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历史文化-中国文学

合集下载

公共基础知识(全)

公共基础知识(全)
精品PPT
五、民法 1.民法概述 2.民事主体 3.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4.民事权利 5.民事责任 6.诉讼时效 7.合同法
精品PPT
六、经济法 1.经济法的概念 2.反不正当竞争法 3.产品质量法 4.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精品PPT
七、商法 1.商法的概念和特征 2.商事主体的种类 3.公司法 4.保险法 5.破产法 6.证券法
精品PPT
十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提出的背景和过程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
神文明之间的关系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9.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 10.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重点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需破解的难题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党的领导
三、常用公文写作 1.公文写作的程序 2.机关公文的写作方法、写作要求 3.常用公文种类及适用范围
精品PPT
四、常用事务文书写作 1.简报 2.调查报告 3.计划 4.总结 5.讲话稿 6.慰问信 7.感谢信 8.倡议书
精品PPT
五、公文处理 1.收文处理 2.发文处理
精品PPT
第九章 历史知识 要点: 一、中国近代史 1.列强的侵华战争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3.洋务运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4.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 5.辛亥革命 6.新文化运动
十四、我国的和平外交战略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公共基础知识点整理必背!

公共基础知识点整理必背!

公共基础知识点整理必背!
1.文化艺术方面: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
-中国的古代文学、诗词、戏曲、美术、音乐等;
-世界的文学、音乐、美术、电影、舞蹈等;
-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历史知识方面:
-中国的历史,如夏、商、周、秦、汉、唐、宋、明、清等朝代的历史;
-世界的历史,如古埃及、古希腊、罗马帝国、欧洲中世纪等;
-中国的革命史,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等。

3.科学技术方面:
-基本的物理学概念,如力、能量、电磁波等;
-基本的化学概念,如原子、分子、化学反应等;
-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如细胞、遗传、生态等;
-基本的地理学概念,如地球、气候、地形、人口等;
-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如计算机组成、编程语言、网络等。

4.法律法规方面:
-宪法、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法规;
-交通法规、消防法规、环保法规等日常生活中的法律法规;
-劳动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等与工作和经济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

以上仅为一些公共基础知识点的概述,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知
识也是必须要掌握的。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适应社会生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学习这些知识点,加强自
己的公共基础知识储备。

公共基础知识汇总

公共基础知识汇总

公共基础知识汇总公共基础知识是指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它们涵盖了各个领域的基础要点和常识。

掌握公共基础知识对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的要求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公共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汇总和总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历史常识了解历史常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过去,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

历史知识涉及到各个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内容。

例如,我们要了解中国历史,可以从三皇五帝、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时期入手,重点了解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主要人物。

此外,全球历史也是需要了解的,比如罗马帝国、希腊神话、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

二、地理知识地理知识是指地球表面的各个地区、地理特征、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

了解地理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地理知识包括世界地理、国家地理、城市地理等方面。

我们可以了解世界各大洲、各国的地理位置、人口、文化特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也可以了解一些著名城市的地理特点和重要建筑。

三、文学艺术常识文学艺术常识是指文学和艺术方面的基础知识,例如文学名著、文学流派、文学家、艺术作品、艺术家等。

了解文学艺术常识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修养。

我们可以阅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并了解文学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等。

在艺术方面,我们可以学习一些绘画、音乐、舞蹈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一些著名的艺术家和作品。

四、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技术知识是指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

了解科学技术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和应用技术,促进科技创新和发展。

科学知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等方面,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原理和实验方法。

技术知识包括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方面,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基本的技术原理和应用。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人文历史是公共基础知识的考点之一,那么,下面请看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归纳,希望大家喜欢。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一、汉朝科技文化1、张衡:(1)对月食做出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2)地动仪:遥测地震方向。

2、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3、华佗:麻沸散。

4、《史记》: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1、南朝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数值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

2、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3、范缜《神灭论》。

4、王羲之:“书圣”,代表作《兰亭集序》5、三大佛教艺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三、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1、印刷术:隋唐时期已经有了雕版印刷。

现存最早,唐868年的《金刚经》。

2、火药:唐朝中期有了火药,唐末用于军事。

3、唐朝接触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制订《大衍历》。

测定了本初子午线的长度。

4、孙思邈《千金方》,“药王”。

5、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6、敦煌莫高窟:世界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7、赵州桥:李春,石拱桥。

四、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1、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2、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成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3、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4、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风俗画的杰作,描写的'是北宋都城开封(在河南,汴梁、东京)的繁荣景象5、元初,郭守敬主持编定了《授时历》6、元曲:关汉卿《窦娥冤》五、明朝时期的科技文化1、民主思想萌芽(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并成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2、徐光启,介绍西方科学成就的先驱者,著作《农政全书》,与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3、宋应星《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4、李时珍,《本草纲目》5、四大奇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六、清朝时期的科技文化1、清乾隆年间组织编写了《四库全书》,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类,共收录典籍3000多种。

公共基础知识考的什么内容

公共基础知识考的什么内容

公共基础知识考的内容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招聘岗位要求应聘者具备一定的公共基础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不仅仅是关于专业技能的培训,更多的是涵盖了一些综合性和基础性的知识。

在各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中,考察的内容也各有不同,但大致可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一直是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中的重点,考察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古代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
2. 政治常识
政治常识也是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必考内容,主要考察以下方面:
•宪法和法律
•政治制度
•政党、政治组织等
•国家机构和职能
3. 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知识包括经济学原理、经济体制、宏观经济政策等,考察的内容多为常识性问题和基础概念。

4. 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不仅包括文学、艺术、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还可能涉及当代文化现象和热点问题。

5. 社会科学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考察的范围较广,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相关知识。

6. 环境和科技常识
现代社会对环境和科技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也会考察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常识。

7. 社会生活和民生常识
社会生活和民生常识考察的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如法律常识、医疗卫生、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总的来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旨在考察应试者对社会和国家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常识性问题的把握能力。

通过考察这些基础知识,不仅可以衡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还可以检验其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认知水平。

因此,对于准备参加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人来说,系统学习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一、上古神话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1)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

(2)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3)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二、先秦文学1.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

《左传》、《毂梁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

著名篇目有《关睢》、《伐檀》、《硕鼠》、《七月》。

4.《战国策》,33篇,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写。

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

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三、两汉文学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1.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

主要作品为《新书》。

另有《吊屈原赋》等赋,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2.刘安,封淮南王。

主要作品为《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3.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

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

4.乐府民歌和赋乐。

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后指所搜集的诗。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1.“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

曹操的《观沧海》、《蒿里行》,曹丕著有《典论》及诗歌《短歌.行》等,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两汉文学知识点汇总1500字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两汉文学知识点汇总1500字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两汉文学知识点汇总1500字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文学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下面是关于两汉文学知识点的汇总。

1. 《楚辞》:《楚辞》是两汉时期的一部重要文学作品集,共收录了17位楚国诗人的的作品。

其中以屈原的《离骚》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2. 《史记》:《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一部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该书以两汉及前秦历史为中心,分纪、本纪、列传、表四种体例,内容涵盖了从夏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3. 《论衡》:《论衡》是董仲舒所著的一部辩证文集,是中国古代辩论思想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书中内容包括政治、伦理、宗教、文学等方面的辩论,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4. 《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家经典之一。

书中主要记录了孔子的言论和教育思想,强调“仁”、礼治国的理念,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5.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刘义庆所编的一部散文集,记载了东晋至南朝宋的社会生活风尚和风气变迁。

该书以短小精悍的文字描绘了各种人物形象,被誉为古代通俗小说的鼻祖。

6. 《汉书》:《汉书》是班固撰写的一部综合性历史著作,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历史书。

书中详细记载了西汉和新汉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内容,为研究两汉时期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7. 《西京杂记》:《西京杂记》是刘向所著的一部散文集,内容涉及两汉以来的历史典故、文化人物、玄学讲义等。

该书以平实的语言和丰富的典故,揭示了两汉时期的社会文化风貌。

8. 《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内容涵盖了两汉时期以前的作品。

该书以华夏民族的集体记忆、民俗风情、宗教信仰等为主要内容,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 《郑庄公问》:《郑庄公问》是郑国庄公与管仲对话的记录,以它开篇,并穿插于各篇之中,体现了古代学者的辩论风格和哲学思辨。

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

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

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

司马相如16. 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17. 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19. 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21.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22. 三代:夏商周23.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24. 三王:夏禹商汤周公25. 三山:蓬莱方丈瀛洲26. 三教:儒释道27. 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28.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29.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31. 岁寒三友:松竹梅32. 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各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34. 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36.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38.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39.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40. 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41.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42.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44.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45.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4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47.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48.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49.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50.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51.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53.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54.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1.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2.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葛亮
《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陶渊明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
王勃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韩愈
《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柳宗元 《捕蛇者说》《小石潭记》《黔之驴》
朱自清
作品:诗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著名篇目:《背影》《荷塘月色》《绿》
徐志摩
新月派主要诗人
作品: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等,著名篇目有《再别康桥》《在病中》《沙 扬娜拉》《偶然》等
关汉卿
《窦娥冤》——窦娥 《救风尘》——赵盼儿
《望江亭》——谭记儿
马致远 《汉宫秋》——王昭君、汉元帝;《青衫泪》——白居易
《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后赤壁赋》《飓风赋》《石钟山记》
周敦颐 《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魏学洢 《核舟记》 明
归有光 《项脊轩志》

袁枚 《黄生借书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
029
历史文化——中国文学(2)
现当代 文学 (部分)
元曲 四大家
鲁迅 叶圣陶 茅盾
郑光祖 《倩女离魂》——张倩女
白朴 《墙头马上》——裴少俊;《梧桐雨》——唐明皇、杨贵妃
三言二拍
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罗贯中:《三国演义》,
明清 小说
四大奇书(明)
施耐庵:《水浒传》,中国第一部用通俗口语写成的长篇小说 吴承恩:《西游记》,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四大奇书”之首,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 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章回小说
清代小说
曹雪芹:《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蒲松龄:《聊斋志异》,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
030
历史文化——中国文学(1)
古代 散文 名篇
春秋
左丘明 《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战国 韩逐客书》 贾谊 《过秦论》《吊屈原赋》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
南北朝 江淹 《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三国 东晋
曹植 《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名都篇》、《白马篇》
原名周树人 作品:《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 作品: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夜》等, 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原名沈德鸿,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
作品: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刘禹锡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杜牧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欧阳修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秋声赋》
北宋 南宋
苏洵 《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范仲淹 《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伤仲永》《读孟尝君传》
苏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