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分析专题6 打击网络诈骗 维护生命财产
中考政治三轮热点专题: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

1、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可作国家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依据)2、网络低俗信息包括哪些内容:①含有色情、暴力、迷信等成分的不健康内容。
②恶意公开他人隐私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
③辱骂他人等违反道德的内容。
3、网络低俗信息的危害:损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败坏了社会风气;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毒害了青少年的心灵,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4、整治网上低俗之风的意义:有利于进一步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为广大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为什么说:“青少年学生是网络低俗内容的最大受害者?”因为青少年各方面都很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道德意识比较薄弱,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受到网络低俗内容的影响,身心健康受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7、标语:“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诚信互联网”、“上文明网,文明上网,”“做网络的主人,不做网络的奴隶提高网民素质,自觉抵制低俗信息”“创建绿色网络空间,营造先进网络文化”8、“抵制网络低俗之风合理正确使用网络”倡议书倡议书全文:创建绿色网络空间,营造先进网络文化,实践网络文明是我们中学生做为祖国希望和网络的使用者应尽的责任。
在此提出倡议如下:一、不上传、不下载、不传播网络低俗内容;发现网络低俗内容及时向网站管理部门和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
二、不制造和传播网络病毒,不参与不支持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行为,不通过网络窥探他人隐私,未经同意不通过网络透露他人隐私,维护网络安全,不在网上谩骂、攻击他人,注意文明用语,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
三、积极通过网络传播文明风尚,积极通过网络学习有用知识;与网友讨论、交流时做到友善、坦诚,积极构建和谐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2019届中考政治时政热点【打击网络诈骗,维护生命财产】知识点梳理

2019届中考政治时政热点【打击网络诈骗,维护生命财产】知识点梳理★网络诚信宣传日:2016年7月6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以“共铸诚信清朗网络”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活动在北京举行。
中国互联网协会等8家网络社会组织联合国内52家知名互联网企业签署了《网络诚信自律承诺书》。
★专项行动:2016年7月12日,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启动“剑网2016”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网络侵权盗版。
“扫黄打非·净网2016”专项行动阶段性成效明显。
上半年,全国共查办网上“扫黄打非”案件712起,处置网络不良与有害信息86.9万余条,取缔不良网站3612个,其中淫秽色情类网站811个。
★网络统计报告:2016年8月3日,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其中有6.56亿手机网民、5.14亿视频用户、4.55亿网上支付用户、3.91亿网络游戏用户。
与教材知识的结合一、常规设问1.为什么要开展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活动?(1)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2)开展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活动,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氛围,为改革和发展筑起坚实的道德保障;有利于保障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塑造好良好的国家形象,实现中国梦。
2.开展“扫黄打非·净网2016”“剑网2016”等专项行动有什么意义?(1)未成年人角度:有利于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帮助未成年人抵制不良诱惑,健康成长。
(2)依法治国角度:有利于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等合法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公平正义角度: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推动诚信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4)创新角度:有利于鼓励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2017年中考政治热点复习——互联网安全你我共参与课件

互联网治理的“九大任务”,包括: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打击网络恐怖和违法犯罪、强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等。
互联网治理的“九大任务”,包括: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打击网络恐怖和违法犯罪、强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等。
以上热点材料让你联想到哪些教材知识?
热点点击
互联网安全 你我共参与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6年11月7日上午经表决,通过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该法将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
互联网安全 你我共参与
4.微信作为当今最热门的社交信息平台,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网络生 活新方式。下面是同学们利用微信的一些做法,请运用思想品德的有关 知识完成表格。(4分)
行为做法
积极意义
应注意问题
建立微信群,结交 有利于扩大交往范围 新朋友
将 随手拍下 的 好 人 好事上传至朋友圈 (2)
(1)
注意维护他人的隐私权和肖像权 (3)
互联网治理的“九大任务”,包括: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打击网络恐怖和违法犯罪、强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等。
以上热点材料让你联想到哪些教材知识?
• • • • • • • • • • • • •
法律 1.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要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违法犯罪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3.国家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智力成果权,财产所有权等权利 4.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国情国策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利机关,具有立法权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6.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局势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道德 1.网络具有两面性,正确认识网络的利与弊,合理利用互联网 2.在网络交往中要有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
中考政治时政热点分析-打击网络诈骗维护生命财.doc

2018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分析:打击网络诈骗维护生命财产-中考2018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分析:打击网络诈骗维护生命财产热点点击★电信网络诈骗案频发:2016年9月,山东、广东等地连续发生多起学生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导致受害人猝死或自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网络安全宣传周:2016年9月19日至25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举行。
★严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2016年9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从限时自首、公检法严打、手机号实名、银行账户清理排查、个人信息保护等多个维度对电信网络诈骗进行打击;2016年9月26日,公安部发出A级通缉令,公开通缉10名特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逃人员;自2016年4月公安部部署打击整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项行动以来,截至2016年10月9日,全国公安机关网络安全保卫部门已查破刑事案件1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300余人。
与教材知识的结合一、常规设问1.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侵害了受害人的哪些权利?隐私权、财产所有权、生命健康权。
2.电信网络诈骗案频发,具有怎样的危害?(变式设问:国家为什么要严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泄露公民个人隐私,损害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败坏社会风气,产生信任危机,破坏社会和谐稳定;损害法律权威,有悖依法治国。
3.开展网络宣传周活动有什么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有利于网络环境更干净、更清朗,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4.山东、广东等地发生的这几起学生遭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导致受害人猝死或自杀。
这给我们青少年带来什么警示?(1)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2)培养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和坚强意志,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
2017年中考政治热点时政解读(2017年5月16、17日新闻热点)

2017年中考政治热点时政解读(2017年5月16、17日)5月16日时政新闻政治板块1、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举行会谈,一致表示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考点链接: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对外开放、区域合作、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国国际地位、我国的外交政策等)2、昨日,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捷克总统泽曼和夫人,一同向南京大屠杀遇难者敬献花圈,并亲自为象征和平与友谊的树苗培土浇水。
(考点链接: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对外开放、区域合作、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国国际地位、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社会板块3、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清理和规范加分项目,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学生加分项目。
(考点链接:公平正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教育改革等)4、浙江衢州初二学生章浩杰突发脑溢血后昏迷不醒。
班主任童淑芳筹款30多万元帮他治疗,还常去病榻前给他讲故事唤醒他的记忆。
近日,昏迷了15个月的章浩杰终于苏醒。
(考点链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爱他人、角色与责任等)法治板块5、网络女主播刘某因迟到误机,与首都机场工作人员发生冲突,并向17万粉丝“直播”哭诉被“欺负”。
警方查看监控证实刘某脚踹工作人员并用包打人,将其拘留5日。
(考点链接:诚信、违法行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等)热点时政原创试题1、《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日前获审议通过,广西江河湖库将于2018年6月全面建立河长制。
对此说法错误的是A.这是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B.这是进一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体现C.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D.这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唯一措施2、教育部4日表示,目前正研究制订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手册,指导各地各校系统开展防治工作。
2017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读懂“洗脑骗局”背后的利益诉求与情感需要

2017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读懂“洗脑骗局”背后的利益诉求与情感需要2016年10月21日13:40:41 来源:宁夏中公教育时政热点是公职类考试的命题来源之一,不仅笔试会有相关的内容,面试中也会根据一些热门的新闻进行命题,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整理了一些近期时政热点相关的资料分享给各位考生,希望对各位的考试能有所帮助。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声称要解冻数以兆亿元的民族海外资产,骗子为参加者许下宏愿,只需报名缴纳少量手续费,保守秘密,即能获得动辄数百万的善款补助。
看似简单“民族大业”的骗局,一些老年人却对此深信不疑。
(10月17日《新京报》)并不高明的骗局,却让成千上万的老年人欲罢不能地陷入其中; “洗脑骗局”不仅给老年人带来物质损失,也让他们割裂与子女正常的情感互动关系。
本应见多识广的老年人,为何沦为骗子眼中的“唐僧肉”?深谙社会心理学的骗子们,早已设计好环环相扣的圈套,让老年人防不胜防。
“洗脑骗局”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很有诱惑力的通道,让他们可以迅速“发挥作用,实现价值,赢得尊重”;既“高大上”又有利可图,会忽悠的骗子们为老年人编织了一个虚幻的美好世界。
这些有钱、有闲的老年人,既有理财的利益诉求,也有价值实现的心理需要;当这些需求难以通过正常渠道得到满足的时候,不可避免会以一种滑稽、扭曲的方式呈现出来。
由于风险防范意识的缺失以及信息不对称,老年人很容易被骗局遮蔽住双眼。
社会定力的集体性缺失,让人们丧失了冷静、理性、审慎的思维,处于一种浮躁、焦虑的状态,让“洗脑骗局”有了可乘之机。
此外,老年人也很容易受到群体情绪和心理压力的影响,表现出很强的行为趋同性,让他们成为“身不由己”的从众者。
美国著名犯罪社会学家特拉维斯?赫希指出,如果人们与社会建立起强而有力的社会联系,除非有很强的犯罪动机将其打断,否则,他们不会轻易犯罪;反之,如果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很薄弱,即使有很弱的犯罪动机,也会发生犯罪行为。
2017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预测之网络诈骗

2017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预测之网络诈骗本文“2017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预测之网络诈骗”,跟着公务员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
希望能帮到您!【背景链接】1、注册婚恋网谈情为骗钱2014年10月底,本区居民张某报警称其于2014年6月份通过某交友网站认识了一名自称在香港恒信贵金属公司工作的网友,并在网上接触了两个月。
随后,该网友称其公司内部推出股票,且回报丰厚,劝说被害人投资,后被害人张某分别于2014年10月中旬分三次向对方提供的账户汇款38万元。
之后,该网友手机关机,QQ、微信也失去了联系。
张某发觉被骗后报警。
2、酒泉警方捣毁犯罪窝点两处6月12日,酒泉市肃北县马鬃山务工人员金某报案称,其通过某婚恋网站结识了一位男网友。
在该网友的诱骗下,通过互联网平台投资原油买卖交易后发现被骗,损失现金16.8万元。
案件发生后,酒泉市及肃北县两级公安机关转战2000余公里,历经半个月的时间,认定电信诈骗事实,在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将犯罪窝点捣毁,并发现其在大中城市注册多家贸易公司,成批招聘培训诈骗人员,通过各种交友网站,以网恋、私聊等方式取得异性受害人的信任,继而以编造、虚构股市信息、期货贸易和原油投资等高额利润为诱饵,提供虚假交易凭证,再以第三方交易平台实施诈骗。
【分析】[原因分析]1、信息主动性与被动性差异从本质上来说没,在互联网的平台上,信息发布者的主动性要比网民的主动性强,因为占有主动性的主体了解和获取的信息更多,带来了不公平,造成信息的不对称性。
2、网络管理者的责任缺失虽然在微博等网络平台上有对于敏感信息的识别与监管,但是在应对网络诈骗上,网络管理者的技能水平和责任意识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没有深刻认识到网络诈骗对公众的巨大危害。
[影响分析]网络诈骗案件的频发,给公众财产安全造成隐患,这只是直接原影响。
从长远来看,会导致网民对互联网发展失去信心,产生恐慌的心态;同时也会对政府的能力产生质疑,不利于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展,给政府社会管理带来很大阻碍。
2017中考政治时政复习:打击网络谣言 维护网络安全

2017中考政治时政复习:打击网络谣言维护网络安全材料一:2015年8月4日,公安部召开全国重点互联网站和服务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会议。
为进一步强化互联网安全管理,公安机关将与互联网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全面推进网站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提升网站防范非法入侵破坏、保护网民个人信息的能力;全面推行网警网上公开巡查执法,及时发现制止各类违法活动;在重点网站和互联网企业设立“网安警务室”,第一时间掌握网上涉嫌违法犯罪情况,服务和指导网站提高安全管理防范能力,依法保护互联网企业和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
材料二:最近,微博、微信、论坛等众多媒介平台上都传出为了减轻铁路对松江老城区的分割效应,松江区正准备将沪杭铁路南移至高铁松江南站的位置,铁路松江站不久或拆除。
一时间,松江站不久要被拆站的消息充斥着网络。
面对这突如此来的传言,上海铁路管理部门也及时地给予回应:松江火车站拆站这个消息只是传言,没有计划要拆。
如此,网友们才安下了心。
材料三:人民日报曾盘点出十大网络谣言,网络谣言引发疯狂的食盐抢购风潮、造谣新疆籍艾滋病人滴血投毒事件、“地震”传言令山西数百万民众受惊、柑橘蛆虫使全国的柑橘果农受损等事件都位列十大网络谣言之中,这些网络谣言大多耸人听闻,无不极大地造成当事人的名誉和财产损失,造成社会混乱,危害极大。
材料四:2015年7月22日,苍南人林某某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温州永强机场双村教堂被依法拆违的信息,毫无依据地添加“出动300警力”等虚假信息发布微博,随后有网络平台出现“再加工”的谣言,导致信教群众对党和政府宗教政策的误解,产生严重社会影响。
警方指出,网络社会也是法治社会,法律底线不容逾越。
任何通过网络造谣传谣,蓄意蛊惑人心、误导社会公众、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都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材料五:2015年6月,中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
现该草案已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四: 打击网络诈骗维护生命财产
热点点击
★电信网络诈骗案频发:2016年9月,山东、广东等地连续发生多起学生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导致受害人猝死或自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网络安全宣传周:2016年9月19日至25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举行。
★严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2016年9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从限时自首、公检法严打、手机号实名、银行账户清理排查、个人信息保护等多个维度对电信网络诈骗进行打击;2016年9月26日,公安部发出A级通缉令,公开通缉10名特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逃人员;自2016年4月公安部部署打击整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项行动以来,截至2016年10月9日,全国公安机关网络安全保卫部门已查破刑事案件1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300余人。
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一、常规设问
1.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侵害了受害人的哪些权利?
隐私权、财产所有权、生命健康权。
2.电信网络诈骗案频发,具有怎样的危害?(变式设问:国家为什么要严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泄露公民个人隐私,损害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败坏社会风气,产生信任危机,破坏社会和谐稳定;损害法律权威,有悖依法治国。
3.开展网络宣传周活动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有利于网络环境更干净、更清朗,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4.山东、广东等地发生的这几起学生遭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导致受害人猝死或自杀。
这给我们青少年带来什么警示?
(1)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2)培养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和坚强意志,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
(3)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善待生命,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4)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侵害行为作斗争。
5.怎样才能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现象?(变式设问:请你就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
加快立法,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惩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加
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健全政府职能部门的问责制度;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二、创新设问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我们中学生该怎么做?
学习和掌握有关安全知识,提高辨别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提高警惕;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不在不正规的网站购买商品,不轻易透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要求,不贪图便宜;对不法分子提出的汇款请求,一定反复核实,不给对方可乘之机;增强维权意识,当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时,依法维权;发现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积极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