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变质岩结构、构造的识别

合集下载

9第九章变质岩9-5

9第九章变质岩9-5

二、主要岩石类型 根据混合岩中的基体与脉体的量比关系可将混合岩划分 为三类:混合岩、混合片麻岩、混合花岗岩。 脉体含量少于15%的岩石,可称之为混合岩化变质岩。
混合岩 脉体含量 基体含量 类型 (体积%) (体积%)
基体与脉体的关系
混合岩 15-50
脉体与基体界线明显或较明显,具各种 50-85 混合岩构造
混合岩 一、一般特征 二、主要岩石类型 (一)混合岩 (二)混合片麻岩 (三)混合花岗岩
一、一般特征 混合岩是原变质岩石受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岩石. 可分为基体和脉体两部分: 基体:各种区域变质岩,如斜长角闪岩、片麻岩、片岩、变 粒岩等。颜色较深; 脉体:部分熔融组分,通常为花岗质、长英质(细晶质)、 伟晶质和石英脉等。颜色较浅。 混合岩中交代现象十分发育;常形成一些特殊的混合构造。 混合岩是区域变质作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常与区域变质岩 相伴生,在空间上常呈带状分布。 我国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如山西、河南、河北及东北各省 均有出露。 与混合岩有关的矿产主要有硼、磷、镁、铝、铁、铜及稀有 放射性元素等。
1、角砾状混合岩: 成分:角砾成分常是块状角闪岩、辉石岩、斜长角闪岩 等,有时为暗色黑云母片麻岩。 结构:按变质岩(基体)和岩浆岩(脉体)术语描述。 构造:基体被沿裂隙线贯入的脉体切割成角砾状,具角 砾状构造。
2、眼球状混合岩 成分结构同前。 构造:眼球构造。脉体呈眼球状,眼球体的成分多为 钾长石或酸性斜长石。
(三)混合花岗岩 是混合岩化最强烈的产物,岩石外貌与岩浆结晶花岗 岩类似,脉体含量大于85%。 构造:暗色矿物成斑点、条痕或团块。云雾状构造。 命名:构造+暗色矿物+混合花岗岩。 如云雾状黑云母混合花岗岩, 斑点状角闪斜长混合花岗岩。
结束

变质岩的构造分析ppt课件

变质岩的构造分析ppt课件

构造地质学野外基本工作方法

主要是露头观测,从中小构造露头尺度入
手,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及填图的基本手段,确
定构造。
• 野外构造地质工作的内容:
• 构造类型划分及形态特征描述;
• 采集各种构造要素的数据和信息;
• 厘定力学性质,分析成因机制;
• 查明空间上的组合关系和时间上的发育顺序;
• 阐明构造变形背景和重塑变形演化历史。
构造形体的解析 构造位态的解析 构造式样的解析 构造变形量的解析
构造运动学分析
• 构造变形方式的解析 • 构造运动方向的确定 • 递进应变状态的解析 • 均匀与非均匀变形 • 共轴与非共轴 • 变形路径的解析
• 构造动力学分析-阐明产生构造的力、 应力及力学过程,描述引起变形的应力 的相对大小和方位,建立起一个地区的 构造应力场。
岩石的变形习性 构造变形的物化环境
构造的演化和重建
构造叠加或复合 构造置换 构造得失 构造重建 构造变形分解作用 构造变形的融合作用 构造变形的混杂作用
构造组合
构造要素的组合 构造事件的组合 构造建造的组合
构造解析的内容与方法
构造解析的基本研究路线
构造几何分析
构造几何分析是研究构造空间形态、 分布范围、排列方式及发育状况的方法。
构造解析基础-地质制图
• 变质岩地区地质制图的原则

先构造,后地层;地层与构造工作
并举。
• 变质岩区制图步骤

填绘构造岩性图;

编制和填绘形面图

选择关键地段深入进行构造研究

测制地质剖面和全面建立地层系统
构造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均匀布点 • 划分构造均匀区段并分区进行统计 • 方位图解的解释和对比

变质岩的结构类型

变质岩的结构类型

变质岩的结构类型变质岩的结构构造和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一起,是变质岩的最基本的特征,是恢复原岩、再造变质作用历史及岩石分类命名的标志。

变质岩的化学成分主要反映原岩特点;变质岩的矿物成分主要反映变质作用条件下,那么结构构造则主要是变质作用机制的反映。

变质岩结构、构造的成因分类:变晶结构变余构造变余结构变成构造变形结构交代结构对结构、构造的研究,可以了解变质岩形成过程的变质作用类型、因素、方式和程度;再者,结构和构造是变质岩分类命名的重要依据之一。

1变质岩的结构(1)变形结构原岩在定向压力作用下,当压力超过岩石或矿物的弹性极限时,便发生塑性变形;当压力超过其强度极限时,则发生破裂和粒化作用,形成碎裂结构。

碎裂结构是以岩石、矿物的形变为主,可伴有矿物的重结晶和变质结晶。

根据破碎、变形特点和程度可细分为:碎裂结构、碎斑结构和糜棱结构等类型。

碎裂结构岩石或(和)矿物颗粒产生裂隙、裂开并在颗粒的接触处和裂开处被破碎成许多小碎粒(即碎边),因而矿物颗粒或其集合体的外形都呈不规则的棱角状、锯齿状;粒间则为粒化作用形成的细小碎粒和粉末;破碎的颗粒间一般位移不明显。

碎斑结构当破碎剧烈时,在粉碎了的矿物颗粒(称碎基)中还残留有部分较大的矿物碎粒,很象斑晶(即碎斑),称为碎斑结构。

碎斑形状不规则,其撕碎状边缘、裂纹,波状消光发育。

碎基是粒化的细小碎粒至隐晶质状的粉未;碎基颗粒往往也具波状消光等现象。

当碎斑很少时,过渡为碎粒结构;若碎基的粒径为<0.02mm时,可称为碎粉结构。

糜棱结构矿物颗粒几乎全部破碎成细小颗粒(常为粒径0.5mm以下的细粒至隐晶质状,称为糜棱质),并在应力作用下形成矿物的韧性流变现象;糜棱质呈明显的定向排列,形成明显糜棱面理、片理或条带状、条纹状构造等;其中可残留少量稍大的矿物碎粒(即碎斑,常为具粒内变形的石英、长石等)。

当碎斑较多时,可称为初糜棱结构;当碎基粒径<0.02mm时,可称为超糜棱结构。

奇石中的地质现象——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

奇石中的地质现象——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

奇⽯中的地质现象——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前⾯给⼤家介绍了沉积岩和⽕成岩的结构和构造形成的奇⽯现象,本篇给⼤家介绍有关变质岩结构和构造对于奇⽯形成的影响。

变质岩:地壳中原有的岩浆岩、变质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造成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当其处在⾼温、⾼压及其他化学因素作⽤下,使原来岩⽯的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系列变化,所形成的新的岩⽯称为变质岩。

这种改变岩⽯性质的作⽤,称为变质作⽤。

⼀、引起变质作⽤的因素引起变质作⽤的因素有温度、压⼒及化学活动性流体。

变质温度的基本来源包括地壳深处的⾼温、岩浆及地壳岩⽯断裂错动产⽣的⾼温等。

引起岩⽯变质的压⼒包括上覆岩⽯重量引起的静压⼒、侵⼊于岩体空隙中的流体所形成的压⼒,以及地壳运动或岩浆活动产⽣的定向压⼒。

化学活动性流体则是以岩浆、H2O、CO2为主,并含有其它⼀些易挥发、易流动的物质。

变质作⽤与温度及压⼒的相关关系⼆、变质作⽤的类型根据变质作⽤的地质成因和变质作⽤因素,将变质作⽤分为下列⼏种类型。

1、接触变质作⽤指发⽣在侵⼊岩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带上,并主要由温度和挥发性物质所引起的变质作⽤。

可分为热接触变质作⽤和接触交代变质作⽤两类。

(1)接触热变质作⽤:引起变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岩⽯受热后发⽣矿物的重结晶、脱⽔、脱炭以及物质的重新组合,形成新矿物与变晶结构。

(2)接触交代变质作⽤:引起变质的因素除温度以外,从岩浆中分异出来的挥发性物质所产⽣的交代作⽤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故岩⽯的化学成分有显著变化,产⽣⼤量新矿物。

形成的岩⽯有⼤理岩、矽卡岩等。

2、区域变质作⽤这是在⼴⼤范围内发⽣、并由温度、压⼒以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变质作⽤。

例如,粘⼟质岩⽯可变为⽚岩和⽚⿇岩,区域变质岩的岩性,在很⼤范围内是⽐较均匀⼀致的。

3、混合岩化作⽤是指原有的区域变质岩体与岩浆状的流体互相混合交代⽽形成新岩⽯(混合岩)的作⽤。

流体的来源可能是原来的变质岩体局部熔融产⽣的酸性岩浆,也可能是地壳深部富含K、Na、Si的热液引起的再⽣岩浆。

变质岩的结构与构造 ppt课件

变质岩的结构与构造 ppt课件
9
变成构造
是变质作用过程中由变形作用和重结晶作用所形成 的构造,在变质岩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定向构造 比较显著,如板岩中的板状构造、千枚岩中的千枚 状构造、片岩中的片状构造、片麻岩中的片麻状构 造等。有时定向构造不明显,如热接触变质
岩石经过变质后,仍保留有原岩的 构造特征称为变余构造。又称“残 留构造”。即岩石经变质后,仍保 留有原岩的构造特征。变余构造是 恢复原岩性质的重要标志;如沉积 岩经变质后常有变余层理构造、变 余泥裂构造、变余波痕构造等。岩 浆岩经变质后,常有变余气孔构造、 变余杏仁构造、变余流纹构造等。
6
变余结构
顾名思义,是变质作用不彻底,留下了 原来岩石的一些面貌而得名。比如沉积 形 成的砂砾岩, 变质后还保留着砾石和砂粒的外形。有 时甚至砾石成分发生了变化, 其轮廓仍然很 清楚。
7
碎裂结构
是岩石在定向应力作用下,发生碎 裂、变形而形成的结构,如碎裂结 构、碎斑结构、糜棱结构等。原岩 的性质、应力的强度、作用的方式 和持续的时间等因素,决定着碎裂 结构的特点。
有时定向构造不明显如热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斑点状构造等变成构造变余构造岩石经过变质后仍保留有原岩的构造特征称为变余构造
变质岩的结构与构造
1
变质岩的结构与构造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8
交代结构
是指矿物或矿物集合体被另外一种矿物或矿物集合体所取 代形成的一种结构。矿物之间的取代常常引起物质成分的 变化,矿物集合体的取代过程不仅会造成物质成分的改变, 还会引起结构的重新组合。如果交代作用进行得不完全, 就会留下原生矿物的残余;如果交代彻底,被交代的原生 矿物只能留有假象,矿物本身已经完全变成另一种成分了。

变质岩识别(附图片)

变质岩识别(附图片)

其它变质岩
千枚岩 Phyllite (C134)
• 灰色,带绿色色调。鳞片变 鳞片变 晶结构。千枚状构造。 晶结构 • 岩石结构细腻,主要由极细 小片状绢云母、绿泥石等密 集定向排列形成,片理较发 育,片理面上有强丝绢光泽, 手摸有腊状感。
其它变质岩
滑石片岩 Talc schist(417)
• 白色。粒状鳞片变晶结构 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片状 粒状鳞片变晶结构 构造。主要由滑石和石英构成。 • 滑石 滑石白色,细小鳞片状,硬度很 小,摸之有滑感,严格定向排列 构成片理、片理面上可见星点状 玻璃光泽,含量约70%。 • 石英 石英浅灰色,透明,粒状或顺片 理方向稍伸长,含量约30%。
其它变质岩
矽线石石榴石云母片岩 Sillimanite-garnet plakite(457)
• • • • •
灰黑色,风化面黄褐色。鳞片粒状细粒变晶结构 鳞片粒状细粒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由石英、云母 鳞片粒状细粒变晶结构 和少量石榴石和矽线石构成。 石英灰或烟灰色,粒状,大小约0.5mm左右,油脂光泽,含量约45%。 石英 云母为黑云母和白云母,均为鳞片状,定向排列,含量大体相当,总含量约45%。 云母 石榴石褐红或褐黄色,圆粒状,大小0.5-1.0mm,油脂光泽,含量约5%。 石榴石 矽线石白色,针状或毛发状,可见玻璃光泽,无定向排列,含量约5%。 矽线石
其它变质岩
石榴石白云母片岩 Garnet-muscovite schist

淡褐灰色。斑状变晶结构,基质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 变斑晶为石榴石,呈自形四角三八面体或等轴粒状,深酱红色, 部分氧化成铁锈色,大小较均匀,2-4mm为主,含量约25%。 • 基质由白云母构成。白云母片状,银白色,定向排列成片状构造。

变质岩的构造

变质岩的构造
国土资源职工培训系列教材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图2-4-20矽卡岩
单元四 变质岩 问题四 如何对变质岩进行肉眼鉴定 蛇纹岩:为气液变质岩,变晶或变余结构,致密块状、条带状构造等。以蛇纹石为 主要矿物。颜色一般黄绿、暗绿色深浅不一,形似蛇皮。大多由超基性岩浆岩经热 液蚀变而成
混合岩
条带状混合岩 眼球状混合岩
片岩、片麻岩,石英、长石 各种变质岩,石英、长石
条带状构造 眼球状构造
混合岩化作用
单元四 变质岩
问题四 常见变质岩有哪些肉眼鉴定特征
肉眼鉴定变质岩主要根据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例如,对于具片理构造的岩石, 根据片理构造类型就能定出变质岩的名字,如板岩具板状构造,片麻岩具片麻状构造 等;不具处理构造的块状岩石,观察岩石的矿物成分,如石英岩由石英组成、大理岩 由方解石组成、矽卡岩主要由石榴子石、透辉石组成等等。
石榴子石
十字石
红柱石
单元四 变质岩 问题一 变质岩由哪些物质组成
阳起石
蓝晶石
蛇纹石
单元四 变质岩
问题二 变质岩有哪些结构构造
变质岩的结构构造的特点是既有继承原岩的结构构造,为变余结构及变余构造, 又有变质作用的新特征,为变晶结构及变成构造。
1、变质岩的结构 变质岩几乎都具结晶结构,但由于变质作用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变余结构(变质岩中残留有原来岩石的 结构)、变晶结构(原岩重结晶形成的结晶质结构)和碎裂结构(应力作用下原岩发生破碎的结构)
糜棱结构、片理构造(显微镜下)

变质岩结构

变质岩结构

变质岩结构鉴定一、变余结构①与正常沉积岩有关的变余结构原岩为砂砾岩等正常沉积碎屑岩,变质后岩石中常部分保留砾石或砂砾的外形,称为变余砾状结构及变余砂状(碎屑)结构图22变余碎屑及角砾状结构黑云变粒岩变余碎屑、角粒由长石、石英组成图23 变余砂状碎屑结构、均质混合岩中斜长石(PI)包有原岩碎屑物对于砂状或粉砂状结构在变质较浅时,常表现为胶结物(如泥质、泥灰质、硅质)容易重结晶成绢云母、绿泥石、细粒石英集合体;而原岩中较粗的石英碎屑,仍可保持一定的碎屑外形,或具磨圆轮廓;当变质较深时,可以全部重结晶,围绕原碎屑颗粒生长成不规则的镶嵌状颗粒,此时,镜下可能观察到原有碎屑的轮廓。

(图IV一22,23)。

变余砂状碎屑结构。

黑云变粒岩中石英间隙处有氧化物薄膜及变质重结晶的变余碎屑轮廓和自生长大的痕迹原岩为长石砂岩在原岩泥质结构基础上发育起来变余泥质结构(blastopelitic texture):大多分布于泥质板岩和接触变质轻微的泥质岩石中,为泥质原岩经轻微变质作用后还保留了部分或大部分的泥质结构。

泥质结构(pelitic texture)又称粘土结构(clay texture),是粘土岩的特有结构。

其特点是岩石中粘土物质占50%以上,由于混有不同含量的砂及粉砂,故存在一系列过渡型结构。

由极细小(小于0.005mm)的粘土矿物组成,比较致密均一和质地比较软的结构。

有时见有鲕粒状及豆状结构,是在沉积过程中粘土质点围绕核心凝聚成德同心圆圈结构。

图IV-25 变余斑状结构。

绢云钠长石英片岩中、钠长石(Ab)呈变余斑晶图iv一26 变余斑状及溶蚀结构。

绿泥阳起片岩中示变余斑晶钠长石(Ab)有变余溶蚀现象②与岩浆岩有关的变余结构由侵入岩和喷出熔岩经变质后的岩石中,变余斑状结构较常见.侵入岩由于其粒度较组,变质作用有时难以彻底改造其面貌,而保留变余花岗结构和辉长结构辉绿结构。

斜长角闪岩中。

原岩斜长石轮廓已被细小斜长石所代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掌握变质岩结构的复合命名技巧 3.学会对变质岩结构、构造的观察和描
述方法。
二、实训材料
1. 手标本:
石榴二云母片岩、角闪片岩、大理岩、黑 云母正长片麻岩、变质粉砂岩、变质流纹 质英安岩、板岩、千枚岩、石榴二云母片 岩、黑云母正长片麻岩、花岗片麻岩。
2. 薄片:
•石榴二云母片岩、黑云母正长片麻岩、 板岩、千枚岩、石榴二云母片岩、角闪 片岩、花岗片麻岩、变质粉砂岩
c. 板状矿物表现出来 的线理
d. 皱纹线理、 e. 交面线理
图4-2 .线理类型示意图
三、变质岩的构造
㈡变成构造 *
3 无定向构造 常见类型:
块状构造、 角砾状构造(碎斑构造) 斑点状构造、阴影状(星云状)、
项目4-2 变质岩的结构、构造识别
• 一、实训目的与要求
1.能够认识变质岩中常见的结构和构造类 型,并掌握其鉴定特征.
a b
板岩和千枚岩都是具有页理化的变质岩,区别在于结晶程度
图3-2 斑点千枚岩(板岩)
千枚状构造、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
图3-3 石榴石白云母片岩(Winter,2001)
片岩:
肉眼可以分辨颗 粒,结晶程度高 片状矿物 > 30%; 粒状矿物以石英 为主(长石<25%);
变斑晶为石榴石
片状构造;斑状变晶结构, 基质为细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
a) 嵌状变晶结构
b) 穿插变晶结构 c) 反应边结构 d) 网状结构
残留包裹物结构 包含嵌晶变晶结构 筛状变晶结构 旋转变晶结构
二、变质岩的结构
㈡变晶结构 ※
▪ 变晶结构的命名原则
三级命名原则: 整体结构基质结构局部交生结构
(1)岩石整体结构的命名: 岩石中如果存在变斑晶,则命名为斑状变晶结构
(2)基质结构的命名: 粒度 + 次要形态 + 主要形态 + 变晶结构 (例如:中细粒片状粒状变晶结构)
二、变质岩的结构
㈡变晶结构 ※
(2)按矿物粒度相的对大小分为: • 等粒变晶结构 • 斑状变晶结构 • 不等粒变晶结构
(3)按变晶矿物的自形程度分为: a) 全自形变晶结构 b) 半自形变晶结构 c) 它自形变晶结构
二、变质岩的结构
㈡变晶结构 ※
(4)按变晶矿物的形态分为:
a) 粒状变晶结构 b) 鳞片变晶结构 c) 柱状变晶结构 (5)按变晶之间的交生关系分为
㈠变余构造
变质作用不彻底而保留下来的原岩的构造
变余层理构造、变余气孔构造、变余杏仁构造等. 变余构造是恢复原岩类型的主要依据
三、变质岩的构造
㈡变成构造 *
变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构造
1 面状构造
表现为一系列近平行排列的面,统称为面理。
常见类型: 板状构造、 千枚状构造、 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 条带状构造、 块状构造、 层状构造、眼球状构造。 拖尾构造、 S – C 组构
1.与正常沉积岩有关的变余结构:变余砂状结构、变余砾 状结构、变余泥状结构。
2.与火成岩有关的变余结构:变余斑状结构、变余花岗结 构、变余辉长-辉绿结构、变余环带结构、变余交织结 构等。
3.与火山碎屑岩有关的变余结构:变余晶屑结构、变余岩 屑结构、变余玻屑结构。
二、变质岩的结构
㈡变晶结构 ※
矿物变形现象也较普遍.
二、变质岩的结构
㈡变晶结构 ※
由变质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作用所形成的结构称为变晶结构
• 2.变晶结构的分类依据及主要类型
分类依据:大小, 形态, 自形程度, 交生关系.
(1)按矿物粒度的绝对大小分为: a) 粗 粒 变 晶 结 构( > 3 mm) b) 中 粒 变 晶 结 构( 1 - 3 mm) c) 细 粒 变 晶 结 构(0.1 -1 mm) d) 显 微 变 晶 结 构( < 0.1 mm)
片状构造;中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图 3-4 片麻岩 具有片麻状构造或条带状构造
第二节.常见变质岩的命名※
图 3-5 眼球状片麻岩
四、实训报告
分别描述手标本和薄片各一个,并画镜下素描 图
三. 实习提示
(二)构造
1. 构造分类 变余构造; 变成构造
2. 观察内容 板状构造(板岩);千枚状构造(千枚岩);片 状构造(角闪片岩、石榴二云母片岩);片麻 状构造(黑云母正长片麻岩、花岗片麻岩);变 余层理构造(变质粉砂岩);块状构造(大理 岩).
图3-1 板岩 a 和 千枚岩b (Winter , 2001)
面状构造的外 部控制因素
图4-1. 面状构 造形成阶段与 温度和变形强 度关系示意图
(Passchier and Trouw (1996) Microtectonics. Springer-Verlag).
图片4-1. 千枚岩 千枚状构造; 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
图片4-2. 云母片岩 片状构造; 中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三、变质岩的构造
㈡变成构造 *
2 线状构造
线状构造即线理,表现为各种线状要素的平行定向排列一系列近 平行排列的面。按线状要素的不同,线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类型: (1)拉伸线理、 (2)皱纹线理、 (3)交面线理
线理的类型
a. 矿物集合体拉长表 现出来的拉伸线理、
b. 针柱状矿物定向形 成的拉伸线理
图片3-8. 反应边结构
B
与图片8对应的岩石薄片,石榴石周围由斜长石 构
基质鳞片粒状变 晶结构
局部雪球结构 图3-2. 云母片岩 火山杂砂岩的同 构造期渐进变质
作用(Best,1982)
二、变质岩的结构
㈢变形结构(组构)
1. 脆性变形结构:碎裂结构,碎斑结构,碎粒结构. 2. 韧性变形结构: 波形消光,变形纹,变形带,亚颗
由变质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作用所形成的结构称为变晶结构
• 1.变晶结构与结晶结构的区别
⑴变晶结构的岩石为全晶质,没有非晶质组分; ⑵同一时代矿物没有明显的先后结晶顺序,相对自形程度不
定; ⑶变斑晶的形成一般稍晚于基质矿物的结晶,故变斑晶中常
有大量基质矿物包体; ⑷柱状,片状及放射状矿物发育,切其延展性大,常定向排列,
(3)局部交生结构的命名: 局部交生结构以交生结构的具体名称命名.. (例如:筛状变晶结构)
图3-1. 变晶结构的主要类型
b
c
b
粒状变晶结构
d
鳞片变晶结构
e
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f
微粒变晶结构
穿插变晶结构
反应结构
i
包含嵌晶变晶结构
筛状变晶结构
雪球结构
图片3-2. 云母片岩 中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片状构造
项目4-2 变质岩的结构及识别
一、变质岩结构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
是指岩石中矿物晶体的粒度(绝对大小和相对大小), 形态、自形程度以及矿物晶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2.按成因分四类:
变余结构, 变晶结构,变形结构和交代结构.
二、 变质岩的结构
㈠变余结构
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进行的不彻底,原岩中部分结构保留下来, 形成变余结构。
红柱石角岩
鳞片变晶结构
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或柱状矿物定向且 连续排列,肉眼已能分辨
粒状柱状变晶结构
粒状变晶结构
斑状变晶结构
石榴石黑云母片岩中自形变斑晶石榴石,斑状变 晶结构,基质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斑状变晶结构 基质粒状鳞片变晶结构 石榴石具筛状变晶结构
堇 青 石角岩 斑状变晶结构 基质变余泥质结构
粒,核幔结构,拔丝组构等.
㈣交代结构
常见类型例如: 交代假象结构、交代蚕食结构、 交代残留结构、交代净边结构.
图片3-11. 糜棱岩 斜长石的S 型残斑结构, 双晶弯曲变形; 糜棱构造
三、 变质岩的构造
变质岩构造是指岩石中各种矿物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按成 因可以分两大类: 变余构造; 变成构造。
三、实习提示
(一)结构
1. 结构分类 变余结构; 变晶结构; 变形结构; 交代结构.
2. 命名原则 斑状结构 基质结构 局部交生结构.
3. 观察内容 斑状变晶结构:红柱石角岩、石榴二云母片
岩 粒状变晶结构:大理岩 柱状变晶结构:角闪片岩 鳞片变晶结构:石榴二云母片岩、黑云母正
长片麻岩 包含变晶结构:石榴二云母片岩 变余结构 :变质粉砂岩、变质流纹质英安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