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里的小动物》

合集下载

土壤里的小动物初中生物课件

土壤里的小动物初中生物课件

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让别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 为了向别人、向世界证明自己而努力拼搏,而一旦你真的取得了成绩,才会明白:人无须向别人证明什么,只要你能超越自己。 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没有胜他的把握。 永不言败,是成功者的最佳品格。 萤火虫的光点虽然微弱,但亮着便是向黑暗挑战。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不如意的时候不要尽往悲伤里钻,想想有笑声的日子吧! 只有承担起旅途风雨,才能最终守得住彩虹满天。 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 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感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 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 钱可以帮穷人思维的人解决温饱,却可以帮富人思维的人制造财富。 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 人的成长需要接受四个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师、书本、社会,有趣的是,社会似乎总是与前面三种教给你的背道而驰。 通往光明的道路是平坦的,为了成功,为了奋斗的渴望,我们不得不努力。 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 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别拿自己的无知说成是别人的愚昧!
了解不一样的蜘蛛
( 一 ) 化尸大法: 蜘蛛猎食时先用毒牙 分泌口水溶解猎物,再慢慢吸食,一点 干净。
( 二 ) 自制保鲜袋: 蜘蛛怕光,经常对 风的地方结网。蜘蛛丝除了用来网罗猎 用来当保鲜袋,蜘蛛将吃剩的食物用网 留待下次食用。
( 三 ) 洁癖: 蜘蛛将吃、睡和拉的场所 家养的蜘蛛一般把笼边当垃圾站,在那 扔食物残渣
②用手指在蚯蚓的体表来回抚摸, 感觉,为什么?

土壤里的小动物PPT课件 苏科版

土壤里的小动物PPT课件 苏科版


鼠妇又称“潮虫、西瓜虫、团子虫 曲成团,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
• 是节肢动物。又名百脚、百足虫。身 成,背面是暗绿色,腹面是黄褐色, 长着一对足。有的有毒,蜈蚣生活在

又称北京山蛩[qióng] 虫。属于节肢动物 体长而稍扁,长约35毫米,暗褐色,背
蜘蛛
蜘蛛有 都是食肉动 吞食了 80% 从而有效地 虫的数量。 蜘蛛,害虫 成灾。所以
阅读课本P94~95、P96,回答下列问
1、蚯蚓是一种什么样的小动物?
2、蚯蚓外部形态 3、蚯蚓的触感 4、蚯蚓的运动情况
5、蚯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如何?
1、蚯蚓是一种什么样的小动物
蚯蚓是一般生活在潮 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 土壤中。白天在土壤中穴 居,夜间爬到地面,以土 壤中的有机物或植物的茎、
第十三章
土壤里的生物
1、土壤里的小动物
调查小动物的种类
• 蚂蚁
一般分几个 和蚁后、工蚁、 性复杂,有肉食 有的危害人类, 小家蚁侵袭人们 污染,传播疾病 的东方矛蚁可加 字花科蔬菜和西 类又能消灭害虫 朋友,如红树蚁
• 昆虫的一种。俗名屎蛒螂。中药名 布于中国 。体长23.7~40毫米,宽
2、蚯蚓的外部形态
长圆柱形 ①体形:
暗红色或灰黑色 (保护 ②体色:
环状体节 ③身体由许多相似的_ _构 属于_环节 _动物 ④区分前后端:
3、蚯蚓的触感
①用手指在蚯蚓的体表轻轻触摸, 湿润、黏滑 有__ __感觉,
蚯蚓体表湿润、黏滑的作用?如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 体表进行气体交换;湿润 蜘蛛猎食时先用毒牙 分泌口水溶解猎物,再慢慢吸食,一点 干净。 ( 二 ) 自制保鲜袋: 蜘蛛怕光,经常对 风的地方结网。蜘蛛丝除了用来网罗猎 用来当保鲜袋,蜘蛛将吃剩的食物用网 留待下次食用。 ( 三 ) 洁癖: 蜘蛛将吃、睡和拉的场所 家养的蜘蛛一般把笼边当垃圾站,在那 扔食物残渣

最新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13.1《土壤里的小动物》ppt课件.

最新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13.1《土壤里的小动物》ppt课件.

蜈 蚣 : 多 足 类
蜈蚣:又名百脚、百足虫。
蚰 蜒 : 多 足 类
俗名草鞋底、钱串子。
马陆:多足类
又称北京山蛩(qió ng)虫。
蜘 蛛 : 蜘 蛛 类
蜘蛛:食肉动物,它们吞食了 80% 的昆虫, 如果没有蜘蛛,害虫将会泛滥成灾。
蝎子是肉食性动物,生 命力非常顽强,对环境 的适应能力也很强。蝎 子的寿命长至36年,产 仔期25年。
尾 (肛门)
体节
前端
后端
环带
头 (口)
阅读课本P94及信息库P105资料,思考:
1、蚯蚓的体形?体色?你能分辨前后端吗?
2、用手指在蚯蚓体表轻轻触摸,有什么感觉?
来回抚摸蚯蚓的腹面,又有什么感觉?为什 么蚯蚓称为环节动物? 3、为什么下雨天蚯蚓会爬上地面?
在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到它外表 有刚毛,和我们人类的脚一样。
土壤里的小动物
线虫:线虫类动物
蝼 蛄:昆虫类
Lou gu
俗称土狗子,是农业的主要虫害之
蠼 qu sou 螋
俗称“耳夹子虫”:昆虫类
工蚁
蚂蚁:昆虫类
一般分几个等级,即雄蚁和蚁后、工蚁、兵 蚁。
蚂蚁:兵蚁
蚂蚁:蚁后

螂:昆虫类
鼠妇:甲壳类
鼠妇:又称“潮虫、西瓜虫、团子 虫”。
鼠 妇
体形、呼吸、运动、神经
总结蚯蚓适应穴居生活特点:
细长圆柱形,减少阻力。 1、体形: 身体分节可以灵活、自如的运动。 2、呼吸:用湿润的体表呼吸;体表的黏液 可起到润滑作用,减少钻土的摩擦力。 3、运动:依靠肌肉与刚毛的协调配合运动。 4、神经系统:较发达,能对刺激作出较灵敏 而准确的反应。(没有眼,体表有大量感光细胞, 前端特别多)

《土壤里的小动物》第2课时教案

《土壤里的小动物》第2课时教案

第1节土壤里的小动物(第2课时)【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为第4单元的第12章中第1节的第二课时,学生对土壤中的小动物种类、形态有了初步认识。

蚯蚓是土壤中最典型的代表。

本课重在对蚯蚓进行实验探究、观察,进一步认识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点。

【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往往对蚯蚓缺少亲切感,甚至个别女孩子还会有恐惧心理。

但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有很强的求知欲望。

为满足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要,本课强调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比较、思考等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进行情感教育。

【教学目标】1.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能够区别蚯蚓身体的各个结构;2.观察蚯蚓的运动、对刺激的反应等,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3.说出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主要特征;4.尝试一些科学实验的方法和科学思维的方法,进行发散性思维,培养概括分析等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及一定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自己实验,探究蚯蚓与土壤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总结出蚯蚓适应土壤里生活的特点。

【教学准备】活的蚯蚓、硬纸板、玻璃板、解剖盘、小电筒、烧杯、棉球、解剖针、放大镜等。

【教学过程】导言:小小的蚯蚓,泥水里有,花鸟市场有,渔具商店有,甚至饭桌上也会有,人们用它来喂鸡、喂鱼、做药,直至人类食品。

可见它与人类关系密切,是人类的朋友;此外,蚯蚓在生物演化史上还占有一席之地,它的许多形态结构在更高等的动物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因此,研究蚯蚓和生活习性,学习有关蚯蚓的知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章我们学习土壤中生活的动物,就是以蚯蚓为代表的。

新课探究:蚯蚓是大家熟悉的小动物,但大家未必仔细观察过。

本节课我们着重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运动、对刺激的反应等,找出蚯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主要特征,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课前自己采集活蚯蚓,说出采集的地点及方式,用什么方法带到学校来。

看课本94页的图,归纳出蚯蚓的生活环境——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土壤里的小动物课件苏科版七年级

土壤里的小动物课件苏科版七年级

土壤里小动物的食物链和生态作用
食物链:土壤里的小动物构成了一个复杂的食物链,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态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分解有机物质、促进物质 循环、维持土壤结构等。
食物来源:土壤里的小动物的食物来源包括植物残渣、微生物、其他小动物等。
生态平衡:土壤里的小动物的存在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探究土壤里小动物的采集和观察方法
采集工具:铲子、镊子、放大镜等 采集地点:选择湿润、肥沃的土壤 采集时间:选择晴天,避免雨天 观察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记录小动物的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
探究土壤里小动物的分类和鉴别方法
鉴别方法:观察形态、颜色、 大小、行为等特征
实验方法:使用显微镜、培 养皿等工具进行观察和实验
土壤小动物对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都有重要影响,如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 进植物生长等。
土壤小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清道夫”的角色,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质,防止土壤污染,保 持土壤健康。
土壤小动物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也有重要影响,它们能够调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 动和物质循环,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土壤小动物可以控制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HANK YOU
汇报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生活习性:昼伏夜出,以植物 根系为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生态作用:参与土壤养分循环, 有助于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平衡
土壤里小动物的适应性特征
身体结构:适 应土壤环境, 如蚯蚓的蠕动、 蚂蚁的掘洞等
食物来源:以 土壤中的有机 物质为食,如 蚯蚓、蚂蚁等

《土壤里的小动物 》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土壤里的小动物 》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土壤里的小动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说出土壤里的小动物种类以及与环境的关系;2.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3.理解蚯蚓在体形、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点;4.了解蚯蚓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他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探究蚯蚓适于在土壤中生活的特点;2.通过调查、观察和实验等探究活动,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注大自然里的生物的情感,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完成实验的能力,形成“生物与其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二、学情分析教学重点:理解蚯蚓在体形、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探究蚯蚓适于在土壤中生活的特点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活蚯蚓、垫纸板、解剖盘、放大镜、玻璃棒、干湿纸巾、制作课件学生准备观察蚯蚓并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特点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我们脚下的土壤里面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有些事我们经常看见的有些是我们平常不易见到的,你认识他们吗?翻开课本92页,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吧。

(播放课件显示课本上图13-1)生:根据课本上的提示来说说各个动物的名称这些动物你都了解他们吗?你更想跟谁有进一步了解,点开来试一试呢!(学生说出想了解的动物名称,通过课件链接到相应页面去稍作了解,三到四种为例)(二)讲授新课通过进一步了解,我们知道里很多土壤里生活的类型,其中,蚯蚓就是一种常见的生活在土壤里的环节动物。

达尔文曾赞誉蚯蚓时说“如果说,犁是人类最早的发明之一,那么远在人类生存之前,土地就已经被蚯蚓耕耘过了,并且还要被它继续耕耘”,那么,今天我们一起观察研究一下这个土壤里的耕耘者,看看它有哪些适应土壤土壤生活的特征呢。

活动一:探究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1.生活习性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蚯蚓什么样的小动物?自主学习,课本知识总结蚯蚓的生活习性特点,并且完成导学案上第1小题。

土壤里的小动物教案

土壤里的小动物教案
设疑:你们小组采集的土壤里,回答相关问题。
有哪些小动物,根据调查,不同
环境的土壤里,动物的种类和数
量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调查活动的
讨论与交流调查活动的经验和教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训。
交流与反思 指导学生将观察完毕的小动物
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观察完毕的小放回土壤中,培养学生爱护生物
动物放回土壤。
二、学情分析
1、教学重点:
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2、教学难点:
“调查土壤里的动物种类”中的“要找出这些动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教学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制作课件。
学生:4-5人分为一个调查小组。
实验材料:调查表、笔、放大镜、白瓷盘、小铲子、透明有盖的小瓶子。
的生命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师述:在我们脚下的土壤里,生
活着许多平常不易见到的小生
物,它们也是生物大家庭中不可
缺少的重要成员。课件展示91页简单介绍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引 入 “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示,并设结构特点,初步认识土壤里常见的动
疑:你见过这些小动物吗,能否物种类。
向大家简单介绍这些动物的生活
习性和结构特点,引导学生畅所
欲言。
组织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参
考91页方法指导,分组完成调查
活动。
提出调查活动的注意事项:
1、全班的调查场所的选择不要单认真听取并记录调查活动的注意一,要多样化,以利于正确认识事项,完成以下调查内容: 土壤小动物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1、全班同学4-5人组成一个调查小的关系。 组,从路边、草地、树林、花坛等场2、对于捕捉到的行动迅速、难以所中任意选择一个地方。 观察的小动物,要设法限制其活2、用小铲子掘取少量土壤,放在白动范围和逃逸速度,如:容器加瓷盘内。用手弄散土壤,捕捉土壤里盖玻璃板、将其放入水中等。 的小动物,放入瓶内,并加以辨认。3、如捕捉到蚯蚓,则连同土壤一每种动物收集3-4只。用塑料袋装取

《土壤里的小动物》第1课时探究课件-3560

《土壤里的小动物》第1课时探究课件-3560
蚯蚓是一般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 有机物的土壤中。白天在土壤中穴居,夜 间爬到地面,以土壤中的有机物或植物的 茎、叶等作为食物。
2、蚯蚓的外部形态
①体形: 长圆柱形 。 ②体色: 暗红色或灰黑色(保护色) 。 ③身体由许多相似的 环状体节 构成,属于_环节_动物 ④区分前后端:前端有 口 和 环带。
蚰蜒
蝼蛄 lou gu 俗称土狗子。身体细长, 翅膀短小,前足粗短扁平 像铲子,善于掘土筑洞。 是农业害虫。
蠼螋 qu sou
俗称“耳夹子虫”。生 长在土壤中,落叶堆或岩 石下,食性杂食。此类昆 虫具有高度母爱。
螳螂
鼠妇
鼠妇又称“潮虫、西瓜虫”,常能 卷曲成团,需生活在潮湿、温暖以 及有遮蔽的地方,昼伏夜出。
自学指导:
1、阅读P94-95“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及P105“信 息库--蚯蚓”,思考:
①蚯蚓属于什么动物? ②蚯蚓一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以什么为食? ③蚯蚓外部形态?如何辨认它的前端和后端? ④蚯蚓的运动情况? ⑤蚯蚓的呼吸情况? ⑥蚯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如何? ⑦蚯蚓对土壤环境的作用有哪些?
头三角形且活动自如 ,螳螂经 常会自相残杀,因此牠们对自 己的同类也时刻保持着警惕, 否则就会有被吃掉的危机。在 螳螂交配以后,雌螳螂会吃掉 雄螳螂。
蜘蛛
蟋蟀
蝎子
冷血动物,喜欢群居。蝎子昼伏夜出, 视力很差,行动不灵活,因而捕食能力 差,经常处于时饱时饿的状态。
蝗虫 蚱蜢 zha meng
参考下面的检索分类图表,认识从土壤里捕捉到的小动物。 小动物检索分类图表
身体分节可以灵活、自如的运动。 2、呼吸: 用湿润的体表呼吸;体表的黏液可起到润滑作
用,减少钻土的摩擦力。 3、运动: 依靠肌肉与刚毛的协调配合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高效的挖洞机 说到蝼蛄惊人的挖洞那里,还有个传说。很早以 前,有个横征暴敛,欺压人民的皇帝,百姓被他压榨得无法生活下去了, 便联合起来造反。他们拿起锄头扁担冲进皇宫,皇帝闻讯从后门落荒 而逃。追赶的人群喊声震天,惊慌失措的皇帝正无处躲藏时,只见路 旁有个蝼蛄挖的土洞,便一头钻了进去,躲过了这场“灭顶之灾”; 后来皇帝为报答救命之恩,赐给蝼蛄边地一垄;任它随意吃空中禾苗。 故事虽然出于虚构,蝼蛄挖洞能力的强大可是千真万确的。
蜘蛛
蜘蛛有的有毒,都是 食肉动物,它们吞食 了 80% 的昆虫,从 而有效地控制了害虫 的数量。如果没有蜘 蛛,害虫将会泛滥成 灾。所以,蜘蛛是对 人有益的动物。
了解不一样的蜘蛛
( 一 ) 化尸大法: 蜘蛛猎食时先用毒牙麻痹对方,分泌 口水溶解猎物,再慢慢吸食,一点儿不漏吃个干净。
( 二 ) 自制保鲜袋: 蜘蛛怕光,经常对着透光和透风的 地方结网。蜘蛛丝除了用来网罗猎物外,还可用来当保 鲜袋,蜘蛛将吃剩的食物用网把猎物包好,留待下次食 用。
马陆
又称北京山蛩虫。属于节肢动物门,多足纲。体 长而稍扁,长约35毫米,暗褐色,背面两侧和步肢呈 赤黄色。躯干分20节。第2~4节各有1对步肢,自第5 节开始各有2对步肢。臭腺孔在第5、7、9、10、12、 13、15~19节的两侧。栖息在潮湿耕地或石堆下,常 成群活动。以腐植质为食。有时损害农作物。
蟋蟀
• 俗称"蛐蛐",又叫"促织"。体长15~40毫米,触角 比身体还长。雌虫三尾,中间一尾为产卵管。雄虫 二尾,生性好斗,得旺时会摩擦翅膀鸣叫。吃庄稼 的根、茎和叶,是害虫。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 ,砖石下或土中。
• 蝎子
• 昼伏夜出,是冷血动物,有冬眠的习性,胆小易受惊 , 喜欢群居。蝎子昼伏夜出,视力很差,行动不灵活,因而 捕食能力差,经常处于时饱时饿的状态,久而久之养成了 动物界中罕见的耐饿能力。蝎子是肉食性动物,生命力非 常顽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很强。蝎子的寿命长至36年 ,产仔期25年。
• 螳螂
头三角形且活动自如 ,螳 螂是肉食性的昆虫,牠专 门吃其它种类的昆虫。螳 螂经常会自相残杀,因此 牠们对自己的同类也时刻 保持着警惕,否则就会有 被吃掉的危机。在螳螂交 配以后,雌螳螂会吃掉雄 螳螂。
蜈蚣
• 是节肢动物。又名百脚、百足虫。身体由21节组成 ,背面是暗绿色,腹面是黄褐色,每节上都生长着 一对足。有的有毒,蜈蚣生活在腐木和石隙中间, 行动十分敏捷,每当晚上外出捕食小动物,白天闭 门不出。蜈蚣在中医学上有重要的医药价值
鸣叫集于一身的昆虫,可以说是绝无仅有,虽说它样样不精,难以获 得单项冠军,但还称得上是“五项全能”的好手。 (1)海陆空全能 每逢插秧季节,当大田灌满水后,常把蝼蛄的家园 冲毁,于是它们纷纷从地洞中出来逃命。有的在水面上游泳,有的在 田埂上疾走,一到晚上,它们纷纷向灯光处飞行,真是会游、善跑、 能飞的“海陆空”全能型健将。
பைடு நூலகம்
• 鼠妇
鼠妇又称“潮虫、西瓜虫、团子虫”,常能卷曲成 团,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 ,它们都需生活在潮湿、温暖以及有遮蔽的场所, 昼伏夜出,具负趋光性。杂食性,食枯叶,绿色植物,
菌类孢子等.
轻音乐演奏家—
螽斯( zhōngsī)
• 也叫蝈蝈、叫哥哥。头部有黄褐色、细长呈丝 状的触角,是其感觉器官之一。后足强健、大腹, 善跳跃。平时隐藏于草中,或在植物茎杆上爬行、 栖息、觅食。主要吃植物的茎、叶、瓜、果等,食 量较大, 是危害农作物的害虫之一。
(3)并不高明的歌唱家 你知道吗,蝼蛄还会呜叫呢!不过,纵然它 学着蟋蟀和螽斯那样“摩翅而歌”,在地下传出沉闷的“咕咕”之声, 然而结果却难登大雅之堂。最后要说的是,土狗是一味中药材,
蠼螋
qúsōu
俗称“耳夹子虫”。生长在土壤中,落叶堆或岩石下,食 性杂食. 此类昆虫具有高度母爱,雌虫会不时将卵表面清 理干净,避免卵受真菌危害,甚至照顾幼虫至离巢.
1、土壤里的小动物 2、土壤里的微生物
第1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
1、知识目标
(1)概述土壤里的动物种类。 (2)说出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 类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探究活动,提高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加强保护蚯蚓等动物的情感,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 境相适应”的观点。
( 三 ) 洁癖: 蜘蛛将吃、睡和拉的场所分得很清楚,家 养的蜘蛛一般把笼边当垃圾站,在那里大小便及扔食物 残渣
( 四 ) 胃口极秀气: 蜘蛛领域感很强,要单独饲养。它 们一个月只吃一到两餐,最长可以绝食两个月。食物主 要是蟋蟀、草蜢等昆虫,只需在笼里放一块湿海绵给它 补充水分,就可以养到成年 ( 七年左右 ) ,不用换笼
预习思考一 1、你知道土壤中有哪些动物? 2、想一想,如何对这些动物进行分类?
认识土壤里的小动物
蟋蟀
鼠妇
蜈蚣
蚂蚁
蜣螂
蚯蚓 蝼蛄
马陆 蠼螋
蜘蜘蛛蛛
蚰蜒
蝼蛄
俗称土狗子。身体细长,翅膀短小,前足粗短扁 平像铲子,善于掘土筑洞。吃麦、粟、棉花、蔬菜和 烟草的根、茎以及幼苗,是农业的主要虫害之一。
五项全能:在昆虫中,像蝼蛄一样能够把疾走、游泳、飞行、挖洞和
瓢虫
• 瓢虫是一类非常漂亮的甲虫,圆圆的身体,鞘翅 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 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 但有些瓢虫,鞘翅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 ;体长通常在1-15毫米之间。我们看到瓢虫时,还 是要数一数它的星点数,再命名。
蜣螂
• 昆虫的一种。俗名屎蛒螂。中药名蜣螂虫。广布 于中国 。体长23.7~40毫米,宽16.8~23毫米。大 型甲虫,体短阔,椭圆形,背面十分圆隆,体黑 或黑褐。常见粪食性甲虫,药用昆虫。
• 蚂蚁
一般分几个等级,即雄 蚁和蚁后、工蚁、兵蚁。蚁 的食性复杂,有肉食性和植 食性;有的危害人类,如侵 入居室的小家蚁侵袭人们的 食物而造成污染,传播疾病, 生活于田间的东方矛蚁可加 害马铃薯、十字花科蔬菜和 西瓜等。有些蚁类又能消灭 害虫而成为人类的朋友,如 红树蚁能防治柑橘树上的害 虫,红褐林蚁等可消灭森林 害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