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土取样

合集下载

灰土取样中常用公式

灰土取样中常用公式

灰土取样中常用公式
平均干密度的最小值=压实系数X最大干密度
计算干密度大于干密度的最小值小于最大干密度平行试验两次干密度之差小于3%
平行试验两次含水率之差小于1%
烘干前样盒土重在15—30g之间
湿密度=环内的土重/环刀容积
含水率=[(湿土重一干土重)/干土重]x100%
干密度=湿密度/(1+含水率)
烘干后土重=烘干前土重/(1+含水率)
压实系数=平均干密度/最大干密度
灰土回填计算公式
根据图纸要求的压实系数(例如:灰土≥0.95、素土≤0.94)
例如试验报告:最优含水率20.8%,最大干密度1.54g/CM
资料表格上的要求的最小干密度:
报告上最大干密度(1.54)*图纸上的要求压实系数(0. 95)=最小干密度(1.463)
实际干密度
最小干密度(1.463)报告上最大干密度(1.54)之间的取值(例如:取1.48就是实际干密度)
压实系数:
实际干密度(1.48)/报告上最大干密度(1.54)=压实系数0.96
实际含水率:
在报告上找出最小干密度(1.463)点画至抛物线上,一直延伸至尾端抛物线上,纵横轴相交抛物线的中间所对应的横轴就是含水率的取值范围《例如:相对应17.5-24.2之间取值》《取20.3%就是含水率》以此类推。

实际湿密度:实际干密度(1.48)*(1+含水率《20.3%》=实际湿密度(1.78))。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基础土方回填材料见证取样要求和一般技术处理措施基础回填材料取样方法一、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㈠、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㈡、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C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2应不少于1个点;每个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

(环刀法)㈢、依据市标准《地基处理技术规》(DBJ08—40—1994)取样1、整片垫层①、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②、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①、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②、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㈣、依据《城市道路工程及施工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砂?、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灌沙法)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

(环刀法)㈤、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沙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mm 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㈥、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DBJ08—228—1997)取样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取样频率

取样频率

取样频率1).对回填土抽查施工点总数的10%且不少于5个点。

2).对基槽回填土每层按长度20--50米取样一组(二个平行样试验)。

3).对基坑回填土每层按100--500m2取样一组(二个平行样试验)。

4).对场地平整每层按400--900m2取样一组(二个平行样试验)。

2.验收数量1).对柱基抽总数的10%且不少于5点,每个不少于两样。

2).对基坑每200m2取一点,每坑不少于两样。

3).对基槽管沟及路面基层每20m取一点且不少于5点。

4).对挖方、填方及地面基层每30--50m2取1点且不少于5点。

5).对场地不整每100--400m2取1 点且不少于10点。

3.验收标准回填土合格率不少于90%,且不合格最低值与设计值之差不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

最小干密度:砂质粘土1.55g/cm3;粉质粘土1.50g/cm3 粘土1.45g/cm3中砂干密度:一般1.55--1.60g/cm3基础四周或两侧一般回填土、室内地坪、管道地沟回填土Dy=0.90基坑和室内填土,每层按100~500m2取样1组;场地平整填方,每层按400~900m2取样1组;基坑和管沟回填每20~50m取样1组,但每层均不少于1组,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

用灌砂法取样应为每层压实后的全部深度。

、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一)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二)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应不少于1个点;每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基础土方回填材料见证取样要求和一般技术处理措施基础回填材料取样方法一、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㈠、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㈡、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C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2应不少于1个点;每个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

(环刀法)㈢、依据上海市标准《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1994)取样1、整片垫层①、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②、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①、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②、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㈣、依据《城市道路工程及施工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砂?、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灌沙法)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

(环刀法)㈤、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沙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mm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㈥、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二、取样须知1、采取的土样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取样量应能满足试验的要求.2、鉴于基础回填材料基本上是扰动土,在按设计要求及所定的测点处,每层应按要求夯实,采用环刀取样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现场取样必须是在见证人监督下,由取样人员按要求在测点处取样,而取样、见证人员,必须通过资格考核。

1、土工检测(击实及分层取样)

1、土工检测(击实及分层取样)

土工试验



压实系数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环刀法、灌 水法、灌砂法等 环刀法是测量现场密度的传统方法,细粒 土可用环刀法检测,一般采用的环刀容积 通常为200cm3,环刀高度通常约5cm. 粗粒土用灌水法或灌砂法进行检测
土工试验


1.标准
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1.2、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3-2005 1.3、《75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89-2014 1.4、设计文件 来自 土工试验


2、土取样包括两种:击实试验取样及分层 夯实试验取样。0.97 0.95 0.93 0.90 2.1土击实试验:为了作出土的最大干密度 及最佳含水率。分为素土击实试验和灰土 击实试验、级配砂石击实试验。 取样的频率及数量:按单位工程进行取样。 做素土击实试验时,取土样30公斤。做灰 土击实时,取土样20公斤,消石灰10公斤。 取样要有代表性。级配碎石取50公斤

土工试验
4、土方分层回填的厚度: 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 所用机具确定。如无试验依据,应符合下列规 定: 压实机具 分层厚度(mm)每层压实遍数 平 碾 250~300 6~8 振动压实机 250~350 3~4 柴油打夯机 200~250 3~4 人工打夯 <200 3~4
土工试验
2.2、回填土分层夯实取样频率: 2 2 基坑每 20m -50m 取一组 ,单位工程不宜 少于3组; 室内回填基槽、管沟20m-50m取一组 ,其 它50m2-200m2取一组,单位工程不宜少于 3组; 场地平整100m2-400m2取一组试件,单位工 程不宜少于3组; 每一独立基础下应至少有一点。

3:7灰土压实度

3:7灰土压实度

95.5
69.83 68.17
34.70 33.7613 34.41
19.07 19.30
19.2 1.50
96.2
1.56
负责人:
审核:
计算:
试验:
注:本试验经二次平行测定后,其平行差值不大于规定,取其算术平均值。
工程名称
击实试验 报告编号
代表部位
土壤压实度(环刀法)试验记录
(陕) 试验表36 试验日期: 2010 年07月15日
世园安置一期工程宋围村
施工单位
江苏南通六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击实类别
轻型
13#楼基础
压实机具
电夯
土样种类 取样深度
3:7灰土
187~202cm 187~202cm
取样人
解兵
取样位置
七层
盒+干土质量 (g) 70.90 66.56
干 密
盒质量
度 水质量
测 定
干土质量
(g) 32.82 (g) 8.11 (g) 38.08
33.81 6.94 32.75
含水量
(%) 21.30 21.19
平均含水量 (%) 21.2
土干密度 (g/cm3) 最大干密度 (g/cm3)
1.49
压实度
(%)
七层
环刀号
2
1
湿 环刀+湿土质量(g)
密 环刀质量
(g)

测 湿土质量
(g)
定 环刀容积
(cm3)
529.3 170.0 359.3
200
534.0 176.7 357.3 200
湿土密度 (g/cm3) 1.80
1.79

取样标准-市政

取样标准-市政

砼物理性能
抗渗 GB/T50082-2009 泥含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 建筑用砂 JGJ52-2006 、筛分析、堆积密度、紧密密 泥含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 建筑用卵石、碎石 JGJ52-2006 、筛分析、堆积密度、紧密密 配合比 建筑砂浆 抗压 水泥 JGJ/T70-2009 胶砂强度、安定度、标准稠度 GB175-1999 需水量 原材 钢材 焊接、连接 JGJ107-2003 JGJ/T27-2001 GB1499.1-2008 GB1499.2-2007 JGJ98-2000
GB/T11968-2006 GB8239-1997 GB/5101-2003 GB13544-2000 JC709-1998 JC746-2007
抗压强度、干体积密度(每1万块一组每组18块) பைடு நூலகம்压强度(每一万块一组每组18块) 抗压强度(每5-15万块一组每组12块,不足以一组计) 抗压强度(每5万块一组每组12块,不足以一组计) 每1万片一组每组20块不足以一组计 每1万片一组每组15块不足以一组计 每20T取2公斤为一批次做一组,混合料配合比取20公 斤.沥青原材检测:5kg(石油沥青100T检测1次,改性 沥青50T一批次)提供质保书复印件.沥青砼:50kg(每 个作业台班至少检测一次) 每日每品种检查一次 现场检测,每1000㎡测一点 现场检测 每100M一点 每200m一点 每单位工程一组:一组2根
GB5023-2008
同一厂家、品种、类别、型号每2000米为一组(电线取 一整卷含商标)(电缆取10m含商标) 建议:建筑面积20000 ㎡以下取三组;20000 ㎡以上抽6组 同一厂家、品种、类别、型号取一组1米长度12根样品
GB5023-2008
GB8076-2008

灰土取样标准

灰土取样标准

施工现场试验取样规定(1):回填土一、依据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二、检验项目检验项目一般依据施工图纸要求,包括密度指标和含水率指标。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图纸上如果规定有密度指标,则回填后委托密度试验;施工现场的实测干密度ρd应不小于工程图纸要求的最小干密度ρdmin的控制指标。

如果规定有压实系数指标,则先委托击实试验(击实试验提供给施工单位该土最佳含水率ωop状态下的最大干密度ρdmax及控制干密度);然后现场按击实试验报告中的最佳含水率和控制干密度回填后再委托密度试验,实测干密度应不小于击实试验报告中的控制干密度。

三、取样要求1.取样方法密度试验常用取样方法有:环刀法、灌砂法、灌水法、蜡封法。

其中环刀法与灌砂法应用较为广泛。

用环刀法取样,取样部位应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

取样时应事先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直至土样高出环刀。

将环刀整个挖出,用切土刀将环刀外侧土样削掉,用钢丝锯整平环刀两端土样。

取出环刀内土,编号,装入密封袋内。

2.取样数量2.1 压实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率.2.1.1 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2.1.2 基槽每10~20m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2.1.3 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有1个检验点;2.1.4 对灰土、砂和砂石、土工合成材料、粉煤灰等地基,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m2以上的工程每100m2至少有1点,3000m2以上的工程,每300m2至少有1点。

2.2 场地平整2.2.1 每100~400m2取1点,但不应少于10点;2.2.2 长度、宽度、边坡为每20m取1点,每边不应少于1点。

2.3 击实试验取样时,用四分法取代表性土样20kg(重型为50k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灰土取样隧道网(2007-11-29) 来源:岩土工程界摘要:指出灰土垫层质量检验过程中,部分压实系数A>1.0的实际存在,明确了影响A,值的主要因素,分析导致A>1.0的具体原因,给出了当A>1.0时,怎样正确评价垫层的压实质量。

关键词:灰土氆层压实系数压实质量A>1.0垫层压实系数A。

为土的控制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的比值。

可由公式表示:由试验室击实试验确定) 根据的定义:值越大,则土的控制干密度越接近最大干密度表明垫层的压实质量越好;反之,表明垫层的压实质量越差。

因此,A的大小,表明了垫层的压实质量。

所以A,的大小成为灰土垫层的质量检验的一种手段,一般情况下,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以内要求A≥0.97,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以下要求A≥0.95,并且垫层的施工应保证每层A,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铺设上层土。

1 灰土垫层A>1.0的实际存在对于灰土垫层:从理论上讲A一定小于或等于1.0,因为土的控制干密度p。

一定小于或等于最大干密度但是,实际上在灰土垫层质量检验的过程中,却存在着部分A>1.0的情况。

随机抽取西安地区5项工程灰土垫层的质量检验结果,其A值的分布情况统计于表1。

表1的数据显示:无论灰土垫层A,值满足或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部分A值均有可能大于1.0。

而且即使有一部分A>1.0,A,值仍然小于设计要求,灰土垫层的压实质量仍然较差。

因此,在灰土垫层质量检验中若出现A>1.0,并不意味灰土的压实质量就好。

那么,在灰土垫层的质量检验过程中,怎样分析导致A>1.0的具体原因,正确评价灰土垫层压实质量的好坏呢我们应当明确影响灰土垫层A值主要因素,分析导致A>1.0具体原因,“对症下药”综合判断灰土垫层的压实质量。

2 影响灰土垫层值大小的几个因素为土的控制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的比值。

归纳起来,影响灰土垫层值大小的因素有下面几个。

(1) 同时影响大小的因素:灰土垫层的材料及配合比,同时影响着土的控制干密度大小。

灰土垫层使用的材料(灰、土)不同。

的大小就不相同。

使用的材料重度越大,就越大,反之越小。

其中土的影响程度较大,灰的影响程度较小。

灰土的配合比不同的大小也不相同。

灰土的配合比越小,由于土比灰重,就越大,反之越小。

例如其他条件相同时,1:9灰土的肯定大于3:7灰土的。

(2)影响大小的因素:灰土垫层分层铺设、碾压,压实厚度一般介于15~20cm 之问,垫层每一层随着深度的增加,压实的能量越小,压实质量相对越差。

因此测定的环刀取样点离垫层每一层顶面越近,的值就越大,反之越小。

(3)影响大小的因素:是由试验室击实试验确定的,不同的击实能量,试验得出不同,击实能量越大,相应的越大。

因此,在击实试验上按击实能量,规定了轻型击实试验和重型击实试验两种,并规定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其得出的也不相同。

(4)其他一些影响因素:A值还受着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灰土垫层铺设完成的时间对的影响,击实试验的击实速率、试验误差对|p。

的影响,人为因素对和的影响等,相对而言,这些影响较小。

3 导致灰土垫层A>1.0的原因明确了影响灰土垫层A值大小的几个主要因素。

可以看出导致A>1.0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碾压能量较大:随着灰土垫层施工碾压机械的不断改进,压路机碾压已经取代了早期的蛙式夯、人工夯等碾压方式,尤其大型压路机的使用,灰土垫层碾压能量比以往大很多,如果碾压能量大于击实试验的击实能量,则偏小,往往会出现A>1.0。

(2)垫层施工材料、配合比与击实试验不匹配:灰土垫层施工用的材料(灰、土),如果与击实试验的灰、土不匹配,使用材料的重度大于击实试验使用材料的重度,则偏小,就会出现A>1.0。

灰土垫层施工的灰土配合比,如果与击实试验采用的配合比不匹配,小于击实试验的配合比,导致含灰量变小,则偏大,也会出现A>1.0。

(3)灰土拌和不均匀:灰土垫层铺设时,灰土搅和不均匀,部分位置含灰较多,部分位置含灰较少,则灰少的位置环刀取样的JD偏大,结果出现A>1.0。

(4)测定的环刀取样位置不当:垫层各层顶部压实质量较好,底部较差。

测定p。

,的环刀取样点位置如果不当,靠近垫层各层的顶部,则p值偏大,出现A>1.0。

4 灰土垫层A>1.0时的压实质量评价灰土垫层的质量检验中,测定的A值出现大于1.0的情况时,怎样对灰土垫层的压实质量正确评价呢?总结起来,可以用“三个匹配,一个标准和一个补充”来判断。

(1)三个匹配:三个匹配指垫层施工时的碾压能量、材料、配合比是否和击实试验相匹配。

如果A>1.0的原因是施工时的碾压能量较大,则有利于垫层的压实质量,表明垫层压实质量较好,如果>1.0的原因是材料、配合比和击实试验不匹配,并不表明垫层压实质量就好,必须采用施工使用的材料、配合比重新进行击实试验,计算相应的A值予以重新评价。

(2)一个标准:《建筑地基处理规范》(JGJ 79—2002)对测定J9。

的环刀取样点位置有一个统一标准:环刀取样点位于每层垫层厚度的2/3深度处。

如果A>1.0的原因是取样不当造成的,则应该按标准重新取样并计算A,值,评价垫层的压实质量。

(3)一个补充:垫层的压实质量除了压实系数控制以外,还应在竣工验收时采用载荷试验检验垫层地基承载力。

出现A>1.0时,应结合载荷试验相关数据综合判断,综合分析垫层的压实质量。

5 结论理论上讲灰土垫层的A。

值一定小于或等于1.0,而且A越大表明垫层的压实质量越好。

但在灰土垫层的质量检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部分A>1.0,的情况,这并不表明灰、土垫层的压实质量就好。

因此,必须根据垫层施工的实际情况,分析出现A>1.0的具体原因,正确判断灰土垫层的压实质量。

否则,就会被A>1.0蒙蔽,做出错误的判断。

本人在长期从事施工及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过程中常遇到一些灰土施工及测定灰土压实系数方面令人疑惑的问题,经过试验、分析、总结,对灰土施工质量控制有了较深的认识,现把这种认识整理出来,以便对自己在今后的灰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方面有所帮助,也可提供给有关规范编制部门以作修订参考。

一、规范规定:现行“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规定土或灰土垫层的施工质量应用压实系数来控制,并规定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及设计灰土垫层厚度情况,压实系数范围分别为不小于0.95及不小于0.97。

规范注明压实系数为灰土的控制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的比值,而最大干密度则是试验室采用击实试验所确定的。

二、相关事实:长期以来,工程实践形成两个不争的事实。

1、不论是施工单位、质量监控单位或检测单位对既定工程所测的灰土压实系数,均系现场所取灰土的实际干密度与试验室提供的该工程设计配比灰土的最大干密度之比值,而不管实际灰土配比和设计配比相差多大。

这就是所谓的压实系数的常规计算方法。

其实质当然是偏离规范规定的,但却为大家所通用。

2、施工中的灰土比例控制是灰土工程最难监控的工序之一,且施工实际配比较设计配比基本都是趋向偏小,其用常规计算方法所测定的压实系数较真实压实系数基本都是偏大的,失实的。

三、三个见解:笔者通过长期的工程施工及工程质量管理实践,对灰土压实系数的规定及实施情况,提出三点见解:1、用所谓常规办法测定出的灰土压实系数只是在灰土实际配比符合设计或接近设计的条件下才是真实的压实系数,若实际灰土配比与设计配比相差较大,那按常规办法测算出的所谓压实系数则不是真实的压实系数,且灰比越小,压实系数越大。

如此看来,用常规办法测算出的灰土压实系数的可信度是值得质疑的。

2、规范及设计规定的灰土压实系数0.95~0.97,若严格按设计配比施工,就目前的施工技术条件(施工手册规定的技术条件范围)较难达到0.95,其以上更难达到。

通常竣工资料中所反映的灰土压实系数达标数字往往很大,实际上,这些数字可能即使不是假的,也大多是灰土比例偏小的反映,实测所得压实系数大于1的不正常现象亦不少见(常规检测办法所致),只不过进资料时可能已被修改过罢了。

据称,施工单位为了压实系数“达标”,为了应对灰土垫层完成后的委托检测单位压实系数的检测,常常主观上有趋向减小灰土配比的有意,这显然很难排除其中有设计压实系数偏大所起的负面促使原因。

3、用压实系数来衡量或评价素土垫层及素土挤密桩的施工质量是科学的、适用的,然而用压实系数来衡量或评价灰土施工质量则是不全面的,也是不严密的。

灰土施工质量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灰土配比偏差程度,其二是灰土压实程度。

不全面性体现在压实系数的测定只能代表灰土压实程度,不能代表灰土比例的测定,即不能反映灰土的全面质量,而灰土配比的偏差对灰土质量的影响及对常规办法测定压实系数的真实性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不严密性则体现在没有考虑灰土不同于素土,灰土比例偏差可直接导致常规办法测定的压实系数呈反偏差,使其不能真实反映灰土压实程度。

因此,虽然灰土压实系数的定义不成问题,但其实用性令人生疑。

四、相关意见:基于前面的事实和见解,对于灰土施工质量的检测问题,笔者向有关规范修订部门建议:1、有关部门宜对3:7、2:8等配比的灰土严格进行同作业条件下(基本同位置土、同虚铺厚度、同压实机械及压实遍数)测定压实系数的实验。

计算方法可分别使用除数和被除数统一的真实检测办法及不管除数与被除数是否统一的常规检测办法,以便做实验比较、分析。

从中考虑现行规范规定的灰土压实系数是否偏大及压实系数常规计算方法的负面影响到底有多大!在此基础上考虑是否应修订规范规定的设计压实系数指标及制订新的灰土质量检测办法。

2、若认为应制订新的灰土质量检测办法,则建议研制施工完毕的灰土实际配比的简易测定方法,并制订出对应实际配比误差的最大干密度的修正系数,以便能计算出真实的压实系数;或研制能直接反映灰比与压实全面质量的综合测定方法。

3、在未出台对灰土工程新的检测方法之前,为了消除施工单位和质量监督单位的顾虑,建议有关建设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应不强制施工单位委托做已竣工灰土工程的灰土压实系数的测定(现行规范把压实系数的测定列为施工过程控制)。

常规办法的压实系数的测定可暂只在施工过程中应用,其目的只是根据灰土施工质量全面控制情况对灰土压实状况进行分析时做参考,以使对灰土压实状况作出切合实际的结论。

只有这样,施工单位和质量监控单位才能够放心大胆的从灰土配比和压实两个方面进行切实有效的控制,才能真正全面提高灰土工程质量。

4、虽然目前在灰土工程竣工后,不希望委托检测单位进行压实系数的检测,但委托承载力测试则是必须要做的。

这不仅因为现行规范把竣工后承载力测试列为强制性标准,另外还因为地基承载力试验亦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灰土工程综合质量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