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贪食症ppt课件
合集下载
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诊断与治疗PPT

情绪不稳定,焦虑、 抑郁等
生理功能受损,如月 经不调、脱发等
社会功能受损,如无 法正常工作、学习等
鉴别诊断
生理性厌食:由于身体疾病或药物副作用引起的食欲减退 心理性厌食: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食欲减退,如焦虑、抑郁等 神经性厌食:由于神经性厌食症引起的食欲减退,表现为对体重和体型的过度关注 神经性贪食:由于神经性贪食症引起的食欲减退,表现为对食物的过度渴望和暴饮暴食
鉴别诊断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对体重和体型的过 度关注,导致饮食限制和体重下降
暴食症:患者在短时间内大量进食,但 通常不会采取补偿行为
抑郁症:患者可能表现出食欲不振、体 重下降等症状,但通常伴有情绪低落、 兴趣减退等症状
焦虑症:患者可能表现出食欲不振、体 重下降等症状,但通常伴有焦虑、紧张 等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能表现出食欲不 振、体重下降等症状,但通常伴有情绪 波动、精力充沛等症状
Part Three
神经性厌食症的治 疗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改变对体重和体型的错误认知 家庭治疗:改善家庭关系,增强患者的社会支持 药物治疗:使用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药物辅助治疗 营养治疗:提供营养指导,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饮食习惯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用于改善情绪和食欲 抗焦虑药:如苯二氮卓类药物,用于缓解焦虑和紧张 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利培酮等,用于治疗严重的精神症状 激素治疗:如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等,用于改善代谢和食欲
情绪波动:情绪不稳定,易 怒、焦虑、抑郁
暴饮暴食:短时间内大量进 食,无法控制
身体不适:可能出现胃痛、 腹泻、便秘等不适症状
社交障碍:可能回避社交活 动,不愿与人交流
自我形象认知问题:对自己 的身材和外貌过度关注,自
内科学_各论_疾病:神经性贪食症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神经性贪食症>>>
预防:
肥对躯体的损害,以及引起一系列的生理 心理反应,导致社会适应不良。②帮助病 人缓解焦虑的方法,如做深呼吸、跑步、 听轻松的音等。如果想吃东西控制不住, 护士可以和患者聊天、谈心、转移患者的 注意力。
内科学疾病部分:神经性贪食症>>>
有关症状: 焦虑、情绪性进食、贪食行为、焦虑、情 绪性进食、贪食行为、贪食。
内科学疾病部分:神经性贪食症>>>
相关疾病: 恐怖症。
谢谢!
内科学疾病部分:神经性贪食症>>>
诊断:
患者醒了就大吃,吃了又睡。一次患病后 体重增加明显。无催吐、导泻等控制体重 行为,亦无对身体外形或体重不满的表现, 故与神经性贪食症易于鉴别。
3)重性抑郁症。患者可出现过量饮 食,但没有为减轻体重不恰当的补偿行为, 如催吐、导泻等,故与神经性贫食症不同。
4)精神分裂症。该症患者
治疗:
乱者予以对症处理。营养差者予营养支持 治疗,必要时可用鼻饲。
(5)个别难治病例,可应用胰岛素 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详细 咨询相关医师或者相关医疗机构。
内科学疾病部分:神经性贪食症>>>
预防:
神经性贪食症预防_神经性贪食症怎么调 理
(1)饮食护理:控制患者的饮食和 零花钱,定时定量。每日晨进行30 min体 育锻炼跑步,以保证每日的早餐;上午适 当劳动外,还要进行30 min散步,以保证 中餐;下午劳动后,还要进行器械锻炼和 音乐治疗(唱卡拉OK,跳舞等),以保证 晚餐。
治疗:
神经性贪食症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神经性 贪食症
西医治疗 (1)多数病人要住院治疗,严重者 需强制入院。 (2)心理治疗。最多采用的是行为 治疗中的厌恶疗法或阳性强化法,制定与 控制也含有联系厌恶刺激(如被约束、电 针刺激等)或奖励方法(精神或药物奖励、 与家人来往、自由活动等)
神经性贪食症护理查房PPT

康复指导与随访计划
第八章
康复指导内容与方法
饮食指导: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 运动指导: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心理指导: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随访计划:制定随访计划,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措施与效果评价
第六章
饮食护理
制定饮食计划: 根据患者的身体 状况和营养需求, 制定合理的饮食 计划
控制进食量:限 制患者每餐的进 食量,避免暴饮 暴食
增加营养摄入: 提供富含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 的食物,促进身 体恢复
避免刺激性食品: 避免食用辛辣、 油腻、生冷等刺 激性食品,以免 加重病情
情绪波动:情绪不 稳定,易怒、焦虑 、抑郁等
心理评估
认知评估:评估患者的认知 能力,包括记忆力、注意力、 判断力等
情绪评估:评估患者的情绪 状态,包括焦虑、抑郁、自 卑等
行为评估:评估患者的行为 表现,包括暴饮暴食、催吐、
滥用药物等
人际关系评估:评估患者的 人际关系状况,包括家庭关
系、社交关系等
社会功能评估
病程标准:症状持 续时间至少3个月
排除标准:排除其 他精神疾病或躯体 疾病导致的暴食行 为
护理查房目的与流程
第三章
目的
评估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为制定护理计划提 供依据。
确定护理问题:通过查房,发现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为制定护理措施提供方向。
指导护理实践:根据查房结果,指导护士进行正确的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
神经性贪食症的诊断结果及 病程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 业等基本信息
患者饮食习惯、饮食偏好及 进食方式
神经性贪食症健康教育PPT课件

神经性贪食症 健康教育PPT
课件
目录 引言 症状与诊断 影响与风险 预防与管理 康复与生活 结语
引言
引言
什么是神经性贪食症:神经性贪食 症是一种饮食紊乱的心理疾病,患 者无法控制自己的饮食欲望。
影响因素:神经性贪食症可以受到 遗传、环境、个人心理等多种因素 的影响。
引言
目标:本课件旨在增加对神经 性贪食症的认识,提供健康教 育信息,帮助预防和管理该疾 病。
预防与管理
预防与管理
饮食习惯: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避免暴食和情绪性进食。 心理支持: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 通过心理疏导来管理负面情绪。
预防与管理
医疗干预:医生会根据个体情 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可 能包括药物治疗、营养咨询等 。
康复与生活
康复与生活
康复过程:神经性贪食症的康 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 持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生活建议:建立积极健康的生 活方式,保持适度的运动、规 律的作息以及平衡的饮食。
结语
结语
神经性贪食症是一种严重的心 理疾病,但通过积极的预防、 管理和康复,我们可以帮助患 者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提醒:如果你或你认识的人有 类似症状,请及时寻求专业的 医疗和心理支持。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症状与诊断
症状与诊断
症状表现:神经性贪食症的主 要症状包括暴食、进食速度快 、胃容量大、自我诅咒等。
诊断标准:根据精神卫生专业 的诊断标准,医生可以通过患 者的症状、体重变化等进行确 诊。
影响与风险影响与风险 Nhomakorabea身体健康影响:神经性贪食症 可能导致体重波动、代谢紊乱 、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影响:患者常常感到 羞耻、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 ,甚至可能导致抑郁症。
课件
目录 引言 症状与诊断 影响与风险 预防与管理 康复与生活 结语
引言
引言
什么是神经性贪食症:神经性贪食 症是一种饮食紊乱的心理疾病,患 者无法控制自己的饮食欲望。
影响因素:神经性贪食症可以受到 遗传、环境、个人心理等多种因素 的影响。
引言
目标:本课件旨在增加对神经 性贪食症的认识,提供健康教 育信息,帮助预防和管理该疾 病。
预防与管理
预防与管理
饮食习惯: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避免暴食和情绪性进食。 心理支持: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 通过心理疏导来管理负面情绪。
预防与管理
医疗干预:医生会根据个体情 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可 能包括药物治疗、营养咨询等 。
康复与生活
康复与生活
康复过程:神经性贪食症的康 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 持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生活建议:建立积极健康的生 活方式,保持适度的运动、规 律的作息以及平衡的饮食。
结语
结语
神经性贪食症是一种严重的心 理疾病,但通过积极的预防、 管理和康复,我们可以帮助患 者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提醒:如果你或你认识的人有 类似症状,请及时寻求专业的 医疗和心理支持。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症状与诊断
症状与诊断
症状表现:神经性贪食症的主 要症状包括暴食、进食速度快 、胃容量大、自我诅咒等。
诊断标准:根据精神卫生专业 的诊断标准,医生可以通过患 者的症状、体重变化等进行确 诊。
影响与风险影响与风险 Nhomakorabea身体健康影响:神经性贪食症 可能导致体重波动、代谢紊乱 、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影响:患者常常感到 羞耻、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 ,甚至可能导致抑郁症。
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危害及预防课件

心理健康问题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导致 更严重的后果。
这些疾病的危害
社会影响
这些疾病不仅影响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还 可能对家庭和朋友造成心理负担。
社会对饮食失调的误解和偏见也使得患者更 难寻求帮助。
如何预防这些疾病
如何预防这些疾病 教育与意识
通过教育和提高公众意识,帮助人们理解饮食失 调的危害,减少社会文化压力。
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的 危害及预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 2. 这些疾病的危害 3. 如何预防这些疾病 4. 结论与未来方向
什么是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 贪食症
什么是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
定义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以极端节食和体重过低为特 征的心理障碍;神经性贪食症则表现为周期性的 暴食和随后的自我清理行为。
媒体对理想体型的宣传也严重影响了个体的自我 认知。
这些疾病的危害
这些疾病的危害
身体危害
神经性厌食症可导致心脏问题、骨密度降低 、消化系统问题等;神经性贪食症可能引起 食道损伤、电解质失衡等。
长期的饮食失调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健康问 题。
这些疾病的危害
心理危害
这两种疾病常伴随焦虑、抑郁和自我价值感 低下,严重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 。
结论与未来方向
结论与未来方向
总结
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是严重的心理 健康问题,但通过教育、支持和早期干预可 以有效预防。
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消除对饮食失调的偏 见。
结论与未来方向
未来的研究
在未来,更多的研究应集中在饮食失调的心 理和生理机制,以及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上。
跨学科的合作将有助于全面理解和应对这些 疾病。
这些疾病的危害
社会影响
这些疾病不仅影响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还 可能对家庭和朋友造成心理负担。
社会对饮食失调的误解和偏见也使得患者更 难寻求帮助。
如何预防这些疾病
如何预防这些疾病 教育与意识
通过教育和提高公众意识,帮助人们理解饮食失 调的危害,减少社会文化压力。
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的 危害及预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 2. 这些疾病的危害 3. 如何预防这些疾病 4. 结论与未来方向
什么是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 贪食症
什么是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
定义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以极端节食和体重过低为特 征的心理障碍;神经性贪食症则表现为周期性的 暴食和随后的自我清理行为。
媒体对理想体型的宣传也严重影响了个体的自我 认知。
这些疾病的危害
这些疾病的危害
身体危害
神经性厌食症可导致心脏问题、骨密度降低 、消化系统问题等;神经性贪食症可能引起 食道损伤、电解质失衡等。
长期的饮食失调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健康问 题。
这些疾病的危害
心理危害
这两种疾病常伴随焦虑、抑郁和自我价值感 低下,严重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 。
结论与未来方向
结论与未来方向
总结
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是严重的心理 健康问题,但通过教育、支持和早期干预可 以有效预防。
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消除对饮食失调的偏 见。
结论与未来方向
未来的研究
在未来,更多的研究应集中在饮食失调的心 理和生理机制,以及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上。
跨学科的合作将有助于全面理解和应对这些 疾病。
神经性贪食症诊断与治疗PPT

支持性治疗
心理治疗:认知 行为疗法、心理
动力学疗法等
药物治疗:抗抑 郁药、抗焦虑药
等
营养治疗:合理 膳食,补充营养
素
家庭支持:家人 理解、陪伴和帮
助
社会支持:参加 互助小组,寻求
社会支持
自我管理:自我 监控,自我调节,
自我激励
复发预防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等 药物治疗: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 生活方式调整: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 社会支持:家庭、朋友、同事等给予理解和支持
01
神经性贪食症的康复
营养恢复
饮食调整:均衡饮食,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 营养补充: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 饮食规律:定时定量,避免不规律饮食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
体重管理
控制饮食:合理搭配食物,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 增加运动: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瑜伽等 心理支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缓解心理压力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药物进行治疗
01
神经性贪食症的治疗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改变对 食物的认知和饮食习惯
家庭治疗: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 关系,提高患者的家庭支持
心理动力学疗法:探索患者内心 的冲突和矛盾,帮助其解决心理 问题
药物治疗:使用抗抑郁药、抗焦 虑药等药物辅助治疗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用于改善情绪和食欲 抗焦虑药:如苯二氮卓类药物,用于缓解焦虑和压力 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利培酮等,用于控制冲动行为和情绪波动 食欲抑制剂:如西布曲明、芬特明等,用于抑制食欲和减轻体重
心理调适
认知行为疗法: 改变患者对食物 的认知和饮食习 惯
神经性贪食症科普讲座PPT课件

过去的创伤经历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为什么会发生神经性贪食症?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压力、媒体对美的定义以及文化对体型 的期望都可能影响个体的饮食行为。
尤其是在青少年中,社交媒体的影响日益显 著。
如何识别神经性贪食症?
如何识别神经性贪食症?
自我评估
患者可以通过记录自己的饮食习惯、情绪状态以 及体重变化来识别潜在问题。
神经性贪食症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神经性贪食症? 2. 为什么会发生神经性贪食症? 3. 如何识别神经性贪食症? 4. 如何治疗神经性贪食症? 5. 如何预防神经性贪食症?
什么是神经性贪食症?
什么是神经性贪食症?
定义
神经性贪食症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暴食行为为特 征的饮食失调,患者通常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 物。
如何治疗神经性贪食症?
药物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开具抗抑郁药物 等药物来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应与心理治疗结合,以达到最佳效 果。
如何预防神经性贪食症?
如何预防神经性贪食症?
培养健康的饮食观
提倡均衡饮食,避免极端饮食和节食行为,增强 对身体的正面认知。
教育青少年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有助于预防 饮食失调。
如何治疗神经性贪食症?
如何治疗神经性贪食症?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治疗神经性贪食症的 有效方法,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 习惯来促进康复。
团体治疗和家庭治疗也可能对患者的恢复有 帮助。
如何治疗神经性贪食症?
营养治疗
营养师可以提供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帮助患 者恢复健康的饮食习惯。
教育患者了解营养知识,有助于打破对食物 的错误认知。
家人和朋友的观察也非常重要,他们可以帮助发 现异常行为。
为什么会发生神经性贪食症?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压力、媒体对美的定义以及文化对体型 的期望都可能影响个体的饮食行为。
尤其是在青少年中,社交媒体的影响日益显 著。
如何识别神经性贪食症?
如何识别神经性贪食症?
自我评估
患者可以通过记录自己的饮食习惯、情绪状态以 及体重变化来识别潜在问题。
神经性贪食症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神经性贪食症? 2. 为什么会发生神经性贪食症? 3. 如何识别神经性贪食症? 4. 如何治疗神经性贪食症? 5. 如何预防神经性贪食症?
什么是神经性贪食症?
什么是神经性贪食症?
定义
神经性贪食症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暴食行为为特 征的饮食失调,患者通常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 物。
如何治疗神经性贪食症?
药物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开具抗抑郁药物 等药物来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应与心理治疗结合,以达到最佳效 果。
如何预防神经性贪食症?
如何预防神经性贪食症?
培养健康的饮食观
提倡均衡饮食,避免极端饮食和节食行为,增强 对身体的正面认知。
教育青少年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有助于预防 饮食失调。
如何治疗神经性贪食症?
如何治疗神经性贪食症?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治疗神经性贪食症的 有效方法,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 习惯来促进康复。
团体治疗和家庭治疗也可能对患者的恢复有 帮助。
如何治疗神经性贪食症?
营养治疗
营养师可以提供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帮助患 者恢复健康的饮食习惯。
教育患者了解营养知识,有助于打破对食物 的错误认知。
家人和朋友的观察也非常重要,他们可以帮助发 现异常行为。
神经性贪食症ppt课件

• 结论:进食障碍在女性大、中学生中估计患病率较 高,应积极干预。
ppt课件完整
5
进食障碍的定义
• 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ED)是指具有与其他精 神疾病无关的异常的进食习惯或控制体重的行为, 并导致了严重的生理障碍。进食障碍不仅表现为 生理机能的异常,而且反映出患者心理上的问题, 是一种比较特别的精神疾病,害怕发胖和对体型、 体重的歪曲认识与期望是其重要的心理病理特点。
• 另外,正常女性中枢神经系统5一HT的变化较其 他人明显,易受外界影响,可能足女性易患AN的 神经生物学基础川。体内5一HT水平仍然是异常 的,在ED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ppt课件完整
20
发病机制
• 在正常情况下,上述调节是适度的,但在应急情 况下,这些变化将导致ED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学 家探索表明,控制饮食行为是最多且最容易被采 纳的形式,对外表的过度敏感,而造成对体重和 体形的过度苛求。这两个因素启动,进食障碍及 其心理障碍。
• 精神检查:意识清,有体象障碍,认为自己的身 体并不瘦,对肥胖恐惧。认为自己的胃有问题, 大量进食就愉快,不进食就烦。诊断为神经性贪 食症。
ppt课件完整
11
症状
(1)有暴食史,进食量远远超过正常,患者常常是 吃到难受为止。
(2)暴食后马上采取不恰当补偿措施以防止体重增 加,发生次数平均1周至少2次,且持续3个月以 上。
• 张大荣发现ED患者64.7%有心境不良的描述; 其中最重要的是5一HT和NE。ED患者中5一HT显 著低下,尤其是ED伴自杀的患者。而目前几乎所 有的抗抑郁药物可增加5一HT水平。
• 又有研究显示,5一HT既有增强伤害感受性作用, 又有抗伤害感受作用。
ppt课件完整
ppt课件完整
5
进食障碍的定义
• 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ED)是指具有与其他精 神疾病无关的异常的进食习惯或控制体重的行为, 并导致了严重的生理障碍。进食障碍不仅表现为 生理机能的异常,而且反映出患者心理上的问题, 是一种比较特别的精神疾病,害怕发胖和对体型、 体重的歪曲认识与期望是其重要的心理病理特点。
• 另外,正常女性中枢神经系统5一HT的变化较其 他人明显,易受外界影响,可能足女性易患AN的 神经生物学基础川。体内5一HT水平仍然是异常 的,在ED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ppt课件完整
20
发病机制
• 在正常情况下,上述调节是适度的,但在应急情 况下,这些变化将导致ED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学 家探索表明,控制饮食行为是最多且最容易被采 纳的形式,对外表的过度敏感,而造成对体重和 体形的过度苛求。这两个因素启动,进食障碍及 其心理障碍。
• 精神检查:意识清,有体象障碍,认为自己的身 体并不瘦,对肥胖恐惧。认为自己的胃有问题, 大量进食就愉快,不进食就烦。诊断为神经性贪 食症。
ppt课件完整
11
症状
(1)有暴食史,进食量远远超过正常,患者常常是 吃到难受为止。
(2)暴食后马上采取不恰当补偿措施以防止体重增 加,发生次数平均1周至少2次,且持续3个月以 上。
• 张大荣发现ED患者64.7%有心境不良的描述; 其中最重要的是5一HT和NE。ED患者中5一HT显 著低下,尤其是ED伴自杀的患者。而目前几乎所 有的抗抑郁药物可增加5一HT水平。
• 又有研究显示,5一HT既有增强伤害感受性作用, 又有抗伤害感受作用。
ppt课件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主要包括了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AN)和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BN)两大 综合征。
神经性贪食症
6
神经性贪食症
• 神经性贪食症以反复发作性暴食和强烈的控制体 重的愿望为特征,为防止暴食对体重的影响患者 采用各种措施,如呕吐、导泻、增加活动量等, 致使体重反低于正常范围。
神经性贪食症
9
病例1
• 偶有1次吃东西,吃时感到很愉快,直到饱胀难忍 后又怕胀坏胃,怕发胖而用手探会厌引吐。之后, 每遇烦心事即出现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需立即 大量进食,以面食为主(1次可达800 g馒头)。每 次进食必至胃部胀痛为止,暴食后自我诱吐,把 呕吐物装入塑料袋偷偷扔掉。有1次被父亲发现后 骂她“馋嘴,你死了吧,不要脸”。当时受刺激, 心里承受不了而苦闷,厌世,曾写好遗书,用刀 片割腕自杀未遂。
• 神经性贪食症多见于年轻女性,女性患病率约为1 %~3%,男性患病率大约为女性的1/10。世界各 地患病率相似。
• 经常与神经性厌食症交替出现,两者具有相似的
病理心理机制和性别、年龄分布。多数病人是神
经性厌食症的延续者,通常发病年龄较神经性厌
食症晚。常在青少年后期或成年早期起病,可持
续数年。多为慢性或神周经性期贪食性症 病程。
神经性贪食症
3
体像障碍量表(BMI_based Silhouette Matching Test,BMI—sMT)
神经性贪食症
4
成都市区1486名女性大、中学生进食障碍的 现况调查
• 结果:成都市女性大、中学生进食障碍估计患病率 3.32%;各年龄组中17岁组估计患病率最高 (7.16%);各学龄阶段中高中组最高(5.21%)。 进食障碍倾向组在认识偏差(P=0.009)、期望偏 差(P=0.000)方面均比非进食障碍倾向组得分高。 关注减肥相关媒体宣传、童年时父母关系紧张、 童年时受虐待、进食障碍问卷的不满体型因子、 内感受意识因子及焦虑是进食障碍倾向的相关危 险因素。
• 结论:进食障碍在女性大、中学生中估计患病率较 高,应积极干预。
神经性贪食症
5
进食障碍的定义
• 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ED)是指具有与其他精 神疾病无关的异常的进食习惯或控制体重的行为, 并导致了严重的生理障碍。进食障碍不仅表现为 生理机能的异常,而且反映出患者心理上的问题, 是一种比较特别的精神疾病,害怕发胖和对体型、 体重的歪曲认识与期望是其重要的心理病理特点。
神经性贪食症
13
症状
(9)患者过分重视自己的身体外形,常感到不满意。 (10)可伴有抑郁或焦虑症状,内容多数与体重或 身体外形有关。
• 平时稍遇烦心事即拼命吃,一边吃一边看书,感 到愉快。又自觉这样吃已形成习惯,形成恶性循 环,而恐惧、担心,并感到已出现头昏、口麻、 “心衰”无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神经性贪食症
10
病例2
• 患者女性,17岁,半年前目睹其姨去世前,无法 进食而饿死,心里很难过。自此,每餐多吃一点, 意以替姨进食;并因恋爱而烦恼,进食量明显增 加,每13达10次以上,每次2.5—5 kg。吃不下 则自己采取引吐一进食一引吐一再进食。由于呕 吐频繁,导致严重营养不良,体质量(体重)由70 kg减轻至40 kg。闭经3个月,明显消瘦,不能上 学。入院检查:体质量35 kg,消瘦。
7
神经性贪食症
•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其操作性定义是:
• ①发作性暴食(每周至少发作2次,且已持续至少3 个月),患者在短时间内可吃进大量食物;
• ②持续存在进食的先占观念,对食物有种不可抗 拒的欲望;
• ③患者试图以下列一种或几种手段抵消食物的 “长胖”作用:A.自我引吐;B.滥用泻药; C.问断禁食;D.使用某些药物,如食欲抑制剂、
(3)在初期,患者对自己的暴食行为感到害羞,常 是秘密进行。
(4)暴食行为可为以下因素引发:情绪烦躁,人际 关系不良,节食后感到饥饿,或对体重、身体外 形不满等。暴食可暂缓烦躁情绪,随后不久病人 便对自己不满而情绪低落。
神经性贪食症
12
症状
(5)发病初时,患者对进食行为控制能力变弱,疾 病后期自控能力完全破坏。
(6)控制体重的方法最常见是诱呕,可用手或其他 器械刺激咽喉部,也有服用催吐剂致吐,一段时 间后不用催发,患者想到呕吐便会呕吐,即使仅 进少量食物亦能呕出。
(7)有1/3左右患者使用导泻剂减轻体重,极少 数患者甚至使用灌肠法。
(8)有的患者不采用直接清除食物的方法,而是增 加体能消耗,如快速活动,增加体育锻炼等,活 动量大大超过正常,且影响生活正常进行。
• 精神检查:意识清,有体象障碍,认为自己的身 体并不瘦,对肥胖恐惧。认为自己的胃有问题, 大量进食就愉快,不进食就烦。诊断为神经性贪 食症。
神经性贪食症
11
症状
(1)有暴食史,进食量远远超过正常,患者常常是 吃到难受为止。
(2)暴食后马上采取不恰当补偿措施以防止体重增 加,发生次数平均1周至少2次,且持续3个月以 上。
甲状腺素抑制剂或利尿剂。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贪 食症时,可能会无视胰岛素治疗;
• ④患者认为自己太胖,伴有对肥胖的恐惧(通常会
导致体重降低)。 神经性贪食症
8
病例1
• 患者,女性,22岁,未婚,大专文化。烦心时以 暴食排忧,反复发作,不能自控5年余,由母亲陪 伴来咨询治疗。患者自诉5年前读高二时,成绩优 良,由于对教物理的男老师的“动作女性化”恶 心,致使学习成绩下降,但其父母对她考上大学 期望很高,因而出现紧张、焦虑、忧愁。
神经性贪食症
神经性贪食症
1
请在此添加段落内容…… 请在此添加段落内容…… 请在此添加段落内容…… 请在此添加段落内容……
神经性贪食症
2
成都市区1486名女性大、中学生进食障碍的 现况调查
• 目的:探讨女性大、中学生进食障碍的患病率及其 相关因素。
• 方法:采用最优分配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从成都市 区抽取大学6所、普通高中1所、普通中专1所、 成人中专2所、职业高中1所、初中3所,共1486 名女性大、中学生,采用进食障碍问卷、体像障 碍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贝克焦虑自评量表、自 编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采用£检验和109istic 回归分析数据。
神经性贪食症
6
神经性贪食症
• 神经性贪食症以反复发作性暴食和强烈的控制体 重的愿望为特征,为防止暴食对体重的影响患者 采用各种措施,如呕吐、导泻、增加活动量等, 致使体重反低于正常范围。
神经性贪食症
9
病例1
• 偶有1次吃东西,吃时感到很愉快,直到饱胀难忍 后又怕胀坏胃,怕发胖而用手探会厌引吐。之后, 每遇烦心事即出现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需立即 大量进食,以面食为主(1次可达800 g馒头)。每 次进食必至胃部胀痛为止,暴食后自我诱吐,把 呕吐物装入塑料袋偷偷扔掉。有1次被父亲发现后 骂她“馋嘴,你死了吧,不要脸”。当时受刺激, 心里承受不了而苦闷,厌世,曾写好遗书,用刀 片割腕自杀未遂。
• 神经性贪食症多见于年轻女性,女性患病率约为1 %~3%,男性患病率大约为女性的1/10。世界各 地患病率相似。
• 经常与神经性厌食症交替出现,两者具有相似的
病理心理机制和性别、年龄分布。多数病人是神
经性厌食症的延续者,通常发病年龄较神经性厌
食症晚。常在青少年后期或成年早期起病,可持
续数年。多为慢性或神周经性期贪食性症 病程。
神经性贪食症
3
体像障碍量表(BMI_based Silhouette Matching Test,BMI—sMT)
神经性贪食症
4
成都市区1486名女性大、中学生进食障碍的 现况调查
• 结果:成都市女性大、中学生进食障碍估计患病率 3.32%;各年龄组中17岁组估计患病率最高 (7.16%);各学龄阶段中高中组最高(5.21%)。 进食障碍倾向组在认识偏差(P=0.009)、期望偏 差(P=0.000)方面均比非进食障碍倾向组得分高。 关注减肥相关媒体宣传、童年时父母关系紧张、 童年时受虐待、进食障碍问卷的不满体型因子、 内感受意识因子及焦虑是进食障碍倾向的相关危 险因素。
• 结论:进食障碍在女性大、中学生中估计患病率较 高,应积极干预。
神经性贪食症
5
进食障碍的定义
• 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ED)是指具有与其他精 神疾病无关的异常的进食习惯或控制体重的行为, 并导致了严重的生理障碍。进食障碍不仅表现为 生理机能的异常,而且反映出患者心理上的问题, 是一种比较特别的精神疾病,害怕发胖和对体型、 体重的歪曲认识与期望是其重要的心理病理特点。
神经性贪食症
13
症状
(9)患者过分重视自己的身体外形,常感到不满意。 (10)可伴有抑郁或焦虑症状,内容多数与体重或 身体外形有关。
• 平时稍遇烦心事即拼命吃,一边吃一边看书,感 到愉快。又自觉这样吃已形成习惯,形成恶性循 环,而恐惧、担心,并感到已出现头昏、口麻、 “心衰”无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神经性贪食症
10
病例2
• 患者女性,17岁,半年前目睹其姨去世前,无法 进食而饿死,心里很难过。自此,每餐多吃一点, 意以替姨进食;并因恋爱而烦恼,进食量明显增 加,每13达10次以上,每次2.5—5 kg。吃不下 则自己采取引吐一进食一引吐一再进食。由于呕 吐频繁,导致严重营养不良,体质量(体重)由70 kg减轻至40 kg。闭经3个月,明显消瘦,不能上 学。入院检查:体质量35 kg,消瘦。
7
神经性贪食症
•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其操作性定义是:
• ①发作性暴食(每周至少发作2次,且已持续至少3 个月),患者在短时间内可吃进大量食物;
• ②持续存在进食的先占观念,对食物有种不可抗 拒的欲望;
• ③患者试图以下列一种或几种手段抵消食物的 “长胖”作用:A.自我引吐;B.滥用泻药; C.问断禁食;D.使用某些药物,如食欲抑制剂、
(3)在初期,患者对自己的暴食行为感到害羞,常 是秘密进行。
(4)暴食行为可为以下因素引发:情绪烦躁,人际 关系不良,节食后感到饥饿,或对体重、身体外 形不满等。暴食可暂缓烦躁情绪,随后不久病人 便对自己不满而情绪低落。
神经性贪食症
12
症状
(5)发病初时,患者对进食行为控制能力变弱,疾 病后期自控能力完全破坏。
(6)控制体重的方法最常见是诱呕,可用手或其他 器械刺激咽喉部,也有服用催吐剂致吐,一段时 间后不用催发,患者想到呕吐便会呕吐,即使仅 进少量食物亦能呕出。
(7)有1/3左右患者使用导泻剂减轻体重,极少 数患者甚至使用灌肠法。
(8)有的患者不采用直接清除食物的方法,而是增 加体能消耗,如快速活动,增加体育锻炼等,活 动量大大超过正常,且影响生活正常进行。
• 精神检查:意识清,有体象障碍,认为自己的身 体并不瘦,对肥胖恐惧。认为自己的胃有问题, 大量进食就愉快,不进食就烦。诊断为神经性贪 食症。
神经性贪食症
11
症状
(1)有暴食史,进食量远远超过正常,患者常常是 吃到难受为止。
(2)暴食后马上采取不恰当补偿措施以防止体重增 加,发生次数平均1周至少2次,且持续3个月以 上。
甲状腺素抑制剂或利尿剂。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贪 食症时,可能会无视胰岛素治疗;
• ④患者认为自己太胖,伴有对肥胖的恐惧(通常会
导致体重降低)。 神经性贪食症
8
病例1
• 患者,女性,22岁,未婚,大专文化。烦心时以 暴食排忧,反复发作,不能自控5年余,由母亲陪 伴来咨询治疗。患者自诉5年前读高二时,成绩优 良,由于对教物理的男老师的“动作女性化”恶 心,致使学习成绩下降,但其父母对她考上大学 期望很高,因而出现紧张、焦虑、忧愁。
神经性贪食症
神经性贪食症
1
请在此添加段落内容…… 请在此添加段落内容…… 请在此添加段落内容…… 请在此添加段落内容……
神经性贪食症
2
成都市区1486名女性大、中学生进食障碍的 现况调查
• 目的:探讨女性大、中学生进食障碍的患病率及其 相关因素。
• 方法:采用最优分配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从成都市 区抽取大学6所、普通高中1所、普通中专1所、 成人中专2所、职业高中1所、初中3所,共1486 名女性大、中学生,采用进食障碍问卷、体像障 碍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贝克焦虑自评量表、自 编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采用£检验和109istic 回归分析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