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继电保护技术
继电保护原理微机继电保护原理

微机继电保护采用数字信号处理 技术,具有高精度的测量和判断 能力,提高了保护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灵活性强
微机继电保护可以通过软件编程实 现不同的保护功能,适应性强,易 于扩展和维护。
易于远程控制
微机继电保护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 监控,方便了运行和维护。
传统与微机继电保护的结合应用
互补性应用
在电力系统中,可以将传统继电保护和微机继电保护结合使用, 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整个系统的保护性能。
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的构成
硬件部分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硬件主要包括中 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 电路等,用于实现各种保护功能。
软件部分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软件主要包括系 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负责管 理硬件资源和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根 据保护原理实现具体的保护功能。
微机继电保护的算法
傅里叶变换算法
通过分析电流、电压信号的频 谱,检测设备是否出现故障。
最小二乘法算法
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计 算出设备的参数,用于判断设 备是否出现故障。
波形比较算法
通过比较故障前后的电流、电 压波形,判断设备是否出现故 障。
递归最小二乘法算法
通过递归的方式计算设备的参 数,用于判断设备是否出现故
障。
微机继电保护的优点
定期维护
定期对微机继电保护装置 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装 置的稳定运行和延长使用 寿命。
故障处理
在发生故障时,及时进行 故障定位和排除,恢复微 机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 行。
05 微机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 与展望
人工智能在微机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如神经网络、模糊逻辑等,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进行快速 识别和判断,提高继电保护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说明微机继电保护的特点

说明微机继电保护的特点
微机继电保护是一种新型的电力系统保护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 高可靠性:微机继电保护采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减少了人为干扰和误操作的可能性,保证了保护的可靠性。
2. 高灵敏度:微机继电保护能够对电力系统中的小故障进行及时检测和处理,避免了因小失大的情况。
3. 多功能性:微机继电保护可以实现多种保护功能,如过流保护、接地保护、差动保护、跳闸保护等。
4. 易于升级:微机继电保护采用软件编程技术,可以通过升级软件来实现功能的扩展和更新,以适应不同的保护需求。
5. 数据存储和分析功能:微机继电保护能够对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存储和分析,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6. 远程通信功能:微机继电保护可以与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测系统进行联网,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和运行安全性。
综上所述,微机继电保护具有高可靠性、高灵敏度、多功能性、易于升级、数据存储和分析功能以及远程通信功能等特点,是电力系统保护领域的重要技术。
- 1 -。
微机继电保护的优点及抗干扰措施

微机继电保护的优点及抗干扰措施微机继电保护的优点:1. 精确度高:微机继电保护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具有高精度的测量和分析能力,能够准确判断系统的运行状态并采取相应的保护动作,有效地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2. 可编程性强:微机继电保护具有较大的内存和高速的处理能力,可以通过软件编程实现灵活的保护策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保护参数的调整和设定,提高了保护系统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3. 通信性能好:微机继电保护可以通过通信网络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实现集中监控和远程控制,方便了对电力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4. 自诊断功能:微机继电保护具有自检、自测和自诊断功能,能够自动检测和判断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和异常情况,并进行报警和记录,提高了对设备的监测和维护效果。
5. 可靠性高:微机继电保护采用双通道冗余设计和硬件故障自动切换功能,能够在单通道故障的情况下自动切换到备用通道,确保保护系统的持续运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微机继电保护的抗干扰措施:1. 屏蔽:采用屏蔽技术,有效地阻隔外界干扰信号的影响,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屏蔽可以是金属屏蔽或电磁屏蔽,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屏蔽方式。
2. 滤波:在输入和输出端口添加滤波器,通过滤波器的滤波作用,削弱和消除高频噪声干扰信号,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3. 接地:良好的接地系统是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关键,通过合理的接地设计和接地电阻的选择,减少地电势差和地回路干扰,提高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干扰检测:引入干扰检测技术,实时监测系统中的干扰信号,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判断,及时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5. 封装设计:合理的封装设计可以减少电磁泄漏和干扰,将关键电子模块封装在金属外壳中,有效地隔离干扰源和被干扰对象,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
6. 程序保护:通过设置密码和权限限制,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对保护系统进行恶意操作,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和微机保护原理

继电保护基础知识和微机保护原理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安全措施之一,它的作用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迅速切除或隔离故障点,保护电力设备和人身安全。
而微机保护利用先进的微机技术,结合各种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实现电力系统的准确、灵敏和可靠的保护,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继电保护基础知识和微机保护原理。
一、继电保护基础知识1.继电保护原理继电保护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故障特征,通过各种传感器和设备,对电力系统的电压、电流、功率等进行监测和测量,从而判断系统是否发生故障以及故障的位置和类型。
根据保护原理的不同,可以将继电保护分为差动保护、过流保护、间隙保护、距离保护等。
2.继电保护的类型继电保护按照保护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线路保护、母线保护、馈线保护等。
不同的保护对象有着不同的保护特点和保护要求。
3.继电保护的组成继电保护由监测传感器、比较装置、判据装置和动作执行装置等组成。
监测传感器负责将电能转化为可测量的电信号,如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比较装置根据测量信号和设定值进行比较,判断系统的状态;判据装置根据比较装置的输出结果,生成动作指令,控制动作执行装置对保护范围内的设备进行保护动作。
1.微机保护系统结构微机保护系统由数据采集模块、微机主控装置、数据处理模块、监测和操作界面等组成。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采集保护对象的电压、电流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微机主控装置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并根据设定条件生成保护动作指令;数据处理模块进行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提供故障记录和统计报表等。
2.微机保护的特点微机保护具有以下特点:(1)准确性高:微机保护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测量电力系统的各种参数,提高保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速度快:微机保护系统的处理速度很快,可以在几十毫秒内完成对电力系统的故障判断和动作指令的生成。
(3)功能强大:微机保护具有丰富的功能,可以实现过流保护、差动保护、距离保护、频率保护等多种保护方式。
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简要探讨

接人 R C滤 波器 。对 于 微机保 护, 印制 在 板 布线设计 时 应使强 、弱信号 电路 之 间有 一 3 . 电子技术 知识 。 .1 1 电网 中微机 保护使 定 的距 离 , 免平 行 , 芯片 的 电源 与零 序 避 在每
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8 0一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趋 势进行 了探 讨 。 关键 词 : 微机 继 电保护 ; 术特 点 ; 技 事故种 类 ; 发展
用 越来越 多一 名继 电保护 工作者 学好 电子技 术 及微 机保护 知识 当务 之急 31 微机保 护原理和组 成 。 .2 . 在微 机继 电 保护测 试仪及 自动 装置 的使用 过程 中 ,要 能 迅 速分 析出产 生故 障或事 故的原 因 以及故 障 部位 ,这就要 求 电力 工作 人员需 要具 备过 硬 的微机 保护知 识 , 熟悉 保护 原理 和装置 性 能 , 熟记微 机保 护逻辑 框 图 ,熟悉 电路原 理和 元 件 功能 。 3 具 备 技 术 资料 的 阅读 能 力 微 机 继 . 2 电保 护 事故 的处 理 离不 开诸 如检 修 规程 、 装 能。 调试 大 纲和调试 记 录 、 1 由软件 实现 的动 作特 性 和保 护 逻辑 置使用 与技 术说 明书 、 . 3 功 能不受 温度变 化 、 电源波动 、 使用 年 限的影 定值通 知 单、整组 调试 记录二 次 回路 接线 图 等资 料 ,所 以技术 人员 必须具 备这方 面 的素 响。 1 简洁可靠 地获 取信息 , 串行 口同 质 。 . 4 通过 3 . 用 检 查 方 法 一 般 的继 电 保 护 事 3运 P 通信 就地 或远方控 制 。 c 1 . 用标 准的通信 协议 ( 的通 信体 故 往往 凭借 简 单的检查 手段 就 能够 被查 出 。 5采 开放 系1 , 置能够 同上位机 系统通信 。 使装 如果用常规检查仍未发现元件故障,则说明 2 常见微机 继电保护 事故种类 该 故障较为 隐蔽 , 当引起重 视 。 时可采 用 应 此 21定值 问题 。①整 定 计算 误差 ② 人为 逐级 逆 向检 查 法 ,即从 故障暴 露点人 手去 分 . 整 定错误 ③装置 定值漂移 ,元 器件老 化及损 析原 因 , a 由故障原 因判别 故障 范围 , 找 到故 查 障 原因 以后 就可 以采用顺 序检 查法对 装置 检 坏b 温度 与湿度 e 定值漂 移 问题 。 2 电源 问题 。① 逆变 稳压 电源 问题 , 查 。 . 2 a 纹 波 系数 过高 b 出功率或 稳定性 差② 直流 输 4 抗干扰 继 电保 护的抗 于扰是 指继 电保 护装置 在 熔丝配置问题③带直流电源操作插件。 既不 受周 围 电磁环 境 的影 23T . A饱 和问题 。继 电保护 测量对 二次 投人 实 际运行 时 , 1微 机继 电保 护主要技 术特点 研究 和实 践证 明, 与传 统 的继 电保 护 相 比较 , 机保 护有许多 优点, 主要特点 如下 : 微 其 1 . 善和 提高继 电保 护 的动 作 特征 和 1改 性 能, 正确率高 。主要表 现在能 得到 常规 动作 保 护不 易获 得 的特性 ; 其很 强的记 忆 力能 更 好地 实现故 障分量保 护 。 1 . 以方 便地 扩充 其他 辅 助功 能 。如 2可 故 障录波 、 形分 析等 , 以方便 地 附加低 频 波 可 减载、 自动 重 合 闸 、 障录 波 、 障测距 等 功 故 故
微机继电保护的优点及抗干扰措施

微机继电保护的优点及抗干扰措施微机继电保护是一种基于微机技术的电力系统保护装置。
相比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微机继电保护具有许多优点,同时也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抵抗可能的干扰。
下面是微机继电保护的优点及抗干扰措施的详细介绍。
1.灵活性:微机继电保护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需要进行编程和配置,可以实现多种保护功能的组合,适应不同的保护需求;对保护逻辑的修改和升级也更加方便。
2.可靠性:微机继电保护具有高精度的测量和计算能力,能够及时准确地检测电力系统中的异常情况,并做出相应的保护动作,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4.功能强大:微机继电保护不仅可以实现传统的电流、电压等基本保护功能,还可以实现过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功率方向保护、电能质量监测等高级保护功能,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5.数据采集和记录:微机继电保护能够实时采集和记录电力系统的电量、电压、电流等数据,为电力系统的维护和运行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也为电力系统的故障分析和事故处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电源稳定性:微机继电保护的正常工作需要稳定的电源供应,因此应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如采用电池或UPS(不间断电源)备用电源,以防止电源波动或突然中断对保护装置的影响。
2.电磁屏蔽:由于微机继电保护中存在大量的电子元件和电子线路,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因此应采取电磁屏蔽措施来减小外界电磁干扰对保护装置的影响,如使用金属屏蔽罩、封闭金属箱体等。
3.抗干扰技术: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应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如采用抗干扰滤波器、抗放电装置、抗电弧装置等,来减小干扰信号对保护装置的影响。
4.地线布置:良好的地线布置可以有效地降低接地电阻,减小接地电位差,提高保护装置的抗干扰能力。
5.软件设计:微机继电保护的软件设计应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采用合理的算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和去噪处理等,以提高保护装置对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
微机继电保护具有灵活性、可靠性、响应速度快、功能强大等优点,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微机继电保护原理

微机继电保护原理1.数据采集:微机继电保护通过连接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对电力系统的电流和电压进行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转换为电压或电流信号输入到微处理器中进行分析。
2.信号处理:微机继电保护通过模拟电路将采集到的电压和电流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线性化处理,保证信号的精度和稳定性,并将处理后的信号送入A/D转换器中进行数字化处理。
3.数字化处理:微机继电保护中的微处理器通过A/D转换器将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进行后续的数字处理和判断。
4.过电流保护:微机继电保护根据电流信号的大小判断系统是否存在过电流现象。
当电流超过设定的保护值时,微机继电保护会发出指令关闭相应的断路器,以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5.过压保护:微机继电保护通过分析电压信号的大小判断系统是否存在过压现象。
当电压超过设定的保护值时,微机继电保护会通过控制指令断开电力系统的电源,以避免设备损坏或火灾等安全隐患。
6.欠压保护:微机继电保护根据电压信号的大小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欠压现象。
当电压低于设定的保护值时,微机继电保护会发出指令关闭相应的电力设备,以防止设备受损或引起电路故障。
7.过负荷保护:微机继电保护通过分析电流信号的大小和持续时间来判断系统是否存在过负荷现象。
当电流超过设定的保护值并持续一定时间时,微机继电保护会发出指令关闭相应的设备,以防止设备受损或引起火灾等安全事故。
8.故障记录:微机继电保护具有故障记录功能,可以记录系统出现的故障信息,如过流记录、过压记录、欠压记录等,以便维护人员进行故障分析和故障排查。
总之,微机继电保护利用微处理器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判断,通过对电流和电压信号的分析,判断系统是否存在过电流、过压、欠压、过负荷等异常情况,并通过发出控制指令来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同时,微机继电保护具有故障记录功能,方便维护人员进行故障分析和处理。
微机继电保护的优点及抗干扰措施

微机继电保护的优点及抗干扰措施1.高速保护:传统的保护装置逐步被微机保护装置所取代,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微机保护装置具有更高的保护速度。
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仅能以毫秒级的速度执行保护判断,而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能以微秒级的速度执行保护判断,其保护速度是传统继电保护装置的数倍。
2.高可靠性: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通常采用机械式、电磁式等传统元器件,容易因为元器件的老化、机械损坏等原因而失效,而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使用的元器件是电子元器件,其寿命较长、可靠性较高,能够保证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
3.高精度: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具有较高的精度。
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仅具有一定的判别精度,如果遇到相邻线路干扰等情况,就会产生误判,而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能够针对各种干扰情况作出正确判断,并进行相应的保护措施。
4.多功能: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完成多种保护功能,如过电流保护、地电流保护、短路保护、过压保护、欠压保护等多种保护功能,并且可以通过编程方式设置参数,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5.可编程性: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具有强大的可编程性。
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仅能完成固定的保护功能,而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可以通过编程实现不同的保护功能,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进行参数设置,从而保证装置的最佳工作状态。
1.电气隔离:在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中,通常采用电气隔离的方式来避免各个元件之间的相互影响。
例如,将数字量与模拟量隔离,将微处理器与外部电路隔离等措施,能够有效地抑制外界噪声的干扰。
2.滤波:微机继电保护装置通常在输入端口、输出端口等关键位置采用滤波电路,以滤除高频噪声和杂波信号,从而提高装置的抗干扰能力。
3.地线处理: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接地处理是影响其抗干扰能力的重要因素。
在接地处理时,应注意消除地环形电流,采用良好的接地方式,有效降低地电位的参差不齐度,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4.软件滤波:在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软件设计中,通常采用滤波算法来降低输入信号中的噪声,例如,通过加权平均或中值滤波等算法处理输入信号,从而提高装置的抗噪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微机继电保护技术
关键词:微机保护故障抗干扰
摘要: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实际工程经验,介绍了我国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特点,针对目前我国微机保护的常见故障和抗干扰技术进行了分析,对微机继保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看法。
继电保护技术主要是针对电力系统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以探讨其对策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工况时,在可能实现的最短时间和最小区域内,自动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或发出信号由值班人员消除异常工况根源,以减轻或避免设备的损坏和对相邻地区供电的影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微机继电保护指的是以数字式计算机(包括微型机)为基础而构成的继电保护。
微机保护装置硬件包括微处理器(单片机)为核心,配以输入、输出通道,人机接口和通讯接口等。
该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矿山冶炼、铁路以及民用建筑等。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实际工程经验分析一下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技术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
1.主要技术特点
研究和实践证明,与传统的继电保护相比较,微机保护有许多优点,其主要特点如下[1]:
(1)改善和提高继电保护的动作特征和性能,动作正确率高。
主要表现在能得到常规保护不易获得的特性;其很强的记忆力能更好
地实现故障分量保护。
(2)可以方便地扩充其他辅助功能。
如故障录波、波形分析等,可以方便地附加低频减载、自动重合闸、故障录波、故障测距等功能。
(3)由软件实现的动作特性和保护逻辑功能不受温度变化、电源波动、使用年限的影响。
(4)简洁可靠地获取信息,通过串行口同 pc 通信就地或远方控制。
(5)采用标准的通信协议(开放的通信体系),使装置能够同上位机系统通信。
2.常见故障分析
(1) 硬件故障
主要有:按键失灵、显示屏显示不正常、插件损坏等等。
可能的原因有:运行时间太久使得按键机械部分接触不良导致按键失灵,或者是设备内部连接线损坏导致按键失灵;显示屏液晶面板受潮或受到损坏,显示芯片损坏;插件问题可能是插件电路电容长时间运行损坏,电源芯片损坏等原因造成。
(2)软件故障
某变电所主变压器采用的是wbz-1201d,保护运行时,所有报告均由人机对话模件收集显示或打印机输出。
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过这种情况而无法解决:保护屏上显示“有报告”,但人机对话模件上未显示“报告”内容,且打印机亦未工作。
(3)安装问题
安装保护设备时要注意防高压。
安装时要找厂家协商,在保护装置入口或适当的地方安装防高压装置,防止高压电窜入低压回路,烧毁插件板。
鹤矿热电厂就曾烧坏过三个插件板。
在二次回路接线时要将电流互感器的二次接线和微机保护内的二次接线一并考虑,否则可能出现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现象。
有时厂家来的高压开关柜电流互感器的内部接线已经完成,但个别出现反极性的情况,进而出现保护误动,所以在调试时开关柜内部接线也应检查。
3.抗干扰
继电保护的抗干扰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在投入实际运行时,既不受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又不影响周围环境,并能按设计要求正常工作的能力。
按干扰的形态可分为共模干扰、差模干扰两种。
共模干扰发生于保护装置电路中某点各导线对与接地或外壳之间的干扰;差模干扰是发生在电路各导线之间的干扰,是与信号传递途径相同的一种干扰。
保护装置接收这种干扰的能力和接收信号的能力完全相同。
按干扰的危害性可分两种,一是引起保护装置不正确动作的干扰,低频差模常属于这一类。
二是引起设备损坏的干扰。
由于高压网络的操作或雷电引起的高频振荡,最容易造成保护装置元件和二次回路的损坏。
这种干扰常属于共模干扰。
减少各种干扰对继电保护或其它二次设备影响,可以考虑采取
以下措施。
(1)硬件抗干扰
屏蔽和隔离相结合。
电磁屏蔽是通过切断电磁能量从空间传播的路径来消除电磁干扰的。
保护柜用铁质材料做成,以实现对电场和磁场的屏蔽,在电场很强的场合,可以考虑在铁壳内加装铜网衬
里或用铝板做屏蔽体。
隔离既可使测控装置与现场保持信号联系,又不直接发生电的联系。
(2)软件抗干扰
接入rc滤波器。
对于微机保护,在印制板布线设计时应使强、弱信号电路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避免平行,在每芯片的电源与零序
之间应加抗干扰电容,在交流和直流入口处应接入rc滤波器等。
对外部二次回路的设计采取必要的抗干扰措施。
如降低干扰源和干扰对象之间的耦合电容和电感;降低屏蔽层的阻抗值;降低二
次回路附近的电气值等等。
此外,保护装置的模拟输入量之间存在着某些可以利用的规律。
如果由于干扰导致输入采样值出错,可以取消不能通过检查的采样值,等干扰脉冲过去,数据恢复正常后再恢复工作。
4.微机保护的发展
我国的微机保护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尽管起步晚,但是由于我国继电保护工作者的努力,进展却很快。
经过10年左右的奋斗,到了80年代末,计算机继电保护,特别是输电线路微机保护已达到了大量实用的程度。
我国对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过程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起着先导的作用。
从70年
代开始,华中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华北电力学院、西安交通大力自动化研究院都相继研制了不同原理、不同型式的微机保护装置。
1984年原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首先通过鉴定,并在系统中获得应用,揭开了我国继电保护发展史上的新一页,为微机保护的推广开辟了道路。
在主设备保护方面,东南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研制的发电机失磁保护、发电机保护和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也相继于1989年、1994年通过鉴定,投入运行。
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研制的微机线路保护装置也于1991年通过鉴定。
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合作研制的微机相电压补偿式方
向高频保护,西安交通大学与许昌继电器厂合作研制的正序故障分量方向高频保护也相继于1993年、1996年通过鉴定。
至此,不同原理、不同机型的微机线路和主设备保护各具特色,为电力系统提供了一批新一代性能优良、功能齐全、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
因此到了90年代,我国继电保护进入了微机时代。
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在微机保护软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
(1)更趋自动化、智能化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概念的提出和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智能电
网相应配套的关键技术和系统也需要加快研发速度。
对于继电保护技术来讲,一方面,可以深入挖掘智能技术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进化规划模糊逻辑等在微机保护方面的应用前景,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以解决常规技术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
(2)提高微机保护的设备管理和事件记录功能
现在的微机保护,除了应完成保护、测控、通信一体化功能外,还应能提供被保护设备的日常管理和事件记录。
这些设备管理包括断路器的分闸、合闸次数,累计故障次数、断路器动作时间监视、断路器开断电流水平,断路器触头寿命、设备累计停电时间、设备累计运行时间、设备检修记录、分区段平均负荷电流、日最大负荷电流、日平均负荷电流、累计电度等。
对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如果有油温、压力等模拟量接入,还可进一步监视变压器的其它运行工况。
5.结语
随着我国智能化电网建设的一步步深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提高,数字式微机测控保护装置逐渐取代了传统模式,同时由传统的保护、测控单一实现方式向整合型转化即在同一平台上实现微机保护、测量监控及设备的管理和传动。
可以预见,未来的微机保护系统将会使更加人性化、自动化、智能化,将会为确保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琼, 康灵芳. 微机保护常见故障分析, 甘肃科技纵横, 2009, 38卷, 4期, 39-40.
[2] 周晓义. 微机保护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江西煤炭科技, 2009, 2期, 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