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流程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水稻生产技术》PPT课件

《水稻生产技术》PPT课件
➢干式是以空气为介质,在碾米厂应用较为 普遍。干法去石的的主要设备为比重去石 机。
精选PPT
61

精选PPT
吹 式 比 重 去 石 机
62
吹 式 比 重 去 石 机
精选PPT
63
4、磁选法
指利用磁力清除谷粒中磁性杂 质的方法。
精选PPT
64
5、精选法
指根据谷粒与杂质长度的不同,利用 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袋孔的工作 面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亚洲、欧洲南部和热带美洲及非洲部分 地区。稻的总产量占世界粮食作物产量第 三位。
精选PPT
4
精选PPT
5
精选PPT
6
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起源于 约西元前8200年南中国珠江中游的聚落 地带。水稻在中国大陆广为栽种后,逐 渐向西传播到印度,中世纪引入欧洲南 部。
精选PPT
7
关于稻谷的传说
精选PPT
51
冲孔筛
精选PPT
52
精选PPT
53
精选PPT
54
编织筛
精选PPT
55
编织筛
精选PPT
56
冲孔筛开孔率低,质量大,不变 形,层数少时使用;
编织筛开孔率高,质量小,易变 形,层数多时使用。
精选PPT
57
筛选设备
• ①初清筛:初清筛是专门清除稻草,稻穗、 破布、麻绳、大泥块和大石块等大型杂质 以及泥灰、草屑等轻杂质的初步清理设备。
化学成 碳水化合


名称
稻 谷 64.52
糙 米 74.53
胚 乳 78.8

29.1
米 糠 35.1
稻 壳 29.38
蛋白 质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ppt 课件完整版•水稻栽培概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原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实践•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目录•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未来展望水稻栽培概述01水稻起源于亚洲热带地区,包括中国南方、印度、东南亚等地。

亚洲起源全球分布主要产区目前,水稻已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洲,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北美洲。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越南、泰国等国家是全球主要的水稻产区。

030201水稻的起源与分布种子吸水膨胀,胚根突破种皮,形成幼苗。

种子萌发期幼苗经过分蘖、拔节等过程,形成健壮的植株,积累养分。

营养生长期包括孕穗、抽穗、开花、结实等过程,最终形成产量。

生殖生长期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高产栽培技术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提高水稻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

品质评价标准加工品质、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是评价水稻品质的主要指标。

优质水稻品种应具有出米率高、垩白少、食味佳、营养丰富等特点。

水稻的产量与品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原02理光照与温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光照强度光照强度直接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过弱或过强的光照都不利于水稻生长。

光照时间每天的光照时间对水稻的生长周期和产量有重要影响,长日照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温度适宜的温度范围对水稻的生长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合理的灌溉制度可以保证水稻生长所需的水分,避免干旱或水涝对水稻生长的不利影响。

灌溉制度良好的排水系统可以避免稻田积水,防止水稻根部病害的发生。

排水系统优质的水源对水稻生长至关重要,含有适量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水质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产量提高。

水质水分管理对水稻生长的影响1 2 3不同类型的土壤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不同,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土壤类型适宜的土壤pH值对水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有重要作用,过酸或过碱的土壤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

水稻播种与育秧PPT课件

水稻播种与育秧PPT课件

知识准备
三、育秧技术 5.两段育秧技术 水稻两段育秧的小苗秧田、寄秧田与大田面积之比为1:4:16;小苗秧田的
秧龄为3~4叶。 6.杂交晚稻露地培育多蘖壮秧技术 (1) 适期播种:根据当地水稻安全齐穗期和所选用的杂交组合从播种到齐穗所
需天数确定好适宜的播种期。 (2) 稀播匀播:一般每公顷秧田播种量为112.5~225.0kg。播种要分厢过秤,
一般消耗完毕,这一时期称为“离乳期”。
知识准备
二、水稻安全播种期、用种量及秧龄的确定 1. 水稻安全播种期 全国各稻作区一般以与当地历年旬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和12℃,年保证率
在80%以上的开始日期分别作为粳稻(我省为3月底—4月中旬)和籼稻(我省为3 月下旬—4月上旬)品种露地育秧的安全播种期,对于塑料薄膜备
一、水稻幼苗的生长 1. “扎根扶针” 芽谷播种后,胚根下扎,胚芽鞘向上竖起,生产上叫“扎根扶针”。 2. 出苗与出苗期 不完全叶伸出芽鞘,称为出苗(也称现青)。全田有50%的芽谷出苗,即为
出苗期。 3. 幼苗期与“离乳期” 第三片完全叶以前的时期称为幼苗期。在水稻的三叶期,种子胚乳内的养分
性强的品种秧龄可长些。
知识准备
三、育秧技术 1. 早、中稻薄膜保温育秧技术 薄膜保温育秧的秧田整地、施肥、播种等技术与露地湿润育秧基本相同,当
前生产上盖膜的方式有两种: (1) 搭架盖膜育秧的秧田管理措施
知识准备
三、育秧技术 1. 早、中稻薄膜保温育秧技术 薄膜保温育秧的秧田整地、施肥、播种等技术与露地湿润育秧基本相同,当
区或季节宜稀;多穗型品种可密,大穗型品种宜稀。 ② 水稻秧田面积与大田面积之比一般为1:(10~15)。
知识准备
二、水稻安全播种期、用种量及秧龄的确定 2. 水稻大田用种量、秧田播种量及秧龄 (3) 水稻秧龄的确定 ①小苗秧的叶龄少于3.0叶,中苗秧的叶龄为3.0~4.5叶,大苗秧的叶龄为4.5

水稻PPT演示课件

水稻PPT演示课件
第二章
水稻栽培学
1
第一节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2
一、世界水稻生产概括
面积
5.9 %
亚洲 非洲 美洲 欧洲 大洋洲
总产
3.6%
5.6% 0.6% 0%
亚洲 非洲 美洲 欧洲 大洋洲
4.7% 0.38% 0.02%
90.2%
89%
3
一、世界主要水稻产国概况(2009)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29
第3叶长出≈不完全叶节发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3叶 不完全叶节根
30
幼苗生长的2个重要时期
氮断奶期:
2叶(1叶1心)此期期胚苗乳弱内,贮藏对的外氮界用环完境。 反应敏感
糖断奶期:
这一时期要保证营养充足 肥力不足,施用断奶肥
3叶期胚乳内贮藏的淀粉用完,秧苗从异养转为
自养,是重要的生理转折期。
31
二、叶生长
叶 不完全叶(叶片退化) 完全叶(真叶)
胚根鞘
coleorhiza
25
胚根、胚芽鞘长出
胚根radicle 适宜水分
胚芽鞘
coleoptile
水分过多
发芽:根长一粒谷 芽长半粒谷
胚芽鞘
胚根
26
不完全叶长出 不完全叶
27
第1叶长出≈胚芽鞘节上长出不定根 第1叶 不定根
28
第2叶长出≈胚芽鞘节上5条不定根全部长出 第2叶
胚芽鞘节上的5条不定根 (称鸡爪根)
第1完全叶(第1叶) 不完全叶
32
叶片 完全叶 叶枕、叶舌、叶耳
叶鞘
叶鞘
叶片 collar
叶枕

发展水稻优势产业的生产技术(PPT 115页)

发展水稻优势产业的生产技术(PPT 115页)
三大产业带的主攻目标
17
●发展水稻优势产业的意义
发展水稻优势产业,是增强水稻主产区农业综合生
产能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措施。
发展水稻优势产业,是提高我国稻米产品国际竞争
力的一大举措。
发展水稻优势产业,是促进稻农增收的有效途径。 发展水稻优势产业,有利于推进稻区种植结构战略
性调整,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稻作生产布局。
323
384
392
100
143
182
198
0
早稻养鸭田 未养鸭田 连晚养鸭田 未养鸭田 单晚养鸭田 未养鸭田
27
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是 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必然规律,也 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些有竞争力和国际 知名的产业带,如玉米产业带,产量占全国的 45%,小麦产业带,产量占全国的50%,大豆 产业带,产量占全国的60%。法国形成了世界 知名的葡萄优势产区。
我国稻谷主产省(2002年)
万吨
3500
稻谷总产量
3000
粮食总产量
2500
2119
2000
1710
1504
1470
1452
1500
1328
1219
1203
1000
921
780
558
543
500
0
11
湖南 江苏 四川 湖北 江西 安徽 广西 广东 黑龙江 浙江 福建 云南
2002年世界各主要产稻国面积比例
3968
300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年份
23

水稻种子生产技术PPT课件

水稻种子生产技术PPT课件

第 4 季,不育系原种圃。当选的不育 系株系混系繁殖,用保持系原原种 作为回交亲本。 见P41图1-8。
(二) 杂种一代的种子生产(制种) 1 制种田的选择。凡是能长杂交稻的 地方都能制种。要求水肥条件好, 阳光充足,病虫害少,无检疫对象。 2 隔离条件。 (1) 空间隔离:200米以上。在水旱 兼作区,可用旱作物隔离。特别要 注意籼粳隔离,防止产生大青棵。
何谓原种? 原种是指用原原种直接繁育 出来的,或推广品种经提 纯后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 种子。
原种如何生产? 1 由原原种直接繁殖,防杂保纯。 2 按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 生产。
谁来生产原种?
一般由地、市原种场生产原种。
原种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到 良种种子质量和数量。
何谓良种? 良种是指用原种再繁殖一、 二代的种子。就是提供给 农户种植的生产用种。
Collabo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IRRI on Hybrid Rice
第八节 水稻种子生产 一、常规品种(纯系)的种子 生产 经审定合格的新品种,必须加 速繁殖并保持纯度,使新品 种在种子数量和质量上能满 足生产的需要。
1.常规品种种子生产程序: 原原种
原种
良种
(一)三系原种生产的方法和 程序 1 三系七圃法。 生产程序:单株选择、分系比 较、混系繁殖。不育系设株 行、株系、原种三个圃;保 持系、恢复系各设株行、株 系二个圃,共七个圃。
第 1 季,单株选择。保持系、恢复系 各选 100-120 株,不育系选 150-200 株。 第 2 季,株行圃。按常规稻提纯法建 立 保 持 系 和 恢 复 系 株 行 圃 各 100120 个株行。恢复系每个株行种植 500株。保持系每个株行种植200株 (上年保持系单株种子分为2份,1 份提前种在保持系株行圃,另 1 份 用作不育系株行圃的父本)。

水稻生产的基础知识—水稻的器官(北方水稻生产课件)

水稻生产的基础知识—水稻的器官(北方水稻生产课件)

(六)花的结构
(七)稻穗 稻穗为圆锥花序,着生在穗颈节
上,由穗(主)轴、第一次枝梗、第 二次枝梗和小穗组成。稻穗的长度一 般20厘米左右。一个稻穗从剑叶的叶 鞘抽出到穗颈节的部分叫穗颈,从穗 颈节到退化生长点的部分叫穗轴。
(七)稻穗
水稻的生育类型及水稻的三性
(一)水稻的生育类型
水稻生育类型(幼穗分化和 拔节的关系)早、中、晚稻品种 各异,早稻品种先幼穗分化后拔 节,称重叠生育型。中稻品种, 拔节和幼穗分化同时进行,称衔 接生育型;晚稻品种拔节后隔一 段时间再幼穗分化,称分离生育 型。
(一)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
3.发芽阶段 种子萌动后,胚继续生长,当胚根长度与谷粒长度相等,胚芽长度达
到谷粒长度一半时,就称为发芽。
(一)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
水稻幼苗期发根出叶的过程:
(二)叶片生长
1.叶片种类与构成:
水稻植株每一茎节均长叶1片,各叶互生于茎的两侧,我国大多数 水稻品种植株主茎一般长叶10—17片,植株主茎上的不完全叶和分蘖茎 上的分蘖芽鞘均为变态叶。不完全叶仅有叶鞘,没有叶片。
水稻的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
水稻的生长期分为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
(一)水稻的营养生长期
自种子萌发到幼穗分化开始,这一时期生长根、茎、叶,称为营养 生长期.
(二)水稻的生殖生长期
抽穗以后开花授粉和子粒灌浆、结实,称为生殖生长期
水稻的有效积温和活动积温
水稻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整个生 育期内所需要的热量总和(积温)则是一个基本的重要指标。积温通常 分为两种,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一)水稻的有效积温
活动温度与生物学起点温度之差称为有效温度。如日平均温度为 19℃,粳稻种子萌发的生物学起点温度为10℃,籼稻为12℃,其差数分 别为9℃和7℃,这9℃和7℃就是有效温度,将逐日的有效温度累加起来 的总数,称为有效积温。

水稻的一生PPT课件

水稻的一生PPT课件
1.从抽穗到谷粒成熟。
2.此期因品种特性和气候 条件不同而有差异,一般 为30天。
3.结实期又可细分为: 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 完熟期四个时期。
.
20
小结: 一.水稻的一生
二.水稻的生育期
三.水稻的栽培方式
1.直播
2.移栽
1.秧田期 2.本田期
四.水稻的生育阶段
1.营养生长阶段 2.生殖生长阶段
⑷水稻南种北引:
原产地:日照短、温度高,引入地:日照长,温度低,
会 应使引早生_熟育_期品_种延_。长_,营养生长充足而造成产量_提_高_,
.
27
2.水稻三性在生产栽培上的应用。 ⑴对于感温性强的早__稻品种,迟播时,温度高,生育期会_缩_短,产 量_降_低_,因此生产上应早播、早插、早施肥、早管理,使其早生
3.水稻的感光性
4.水稻在适宜生长的日照范围内,长日照可使其生育期___, 短日照可使其生育期_____,的特性叫____。
5.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性
6.水稻的生育期长短由水稻的____决定。 7.什么叫水稻的三性?
8.水稻的三性在生产. 上的应用。
29
水稻的产量形成
.
30
水稻的产量形成
一.作物的产量分为: 1.生物产量: 指根、茎、叶、穗的总产量 2.经济产量: 指其作为商品的那部分产量。即稻谷的产量。 二.水稻的经济产量形成是:
五.水稻的生育时期: (一)种子发芽和幼苗期
(二)分蘖期 (三)拔节孕. 穗期 (四)结实成熟期 21
作业
1.什么叫水稻的一生 2.什么叫水稻的生育期 3.什么叫秧田期 4.什么叫本田期
5.什么叫破胸 6.什么叫发芽
7.水稻幼苗期是指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播种及其苗床管理
播种的前期准备工作: 1、物资的分发:按照本田的面积进行种子、壮秧剂、草炭土的分发。(3月初) 2、苗床要及时清雪和扣棚,增加地温(预计时间为3月10日),催促农户及时购 买秧盘等,公司准备浸种药等(预计3月12日)。 3、适时对种子进行处理: 如果初步播种时间定在4月5日,那对各种日期进行反推催芽、晾芽需要3天 (预计日期4月2日),盐选、浸种需要7天(预计日期3月25日),晒种可以 适当提前。 盐水配置: 选种用的盐水比重为1.10~1.13,方法是用25㎏水加食盐5~6㎏,充分溶解后, 用新鲜鸡蛋测试。当鸡蛋露出水面1元钱硬币大小时即可。 浸种要求: 温度10~15℃,浸种6~9天;温度16~20℃浸种4~5天,浸好后取出直接催芽。 催芽:在炕上铺一层稻草,再铺一层塑料布,浸好的种子堆放其上,以高温 (30~32℃)破胸,露白后种子堆温度控制在25℃,适温催芽,芽根长 1~2mm为好,催好后在阴凉处晾芽,等待播种。 如果4月5日日平均温度不能稳定在5摄氏度,可以增加保温措施。 旱育秧:每袋壮秧剂2.5㎏加15㎏备好过筛旱田土,经充分混拌均匀后,均匀 撒施在20m2苗床上(稻田育苗灌水时用壮秧剂3.75㎏),用耙子挠匀,混拌 于2~3cm深的床土中,然后浇透水播种。(预计日期4月4日做好苗床)。
水稻生产流程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Part 6
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播种及苗床管理 插秧前本田准备 插秧及本田管理 水稻收获 水稻加工
03 04~05 06 0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整体准备工作:
1、种植地块的选择(已经完成) 2、地块土质的检测 3、肥料的选择(达丰生产的龙琪酵素和壮秧剂) 4、肥料的分批次化验 5、种子的购买及检测(芽试和芽率的检测) 6、购买草炭土。 7、购买达丰公司BIO营养液 以上事情最晚在3月1日全部结束。
黑龙江水稻抽穗后40~45天,活动积温达800℃以上,达到成熟标准 (95%以上颖壳变黄,谷粒定型变硬,米呈透明状或多或95%以上的小 穗轴黄化)时,适期进行收割。(预计在9月25日左右)。
三、插秧前本田处理
1、施肥 春天翻地或耙地前施用一次足量底肥1500kg/公顷有机酵素肥和加施500kg/公 顷豆饼。(预计4月末) 2、春天翻地工作: 对于没有秋翻的地块,要进行春翻,春翻地宜浅15cm左右(预计4月末)。 3、耙地和耢地工作: 水整地在泡田5~7天后进行,高低差明显,易于整平,但带水作业,耙完要 及时耢地。(5月5日前后) 4、施肥 插秧前再补充一次250kg/公顷的酵素有机肥(5月10日)。
四、水稻插秧及本田管理
插秧时间: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一13℃开始插秧5月25日前结束,尽量早插。 插秧规格:行距10一11寸,穴距5一6寸,每穴2一3株,14一18穴∕㎡。 质量要求:旱育苗插的深度为2cm左右,勿漂、勿深,深不超过3cm。摆栽 使钵体与地面平即可。浅插土温高、通气好、养分足,利于扎根分蘖,插的 要直,不东倒西歪,行插直,行穴距一致。 本田管理: 1、水分管理: 返青期;护苗水至三叶叶枕。 分蘖期:浅水3—5厘米。(从返青到6月30日左右) 长穗期:间歇灌水3—5厘米。(7月初到7月末) 抽穗期:浅灌3-5厘米。(8月初至8月10日) 结实期:间歇灌水0-3-5厘米。(8月10日至成熟)
五、水稻收获
人工收割时,一般在稻谷成熟度在90%以上即可收获,如果天气好, 最好把割倒的稻株摆在稻茬上晾晒3~4天,中间可翻倒一次,等茎叶晒 萎时,再打成小把运回场地,进行机械脱粒。这样不仅可使割倒的水稻 进一步完熟,提高稻米品质,而且稻谷外观品质好,也较易脱粒。如果 不能及时脱粒,需要码垛,码垛时要稻穗朝外,防止稻穗发热、变质。
四、水稻插秧及本田管理
2、追肥: 返青期结束就要再施用一次追肥250kg/公顷,龙祺酵素。(如果插秧是5月 15日,施肥应该在5月22日左右) 3、虫害: 可以喷施苦参碱和鱼藤酮汇合按3:1比例混合。也可以用大蒜素进行趋避。 (预计喷施在5月末或是6月初)公司在5月20日前买好所需农药。 4、病害: 可以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稻瘟病(预计8月初) 5、草害: 防治草害插秧5月15日到6月30日,是防范杂草滋生的关键时期。以人工除 草为主。
二、播种及其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工作: 大苗标准:一般为4.5~5.0叶龄的秧苗,根数为13~15条,育苗日数为35~40天, 百株地上干物质重4g以上。壮苗主要标准是:3、3、1、1、1、8、11、17, 即地上部中茎长不超过3mm,每一叶鞘高不超过3cm,1叶与2叶的叶耳1cm, 2叶与3叶耳间距1cm,3叶与4叶耳间距不超过1cm,3叶长8cm,4叶长11cm, 株高17cm左右。在苗床生长约35-40天。 前期管理:要是指播种后到不完全叶抽出这一段的秧田管理,时间根据温度高 低而不同。一般约为7~9天。(预计4月12—4月14日) 前期管理重点,在密封保温,防止35℃的高温条件下,关健是水分管理,不使 床土过干、过湿,又要保证床土有足够的氧气,提高胚乳软化率,使种子根伸 长、长粗,长出较多须根和根毛,中茎长度不超过3mm,为壮苗打好基础。 中期管理(出苗~2.5叶期) 棚内温度控制在22~25℃,最高不宜超过28℃。 后期(2.5叶~移栽) 棚温控制在20~22℃,最高不超过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