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管理制度
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管理制度

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管理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内使用火、电、气的安全管理行为,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保证企业生产环境稳定安全的运转。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使用火、电、气设备和设施的生产、实验、办公等场所、行为。
三、用火用电用气管理制度(一)用火管理1.严禁在危险场所使用明火,明火使用须经过相关机构验收,严格按照验收标准使用。
2.禁止使用劣质电线、电器以及不合格的加油桶和管道,杜绝违规操作、连接电线、电器、仪器等,严禁将电器漫水、强行插拔线插,并加强电线及插头防触电措施。
3.在有限的区域及特殊场合需使用明火时,严格执行消防工作的指示,落实明火中控室,并安排专人负责指挥。
4.对明火用具加强管理和检查,用具寿命到期及时更新,并加强定期检查和保养。
5.公共场所如茶水间、厕所等处需要点燃火柴的,必须安置专门设计的点火器,严禁使用打火机和燃气灶具点火。
(二)用电管理1.严禁在潮湿、易燃易爆、无插头插座等场所使用大功率电器。
2.严格限制使用过载电器,严禁直接接线使用,在操作前的必要时检查电线是否磨损、电压是否稳定。
3.禁止在建筑物外部悬挂电线、线卡、线夹等物品,禁止电线的拉延,保持电线的整齐、稳定。
4.较大的消费用电设备应尽量放置在单独的用电分线,防止整个用电设施因一处故障而停电。
(三)用气管理1.严禁在气体易燃易爆场合采用明火点燃和传输气体,使用液化气、沼气、天然气时,须符合国家专业要求,设备及资质齐备。
2.禁止在压力过高或过低、泄漏、易燃易爆的情况下使用气体设备,并建立定期检查、清洗及维修保养制度。
3.建立气体设备的日常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并报告负责人进行安全评估,必要时暂停设备的使用。
四、职责1.安全主管部门负责对生产用火、用电、用气进行安全监管,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2.各部门负责人应当定期组织本部门所有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并建立相应的安全制度,确保员工的安全意识及行为符合国家标准。
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管理制度

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管理,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管理责任1. 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管理工作由单位负责人全面负责,各级管理人员按职责分工负责。
2. 各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管理工作。
3. 安全管理部门应配备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和技术指导。
第三条安全管理措施1. 用火安全管理(1)禁止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明火。
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报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
(2)用火作业前,应清除火源附近的易燃物品,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
(3)用火作业时,应有专人负责监护,确保火源安全可控。
(4)用火作业结束后,应彻底清理火源,检查有无残留火种,确保消防安全。
2. 用电安全管理(1)电气设备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电工安装、维修,严禁私拉乱接电线。
(2)电气线路应按照国家标准敷设,保护措施完好。
(3)电气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严禁超负荷用电,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器设备。
(5)电器设备应安装漏电保护器、短路保护器等安全装置。
3. 用气安全管理(1)燃气设备应由专业人员安装、维修,定期检查燃气管道阀门、连接部件是否完好。
(2)燃气使用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燃气积聚。
(3)严禁在燃气设备附近堆放易燃物品,禁止使用明火照明、取暖。
(4)燃气设备应安装泄漏报警器、自动切断阀等安全装置。
第四条培训与教育1. 单位应定期组织用火、用电、用气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 员工应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 新入职员工应接受用火、用电、用气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五条监督检查与事故处理1. 单位应建立健全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四篇)

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1、用电安全管理:(1)严禁随意拉设电线,严禁超负荷用电。
(2)电气线路、设备安装应由持证电工负责。
(3)各部门下班后,该关闭的电源应予以关闭。
(4)禁止私用电热棒、电炉等大功率电器。
2、用火安全管理:(1)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确需动火作业时,作业单位应按规定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申请“动火许可证”。
(2)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点附近____米区域范围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或作适当的安全隔离,并向保卫部借取适当种类、数量的灭火器材随时备用,结束作业后应即时归还,若有动用应如实报告。
(3)如在作业点就地动火施工,应按规定向主管人员申请,申请部门需派人现场监督并不定时派人巡查。
离地面____米以上的高架动火作业必须保证有一人在下方专职负责随时扑灭可能引燃其它物品的火花。
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二)火、电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为了防止火灾和电击事故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范和措施。
以下是火、电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火灾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火灾预防和控制体系,包括消防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测试。
- 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包括逃生路线、集合点、应急联系方式等,进行定期演练。
- 加强火灾隐患排查和整改,定期检查电线电缆、电器设备、燃气设施等,并采取相应的维修和保养措施。
- 开展员工的火灾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火灾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2. 电力安全管理制度:- 组织编制电气设备及安全用电管理规定,规范电气设备的选用、安装、使用和维护。
- 定期进行全面的电气设备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 加强员工用电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电气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实行定期巡视、检查机制,发现电气设备故障、隐患及时处理。
- 配备必要的电气安全设备,如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等,确保用电安全。
此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相关的责任制度、管理程序和防护措施,确保火、电的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实。
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1. 为保障单位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单位的防火、用电、用气安全管理水平,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所有使用火、用电、用气设备和设施的场所。
3. 所有单位成员应当严格遵守本制度,并负有相应的责任。
4. 本制度由单位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解释和组织实施。
二、防火管理1. 火灾风险评估:a) 单位应定期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并记录评估结果。
b) 发现火灾隐患应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风险消除。
2. 防火设施:a) 组织设置灭火器、灭火器具,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有效可用。
b) 安装和维护防火门、防火墙、疏散通道等防火设施,保持完好。
3. 火灾应急预案:a) 编制健全火灾应急预案,并进行培训和演练。
b) 配备并定期维护火灾报警设备,确保灾情可以及时报警。
c) 定期检修、清理防火设备设施,确保有效运行。
4. 火灾控制:a) 加强员工火灾扑救培训,提高灭火技能。
b) 严禁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明火。
5. 火灾隐患日常管理:a) 定期巡查单位内的电气线路、电器设备和用气设施,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b) 加强员工消防安全教育,提高火灾防范意识。
三、用电管理1. 电气设备管理:a) 所有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应的安全规定。
b) 员工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电气设备。
c) 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电缆线路管理:a) 所有电缆线路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应的安全规定。
b) 动态监测电缆线路负荷状态,及时处理超负荷问题。
3. 电气火灾防范:a) 严禁私拉乱接电线和乱用电器。
b) 提供员工必要的用电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c) 定期对用电线路和设备进行防火检查,确保消除安全隐患。
四、用气管理1. 用气设备管理:a) 所有用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应的安全规定。
b) 定期对用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用气防范措施:a) 安装并定期检修、清理气体泄漏报警器,确保安全使用气体。
用电用气用火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用电、用气、用火安全管理,预防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成立用电用气用火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用电用气用火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2.各部门、各岗位负责人为本部门、本岗位用电用气用火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本岗位用电用气用火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用电安全1.用电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严禁使用非标准、非法、伪劣产品。
2.电气线路、设备安装、维修、改造等必须由专业电工进行,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
3.严禁私拉乱接电源线,不得超负荷用电。
4.使用电器设备时,应确保设备接地良好,防止漏电事故。
5.定期对电气线路、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报修。
6.加强员工用电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用电安全意识。
四、用气安全1.用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严禁使用非标准、非法、伪劣产品。
2.燃气管道、设备安装、维修、改造等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
3.严禁将燃气管道、设备暴露在外,防止燃气泄漏。
4.使用燃气设备时,应确保通风良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5.定期对燃气管道、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修。
6.加强员工用气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用气安全意识。
五、用火安全1.用火作业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2.动火作业前,必须办理动火作业审批手续,并落实安全措施。
3.严禁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明火。
4.严禁在电气设备附近使用明火。
5.使用明火时,必须有人看护,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6.加强员工用火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用火安全意识。
六、安全检查与事故处理1.定期开展用电用气用火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发生用电用气用火事故,应立即组织救援,同时报告上级部门。
3.对事故责任人和单位进行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七、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用电用气用火安全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本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用火用电和用气管理制度

用火用电和用气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用火用电和用气的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电气事故和燃气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用火用电和用气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居民家庭、企事业单位、工地、商场、学校、医院等各类场所和活动。
第三条所有单位和个人在用火用电和用气活动中,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安全管理,保证用火用电和用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四条本管理制度的相关条款应当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相一致,对适用范围内的用火用电和用气活动具有约束力。
第二章用火管理制度第一节用火审批管理第五条涉及用火活动的单位应当依法向公安机关申请办理用火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的规定使用和管理用火设备和用火活动。
第六条在无用火许可证或者超出许可证规定范围使用用火设备和进行用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公安机关有权责令限期整改,对违法情节严重的,将按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七条公安机关应当对用火活动的场所、设备、操作人员等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安全隐患或者违法行为的,有权责令整改,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罚决定。
第二节用火设备和用火操作管理第八条单位和个人在使用用火设备和进行用火活动时,应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用火活动的安全和有效性。
第九条用火设备的选用和安装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使用过程中必须定期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维修或更换。
第十条进行用火活动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方可从事用火相关工作。
第十一条在用火活动中应当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扑救和疏散。
第三节火灾隐患排查和整改第十二条各单位和个人应当每季度进行一次火灾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建立隐患清单和整改台账,报送公安机关备案。
第十三条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和个人,公安机关有权责令立即整改,限期内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可对其进行停产停业并予以处罚。
用电、用火、用气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用电、用火、用气防火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防火安全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在工作环境中,正确使用电、火和气体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
为了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制定和执行用电、用火、用气防火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重点讨论和总结在实践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和措施,以期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的发生。
二、用电安全管理制度1. 室内用电安全措施1.1 合理布线1.2 安全用电设备1.3 用电器具的使用与维护2. 外部用电安全措施2.1 安全用电设备2.2 用电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修3. 用电的防火措施3.1 防止电气线路短路3.2 预防电线老化引起的火灾3.3 防止电器过载引起的火灾三、用火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用火措施1.1 火源选择与布置1.2 火灾监控和扑救设备1.3 火灾逃生通道和应急疏散计划2. 用火的防火措施2.1 使用消防器材进行有效灭火2.2 灭火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2.3 防止用火不慎引起的火灾四、用气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用气措施1.1 合理气管布置1.2 安全阀和自动停气装置1.3 使用合格的气源设备2. 用气的防火措施2.1 检查和维护气体管道2.2 避免使用损坏的气体设备2.3 存储和使用气体的注意事项五、防火安全培训与演练1. 培训机构的选择与合作2. 培训内容的设计和实施3. 实施应急演练与反馈六、防火安全责任体系及监督检查1. 安全责任的明确2. 领导机构的建立和职责3. 监督检查与整改措施七、防火安全宣传和文化建设1. 宣传的形式和内容2. 与社会组织的合作3. 建设火灾防护文化八、总结本文内容涵盖了用电、用火、用气防火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事项。
从用电安全、用火安全、用气安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注意事项,旨在提高人们对防火安全的重视程度,降低火灾的发生概率。
希望通过制度的规范和执行,能够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用电、用火、用气防火安全管理制度(4篇)

用电、用火、用气防火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单位用电、用火、用气的防火安全管理,防止火灾事故发生,保障员工和单位财产的安全,制定本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全体员工和相关人员,在本单位范围内从事用电、用火、用气工作的人员。
二、管理职责1. 单位负责人(1)负责制定和执行本单位的用电、用火、用气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2)组织进行防火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火安全意识。
(3)进行定期的防火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规范使用电气设备和用火用气设施,保证其正常运行。
2. 安全负责人(1)负责制定和执行本单位的用电、用火、用气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2)组织开展防火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火安全意识。
(3)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监督和检查单位员工的用电、用火、用气操作,确保遵守安全规范。
3. 员工(1)认真学习防火安全知识,提高自身的防火安全意识。
(2)按照规定使用电气设备和用火用气设施,禁止私拉乱接电线。
(3)保持用电设备和用火用气设施的清洁,定期检查和维护绝缘、泄漏等情况。
(4)遇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三、用电防火安全管理1. 电气设备的安装(1)电气设备的安装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由专业人员进行。
(2)设备安装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设备周围不得放置易燃材料。
2. 定期检查和维护(1)电气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2)执行定期巡检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 用电操作规范(1)禁止私拉乱接电线,一根电线只能连接一个灯具或者电器设备。
(2)使用电器设备时要注意使用规范,不得随意拆卸和修改设备。
4. 防止电器设备过载(1)电器设备运行时,不得超过额定功率。
(2)不得将电器设备插头长时间插在插座上,不使用时要拔掉电源。
四、用火防火安全管理1. 用火操作规范(1)禁止在办公室等有易燃物品的地方使用明火。
(2)使用明火时要保证周围没有易燃物品,定期清理用火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一、用火、用电、应认真执行相关专业操作规程和检修制度;
二、本单位和外单位因施工(包括小面积装修使用香蕉水、稀料等危险品动火的工程),必须到施工处办理动火审批。
重点部位、危险地段动火(变压器室、配
电室、楼层天花板和仓库内等处)必须由有关部门会审,无异议方能施工;
三、进场前采取切实有效的防火安全措施,指派专人负责,动火
完毕立刻清查现场。
不办动火审批的而擅自动火的,现场人员应责令立即停止施工并通报主管安全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对相应人员实施处罚;
四、电焊、焊割作业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持有许可证书的人员实施,并选择安全地点,焊割前要仔细检查焊割点周围情况,清除可燃物,如不能清除时,应采取浇湿,遮隔等安全可靠措施加以保护。
严禁在有可燃蒸气、气体或粉尘的爆炸场所焊割,盛过或盛有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和设备,未彻底清洗干净或采取其他有效防护措施前,不得进行焊割。
焊割操作不准与油漆、喷漆、木工等易燃操作同部位,同时间、上下交叉作业。
五、严禁私自增加用电容量和用电设备,严禁私拉电器线路,加装用电设备必须经单位主管部门批准后,由单位电工统一施工、安装。
六、电器事故处理及拉合开关的单一操作应记入操作记录簿和运行日记上。
必须按操作完一项做一个记录,全部操作完毕后进行复查,并校正。
七、严禁在高层建筑内使用瓶装石油液化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