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幽默小故事
中国地理的有趣故事

中国地理的有趣故事
1. 四川的“天府之国”美称:相传很久以前,四川经常发生旱灾和涝灾,人们生活十分困苦。
后来,人们发现成都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于是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地区。
因此,人们称四川为“天府之国”,表示这里是天赐的宝地。
2. 云南的“七彩云南”美称: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自然景观。
其中,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地区都是非常著名的旅游胜地。
因此,人们称云南为“七彩云南”,表示这里是多彩的、充满活力的地方。
3. 西藏的“世界屋脊”美称:西藏位于中国西南部的高原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这里地势高峻,气候寒冷,但同时也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藏族文化。
因此,人们称西藏为“世界屋脊”,表示这里是世界上最高的地方。
4. 广东的“南国之花”美称:广东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省份。
这里拥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广州的珠江夜游、深圳的欢乐谷等。
因此,人们称广东为“南国之花”,表示这里是充满活力和美丽的南方之国。
5. 甘肃的“丝绸之路”美称:甘肃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
这里曾经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许多古代文明在这里交汇融合。
因此,人们称甘肃为“丝绸之路”,表示这里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地理笑话集锦

地理笑话集锦1.热胀冷缩地理课上,老师问:“一般物体遇冷得遇热会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说:“热胀冷缩。
”老师点点头说:“对,谁能举个例子?”王辉说:“比如夏天很热,所以白天很长;冬天很冷,所以白天很短。
这就是热胀冷缩的缘故。
”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为什么?2.地图上的牛奶天气炎热,妈妈让王辉把牛奶放进冰箱,王辉却从书桌里找出一张世界地图,把它摊开平放在桌上,然后将一瓶牛奶放在地图的南极地区。
妈妈问:“你为什么把牛奶放在地图上?”王辉解释说:“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零下25左右,最低气温在零下88以下,人们发现几十年前探险者留下的饼干和罐头一点也没坏。
牛奶放在那儿,保险不会坏。
比电冰箱温度低得多。
”3.先与后一个雷雨的夜晚,闪电过后,接着就是一声霹雷。
弟弟问:“辉哥。
为什么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呢?”王辉神气地说:“这也不懂,因为眼睛长在前面,耳朵长在后面,当然是眼睛先看见,耳朵后听到。
”4.星星到哪儿去了晚上,天空闪烁着点点繁星。
弟弟忽然问:“辉哥,晚上能看到这么多星星,为什么白天就看不见呢?”王辉说:“那还不简单。
”他把两手握拳头,“这是地球,这是星星,地球一自转,这星星就绕到地球背后去了,我们怎么能看见。
”5.下硬雨从前,有两个人从没见过下冰雹,一天,天空忽然下了一场冰雹,他俩都觉得奇怪,一个问:“天上下的什么?”另一个说:“天上下的是硬雨。
”6.月亮上多拥挤地理老师讲到月球上的情况时说:“月球大得很,在上面住几百万人也是很宽敞的。
”学生杨亮忽然大笑起来。
老师奇怪地问:“你笑什么?”杨亮说:“老师,您就没想到,当月亮变成月芽的时候,住在上面的人该多么拥挤啊。
”7.是英国伦敦王辉在公共汽车上,听见两人谈话。
高个说:“请你给我介绍一下杰克伦敦的情况。
”矮个还没来得及回答。
王辉强忍住笑说:“叔叔。
不是捷克伦敦,是英国伦敦。
”8.倒挂着弟弟问:“哥哥,地球是球形,在我们站的地球另一面的人是怎样站的?”哥哥说:“当然是脚踏地,头朝天的倒挂着。
地理搞笑段子精选

以下是一些地理相关的搞笑段子:
1. 有人问:“为什么地球是圆的?” 地理学家回答:“因为如果地球是方的,那么住在角落里的人就很
容易把信寄到地球对面去。
”
2. 记者采访一位地理学家:“您能告诉我关于地震的真相吗?” 地理学家回答:“当然可以,但是请先
告诉我,你希望听到什么样的真相?”
3. 有人问:“地球为什么自转?” 地理学家回答:“因为如果地球不转,那么我们每天都要倒一次时
差。
”
4. 一位地理学家走进一家酒吧,向服务员点了一杯啤酒。
服务员问:“您要点什么?” 地理学家回答:
“来一杯你们这里最‘冷’的啤酒。
” 服务员笑了:“那您可真是来对地方了,我们这里最‘冷’的啤酒是来自北极圈的。
”
5. 有人问:“为什么海水的味道是咸的?” 地理学家回答:“因为如果海水不是咸的,那么我们每个人
都会变成盐柱子。
”。
地理幽默小故事

地理幽默小故事地理幽默小故事故事一:地理考试地理考试时,老师要学生简略描述下列各地:阿拉伯、新加坡、好望角、罗马、名古屋、澳门。
其中小明这样写:从前有个老公公,大家叫他阿拉伯,有一天他出去爬山,当他爬到新加坡的时候突然看见一只头上长着好望角的罗马直冲过来,吓的他拔腿跑进名古屋,赶紧关上澳门。
故事二:校长与地球仪地理老师带着地球仪走进教室,校长来听课。
为了让同学们进入课题,地理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教室里多了样什么东西?“校长! ”同学们异口同声。
地理老师只能再引导纠正:“同学们想一想,校长是不是东西啊? ”“不是东西! ”同学们答道。
故事三:教委主任的感慨某教委主任下乡考察。
走进教室看到教桌上的地球仪,心里直犯嘀咕:这地球仪怎么斜着放? 他转身问学生这是怎么回事,那学生如实回答:不是我弄的。
主任又去找地理老师,地理老师答:的确不是学生弄坏的,我从仪器站买来时就这样。
主任还不相信又去问校长,校长难为情地说:没办法,学校资金短缺,只好买台残次品凑合着用。
教委主任听了大发感慨:全社会重教育,可学校连台正品的地球仪都买不起,这该贻误多少人啊; 教具厂也不象话,象这种残品怎么能出厂呢? 这不是坑人吗? 朱校长,你给我看看是哪家教具的产品,回去我非撤他们厂长的职不可!故事四:“海拉尔”名字之过北京某大学一位毕业生张某被分配到海拉尔工作。
他从未学过地理,不知海拉尔在什么地方,又因虚荣心太强,不愿请教别人。
于是便以名会意,心想:上海在海边,海口在海边,那海拉尔也一定在海边,一定是海边某一大城市。
想到在那里工作,一定十分舒服,甚至还想到了去海里游泳,海边消夏。
想到此,他乐滋滋地打点行装,登上了去海拉尔的列车去报到了。
经过一天一夜折腾,终于到达了海拉尔,车未停稳,便抓起行李准备下车。
张某兴奋地走出车站,往四周一看,他“洋鬼子看戏——傻眼”了,海拉尔哪里是什么海边大城市呀,往东看是茫茫的林海雪原,往西看是苍茫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趣味地理故事大全_传说

趣味地理故事大全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期,他们对故事特别爱好,生动有趣的地理故事,深受青少年青睐。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趣味地理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趣味地理故事篇一1994年3月26日晨,南非的德边维彻海滨,7岁的夏蒂随父母在散步。
突然,夏蒂发现海边躺着一只晶莹的宝葫芦——一只漂流瓶。
小夏蒂捡起漂流瓶,打开瓶盖,发现里面有一封中英文邀请信、一枚金光闪闪的“金钥匙”和一个用彩纸精制的小五角星,她高兴得跳了起来。
小夏蒂确实应该高兴,这只漂流瓶来历不凡,它来自于1994年上海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的一项重大活动——“我托大海捎封信”。
1993年年初,上海市长亲手将200把象征上海城门的“金钥匙”授予少年儿童代表。
孩子们就将这200把“金钥匙”和中外文邀请信等分别装进了晶莹剔透的漂流瓶里。
1994年1月31日少年儿童代表登上海军舰船,将漂流瓶分别投进了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世界各地的哪一位少年儿童如果有幸收到这种漂流瓶,就会被邀请于这年7月份到上海来作客。
小夏蒂的父母将此事告知南非《每日新闻报》,《每日新闻报》很快刊出消息,引起了轰动。
夏蒂应邀于7月23日来上海参加了少年儿童艺术节活动。
大海为什么会传送信件呢?这得归功于海洋里的“河流”——洋流。
因为洋流运动可以把海域中的某种物质携带到别的海域中去。
洋流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首先,大气运动和行星风系的存在,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盛行风吹拂着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动,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风海流,如南北半球盛行西风和信风所形成的洋流。
其次,由于各地海水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从而导致海水流动,这叫密度流。
如大西洋表层海水经由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地中海的海水由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大西洋。
第三,由于风力和密度差异而产生的洋流,使出发海区的海水减少,而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补偿流,如秘鲁寒流。
在自然界中,洋流的形成,往往不是单独受一个因素的影响,而是同时受几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地理笑话集锦

地理笑话集锦在我们的生活中,地理知识无处不在,而与地理相关的笑话也能给我们带来不少欢乐。
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一些有趣的地理笑话,希望能让您开怀一笑。
有一天,地理老师在课堂上问学生:“世界上什么地方总是下午比上午先到?”同学们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
老师笑着说:“在字典里呀!”大家恍然大悟,原来“下午”这个词在字典里的排序确实比“上午”靠前。
还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
地理考试时,有一道题是让学生写出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有个学生写道:“海南岛。
”老师批语道:“同学,你是不是没睡醒?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这个学生委屈地说:“老师,我一直以为海南岛是最大的,毕竟在我心里,祖国的一切都是最大最好的。
”一位游客在旅游时迷路了,看到一个当地人就问:“请问这是哪里?”当地人回答:“这里是地球。
”游客一脸懵,心想这回答也太笼统了。
地理课上,老师讲到欧洲的气候。
老师说:“在欧洲,冬天非常寒冷,人们出门都要穿得厚厚的。
”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那他们夏天是不是就不用穿衣服了?”全班哄堂大笑。
有个学生对地理老师说:“老师,我发现南极洲的人都很聪明。
”老师好奇地问:“为什么这么说?”学生回答:“因为他们周围都是南(难)题啊!”又有一次,老师问:“为什么赤道地区的人皮肤比较黑?”一个学生抢答:“因为赤道热,晒的!”一个小朋友问爸爸:“爸爸,为什么我们家在北半球?”爸爸回答:“因为南半球够不着啊。
”还有一个关于地图的笑话。
一个人拿着一张地图在街上走,边走边看,突然撞到了一根电线杆上。
他生气地说:“这地图怎么不准确,连电线杆都没标出来!”有个地理老师在课堂上讲:“同学们,我们来看看火山。
火山喷发的时候,岩浆会从山顶喷出来。
”一个学生说:“老师,那火山会不会放屁啊?”有一次,一个人去旅行,回来后别人问他:“你去的那个地方怎么样?”他说:“那个地方啊,时差太厉害了,我早上睡起来,一看表,都晚上了!”地理课上,老师说:“河流的流向取决于地势的高低。
经典地理笑话

经典地理笑话崔海燕辑在我们的地理教学过程中会有许多的笑话出现,下面是众多同行们在课堂教学中积累下来的经典地理笑话,现荟萃如下,以给更多同学们带来乐趣。
热胀冷缩地理课上,老师问:“一般物体遇冷得遇热会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说:“热胀冷缩。
”老师点点头说:“对,谁能举个例子?”王辉说:“比如夏天很热,所以白天很长;冬天很冷,所以白天很短。
这就是热胀冷缩的缘故。
”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地图上的牛奶天气炎热,妈妈让王辉把牛奶放进冰箱,王辉却从书桌里找出一张世界地图,把它摊开平放在桌上,然后将一瓶牛奶放在地图的南极地区。
妈妈问:“你为什么把牛奶放在地图上?”王辉解释说:“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零下25左右,最低气温在零下88以下,人们发现几十年前探险者留下的饼干和罐头一点也没坏。
牛奶放在那儿,保险不会坏。
比电冰箱温度低得多。
”星星到哪儿去了晚上,天空闪烁着点点繁星。
弟弟忽然问:“辉哥,晚上能看到这么多星星,为什么白天就看不见呢?”王辉说:“那还不简单。
”他把两手握拳头,“这是地球,这是星星,地球一自转,这星星就绕到地球背后去了,我们怎么能看见。
”月亮上多拥挤地理老师讲到月球上的情况时说:“月球大得很,在上面住几百万人也是很宽敞的。
”学生杨亮忽然大笑起来。
老师奇怪地问:“你笑什么?”杨亮说:“老师,您就没想到,当月亮变成月芽的时候,住在上面的人该多么拥挤啊。
”倒挂着弟弟问:“哥哥,地球是球形,在我们站的地球另一面的人是怎样站的?”哥哥说:“当然是脚踏地,头朝天的倒挂着。
”弟弟说:“他们怎样走路呢?”哥哥说:“他们走路脚一定不能离开地面,否则就会掉下去。
”弟弟说:“幸亏我们是在地球上面。
”汉水发源在哪儿?地理课上老师说:“上节课讲了长江的源流概况和它的几条大支流,谁还记得长江的支流汉水发源在哪儿?”王辉思想正开小差,没听到老师提出的问题。
可老师偏偏叫他回答,王辉急得满头大汗。
老师见他闷声不响,又问:“汉水发源在哪儿?”“汗水?汗水发源在头上!”地理考试妈妈:你的地理是怎么考的,你说说看。
个有趣的地理小故事

个有趣的地理小故事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6个有趣的地理小故事1.牛郎织女与星空图民间传说,织女下凡与牛郎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由生活,王母闻讯后强行将织女带回天宫,牛郎挑选着孩子追上天,狠心的王母又用金钗划出一道天河(银河)把他们隔开。
仰望夜空,天琴座的织女星与邻近两颗较暗的恒星组成三角形,很象织布的梭子,天鹰座的牛郎星与两颗暗星组成“一”字状,象是牛郎用扁担挑着两个孩子。
银河的走向与牛郎织女星的连线相垂直,就象把他们分隔在“河”两岸。
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再去观察星空,就容易辨认出这两颗恒星和几个星座。
2.火烧葫芦峪与气旋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
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
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
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
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
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
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
低气压区形成气旋,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
就是说,葫芦峪里下了一场气旋雨。
诸葛亮虽然通晓天文地理,但毕竟缺乏现代科学知识,不识“气旋”是怎么回事,否则,他可能会用另外的战术来歼灭魏军。
3.借东风与季风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
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
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
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
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
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
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
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规律性。
而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天气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
由这则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风、气候、天气等概念。
4.德军潜艇与密度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经常从地中海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在大西洋袭击盟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事一:地理考试地理考试时,老师要学生简略描述下列各地:阿拉伯、新加坡、好望角、罗马、名古屋、澳门。
其中小明这样写:从前有个老公公,大家叫他阿拉伯,有一天他出去爬山,当他爬到新加坡的时候突然看见一只头上长着好望角的罗马直冲过来,吓的他拔腿跑进名古屋,赶紧关上澳门。
故事二:校长与地球仪地理老师带着地球仪走进教室,校长来听课。
为了让同学们进入课题,地理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教室里多了样什么东西?“校长!”同学们异口同声。
地理老师只能再引导纠正:“同学们想一想,校长是不是东西啊?”“不是东西!”同学们答道。
故事三:教委主任的感慨某教委主任下乡考察。
走进教室看到教桌上的地球仪,心里直犯嘀咕:这地球仪怎么斜着放?他转身问学生这是怎么回事,那学生如实回答:不是我弄的。
主任又去找地理老师,地理老师答:的确不是学生弄坏的,我从仪器站买来时就这样。
主任还不相信又去问校长,校长难为情地说:没办法,学校资金短缺,只好买台残次品凑合着用。
教委主任听了大发感慨:全社会重教育,可学校连台正品的地球仪都买不起,这该贻误多少人啊;教具厂也不象话,象这种残品怎么能出厂呢?这不是坑人吗?朱校长,你给我看看是哪家教具的产品,回去我非撤他们厂长的职不可!故事四:“海拉尔”名字之过北京某大学一位毕业生张某被分配到海拉尔工作。
他从未学过地理,不知海拉尔在什么地方,又因虚荣心太强,不愿请教别人。
于是便以名会意,心想:上海在海边,海口在海边,那海拉尔也一定在海边,一定是海边某一大城市。
想到在那里工作,一定十分舒服,甚至还想到了去海里游泳,海边消夏。
想到此,他乐滋滋地打点行装,登上了去海拉尔的列车去报到了。
经过一天一夜折腾,终于到达了海拉尔,车未停稳,便抓起行李准备下车。
张某兴奋地走出车站,往四周一看,他“洋鬼子看戏——傻眼”了,海拉尔哪里是什么海边大城市呀,往东看是茫茫的林海雪原,往西看是苍茫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张某腿一软,眼前发黑,就瘫倒在地。
后来,张某在给他的同学写信时说到,学校千不该万不该轻视地理课,我也千不该万不该连海拉尔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更可恨的是人们为什么要把与海相隔十万八千里的地方叫海拉尔!故事五:吹毛求疵看《三国》八十四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茶余饭后,街头巷尾,人人都在畅谈其情节,议论其长短。
笔者无奉迎之嗜好,却有求疵之毛病。
今又求疵一回,请诸公莫笑。
该巨片之第九集中,有孙策等太史慈“日中”归降的情节。
但见主人公插剑于地,以观日影,至“日中“那宝剑日影竟缩为一点——真真笑死人也。
安徽泾县地处北纬30°40′,“日中”时那宝剑日影不知如何会缩为一点?笔者原以为原著即如此,此疵乃罗贯中之过。
但细细想来,又觉凭罗贯中盖世之才绝不至有此之疵,无奈找来原著一看,方知确实错怪罗贯中了。
罗才人书中只有“次日,立竿于营门以候日影。
恰将日中,太史慈引一千余众到寨。
”既无插剑之说,亦无日影缩为一点之过,电视剧中的问题全是改编者及导演弄巧成拙而已。
笔者善于联想。
想那改编者及导演定是“大家”,必深通天文地理,不然如何敢问津这部“军事地理教科书”?但“大家”都免不了露此破绽,今日之不学天文地理,考大学不考天文地理的未来的改编者及导演们将会怎样便可想而知了。
由此及彼,想那高考科目改革是否也还需要再行论证然后再推而广之?天安门(赵本山牵着高秀敏的手,来到开原莲花乡政府办公大楼前的广场上,看到足有三丈高的办公大楼)高秀敏(眼睛发亮,惊呼):哎吆妈呀!这就是天安门啊?!赵本山(急扯高秀敏衣角,尴尬地):穷咋呼啥呢,怕别人不知道你是土老帽啊?天安门不是在铁岭嘛。
(范伟在一边偷笑:真他×的一对文盲!连天安门在沈阳都不知道!)经验一个老教师向年轻教师传授经验:一次,课上学生向我问了一个问题,一下子把我难住了.你说我怎么处理的?把学生狠狠训了一顿,“这样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真是笨到家了!”然后口气一转,“以后遇到问题要好好想想再问老师。
”然后嘛,我就从容走出教室,回到办公室,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弄明白后,回到教室,走到那个问问题的学生跟前,“怎么样,想出来了吗?”“没有。
”“这个题是这样。
”学生对老师肃然起敬。
最重要的是,从此这个学生再也不问问题了。
哈哈,多省劲!“都”地理教过中国产煤最多的地方是辽宁省抚顺,产铁最多是辽宁省鞍山。
所以抚顺被称为中国的“煤都”,鞍山称为“铁都”。
某次月考试题 .....中国的煤都是( );中国的铁都是( )结果某张试卷上 ......中国的煤都是( 黑的);中国的铁都是( 硬的)二郎山最高地理课考试时。
在试卷中有一道填空题写着:“我国最高的山峰是( )。
小勇不假思索地填上了“二郎山”。
讲评试卷那天,地理老师把小勇叫了起来:“上课时,我讲了珠穆朗玛峰高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你不知道吗?”小勇说:“知道。
可是前几天我听到一首歌里唱‘二呀么二郎山呀,高呀么高万丈。
”我仔细一算,一万丈要有三万多米,那可比珠穆朗玛峰高多了。
”联合国爸爸:“你学过《世界地理》课了,你知道世界上哪几个国家的人口最多吗?”女儿:“知道,是联合国。
”地理课老师问:“巴西在哪里?”阿呆:“在地理课本五十一页。
”谁发现了新大陆地理课上,大军同学在睡觉,老师叫他到讲台上,要他指出挂图上哥伦布所发现的新大陆,大军指出了正确的位置,老师满意地笑道:“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是谁发现新大陆了吧?”同学们齐声说:“大军!”接着老师问大军:“新大陆下面的那行数字是什么意思?”大军答:“是哥伦布的电话号码。
”一年两季格桑家里开了个小店,有时格桑放学回家,也帮着照应一下。
一天,地理老师问他:“一年有几季?”“?”。
“没错,淡季和旺季。
”变成月牙时一次,地理老师讲述月球上的情况。
他说:“月亮大得很,上面十分宽敞,可以住几百万人。
”马克突然大笑起来。
“你笑什么?”老师问。
“我是想,当月球变成月牙时,住在上面的人有多拥挤啊!”日历不准儿子告诉父亲:“您买的日历不准。
”爸爸说:“不会吧?”儿子说:“日历上写十一月二十三日小雪,十二月七日大雪,可是这两天都没有下雪!”太阳一定怕月亮弟弟:“哥哥,太阳一定怕月亮吧?”哥哥:“为什么呢?”弟弟:“因为太阳只敢白天出来,晚上月亮一出来,它总是躲起来。
”及早训练“爸爸,我长大了要当个北极探险家。
”“那太好了,小虎。
”“我想从现在起就进行一项训练。
”“什么训练?”“我想每天吃一杯冰淇淋,以便将来能适应寒冷的北极!”地理考试妈妈:你的地理是怎么考的,你说说看。
儿子:一试题里问美洲在哪里,你想想,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哥伦布呀。
地理常识妻:“婚前你不是说我是你的全世界吗?为甚么你现在又去找别的女人?”夫:“嗯,那是因为我的地理常识变丰富了。
”登陆以后地理课老师问哈里:“当哥伦布把一只脚踏上美洲后,他最先做的是什么呢?”哈里回答:“不知道。
”“你真笨!”他的同桌汤普森抢着说,“就像人们说‘您好’一样简单,他的另一只脚难道不跟着上吗?”太阳怕热教师同学生道:“夏天日长,冬天日短,这是什么道理?”聪明的班长站起来答道:“夏天太阳怕热,慢慢的走,冬天太阳怕冷,很快地赶,所以夏天日子长,冬天日子短。
”查字典地理网有最全面的地理知识,欢迎大家寻找更多对您有帮助的知识。
晴朗夜晚点点繁星构成的星空可算是自然界最显赫的景观。
古人用想象的线把一些较亮的星连接成图形,把星空划分成一个个星座,并赋之以引人遐思的名称。
地球的自转运动使得群星每天东升西落;地球的公转运动则造成春夏秋冬四季星空的不同,“物换星移几度秋”就是这个道理。
工具与材料:活动星图,全天星图,小型望远镜。
纸和笔。
活动过程1.转动活动星图,确定相应的观测日期和时间。
2.面向南立,把星图举到头顶,使星图上画的东西南北方向和实际的东西南北方向相一致。
3.用一只手电筒作“教鞭”,随时指出所要观测的星座和亮星。
4.先找出星座中最亮的星,然后将视野扩展到所属的整个星座。
5.在纸上描绘观测到的星座图形。
6.在一年中的每个季节内选择几天连续进行观测,把结果记录下来,看看是否基本符合星图中所列举的星座。
说明与延伸:地理1.室内先讲解活动星图的制作和使用原理。
2.室外观测要选择晴空无月的夜晚进行。
3.要选择空旷地作观测场所,视野开阔便于观测。
此外,要避开光污染及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地区。
4.用小型望远镜看星,尽量采用口径较大的,以便于聚集更多的星光。
观测时望远镜必须固定在支架上,利用寻星镜捕捉目标。
5.使用的活动星图要注意选择适宜的纬度。
6.在一年四季的同一时间,我们通常可以观测到著名星座和亮星各约20个。
亮星按其亮度一般用希腊字母α、β…等排列顺序。
7.观测完毕,可回忆一下所看到的星座,与星图对照定会发现有些变形,这是由于球形星空投影到平面上产生变形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