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渗透率的测定

合集下载

实验3细胞膜的渗透性(大全五篇)

实验3细胞膜的渗透性(大全五篇)

实验3细胞膜的渗透性(大全五篇)第一篇:实验3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2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目的〕1、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和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2、设计实验证明细胞膜的通透性与物质的极性、分子量、电荷有关3、不同细胞膜的渗透脆性4、药物对细胞膜渗透脆性的影响〔实验原理〕细胞膜允许一些物质的通透,又能降低甚至阻挡一些物质的通透,因此细胞膜具有选择通透性。

水分子可以自由透过细胞膜。

当细胞处于低渗环境中,水分子大量渗入细胞膜,使细胞膨胀进而破裂。

当细胞处于高渗环境中,如果溶质分子可以穿过细胞膜,使细胞内渗透性分子浓度增加,继而导致水分子的摄入,使细胞膨胀破裂。

由于各溶质渗入细胞的速度不同,发生溶血的时间也不相同。

〔试剂材料〕1、器材:50ml烧杯、10ml移液管、试管、试管架2、材料:鸡血、兔血、人血、蟾蜍血第二篇:渗透性测试渗透性测试渗透测试(Penetration Test)是完全模拟黑客可能使用的攻击技术和漏洞发现技术,对目标系统的安全作深入的探测,发现系统最脆弱的环节。

渗透测试能够直观的让管理人员知道自己网络所面临的问题。

渗透测试是一种专业的安全服务。

很多人都会将渗透性测试和黑客挂钩在一起,其实这两种在攻击的目的定位就不同。

渗透测试主要依据安全专家已经掌握的安全漏洞和安全检测工具,在客户授权的情况下模拟黑客的攻击方法并在客户监督下对客户的系统和网络进行非破坏性质的攻击性测试。

但是黑客通常都是虚拟网络中的人物,他们都是在不被允许的情况进行的恶意攻击。

一般来说,渗透测试利用网络安全扫描器、专用安全测试工具和富有经验的安全工程师的人工经验对网络中的核心服务器及重要的网络设备,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防火墙等进行非破坏性质的模拟黑客攻击,目的是侵入系统并获取机密信息并将入侵的过程和细节产生报告给用户。

渗透测试和工具扫描可以很好的互相补充。

工具扫描具有很好的效率和速度,但是存在一定的误报率和漏报率,并且不能发现网银系统高层次、复杂、并且相互关联的安全问题;渗透测试需要投入的人力资源较大、对测试者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渗透测试报告的价值直接依赖于测试者的专业机能),但是非常准确,可以发现逻辑性更强、更深层次的弱点。

细胞膜渗透性 实验报告

细胞膜渗透性 实验报告

细胞膜渗透性实验报告细胞膜渗透性实验报告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而细胞膜则是细胞的外包层,起着筛选物质进出细胞的重要作用。

细胞膜的渗透性是指物质在细胞膜上的透过程度,它对细胞内外环境的平衡维持和细胞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条件下细胞膜的渗透性变化,为进一步研究细胞膜功能提供参考。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1. 新鲜鸡蛋2. 蒸馏水3. 盐4. 糖5. 酒精6. 玻璃容器7. 刻度瓶8. 实验室常用器皿方法:1. 将鸡蛋外壳轻轻敲碎,倒入玻璃容器中。

2. 在刻度瓶中量取一定体积的蒸馏水,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盐水和糖水。

3. 将盐水和糖水倒入玻璃容器中的鸡蛋,分别标记。

4. 将酒精倒入另一个玻璃容器中。

5. 将鸡蛋分别放入盐水、糖水和酒精中,观察一段时间后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鸡蛋在盐水中的渗透性较高,而在糖水中的渗透性较低。

在盐水中,鸡蛋表面出现明显的褶皱,而在糖水中则没有明显变化。

这是因为盐水中的盐离子浓度高于鸡蛋内部液体的浓度,导致水分从鸡蛋内部流向盐水,使鸡蛋收缩。

相反,糖水中的糖分子较大,不能透过细胞膜,所以鸡蛋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与盐水和糖水不同,酒精对鸡蛋的渗透性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影响。

在酒精中,鸡蛋迅速变得透明,表面光滑,这是因为酒精能够溶解脂质,破坏细胞膜的结构,使鸡蛋内部液体与外部环境混合。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溶液对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渗透的特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在渗透过程中,溶质的浓度梯度是决定物质渗透的重要因素。

当溶质浓度高于细胞内液体时,细胞膜会允许水分进入细胞,导致细胞收缩。

相反,当溶质浓度低于细胞内液体时,细胞膜会阻止水分进入细胞,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此外,实验还展示了酒精对细胞膜的损伤作用。

酒精能够溶解脂质,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内外液体混合。

这也说明了细胞膜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选择性地渗透物质,还能保护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细胞膜渗透率的测定

细胞膜渗透率的测定

三、材料与仪器设备 1.材料 低温处理过的黄瓜、番茄。 去离子水。 2.仪器设备 DDS——11A型电导仪;751——型紫外分光 光度计;真空泵;真空干燥器;三用水浴; 打孔器;剪刀;洗瓶;试管;移液管;玻 棒;滤纸。
三、方法与步骤 1.清洗器具:由于电导仪变化非常灵敏,稍有杂质即产生很大误差。因 此所用玻璃器具均需先用热肥皂水洗,再用洗液洗涤,然后用自来水、 无离子水各冲四到五遍(最好是容器口朝下用水冲)。向洗净的试管 中加入去离子水,用电导仪测定电导值,检查试管是否确实冼净。 2.取样及处理:自购样品,设计不同贮藏条件,作为处理。用打孔器及 切片器将样品制成厚薄均匀,大小一致的组织圆片,精确称取2g(或 10个圆片),放入试管内,用去离子水冲洗三次,然后加入20mL去离 子水。对照和处理均设3~4个重复。 将试管放入真空干燥器内,开动真空泵抽气10min,压力控制在 0.04-0.06MPa,以抽出细胞间隙空气。缓慢放入空气,水即渗入细胞 间隙,组织圆片变成透明状,细胞内溶质易于渗出,取出试管,间隔 几分钟振荡一次,在室温下保持30min。 3.测定:将DDS——11A型电导仪电极插入试管,测定外渗液的电导值。 测定之后,将试管放入水浴锅沸水中5min 以杀死组织。待冷至室温后, 再次测定外渗液的电导值。

注意事项:
电导率测定的整个过程均需在恒温下进行, 因为温度不仅影响细胞内离子内外渗透速 度,而且影响提取的电导率,一般每升高 1℃,电导率约增加2%,通常以25℃为标准 温度,如不在25℃下测定,则要求把电导率 换算为标准温度25℃的电导率。
实验六 细胞膜渗透率的测定 一.目的:
了解测定果蔬细胞膜渗透率的意义,果蔬成 熟衰老或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是细胞膜渗透率 变化规律,掌握果蔬组织细胞膜渗透率的测 定原理和方法。

探究细胞膜透性的实验方法

探究细胞膜透性的实验方法

探究细胞膜透性的实验方法细胞膜是细胞内与外环境之间的重要屏障,其透性在维持细胞正常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细胞膜的透性特性及相关生物学过程,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验,总结出一系列可行的实验方法。

本文将探究细胞膜透性的实验方法,从简单的渗透实验到更复杂的电生理试验,一一介绍其原理、步骤和实验装置。

一、渗透实验渗透实验是最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通过观察物质在细胞膜中的渗透情况来判断细胞膜透性。

以下为一种常见的渗透实验方法:材料和仪器:1. 洋葱(或其他植物材料);2. 盐水;3. 显微镜。

步骤:1. 将洋葱切成薄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细胞;2. 将洋葱薄片放入一瓶盐水中,静置一段时间;3. 观察洋葱细胞在盐水中的变化。

原理:细胞膜是半透性膜,允许某些物质通过,而阻止其他物质进入或离开细胞。

在渗透实验中,通过将洋葱薄片放入盐水中,观察洋葱细胞对盐水的反应,可以判断盐水中溶质对细胞膜的渗透情况。

二、渗透压实验渗透压实验是通过比较溶液对细胞的渗透压差异来检测细胞膜透性的实验方法。

以下为常见的渗透压实验方法:材料和仪器:1. 鸡蛋(或其他植物或动物细胞);2. 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3. 显微镜。

步骤:1. 取一个鸡蛋,将蛋壳完整地取下,然后将蛋浆倒入一个容器中;2. 准备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分别注入鸡蛋的不同容器中;3. 等待一段时间后,观察鸡蛋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的变化。

原理:渗透压是溶液中溶质对溶剂渗透的压力,细胞膜是半透性,它具有选择性地控制物质的渗透。

在渗透压实验中,通过比较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对鸡蛋膜的渗透压差异,可以判定鸡蛋细胞膜的透性。

三、电生理实验电生理实验是一种更为精密和复杂的方法,利用细胞膜对离子的选择性渗透性来测量细胞膜电位和离子电流。

以下为常见的电生理实验方法:材料和仪器:1. 玻璃微电极(电位记录);2. 钳型电极(电流记录);3. 欧姆计;4. 基线电阻。

步骤:1. 制备玻璃微电极和钳型电极,并插入待测细胞;2. 通过欧姆计和基线电阻进行校准;3. 测量细胞膜的电位和离子电流。

实验报告细胞膜渗透性的实验测定与比较

实验报告细胞膜渗透性的实验测定与比较

实验报告细胞膜渗透性的实验测定与比较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测定不同物质对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通过本实验,深入理解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特性,以及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机制。

二、实验原理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屏障,其对物质的渗透性具有选择性。

小分子物质如乙醇、丙酮等可以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较快地穿过细胞膜;而大分子物质如蔗糖等则较难通过。

本实验利用红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血现象来观察细胞膜的渗透性变化。

当红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时,水分子大量进入细胞,导致细胞膨胀破裂,发生溶血;而在等渗或高渗溶液中,红细胞则能保持其完整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材料新鲜鸡血各种试剂:乙醇、丙酮、氯化钠、葡萄糖、蔗糖等。

2、仪器离心机显微镜移液枪试管、滴管等四、实验步骤1、制备鸡血红细胞悬液从新鲜鸡血中加入适量抗凝剂,离心后弃去上清液,得到红细胞沉淀。

用生理盐水将红细胞沉淀洗涤数次,最后制成红细胞悬液。

2、分组处理取 10 支试管,分别标记为 1 10 号。

向 1 号试管中加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向 2 10 号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乙醇、丙酮、氯化钠、葡萄糖、蔗糖溶液。

3、观察溶血现象将各试管置于室温下静置一段时间,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并记录红细胞的形态变化。

当观察到明显的溶血现象时,记录时间。

4、显微镜观察取部分发生溶血和未发生溶血的样品,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的形态。

五、实验结果1、不同物质引起溶血的时间不同。

乙醇和丙酮引起溶血的时间较短,表明它们能较快地透过细胞膜。

2、低浓度的氯化钠和葡萄糖溶液中,红细胞未发生溶血;而高浓度时,出现溶血现象。

3、蔗糖溶液在实验所设浓度范围内,红细胞均未发生溶血。

六、结果分析1、乙醇和丙酮属于小分子脂溶性物质,它们可以通过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因此能迅速进入细胞导致溶血。

2、氯化钠和葡萄糖属于小分子水溶性物质,其通过细胞膜的速度相对较慢。

低浓度时,水分子进入和流出细胞达到平衡,红细胞保持完整;高浓度时,细胞内外渗透压差异大,导致水分子大量进入细胞,引起溶血。

细胞膜渗透实验报告

细胞膜渗透实验报告

细胞膜渗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细胞膜的渗透现象,理解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特性以及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二、实验原理细胞膜是一种半透膜,它允许某些物质通过,而阻止其他物质的通过。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现象。

当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时,会发生水分的进出,从而导致细胞体积和形态的变化。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1、材料新鲜的红洋葱鳞片叶、质量分数为 30%的蔗糖溶液、清水。

2、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滴管、吸水纸。

四、实验步骤1、制作临时装片(1)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新鲜的红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平展在载玻片上。

(2)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2、观察细胞初始状态将临时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细胞的形态和大小。

3、处理装片(1)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一滴质量分数为 30%的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使蔗糖溶液浸润整个标本。

(2)继续观察细胞的变化,并记录。

4、复原细胞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细胞浸润在清水中,观察细胞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1、初始状态细胞呈规则的多边形,细胞壁和细胞膜清晰可见,细胞内充满了细胞质,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

2、蔗糖溶液处理后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原生质层收缩,细胞体积变小。

3、清水处理后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逐渐复原,原生质层重新贴附在细胞壁上,细胞恢复原状。

六、结果分析1、质壁分离现象当细胞处于蔗糖溶液中时,由于蔗糖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水分子通过细胞膜向外扩散,导致细胞失水,原生质层收缩,而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所以发生质壁分离。

2、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当细胞重新置于清水中时,清水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水分子通过细胞膜向内扩散,细胞吸水,原生质层逐渐膨胀,恢复原状。

七、实验讨论1、为什么选用红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红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便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而且其细胞较大,操作较为方便。

细胞膜渗透实验报告

细胞膜渗透实验报告

细胞膜渗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细胞膜的渗透现象,理解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特性以及渗透压对物质进出细胞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细胞膜是一种半透膜,它允许某些物质通过,而阻止另一些物质通过。

渗透作用是指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现象。

当细胞处于不同渗透压的溶液中时,细胞内外的水分子会发生渗透移动,导致细胞的形态和体积发生变化。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材料新鲜的红细胞悬液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01 mol/L、02 mol/L、03 mol/L、04 mol/L、05 mol/L)蒸馏水2、设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四、实验步骤1、制备红细胞悬液从新鲜血液中获取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数次,去除血浆和白细胞等成分,制成红细胞悬液。

2、制作装片取一块干净的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红细胞悬液,盖上盖玻片。

3、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将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红细胞,再用高倍镜仔细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和大小,记录正常红细胞的形态特征。

4、进行渗透实验分别在载玻片的一侧滴加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和蒸馏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溶液在盖玻片下扩散。

5、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每隔一段时间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变化,并记录在不同溶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大小和数量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在蒸馏水中红细胞逐渐膨胀,最终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形成溶血现象。

这是因为蒸馏水是低渗溶液,水分子大量进入红细胞,导致细胞膨胀破裂。

2、在低浓度蔗糖溶液(01 mol/L 和 02 mol/L)中红细胞体积略有增大,呈膨胀状态,但未破裂。

这是因为溶液的渗透压低于细胞内液,水分子进入细胞,但程度较轻。

3、在中等浓度蔗糖溶液(03 mol/L 和 04 mol/L)中红细胞形态基本保持正常,没有明显的体积变化。

说明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4、在高浓度蔗糖溶液(05 mol/L)中红细胞体积缩小,出现皱缩现象。

实验报告细胞膜渗透性的实验测定与比较

实验报告细胞膜渗透性的实验测定与比较

实验报告细胞膜渗透性的实验测定与比较一、实验目的细胞膜作为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重要屏障,其渗透性对于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物质交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实验旨在测定不同物质对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深入了解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二、实验原理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透过性。

小分子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水等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而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糖等则通常不能直接通过。

此外,一些带电粒子的通过也受到细胞膜电位和离子通道的调节。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利用不同分子量、溶解性和电荷性质的物质,观察它们在细胞内外的扩散情况,从而评估细胞膜对这些物质的渗透性。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1、新鲜的鸡血红细胞2、不同分子量的溶质,如蔗糖、葡萄糖、氯化钠等3、显微镜及相关配套设备4、离心机5、移液枪及配套枪头6、各种实验用试剂和溶液(二)实验方法1、制备鸡血红细胞悬液从新鲜鸡血中分离出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数次,以去除血浆成分。

将洗净的红细胞稀释至适当浓度,制成红细胞悬液。

2、分组处理将红细胞悬液平均分成若干组,每组加入不同的溶质,形成不同的实验条件。

3、观察与测定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形态变化,并记录时间。

使用离心机对处理后的细胞悬液进行离心,测定上清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以反映细胞膜的渗透性。

四、实验结果(一)不同分子量的溶质对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1、小分子溶质如葡萄糖能够迅速通过细胞膜,红细胞形态基本保持正常。

2、中等分子量的蔗糖通过细胞膜的速度较慢,在一定时间后红细胞开始出现皱缩。

3、大分子溶质如淀粉则几乎不能通过细胞膜,红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

(二)不同溶解性的溶质对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1、水溶性溶质如氯化钠较易通过细胞膜,红细胞可能发生溶血现象。

2、脂溶性溶质如乙醇能够快速进入细胞,导致红细胞迅速破裂。

(三)不同电荷性质的溶质对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1、带正电荷的溶质如赖氨酸通过细胞膜的难度较大,红细胞形态相对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材料与仪器设备 1.材料 低温处理过的黄瓜、番茄。 去离子水。 2.仪器设备 DDS——11A型电导仪;751——型紫外分光 光度计;真空泵;真空干燥器;三用水浴; 打孔器;剪刀;洗瓶;试管;移液管;玻 棒;滤纸。
四、方法与步骤 1.清洗器具:由于电导仪变化非常灵敏,稍有杂质即产生很大误差。因 此所用玻璃器具均需先用热肥皂水洗,再用洗液洗涤,然后用自来水、 无离子水各冲四到五遍(最好是容器口朝下用水冲)。向洗净的试管 中加入去离子水,用电导仪测定电导值,检查试管是否确实冼净。 2.取样及处理:自购样品,设计不同贮藏条件,作为处理。用打孔器及 切片器将样品制成厚薄均匀,大小一致的组织圆片,精确称取2g(或 10个圆片),放入试管内,用去离子水冲洗三次,然后加入20mL去离 子水。对照和处理均设3~4个重复。 将试管放入真空干燥器内,开动真空泵抽气10min,压力控制在 0.04-0.06MPa,以抽出细胞间隙空气。缓慢放入空气,水即渗入细胞 间隙,组织圆片变成透明状,细胞内溶质易于渗出,取出试管,间隔 几分钟振荡一次,在室温下保持30min。 3.测定:将DDS——11A型电导仪电极插入试管,测定外渗液的电导值。 测定之后,将试管放入水浴锅沸水中5min 以杀死组织。待冷至室温后, 再次测定外渗液的电导值。
细胞膜相对透性(%) =
L1 L2
100
五.计算: 以细胞膜相对透性大小表示细胞受害的程度。通常 按下式计算: 式中:L1—组织杀死前外渗液的电导值;L2—组织 杀死后外渗液的电导值。 细胞膜相对透性(%)= L1/ L2
附电导仪使用方法: (1)将电极引线接到仪器相应接线柱上。 (2)接上稳压器,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3)将开关拨向“校正”位置,调整调节器,使指针达到 满偏。 (4)将开关拨向“测定”位置。指针应回到0点。 (5)拨动选择测定范围旋钮,使其处于测定范围之内,如 不知测量范围,应先放在最大量程位置上,由大到小逐级 调整。 (6)将电极用量蒸馏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吸去附着的水 分。放在需测组织提取液中,待指针稳定后,读出指针所 指数值,此数值即该提取液的电导度。 (7)按上述方法测定组织圆片杀死后提取液电导度。 (8)将电极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放在水中,如长期不用, 则应将电极洗净晾干包装收藏。
实验 细胞膜渗透率的测定 一.目的: 了解测定果蔬细胞膜渗透率的意义,果蔬 成熟衰老或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是细胞膜渗透 率变化规律,掌握果蔬组织细胞膜渗透率的 测定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 果蔬细胞膜对维持细胞的微环境和正常的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膜 具有选择透过性功能,果蔬细胞之间以及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发生的一切物 质交换都必须通过质膜进行。果蔬组织后熟衰老过程中,细胞质膜功能活性 下降,膜通透性增加,出现细胞内电解质向外渗漏。植物组织在受到各种不 利的环境条件(如干旱、低温、高温、盐渍和大气污染)危害时,细胞膜的 结构和功能首先受到伤害,细胞膜透性增大。若将受伤害的组织浸入无离子 水中,其外渗液中电解质(主要是钾离子)的含量比正常组织外渗液中含量 增加,组织受伤害越严重,电解质含量增加越多。通过测定果蔬组织浸提液 或外渗液的电导率,可以了解果蔬细胞膜通透性变化,反映果蔬抗逆性强弱 或受到伤害的程度。一般利用相对电导率表示细胞膜渗透率以及细胞膜受到 伤害的程度。 在电解质外渗透的同时,细胞内可溶性有机物也随之渗出,引起外渗液 可溶性糖、氨基酸、核苷酸等含量增加,氨基酸和核苷酸对紫外光有吸收,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受伤害组织外渗液消光值,同样可反映出质膜受伤害 的程度。 用电导仪法和紫外法测定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注意事项:
电导率测定的整个过程均需在恒温下进行, 因为温度不仅影响细胞内离子内外渗透速 度,而且影响提取的电导率,一般每升高 1℃,电导率约增加2%,通常以25℃为标准 温度,如不在25℃下测定,则要求把电导率 换算为标准温度25℃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