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教材图片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1 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课件【83张PPT】

高中生物必修1 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课件【83张PPT】
实验效果相同
√C.0.3 g/mL蔗糖溶液处理实验材料,观察到的是图像乙
D.清水处理质壁分离的细胞,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由于外表皮细胞中含有紫色大液泡,而内表皮细胞中的大液泡内不 含颜色,所以用紫色洋葱外表皮做实验材料时更容易观察到实验结 果,B错误; 0.3 g/mL蔗糖溶液处理实验材料,会 由于细胞外液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 度使细胞失水,出现质壁分离,即观察到的是图像乙,C正确; 若质壁分离时大量失水或质壁分离时间过长,可能会使细胞死亡, 此时用清水处理质壁分离的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错误。
第1课时
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学习目标
1.理解渗透作用的条件及原理。 2.结合探究实验,分析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过程及原理的应用。
内容索引
一、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三、细胞质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
网络构建 课时对点练
一、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6)将同一成熟植物细胞依次浸入蒸馏水、0.3 mol/L的蔗糖溶液和0.4 mol/L的 KNO3溶液中,测得液泡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曲线A、 B、C分别代表细胞所处的溶液。
提示 A代表蒸馏水、B代表KNO3溶液、C代表蔗糖溶液。
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应用 细胞液中物质的浓度对于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非常重要。现提供紫色洋 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请设计实验,测定该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相当于多 少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写出你的实验思路,并分析其中的基本原理。 提示 可以配制出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 细胞置于配好的各种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适当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质壁分离情况。记录刚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所用的蔗糖溶液浓度,以 及刚好尚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所用的蔗糖溶液浓度,据此推算出细胞 液浓度应介于这两个浓度之间。

第二章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第3课时) 课件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第3课时) 课件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00%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要从质量分数为60%的NaCl溶液
60%
当中取出含有30g NaCl的溶液,需
要称取多少克溶液?
实验过程中,为了操作方便,取用溶液时, 一般量取它的体积,而不是称量其质量。
物质的量浓度
取用溶液时,更多的是量取溶液的体积。如果知道 每升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就可以快速的知道任 意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了。
配制250mL 1.0mol/L H2SO4溶液,需要18mol/L H2SO4溶液的体积是多少?
(1)标准状况下,33.6L HCl 气体配成 0.5L 盐酸, 其物 质的量浓度为 3 mol/L。
(2)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硫酸溶液500mL, 含硫酸的 物质的量为 1 mol 。
(3)10 mol HCl能配成 5 L 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盐 酸。
体检的一些指标常用物质的量定义: 单位体积溶液里含有溶质B 的物质的 量,称为B的物质的量浓度。
即1L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2. 符号: CB
3. 单位: mol / L 或 mol·L-1
4.
公式: CB =
nB V
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溶液的体积(L)
离子物质的量浓度
1molMgCl2含有 1 molMg2+, 2 molCl【例】1mol/L MgCl2溶液,各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
c(MgCl2) = 1 mol/L c(Mg2+) = 1 mol/L c(Cl-) = 2 mol/L
C(离子)=C(物质)×离子下标
【练习】 1. 0.5mol/L H2SO4,c(H1+m)=ol/L ;c(S0O.542m-)o=l_/L____ 2. 0.1mol/L Al2(SO4)3,c(Al03+.2)=mol/L ;c(SO0.432m-)=ol_/L__ 3. Na2CO3溶液中c(Na+)=2mol/L,c(Na2C1Om3)o=l_/L____

新教材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人教版)(32张PPT)

新教材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人教版)(32张PPT)

宁河宽谷组成,全长193千米。三峡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
湍急。人们常说:“西陵峡滩多险峻,巫峡幽深秀丽,瞿塘峡雄伟壮观。”
寥寥数语,概括了三峡的景色。
结合材料探究:
(1)长江三峡是如何形成的?
(2)三峡属于河流地貌中的哪一种?
提示:(1)三峡地区地壳上升,河流向下侵蚀而成。
(2)河流侵蚀地貌。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主主题题探探究究
解析:第(1)题,图中河流形态呈蛇曲状,形成这种河流形态的主要 原因是在河流弯曲处,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使河流的弯曲 程度加大。第(2)题,诗句中的“白鹭洲”属于流水堆积地貌。
答案:(1)C (2)B
-18-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14-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主主题题探探究究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技巧归纳 河流凹岸侵蚀与凸岸堆积的原因和过程 在分析侧蚀时应该分以下两种情况: (1)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可以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来解释。北 半球河道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河道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2)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即凹 岸侵蚀,凸岸堆积。 其成因解释如下: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作曲线运动,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 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 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 积,如下图:
-11-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主主题题探探究究
探究一
探究二
关键能力
当堂检测
1.河流不同侵蚀类型及其影响 河流的侵蚀类型包括溯源侵蚀(向源头侵蚀)、下蚀(向下侵蚀)、 侧蚀(向河谷两岸侵蚀)三种类型,三种侵蚀类型对河流的影响各不 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冷锋与暖锋(共17张PPT)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冷锋与暖锋(共17张PPT)

锋面雨
暖锋天气
市区
2020/6/12
13
(2)暖锋与天气
想一想:暖锋过境时市区的天气? 市区云层增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暖锋天气
锋面雨
市区
2020/6/12
14
(2)暖锋与天气
想一想:暖锋过境后市区的天气变化?
市区受暖气团的控制,气温升高, 湿度增大,气压降低,雨过天晴。
暖锋天气
2020/6/12
济宁天气预报
2020/6/12
1
常见的天气系统
2
2020/6/12
3
一、锋的形成
气温高、气压 低、空气湿度 大、天气晴朗
如何理解锋?
气温低、气压 高、空气湿度 小、天气晴朗
2020/6/12
4
5
(1) 冷锋的形成
观察动画:主动移动的是什么气团?暖气团的上升状态?
冷气团主动移动;暖气团被迫上升;该锋为冷锋。
市区
锋面雨
15
再见
2020/6/12
17
暖气团 冷气团
锋面雨
市区
2020/6/12
11
(1)冷锋与天气
想一想:冷锋过境后市区的天气变化?
市区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
高、天气转晴
暖气团
2020/6/12
市区
冷气团 锋面雨
12
(2)暖锋与天气
想一想:暖锋过境前市区受什么气 团控制?天气如何?
市区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 气压高、天气晴朗
冷气团
暖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2020/6/12
冷锋
暖锋 9
三、锋与天气
(1)冷锋与天气
想一想:冷锋过境前市区受什么气团控制? 天气如何?

2021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3物质的量课件 人教版必修1

2021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3物质的量课件 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三节ꢀꢀꢀꢀꢀꢀꢀ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一、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n①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_一__定__数__目__粒__子__的集合体的物理量,用符号__表示。

②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情境·微课堂】唐僧师徒四人在学习了“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并做了大量的相关练习后根据个人学习体会,对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以下是四人的谈话记录。

你认为谁的观点是错误的?提示:物质的量是只能用来描述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而质量是既可描述微观物质又可描述宏观物质多少的物理量,两者不可相互替代,所以孙悟空的描述是错误的。

2.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1)国际上规定,1 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约为_________。

N mol-1A(2)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是__,单位是_____。

(3)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N)之间的关系:n=____________。

二、摩尔质量已知1个氧原子的质量约为2.657×10-23 g,请计算O2的摩尔质量为多少?与O2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什么?提示:M(O2)=2.657×10-23 g×6.02×1023mol-1×2=15.995 g·mol-1×2=31.99 g·mol-1,氧气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数值上与氧气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易错提醒】物质的量应用时的注意点(1)“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单位是摩尔,物质的量只能表示微观粒子数目的多少。

中含有2 mol H,含(2)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

如1 mol H21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mol H的H2(3)对特定的微粒具有“加合”性。

如1 mol CO中共含有2 mol 原子(其中含1 mol C、1 mol O),1 mol SO中共含有4 mol原子(其中含13气体摩尔体积一、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二、气体摩尔体积注意:在0℃、101kPa时,有一些物质不是气体状态。

(新教材)物质的量ppt人教版1

(新教材)物质的量ppt人教版1
【你熟悉的知识】
假设一瓶纯净水540毫升,即 540克水,分30次喝完,平均每 次喝18克水,你想知道18克水中 含多少个水分子吗?
宏观 (质量)
微观 (粒子数)
新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
课题12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摩尔
----看不见的世界也精彩
资料
物理量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 物质的量 热力学温度 发光强度
微粒符号 物质式量
C
12
每个微粒质量 1摩尔物质质量
1.993×10-23 g
12 g
H2O Na+
18
2.990×10-23 g
18 g
23
3.821×10-23 g
23 g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规律?
物 质 的 量 物 质 的量 及其单 位—摩 尔 P P T优质课 件【新 教材】 人教版 高中化 学必修 一(共 20张)
质量
物 质 的 量 物 质 的量 及其单 位—摩 尔 P P T优质课 件【新 教材】 人教版 高中化 学必修 一(共 20张)
物 质 的 量 物 质 的量 及其单 位—摩 尔 P P T优质课 件【新 教材】 人教版 高中化 学必修 一(共 20张)
1 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 粒,请计算 1 mol下列物质的质量。
物 质 的 量 物 质 的量 及其单 位—摩 尔 P P T优质课 件【新 教材】 人教版 高中化 学必修 一(共 20张)
【例题】
(1)1 mol 铜原子的质量是
64

(2)1 mol 氧分子的质量是
32

(3)1 mol Na+ 离子的质量是 23

物 质 的 量 物 质 的量 及其单 位—摩 尔 P P T优质课 件【新 教材】 人教版 高中化 学必修 一(共 20张)

人教版化学必修1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人教版化学必修1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④单线桥箭头从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原子 指向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元素原子。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特别提醒
(1)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着对立统一的两大对应 关系:元素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失必 有得,有氧化必有还原。 (2)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与电子转移、化合价
升降、物质被氧化、被还原等关系时,用“
(2)注意事项 ①箭头、箭尾对应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
②必须注明“得到”或“失去”的字样。
③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与氧化剂得到电子总 数相等。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单线桥法
表示反应前后不同元素原子间电子的转移情 况。 (1)单线桥法的基本写法思路
正确标明氧化还原反应前后 标价态 —同一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其升降, 进而确定得失电子的元素
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都是氢,D错.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 的表示
探究导引3 在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
时,箭头指向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箭头由还原剂指向氧化剂。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探究导引4
在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
时,箭头的指向能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吗?
栏目 导引
高温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解析:从反应类型上看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分析物质化合价的变化知:铁从+3价降低 到0价,被还原,得到的铁是还原产物,Fe2O3 作氧化剂;单质铝从0价升高到+3价,单质 铝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Al2O3。
答案:置换反应 化剂 Al2O3 铝 失 氧化 还原 氧
第二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课件-物质的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课件-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是__单__位__物__质__的__量__的__气__体__所__占__的__体__积__,符号是_V_m_,常用单位 为_L_/_m_o_l__。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__________。
解析:气体摩尔体积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是Vm , 常用单位为L/mol。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
根据物质的量、质量与摩尔质量之间存在的关系:
可以列出式子n(Na2CO3) = m(Na2CO3)÷M(Na2CO3)
= 26.5÷106g/mol M(Na2CO3)
= 0.25mol 因此26.5gNa2CO3物质的量是0.25mol。
=2×23+1×112+3×16 =106g/mol
思维启迪
课堂达标
2.同温同压下,若两种气体所占体积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C )
A.气体分子的大小不同 B解.析气:体物分质子体间积平的均影距响离因不素同为① 物质的粒子数目;② 粒子的大小;③ 粒子 之间C的.距气离体。的选物项质A的中量,不相同同条件下,气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相等,且远大于气体 分子D本.身气的体体的积性大质小不,同气体分子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故A错误;选项B中,相同 条件下,气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相等,故B错误;选项C中,相同条件下,气体的 分子之间的距离相等,且远大于气体分子本身的体积大小,影响气体体积的主要 因素是气体物质的量的多少,故C正确;选项D中,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有分子大 小、数目多少以及分子之间的距离,与分子的性质无关,故D错误。因此选C。
思考·讨论
1mol不同的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相 同,而粒子之间的距离是非常小的,这就使得固态物质 或液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取决于粒子的大小。
因为不同物质的粒子大小是不相同的,所以,1mol 不同的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是不相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