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湘科版)】制作生态瓶-学习任务单
六年级【科学(湘科版)】制作生态瓶-学习任务单

4)
生
态
瓶
设
计
图
观察
记录
日 期
植物
动物
水
其他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第八天
第九天
我的结果
我的生态瓶维持了( )天,我做(成功/失败)了,我认为的原因是:
下一步我会改进我的生态瓶,比如:
学习
1.
2.
……
4生态瓶设计图观察记录日期植物动物水其他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第八天第九天我的结果我的生态瓶维持了天我做成功失败了我认为的原因是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制作生态瓶》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8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学会从食物链的角度,安排、设计生态瓶。了解生物与环境的依存关系。
2.观察生态瓶内生物状态,能合理推理、预测。
课前学习任务
准备做生态瓶的相关材料:罐子、植物、动物、石子、沙子或土壤等。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画出生态瓶的设计图,制作并观察记录。
实验
材料
制作
过程
1)先放;
2)再放入;
做个生态瓶实验报告单

做个生态瓶实验报告单
实验记录:做个生态瓶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目的
通过建立生态瓶来观察水的循环、鱼儿生长以及植物的光合作用,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材料
1.大型玻璃瓶一个
2.水
3.蓝飞跃饲料
4.水草
5.血鳗鱼一条
三、实验步骤
1.打开生态瓶,将水倒入生态瓶中,注入适量的蓝飞跃饲料,让饲料均匀分布于水中。
2.将水草放入瓶中,用沉木可以让其浮于水面不要太深。
3.将血鳗鱼放入瓶中。
四、实验结果
1.水的循环:在生态瓶中,水经过光合作用呼吸出氧气,鱼则
会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再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推动水的循环。
2.鱼的生长:我们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我们的血鳗鱼逐
渐变大了,肚子也变得鼓鼓的,相信他是因为找到了可以吃的食
物而有了个好胃口。
3.植物的光合作用:水草光合作用的结果是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推动生态瓶内的水循环。
五、实验结论
通过我们的实验,我们发现通过建立生态瓶可以清晰的观察到
水的循环、鱼儿的生长以及植物的光合作用,了解生态系统的基
本原理。
这不仅仅是一次高中实验,更是对我们环保意识、生态
文明建设和生物科学知识等方面的启示。
制作生态瓶实验报告单

制作生态瓶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通过制作生态瓶实验,观察水循环、空气循环和能量流动等生态系统基本原理,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和运行规律。
实验材料:1. 透明塑料瓶(500毫升)。
2. 水。
3. 植物种子。
4. 土壤。
5. 太阳能灯或日光灯。
实验步骤:1. 将塑料瓶切割成两半,取下半部分作为生态瓶的容器。
2. 在生态瓶的底部加入一层土壤,然后撒上植物种子。
3. 适量加入水,使土壤湿润。
4. 将生态瓶的另一半瓶口朝下放在底部,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境。
5. 将生态瓶放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植物在生态瓶内生长茁壮,这是因为生态瓶内的水、土壤和光线提供了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
同时,我们还可以观察到水的蒸发和凝结现象,这说明生态瓶内的水循环是完整的。
空气也在生态瓶内不断流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维持了生态瓶内的空气循环。
这些现象都是生态系统中常见的现象,通过实验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原理。
实验结论:通过制作生态瓶实验,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水循环、空气循环和能量流动等。
生态瓶实验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生态系统中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的发展。
总结:生态瓶实验是一种简单而直观的生态系统模拟实验,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原理,培养环保意识,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希望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然界的奥秘,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做一个生态瓶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做一个生态瓶》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生态瓶的构造及原理。
2. 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环境珍爱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生态瓶的定义及作用。
2. 生态瓶的构造和制作方法。
3. 生态瓶的维护和管理。
三、教学重点1. 生态瓶的构造和制作方法。
2. 生态瓶的维护和管理。
四、教学难点1. 生态瓶的维护和管理。
五、教学准备1. 生态瓶制作材料:通明塑料瓶、土壤、植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
2. 实验器械:显微镜、放大镜、温度计等。
3. 教学PPT。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态瓶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瓶的定义及作用。
2. 讲解:介绍生态瓶的构造和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选择适合的植物和动物放入生态瓶中。
3. 实践:学生分组制作生态瓶,并在教室上观察生态瓶内部的变化。
4. 总结:让学生总结生态瓶的重要性及维护方法。
5. 展示: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生态瓶,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七、教学评判1. 观察学生在制作生态瓶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
2. 通过学生的展示和分享,评判学生对生态瓶的理解和认识。
八、拓展延伸1. 邀请环保专家或者生态学家进行讲座,深入讨论环境珍爱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更多关于生态平衡的知识。
以上是本次《做一个生态瓶》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环境珍爱,培养他们的环保认识和动手能力。
愿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新湘科版)带答案

1 阳光下的植物学习目标1 了解植物的二歧分类法,加深理解认识植物的多样性。
2 了觶植物的光合作用。
1 知道植物能制造养分、产生氧气。
基础训练一、填空题。
1.1774年,英国的普利斯特列在观察钟罩内小白鼠的生活状态后,发现植物会吸收空气中的“污浊之气”,后来人们知道了那“污浊之气”就是_.二氧化碳_。
2.给植物分类时,选择一对明显不同且具有可比性的特征将植物分为两类的方法是___二歧__分类法。
3.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用实验验证了植物绿叶能在阳光下制造__淀粉_。
4.绿色植物的叶在阳光照射下,可以将_二氧化碳_与__水__合成养料(淀粉),同时放出氧气。
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面的植物属于茎木质的是( A )。
2.17世纪早期,海尔蒙特把一棵重2.2千克的柳树苗栽种在一个木桶里,每天只用纯净的雨水灌溉树苗。
5年后,柳树增重了74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57克,他据此提出( A )。
A.植物体生长靠水分B.植物体生长靠土壤C.植物体生长靠阳光3.下列物质中,( C )是阳光照射下植物自身制造出来的。
A.水B.二氧化碳C.淀粉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C )。
A.氧气和二氧化碳B.水和氧气C.二氧化碳和水5.草莓大棚的农民为提高草莓产量采取了以下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C )。
A.为了防止伤害草莓,大棚顶部的遮阳网一直盖者B.冬天全天都打开大棚顶部通风,充分地利用空气进行光合作用C.白天把遮阳网掀开,晚上打开补光灯,让植物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三、判断题。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1.章明同学认为松树和杨树按照茎木质分类是同一类植物。
( √)2.绿色植物的叶在阳光照射下,可以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养料。
( √)3.树林里的柳树枝繁叶茂,没有空气和水它照样能够茁壮成长。
( X )能力提升四、连线题。
五、拓展研究。
你知道学校里有哪些植物?你能给校园里的植物进行分类吗?请你给它们分类吧!2 从吃与被吃说起学习目标1 知道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
《做一个生态瓶》作业设计方案

《做一个生态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了解和掌握生态瓶的组成结构、生态系统的运作原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意识,促进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与思考。
二、作业内容:1. 学生将分组进行实验,设计并制作一个生态瓶,包括植物、土壤、水、饲料等必要元素。
2. 学生将研究生态瓶内生态系统的运作原理,并记录下整个过程。
3. 学生需要每天观察生态瓶内植物的生长情况、水的蒸发情况等变化,记录并进行分析。
4. 学生将在实验结束后写出实验报告,总结生态瓶实验的经验和教训,思考如何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三、作业步骤:1. 了解生态瓶的定义和作用,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学习。
2. 分组进行实验,设计生态瓶的构造和元素,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器材的准备。
3. 细心制作生态瓶,将植物、土壤、水等元素放置于瓶内,保证实验的各项条件符合要求。
4. 每天观察生态瓶内各个元素的变化,记录下观察结果并进行学习。
5. 完成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思考环保问题。
四、作业评价:1. 实验过程的记录和观察数据占20%。
2. 实验报告的质量占30%。
3. 实验设计和执行的能力占25%。
4. 团队合作和分工占15%。
5. 思考和总结能力占10%。
五、作业持续时间:本作业将持续一个月的时间,包括资料收集、准备实验器材、实验设计和执行、实验数据记录和观察、报告撰写等环节。
六、作业要求:1. 学生需认真对待本次作业,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和数据的真实记录。
2. 学生需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3. 学生需按时提交实验报告,总结经验并提出改进建议,思考环保问题。
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相信学生们将会了解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共同保护我们美丽的地球。
希望本次作业能够引发学生们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和行动,共同营造美丽、清洁的生活环境。
愿我们的学生们成为关爱生态环境的小卫士,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7 设计和制作生态瓶》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五年级下册

《设计和制作生态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了解生态瓶的结构和功能,并通过设计和制作生态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二、作业内容1. 准备阶段:学生需提前预习生态瓶的相关知识,了解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 设计与制作:学生需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生态瓶,并选择合适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放入生态瓶中。
学生需考虑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确保生态瓶的稳定和平衡。
3. 记录与观察:学生需定期观察生态瓶中的变化,记录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变化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需注意生态瓶的安全和稳定,避免对其造成破坏。
三、作业要求1. 作业过程中,学生需保持观察和记录,并做好相关记录。
2. 生态瓶的设计和制作应符合安全和稳定的要求,确保其能够长期观察。
3. 学生需独立思考,发挥创新精神,设计出具有特色的生态瓶。
4. 作业完成后,学生需提交一份总结报告,包括生态瓶的设计、制作过程、观察记录等内容。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学生提交的作业报告应清晰、准确、完整地反映生态瓶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以及观察记录和分析。
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报告进行评分,并结合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3. 鼓励创新:对于具有创新性的生态瓶设计和观察报告,教师可给予额外的加分,以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向教师反馈在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将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师可将优秀作业展示在班级展示区,以激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3. 学生也可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分享经验和教训,共同提高。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态系统原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并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观察记录,学生也将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态度。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生态瓶结构和功能的理解;2. 提高学生设计和制作生态瓶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制作生态瓶实验报告单

制作生态瓶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通过制作生态瓶,观察和了解生态瓶内各种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增进对生态系统的认识。
实验材料:1. 透明的塑料瓶(500毫升或更大容量)。
2. 水。
3. 植物种子。
4. 小型水生动物(如小型虾、小鱼等)。
5. 水草。
6. 砾石或沙子。
7. 光源。
8. 纸和笔。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的塑料瓶,清洗干净并晾干。
2. 在瓶底放入一层砾石或沙子,以增加底部的稳定性。
3. 倒入适量的水,水位不要太高,以免溢出。
4. 撒入适量的植物种子,可以选择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
5. 放入一些小型水生动物,如小虾或小鱼,注意不要放入过多,以免造成过度竞争。
6. 在瓶口盖上做一个小孔,以便通风和光照。
7. 将瓶子放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每天观察并记录生态瓶内的变化。
8. 观察生态瓶内的水质、植物生长情况、动物活动等情况,并记录下来。
9. 通过观察和记录,总结生态瓶内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它们与环境的关系。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生态瓶内的生态系统逐渐形成。
植物在光照的作用下生长茁壮,水生动物在水中游动觅食,微生物在水中繁衍生息。
这些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瓶实验不仅是一次观察生态系统的好机会,也是一次锻炼观察力和记录能力的好机会。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生态系统的奥秘,也更加珍惜和珍视我们身边的生态环境。
总结:制作生态瓶实验报告单,不仅是一次生动有趣的实验,也是一次对生态系统的深入了解和认识。
希望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更加关注和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和宜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画出生态瓶的设计图,制作并观察记录。
实验
材料
制作
过程
1)先放;
2)再放入;
3)放入;
4)
生
态
瓶
设
计
图
观察
记录
日 期
植物
动物
水
其他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第八天
第九天
我的结果
我的生态瓶维持了( )天,我做(成功/失败)了,我认为的原因是:
下一步我会改进我的生态瓶,比如: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制作生态瓶》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8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学会从食物链的角度,安排、设计生态瓶。了解生物与环境的依存关系。
2.观察生态瓶内生物状态,能合理推理、预测。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