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通达微机期末复习共27页文档
南邮 通达 IP网络技术 期末复习题

IP网络技术期末复习题1.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x108m/s,(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请计算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请计算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3)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答案】(1)发送时延:100s;传播时延:5ms;(2)发送时延:1µs;传播时延:5ms;(3)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
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补充】发送时延是发送数据所需要的时间,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所需要的时间2.假定1km长的CSMA/CD网络的数据率为1Gb/s,设信号在网络上的传播速率为200000km/s,求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
【答案】L=2*1Gb/s *(1km/200000km/s) =10000bit 合1250字节【注意点】1. 一个往返 2.在通信领域中 1G=109 1M=106而在计算机数据量中 1G=230 1M=220 3.(1)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多少?【答案】240用二进制表示:11110000 212-2=4094个(2)子网掩码255.255.255.0代表什么意思?【答案】C类地址对应的子网掩码默认值。
但也可以是A类或B类地址的掩码,即主机号由最后8位决定,而路由器寻找网络由前24为决定。
(3)一A类网络和一B类网络的子网号分别为16个1和8个1,问这两个网络的子网掩码有何不同?【答案】子网掩码相同,子网数目不同(4)C类地址使用子网掩码有无实际意义?为什么?【答案】有,对于小型网络这样做还可以进一步简化路由表4.试辨认以下IP地址的网络类别(1)128.36.199.3 (2)21.12.240.17 (3)183.194.76.253(4)192.12.69.248 (5)89.3.0.1 (6)200.3.6.2【答案】(1)(3)是B类,(2)(5)是A类,(4)(6)是A类【补充】A类网络范围:1.0.0.0~126.255.255.255B类网络范围:128.0.0.0~191.255.255.255 C类网络范围:192.0.0.0~223.255.255.255 5.已知某主机的IP地址为:10.10.81.11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请推导出:(1)该主机所在的网络号(2)网络内允许的最大主机数(3)网络内主机IP地址的范围(4)广播地址【答案】 (1) 10.10.81.0 (2) 254 (3) 10.10.81.1~10.10.81.254 (4) 10.10.81.255 6.ARP包解析【答案】ff ff ff ff ff ff :以太网帧的目的地址 广播 00 11 5b 91 a4 a5:源地址 08 06:类型,ARP 以下开始ARP 报文00 01:硬件类型(Ethernet ) 08 00:协议类型06:硬件地址长度 04:协议长度 00 01:操作(表示ARP 请求) 00 11 5b 91 a4 a5:源地址 0a 0a 50 76:10.10.80.118源IP 00 00 00 00 00 00:目标MAC 0a 0a 51 da: 10.10.81.208目标IP 20 0。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数据库系统教程期末考试复习纲要DBS复习纲要

各章重点第一章重点为:DBS的有关概念、数据模型概念、三级模式以及独立性概念第二章重点为:关系数据模型的有关概念、理解给定关系代数表达式的含义。
第三章含SQL的DDL(三级模式的定义语句,基表定义(含完整性))QL(完整句法都要会运用,多表查询会用连接法和用IN)DML(各种语句的运用,包括完整性定义对操作的影响)DCL(实验二涉及的语句要会)熟悉习题和实验一涉及的查询类型第四章重点为:函数依赖集的分析、候选键的推导、范式的判断、第五章重点为:数据库设计的步骤、E-R图的画法、E-R图到关系模式的转换。
第七章含数据库保护概念及实验二第一章:几个重要的概念1、数据库(DB)P9: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DB 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冗余度较小、数据间联系紧密、数据独立性较高等特点。
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P9及其功能P26~28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
(1)功能: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的操纵数据库的保护: 恢复、并发控制、完整性、安全数据库的维护数据字典3、数据库系统(DBS)P9及其组成P28~30和特点P7~8: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它是采用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1)DBS组成:数据库、硬件、软件、DBA(2)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数据库存放数据,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DBA 借助DBMS来完成其职责,DBA实施的各种操作都是在DBMS的控制下实现。
(3) DBS特点:1)采用数据模型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与文件系统的区别)2)数据独立性较高3)为用户提供方便的用户接口4)具有数据库保护功能5)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4、数据库管理员(DBA)及其主要职责P29(1)DBA是控制数据整体结构的一组人员,负责DBS的正常运行,承担创建、监控和维护数据库结构的责任。
南邮微机原理课后答案各期末复习大纲

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作业:第八章 输入/输出系统P244(2)、(3)、(4)、(7)、(10)补充:设PC 系统机外扩了一片8254 及相应的实验电路。
(1) 根据由门电路构成的译码电路,分析出该片8254 的四个端口地址。
其中控制口的地址是_____________(填16 进制格式)。
(2) 设CLK0 已接至8MHz 时钟,为了能从OUT0 输出4KHz 的方波,编写了8254初始化程序,其中假设0 号定时计数器工作在二进制方式。
第九章 中断系统P300(1)、(3)、(5)、(6)、(8)补充:假设微机系统外扩了如下的一个‘单脉冲发生器’,该‘单脉冲发生器’电路受一个自复开关K的控制,每按一次K,该电路输出一个正脉冲,输入到系统机从8259的IR1作为外部中断请求。
要求:每按一次K,屏幕上显示一行字符串“Welcome!”。
主机键盘按任意键,程序结束,返回DOS。
(要求给出完整的源程序)第十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串行通信P334(3)、(4)、(5)、(7)、(11)补充:A、B 两台PC 机利用主串口进行点-点单工通信(不用联络线),发送采用查询方式,接收采用中断方式。
一帧字符包含7个数据位,1个停止位,1个校验位,通信速率为4800波特(分频系数为0018H)。
(1) 下图是A、B 两机的RS—232C 接口示意图,根据题意完成连线(不可有多余连线)。
A B(2)下图是从PC 机的RS-232C 接口引脚观察到的波形,所传送字符的16进制ASCII 码是_________;该帧数据采用的奇偶校验方式是_________校验;传送该帧数据需要的时间是______。
(3)用对端口直接编程的方法为接收方编写8250初始化程序段。
-12V传送方向 +12V 2 3 4 56 20 234562077第十一章 并行I/O接口P364(2)、(5)、(6)、(9)补充:系统机外扩一片8255A 及相应电路如下图所示,外扩8255A 的端口地址为200H ~203H,现利用系统机的日时钟外扩1CH 型中断,实现每隔1s 使八个发光二极管同时闪烁一次,主机键盘有按键按下时结束,返回DOS 操作系统。
南邮通达微机期末复习共29页

南邮通达微机期末复习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南邮模电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CH8:(约10分 ) 1、掌握8.1节,会判断8.1节中图8.1.3,图8.1.4, 图8.1.5,图8.1.6,图8.1.7,图8.1.8,图8.1.9属 于那种反馈类型 2、知道串联、并联负反馈电路中信号源内阻、 负载电阻对反馈效果的影响。 3、知道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
4、知道RLC串联谐振时电阻电压,电容电压 和电感电压的表达式。会用相量法。 思考题:已知RLC串联电路的电源电压为 sqrt(2)sin(wt+30),谐振频率为2K,电路电流 有效值为10uA,电容电压有效值为10mV,会求 R,L,C,Q
CH4: (约5分 ) 熟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掌握稳压管 1、会做例4.3.2,例4.3.3,会做作业4-9 2、理解稳压管击穿的概念
通达期末考试复习 (2011)
考试内容(含A卷和B卷)
1 电路分析部分(约50分) 考点详解: CH1:约25分
CH1 :1、会计算基础电路的电压、电流、功率 2、熟悉关联和非关联参考方向,会用KVL,KCL 3、掌握1.6.2小节,理解图1.6.7,理解图1.6.8, 会做例1.6.2 4、掌握节点分析法,会列写图1.8.1所示电路的 方程,会做例题1.8.2,(含受控源) 5、掌握戴维南定理,会求简单电路的戴维南电路, 会做例1.10.1,例1.10.2,作业1.9 (含受控源)
CH9:(约10分 ) 1、掌握9.1.1理想运放的虚断、和虚短。 2、掌握 9.2节中反向比例电路、同向比例电路、 加法电路、减法电路。会计算这几个电路。 3、会设计Uo=AU1-BU2的运算电路,其中A,B为常 数,如A=5,B=7。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交换技术期末复习

交换技术期末复习一、在网络中,由交换节点控制的接续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呼叫接续的四种类型)1、本局接续:用户线-用户线2、出局接续:用户线-出中继线3、入局接续:入中继线-机用户线4、转接接续:入中继线-出中继线 二、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缺点三、电信交换的基本技术1、互连技术;2、接口技术;3、信令技术;4、控制技术四、分组交换的两种服务方式1、虚电路与数据报方式五、面向连接与无连接的概念及应用。
1、面向连接:(1)呼叫过程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这三个阶段 (2)应用于电路交换和虚电路交换。
2、面向无连接:(1)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连接。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传送方式STD (同步时分)ATD (异步时分)服务种类面向连接物理连接虚电路连接无连接(数据报连接)带宽分配固定分配利用率低动态分配利用率高适合业务语音业务数据业务(2)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
这种服务常被描述为“尽最大努力交付”(best effort delivery)或“尽力而为”。
六、异步时分与同步时分的概念及应用举例1、同步时分(STD):交换机为每个连接分配一个固定的时隙(通过时间位置来区别每一个逻辑信道),应用于时分电路交换方式。
2、异步时分(ATD):属于同一呼叫的连接的信元,可以疏密地在复用链路上出现,实现按需分配带宽。
(通过标记来区别每一个逻辑信道),应用于ATM交换。
七、T单元和S单元的构成、控制方式、工作原理1、时间交换单元(T单元):实现一对复用线上的时隙交换(1)由话音存储器(SM)和控制存储器(CM)构成(2)控制方式(针对SM):输出控制与输入控制(3)输出控制:SM顺序写入、控制读出:CM控制写入、顺序读出(4)输入控制:SM控制写入、顺序读出:CM控制写入、顺序读出(5)工作原理:空分方式工作2、空间交换单元(S单元):实现对传送同步时分复用信号在不同复用线之间的空间交换,不改变其时隙位置(1)由交叉点矩阵和控制存储器构成(2)输出控制:每条入线设置入线控制存储器。
微机原理期末复习:微机原理期末复习.docx

微机原理期末复习第2章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过程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各个组成部件的基本功能运算器运算器是进行算术运算(如加、减、乘、除等)和逻辑运算(如非、与、或等)的装置。
通常由算术逻辑部件ALU、专用寄存器X、Y和Z、累加器、通用寄存器RO、R1、…、Rn-1以及标志寄存器F组成。
核心部件ALU用于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X、Y是ALU的输入寄存器,Z是ALU的输出寄存器。
X、Y、Z是与ALU不可分的一部分,通常称为ALU的数据暂存器。
X、Y中的数据可来自通用寄存器,也可来自存储器。
Z中的数据可送往通用寄存器,也可送往存储器。
F用于存放运算结果的状态,例如,结果是否为零,是正还是负,有无进位,是否溢出,等等。
控制器为了实现对计算机各部件的有效控制,快速准确地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 控制器通常由下而几部分组成:指令寄存器IR一一用于存放正在执行或即将执行的指令。
程序计数器PC——用于存放下一条指令的存储单元地址,它具有自动增量计数的功能。
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用于在访存时缓存存储单元的地址。
存储器数据寄存器MDR——用于在访存时缓存对存储单元读/写的数据。
指令译码器ID——用于对IR屮的指令进行译码,以确定IR屮存放的是哪一条指令。
控制电路一一产牛时序脉冲信号,并在时序脉冲的同步下对有关的部件发出微操作控制命令(微命令),以控制各个部件的动作。
输入设备用来输入数据和程序的装置,其功能是将外界的信息转换成机内的表示形式并传送到计算机内部。
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图形数字化仪、图像扫描仪等等。
输出设备用来输出数据和程序的装置,其功能是将计算机内的数据和程序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形式并传送到计算机外部。
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机等等。
存储器计算机中的指令和数据都表现为二进制数码。
为了准确地对存储器进行读或写,通常以字节(或以字)为单位将存储器划分为一个个存储单元,并依次对每一个存储单元赋予一个序号,该序号称为存储单元的地址。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要点(南邮通达)概要

本次期末考试题型:选择(10*2=20分、简答(20分、综合应用(60分内容比例分配:上半学期汇编部分约35% 下半学期接口部分约 65%复习方法:1。
认真复习平时做过的全部作业2。
根据本复习纲要,认真复习各个重要知识点一、基本概念和应用1、二进制数,十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和BCD码数之间的转换方法,会比较大小。
记住常用字符0~9 , A~F的ASCII码。
[举例]:(12910=(10000001 2=( 81 16(10010111BCD=( 97 10=( 011000001 22、真值和补码数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举例]:字长=8位,则[-6]补=( FA 16,若[X]补=E8H,则X的真值为( - 18 16 (特别注意:真值一定需要把符号位写成对应的正负符号3、n位字长的有符号数、无符号数的数值范围(如字长=8或16设机器数字长=n位,则n位补码数,其真值范围为-2n-1~+2n-1-1位n位无符号数,其数值范围为 0 ~ 2n-14、字长=8,用补码形式完成下列十进制数运算。
写出运算结果的补码和真值、O标志的具体值,并判断结果是否正确(需要给出运算过程。
(参考作业题[举例]:(75+(-675的补码: 01001011-6 的补码: 1111101001001011+ 11111010---------------(101000101运算结果的补码为:01000101 , 对应的真值为:+ 1000101 (或 + 45H ,或 + 690 = 0,结果正确(注意:0标志的值用上课讲的公式进行计算,以免出错5、字长16位,完成两个16进制数加法计算,求出16进制的和,给出A,C,O,P,S,Z 六个状态标志的值,并结合给出的数的类型(有符号数,无符号数判断是否溢出。
(参考作业题[举例]:字长16位,计算CF23H 和 C678H相加的和,给出16进制结果,要求有计算过程;给出A,C,O,P,S,Z六个状态标志的值;如果两个数是都是有符号数,判断是否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