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治疗仪产品技术要求和佳

合集下载

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

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

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亚低温治疗仪是一种使用高能量电磁波作用于人体的医疗设备。

它采用的是亚低温技术,即通过电磁波的作用使身体受热,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它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如炎症、肿瘤和疼痛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其对健康的益处。

首先,使用亚低温治疗仪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前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每台亚低温治疗仪都有详细的使用说明书,包括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禁忌症等。

在使用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2.熟悉仪器的基本操作。

在真正开始治疗之前,要先熟悉仪器的基本操作,包括打开和关闭电源、调节功率和温度、选择治疗时间等。

熟悉了操作之后,才能更好地进行治疗。

3.选择合适的治疗参数。

亚低温治疗仪有多种参数可以调节,包括功率、温度、治疗时间等。

根据不同的疾病和症状,要选择合适的治疗参数。

一般来说,治疗时间逐渐增加,功率逐渐降低,以达到适合患者的治疗效果。

4.治疗时要注意保护好眼睛。

亚低温治疗仪使用的是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对眼睛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佩戴好眼镜,保护好眼睛,防止患者的眼睛受到伤害。

5.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舒适度。

亚低温治疗仪使用的是高能量电磁波,治疗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热量。

为了保证患者的舒适度,治疗期间可以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以及时调节治疗参数,保持适宜的治疗温度。

除了以上注意事项之外,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还有很多好处。

首先,它可以有效缓解疼痛。

亚低温治疗仪通过电磁波的作用,可以减少炎症,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组织的疼痛和肿胀。

其次,它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电磁波的作用可以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再生,促进伤口的愈合。

同时,它还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减少感染的风险,提高伤口的愈合速度。

此外,亚低温治疗仪还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电磁波的作用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细胞活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

医疗器械物理控温仪专业知识

医疗器械物理控温仪专业知识
2、使用过程中,主机应放置平稳。搬运轻抬轻放, 主机倾斜角度不可大于45o,禁止倒置或碰撞。毯 子避免接触锐利物体。
3、传感器探头避免摔落,传感器线严禁违规操作; 仪器不用时将电源插头拔下,取下传感器、水路 连接管,水路口用密封盖拧紧,将毯内的水放干 净,置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室内保存。
十二、常见故障排除

断开保护
功能
不详
传感器异 有

常、缺水
报警功能
不详
半导体制 冷速度慢
不详
压缩机 纯净水
不详

不详

杭州远想 珠海和佳 珠海黑马 北京恒邦 上海福音
打印监 可以 护结果
可拓展 可以 双毯双 帽(S4) 性能稳 优 定性
不可以 可以
不可以 不详
不可以 不详
不可以 不可以

很差
一般
一般
物理控温仪专业知识介绍
一、使用图片(参照)
降温毯主机
冰帽
循环管路
二、产品组成
物理控温仪又称降温毯、冰毯冰帽、控温毯 等。一般由主机和外设附件两部分组成:主机部 分包括制冷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水循环控制系 统。外设附件包括冰毯、冰帽、连接管、体温传 感器。
三、亚低温治疗
亚低温治疗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具体方 法为降温毯+肌松冬眠合剂+呼吸机辅助呼吸,为目 前国内外临床最常用的降温方法。
十、清洁消毒
1、主机和管道表面用清水或消毒酒精擦洗,用干净 毛巾擦干;毯子可用洗涤剂清洗,再用消毒药消 毒,清洗后置清凉处自然晾干。
2、传感器及其它附件可用毛巾蘸肥皂水或纱布蘸酒 精擦洗。传感器可用气体进行消毒,不能在高压 容器中消毒,也不能放入消毒液中浸泡。

常规产品-亚低温治疗仪

常规产品-亚低温治疗仪

适用科室及病症
1、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脑外伤、脑出血、颅内血肿、高热惊 厥、脑梗塞、开颅手术后等; 2、ICU、CCU、PICU:重症患者的亚低温治疗、患者手术后的护 理及康复; 3、麻醉科、手术室:心脏手术、器官移植手术、体外循环手术 等; 4、肿瘤科:减少肿瘤患者因放疗、化疗期间的副作用产生; 5、急症科、儿科、血液内科、传染科等科室: 各类急症、高热 患者等;
亚低温治疗仪
工作原理:
1、利用制冷系统对防冻流体进行降温,循环系统驱动防冻流体 在毯、帽中循环,将人体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降温的 目的。 2、复温系统对循环流体进行加热,可给人体供一定的热能,起 到恢复体温的功能。
产品亮点
1、全自动微电脑闭环控制,集控制、检测、报警多种功能于一体,操作简单 、方便、减少护理量; 2、传感器连续检测人体温度,脱落自动报警; 3、对循环水的短缺自动报警; 4、大屏幕带背光液晶、病人体温实时显示、水位状态实时显示,机器状态模拟 显示,界面直观,观察方便; 5、一机多用,降温、复温均可; 6、一机双毯,可同时供二个患者根据各自的降温需要运行,两毯独立操作, 互不干扰; 7、进口法国泰康压缩机制冷;电耗低、制冷量大、降温迅速; 8、毯帽使用带自锁快接装置,操作方便,防止制冷液外流;高分子材质的蜂 窝状毯帽专为防止褥疮而设计; 9、采用多种防凝露水设计,确保工作环境干净; 10、安全可靠,可长时间不间断使用。
谢谢观赏
亚低温治疗脑损伤的机制
1、降低脑组织氧耗量,减少脑组织乳酸堆积, 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 2、抑制内源性毒性产物对脑细胞的损害作用。 3、减少钙离子内流,阻断钙对神经元的毒性作。
4、减少脑细胞结构蛋白破坏,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 修复。
5、减轻弥漫性轴索损伤。

√珠海和佳HGT-200III亚低温治疗仪培训

√珠海和佳HGT-200III亚低温治疗仪培训

..珠海和佳 HGT-200III 亚低温治疗仪培训一、工作过程亚低温治疗仪是利用微电脑全方位监控,通过“水温设置”、“体温设置”、“ON/OFF”按键,由微处理器控制切换电路。

选择不同的工作方式,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经模/ 数变换进入微处理器,自动控制制冷系统,使患者的体温降低并维持在一种有效的亚低温状态。

二、报警系统1、缺水报警当水箱的水位过低时(低于 115mm),仪器发出间隙的报警声,液晶显示的水位线只是只显示一条,表示水箱缺水。

..2、传感器脱落报警按下体温控制开关“ ON/OFF”键,液晶屏上显示一个“开”字符号,表示仪器进入工作状态,报警功能启动。

如果显示体温温度≤32℃,仪器发出急促的报警声,表明传感器从人体脱落。

反之,则不报警。

3、传感器断路、短路报警按下体温控制开关“ON/OFF”键,液晶屏上显示一个“开”字符号,表示仪器进入工作状态,报警功能启动。

如果传感器断路(显示0℃)或短路(显示大于 50℃),仪器报警。

.三、使用范围及禁忌症1、适用范围主要用于脑损伤患者及高热患者的物理降温治疗。

2、禁忌症严重心肺疾病、失血性休克、精神病、妊娠期妇女、 3 岁以下儿童或 70 岁以上老人、集体感觉障碍者禁止使用;携带心脏起搏器、外科植入物患者禁止使用。

四、注意事项1、保证本仪器的网电源及接地环境安全稳定。

2、本机底板面有保护接地标记,请确保已保护接地。

3、本仪器只限使用自配的传感器;不得向水箱中加入任何固定物质。

4、不得在高温、高湿、易燃、失衡、强腐蚀性、烟尘过量、电磁辐射的场所使用本仪器。

5、不得拉拽本仪器的电缆、导联线、冰毯接头及软管。

6、本仪器无客户可自行维修的组件,发生故障时请自行拆卸。

7、毯、帽使用后必须平放,不能拆叠,以免损坏。

8、毯、帽为耗材,其使用期限为三个月。

9、定期(1个月)更换水箱内的水,防止产生污垢影响治疗。

五、调试、试运行接通电源,观察仪器的液晶显示与体温设置、水温设置以及传感器脱落报警是否正常。

亚低温疗法仪使用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

亚低温疗法仪使用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

亚低温疗法仪使用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
1. 介绍
亚低温疗法仪是一种使用低温技术治疗疾病的医疗设备。

它通过降低局部体温来减轻疼痛、抑制炎症和促进治疗。

2. 使用操作要点
使用亚低温疗法仪时,请注意以下操作要点:
2.1 准备工作
- 确保亚低温疗法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清洁和消毒治疗部位,确保无土壤和感染的情况。

2.2 使用方法
- 将亚低温疗法仪放置在所需治疗部位。

- 打开设备并调整温度和治疗时间。

- 根据医生的指示,按照适当的时间和温度进行治疗。

-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反应。

- 在治疗结束后,关闭设备并将其存放在安全的位置。

3. 评分标准
为了评估亚低温疗法的效果和患者的状况,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评分标准:
3.1 疼痛程度评分
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或数字疼痛等级(NRS)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根据患者的自述,将疼痛程度从1到10进行评分,其中1表示无痛,10表示剧烈疼痛。

3.2 治疗效果评分
根据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例如,观察疼痛的减轻程度、炎症的消退、活动范围的改善等。

3.3 不良反应评分
记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不良反应,例如皮肤烧伤、过敏反应等,并按照不同症状和严重程度进行评分。

请在使用亚低温疗法仪时,根据上述操作要点和评分标准进行操作和评估。

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咨询相关医疗专业人士。

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与护理PPT课件

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与护理PPT课件

温度控制失灵
通常是由于温度传感器损坏、 控制板故障或加热/制冷系统
故障引起。
报警系统异常
可能由于传感器故障、参数设 置错误或报警系统故障造成。
治疗效果不佳
可能与患者个体差异、治疗时 间不足或设备性能下降有关。
排除方法和技巧分享
电源故障排除
检查电源插头是否插紧,更换损坏的 电源线,修复或更换电源开关。
个体化治疗方案
不同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存在差异,因此在使用亚低温 治疗仪时应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 有效性。
密切监测与及时调整
在使用亚低温治疗仪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 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参 数,以确保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06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态。
定期保养
每月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和维护,包括清洗水路、更换 滤网、检查电线连接等。
年度维护
每年对设备进行一次深度保养 和校准,包括更换易损件、检 查性能参数等。
保养记录
建立设备保养档案,记录每次 保养的时间、内容和结果,以
便追踪和管理。
05
临床应用案例分享
案例介绍
患者信息
一名52岁男性患者,因突发脑出 血导致昏迷,被紧急送往医院救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促进患者康 复。
康复训练
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同时,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 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04
常见故障排除及维护保养
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分析
01
02
03
04
电源故障
可能由于电源插头松动、电源 线损坏或电源开关故障导致。

亚低温治疗仪使用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

亚低温治疗仪使用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
5
注意
事项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在使用亚低温治疗仪的过程中,要配合心电监护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因低温状态下会引起血压降低和心率减慢,尤其是儿童和老年病人。
2.由于亚低温治疗仪置于病人躯干部、背部和臀部,皮肤温度较低,血循环减慢,容易发生压疮,应每1-2小时翻身叩背一次,经常变换体位。保持床单位干燥平整,经常视注意肢体温度、颜色,观察末梢循环。
5




1、查对医嘱、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解释。
5
2、 检查及安装外接的毯、帽安装体温传感器——接通电源 。
2
3、确认机器性能良好,备用状态。
注意:检查水位,水位不足时加水:在主机背后找到加水口,加蒸馏水或自来水加至显示屏要求水位(要求不低于绿色条线上)
5
4、安放位置:将机器退至病床旁,机器的四个侧面应理
1、合理摆放患者体位,各导管长度,合适,操作时动作轻巧、稳当、正确,及熟练。
5
2、经常巡回观察,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指导患者病人及家属解释压低温治疗仪使用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5
3、再次核对。(报告操作完毕)
5
4、整理用物、洗手、签字、记录。(口述)
5
5、时间少于15分钟。
3.注意观察体温探头的放置位置。要经常检查有无脱落或放置位置是否准确。发现体温不正确应及时检查及时纠正,亚低温治疗仪使用时间过长的病人还应经常检查机器工作是否正常。
?
10
5
5、安装及使用冰毯、冰帽:将毯、帽连接口按标记方向接好(注意管道是否通畅,检查有无反折);再将冰毯平铺于病人背下,上垫双层大单,将冰帽放置头下,垫毛巾戴于病人头上。
10
6、放置传感器:将温度传感器插入病人腋下或肛门内。

亚低温治疗仪使用与维护

亚低温治疗仪使用与维护

亚低温治疗仪使用与维护亚低温治疗仪使用与维护亚低温治疗仪又称降温毯、控温毯、医用控温仪等,俗称“冰毯”。

是实施亚低温治疗的设备。

临床使用的亚低温治疗仪,多采用压缩机提供冷源,经过特殊的冷水循环系统,以毯子与病人身体接触,利用温差降低高热病人的体温。

国际上将低温划分为轻度低温(mild hypothermia)33~35℃、中度低温(moderate hypothermia)28~32℃、深度低温(profound hypothermia)17~27℃和超深低温(ultraprofound hypothermia)2~16℃。

由于中轻度低温(28~35℃)称为亚低温,都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而且无明显副作用。

一、亚低温治疗脑损伤的机制(一)降低脑组织氧耗量,减少脑组织乳酸堆积。

(二)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

(三)抑制内源性毒性产物对脑细胞的损害作用。

(四)减少钙离子内流,阻断钙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五)减少脑细胞结构蛋白破坏,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修复。

(六)减轻弥漫性轴索损伤。

二、亚低温治疗仪工作原理亚低温治疗仪是由主机监测面板、冷却系统、降温毯、连接管、监测体温探头等组成。

1.机内半导体通电后使水池中水冷却,冷却水被泵到毯内,因亚低温治疗仪毯面温度较人体温度低,人体热量向降温毯传递。

2.当毯内冰水被人体加热后又循环到亚低温治理仪水池中,亚低温治疗仪内半导体再次将水冷却后送到毯内,如此循环使人体的温度逐渐下降。

3.若人体温度降到所设温度时,亚低温治疗仪停止工作,当人体温度再度升高,超过设定温度时,亚低温治疗仪再次工作。

三、亚低温治疗仪临床适应症和禁忌症(一)适应症1.脑保护⑴重型颅脑损伤。

⑵缺血缺氧性脑病。

⑶脑干损伤。

⑷脑缺血。

⑸脑出血。

⑹蛛网膜下腔出血。

⑺心肺复苏术后。

目前已将亚低温治疗方法列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常规治疗措施,尤其是广泛脑挫裂伤合并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下丘脑损伤合并中枢性高热、脑干损伤合并去脑强直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性能指标
2.1毯的尺寸 (长×宽)
应为960mm×575mm,允差±5%。

2.2性能
2.2.1整机功能
a)循环液体温度:
(1)制冷模式设定范围为4℃~20℃。

(2)制热模式设定范围为35℃~40℃。

(3)步进:1℃。

(4)循环液体温度最大允许误差±1.5℃。

b)体温传感器的设定范围及步进
制热模式下体温传感器的设定范围30℃~37℃,步进:0.5℃。

制冷模式下体温传感器的设定范围30℃~40℃,步进:0.5℃。

c)制热功能:当设备工作于制热模式,加热器应正常工作。

d)制冷功能:当设备工作于制冷模式,压缩机应正常工作。

2.2.2体温测量功能
a)显示分辨率为0.1℃;
c)重复性误差S≤0.2℃。

2.2.3空载平均速率
a)制冷空载平均速率:1.5℃/min,最大允许误差:±25%。

循环液体温度变化区间17℃~25℃。

b)制热空载平均速率:1.4℃/min,最大允许误差:±20%。

循环液体温度
变化区间30℃~38℃。

2.2.4负载最大平均速率
a)制冷负载最大平均速率:4.0℃/h,最大允许误差:±20%。

b)制热负载最大平均速率:1.6℃/h,最大允许误差:±20%。

2.2.5噪声应:≤55dB(A)。

2.2.6功能
a)当循环液体温度超过42℃时,应停止工作并具有相应的提示功能;
b)当循环液体不足时,应停止工作并具有相应的提示功能;
c)当体温传感器监测功能异常时,应具有相应的提示功能;
d)控温毯不应仅由于改变温度设定值而自动在制冷和制热模式之间切换;
2.2.7密封性
控温毯循环管路密封应良好,无泄漏现象。

2.2.8承重要求
设备正常工作时,控温毯/控温帽承重应≥135kg。

2.2.9防水功能
通过防水试验后,体温传感器应能正常工作。

2.2.10抗拉强度
体温传感器能承受 15N 的静态轴向拉力,持续 15s 而不脱离。

2.2.11酸碱度
体温传感器与人体接触的材料的浸提液与同批空白对照液 pH 值之差不超过
1.5。

2.2.12材料
体温传感器能接受生物和物理的清洗,并且不会出现功能退化的现象。

2.3安全
应符合 GB9706.1-2007、 YY0834-2011 及YY0952-2015 的规定,安全特征见附录 A。

2.4外观与结构
2.4.1治疗仪外观应端正、外壳表面应平整,光洁,色泽均匀,无伤痕、划痕、锋棱及毛刺。

2.4.2控制和调节机构应灵活可靠,紧固部件无松动现象。

2.4.3文字和标志应清晰、准确、牢固。

2.4.4塑料件应无起泡、开裂、变形以及灌注物溢出现象。

2.4.5治疗仪水循环系统应无泄漏现象。

2.4.6治疗仪的脚轮中,应至少有两个具有掣动装置。

2.4.7显示屏的显示字迹应无乱码、错码和缺笔画现象。

2.5环境试验要求
治疗仪应符合 GB/T14710-2009 中气候环境试验Ⅱ组,机械环境试验Ⅱ组的要求。

运输试验、电源适应能力应分别符合 GB/T14710-2009 中第 4 章和第 5 章的要求。

2.6电磁兼容性
符合 YY0505-2012 及YY0834-2011 第 36 条的规定,产品按 GB4824-2013 分类属于 I 组 A 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