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阳性需氧和兼性厌氧杆菌

合集下载

屎肠球菌——精选推荐

屎肠球菌——精选推荐

屎肠球菌屎肠球菌属肠球菌属,是⼈及动物肠道中正常菌群的⼀部分,肠球菌为圆形或椭圆形、呈链状排列的⾰兰阳性球菌,⽆芽胞,⽆鞭⽑,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

屎肠球菌 - 简介屎肠球菌屎肠球菌是动物肠道正常菌群中的菌类,因其能产⽣乳酸,所以归属于乳酸菌类。

屎肠球菌是⼀种益⽣菌,对维持动物肠道菌群⽣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特别是在幼龄动物的肠道保健和疾病的防疫和治疗上有突出的表现。

许多企业将其制成微⽣态饲料添加剂,但是屎肠球菌的抗逆性较差,在⽣产加⼯中不能有效的保持其活性,对屎肠球菌的利⽤产⽣了很⼤的问题。

屎肠球菌,⾰兰⽒阳性,椭圆形或球杆状,⽆芽孢,⽆鞭⽑。

⽣长温度为30℃~40℃,适宜pH 为5.0~7.5。

最适⽣长温度为35~38℃。

屎肠球菌是兼性厌氧的乳酸菌,和⼤多数的乳酸菌⼀样,其耐酸性耐⾼温性等抗逆性能差,但是相对于严格厌氧、培养和保存条件都苛刻的双歧杆菌、乳杆菌来说,屎肠球菌更是便于⽣产和使⽤的⾸选菌种。

常规的乳酸菌必须在动物肠道的特定部位才能产⽣功效,天然乳酸菌不耐饲料制粒时的⾼温、胃酸及胆盐的侵蚀。

经饲料制粒后⼤多数乳酸菌会死亡,在胃⾥⼤约30min后也会死亡殆尽,安全到达肠道发挥作⽤的活菌数⾮常低,也⽆法吸附在肠粘膜的适当位置,随着粪便排出体外。

屎肠球菌代谢可以产⽣有机酸、过氧化氢细菌素等物质,这些物质具有抑制病原菌和腐败菌,提⾼免疫⼒、改善畜产品品质等⽣理功效。

其中代谢产⽣的细菌素可有效治疗养殖场中常见的顽固疾病,如对葡萄球菌、梭状芽孢杆菌、沙门⽒菌和志贺⽒菌有拮抗作⽤,并且不留有药残。

代谢产⽣⼤量乳酸,可以显著降低动物肠道pH,保持肠道的酸性环境,抑制病原菌的⽣长,对致病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弯曲杆菌、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有拮抗作⽤。

过氧化氢能抑制和杀死⾰兰⽒阴性菌和过氧化氢阳性菌如假单胞菌属、⼤肠杆菌类、沙门⽒菌属。

屎肠球菌 - 耐药特征了解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及对常⽤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不同标本中两种肠球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芽孢杆菌属

芽孢杆菌属

第一、芽孢杆菌属的分类一、芽孢杆菌属微生物特性芽孢杆菌属,革兰氏阳性菌,需氧或兼性厌氧,产生芽孢,大多数无荚膜,以周生鞭毛运动。

细胞呈直杆状,常以成对或链状排列,具圆端或方端。

由于芽孢杆菌属的微生物能够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得他们能够抵抗各种极端环境如高温、极酸、极盐,而且对各种杀菌剂具有抵抗力,因此,他们在各种自然环境中都能被分离到。

芽孢杆菌属微生物具有共同的特性,都能够形成带有芽孢的生物膜,且代谢产物相似,都能产生环肽、抗生素、酸(多聚谷氨酸、聚天冬氨酸)和聚多糖等。

二、芽孢杆菌的分类方法分类学是研究生物分类的原理、方法和实践的科学,包括分类、命名、描述和鉴定等内容。

目前细菌分类主要是采取多项分类技术。

多项分类的概念是Colwell于1968年提出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多种不同的信息,包括表型、基因型和系统发育的信息,综合起来研究微生物分类和系统进化的过程。

概括的讲,多项分类是传统的表型分类、数值分类和分子分类等方法的综合应用,因而可以更客观地反映生物间的系统进化关系。

目前,多项分类法被认为是研究各级分类最有效的手段,可用于所有水平上分类单位的描述和定义。

2、1经典分类(表型特征)表型是由于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在细胞、器官和整体水平上能检测和观察到的特征。

一般,原核生物的表型特征能区分不同菌种但不能区分菌株。

表型特征包括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抗生素的敏感性、噬菌体分型、血清学分析。

表型特征虽然不能说明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但它却是人们认识微生物实际重要性和研究生物进化的基础,仍然是分类研究的基础。

芽孢杆菌,菌体杆状,直或近直,0.3~2.2×2.1~7.0um,多数运动,鞭毛典型侧生,形成抗热内生孢子,严格好氧或兼性厌氧。

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传统芽孢杆菌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形态学特征即好氧或厌氧和有无芽孢形成。

Gibson和Gorden依据芽孢的形状(卵形或球形)以及它们在菌体或芽孢囊中的位置,提出芽孢形态群体概念,将芽孢杆菌分为三个类群。

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考点总结

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考点总结

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考点总结一、棒状杆菌属G+,杆菌,菌体粗细、长短不一,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

着色不匀,有异染颗粒。

无鞭毛、无荚膜、无芽胞。

需氧,营养要求较高。

引起人类致病的主要是白喉棒状杆菌,其他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

(一)白喉棒状杆菌1.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染色: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的革兰阳性杆菌。

细菌排列呈散在L、V、Y字形及不规则栅栏状。

无荚膜、无芽胞、无鞭毛、无菌毛。

异染颗粒:Neisser(奈瑟)染色;Albert(阿培特)染色。

这是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学特征,对鉴别细菌有重要意义。

异染颗粒(浓染颗粒)Neisser(奈瑟)染色:菌体染成黄褐色,颗粒被染成紫黑色;Albert(阿培特)染色:菌体呈蓝绿色,异染颗粒蓝黑色。

(2)培养特性: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形态不典型。

1)血液琼脂平板:灰白色S型菌落,有狭窄的β溶血环。

2)吕氏(Loeffler)血清斜面培养基:生长迅速,形成灰白色、湿润、S型菌落。

涂片染色形态典型,异染颗粒明显。

3)亚碲酸钾血琼脂:本菌能吸收亚碲酸盐,并使其还原为元素碲,使菌落呈黑色。

4)液体培养基。

(3)生化反应:触酶试验阳性,氧化酶试验阴性。

分解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半乳糖,产酸不产气。

不分解乳糖,极少分解蔗糖。

能还原硝酸盐,不液化明胶,不产生吲哚,不分解尿素。

据亚碲酸钾血琼脂培养基、肉汤培养基的生长特点及生化反应,可将本菌分为轻、中、重三型。

在我国以轻型多见。

分型与所致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2.致病性致病物质: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白喉,多在秋冬季节流行。

以咽白喉最常见,喉白喉及鼻白喉次之,偶亦引起眼结膜、外耳道、阴道及皮肤的局部病变。

本菌一般不侵入血流,但其产生的大量外毒素可吸收入血,引起毒血症。

毒素能与敏感的心肌、肝、肾、肾上腺等组织细胞及外周神经,尤其与支配咽肌和腭肌的神经结合,引起细胞变性、坏死、内脏出血和神经麻痹等严重损害,是白喉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第9章 革兰阳性氧和兼性厌杆菌鉴定

第9章 革兰阳性氧和兼性厌杆菌鉴定

二、产单核李斯特菌


(二)微生物学检验
医 学
1.标本:血液、脑脊液、分泌物及病变组织

GANSU MEDICAL COLLEGE
2.染色:G+球杆菌(细胞内、外)
3.分离培养:血液琼脂、5%-10%CO2 、35℃ 4.诊断要点:G+球杆菌、(湿片)翻筋斗样运动、
触酶阳性、七叶苷阳性、葡萄糖(+)、MR (+)、 VP(+)
Albert染色
GANSU MEDICAL COLLEGE
第一节 革兰阳性无芽胞杆菌
GANSU MEDICAL COLLEGE
一、白喉棒状杆菌


3.变异: 白喉棒状杆菌形态、菌落和毒性均可发医
生变异


无毒株 β棒状噬菌体 溶原性细菌 (产生外毒素)
4.生化反应
触 硝酸盐 氧化 尿素分 吲哚试 葡萄 麦芽糖
酶 还原 酶 解


+
+


-+
+
第一节 革兰阳性无芽胞杆菌
GANSU MEDICAL COLLEGE


5.抵抗力:

对干燥、寒冷和日光的抵抗力较其他无
学 院
芽胞细菌强。在衣物、床单、儿童玩具等各种
物品中生存数日至数周。在干燥的假膜中能存
在3个月以上。
第一节 革兰阳性无芽胞杆菌
GANSU MEDICAL COLLEGE
格氏李斯特菌(L.grayi)
默氏李斯特菌(L.murrayi)
第一节 革兰阳性无芽胞杆菌
GANSU MEDICAL COLLEGE

临床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2019)讲义第十八章需氧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1008)

临床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2019)讲义第十八章需氧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1008)
温度环境:35~37℃;pH7.2~7.8。
菌落特征: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形态不典型。
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生长迅速,10~18h形成灰白色、湿润、S型菌落。 异染颗粒明显。
亚碲酸钾血琼脂:菌落呈黑色。
第2页 共10页
白喉棒状杆菌——微生物检验及鉴定
·标本采集:若需培养,应在使用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前用无菌长棉拭子,从可疑的伪膜边缘采集
炭疽芽胞杆菌——微生物检验及鉴定
·标本采集:根据不同感染部位取材;各型炭疽均可采取血液。专门防护的实验室,并对用过的器具、
检材等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形态学检查: 革兰染色和荚膜染色。镜检发现有荚膜的革兰阳性竹节状大杆菌。荚膜荧光抗体染色,链状或竹节状大杆菌周围有发荧光的荚膜者为阳性。
·分离培养:污染严重的标本可预先加热至65℃30min杀灭杂菌,或接种炭疽杆菌选择培养基-喷他脒(戊烷脒)血琼脂平板,菌落特征与血平板培养基的生长相似,但菌落较小。
第十八章需氧/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
本章内容
一、棒状杆菌属
(一)白喉棒状杆菌
(二)其他棒状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
二、芽胞杆菌属
(一)炭疽芽胞杆菌
(二)蜡样芽胞杆菌
三、产单核李斯特菌
四、丹毒丝菌属(红斑丹毒丝菌)
五、阴道加特纳菌
标题记忆
图像记忆
对比记忆
棒状杆菌属
·G+杆菌,菌体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故名棒状杆菌。
A.只能引起食草动物患炭疽病
B.是致病菌中最大的革兰阴性杆菌
C.菌体两端齐平,呈竹节状
D.在所有培养基中均形成荚膜
E.不易形成芽胞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炭疽芽胞杆菌菌体两端齐平,呈竹节状。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阳性菌
炎后可继发胸膜炎、脓胸,也可引起中耳 炎、乳突炎、副鼻窦炎、脑膜炎和败血症 等。
整理ppt
• 4.治疗药物 • 青霉素敏感首选青霉素G,氨苄西林、阿莫
西林、大环内酯类等多种药物皆有效; • 青霉素耐药则首选万古霉素±利福平,非
脑膜感染可选用: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大 剂量氨苄西林,亚胺培南等,也可用左氧 氟沙星或者莫西沙星 • 青霉素和大环内酯类都耐药可考虑万古霉 素+头孢曲松
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7°C,最适生 长pH7.4。耐高盐,普通培养基上形成直径 2~3mm的不透明圆形凸起菌落,可产生色素附在 菌落上。血平板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周围有 透明溶血环。 • 1.3 触酶阳性,多数都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 果糖,产酸不产气。
整理ppt
• 2.致病物质 • 金黄色葡萄球菌还可产生多种酶与毒素
整理ppt
革兰阳性球菌
1 葡萄球菌属 2 肺炎链球菌 3 肠球菌属
整理ppt
葡萄球菌属
•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革兰氏阳 性球菌,因常堆聚成葡萄串状得名。葡萄 球菌属目前有35个种,17个亚种。若根据 生化反应和产生色素不同,可分为金黄色 葡萄球菌(Staph.aureus)、表皮葡萄球菌 (Staph. epidermidis)和腐生葡萄球菌 (Staph.saparophytics)三种。
整理ppt
② 李斯特菌属(Listeria)
只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L.moncytogenes)才对人具有致病性。
常伴随EB病毒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症,也可引起脑膜炎、败血症和食物中毒
等。
整理ppt
革兰阳性需氧芽孢杆菌
芽孢杆菌属(Bacillus): 是一群需氧或兼 性厌氧、有芽孢的革兰阳性大杆菌,包括48个种 。

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

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

第二十三章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本章考点:1.概述:概念2.棒状杆菌属(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产单核李斯特菌●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常见的与临床有关的需氧革兰阳性杆菌有棒状杆菌属、芽胞杆菌属、李斯特菌属、丹毒丝菌属、加特纳菌属。

上述菌属的主要区别见表5-23-1。

表5-23-1 革兰阳性杆菌属的鉴别棒状杆菌属芽胞杆菌属李斯特菌属丹毒丝菌属加特纳菌属形态棒状杆菌有芽胞短杆、链或丝状细杆或线状杆菌、多形性触酶+ + + - -动力- V + - -对氧需氧、兼性厌氧需氧、兼性厌氧兼性厌氧兼性厌氧兼性厌氧G+Cmol% 51~65 32~69 36~38 36~40 42~44一、棒状杆菌属(一)简述:棒状杆菌属是①一群革兰阳性杆菌,菌体粗细、长短不一,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故名棒状杆菌。

②本菌着色不匀,有异染颗粒。

③无鞭毛、无荚膜、无芽胞。

(无特殊结构)④需氧,⑤营养要求较高,能分解一些糖类,产酸不产气。

本属细菌种类较多,有白喉棒状杆菌、假白喉棒状杆菌、干燥棒状杆菌、溃疡棒状杆菌等。

引起人类致病的主要是白喉棒状杆菌,棒状杆菌除白喉棒状杆菌外,其余统称为类白喉棒状杆菌,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

(二)白喉棒状杆菌1.生物学特征(1)形态与染色: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的革兰阳性杆菌,大小为(2~5)μm×(0.5~1.0)μm。

无荚膜、无芽胞、无鞭毛、无菌毛。

细菌排列呈散在L、V、Y字形及不规则栅栏状。

染色特点:在细菌的一端或两端有浓染的颗粒,和菌体着色不均匀,称为异染颗粒,这是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学特征,对鉴别细菌有重要意义。

美蓝染色菌体着色不均匀,呈现着色深浅相间的节段或着色较深的颗粒;Neisser(奈瑟)染色,菌体染成黄褐色,颗粒被染成紫黑色;Albert(阿培特)染色,菌体呈蓝绿色,异染颗粒蓝黑色。

(2)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生长最适温度为35℃~37℃,pH为7.2~7.8。

临床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2019)讲义第十八章需氧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1008)

临床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2019)讲义第十八章需氧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1008)

第十八章需氧 / 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本章内容一、棒状杆菌属(一)白喉棒状杆菌(二)其他棒状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二、芽胞杆菌属(一)炭疽芽胞杆菌(二)蜡样芽胞杆菌三、产单核李斯特菌四、丹毒丝菌属(红斑丹毒丝菌)五、阴道加特纳菌标题记忆图像记忆对比记忆棒状杆菌属· G+杆菌,菌体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故名棒状杆菌。

·着色不匀,有异染颗粒。

·无鞭毛、无荚膜、无芽胞。

· 需氧,营养要求较高。

·能分解一些糖类,产酸不产气。

·种类较多,有白喉棒状杆菌、假白喉棒状杆菌、干燥棒状杆菌、溃疡棒状杆菌等。

引起人类致病的主要是白喉棒状杆菌,其他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

白喉棒状杆菌——生物学特性·形态与结构形态: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

排列:散在 L、V、 Y 字形及不规则栅栏状。

特殊结构:无荚膜、无芽胞、无鞭毛、无菌毛。

革兰染色:阳性。

亚甲蓝染色:深浅相间节段或着色较深的颗粒。

Neisser 染色:菌体染成黄褐色,颗粒染成紫黑色。

Albert 染色:菌体呈蓝绿色,异染颗粒蓝黑色。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

气体环境:需氧或兼性厌氧。

温度环境: 35~37℃; pH7.2 ~ 7.8 。

菌落特征: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形态不典型。

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生长迅速, 10~18h 形成灰白色、湿润、S 型菌落。

异染颗粒明显。

亚碲酸钾血琼脂:菌落呈黑色。

白喉棒状杆菌——微生物检验及鉴定·标本采集:若需培养,应在使用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前用无菌长棉拭子,从可疑的伪膜边缘采集分泌物, 或采集鼻咽部或扁桃体黏膜上的分泌物。

如不能立即送检, 应将标本浸于无菌生理盐水或15%甘油 盐水中保存。

·形态学检查:革兰染色和异染颗粒染色(奈瑟法或阿培特法)。

镜检如见革兰阳性形态典型的棒状杆菌,在细菌的一端或两端有浓染的颗粒,和菌体着色不均匀,称为异染颗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了解红斑丹毒丝菌、蜡样芽胞杆菌的生物学性状 与微生物学检查
第一节 革兰阳性无芽胞杆菌
一、白喉棒状杆菌
(一 )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结构:革兰氏染色阳性,菌体细长弯曲, 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常排列呈V、L等文字 形。无鞭毛、无荚膜、无芽胞。用亚甲蓝或奈 瑟染色,菌体一端、两端或中央可见明显的浓 染颗粒,称为异染颗粒,主要成分是核糖核酸 和多磷酸盐。
能用于此菌的临床治疗
三、红斑丹毒丝菌
• 生物学性状 • 微生物学检查 • 临床意义
(一)生物学性状
• 形态与染色:G+短小杆菌 • 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温度30 ~35℃,pH
7.2~7.4,耐8.5%NaCl, 35℃培养24h形成S和R两种菌落, S型细菌呈杆状或球杆装,R型细菌呈长丝状,明胶穿刺呈 “试管刷”样生长。 • 生化反应:触酶、氧化酶(-),乳糖、甲基红、V-P、靛 基质、尿酶(-),三糖铁产H2S。
(一)生物学特性 (二)微生物检验 (三)临床意义
(一)微生物特性
• 形态与染色:G+短小杆菌或球杆菌,常成双排列, 无芽胞
• 培养特性:最适30~37℃, 4℃能生长,在血琼 脂平板上,形成较小、圆形、光滑而有狭窄β-溶 血环的菌落,耐8.5%NaCl,半固体培养中动力阳 性(倒伞形,是本菌特征之一)。
Elek平板试验结果
白喉杆菌菌苔
沉淀线(阳性) 含白喉抗毒素滤纸片
(2)动物试验
采用家兔皮内试验法。取待检菌的48h肉汤 培养液O.2ml,注射在去毛的一侧体壁皮内, 5h后注射500U白喉抗毒素血清,30min后再次注 射同样的培养液于动物去毛的另一侧体壁皮内 作为对照。经24—72h后,若注射抗毒素前接种 培养液的部位发生红肿与坏死,而对照部位不 发生任何变化,则说明待检菌株具有毒力。
毒力试验
• 人类临床标本中检出白喉棒状杆菌,并非 都能产生毒素,产生外毒素的菌株是由于 携带β-棒状杆菌噬菌体。可用 Elek 琼脂 扩散法体外试验或用动物体内毒力测定。
(1)琼脂平板毒力试验:
将含有20%牛血清肉汤琼脂注于平皿 中,将浸有lOOu/ml抗毒素血清的滤纸条 沉于琼脂内,在与滤纸条垂直方向将待检 菌划线接种,同时接种标准产毒株作为阳 性对照。37℃培养 24—48h,若菌苔两侧 出现斜向外侧延伸的乳白色沉淀线,并与 其邻近的标准产毒株的沉淀线相吻合,则 为产毒株。
• 分离培养:同时接种血平板及吕氏斜面或亚碲酸 钾血平板
–吕氏斜面:生长迅速,涂片镜检异染颗粒明显 –亚碲酸钾血平板:黑色菌落
鉴定要点
• 革兰阳性,着色不均匀,菌体细长弯曲,排列不 规则,有X、V形态,具有异染颗粒
• 触酶阳性,无动力,无芽胞 • 吕氏血清斜面的菌落:灰白色、隆起、湿润 • 亚碲酸钾血平板的菌落:黑色或灰黑色
• 生化反应:触酶(+),甲基红(+),VP(+), CAMP(+),发酵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产酸 不产气
(二)微生物学检验
• 标本采集:血液、脑脊液、分泌物及病变组织等 • 鉴定:
–直接涂片:脑脊液离心后取沉淀涂片,其它直接涂片 –分离培养:
• 脑脊液:血琼脂平板 • 血标本:增菌后,再接种血琼脂平板 • 咽拭子、组织和粪便等: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置于
电镜下的白喉杆菌形Leabharlann 与染色革兰染色白喉棒状杆菌
2. 培养特性:
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对营养要求较严格, 在一般培养基上不生长。
在吕氏血清斜面上生长快,菌落为细小有 光泽、圆形、灰白色、凸起、光滑的菌落;涂片染 色菌体形态典型、异染颗粒明显。
在亚碲酸钾血平板上,可形成黑色或灰 黑色菌落。此培养基可作为选择和鉴定之用。
在麦康凯平板上不生长。
亚碲酸钾血平板菌落:
3. 生化反应
–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 –触酶和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氧化酶阴性。 –不分解尿素,不产生吲哚。
4. 抵抗力
对热抵抗力不强,煮沸1分钟死亡。对干燥、 寒冷和日光的抵抗力较其他无芽胞细菌强,对 一般消毒剂敏感。
(二)微生物学检验
• 标本的采集 • 鉴定
(三)临床意义
• 传染源:患者或带菌者 • 致病物质:白喉外毒素(由携带β-棒状杆菌噬菌
体的白喉杆菌产生) • 经呼吸道飞沫感染,引起白喉。 • 假膜脱落阻塞呼吸道是白喉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 中毒性心肌炎是白喉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 抗白喉免疫主要依靠白喉抗毒素的中和作用
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存在,亦可自甲壳动物、蝇、蜱中分离出 • 能引起多种野生动物和家畜感染(羊、马、狗、
猫、鸟、鱼等) • 正常人粪便带菌率达10%左右,70%的人可短期带
菌。新生儿、免疫功能降低者,易受该菌感染
(三)临床意义
• 健康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 污染食物,粪-口途径传播,通过肠道扩散全身 • 胎盘和产道——感染新生儿(脑炎、脑膜炎、败血症) • 接触病畜及产品——眼和皮肤的局部感染、脓肿、尿道炎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增强青霉素的抗菌活性,但头孢类不
–直接涂片 –分离培养 –毒力试验
1. 标本的采集
用无菌长棉拭子从疑为假膜的边缘采取分 泌物,也可采取鼻咽部或扁桃腺分泌物。作 培养时应在抗生素前采取,如不能立即送检, 应将标本浸于无菌生理盐水或15%甘油中,标 本应取双份。
2. 鉴定
•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革兰染色:观察形态、染色 –异染颗粒染色:观察异染颗粒 –初步报告:检出具有异染颗粒的革兰阳性杆菌
4℃冰箱中冷增菌,然后转种于血琼脂平板
(二)微生物学检验
–鉴定特点:G+杆菌,细菌在湿片中呈翻筋斗运 动
–倒伞形生长,在血平板上形成狭窄β-溶血环 –CAMP阳性,与金葡协同溶血阳性,木糖、甘露
醇、H2S(-)
(三)临床意义
• 李斯特菌属有7个种,只有该菌对人和动物致病 • 分布广泛,土壤、水、植物、人和动物粪便中均
第十二 章
革兰阳性需氧和兼性厌氧杆菌
本章内容
• 革兰阳性无芽胞杆菌
–白喉棒状杆菌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红斑丹毒丝菌
• 革兰阳性需氧芽胞杆菌属
–炭疽芽胞杆菌 –蜡样芽胞杆菌
教学要求
• 掌握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生物学性状与 微生物学检验。
• 熟悉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生物学性状与微生物 学检查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