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数据库原理课后题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系:在域D1,D2,…,Dn上笛卡尔积D1×D2×…×Dn的子集称为关系,表示为R(D1,D2,…Dn)
元组:关系中的每个元素是关系中的元组。
属性:关系也是一个二维表,表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的每列对应一个域。由于域可以相同,为了加以区分,必须对每列起一个名字,称为属性。
(2)候选码: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
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有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三级模式之间提供的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第2章 数据模型
主码: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
外部码:设F是基本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的码,如果F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称F是基本关系R的外部码,简称外码。
基本关系R称为参照关系,基本关系S称为被参照关系或目标关系。关系R和S可以是相同的关系。
(3)关系模式: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它可以形式化地表示为R(U,D,dom,F)其中R为关系名,U为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D为属性组U中属性所来自的域,dom为属性向域的映像集合,F为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集合。
第1章
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答:(1)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成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2)数据库: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对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管理,使用户能逻辑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
为了能够在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正是这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3.试描述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
数据模型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1)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2)数据操作:是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进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3)数据的约束条件: 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完整性规则是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依存规则,用以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
7.定义并解释下列术语。
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涉及的是数据的内部逻辑结构,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DDL:数据库定义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模式、外模式、内模式的语言。
DML:数据操纵语言,用来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的语句。
8.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为什么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答: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当模式改变时(例如增加新的关系、新的属性、改变属性的数据类型等),由数据库管理员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6)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7)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第3章 关系数据库
3.定义并理解下列术语,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域: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笛卡儿积:给定一组域D1,D2,…,Dn,这些域中可以有相同的。D1,D2,…,Dn的笛卡尔积为:D1×D2×…×Dn={(d1,d2,…,dn)|di∈Di,i=1,2,…,n}其中每一个元素(d1,d2,…,dn)叫做一个n元组或简称元组。元素中的每一个值di叫做一个分量。
关系:在域D1,D2,…,Dn上笛卡儿积D1×D2×…×Dn的子集称为关系,表示为R(D1,D2,…Dn),关系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或内容。关系模式是静止的、稳定的;而关系是动态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因为关系操作在不断更新着数据库中的数据。
7.试述关系模型的概念,定义并解释以下术语。
答: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1)关系: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法的一张表
(2)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一般表示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
(3)元祖: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
(4)属性: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
(5)码: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惟一确定一个元组
6.试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答: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机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来自百度文库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呃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涉及的是数据的内部逻辑结构,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3)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人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4)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作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