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三《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教学文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案-2_通过激素的调节_教学设计_教案_1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方面1.描述促胰液素发现的过程。
2.描述血糖调节的过程。
3.描绘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
4.据图分析说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实例,说出激素调节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1. 尝试运用反馈调节的原理,解释一些生命现象。
2. 通过建构血糖调节的模型,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 讨论在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作用,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养成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2.关注身边的科学技术,评价激素类药物应用的利与弊,认识科学技术进步可能给人类带来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理解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深层次的关系。
2.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2)血糖平衡的调节2、教学难点血糖平衡的调节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讲授】激素调节的发现一、激素调节的发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用语言描述沃泰默的实验过程和斯他林与贝利斯的实验过程,并总结实验结论引出激素调节的概念大屏幕图片展示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练习:①激素与内分泌腺的连线②激素与化学本质的连线【讲授】激素调节的实例二、激素调节的实例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思考与讨论:①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但它的含量仍然稳定在0.9g/L左右。
血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到补充?②饭后,大量的葡萄糖吸收到体内,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
这是为什么?③涉及到的激素有哪些?④血糖的调节过程是怎样的?总结并补充学生的回答模型建构: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小练习:血糖调节填空题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学案练习2【讲授】激素调节的特点三、激素调节的特点填空练习让学生总结激素调节的特点【导入】小结四、小结总结激素调节的主要知识点【练习】课堂练习五、课堂练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

§2.2 通过激素的调节(第一课时)教案
课型:新授课
【知识与技能】
1、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构建血糖调节的模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2、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相互之间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讨论在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体会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
1、促胰液过程素的发现过程。
2、血糖平衡的调节。
【学习难点】
1、血糖平衡的调节。
教学流程。
2.2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课时3) 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共3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激素调节的发现过程和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的种类和功能2.掌握血糖平衡调节及其过程3.掌握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核心素养】1.通过分析动物激素的种类及生理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观2.通过建立血糖调节模型及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模型,培养建模与模型分析的思维习惯3.通过动物激素的实验探究,掌握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4.通过总结糖尿病的症状、发病机理及治疗措施,形成关注人体生命健康的态度一、激素调节的发现【教学方法】导引自学诱思探究反思提高【课时安排】共3课时【教学过程】第三课时知识点三、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甲状腺激素①作用: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②靶细胞:几乎体内所有的细胞。
(2)调节过程①物质: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
②结构:甲.下丘脑;乙.垂体;丙.甲状腺。
③作用:Ⅰ.抑制,Ⅱ.促进。
④调节类型:由Ⅰ、Ⅱ 可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既有分级调节,又有反馈调节。
2.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用后激素被灭活。
课堂练习1.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为激素。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含量甚微的①经过分级调节作用,可明显增加③的分泌B.激素②是调节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的主要激素C.血液中③的浓度过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促进作用减弱D.③几乎作用于全身的靶细胞,促进其细胞代谢答案C[血液中③的浓度过低时,促进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
]2.现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实验。
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体内甲状腺的放射量的相对值。
4天后,分别注射: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②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③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

合用学科高中生物合用年级高二合用地区人教版地区课不时长(分钟) 2 课时知识点 1. 激素调理的发现2.人体内激素种类3.激素调理的实例(血糖均衡的调理、甲状腺素分泌的分级调理)4.激素分泌的调理5.激素调理的特色教课目的 1. 描绘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理2.运用建立模型的方法,成立血糖调理的模型3.议论在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4.商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教课要点 1. 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2.血糖均衡的调理教课难点激素调理的实例剖析教课过程一、导入使用建议:对于激素部分,学生在初中生物课就已学过,教课中要充分调换学生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成立新的知识。
比如,在学习激素调理的发现前,先让学生回想激素调理的看法;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也可让学生回首;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也可先由学生剖析。
研究表示,血糖的含量主假如经过激向来调理和控制的,人和动物体内的温度以及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的相对稳固,都与激素亲密有关。
那么什么是激素呢?激素是怎么被发现的呢?二、知识解说考点 1激素调理的发现使用建议:对于“激素调理的发现”,教材试图以发现促胰液素的科学史实,让学生认识有关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接受科学精神的熏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不要迷信威望,应当在对实验事实进行严实剖析的基础上,勇敢研究,勇于创新。
项目沃泰默的实验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实验假定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理的控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制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类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液抵达胰腺,惹起胰液的分泌试验方法单调变量比较法单调变量比较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甲组、丙组中的胰腺能分泌胰胰腺分泌胰液液,乙组中胰腺不可以分泌胰液实验剖析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在稀盐酸作用下,小肠粘膜产生了促胰液素,惹起胰液的分泌。
(1)两个实验都表现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定→ 实验考证→得出结论。
(2)都按照实验的科学原则:设置比较和控制单调变量。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案-2_通过激素的调节_教学设计_教案_3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认识激素调节的发现过程。
2、掌握实验分析思路,学会进行实验设计。
3、认同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2.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重点】激素调节的发现过程。
【学习难点】促胰液素的发现的实验分析。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身体的变化,思考问题:请同学们回想自己升入中学以来身体在生长发育方面有哪些变化?然后看两张幻灯片上的插图,进一步肯定上述问题的分析,顺利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素调节【讲授】沃泰默的实验(一)参阅导学案,带领学生分析学习沃泰默的实验(一): 让学生理清实验分析思路并一起讨论出“胃酸进入小肠使胰腺分泌胰液的几种可能原因”。
【活动】沃泰默的实验(二)和(三)根据上述讨论的几种原因,分别设计实验(二)和(三)依次验证:完成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结果,最后发现刚提出的两种原因均与实验结果不相符合。
(完善导学案填空)并进一步思考讨论出现上述实验结果的原因究竟如何?————沃泰默囿于定论,未能打破传统思维束缚,然而同时期的斯他林和贝利斯却给出了新的假设!(注意渲染二者的科学素养的差异)【活动】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引导学生对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假设进行分析,并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实验设计,预测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完善导学案填空)————根据实验结论即:胰液的分泌是化学调节,并将这种化学物质命名为促胰液素,这也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这一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存在着另一种调节方式——激素调节,即顺利呼应本节课主题!【活动】假说演绎法的提出结合前面一系列的实验分析思路并最终发现激素调节的过程,顺利提出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讲授】巴甫洛夫的感慨阅读教材:巴甫洛夫的感慨: “自然,人家是对的。
很明显,我们失去了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引导学生思考:是哪些因素使斯他林和贝利斯抓住了成功的机遇?————不迷信权威、创造性思维、严谨的实验设计等最后指导学生科研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应具备的精神品质————敢于质疑权威的气魄,敢于创新求异的思维品质,严谨科学的实验设计等。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

激素调节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2.方法与过程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2)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不要迷信权威,应该在对实验事实进行严密分析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教法导引1.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关于激素调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新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激素调节的发现前,先让学生回忆激素的概念;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也可先让学生回顾;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也可先由学生分析。
2.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
学法建议1.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
2.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不要迷信权威,应该在对实验事实进行严密分析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名师课堂(一)名师说课关于“激素调节的发现”,教材试图以发现促胰液素的科学史实,让学生了解有关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接受科学精神的熏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不要迷信权威,应该在对实验事实进行严密分析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人体内激素调节的例子很多,本节选择血糖平衡的调节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这两个实例。
前者主要立足于阐述反馈调节和激素之间的拮抗(即体内不同激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后者则立足于阐述激素的分级调节。
教材以血糖调节为素材,安排了一个模型建构活动:“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意在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探究活动,更好地理解人体内是如何对血糖含量进行调节的,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体内激素如何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同时,也力图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建构模型,尤其是概念模型的基本方法和意义。
学生所做的模拟活动,是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模拟活动之后,学生再根据在活动中的体验,构建图解式概念模型或进行计算机模拟。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通过激素调节》教学设计

《经过激素的调理》教课方案一、教材剖析高中生物必修 3(人教版)第 2 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理,本章主要介绍人体生理功能的调理方式有两种:神经调理和体液调理,二者密切联系,相互当合,共同调理机体的各样生理功能。
体液调理主假如激素调理。
教材在“经过激素的调理”的内容中,主要包含激素调理的发现 , 激素调理的实例 , 激素调理的特色 , 评论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等四部分内容。
b5E2RGbCAP“激素”这一名词已经广为人知,在现代生活中,激素已被宽泛使用在医药、美容护肤品、保健品等多个领域。
一方面激素在造福人类,并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激素也被一些人滥用,造成了必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在必定程度上威迫着人类的健康。
所以经过本节的学习,不单能使学生获取相关激素的知识,并且能更好地指导其平时生活,有助于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抵制和批评滥用激素的行为。
p1EanqFDPw二、学情剖析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分泌激素的作用在初中已经学过,但激素如何调理人体生命活动却没有学过,这个知识对高二学生来说也是比较抽象的。
学生会感觉困难,所以在教课中,经过启示式教课,设置大批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建构模型,化抽象为详细,培育他们剖析、归纳、归纳问题的能力。
DXDiTa9E3d三、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1)、简述促胰液素的发现史;(2)、说明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均衡中的作用;(3)、剖析人体内血糖的根源与去处。
2、能力目标:(1)、经过介绍促胰液素的发现史,激素作用的研究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2)、经过对激素调理的实例剖析,培育学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经过模型建立,培育学生着手操作能力3感情态度价值观:(1)、经过认识促胰液素的发现史,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重要作用;(2)、经过“成立血糖调理的模型”的建构活动,进一步培育学生团结互帮的集体主义精神;(3)、经过对“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均衡中的作用”的认识,让学生进一步建立“对峙一致”的辩证唯心主义思想观。
人教版必修三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

人教版必修三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简述促胰液素的发现史;阐明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中的作用;分析人体内血糖的来源与去向。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三)能力方面能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2.能通过课堂活动与实例分析,画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的过程2、激素调节的定义和特点三、教材分析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本章主要介绍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两种: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二者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同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
教材在“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的后面,紧接着安排“通过激素的调节”的内容,使学生对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个完整的认识。
这一节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等四部分内容,对于血糖调节,学生在初中学习时就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另外通过必修1的学习,学生对糖类的种类、代谢等也有了较完整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本节内容困难不是太大。
同时,“激素”这一名词已经广为人知,因为在现代生活中,激素已被广泛使用在医药、美容护肤品、保健品等多个领域,一方面在造福人类,并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激素也被一些人滥用,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有关激素的知识,而且能更好地指导其日常生活,有助于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抵制和批判滥用激素的行为。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假设你身后有一辆汽车飞驰而来,说时迟、那时快,你一跃而起,跳离一米远,汽车与你擦肩而过,你发现自己心跳加快,手心冒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三《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一、教学目标
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3.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4.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2)血糖平衡的调节。
2.教学难点
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
三、课时安排
2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马拉松运动员只能跑1 min左右(0.8~1.2
min)。
讨论:可能会导致血糖含量短暂的轻度下降,但仍能基本保持稳定,不会影响运动。
因为在运动过程中,血糖会因补充肌肉消耗的糖类物质而含量下降,同时,血糖会随时从储能物质的分解、转化等得到补充。
〖板书〗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资料分析及讨论〗
1.提示:不迷信权威、创造性思维、严谨的实验设计等。
2.提示:他们的科学发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发现促胰液素;其二是发现了不同于神经调节的另一种调节方式──激素调节。
〖板书〗激素调节:有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的进行调节。
激素的分类(部分)
〖板书〗二、激素调节的实例
〖思考与讨论〗生思考师提示。
1.提示:在运动员的比赛过程中,血糖可以通过三条途径得到补充:食物中的糖类经过消化和吸收、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及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提示:这是因为这些被吸收到体内的葡萄糖部分合成糖原储存起来了,部分转化为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还有一些被氧化分解了,所以血糖含量很快恢复正常。
〖学生活动〗模型建构。
分析与讨论。
〖提示〗1.乙代表胰岛。
2.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反应的结果将使体内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
当血糖水平降低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从而使体内血糖水平上升到正常水平。
应用模型进行分析
提示: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体内血糖水平将会上升,多余的血糖将会从尿中排出,出现糖尿病。
〖板书〗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旁栏思考题〗生思考师提示。
〖提示〗反馈调节有正负反馈之分,其中负反馈在日常生活及人体的生理活动中都很常见。
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电冰箱、空调等的调温系统都是根据负反馈原理来设计的,机体内的许多生理活动,如绝大多数激素的分泌、体温调节等都是负反馈调节的最好例子。
正反馈在人的正常生理活动中也是存在的,如排尿反射、血液的凝固过程、分娩过程、月经周期中黄体生成素的释放等。
日常生活中也不乏正反馈的实例,如某位学习刻苦的同学得到表扬后,学习更加刻苦。
〖与社会的联系〗生思考师提示。
提示: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与人们的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体力活动过少,从而造成肥胖(脂肪堆积)等是糖尿病的诱因之一。
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等多种应激状态,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会大量分泌,从而使血糖升高。
糖尿病的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
糖尿病病人应控制进食糖类食物,减少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量,适量增加高纤维及淀粉类食物。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尽可能做全身运动,包括散步和慢跑等。
在此基础上,适当使用胰岛素增敏剂等药物。
〖板书〗三、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小结〗略
〖作业〗练习一二
基础题
1.C 、D。
2.
提示:激素的分泌主要是由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引起的。
机体通过分泌相应激素来调节生理活动,从而适应环境的变化。
3.提示:正负反馈调节对于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旦正反馈过程启动,就逐步增强,不可逆地进行,直至反应完成,如排尿反射、血液的凝固过程、分娩过程等。
相比起来,负反馈的重要性似乎远大于正反馈,一是因为它在生理活动中的数量大、涉及面广;二是它不断“纠正”控制信息,从而在维持稳态上发挥着巨大作用。
以体温为例,人的正常体温在37 ℃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会通过负反馈来改变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趋向正常。
一旦这种反馈失常,体温的急剧波动就会首先殃及大脑及各类器官的代谢,使全身的各项机能出现故障。
拓展题
提示: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类激素,蛋白质的多肽链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的,内质网对多肽链进行加工,并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与蛋白质的加工和转运有关,所以,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需要这些细胞器参与。
大致过程是:在细胞核内,基因完成转录,形成mRNA,mRNA被转送到细胞质,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指导合成多肽链(先形成的长链大分子称为前胰岛素原);前胰岛素原能穿越内质网膜进入内质网,在内质网内加工,成为胰岛素原;然后胰岛素原被运到高尔基体,继续加工成为成熟的胰岛素,由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运输到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