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指导PPT教学课件

第十一章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
第2节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是对语言表达在 规范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要求。这既是语言 表达的要求,又是语言表达的效果。“准确” 是指运用词语、选用句式和语气等符合表达的 目的;“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 “生动”是指描绘和表达具体,形象可感。不 少题目对该考点均有考查。鲜明一般出现在拟 写广告词、邀请函、辩论稿等需要表达观点态 度的题型中,以及仿写、扩写的题目中。生动 主要体现在仿写、扩写的题目中。
•
本题综合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
力,涉及的考点有“准确”“鲜明”等。解答
此类题目,要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在语言表
述时要做到“符合程度”,如材料中对于“患
者生命”用“不大理会”就属于语义过轻,如
此严重的行为应用“谴责”,才能准确表达语
意。
• 答案:(1)“一定的不良”改为“严重的”, 才能准确地表达事态的严重程度。(2)“不大理会” 分量太轻,应改为“不顾”。(3)“批评”语意太
• 答案:(1)蒙骗 (2)夸大 (3)贪污 (4)晃动
鲜明
• “鲜明”,是以准确为基础的。不准确,就不 可能鲜明。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表 达的观点要明确而不含糊,表达的色彩(感情色 彩、事物的形象色彩)要分明。简而言之,鲜明 就是要明确合理地表情达意。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写一句简要
• 1.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话。
• 雪野茫茫,你知道一棵小草的梦吗?凄冷寂 寞中,她怀抱一个信念取暖,等到春归大地时, 她就会以点点绿意问候春天,而那点点绿意就 是曾经在雪地里轻轻的梦呓。
• 解析:本题考查了语言表达生动和仿用句式 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两个方面:语句的结构特 征和表达的情感。这个语段表现了“梦想”的 伟大,借助“小草”来解说,从“信念”入手, 以“梦呓”收尾。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 表现了主题。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如果说,书本凝聚着古往今来的知识积累,那么,树木就压缩着一去不返的逝水流年。如果说,书本是用文字承载着人类的智慧,那么树木就是用□□记录着地球的历史。因此,读书,让我们得以了解自己,了解人生;读树,让我们懂得把握现在,把握明天。所以,读树与读书一样,是大有益处的事情。 将文字中缺漏的词语填入下面的空格中。(2分) 就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语能否互换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2分) 答“年轮”“纹路”“纹理”等。 不能互换。理由:①“凝聚”与“压缩”、“承载”与“记录”相互对应;②“压缩”与树木年轮的特征相符合,“承载”与“书本”、“文字”的特征相符合。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
“语言运用·鲜明”
1、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考点诠释: “鲜明”是指用词造句都能明白、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不模棱两可,不含糊其辞 鲜明,是以准确为基础的。不准确,就不可能鲜明。 语言鲜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尽量用简洁明快的短句
语言通俗明白
01
观点要明确而不含糊;
评分的标准: 6分。合理概括、表现新闻的中心事情,1分;有评论的意味,1分;能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3分;字数符合要求,1分。
答案示例:
爱心社的“爱心”行动令人伤心,使 大学生茫然不知所措。
当假恶丑大行其道时,真善美就被 湮没,偶一抬头反成另类,可悲!
因怕被害而弃爱,是社会长期冷漠 的佐证,我们应该深思!
春光乍泄 暗送秋波 白发三千丈 千枝针,刺在心 苍白的日子,疲惫的风帆
适当运用口语、俗语
他在商场打滚了许多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修练得八面玲珑。 平时不努力,“临急抱佛脚”,以为开几个晚上夜车就可以把成绩弄上去,简直是痴人做梦。
运用灵活的句式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23
方 法 点拨
(3)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语言表达生动就应该选择那些具体的、形象的、新鲜 的、内涵丰富的和能够调动人的感官体验的词语。恰 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生动、准确、鲜明, 增强语势。如: 一张枯叶飘落在苏比的膝头,这是杰克· 弗洛斯特的名 片。杰克对麦迪生广场的老住户很客气,每年光临之 前,总要先打个招呼。 (欧 · 亨利《警察与赞美诗》) 语段中把“枯叶”比做“名片”,生动新颖,把冬天 拟人化,使它具有人情味,富有幽默感,正好体现出 苏比早就想好了自己的冬季寓所而并不畏惧冬天的心
14
方 法 点拨
一、使语言表达准确的方法 (1)符合特定的情境。 如: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其中“扶”“失”字用得相当准确。“扶” 字把“轻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清 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柔美之感。 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 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 了。用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 相互交融的情景。 15
考 点 精解
2. 语言表达连贯、鲜明,就是能够 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的照应 和勾连,使语意分明而确定,不含糊。
3. 语言表达生动、得体,就是语言 具有活力,能感动人;能体现语境和语 体的要求。
3
命 题 揭秘
命题角度Ⅰ 简明、连贯
(2009· 全国卷Ⅰ)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 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修改后的这段文字衔接自 然,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19
方 法 点拨
(2)恰当选用句式。 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句式的变换。一定的 句式表露一定的感情,句式变了,句意也会 产生新的变化。如用肯定的语气来表明观点, 还可以选用双重否定、反问句式来加强语气, 使自己观点的表明更加鲜明而强烈。注意整 句与散句的使用。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 气势贯通,意义鲜明,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 情,能给人以深刻而鲜明的印象。另外,如 能恰当地使用反问、排比、对偶,也能增强 语言的鲜明感。 20
《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教学案例完美版

《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教学案例锦州太和高中刘新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内涵。
能力目标:探讨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方法。
情感目标:强化语言表达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语言的情感。
教学重点: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在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大家做一个心理测试。
假设你面前有一瓶能预测未来的魔法药水,喝掉一整瓶就会知道自己一生所有的事情,你会如何对待这瓶药水?A、有一点兴趣,但不喝这瓶药。
B、想要知道自己一生的所有事情,所以一口气喝掉整瓶药水。
C、只喝下能知道明天事情的份量就够了。
D、只喝能知道未来一年事情的份量。
E、先保管着,等到有需要时再使用。
选A 你对自己的思考和信念相当有自信,即使碰到障碍,也会努力用自己的方式解决。
选B 你具有非凡的勇气及好奇心,拥有冒险犯难的精神。
基本上你虽然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却也认为命运及运气是主宰事情成功与否的重大关键。
选C 你是个小心、谨慎的人,对自我相当负责,也让别人能够安心交付任务给你。
你做事情不喜欢好高骛远,而是喜欢先立定短程目标,按部就班的前进,直到接近梦想为止。
选D 你对未来有莫大的欲望,经常梦想自己够抓住成功的机会,实现愿望。
也会希望能有贵人出现,助你一臂之力。
选E 你是个非常理性的人,凡事都注重合理。
喜欢追根究底,有时候会不知变通。
你也相当看重自己的知识和思考能力,不轻易受他人左右。
其实人生将会面临很多测试,比如高考。
今天老师要讲的就是关于高考的一个考点,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
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为这即将到来的人生测试交一个满意的答卷。
二、考纲解读《考试大纲》对本能力点的基本要求是:“语言表达做到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运用做到准确、鲜明、生动是新课标高考大纲中的新考点之一,它既反映语言运用的要求,也体现语言运用水平的高层次,与简明、连贯、得体并称为语言运用的两大原则。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 “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 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 准确 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 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 • “鲜明”是指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 鲜明”是指色彩(感情色彩、 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而不含糊。 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而不含糊。 • “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 “简明”是指语言简要明白,没歧义。 简明”是指语言简要明白,没歧义。 • “连贯”是指语言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 连贯” 组合和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 组合和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 接和呼应自然。 接和呼应自然。 • “得体”指能够根据交际的语境恰当地使用 得体” 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示例: 示例: 我们期待, 飘荡在世界上空的,不是硝烟 而是祥和的瑞云; 不是硝烟,而是祥和的瑞云 我们期待 飘荡在世界上空的 不是硝烟 而是祥和的瑞云 我们祈盼,飞翔在白云蓝天上的 不是战斗机, 而是自由的 我们祈盼 飞翔在白云蓝天上的,不是战斗机 飞翔在白云蓝天上的 不是战斗机 和平鸽。 和平鸽。
•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我的思念如深深的大海流动不息, 我的思念如深深的大海流动不息, 让海风捎去我的情,让明月带去我的心。 让海风捎去我的情,让明月带去我的心。 祝福你中秋快乐。 祝福你中秋快乐。
(4分。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分,两种景物 分, 分 恰当运用修辞手法2分 两种景物1分 祝福语1分 祝福语 分)
•请对广州2010亚运会会徽作形象 请对广州2010亚运会会徽作形象 请对广州2010亚运会会徽作 生动的描述 的描述, 生动的描述,并揭示其蕴含的意 要求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义,要求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不 超过100 。(4 100字 超过100字。(4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 广州 广州2010年亚运会会徽以柔美上升的线条, 年亚运会会徽以柔美上升的线条, 年亚运会会徽以柔美上升的线条 构成了一个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炬造型, 构成了一个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炬造型,同时 这个火炬又像屹立的五羊, 这个火炬又像屹立的五羊,构图以抽象和具 象相结合,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 象相结合,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 永不熄灭,也表达了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 永不熄灭,也表达了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 (4分。写出火炬、五羊的具象且运用比喻手 分 写出火炬、 法的3分 揭示象征意义1分 法的 分,揭示象征意义 分)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课件

考情微观
年份 2023
2018 2017
卷别 全国乙卷
全国Ⅰ卷
全国Ⅱ卷
全国Ⅲ卷 全国Ⅰ、 Ⅱ、Ⅲ卷
提问方式
设题角度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表述烦琐,请删除冗余词语,
使表达简洁通顺,但不得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 语言简明
文段写在答题卡上,不超过75个字。(3分)
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 口语与书面
答案 (示例)A.姗姗,小李说他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你妈妈了,请你转 告一声。他还问后天晚上去你家里找你妈妈行不行。 B.郭老师,小李说他今天上午不来语文组找您了。他让我问您,明天晚 上去您家里找您行不行。
(二)掌握两种主观题的审答要领 1.修改题 尊敬的李老师:
您好! 我是高一(1)班的小明。[甲]早就听说您德高望重,对学生关爱有加,指导有方, [乙]我对您十分仰慕,恳请您担任我的生涯导师。[丙]若能如愿,我将加倍努力![丁] 希望您尽早答复,不胜感激! 敬祝 教安!
活 动 一 掌握语言简明、准确、鲜明、生动要求
得体、简明、准确、鲜明、生动也是考查的核心和重点。从近 些年高考情况看,“简明”与“准确、鲜明、生动”很少单独设题, 一般与其他考点结合考查。如:“简明”可以落实在病句中考查,也 可以与压缩语段、连贯、修辞等一起考查。
(一)语言简明 1.(2023·全国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表述烦琐,请删除冗余词语,使表 达简洁通顺,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75个字。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帮我们克服拖延症呢?答案就是,制订明确具 体的计划,将一个困难的大任务分解为容易完成的小任务。例如,你要 写一篇报告,就可以把你的这个大任务分解为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 写报告三个小任务,并且计划好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这三个 小任务将来的完成时间。这样,你要完成的写一篇报告的大任务就变得 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而小任务具有线索作用,更容易让你产生行动 的欲望。一旦开始行动,完成任务也就不再遥不可及了。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专题备考指导及训练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备考指导及训练【考点解析】“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是高考新课标语文考试大纲新增的语言表达应用方面的内容,能力层级为E级(表达应用),真正体现了新课标中的“注重能力考查”。
“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
“鲜明”是指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而不含糊。
“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既反映语言运用的要求,也体现语言运用水平的高层次,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并称为语言运用的两大原则,它们会渗透在“语言运用”(“正确使用词语”“辨析并修改病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阅读理解”“写作”等试题中,即主观试题的解答不单是要求准确,还要重视语言表达的逻辑与文采。
【命题趋势】“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是语言表达的要求和语言表达的效果的综合体现,也是语言运用水平层次的体现。
命题形式主要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既可以综合考查,也可以单项考查。
可以在语段压缩、图表转述、警示语、公益广告以及句子仿写等形式中综合考查。
命题的语言材料则选用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日常性和实用性,命题形式以主观题为主。
题目将会更加突出地域特点、地域文化,体现时代特色,将会承担起弘扬民族文化、张扬时代主旋律、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等使命。
考查题型将以改写(文段增删)、修正、拟句、点评、写开场白或画外音、短文写作(包括应用文)、图表转换等形式出现。
备考时应与“修辞运用”、“句式运用(选用、仿用、变换)”等结合进行。
复习时可以通过摘抄用词准确生动的语句,培养语感、积累语言,也可以通过多作修辞手法与句式的比较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答题指津】一、准确准确,就是要求使用贴切的词语,表达明确的概念,构成恰当的句子,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选择、改错、语言表达等主观题都可作为命题形式。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教案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教案教案标题:提升学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教学策略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运用词汇和语法结构进行表达。
2. 学生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事物、人物和情感。
3. 学生能够通过语言表达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意思。
教学重点:1. 词汇的准确运用。
2. 语法结构的正确使用。
3. 生动的语言描述。
教学准备:1. 教材:包含相关主题的课文或文章。
2.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或音频素材。
3. 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
教学步骤:引入阶段: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播放一个短视频,引起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导入:通过提问学生与主题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
主体阶段:3. 词汇学习:引导学生学习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包括常用词汇和扩展词汇。
通过图片、例句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词汇。
4. 语法讲解:介绍与主题相关的语法结构,解释其用法和句型变化。
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
5. 生动语言描述:通过展示范例或播放相关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模仿生动的语言描述方式。
鼓励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来描述事物、人物和情感。
6. 合作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些口语或书面练习,要求使用准确、鲜明和生动的语言表达。
教师可以提供模板或提示,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7. 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他们分析和讨论案例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
引导学生发现优秀的表达方式,并让他们尝试改进不足之处。
总结阶段:8. 小结回顾: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语言表达准确、鲜明和生动的重要性。
9. 个人反思:让学生思考自己在本课中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10.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或任务,要求学生运用准确、鲜明和生动的语言表达来完成。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习其中的语言表达方式。
2. 提供更多的口语练习机会,如角色扮演、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实践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教学目标】
1.掌握“准确、鲜明、生动”的基本要求。
2.掌握使“准确、鲜明、生动”的方法。
3.掌握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试题的题型及解题思路。
【教学重点】理解“准确、鲜明、生动”的内容与掌握“准确、鲜明、生动”的方法
【教学设想】讲解二课时,训练二课时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考点概述】
2009年普通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规定:“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E”。
这一考点是在去年“简明、连贯、得体”的基础上新增了“准确、鲜明、生动”的要求,适应了新课标的要求和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
“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
准确,在语言运用试题的各种题型中均有考查。
包括所用语言符合
特定的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等。
“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
表达的观点要明确而不含糊;表达的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要分明。
简而言之,鲜明就是要明确合理地表情达意。
本考点一般出现在概括、修改病句、拟制广告词、邀请信、劝告勉励、请托拒绝以及致辞演讲稿等需要表明观点态度的题型中,或出现在描绘场景、仿写扩写改写语句的试题中。
“生动”就是表达能充分调动人们的形象思维,使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生动的考查在简明得体、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压缩与扩展和修改病句等题目中均有体现。
【抢滩攻略】
一、怎样才能使语言准确
1.符合特定的情境。
2.符合事理及对象。
即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
3.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
书面语庄重典雅,口语则通俗易懂。
它们并无优劣之分,只是使用的场合不同而已。
口语、书面语的转化,复述或转述的重点的转化,还要注意转述时间、地点、对象等具体情况。
4.准确表达范围、程度及心理。
此外,还要注意用词的规范、语序的顺畅、句子的完整等语法规范。
例如:(2019年安徽卷)“言外之意”指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
请阅读下列语段,将言外之意写在横线上。
一位不知名的画家向著名画家门采尔诉苦说:“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一天工夫,而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呢?”门采尔很严肃地说:“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
门采尔的言外之意是:
【解析】“言外之意”,即说话人字面表达之外的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揣摩说话人的言外之意,一要注意结合具体情境,准确分析说话人所说话的内
容(根据语境可以推出:不知名的画家之所以卖不掉画,是因为在画上花费的时间太少,只有用心下苦功去画,画才会获得人们的认可);二要注重说话人的身份、心情等。
【示例】你在创作上花的时间太少。
或:时间应放在创作上,而不应放在卖画上。
二、怎样才能使语言鲜明
1.精确选用词语。
在选用词语方面,尤其要注意对动词、形容词、副词的选用,不要使用诸如“可能”、“大概”、“也许”、“左右”等不确定的词来表明态度与观点,多使用“坚决反对”、“完全错误”、“决不能这样”等词语来表
明自己所持的鲜明态度。
还要注意感情色彩词语的选用。
在表达时,自己不同的态度与感情,可以通过选择词义的褒贬来实现。
感情色彩鲜明的褒贬义词语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那些感情色彩不鲜明的中性词,只要结合好语境,同样也可以具有强烈的效果,增加语言表达的鲜明特点。
表达时如果能做到色彩鲜明,则可以突出所要表达的事物特征。
因为颜色可以给人以最快的刺激,也是最富有感情的外在形象。
2.恰当选用句式。
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句式的变换,一定的句式表露一定的感情,句式变了,句意也会产生新的变化。
如用肯定的语气来表明观点,还可以选用双重否定、反问句式来加强语气,使自己观点的表明更加鲜明而强烈。
还要注意整句与散句的使用。
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另外,如能恰当地使用反问、排比、对偶,也能增强语言的鲜明感。
例如:(2019年江苏卷)有些高中生上学、放学仍由家长接送。
针对这种现象,请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
要求:赞成者需说出两点理由,使用陈述句;质疑者要针对赞成者的话表述,使用反问句。
(不超过30个字)
赞成者说:
质疑者说:
【解析】考生要选用“赞成者”和“质疑者”的立场来陈述自己的看法,并且有句式的要求(这也是此类表达的常规),相互“交流”的意图很明显。
从答题来说,赞成的理由一般是节省时间、保障安全、增进亲情等。
质疑者应针对赞成者的理由进行反驳,观点鲜明,语言准确,并且言之成理;否则,难以达到“交流”的目的。
这道题把话题内容和辩论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考生进行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表达和变换,体会不同句式的语气和作用,显得自然无痕,极具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