篮是利用工具的特殊结构,造成钻井液在井底
的局部反循环作用,将井底碎物冲入篮内而进行打捞的工具。
反循环打捞篮结构的组合要根据落物的形状、大小及地层
的软硬等因素来选配篮筐和铣鞋,必须做到使落物能进入篮筐。 如果井下落物是牙轮,就可参照表2所给的牙轮钻头的牙轮尺 寸来选择打捞篮。
2
钻头尺寸 /mm 266.70292.10 298.45317.50 320.68333.38 342.90-362 368.30-381 406.40 431.8-444.5 470-494.4 牙轮尺寸/mm 牙轮最大高度 137.71 155.60 160.33 178.60 187.72 205.00 208.40 223.04 牙轮最大外径 181.77 202.00 215.50 223.83 243.68 257.18 283.76 290.50
钻井打捞作业

打捞作业A、常用打捞工具的种类和用途:(1)打捞筒目前,公司钻井平台上配备的打捞筒为博温(BOWEN)公司的产品。
其英文全称为:SERIES 150 BOWEN RELEASING AND CIRCULATING OVERSHOT。
150系列打捞筒主要用于较长的落鱼,如:钻杆、钻铤、测斜仪、电测仪器等。
打捞筒还是属于落鱼外径的打捞工具之一。
(2)反循环打捞篮目前,公司钻井平台上配备的打捞篮为博温(BOWEN)公司的产品。
其英文全称为:BOWEN REVERSE CIRCULATION JUNK BASKETS。
博温反循环打捞篮用途之一是用于打捞井内尺寸较小的落鱼。
如:钻头牙轮或牙轮碎块,电测井壁取芯器、大钳牙板、手工具等。
(3)公母锥目前,公司钻井平台上配备的公母锥为博温(BOWEN)公司的产品。
其公锥英文全称为: BOWEN ROTARY TAPER TAPS。
母锥英文全称为:BOWEN ROTARY DIE COLLARS。
公锥为打捞落鱼内径的最简单工具。
母锥则是打捞落鱼外径的最简单工具。
(4)磁铁打捞器目前,公司钻井平台上配备的磁铁打捞器为博温(BOWEN)公司的产品。
其英文全称为:BOWEN FISHING MAGNETS。
磁铁打捞器是用于井内的一些对磁有吸引力的小型落鱼。
如:钻头牙轮、轴承、卡瓦牙板、大钳销子以及磨洗作业的铁屑等。
(5)磨鞋磨鞋的英文全称为:MILLING TOOLS。
磨鞋的种类有:平底磨鞋(FLAT MILL)、短鼻型磨鞋(ROUND MILL)、锥形磨鞋(TAPER MILL)、内锥形磨鞋(JUNK MILL)。
磨鞋的用途主要有:一是修整大型落鱼的不规则的鱼顶,二是磨洗井内不规则的小型落鱼。
B、现井队所配备打捞工具的名称、规格、配件1)井队所配备打捞工具1)打捞工具规格与配件A、打捞筒B、反循环打捞篮C、打捞筒操作注意事项:1)、钻具组合上加安全接头和震击器;2)、打捞前记录低泵冲(30~50SPM)的循环压力;3)、在预计鱼顶以上0.5米左右,大排量冲洗鱼顶;4)、在固定的低泵冲下探鱼顶;5)、记录遇阻或泵压升高时的井深,即鱼顶位置;6)、若鱼顶不规则,应选择带铣齿的引鞋;7)、确定打捞位置,要避开含有防磨带的位置,考虑使用加长短节;8)、打捞结束后,要确认落鱼是否抓牢;9)、起钻前,尝试打通钻具循环通路,但压力不能超过10MPa;10)、起钻操作要平稳,严禁用转盘卸扣,并锁好转盘;11)、钻井绞车使用低档低速;12)、起钻中要打开大钩锁销;13)、禁止使用刮泥器;14)、落鱼出井后,尽量避免在井口拆卸打捞工具,以防落鱼再次落井;15)、落鱼出井后,队长负责详细描述落鱼,填写《事故报告》,要附有落鱼示意图和照片说明,并备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井常用打捞工具一.公锥公锥是一种从管体内部打捞管状物的工具。
因此,要求被打捞的管状落物要有一定的抗破损强度。
第二,鱼顶的端面和管子内径基本要规则,以便公锥能顺利进入鱼顶。
公锥常用于打捞钻铤的水眼、钻杆接头的水眼、钻杆加厚部分的水眼以及井下特殊工具的水眼部分,带接箍的油管等。
公锥有1:12(高强度公锥,没有排屑槽,锯齿螺纹);1:16;1:24;1:32几种锥度,打捞直管落物应尽量选择1:24或1:32锥度小一些的公锥。
(一)使用公锥下井前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掌握鱼顶所处井眼段的井眼直径,鱼顶以下钻具的压缩距等。
公锥搬运时严禁摔打,紧扣时防折伤。
2.掌握鱼顶的内径和最大外径。
3.公锥尺寸,包括:水眼、造扣部分最小直径、最大直径、有效扣长,接头最大直径。
丝扣是否完好,检查一下丝扣强度,以不缺不卷为好。
4.公锥造扣部位必须在尖端以后的100㎜以上。
5.分析当鱼顶和公锥在井眼内直径上相反方向各自都绝对靠边时,公锥尖端是否能进入鱼顶水眼内。
6.复杂井段打捞最好使用原钻具结构。
7.根据井内钻具被卡的情况以及被卡后,卡点以上钻具自由段的长度,确定是否使用安全接头,如果打捞钻铤必须使用安全接头。
8.使用安全接头,必须清洁丝扣,分件清洗,掌握对扣和卸扣圈数。
9.准确计算鱼顶方入和造扣方入。
如果井内情况允许和必要时,可下相应尺寸的钻头探鱼顶后再进行打捞。
(二)公锥入井的操作1. 紧公锥接头扣时,接头距转盘面越近越好,避免折伤公锥丝杆,造成井下事故复杂化。
2.下钻要慢,防止井内突然遇阻折断公锥(尤其带有下击器的钻具)。
3.下钻完调试好方入,卸去井口回压凡尔(最好方入调在方钻杆的中部)4.接方钻杆开泵循环,在鱼顶以上0.3~0.5米大排量冲洗鱼顶10-20分钟。
5.掌握并记录开泵时悬重,停泵时悬重。
开泵时上提摩阻悬重,下放时摩阻悬重;停泵时上提摩阻悬重和下放时摩阻悬重。
6.下放钻具探鱼顶A.在有把握公锥绝对能进入鱼顶水眼时,可低排量(记下泵压)开着泵静放探鱼顶。
钻压控制在摩阻悬重增加10~20KN,遇阻后,泵压有上升的趋势时摘泵。
记下此时的方入,有可能是进入鱼顶,不要转动转盘急于造扣。
a)上提钻具至计算鱼顶以上,注意观察有无挂卡现象。
b)开泵,转动转盘,下放钻具探鱼顶。
钻压控制在原悬重基础上加压5~10KN。
遇阻后先停转盘。
泵压有上升的趋势再摘泵。
核对方入是否跟上次所探方入基本一致。
如果基本一致或高于原方入,可进行造扣。
B. 在公锥不能绝对进入鱼顶水眼时,不可开泵探鱼顶,它会因射流的导向而使公锥插过鱼顶。
钻压控制在摩阻悬重增加10~20KN。
遇阻后开泵,泵压有上升的趋势,有蹩泵的迹象时摘泵。
记下此时的方入。
千万不可转动转盘,防止因公锥探过鱼顶太多,转动后由于工具的漂移而缠绕钻杆,使打捞工具被卡。
a)上提钻具至理论鱼顶以上,上提中注意观察泵压变化和挂卡的现象。
如有挂卡,记下此方入,下次探鱼顶可把它作为鱼顶考虑。
b)开通泵,泵压正常后摘泵。
启动转盘,每转3~5圈摘一次,在转盘转动中下放一次钻具,钻压控制在5~10KN。
注意观察转盘有无反扭矩,是否有钻压。
如果有钻压同时又有反扭矩,可低排量开泵试一下。
如泵压徐徐上升超过低泵速泵压,可摘泵试造扣。
c)如果用钻头探得鱼顶井深数据,那么只能在井深附近重复b)项操作。
下探深度不得超过公锥长度。
d)在公锥外面加导引筒,再入井打捞,导引筒内径必须大于(井径减鱼顶半径),此法要慎重,落鱼必须是钻杆,而且自由段钻具非常长才考虑使用。
7.打捞造扣:造扣时转盘转动的圈数要视井内自由段钻具的长度确定,要逐渐增加扭矩,记录每次转盘正转圈数和回转圈数。
引扣时钻压5~10kn,引扣后,低排量开泵试一下,验证是否已进入落鱼。
当泵压达到或略高于正常泵压时摘泵,如泵压不回落,适当转动一下转盘,钻压不降,泵压稳定,可继续造扣。
公锥造扣是否牢靠,不是以转盘转了多少圈回了多少圈,进了多少扣作为依据,而是以造扣终了时最大扭矩作为依据,因在造扣中,上、下部钻具可能上扣,下部落鱼也可能转动,其中的记录仅仅反映了一个过程。
造扣终了时一次性转动圈数应达到自由段钻具(包括落鱼自由段)总长极限扭转圈数的一半以上,并且可以回完或基本回完,才可以证明扣已造牢。
如果没有回完,再加10~30kn,一次性转动1/2极限圈数,控制好转动回转,如果仍没回完,说明落鱼已动,上提至超过打捞悬重(低于井内所有钻具悬重),再转动一次,如仍然反扭矩没回完,说明落鱼已动,打捞成功。
8.上提至井内钻具总悬重(或低10~20kn)逐渐开泵,开泵中可转动转盘,如泵能开通,倒划眼将钻具离开井底,根据转动情况确定是否上下活动钻具。
如不能开通泵,不要立即放回压,倒划眼将钻具离开井底,每次上提1~2cm,转动一次转盘,反扭矩能消失后,再重复上述操作,转盘负荷加重不可立即将转盘刹死,应在转盘有回转时,再刹住转盘,防止下部扭矩释放时将钻具甩掉。
一般只要控制好上提距离,控制好扭转圈数,钻具不会出问题。
9.在使用公锥活动钻具时,可以提、可以扭,但切忌猛顿、猛放。
二.母锥母锥是一种从落鱼外径进行打捞的工具,比如:钻杆本体、钻杆公接头加厚部消失端、油管以及不能用内打捞工具从水眼打捞的钻杆接头、接头、钻铤等。
母锥的造扣部位要求距母锥底端60mm以上,这主要在于造扣时需扶正,使落鱼与工具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
造扣均匀,受力时不致于滑扣,因此,要求母锥在引扣时控制钻压5~10kn,达到适当的造扣扭矩后再酌情增加钻压。
使用母锥需谨慎根据以下因素综合考虑:1.本井眼直径,下入工具后,如果捞获落鱼被卡,能否满足从水眼内对下部落鱼进行爆炸松扣,或者能满足从工具外部进行套铣作业。
2.本井裸眼内是否具同一压力系统;钻杆的自由段是否有足够的长度;鱼顶以下钻具有没有被卡的可能性。
3.井下落鱼螺纹的旋向与打捞工具螺纹旋向是否一致。
打捞被卡钻具,必须是鱼顶以下经过套铣1~2个连接丝扣,并且使用反向螺纹的母锥。
4.如果套管内有上千米的钻具,下母锥时,可不作过多考虑,正常打捞后如下部钻具被卡,通过精心操作都不能解卡时,先倒出部分落鱼,再作下步处理。
倒扣前要用提拉法求出卡点井深,要对上部钻具进行紧扣,井口以下钻具紧扣需达到极限扭转圈数的2/3,根据卡点以上的钻具长度,再由上而下逐渐减小,用以得到最佳的倒扣效果。
总之,在下入工具前要考虑下一步、二步、三步措施能得到实施。
在钻井工程中,母锥常用于打捞钻杆本体、钻杆公接头加厚部分的消失端,一般要求断口要平整,外径要规则。
如果不规则可用套子磨鞋,磨去一段本体,修整鱼头后,再进行常规打捞。
若用平底磨或所谓的锅底磨都不免会磨出飞皮,给下步处理带来难度。
所以,在井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比如套管内有上千米的钻具,就即或是断口不平整、外径不规则也可以不必下磨鞋,只需在母锥外加焊一定长度的引筒即可进行打捞,因为母锥内有锥度并且带有丝扣,外有加长引筒扶正,造扣时加适当的钻压,由于造扣扭矩的作用,鱼顶会自动收口最后达到造牢丝扣的目的。
至于下母锥是否带安全接头的问题,要视井下落鱼钻杆的自由长度而定。
总言之,能够满足正扣倒扣的要求则可不带安全接头,以便倒扣。
如果鱼顶距卡点较近或套铣倒扣,必须在打捞工具上配带安全接头。
母锥的造扣和捞获落鱼后的操作基本与公锥相同。
这里必须强调,无论是公锥或母锥捞获落鱼后,不可企图首先采用上提下放活动钻具的方法起出落鱼。
因为断钻具后沉砂是松的,通过转动钻具,沉砂可以从钻头皮缝隙处向下掉,倒划眼就容易解除卡钻。
而上提后,特别是没开通泵的情况下大力上提钻具就容易被卡死,给后来的工作带来困难。
如果能开通泵,也要先转动,转动正常后,经循环再考虑提放活动,悬重控制在摩阻以上100kn范围,有挂卡立即采用倒划眼措施。
如果能开通泵,循环后又转不动,此时可考虑上提下放活动,如无效果,落鱼就有被压差卡钻的可能。
可考虑从鱼头以下钻具倒开,再采用其他措施。
.三、大头公锥大头公锥是打捞接头、钻杆、钻铤的母扣的打捞工具。
其称谓是以被打捞的接头丝扣命名的,如打捞410扣的大头公锥称为411大头公锥,打捞630扣的大头公锥称为631大头公锥。
使用大头公锥的优点是强度大、水眼通径大,既能满足从钻具水眼进行爆炸松扣的需要,又能满足从外部下铣筒进行套铣的需要,使用大头公锥的缺点是在母扣的丝扣上造扣,在此处,造扣后的连接强度不如公锥和母锥。
大头公锥下井前的检查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检查丝扣旋向是否与上部打捞钻具丝扣旋向一致。
2.测量打捞丝扣的大径、小径和有效长度、锥度是否与被打捞丝扣一致、丝扣是否完好,检查一下丝扣强度,以不缺不卷为好。
测量水眼直径、接头直径、接头扣型和外形长度。
3.根据落鱼自由钻具段长确定是否配带安全接头。
浅井打捞、套铣倒扣必须配带安全接头。
4.打捞前的操作与公锥操作相同,紧扣时钻压可在30~40Kn,紧扣扭矩必须达到井内自由钻具总长极限扭转圈数的1/2以上。
活动钻具初期每上提下放活动两次要下放至打捞钻具原悬重,再加压30~40kn,对造扣部位紧一次扣。
因造扣部位母扣的强度低,在大力提拉和向下猛放后,丝扣容易变形,使其连接强度降低。
如果不对其紧扣就会在活动钻具中提滑扣。
大头公锥基本上不具重复性使用。
四.可退式捞矛可退式捞矛是一种从管体内部打捞钻杆本体、油管、套管的工具。
由于它咬合面积较大,打捞可靠,不会损坏落鱼。
由于卡瓦及卡瓦内部与心轴的啮合面都是左旋螺纹,因此,它具有可退的特性。
容易释放落鱼。
要求是鱼顶内部必须规则。
使用可退式捞矛进行打捞:1.检查捞矛的打捞尺寸,卡瓦外径必须大于落鱼内径1~2mm,心轴的带状螺纹清洗涂黄油,引锥应用管钳上紧,卡瓦应旋在抵住释放环的位置。
2.打捞钻具一般组合为:可退式捞矛+下击器+钻具。
3.下钻石完后,掌握在开泵和不开泵两种状态下的悬重和上提、下放的摩阻悬重。
4.距鱼顶0.2~0.30米,开泵冲洗鱼顶5~10分钟,停泵。
5.下放加压5~10kn,正转转盘3~5圈,如钻压不降,证明已进入落鱼。
此时卡瓦已经上拔,然后上提钻具,捞矛心轴的带状锯齿螺纹斜面将卡瓦向外扩张,使卡瓦紧贴被捞管体内壁,上提后悬重增加落鱼被捞住。
6.当通过操作不能提起落鱼而需要丢掉落鱼时,则利用部分捞柱重量让下击器下击,松开卡瓦与心轴的咬合,然后每次上提增加至打捞悬重以上5~10kn,正转3~5圈,逐渐上提、逐渐转动,直至起出鱼顶。
可退式捞矛捞住落鱼后,只可上提下放活动钻具,不可转动钻具,更不能倒扣。
因此,正转可能使捞矛推出落鱼,倒转会使卡瓦连同引锥和释放环倒掉于落鱼水眼内。
五.可退式可瓦打捞筒可退式卡瓦打捞筒是从落鱼外部进行打捞。
主要打捞钻杆、钻铤、油管等外径平滑的管类落鱼。
该打捞筒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强度高。
外部元件有:上接头、(备用加长节)、外筒和引鞋(备用壁钩或加大引鞋),同一筒体内可装兰状卡瓦或螺旋卡瓦,同一种螺旋卡瓦又有2~3种不同尺寸可供选择,同一种兰状卡瓦有数种不同尺寸可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