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陆游)课件

合集下载

《示儿》课件 (共27张PPT)

《示儿》课件 (共27张PPT)



收复失地,却向金屈膝投降,自称臣子、儿皇帝,苟且
偷安,只求保住半壁江山,就心满意足了。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陆游年仅三岁的时候,汴京就被金
兵占领了,他从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国的
志向,长大后他曾经亲自上战场,参加
2 过抗金的战斗,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0 2 3
他仍然坚信抗金必定胜利。当85岁高龄

乃:你的,你们的。
翁:父亲

乃翁: 指陆游自已
这句的意思是:家祭的时候不要忘了
(把收复中原这件事)
告诉你们的父亲。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不知道了,
2 0
只是为不能看见全中国统一而感到

2

3 年
悲伤。
可 编 辑 修


宋朝的军队向北进军,收复中原的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2 0
示儿

2

3
可 编年辑 修 Nhomakorabea版

南宋 陆游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陆游(1125年11月13日-
1210年1月26日) 南宋诗
人。汉族,字务观,号放
2 0 2
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
此 处
3 年

兴)人, 12岁即能诗文,
编 辑 修


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

2 3
千,写下了“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诗句。
处 可 编
年 版
令人感动的是,陆游对于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信念,

12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30张PPT)

12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30张PPT)

◆你还能用一个字来形容诗人 在诗中表达的另一种心情是:
盼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品味遗言
◆一个人临终前,一般会给儿 女留下什么样的遗言?而陆游的遗 愿有什么不同?
“国”重于家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读出对诗人的敬佩之情
疑惑:
介 :
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
国诗人。
陆 游
课堂作业:
1、背诵《示儿》。 2、默写《示儿》。

课导入与教
学方
法总结
(一)下除
载 掉
后 也
此 可
页 编
可 辑
删 修
2023-2024学年秋季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示儿》的新改课导入方式
,:
背景导入:介绍陆游的背景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示儿》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涉及《示儿》这首古诗的教学,包括作者陆游的背景、诗的意思、思想
感情和艺术表现等方面。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文本,帮助他们理解古诗的内涵和意义,
并引导他们欣赏古诗的艺术表现和情感表达。
学生反馈:在课后,我通过提问和作业等方式,了解了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大多数学生
能够较好地理解《示儿》这首古诗的意思和思想感情,并且在朗读和背诵时表现得较为流畅和
●●
南宋的统治者们在干什么?你 能从诗句中找到答案吗?
愤怒
担忧
西湖歌舞几时休?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读出诗人的担忧

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20张PPT)

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20张PPT)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最能表达感情的 是哪一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尽早收复中原统一祖国 领土的迫切心情,最能表达感情的是 “家祭无 忘告乃翁”。
毕生的事—— 不见九州同
热爱

祖国
儿 盼望与嘱咐——王师北定中原
《示儿》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 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 爱国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我们的国家被外敌入 侵,当我们的同胞被外族欺辱,哪一个中华儿女不 为之心痛?在这首诗中,诗人们以饱满的笔墨抒发 了内心深处强烈的爱国情怀。 这伟大的爱国情怀 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
下课了
同“原”,本来。 一切事情。 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的语序应
该是“元知死去万事空”。
诗意:本来就知道,人死后万事万物都 没有了。
但悲不见九州同。 国家统一
只,只是。
一个“悲”字,点出作者的遗憾。 奋斗一生,仍不见国家统一
诗意:只是痛心没能看见全国统一。
宋朝的军队。 平定北方。 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
12.古诗三首 《示儿》 五年级上册
陆游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
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一生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一 直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诗歌 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
请结合注释理解三首诗的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中 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一起解诗题
《示儿》
题目点明了这首诗是父亲写给儿子的。
给儿子看
《示儿》和《题临安邸》两首 诗的作者生活在同一朝代。这节 课我们先学习《示儿》。
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 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借助课文注释,想一想这首古诗讲述了 什么内容?
示儿
[宋]陆游

六年级《示儿》课件

六年级《示儿》课件

我感悟
我想对南宋权贵们说: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沦陷区的老百姓说: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侵略者说: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链接
北宋1126年,生活在北方的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屡 屡南侵,攻陷了北宋的国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 市),第二年,先皇宋徽宗和皇帝宋钦宗一齐被 俘虏,从此北宋灭亡。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 在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建立了南宋王朝。可 气的是南宋朝廷没想着北上中原,收复失地,却 向金兵屈膝投降,整天喝酒作乐,不管百姓死活 只求保住半壁江山就心满意足了。这种局面下, 很多百姓流离失所,饿得面黄肌瘦,到处横尸遍 野。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 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自学指导(一)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古诗
一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把诗读正确。 同时注意生字的字形以及朗读的节奏。
二读:把诗读流利,ຫໍສະໝຸດ 步体会作者表达的 思想感情。二读进行完后,用一分钟时间同桌或小组 内互读检测,比比看谁读得最好。
我会读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南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题临安邸(dǐ)
(南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布置作业
1.搜集陆游的其他古诗,小组内 读读,背背。 2.积累有关爱国的名言警句或诗 句。 3.试想:当陆游后人得知南宋终 于灭亡时,在家里举行祭祀的时 候会怎样...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 古诗三首 示儿课件(共15张PPT)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 古诗三首 示儿课件(共15张PPT)
[宋]陆游
文史常识
❖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其诗兼具 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 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深受家庭 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因受 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 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宋光 宗继位后,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没有, 不存在
死去元知万事空,
我 原本 知道 死去之后所有的事情都与我无关了
但悲不见九州同。
没有, 不存在
死去元知万事空,
我原本就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
但悲不见九州同。
只是
同“统”,统一
只是 悲痛的是 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没有, 不存在
死去元知万事空,
我原本就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
当朝廷军队北上收复中原的那一天到来的时候。
家祭无忘告乃翁。
同“勿”,不要
在家祭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 父亲。
示儿
表达了怎 样的感情?
——陆游
悲痛 死去元知万事空,
悲愤 悲伤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为什么悲 痛、悲愤?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他最大的 但悲不见九州同。
牵挂是什
么?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热爱
是一个什
王师北定中原日, 祖国、 至死
么样的人? 家祭无忘告乃翁。 不渝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收爱国
诗,请你们课后收集一些古代有关 的爱国诗词

12古诗三首 示儿 课件(共21张PPT)

12古诗三首 示儿  课件(共21张PPT)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发挥想象,情境写话
(环境),诗人陆游正
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弥留之际,他叫来了他的孩子们。
陆游
地说:“
。”
儿孙们此时,已泣不成声,他们( )地说:“
。”
陆游
地说:“
……”
说完,他用颤抖的手提起笔来,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饮酒作乐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望眼欲穿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再读诗句,读出悲情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悲伤 嘱托儿子什么呢?
盼:北定中原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再读诗句,读出信念
观察图片,感受陆游对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
示儿
[宋]陆游
我本来知道,我死后人间的一 切都和我无关了。只是悲伤的是,
死去元知万事空, 没能看见国家的统一。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等到南宋朝廷的军队收复中原 失地的那一天,家祭时千万不要忘 了告诉我一声。
品读前两句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文互解,深化情感
读读这首诗,你觉得诗人又是为何而悲?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山河雄伟壮丽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遗民悲愤失望 南望王师又一年。
为百姓而悲
诗文互解,深化情感
人们望眼欲穿 却怎么也盼不来的 王师在干什么呢?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林升《题临安邸》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35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35张PPT)

五千仞岳上摩天。
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忧国忧民的诗人
遗民泪尽胡尘里,
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
南望王师又一年。
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
——《秋夜将晓出篱 百姓,盼望南宋统治者能够尽快收复中
门迎凉有感(其二)》 原,实现统一。
拓展资料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 十 一 月 四 日 风 雨大作(其二)》
读一读后两句诗,感受“盼之深”,体会诗人的家国情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补充资料
51岁那年,因为尽力主张朝廷北伐抗金、收 复中原,却被昏庸腐败的朝廷随便找了个借口罢 免了官职,他忧愤成疾,大病十日。病体初愈时, 他写下了——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52岁时,他写下感人肺腑的诗句——遗民忍 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庙社:宗庙和社稷,代指国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家。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和。銮 : 本 指 马 车 上 的 铃 铛 , 此
处借指皇帝的车驾。
体会情感
病起书怀 【宋】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精读引领课
12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核心任务
著名诗人艾青曾无比深情地写道:
班 级
悠悠爱国心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

诵 会
深深爱国情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学完第四单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25张PPT)
12 古 诗 三 首
知诗人
陆游(1125年~
1210年),字务观,号放 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
绍兴市)人。南宋时期文 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解诗题
陆游的诗有不少是专门写给儿孙辈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警告儿孙如何读书)
山重水复学习要求
《示儿》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题临安邸》写的是诗人对统治者的辛辣讽 刺和无限愤慨。
《示儿》直接诉说自己的心事;《题临 安邸》则是借景抒情。
祭熏
病起书怀
【宋】陆 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陆游不止“位卑”时不敢忘忧国, 临终也念念不忘。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陆游的祖父、父亲都是爱国志士, 他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他的一生都在为抗金报国、 收复失地而奔走;即使如今在弥留之际,依然一遍一遍地嘱咐。
《题临安邸》写作背景: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 宋首都汴梁,俘 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 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 安即位,史称南 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 图 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荀且偏安,对 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 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表达了陆游满怀报国赤 诚。
北方的百姓企盼朝廷能 去挽救他们, 盼了一 年又一年。
胡人还未消灭,自己的 双鬓却早已白如秋 霜, 只能任忧国的眼 泪白 白地流淌。
陆游期盼的军队到底在哪里?那些权 贵皇帝又究竟在干什么?
学习要求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思考:哪个字最能体现权贵的状态?从 这个字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表达了作 者什么情感? (3)尝试完成《作业本》第四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
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
颓放,因自号放翁。(《宋史》
卷三九五《列传第一百五十四》
(1125——1210) 陆游本传)
学习交流PPT
3
• 陆游宋孝宗时获赐进士出 身,累官至礼部郎中,后因力 主抗金而被罢职,归老故乡。 • 他是南宋一代诗坛领袖和 伟大的爱国诗人,生平所作诗 近万首,内容广泛,题材涉及 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中爱国主题是陆诗的精华和 灵魂,词和散文成就也很高。 • 陆游一生著述丰富,有 《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等数十种存世,今存诗九千三 百余首。
学习交流PP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
课外阅读与 思考
• 1、知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为什么还告诉儿子“家 祭无忘告乃翁”?
• 2、南宋亡后,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云:“青 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已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 家祭如何告乃翁?”阅读这首诗,你对陆游在《示 儿》中的遗愿有何感想?
学习交流PPT
10
示儿
学习交流PPT
1
焦点问题
• 在这首绝 笔诗中,作者 表达的遗愿是 什么?
学习交流PPT
2
陆游其人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晚号龟堂老人。越州山阴(今
浙江绍兴)人。 12岁即能诗文。
人称“小李白”。
“观”字系去声。或云其母
梦秦少游至而寤,遂生放翁,
因以其字命名,而名为字。
([元]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中)
•这首诗是表现陆游爱国主义精神的代表作,也是千古 传诵的爱国主义名篇,它抒发了陆游对祖国未能统一 的悲愤,表达了诗人抗敌必胜的坚定信念。
•全诗感情真挚,语言朴实,感人至深。
学习交流PPT
8
小结
• 这是陆游的绝笔诗,也是一首千古传 诵的不朽之作。这位一生都在忧国忧民的 爱国诗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惦记的仍是恢 复中原,统一九州。诗中有“悲”,但又 能化悲愤为乐观,诗人寄生前未遂之志于 死后,嘱咐儿孙别忘了日后将国家统一的 消息祭告他。这种对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和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使此诗成为陆游 一生政治抱负的总结、爱国思想的结晶, 它一直激励着后代的爱国志士。
学习交流PPT
4
文本解读
•【题解】 • 这首七言绝句诗写于嘉定二年(1209) 冬,次年初陆游卒,年八十五。《示儿》是 诗人写作生涯中的绝笔。在此之前,他在 《夜坐》中曾说过“盖棺万事已,唯负国恩 私”的话。
学习交流PPT
5
学习交流PPT
6
给儿子们看
本来就知 道
示儿
陆游
祖国统 一
•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只。
你的父亲。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
对祖先的
手里的地区。
学习交流PPT
祭祀。
7
【赏析】
•诗的首句开门见山,诗人临终前表达了自己一生最大 的愿望:收复中原,实现国家统一。
•从“元知”到“但悲”,为诗意转承起到了强烈的反 衬作用,更衬托出作者爱国境界之高伟已非常人所能 企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