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哌酮对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

合集下载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凝血功能异常的研究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凝血功能异常的研究

浓度为6400mg/L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血浆中抽取2ml于另一枸橼 床关注的焦点。
酸钠抗凝真空管中,加入2ml混合血浆,制成浓度为3200mg/L的头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FIB无明显的影
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血浆,以此类推,分别制备浓度为1600mg/L、 响,却可以造成PT、APTT以及TT值的显著增加,并且随着药物浓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凝血功能 中图分类号:R9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16)0011-000408-01
头孢哌酮钠是一种复合制剂,头孢哌酮钠为第三代头孢,而舒 PT、APTT以及TT值也逐渐增加,其对不同浓度的头孢哌酮钠舒巴
巴坦钠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这种复合制剂对多种常见菌种均有较 强的杀伤作用。但是,多处报道指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长期应用 可引起凝血功能异常[1-2],本次试验旨在探究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详细报道如下:
800mg/L与400mg/L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血浆,检测其FIB、PT、 度的增加PT、APTT以及TT值也在不断增加。
APTT以及TT。 3.统计学处理:
综上所述: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虽然抗感染效果显著,但是对 凝血功能有着严重的影响,本类复合制剂主要通过影响PT、APTT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平均 以及TT而导致凝血功能异常,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监测凝血功能。
好的90例血浆混合均匀,制备成混合血浆。取4ml混合血浆,加入 抑制维生素K的合成进而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导致患者出现出血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5.6mg,制成浓度为6400mg/L的头孢哌酮钠 的倾向。虽然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混合制剂比单纯应用头孢哌

头孢哌酮舒巴坦致凝血功能异常1例

头孢哌酮舒巴坦致凝血功能异常1例

头孢哌酮舒巴坦致凝血功能异常1例作者:付兆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检验科【前言】第三代头孢菌素在临床上为常用药,因其使用对肾功能影响小、安全性高,在肾内科应用非常广泛,目前临床上更趋向于大剂量突击使用,以提高抗菌效果,而大剂量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地嗪、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可能引起维生素K缺乏,进而可致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延长[1]。

【案例经过】患者,男,68岁,头晕20年,高血压病3级、高血压性肾病、慢性肾脏病5期、脑梗塞后遗症、2型糖尿病,痛风病史,3月4日为进一步治疗入住我院肾脏内科,入院检验结果如下:3月6日行右颈静脉长期血液透析导管插管术,3月7日血常规结果如下:自3月7日起先后滴注头孢唑林及盐酸莫西沙星进行抗炎治疗,3月18日行血液透析后,血常规结果如下:3月19日静推注射头孢哌酮舒巴坦抗炎治疗,3月20日凝血功能结果如下:3月21日复查凝血功能结果如下:3月21日遂即停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并给予20mg维生素K肌肉注射,凝血功能结果如下:【案例讨论】凝血功能异常的原因主要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凝血异常两方面。

先天性或遗传性凝血异常如血友病A、B 及遗传性凝血酶原、FⅤ、FⅦ、FⅩ、FⅪ缺乏症等。

获得性凝血异常分为: (1) 肝病性凝血障碍;(2) 维生素K 缺乏症;(3) 抗因子Ⅷ、Ⅸ抗体形成;(4) 尿毒症性凝血异常等[2]。

该患者在血透和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后出现PT、APTT 延长,表明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途径均有异常,TT 无明显变化,可基本排除血透影响和病理性抗凝物质存在,因此考虑是凝血因子Ⅰ、Ⅱ、Ⅴ、Ⅹ缺乏或不足。

停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并给予维生素K肌肉注射治疗后,PT 和APTT结果接近正常,证实该案例为头孢哌酮舒巴坦诱发维生素K 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导致凝血功能异常。

既往已有许多头孢哌酮舒巴坦导致凝血功能异常的文献报道。

科普抗菌药物对凝血功能影响

科普抗菌药物对凝血功能影响

科普抗菌药物对凝血功能影响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与优化,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的关注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其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医疗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与深化。

在此过程中,为了有效促进疾病治疗工作综合质量的提升,大量新型药物在临床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与应用,其进一步拓展了我国治疗药物治疗工作的途径。

在此期间,作为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常用药物,抗菌药物可以帮助患者合理实现对于相关菌群的有效抑制和杀灭,对于患者体内菌群平衡的合理保障与临床症状的有效改善具有重要价值。

然而,在治疗期间,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部分抗菌药物会对人体凝血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抗菌药物对凝血功能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希望有效实现相关医疗健康知识的充分科普。

一、抗菌药物及其价值医疗人员指出,作为我国临床过程中常用的药物类型之一,抗菌药物主要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

抗菌药物的种类相对较为丰富,在临床期间常用的抗菌药物种类主要分为糖肽类、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叶酸途径抑制剂以及大环内酯类药物。

在临床过程中,不同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其均可以对大量细菌进行合理抑制,对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为患者健康的保护提供了强劲的助力与保障。

二、抗菌药物影响凝血功能的主要机制(一)降低免疫性PLT数量这一机制与抗菌药物自身的免疫性和半抗原性具有较为密切的关联性。

从自身免疫性的角度分析,磺胺类药物可以与血浆蛋白载体结合而形成抗原,基于此,可以使患者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在此期间,抗原和抗体可形成免疫复合物并吸附于血小板上,从而对血小板造成破坏。

从半抗原性的角度分析,大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类药物可以与血小板表面蛋白进行结合,使其具有抗原免疫性,继而对机体造成刺激使其产生抗体。

当抗原与抗体相融合后可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从而影响凝血功能。

(二)影响人体VitK合成医疗人员指出,在临床过程中,当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时,相关药物可对人体肠道内生成维生素K2的菌群造成抑制,基于此,患者体内维生素K的含量可出现大量降低,从而导致依赖性凝血过程被阻断,继而诱发出血问题。

常见影响凝血机制的抗菌药物及其处理措施

常见影响凝血机制的抗菌药物及其处理措施
免疫性PLT降低(①药物本身免疫性(磺胺类,与血浆蛋白载体结合形成抗 原,激发机体产生抗体,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并特异性地吸附在 血小板上,以药物-血小板-抗药物抗体三反复合物激活补体,造成血小板破 坏。②药物旳半抗原性(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作为半抗原首先与血小 板表面旳蛋白牢固结合使之具有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 结合后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破坏。)
举例
患者,男性,74岁,因胸腔积液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予以左氧氟沙 星0. 3 g,静脉滴注,qd。用药前查PLT 108 ×109·L-1,用药至13 d 时PLT降至10×109·L-1,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连续3 d输注血小板, 同步予以其他支持治疗,治疗12 d后患者血小板恢复至105 ×109·L-1。
➢出血性不良反应旳临床体现
皮肤黏膜出血(皮下瘀斑、紫癜),胃肠道和泌尿道出血,甚至脑出 血造成死亡。
抗菌药物致凝血功能障碍 机制
抗菌药物致凝血功能障碍机制
A
骨髓抑 制作用
代表药物: 氯霉素、 两性霉素B
可能机制
B
免疫性 PLT降低
C
影响 VitK合成
分子构造: N-甲基硫四氮唑 侧链基团
D
影响谷氨酸 γ-羧基化反
致凝血功能障碍旳抗菌药物
➢三、克制肠道菌群,降低维生素 K 吸收
全部头孢菌素类药物,长久应用时,作用尤为明显。 氯霉素及甲砜霉素,长久口服可克制肠道菌群,使维生素 K 合成 受阻。
致凝血功能障碍旳抗菌药物
➢四、干扰维生素 K 循环、阻抑凝血因子生成
头孢哌酮、拉氧头孢、头孢孟多、头孢甲肟、头孢美唑、头孢米诺、 头孢替安、头孢匹胺、头孢唑啉、头孢曲松。
此类药物具有 N-甲基硫化四氮唑侧链,可与维生素 K 竞争,从而 阻碍谷氨酸旳羧化,生成不正常旳凝血酶而致凝血障碍,引起意外出 血。

头孢哌酮舒巴坦不良反应有哪些表现

头孢哌酮舒巴坦不良反应有哪些表现

头孢哌酮舒巴坦不良反应有哪些表现
头孢哌酮舒巴坦药品过量处置用药过量可能主要表现为已被报道的不良反应的扩大。

由于头孢哌酮和舒巴坦均可通过血液透析从血循环中被�[除。

因此,药物过量时可通过血液透析清除过量的药物。

头孢哌酮舒巴坦不良反应有哪些表现?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偶见假膜性肠炎。

(2)皮疹(如荨麻疹)、皮肤瘙痒及药物热等,偶见过敏性休克。

(3)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一过性肝功能异常。

(4)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可逆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多及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偶见淋巴细胞减少症。

(5)尿素氮及肌酐升高。

(6)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时可致注射部位疼痛、硬结,严重者可致血栓性静脉炎。

(7)尚有用药后出现头痛、发热、寒战、低血压、史-约综合征、菌群失调的报道。

禁忌证①对本药任一成分过敏者;②对青霉素类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

头孢哌酮_舒巴坦致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头孢哌酮_舒巴坦致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头孢哌酮/舒巴坦致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12-30T06:48:24.11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7期作者:温波[导读] 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广泛应用背景下温波吉林省蛟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吉林蛟河132500【摘要】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广泛应用背景下,临床上的头孢哌酮/舒巴坦所致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正处于增长状态,会对患者产生较多的不利影响。

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所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进一步提升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关键词】头孢哌酮/舒巴坦;凝血功能障碍;头孢菌素;相关因素前言:头孢哌酮/舒巴坦是由第三代头孢哌酮与舒巴坦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头孢哌酮主要是发挥出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作用,显示出杀菌效果。

舒巴坦虽然没有较高的抗菌活性,但可保证头孢哌酮不被β-内酰胺酶水解,显示出增效价值。

将上述两种头孢菌素类药物结合在一起形成复方制剂,能够让抗菌谱系得到一定的扩大,从而发挥出强大的抗菌功效,对大部分的革兰氏阳性、阴性菌以及厌氧菌发挥出较好抑制性作用。

在近些年头孢哌酮/舒巴坦的广泛应用影响下,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有一定上升,其中凝血功能的异常已经成为重点关注问题,严重者会引发严重的凝血障碍甚至出血死亡现象,必须要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1.头孢哌酮/舒巴坦所致凝血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现阶段暂未明确头孢哌酮/舒巴坦所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的主要机制,普遍认为与头孢哌酮结构中的N-甲基硫代四氮唑相关,因其结构与谷氨酸存在相似性,会与维生素K产生竞争性,与γ-谷氨酸羧肽酶结合在一起,使得凝血酶原的合成受到一定的阻碍性影响,从而表现出血性倾向。

杨爱琴[1]等人以某22岁女性患者作为病例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病史与临床相关检查得出,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凝血功能障碍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相关,主要原因即此种抗生素会对维生素K的代谢与合成产生一定影响,容易让患者出现体弱、病情加重与营养不良等表现。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严重凝血功能障碍1例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严重凝血功能障碍1例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严重凝血功能障碍1例王亚玲童海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和舒巴坦的复合制剂,抗菌作用强,毒性低,广泛用于呼吸道、腹腔、泌尿道等中重度感染的治疗,但引起凝血功能异常或出血的报道也逐渐增多[1]。

笔者遇到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严重凝血功能障碍1例,报道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女,69岁,因“胸闷、气急伴头晕2天”于2017年3月20日收住我院重症医学科。

患者患高血压二十余年,2型糖尿病十余年,平时血压控制不详,血糖控制差,2天前晚饭后呕吐出大量胃内容物,伴胸闷、气急,不能平卧,后出现头晕,胸闷、气急情况加重。

查体:T 37.3℃,BP 153/93mmHg啰,双肺听诊可闻及湿音和哮鸣音,双下肢中度水肿。

实验室检查:WBC 12.2×109/L↑,血糖25.2mmol/L↑,血酮2.1mmol/L↑,肌钙蛋白Ⅰ3.0ng/ml↑,尿素17.2mmol/L↑,肌酐133μmol/L↑,CRP 102.2mg/L↑,降钙素原(P C T)0.73ng/ml↑,血浆脑钠肽(BNP)1260ng/L↑。

CT检查提示双肺弥漫性病变及中等量积液。

入院诊断:肺部感染、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高血压。

继续对症治疗基础疾病外,应用亚胺培南和替考拉宁抗感染治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3月25日,实验室检查示WBC 9.8×109/L↑,CRP 136.1 mg/L↑,PCT 0.62ng/ml↑;改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g加入生理盐水50ml中微泵注射,8小时1次)。

3月29日患者肺部感染及心肌梗死症状有所好转,但尿量减少,尿色偏暗红,考虑尿路出血(尿常规隐血试验3+,镜检红细胞2+),停用阿司匹林、左氧氟沙星。

4月1日查凝血功能出现明显异常,凝血酶原时间(PT)29.6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8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9.7s↑,凝血酶时间(TT)25.1s↑,纤维蛋白原(FIB)5.08g/L↑,下午停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一例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至凝血功能异常的病例分析

一例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至凝血功能异常的病例分析

医药界 2020年04月第08期—131—临床经验一例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至凝血功能异常的病例分析卢远英(贵州省贞丰县人民医院药剂科,贵州 黔西南 562200)【中图分类号】R 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808(2020)08-131-011、前言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常用的抗生素类药物,其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被临床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腹腔等感染的治疗。

随着该药物使用量的增加,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有所增加,其中导致消化道出血、血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系统异常的不良反应临床少见,但潜在性危险大[1]。

现就一例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病例进行讨论分析,临床资料报告如下,望引起临床医生及临床药师的重视。

2、病史简介患者男、86岁,因“咳嗽11天,加重伴四肢乏力、精神异常、纳差9天”入院。

2019-5-6患者因受凉后,出现干咳,自行服用药物(具体不详),次日出现目光呆滞、懒言少语;2019-5-9患者咳嗽症状无好转,伴咳痰,为脓白痰,量多,易咳出,并出现重复家人话语,大小便失禁。

于2019-5-16送至我院急诊,行头颅CT 及胸部提示“双侧小脑半球脑梗死;肺部感染”,考虑“双侧小脑梗死”收住我科。

既往史:3年前右下肢胫腓骨远端骨折内固定复位术后病史,2年前左侧股骨骨折(未做手术治疗)、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钙化2年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血塞通软胶囊。

入院查体:体温:36.4℃ 脉搏:63次/分 呼吸:20次/分 血压:143/80mmHG。

一般情况差,神志嗜睡,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啰音。

入院诊断:1.大面积脑梗死-双侧小脑半球 2.呼吸衰竭 3.肺部感染 。

诊疗过程: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无特殊,给于患者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qn,po,降血脂,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qn,po,抗血小板聚集、0.9%NS 100ml+头孢哌酮舒巴坦2.0G, q 12h, iv.Gtt,抗感染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对肝脏 的损 害可分为药物对肝 脏的 直接损害 、药 物所致 的肝脏 代谢障 碍和药 物
过 敏 反应 引 起 的肝 损 害 。 一般 抗 生 素所 致 的
药物性肝损害,理论 上可分 为药 物对肝 脏的 直 接 损 害 和 过 敏 性 肝 损 害 两大 类 , 但 临床 上 常见 的药物性肝损 害,几乎都是 过敏 性肝损
明 显 相 关 , 相 关 系 数 分 别 为 0 46 ALT ) .5 ( 、
0 3 2 ALP) 一0 5 5 P 。 .1( 和 . 9 ( T) 咐襄 头孢 喊酮 治疗 前后肝 功 能 试验 的改 变 ( 夏± SD)
AL (/ ) TnL
治 疗 前
3. 0 6±7 9 . 4. ' 4±8. 2
品对 成 人 肾功 能 的 影 响 , 我 们 作 了 如 下 观
察。
其 中B UN的改变有显著意义 ( <0 0 。 P .2) 1 例患者的血 药 浓 度 (05 ) 1 3 7 3 . h 为 4 .—
2 .  ̄ / , 平均 为 1 5 1 1 O g ml 7 3t ml 2 g 9 . ±6 .  ̄ / 。
峰浓度超 过2 0 g ml , 5  ̄ / 时 可发生AL 升高和 T 凝 血酶原 时间( T 延长。 了进一步 明确 本 P ) 为 品对人体肝 功能 和P T的影 响 , 我们作 了如下
的观 察 。
AL ( L P )
7 6±嚣 . L 9 1 5 3±2 . 2. 08
s.株 叔云 等 一 临 床 药理 学 , 册 , 第 l版 , 上 海 , 上 } 下 每 科 技 出版 杜 , 1 8 I 9 9 6 2 2
务营 司}世 舁新药 指南, 1版, 上海,上 海医辩 大 第
2.— L
பைடு நூலகம்
绚 日 喟功 彖 , 尚,
头孢哌酮对 肾功能影响 的临床观察‘

宁波市第三医院 ! 辜 辈 兰 甍 ! 兰生 刘 擘 警 锦民
头孢哌酮 ( eo ea o e 为第三代头 C fprz n )
孢 菌 素 类 抗 生 素 , 具 有 耐 酶 、广 谱 、 抗 菌 活
艮阜 』 7、
l h 治疗,用2 ml 2) 0 生理盐 水稀 释后 静 脉 推 注。用药 前及用药 7 后采血测定c 、B d r UN,
< 0. oi
泊疗 后7 后 d
对 象 和方 法
1 .病 例造择 1 铡本院外科和 内 科 病 8 区住 院 患 者 , l 男 8女 , 平 均 年 龄3 ± S D O 6
1 y , 平 均 体 重 5 ±S k 。均 无 肾脏 疫 病 4r 6 DT g


史,无严重的心脏疾病史 。 2 .方 法 所有 病 例 均 予 本 品 (意 大 利
1 例从1 延长 至2 ,进 一步检查 发现该 6s 4 s 例 患 者 患 有 乙型 肝 炎 、轻 度 肝 硬 化 平 均 血 药浓度 ( . h 为27 6 2 1 g m1 O 5 ) 8 . ±7 . / 。血 药 浓度 ( . ) 05 h 与上述 3 疆参数 的改变 率 无
害 “ 。本 实 验 中, ALT和 ALP的 改 变 与 血
献[ 报告 的方法 测本 品血药 浓度。 ”
药 浓度 无关 ,提 示头孢哌酮对肝胆 系的损 害 为过 敏 性 损 害 的可 能 性 较 大 。 头孢碾酮对P T的影响 的确 切机理 未 明 , 可能 与分 子结 构 中的 N一 甲硫四唑 基 团和大
< 0. 口l
和碱性磷酸酶 ( P 水平 升高。 AL ) 张志林 等 ‘
存 动 物 实 验 中证 实 本 品 长 期 太 剂 量 应 用 对 家
兔肝脏有损伤作 用,病 理检查示肝 脏有 灶性
坏 死 、 片状 出 血 或 坏 死 现 象 。 有 人 认 为 本
品对肝脏 的损害作用 与血药 峰浓度相关, 当
用 放 射 免疫 法测 定 血 、尿 p一 :微球 蛋 白 ( B一
性强 、毒性低 等特点,在国内外临床 上应 用 较 广n 。有 人 认 为 本 品对 肾 功 能 有不 良影
响 , 肾 毒性 介 于 头 孢 噻 吩 与 头 孢 噻 啶 之 间 ,
M ) 并 于推注完后 0 5 , . h采 血按 文 献[报 ” 告 的方 法测定血药浓度一 次。治疗 前及治 疗 期 间未用氨基糖甙类等有 肾毒性 的药物
参数( i± sD) 的改变
术后各 1 例。 2 .方 法 均 于 术 后 给 予 头 孢 哌 酮 ( 2 / g
・ 宁 琏 市 临 床 压 学 科 研 基 金 赍助 谭 趣
维普资讯
嗽 酮,干 n
新 札 噩 学 情报 l 9 年 第 2期 92 2l
、I 2L 一一
头 孢 哌酮 对肝 功 能 及凝 血 酶 原时 间 的影响
宁波 市 第三 医院 型 墼
宁波 市 临床 药理 研 究 所
刘锦民 钱拍勇 童楚蛊
√ 藩 中立 李 应 群 1 2
量 随胆 汁 排 出有 关 。前 者 可 直 接 对 抗 维生 素 K 的作 用, 后 者 贝 杀 灭 肠 遭菌 群导 致 维生 素 日


经头 孢哌酮治疗7 后 有关参数的 改 变 d
如 附 表所 示 , ALT升 高 5 . (P 0 O ) 4g < .1 , ALP 高7 . ( P< 0 0 。 P 升 50 .1) T平 均 延
2 张 志 林 等 I 新 药 与 临床 , 1 8 I 6 9 . 9 7 t 7 1
3 .黄忡曼 等 I新药与 临床,I 8 f 4 9 6 s r 7
4 李 正 翔 等 。 中 目 医 院 药学 杂 志 , 1 8 I 9 3 . 9 9 t 2 S 1 国家 医 药 管 理 局 医 葑工 业 情 报 中 心 站 、 国际 医 药 服 .
与头孢唑啉相 似。动物实验证实本 品大剂量 长期( 5 ) 1 应用后, 肾功能无 明显改变,但 d 病 理检 查示肾近曲小管有灶性坏死、集合管 内 有 颗 粒 管 型 , 并 在 临 床 上 亦 发 现 有 3例 患
者 应 用 本 品后 , 出现 血 肌 酐 (Cr) 尿 素 氮 和 ( UN) 平升 高 B 水 我 们 在 临床 上 发 现 本 品
资料 与方 法
1 .病倒选择 1 例本院外科病 医 收 治 3 的患者, 7男 6 ,平均年龄4 ±1 岁,平 女 4 3
均体重5 6±1 k 。 6例 为胆 道 术后 , 2例 为 lg 胃术 后 ,肝 、脑 、腮 、 甲状 腺 、复 合 外 伤 手
附裹
共孢 嚷酮 治疗 前后 肾功 能
K 合成减少。本实验显示, 头孢 哌 酮 可 使
维普资讯
22
浙 江 医 学情 报 1 9 年 第 卫 辩 92
P T显著 延长 。故 临床 应用本品时,宜 同 时
合用 维生 素 K 制剂 。 参 考 文 献
学 出版 社 , 1 9 ,1 1 90 5


治 疗 前及 治 疗 7 肾 功 能 参 数 的 改 变 d后 如 附表 所 示 。血 Cr BUN、口 一 、 :M和 尿 B 一 :M 分 别 下 降 l . 、 3 . 、 5 2 和 1 . , O0 2 9 1 . 85
和头孢唑啉对儿童肾功能均 有不 良影 响,对 肾小 管 有 损 伤 作 用 “ 。 为 了进 一 步 了解 本
产, 先 锋 培 醺 )单 药 治 疗 , 剂 量 为 3g/ 次, 每 1 次 , 4 m】 理 盐 水 稀 释 后 静脉 推 2h一 用 O 生 注。 治 疗 前及 治 疗 7 ,采 血测 定 AL d后 T、 ALP PT。第 一 次 给药 后 0 5h采 血 按 文 和 .

甲 ¨ 7、
头 孢哌 酮 (Ceo ea o e)为第 三 代 头 f p rz n 孢 菌 素 类 抗 生 素 ,在 临 床 上 应 用 甚 广 。据 文
献“ 报 告 本 品可 引起 血 清 谷 丙 转 氨 酶 ( T) AL
长 3 2s(对 照 均 为 1 . . 6 0s, P 00 < .1)。 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