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学技能训练
生物教师特殊教学技能培训内容模板

---生物教师特殊教学技能培训内容模板一、培训目标1. 提升生物教师对生物学学科的理解和教学能力。
2. 培养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生物教学的能力。
3. 强化教师实验操作技能,确保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4. 增强教师对学生生物学兴趣的激发和引导能力。
5. 提高教师对生物学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
二、培训内容模块一:生物学学科知识与教学理论1. 生物学学科基础知识与前沿动态2. 生物教学心理学与教育学原理3. 生物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4. 生物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模块二:实验操作技能1. 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与维护2. 实验室安全规范与事故处理3. 常见生物实验操作技巧4. 实验设计与创新模块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1. 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2. 网络资源与数字化教材的利用3. 生物教学软件与虚拟实验操作4. 生物教育游戏与互动式学习模块四:学生兴趣激发与引导1. 生物学兴趣培养策略2. 课堂互动与提问技巧3. 案例教学与探究式学习4. 生物学学科竞赛指导模块五:课程改革与教学评价1. 生物课程改革的方向与趋势2. 新课标下的生物教学理念与方法3. 生物教学评价方法与工具4. 教学反思与教学改进模块六:教学实践与案例分析1. 生物教学案例分享与讨论2. 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3. 教学观摩与教学反思4. 教学成果展示与交流三、培训方法1. 讲座与研讨2. 角色扮演与模拟教学3. 小组合作与项目式学习4. 实验操作与技能考核5. 教学观摩与专家点评四、培训时间与安排1. 培训时间:分阶段进行,每阶段2-3天。
2. 培训地点:培训基地或学校实验室。
3. 培训对象:全市(县)生物教师。
五、培训评估1. 参与培训的教师满意度调查。
2. 培训结束后的教学实践成果展示。
3.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考核。
---此模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确保培训内容与教师实际需求相匹配。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含微格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含微格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含微格技能训练)课程类别:教师教育学科必修课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8学时2学分一、课程目的《中学生物学教学技能模拟训练》是师范院校生物学师范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所必备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技能的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从事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技能,可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所需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结合初中生物学和高中生物学课程及教学实际,通过丰富的教学案例和教学问题的研讨,通过不同类型、不同内容、不同理念以及初高中各个课题教学模拟训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使学生学会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并学会生物学教学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地完成中学生物学教学任务,胜任教育实习,以及为他们以后就业和从事教师职业打下初步的基础。
二、课程要求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中;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中学生发展;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三、先修课程先修植物学、动物学等必修课程、教育类《心理学》、《教育学》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重点一是引导学生形成和树立现代教育和科学教学观念,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使学生学会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并学会生物学教学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地完成中学生物学教学任务。
本课程的难点在于如何协调和处理好以下一些基本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生物学教学知识与实际教学技能的关系,教育学科与生物学学科的关系,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参与的关系等。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师讲授、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调查、查阅、观看录像等。
初中生物教学技能(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教学技能第一篇范文在教育领域,生物学科是一门极具挑战性的学科,尤其是对于初中生来说。
生物学科涉及生命的奥秘,从细胞结构到生态系统,从遗传学到进化论。
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初中生物教学技能的几个关键方面。
一、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概念,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实现启发式教学。
例如,在教授细胞结构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切片,并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不同之处?”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二、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一种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体验和探究知识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等手段,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
例如,在教授生态系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校园内的生态环境,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观察和探究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三、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互动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
例如,在教授遗传学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基因传递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规律。
四、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一种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生物实验、观察和实践活动。
基于第二课堂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构建

基于第二课堂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构建在当今社会,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教育人才的需求,各高校纷纷加大师资力量的培养,以培养更多的教育人才。
作为生物专业的师范生,他们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生物学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和一定的教学技能。
如何构建一种有效的教学技能训练模式,培养具备教学实践能力的生物专业师范生,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
1. 实践课程的设置生物专业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育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针对生物专业的特点,设计一系列与教学相关的实践课程。
师范生可以参与生物实验课的教学工作,承担助教或实验室管理工作,了解实验课的教学流程和内容,掌握实验教学的基本技能。
还可以参与高中生物课的辅导和讲解工作,深化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2. 师范实习的安排师范生的师范实习是其教学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
师范实习可以在中小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等地进行,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在师范实习期间,学校可以安排师范生参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观摩和辅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中获取教学经验和积累教学素材,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 指导教师的培训为了提高师范生的教学培训质量,学校应该安排有经验的教师对师范生进行教学指导和培训。
指导教师可以为师范生提供教学指导与支持,帮助其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技能。
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之间的师资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提高。
1.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通过参与实践教学和师范实习,师范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教学技能,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师范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 培养教学素质第二课堂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可以培养师范生的教学素质,提高其对于教学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这种模式的培训,师范生不仅可以掌握教学技巧,更可以提高自己的师德师风,形成健康的教师形象。
中学生物学教育的核心技能培养

中学生物学教育的核心技能培养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在中学生的教育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
中学生物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以应对未来社会的需求。
本文将从实验技能、观察技能、问题解决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四个方面探讨中学生物学教育的核心技能培养。
一、实验技能培养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中学生物学教育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实验技能培养必须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从课堂到实验室,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演示和模拟实验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培养他们对实验的探索欲望。
在实验室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和设备,培养他们严谨的实验态度和观察的敏锐度。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学理论知识,提高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二、观察技能培养生物学是一门注重观察和描述的学科,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中学生物学教育的核心。
观察技能培养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开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教师可以通过带学生实地观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让他们亲自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和行为,培养他们的细致观察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和组织等,让学生能够观察到微观世界的奥秘。
通过观察技能的培养,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生物学的真实面貌,并能够准确描述和分析生物现象。
三、问题解决技能培养生物学是一门内容广泛且涉及各个方向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
中学生物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技能。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运用科学方法等途径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精神。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基于第二课堂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构建

基于第二课堂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构建第二课堂是指在正式教育之外,提供给学生的一种综合性、多样化、开放化的教育活动形式。
生物专业师范生在第二课堂中进行教学技能训练,不仅可以有效补充正规教学内容,更可以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基于第二课堂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进行构建,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环境创设、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课程设置生物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应该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教育教学相结合的课程。
理论教学课程应该包括教学原理、教育心理学、课程设计、教学评价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教育教学理念,掌握教学方法和技能。
实践教学课程应该包括教学实习、微格教学、集体备课等内容,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和应变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开设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案例探讨、教学论文写作等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情境和问题,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教学方案设计能力。
二、师资队伍建设为了保证第二课堂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有效性,需要建立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素养的师资队伍。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能力,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和独立思考。
还可以邀请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学校领导、优秀教师等来进行教学指导和讲座,分享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教育心得,丰富学生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视野,提高他们的教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环境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第二课堂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保障,必须注重实践教学设备和场地建设。
学校可以建立教学实验室、微格教学教室、模拟课堂等教学场所,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工具,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的条件和保障。
学校可以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与教育机构、学校合作,提供实习岗位和实践机会,让学生进入教育实践中,参与教学活动,亲身感受教学现场,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
四、评价体系为了保证第二课堂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技能训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技能训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摘要: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一门科学,涉及广泛,知识点繁杂,因此生物教学需要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和能力进行不同的训练。
在生物教学中,技能训练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它旨在通过特定的训练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
技能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生物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技能训练;初中生物;教学作用引言:技能训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技能训练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技能训练的方法和内容设计不合理、技能训练的效果评价不科学、学生对技能训练的参与度不高等。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技能训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技能训练对生物教学的影响,以期为生物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具体来说,本文旨在深入探究技能训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技能训练设计和实施方案。
一.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初中生物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点过于繁杂。
初中生物教学内容包括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生态环境等众多方面的知识点,而且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复杂,学生难以深刻理解和记忆。
2.实验操作困难。
生物教学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操作,但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不完善,实验难度大,学生容易出现实验失误和安全事故。
3.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生物教学方法主要是板书讲解和课外阅读,生物教师缺乏生动的教学形式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以上是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加强教学管理和教育投入,注重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教育研究,积极探索生物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生物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谈如何有效进行生物学课堂教学 生物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浅谈如何有效进行生物学课堂教学生物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很多抽象的生物学理论知识要记忆、理解、掌握。
因此如何有效进行课堂教学就变得至关重要。
教师必须千方百计让学生把知识理解透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复杂的问题进行加工,把知识变成便于记忆的层次清楚的简单形式,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基础知识,而且学会了记忆方法,学到的知识才能记得牢固。
一、有效提问与设置问题情境在生物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
但要取得有效的思维成果,就必须给学生思维的动力,充实思维的材料,且要善于引导、疏通思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提高他们驾驭知识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依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思路去分析、判断和推理,且及时地回收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关键,对症下药,改进教学。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用词准确,语言清楚,切忌含糊不清,不合逻辑,使学生无法领会教师给出的学习信息,给学生的思维设置不必要的障碍。
例如在进行“DNA的粗提取”的实验时,根据实验技能训练要求向学生提出以下一些问题:在实验选材时,为什么要用鸟类的血细胞液,用哺乳动物的血液可以吗?取出新鲜血液后,为什么要加入柠檬酸钠溶液?实验中前后两次加入蒸馏水的目的一样吗?为什么?这类提问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每项操作目的,而且可以活跃学习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只有科学地设置问题,才能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进而大大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有效优化概念教学生物概念的形成,一般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行为掌握,主要通过实验观察去感知基本事实,从中获得表象;第二层次是图象掌握,主要从形象思维方面去掌握基本事实的本质特征,即通过联想,类比、分析等形象思维,去获得典型表象;第三层次是符号掌握,以语言形式或数量关系去掌握基本事实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即通过分析、推理、归纳、概括出生物学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学教学技能训练编写人崔鸿、李娟课程代码84306002 编写时间200812 周学时数 2 总学时数17任课教师崔鸿开课院系生命科学学院李娟课程性质 A、公共基础课 B、专业基础课 C、√专业必修课 D、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生物科学各专业课,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
使用教材(按作者、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年月顺序填写)崔鸿,李娟 二十一世纪生物教学技能训练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教学参考资料 (按作者、参考 资料名称、出版者、出版年月顺序填写;填写的教学参考 资料应不少于三种)1.汪忠 生物学课堂教学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2. 郭友 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3.俞如旺 生物微格教学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年 陈传峰 微格教学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8年 2.崔鸿、杨华、王重力生物课程教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3.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8月4. 生物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 走进课堂——初中生物新课程案例与评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5.陈继贞 张祥沛 曹道平 生物学教学论 科学出版社 2003年7月6.张海珠 毕润成 生物学教学设计论 科学出版社 2004年6月7.冯莉 体验生物科学探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10月8.[美]国家研究理事会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年1月9.[美]国家技术教育协会 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年1月10. 汪忠 刘恩山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11.刘恩山 汪忠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年3月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4月14.孙立人 教学设计——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方法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年4月15.蒋家傅 唐春生 李美华 现代教育技术技能训练与评价标准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年2月16.钟启泉 张华 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17.郑晓蕙 生物课程与教学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年9月18.袁运开 蔡铁权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1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20.胡继飞 郑晓蕙 生物学教育心理学 广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21.丛立新 章燕 澳大利亚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2月22.刘植义 臧爱珍 生物教材的改革和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23.杨小微 现代教学论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年7月 24.邱才训 生物教学设计导论 新世纪出版社 2002年12月25.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中学生物课型与教学模式研究新世纪出版社 2002年12月26.张先华 先进的教育策略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年12月27.肖锋 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与实践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28.(德)鲁道夫 海德尔曼 课堂形体语言的魅力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29.傅道春 齐晓东 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30.叶佩珉 刘恕 生物学课程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年4月31.郑鸿霖 邱冈 生物学学习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年4月32.张汉光 周淑美 生物学教学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年4月34.项伯衡 郑春和 生物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年4月35.美国科学促进协会 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 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1年4月36.美国科学促进协会 科学素养的基准 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年6月37.Joseph S Krajcik•Charlene M.Czerniak•Carl F.Berger中小学科学教学——基于项目的方法与策略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5月38.[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科学、数学及技术教育中心 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教与学指南 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年8月39.赵丽敏 教学微格研究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3年7月40.张向葵 吴晓义 课堂教学监控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6月41.张大均 教与学的策略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6月42.李如密 教学风格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4月43.[美]盖伊•莱弗朗索瓦兹 教学的艺术 华夏出版社2004年1月44. [美]威廉•艾斯勒 玛丽•艾斯勒 全景式教学方法 长春出版社 2003年1月45. [美]大卫•杰纳•马丁 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长春出版社2003年1月46.朱正威 我和中学生物科学教育 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年4月47.徐定冼 我怎样上生物课 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0年10月48.祁乃成 生物典型课示例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1年6月49.王檬玛 感悟生命——谈中学生物的教与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年10月50.各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生物教材51.各种高中课程标准生物教材52.教学大纲的中学生物学教材●本课程教学的目的(特别应注意从“以生为本”的角度指明本课程教学要达到的目的)1.“中学生物学教学技能训练”是师范院校生物科学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中等学校生物学教育工作所必备的一些专业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基本能力。
2.“中学生物学教学技能训练”是由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兼有文、理学科特点的学科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手段及方法。
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师范生克服初为人师的困难,尽快胜任生物学教师的工作;同时它也有助于在职的生物学教师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这门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就业指导课程。
3.学习本课程首先应注重生物学教育的理论基础学习:掌握课程理念、课程性质、课程目标、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学习策略、教学技能、教育评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课的设计、教学研究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理论。
4.学习本课程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实践应用:尝试进行教材体系及框架的编制,学会教学设计,学会编制教案,学会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学会编制试卷、分析试卷,学会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学生评价,掌握备课、上课、评课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教育科研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结合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状,思考和分析问题,具有教师专业化发展及终身发展的能力。
5.模拟教学、课堂教学评价、课堂练习、案例分析等等学习方式均体现了本课程的学习重在参与,亲身体验;从实践中体会学习中的合作、体验、探究对于教学的意义,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
发展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指导1.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讲述、讨论、案例分析和实践等方式。
2.教师指导学生模拟教学、课堂教学评价、课堂练习等。
●本课程的重、难点本门课程的重点:课堂教学基本技能;教学语言技能;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课堂组织技能;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
本门课程的难点:各个技能在教学中的应用。
●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中学生物学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大纲实践训练一 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2学时,讲授,视频示例,实践 )【知识点提示】什么是教学语言技能;掌握语言技能的目的;导入技能;教学语言的构成,教学语言技能使用注意事项;提问的概念;提问的目的; 提问类型;技能的应用原则与要点。
【重、难点提示】重点: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的实际运用。
难点: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综合应用。
实践训练二 导入技能、结束技能(2学时,讲授,视频示例,实践 ) 【知识点提示】导入技能;教学语言的构成,教学语言技能使用注意事项;什么是导入技能;掌握导入技能的目的;导入技能的类型;导入的结构;结束技能的概念;结束技能的目的; 结束技能类型;应用原则与要点。
【重、难点提示】重点:导入技能、结束技能的实际运用。
难点: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综合应用。
实践训练三 板书技能(2学时,讲授,视频示例,实践 )【知识点提示】板书的概念;板书的目的; 板书类型;应用原则与要点 【重、难点提示】重点:板书的设计、粉笔字板书、生物作图等难点: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实践训练四 演示技能、讲解技能(2学时,讲授,视频示例,实践 ) 【知识点提示】演示的概念;演示的目的; 演示类型;讲解的概念;讲解的目的; 讲解类型;应用原则与要点【重、难点提示】重点:演示技能、讲解技能的实际运用。
难点: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实践训练五 变化技能、课堂组织技能(2学时,讲授,视频示例,实践 )【知识点提示】变化的概念;变化的目的;变化类型;课堂组织技能的概念;课堂组织技能的目的; 课堂组织技能类型;应用原则与要点。
【重、难点提示】重点:变化技能、课堂组织技能难点: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实践训练六 强化技能、学习指导技能(2学时,讲授,视频示例,实践 )【知识点提示】强化的概念;强化的目的;强化类型;学习指导技能的概念,两种技能的应用原则与要点【重、难点提示】重点:强化技能难点: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实践训练七 综合训练(5学时,实践)【知识点提示】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多种技能的综合应用【重、难点提示】重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多种技能的综合应用难点:多种技能的综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