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德国幼儿园的环境教育

合集下载

当代外国学前教育

当代外国学前教育

当代外国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了解外国学前教育的情况,对于我们提升自身的学前教育质量、拓展教育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在欧洲,许多国家的学前教育体系都较为完善。

以芬兰为例,其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芬兰的学前教育机构通常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鼓励儿童自主探索和学习。

教师们更像是引导者和观察者,他们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兴趣,为孩子们创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课程设置上,不仅有基础知识的传授,还包括艺术、音乐、体育等方面的培养,旨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再看德国,其学前教育强调实践和体验。

幼儿园会经常组织孩子们去参观博物馆、农场等场所,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和成长。

德国的学前教育还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在北美地区,美国的学前教育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公立和私立的学前教育机构并存,为家长提供了多种选择。

美国的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游戏化教学和项目式学习,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也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学前教育过程。

加拿大的学前教育则注重儿童的自然发展和个性化需求。

教师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加拿大的学前教育环境通常非常自然和温馨,充满了各种自然材料和玩具,让孩子们能够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亚洲的日本,其学前教育也有独特之处。

日本注重培养儿童的坚韧品质和礼仪规范。

幼儿园会通过各种活动,如集体劳动、户外活动等,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力和耐力。

同时,也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和尊重本国的文化传统。

韩国的学前教育则更加强调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会有较多的语言、数学等学科内容。

但近年来,也在逐渐向注重儿童综合素质培养的方向转变。

外国学前教育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国外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环境教育

国外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环境教育

国外幼儿园环境创设:构建宜居教育空间导言1. 国外幼儿园环境创设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国外,幼儿园环境创设备受到高度重视,其侧重点不仅在于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更是通过环境教育创设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

环境教育的理念和意义2. 环境教育是国外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不仅仅是指物理环境的营造,更是涵盖了整个教育过程与教育内容。

通过环境教育创设,幼儿园可以打造出一个符合幼儿特点、促进幼儿成长的宜居教育空间。

环境教育也能够提高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创设原则和方法3. 在国外,幼儿园环境创设有其独特的原则和方法。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以幼儿为中心的,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打造一个贴近幼儿的成长环境。

环境创设要有多元化的设计,包括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等多层面的设计,以满足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需求。

环境创设要注重体验与互动,通过感官体验、参与互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

创设内容和实践案例4. 在国外,幼儿园环境创设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室内环境、室外环境、游戏区域、角色扮演区等。

室内环境主要包括活动室、睡眠室、饮食区等,其中活动室要根据教育内容和活动特点进行设计,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玩具和教具,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室外环境要注重自然元素的引入,比如植物、花园、水池等,提供给幼儿与自然亲近的机会。

游戏区域和角色扮演区是幼儿展现自我和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进行设计。

5. 实践案例:在美国的一所幼儿园,教育者充分利用环境教育创设,将环境打造成了一个小型生态园。

在园内,种植了各种植物,并附有说明牌,让孩子们能够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另外,园内还设置了观鸟台和小型花园,增加了自然环境的丰富度,让孩子们能够在亲近自然中增长知识。

在室内,利用各种布置和道具,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孩子们能够在游戏中感受到各种文化的特点,增强文化素养。

从参观到认知:幼儿园环境感悟

从参观到认知:幼儿园环境感悟

从参观到认知:幼儿园环境感悟幼儿园环境是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一环。

通过参观和认知幼儿园环境,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对幼儿的关爱和呵护。

本文将从参观到认知的角度,探讨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参观幼儿园环境参观幼儿园环境是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第一步。

通过参观,我们可以观察幼儿园的布局、设施和资源。

幼儿园的布局应该合理,考虑到幼儿的安全和自由活动的空间。

设施和资源应该丰富多样,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和娱乐需求。

认知幼儿园教育理念认知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是了解幼儿园的核心。

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和个性发展。

幼儿园教育应该关注幼儿的认知、语言、社交、情感、身体和艺术六个方面的发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幼儿园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可以提供安全、稳定和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环境也应该充满温馨和爱的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关爱和呵护。

幼儿园环境还应该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提供合适的教育资源和材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幼儿园环境应该鼓励幼儿的自主性和合作性,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意识。

结论通过参观和认知幼儿园环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对幼儿的关爱。

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可以提供安全、稳定和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和个性发展。

我们应该重视幼儿园环境建设,为幼儿的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支持。

参考文献- 张三, 李四. 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J]. 幼教研究, 20XX, (X): XX-XX.。

幼儿园发展调研报告三篇

幼儿园发展调研报告三篇

幼儿园发展调研报告三篇篇一:XX省民办幼儿园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民办幼儿教育是我省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XX年,全省共有民办幼儿园871所,在园幼儿82485人,占全省幼儿园在园人数的40%,民办园的办园质量和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我省幼儿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为了解我省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我省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省教育厅组织省教科所、XX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XX年10月至12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对民办幼儿园的专项调研工作,现将整个调研工作的具体结果做如下汇报:一、基线调研工作的基本程序1.调研对象及范围本次调研范围为全省十四个市州,经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注册并获得办园资格的民办幼儿园。

2.调研工具为保证本次调研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及实践中的操作性,便于数据收集与统计,调研人员事先组织学习《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了《民办幼儿教育机构调查问卷》、《民办幼儿园教师调查问卷》、《民办幼儿园家长问卷》以及对相关人员进行调研的访谈提纲,为调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3.调研原则与方法坚持全面性与典型性相结合的原则,采取问卷调研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调研方式。

省教育厅对14个市州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对民办幼儿园进行专项调研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问卷调查,从面上整体了解全省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状况,同时为了掌握典型案例,又对一些民办幼儿教育发展速度较快、数量较多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

先后在XX市、XX市、XX市、XX市四个市抽取了24所样本园,样本园中包括城市的、农村的、办园条件好的、中等的、较差的各类典型性样本。

实地调查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访谈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园长、教师、家长,进入幼儿园查看办园条件、随班听课等多样化的形式,了解实际情况,力求调查结果真实、客观、有效。

4.调研情况(1)此次调研工作共收到全省45个县区上报的《民办幼儿园机构调查问卷》285份,其中有效问卷250份;《教师问卷》1209份,其中有效问卷901份;《家长问卷》1950份,其中有效问卷1502分。

德国幼儿园社会实践报告

德国幼儿园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德国作为世界学前教育领域的佼佼者,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为了深入了解德国幼儿园的教育现状,我们一行人于2021年7月赴德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的详细报告。

二、德国幼儿园教育概况1. 德国幼儿园教育体系德国幼儿园教育体系分为三个阶段:托儿所(Krippe)、幼儿园(Kindergarten)和小学前班(Grundschule)。

其中,托儿所主要针对3岁以下的儿童,幼儿园针对3-6岁的儿童,小学前班则针对5-6岁的儿童。

2. 德国幼儿园教育目标德国幼儿园教育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儿童的基本生活能力,如独立进食、穿衣、整理玩具等;(2)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如与同伴友好相处、分享、合作等;(3)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培养其探索世界的能力;(4)关注儿童个性发展,尊重儿童兴趣和特长。

三、德国幼儿园教育特点1. 注重儿童自主性德国幼儿园教育强调儿童的自主性,教师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

在活动中,儿童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项目,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

2. 重视游戏化教学德国幼儿园教育将游戏视为儿童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游戏培养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交等多方面能力。

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强调环境教育德国幼儿园教育注重环境教育,通过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引导儿童关注自然、社会和人类,培养其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 注重多元文化教育德国幼儿园教育尊重多元文化,鼓励儿童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在教学中,教师会介绍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节日庆典等,拓宽儿童的视野。

四、德国幼儿园社会实践见闻1. 课程设置德国幼儿园课程设置丰富多样,主要包括语言、数学、音乐、美术、体育、自然科学、社会文化等。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儿童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儿童自主探索。

德国森林幼儿园教育理念

德国森林幼儿园教育理念

德国森林幼儿园教育理念德国的森林幼儿园教育理念,秉承着尊重自然、尊重孩子、自由探索和实践体验的原则,被认为是全世界最为先进和人性化的教育理念之一。

森林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源自德国的“森林学习”概念,旨在让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通过自主游戏和探索活动中,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独立思考、自我管理和合作交流等能力,使之成为健康、有责任心和积极参与的社会成员。

森林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提倡尊重和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不论他们的成长速度和天赋如何,都鼓励他们做最好的自己。

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更多的起到引导和陪伴的角色,而非传统的灌输和指导。

而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成长学习,是德国森林幼儿园教育理念的核心。

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通过自由的玩耍和探索,学习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他们会和小伙伴一起建造小屋、挖掘沙坑、钓鱼等,这种活动不仅能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在德国森林幼儿园里,孩子们在野外活动中可以近距离接触和学习动植物,体验季节变化和气候变化对自然界的影响,锻炼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森林幼儿园教育注重孩子的健康,远离电子产品和化学品。

在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接触安全的大自然,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并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环保意识。

德国森林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也强调家园合作,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紧密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长和孩子共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验孩子在自然中的成长学习过程,共同参与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

总之,德国森林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在尊重自然、尊重孩子和家庭合作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深受家长和教育者的赞誉。

它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创造力,塑造健康、快乐、自信和富有创造力的未来公民。

在森林和草地的怀抱中---德国的农庄幼儿园

在森林和草地的怀抱中---德国的农庄幼儿园

一小块菜地、几只羊、一座简易茅房……无需更多东西就能使孩子们感到快乐!在德国,贴近自然的农庄幼儿园成了新趋势。

母鸡跑地飞快,几乎让人追不上,更别提逮住它们了,这是5岁的夏洛特(Charlotte)和4岁的本(Ben)今天学到的。

本说:“我喜欢母鸡,它们肯定会慢慢和我熟悉起来的,今天我们刚认识没多久。

”本想把一只小母鸡捧在手上,最后交还给了老师,他说:“它的小脚点来点去,那感觉真棒!”孩子们今天同样学到了不应该在后面追赶小动物,因为那会使它们惊慌疲惫,夏洛特说:“没关系,光看看也很好玩。

”“四田农庄”的幼儿园这里可看的东西太多了!今年四月初,位于加托夫(Gatow)的“四田农庄”幼儿园正式开业,它是柏林首家农庄幼儿园,夏洛特和本就在这个幼儿园。

除了照看幼儿,这里还饲养家禽家畜,四田农庄不久前刚刚转型为有机产品农庄。

幼儿园搬进了从前的住宅,就在农场主的大房子旁边。

幼儿园现在有一个班,十个孩子,最多可以容纳十五个孩子。

农庄幼儿园的目标是,让城里的孩子每天都能亲身经历农场的运作,了解农民是如何耕种土地和饲养牲畜的。

这就是所谓的自然教育,柏林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受到这种教育。

他们认为,应尽早唤醒儿童对环境的意识、对自然的敏感,即使他们生活在大城市、日常生活中没有多少时间到乡下郊游。

联邦自然和森林幼儿园协会的文化教育学者韦卜克·瓦姆博尔德(Wiebke Warmbold)认为:“越来越多的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远离大自然,特别是那些城市里的儿童。

许多家长认为这是一种缺憾。

”因此,像四田农庄这样的自然幼儿园其实是在家长的倡议下成立的。

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环境教育学为榜样上世纪90年代初,德国出现了首批以斯堪的纳维亚模式为榜样建立起来的森林幼儿园,它们使自然和环境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

此后,在德国又涌现出许多以自然和动物为主题的幼教机构。

目前德国各地共有大约1500家以促进儿童的自然和环境意识为宗旨的幼儿园。

外国幼儿园的特色教育

外国幼儿园的特色教育

外国幼儿园的特色教育在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幼儿园通过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为幼儿提供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的机会。

外国幼儿园的特色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

与传统的功课导向相比,特色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潜能。

通过自主探索、游戏和实践等方式,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学习,并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种教育模式培养了孩子的主动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外国幼儿园的特色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特色教育环境中,孩子们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互动、分享和合作。

通过集体活动、团队项目和合作游戏,他们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解决问题和与他人合作。

这种教育模式培养了孩子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未来的人际关系。

一、芬兰的“没有功课”的教育芬兰的教育系统一直以其独特的特色而备受瞩目,其中之一就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没有功课”教育理念。

(一)教育理念芬兰的教育以人本主义为核心,注重培养幼儿的个性发展、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他们认为幼儿时期应该是快乐和积极主动学习的阶段,而不是过早地强调成绩和功课。

(二)自主探索芬兰幼儿园鼓励幼儿通过自主探索来学习和发展。

幼儿园提供各种充满创造性的活动和游戏,如艺术、手工、音乐、户外活动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参与。

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发现和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

(三)社交技能培养芬兰的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

幼儿园为孩子们提供各种合作和集体活动的机会,鼓励他们与其他幼儿互动、分享和合作。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解决问题和与他人合作,培养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游戏为主导芬兰幼儿园认为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佳方式之一。

他们相信,通过游戏,幼儿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探索新事物、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乐趣和满足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德国幼儿园的环境教育
作者:王盈盈
来源:《幼儿教育·教师版》2007年第04期
德国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国家之一。

这既应归功于德国完备、详尽的环境立法,更应归功于德国对环境教育的重视。

一、环境教育理念:注重情感与实践
人的环境素养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它不仅包括环境知识和技能,还包括环境意识和价值观。

而这种环境意识和价值观来自人们自幼对环境问题的深切感受。

德国环境教育学者赖纳·多拉瑟(Rainer Dollase)指出,环境教育“情感基础第一,不是认知第一”〔1〕。

早先德国教育界认为“人们掌握环境知识才会保护环境”,后来才发现真正的原因是“人们热爱环境才会保护环境”。

针对幼儿这一特殊的教育对象,德国幼儿园注重把幼儿情感目标放在首位,认为只有让幼儿到环境中去认识自然,感受自然,欣赏自然的美,才能使他们真正热爱自然,关心环境。

德国环境教育协会和教师培训中心赫尔曼教授通过研究发现,更多地传授知识并不一定意味着行为的改变,而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幼儿参与实际行动。

德国的幼儿园显然十分强调这一
点,如他们让孩子们去野外观察动植物,学习种植庄稼,自己动手改变幼儿园面貌,布置活动室,从中慢慢积累与环境共处的经验,为形成良好的环境素养打好基础。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崇尚自然
走进德国的幼儿园,给人最强烈的感受是环境朴素而自然。

我们参观的Baunatal的Hunstein幼儿园就如同一座美丽的花园。

园内有大片的活动场地,草坪、沙池、水沟以及花草树木基本上都是原生态的,孩子们可以在自然中尽情嬉戏。

户外玩具如秋千、独木桥、摇马、跷跷板等都是原木做成的,木屑地、草地和沙地都是真实自然的。

活动场地上放置了许多任由孩子们搬动的废旧材料和自然物,如旧轮胎、木板、梯子等。

运用这些材料不仅节约了资源,同时激发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这里,孩子们是自由的、放松的、充满探究欲望的。

他们即使玩得浑身沙泥,也不会受到教师的训斥和限制。

他们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创造的乐趣以及与自然亲近的美好感受与体验。

我们参观的两所幼儿园的室内布置处处洋溢着一种纯朴自然的清新感:简简单单的原木家具,随处可见的绿色植物,树根、干草编制而成的艺术造型……活动室墙上贴的、挂的都是幼儿的作品,幼儿园里每一个角落都体现了孩子们独具匠心的构思与设计,落叶、枯枝、坚果、贝壳等无不成为他们进行艺术想象与创造的素材。

三、户外活动:灵活多样
如今的孩子,特别是城市里的孩子,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实在太少了。

德国弗勒博格市生态中心的主任伯格曼说,“很多孩子呆在室内的时间太长。

我希望他们能有机会亲近自然,并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心。

”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除了努力将保护环境、善待自然的理念渗透在课程中以外,还应精心策划,带领孩子走出幼儿园,到森林、田野去接触和探究大自然。

〔2〕
1.别开生面的“森林日”
德国的幼儿园没有统一的课程要求,但它们几乎都把环境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像上面提到的Hunstein幼儿园,孩子们每天除了进入花园活动外,每个小组(混龄班)每周都有一个“森林日”。

这一天,教师会带领孩子们到附近的森林进行教学活动。

他们在森林里认识动植物,探究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感受四季的气候变化。

教师常常通过一些游戏让孩子们更深刻地感受自然,如让孩子们闭上眼睛躺在树林里倾听,感受自然界的每一种声音;用布蒙住孩子的眼睛,让他们用手触摸树林里的各种生物。

教师有时让孩子们扮演植物的各个部分,体验植物如何从土壤里汲取养分,如何抵抗昆虫的入侵;有时带领孩子们种花植树,种植庄稼,感谢大自然的恩赐……就这样,幼儿园通过“森林日”活动诱导孩子对大自然产生兴趣,教给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感受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2.全天候的户外活动
在卡塞尔,我们参观了Waldkindergarten,这是一所不同寻常的森林幼儿园,孩子们整天在森林或户外活动。

德国大约有370多个森林幼儿园,人们称它们是“没有房顶和围墙的幼儿园”。

Waldkindergarten有两个混龄小组,其中一个组包括下午放学的小学生。

每组大约有20个孩子,两个专业教师,一个实习员,还有一些志愿者。

上午9点钟,孩子到幼儿园门口集中,相互问好、唱歌,然后开始向森林进发。

他们在森林里玩耍,无拘无束,与自然融为一体。

他们的主要活动是观察植物和小动物,有时玩一些探险游戏。

我们参观那天,教师让孩子们给我们做向导。

5岁的路易斯拉着我的手踩着厚厚的落叶走向密林深处,如同在自己家里那般熟悉。

他带我认识了薄荷树,观察了满地的薄荷壳;领我探索了狐狸洞,通过观察洞口的落叶来判断有没有狐狸住在里面;教我寻找点火石,通过撞击两块石头来获得火种……我惊诧于孩子丰富的自然知识。

活动当天,无论什么天气,孩子们都要穿防雨衣裤和靴子。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背包,里面装有防水垫子、保温瓶和饭盒。

中午,大家围坐一圈,分享各自带来的食物,谈论各自在树林里的新发现。

那天,饭后的集体活动是到树林里收集各种各样的自然物,如落叶、枯枝、青苔、石头等,并在空地上集体创作一幅拼图。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一方面自由地探索、发现大自然的奥秘,一方面尽情发挥想象力。

当然,他们会遵守一些规则,如不去伤害周围的动植物。

这类幼儿园改变传统、封闭的教学环境,使孩子完全投身于自然界,身临其境地感受风霜雨雪,观察春夏秋冬。

在阳光和新鲜空气的沐浴下,孩子们无拘无束,健康成长,从中他们亲近自然、珍爱生命,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丰富的环境教育资源
充分利用当地环境教育资源,如环境教育中心、自然博物馆及国家公园等环境教育机构,是德国幼儿园的另一户外教学途径。

德国几乎每一个市镇都有类似机构,它们一方面承担着培训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的任务,另一方面为学校提供户外活动的场所,因为校园的环境资源毕竟有限。

这些机构每年提供一份菜单式的活动计划,不同层次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活动内容,并在约定的时间带孩子们去听取由环境教育中心等机构配备的专业教师的讲课。

对于年龄小、生活经验有限的幼儿来说,这些机构采取的直观、生动、综合、互动的活动方式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法兰克福的环境教育中心(Naturschutzhaus)主要是让孩子们观察动物、经历种植过程、食用有机蔬菜以及学习如何减少浪费等。

“中心”有真正的蜂窝、鸟巢,供孩子考察学习用。

其中既有专业教师极富人性化的解说,又有严谨、科学的文字解释,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能获得需要的知识。

有些活动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如孩子们蒙上眼睛赤脚走过铺有泥土、石子、松子等不同材料的地面,并用手触摸旁边的植物,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性。

卡塞尔的水实验中心(Wassererlebnishaus)也是一个学习自然环境知识,联络人与自然之间感情的好地方。

这里展示了以水为主题的各种设备和装置,如水的循环净化系统模型,水流冲击堤坝导致淤泥堆积的模拟装置,以及水车将水由低处引向高处的模型,等等。

这里有齐备的水桶、捞网、放大镜,孩子可以捕捞、观察各种水生物;这里有琳琅满目的工具间,供孩子动手探索自然的奥秘;这里还有孩子们建造的“昆虫旅馆”,吸引着各种各样的昆虫来安家落户。

这里所有的设备与装置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儿童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值得一提的是卡塞尔的自然历史博物馆。

这里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木头图书馆,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各种各样的树木。

一种树木做成一本书的形状,里面掏空放置这种树的叶子、果实等标本或蜡制品。

不需任何文字说明,孩子便可一目了然地了解这一植物的基本特性。

这里除了栩栩如生的动植物标本以外,还有一些活的动物。

我们参观时展览的主题是“冰河时代”,馆内展示了冰河时代的各种生物以及远古人类生活的场景。

另外,这里还特地准备了一个手工车间,为孩子们——这些“石器时期的艺术家”提供制作各种手工艺品的用具和材料。

从幼儿园就开始的浸润于环境之中、让孩子们亲身参与的环境教育,无疑对德国公民的环境意识与环境素养的培养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正如中国“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先生所说:“没有孩子生来不爱树林、池塘、草地,不爱野花和小鸟的。

如果他们漠然,那是现代都市生活对童心的歪曲。

让孩子们,特别是城里的孩子回到自然中去,重新亲近大地,带领他们在自然里做游戏,去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本身原来应有的和谐和平衡,这不仅是为了环境教育,也是对稚嫩心灵的抚爱和陶冶……”
参考文献:
〔1〕〔2〕祝怀新.环境教育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