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了解国内外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合集下载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循环农业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农业模式,旨在利用资源,减少浪费,改善环境和社会经济利益。

循环农业适用于许多不同的农业系统和模式,以下是循环农业的5种发展模式。

1. 畜牧循环农业
畜牧循环农业的主旨是养殖能源和有机肥料,同时为该地区提供高质量的肉、奶、鸟蛋和其他动物产品。

养殖业通过解决生态问题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方式,有助于改善社区发展。

果树循环农业遵循自然灌溉、肥料和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旨在为果树提供天然的生长环境,同时减少浪费和化学污染。

通过该方法,果树可以提供营养和环保特性的水果,并为农民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

有机循环农业的基本原则是使用天然有机物料,例如肥料和肥料覆盖物,以有效地控制土壤营养和生态平衡。

该方法还包括使用非化学性的捕虏、病虫害防治和土壤改良,以保证长期的可持续性农业生产。

4. 农村广场式循环农业
农村广场式循环农业通过组织农民集体耕种和动物饲养,以节省资源、节约投资和控制地球温室气体排放。

该方法在促进农民自足和改善村庄经济状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生态循环农业
旨在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水源、改善水利设施和减轻水污染。

水生态循环农业涉及水资源管理、水生态系统保护和水治理,旨在创造一个健康的水环境,支持可持续的农业生产。

总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有很多,其目的都是为了建立更加可持续、环保和高效的农业生产系统。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循环农业,都需要集体行动和实施策略,以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环保特性。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是一种在农业生产中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主要目的是在最小化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同时提高产量和利润。

循环农业以生态系统为基础,涵盖了包括农田管理、水资源利用、种植和养殖等环节,从而实现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减少浪费。

下文将介绍五种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

1. 农作物-养殖模式这种模式是将农作物和养殖结合起来,共同利用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

这种模式通过循环利用动植物废物,实现对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同时提高产量。

例如,鸡粪可以用于施肥,当豆类和谷物收成后,剩余的植物残留物可以用作鸭子和鱼儿的饵料。

2. 加工-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侧重于最大化利用农业产出,在经营中赢取更多的价值。

这种模式中,经营者通常会将农产品加工成更高价值、更易保存和更宜于运输的形式。

例如,利用水果和蔬菜制作果汁和杂粮面包,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增值潜力。

3. 农村-城市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互动,实现了大规模的农业产出和城市消费者的需求之间的配合。

城市消费者可以买到新鲜的、有机的蔬菜和水果,而农民则可以获得更高的价格和更好的销售机会。

这种模式需要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良好协调和沟通,通常需要垂直和水平的整合和协调。

4. 生态-旅游模式这种模式将生态旅游和农业生产相结合,让游客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和体验农村生活。

这种模式可以增加农业收益,同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这种模式将农业生产和生物能源开发相结合,通过循环利用废弃物和可再生能源来提高农业产值。

例如,在玉米收获后,可以用秸秆生产乙醇或生物柴油,以供饲料或汽车燃料的生产使用。

总之,循环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并提高农业产值和经济效益。

发展循环农业的关键是整合和协调,需要农民、政府和企业的合作。

通过采用适当的循环农业模式,可以实现更可持续、更环保的农业生产。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是指通过循环利用资源、能源和废弃物,减少对外部环境的依赖,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循环农业中,有许多不同的发展模式。

以下将介绍5种常见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1. 有机农业模式有机农业模式是循环农业中最常见的模式之一。

有机农业强调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以保护土壤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它通过利用有机废弃物和农作物残渣来改善土壤质量,并利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来控制害虫和病害。

有机农业模式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

2. 水循环农业模式水循环农业模式是一种重要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特别适用于水资源稀缺的地区。

该模式通过收集和处理农业废水、雨水和过剩灌溉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水循环农业模式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并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3. 能源循环农业模式能源循环农业模式是一种注重能源的循环利用的农业模式。

该模式利用农作物、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农业副产品来产生能源,如生物质能、生物气体和生物柴油等。

能源循环农业模式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4. 循环养殖模式循环养殖模式是一种将畜禽养殖与农业循环利用结合起来的模式。

在循环养殖中,畜禽废弃物被用作农作物的肥料,同时农作物残渣和秸秆被用作畜禽饲料。

这种模式可以实现畜禽养殖与农作物种植的良性循环,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5. 城市循环农业模式城市循环农业模式是一种在城市内部循环利用资源和能源的农业模式。

该模式可以通过在城市中建立垂直农场、屋顶农场和城市养殖场等,实现城市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

城市循环农业模式可以减少农产品的运输和能源消耗,同时提供城市居民新鲜的农产品。

循环农业有许多不同的发展模式,包括有机农业模式、水循环农业模式、能源循环农业模式、循环养殖模式和城市循环农业模式等。

这些模式的实施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的浪费,并保护环境的健康。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是指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农业资源,建立起一种资源回收、农业种植和养殖的循环利用体系,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循环农业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农业发展模式。

下面我们来快速了解一下循环农业的五种发展模式。

一、有机农业模式有机农业是一种以自然生态为基础的农业系统,其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有机农业注重土壤的保护和提高,采用有机肥料、绿肥、有机农药等方法,避免化学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可以生产出优质高效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二、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是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的一种新兴农业模式。

它以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高效为目标,通过调整农田环境和作物结构,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通过合理的种植结构、轮作轮休、搞好耕作管理、科学使用有机肥料和化肥、合理施用农药,使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

三、水产养殖模式水产养殖是循环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通过水域资源的合理利用,养殖各类水产品,如鱼、虾、蟹等。

水产养殖可以实现废弃农产品的回收利用,如农田秸秆、废弃农作物等可以作为水产养殖的饲料,同时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渣滓可以作为农田的肥料,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

水产养殖还可以减少对海洋资源的过度捕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四、城市农业模式城市农业是指在城市范围内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包括城市内的屋顶花园、垂直农场、城市农田等。

城市农业有助于减少食品运输的能源消耗,提高食品运输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

城市农业还可以提高城市居民对于健康食品的获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活方式的推广。

五、养殖+种植模式养殖+种植模式是一种将养殖与种植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其核心是通过种植和养殖相互补充,形成农业产业链,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

12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

12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

12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是指在农业养殖过程中,通过生态循环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下面是12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的介绍:1.走廊农业模式:在农田中种植不同类型的作物,形成一条条走廊,使得水、阳光和气流能够通过,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2.输送带式养殖模式:在大型鱼塘或养殖池中设置输送带,将饲料、水和鱼苗以适当的速度通过输送带送至养殖场,减少人工操作的同时提高饲养效率。

3.封闭循环养殖模式:通过合理设计养殖池和过滤装置,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并进行养殖废水的处理。

4.全鸟循环养殖模式:将不同品种的鸟类养殖在同一场地中,通过饲料、粪便和死鸟的相互作用,实现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5.多元配套养殖模式:将不同种类的农作物、家禽和家畜养殖在同一场地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促进生态循环,降低养殖成本。

6.有机循环养殖模式:在养殖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和化肥,通过生物有机肥料、微生物和植物抗病虫害等手段,实现农产品的有机生产。

7.一体化循环农业模式:将农作物种植、养殖和工业生产相结合,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对外界环境的污染。

8.薄膜覆盖养殖模式:在养殖场地上设置透明薄膜,提供光照和保温,延长养殖物的生长期,提高养殖产量。

9.多层立体养殖模式:通过建造多层养殖场,增加养殖密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并利用层间温差、光照差异等条件促进养殖物的生长。

10.养殖粪便资源化模式:将养殖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通过添加菌种等方式,使其转化为有机肥料,在农作物种植中使用。

11.循环水肥养殖模式:将养殖废水经过生物处理、物理处理等工艺,去除其中的污染物,净化后作为肥料进行重复利用。

12.精确养殖模式:利用物联网技术、无人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养殖场的精确管理,提高养殖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以上是12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的简要介绍,这些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循环农业的五大模式

生态循环农业的五大模式

生态循环农业的五大模式1.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生态循环农业的核心模式,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综合管理农田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依赖,并通过有机肥料和天然措施来增强土壤肥力和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有机农业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也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2.轮作休耕:轮作休耕是一种通过在农田中轮流种植不同作物来保持土壤肥力和改善病虫害问题的模式。

当一种作物种植结束后,农田会暂时休耕一段时间,以让土壤恢复营养和有机物。

此外,轮作休耕还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传播,因为不同作物有不同的虫害偏好。

3.生态循环畜牧:生态循环畜牧模式强调畜牧业与农业的有机结合。

这种模式通过使畜禽与农田有机物循环利用,实现畜禽粪便和农田秸秆等农副产品的相互补充和资源循环利用。

例如,将畜禽粪便用作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同时,农田秸秆可以作为畜牧业的饲料或垫料。

4.农副产品综合利用: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是指将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所有副产品充分利用,以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比如,农业废弃物可以用于生产有机肥料或生物质能源,农田秸秆可以用于制作纸张和建筑材料,果皮和谷壳可以作为动物饲料等。

通过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

5.农业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是通过改变农田和农业生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例如,通过建立生态堤坝、湿地和人工湖泊等水利设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

此外,农村植树造林、构筑沼气池和建设绿色屋顶等措施也可推动农业的生态化发展。

以上是生态循环农业的五大模式。

通过实施这些模式,可以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改善农产品品质和农民收入。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摘要】循环农业是一种注重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

本文介绍了循环农业的概念,并详细介绍了循环农业的五种发展模式:循环农业综合体模式、循环农业生态产业园模式、循环农业休闲观光模式、循环农业科技养殖模式和循环农业社区合作模式。

这些模式在不同的场景中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对于推动循环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这些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推动循环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

【关键词】循环农业, 发展模式, 综合体模式, 生态产业园模式, 休闲观光模式, 科技养殖模式, 社区合作模式, 推动发展。

1. 引言1.1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旨在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影响。

在循环农业的实践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发展模式,每种模式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见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包括循环农业综合体模式、循环农业生态产业园模式、循环农业休闲观光模式、循环农业科技养殖模式和循环农业社区合作模式。

通过了解这些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循环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启发,让大家更加了解和重视循环农业的重要性。

2. 正文2.1 循环农业的概念循环农业是一种综合利用农业资源和能源的生产方式,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循环农业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有效地循环利用有机物质、水、能源等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农业的概念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农业生产、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等。

在循环农业中,农民通过合理设计种植结构、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和粪便等有机物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能源的循环利用。

循环农业还可通过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方式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常见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常见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常⻅⽣态循环农业模式在当今的农业发展过程中,⽣态循环农业模式正逐渐受到⼴泛关注。

⽣态循环农业是⼀种将传统的农业技术与现代的⽣态理念相结合,旨在实现资源的⾼效利⽤和环境的保护的农业发展模式。

以下是⼀些常⻅的⽣态循环农业模式,以期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态养殖模式⽣态养殖模式是⼀种利⽤养殖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共⽣关系,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的农业模式。

例如,畜禽养殖与⽔产养殖相结合,畜禽粪便作为⽔产饲料的来源,同时⽔产养殖产⽣的残饵和粪便也可作为畜禽的饲料来源。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提⾼资源的利⽤率。

⼆、废弃物利⽤模式废弃物利⽤模式是⼀种将农业⽣产过程中产⽣的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资源的农业模式。

例如,农作物秸秆可以⽤于⽣产纸张、⽣物质能等;畜禽粪便可以⽤于⽣产有机肥料;⽣活垃圾可以通过堆肥等⽅式转化为有机肥料。

这种模式可以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害化。

三、⽴体种植模式⽴体种植模式是⼀种利⽤不同植物种类的⽣⻓特性和环境适应性,实现空间和资源的充分利⽤的农业模式。

例如,林下种植、果园种植等。

这种模式可以增加⼟地资源的产出率,提⾼经济效益。

四、有机农业模式有机农业模式是⼀种将有机理念融⼊农业⽣产,通过有机肥料和⽣物防治等⼿段,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保护⽣态环境和提⾼农产品质量的农业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障⻝品安全和⼈⺠的健康。

五、⽣态恢复模式⽣态恢复模式是⼀种通过⽣态⼯程技术,对退化或受损的⽣态系统进⾏恢复和重建的农业模式。

例如,⼟壤改良、湿地恢复等。

这种模式可以改善⽣态环境质量,提⾼⽣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六、农牧结合模式农牧结合模式是⼀种将农业⽣产与畜牧业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循环利⽤的农业模式。

例如,在种植作物的同时养殖畜禽,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于农作物⽣产;在草原地区种植耐旱作物,同时养殖⽜⽺等草⻝动物。

这种模式可以提⾼⼟地资源的利⽤率和经济效益。

七、⽣态旅游模式⽣态旅游模式是⼀种将⽣态理念与旅游相结合,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然保护区旅游等⽅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农业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速了解国内外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生态循环农业的诞生可以说是必然的。

自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将农药化肥运用于农业后,各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化学物质进入生物圈,土壤、空气、水等都受到了污染,人类也不例外,因吃了农作物而死的案例越来越多。

于是,生态循环农业应运而生。

生态循环农业是指以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物质为核心,以“农林牧副渔并举,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为原则,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化技术成果和管理手段,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2016年10月10日,农业部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指引(2017-2020)的通知》,提出从明年起集中力量推进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建设,科学合理的选择生态农业循环模式,2017-2020年建设300个左右的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

一、常见的国内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1、鸡-果树-鱼种养结合模式:此模式基本可达到养殖“零污染”,降低饲养成本,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运作方式是:鱼池淤泥和鸡粪用作果树肥料,鸡通过捕虫食草帮助果树除草、防虫,同时通过每天冲洗鸡舍,将鸡舍中的鸡粪冲洗到鱼塘中,为鱼提供天然有机养料。

2、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即把植物生产、动物消化和微生物还原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模式。

户建一口沼气池,年出栏3~5头猪,种1~2亩果树。

其运作方式是:猪粪尿入池,产生的沼气用于农户日常做饭、照明,沼肥(沼渣)用于果树或其他农作物,沼液用于拌饲料喂猪,果园套种蔬菜和饲料作物。

养猪可以换成养牛、养羊等养殖业,果树可以换成粮食、蔬菜、经济作物等种植业。

3、种养加功能复合模式: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三位一体的复合循环农
业经济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从事传统农产品加工的农户,如做豆腐、磨粉等。

其运作方式是:用加工的下脚料(如豆渣、粉渣)喂猪,猪粪入沼池,沼肥用于种植无公害水稻、蔬菜等,沼气用于烧饭、加工、照明。

4、兔-蚯蚓-鸡(猪)循环养殖模式:该模式可实现资源逐级利用和污染物零排放,同时获得有机肥料和生物基料。

其运作方式是:兔子粪便发酵后一部分饲养蚯蚓,蚯蚓长成后喂养土鸡,一部分饲养土猪。

成兔屠宰后,兔皮加工成服装,兔肉加工成休闲小食品,兔肉下脚料加工成饲料喂养狐狸和狗。

所有动物的粪便经加工制成有机肥。

5、鸡-猪-牛模式:用饲料喂鸡,鸡粪处理后喂猪,猪粪处理后喂牛,牛粪又拿来用作农田作物肥料。

如此循环,可以大大减少饲养成本。

5、鱼-桑-鸡模式:池塘内养鱼,塘四周种桑树,桑园内养鸡。

鱼池淤泥及鸡粪作桑树肥料,蚕蛹及桑叶喂鸡,蚕粪喂鱼,使桑、鱼、鸡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

试验表明,每5000千克桑叶喂蚕,蚕粪喂鱼,可增加鱼产量25千克,年产鸡粪1200千克,相当于给桑园施标准氮肥18千克,磷肥17.5千克。

6、农牧林-生态农庄:在山、田地上种植、养殖,然后将蔬菜、果品和畜禽产品直接提供给农庄来休闲度假的客人。

二、国外农业循环模式
1972年联合国在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率《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开始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拯救地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到了重要议程。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生态农业开始快速发展。

1、阿根廷“免耕直播法”:该方法既能很好的保护土地的自然环境,又能节省机械收割秸秆的能源消耗和人力成本。

其运作方式是:地表覆盖秸秆杂草,土地不翻耕,用改装后的轻型播种机的小犁头拨开秸秆层,然后再把种子播撒到表
层土中。

地表秸秆层能够保持表层土湿润,同时残留物形成的有机覆盖层能够提高土壤质量,使土壤微生物达到平衡水平,承担起“耕作任务”。

收获时,将秸秆留在田间,保持了土壤水分,减少甚至不再人工灌溉。

2、欧盟及德国生态农业:一是引导农民自觉保护环境。

严格限制草场的载畜量,同时采用轮作或自由休耕的方式给土地“放个假”,在休耕的土地上种植可再生原料,加工成生物汽油、纤维、油料等作物。

二是改变生产方式。

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采用粗放型生产方式或把农田改作粗放型绿地。

三是植树造林。

保护现有的自然风光,同时再造绿地森林,改善环境。

3、美国精准农业:以应用先进农业技术体系为核心,以优质高效为目标,以“减量化”为原则。

按照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精准地管理土壤和各项作物,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农业投入(化肥、农药、水、种子等)以获取最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减少使用化学物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4、澳大利亚平衡农业:要求农田、森林、牧地和水体有一定的比例。

农田轮作、轮歇,保持地力。

实行秸秆还田,提倡使用有机肥。

植物保护实行综合防治,严格控制农药使用,农民喷药需经批准。

推进节水农业,不仅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提高用水效率,如渠道管道化、精确平地、土壤水分含量自动测定等,而且大力推行节能省水的滴灌和微喷技术,重视生活废水的处理及再利用。

5、菲律宾玛雅农场:该农场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自给自足,不从外部购买原料、燃料、肥料,不产生废气、废水、废渣污染,形成农林牧副渔生产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其运作方式是:利用面粉厂的大量麸皮养鱼和禽畜,成熟后加工成肉食和罐头,粪便入沼气池,发酵后为农场和家庭提供生活能源,沼渣经处理后送入水塘养鱼养鸭,鱼塘中的水和泥去肥田,农田生产的粮食又送面粉厂加工。

成都农商通研究中心杨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