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阁
游逛蓬莱阁七绝诗

游逛蓬莱阁七绝诗摘要:一、引言二、蓬莱阁简介三、七绝诗欣赏四、诗中景物及其寓意五、蓬莱阁的文化价值六、结语正文:【引言】在中国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阁中,蓬莱阁独具魅力,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还流传着许多优美的诗篇。
本文将欣赏一首关于蓬莱阁的七绝诗,并探讨其中所蕴含的寓意及其文化价值。
【蓬莱阁简介】蓬莱阁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是一座濒临大海的古建筑群。
自古以来,蓬莱阁便是道教名山、神仙境界,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中国四大名楼。
传说蓬莱阁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充满了神秘色彩,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题诗。
【七绝诗欣赏】以下是一首游逛蓬莱阁的七绝诗:丹霞地貌耸云端,碧海青山入画间。
神仙境界何处寻,烟波缥缈蓬莱阁。
【诗中景物及其寓意】这首诗通过描绘蓬莱阁的美丽景色,展现了仙人居住的境界。
诗中的丹霞地貌、碧海青山、烟波缥缈等元素,形象地勾勒出蓬莱阁的神奇氛围。
诗人以浪漫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相结合,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蓬莱阁的文化价值】蓬莱阁不仅是一座古建筑,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仙境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蓬莱阁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价值:蓬莱阁始建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修建与扩建,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2.艺术价值:蓬莱阁的建筑风格独特,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大成。
阁内的壁画、雕刻等艺术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文化价值:蓬莱阁是中国道教名山,宗教文化底蕴丰厚。
同时,众多文人墨客留下的诗篇,为蓬莱阁赋予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4.旅游价值:蓬莱阁景色优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蓬莱阁成为了山东省的一张亮丽名片。
【结语】蓬莱阁,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古建筑群,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通过欣赏这首游逛蓬莱阁的七绝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仙境的向往,还能领略到蓬莱阁独特的文化魅力。
蓬莱阁景区讲解

蓬莱阁景区讲解
蓬莱阁景区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是国家AAAAA级旅游
景区、中国四大名阁之一,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首批文明旅游示范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各位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蓬莱阁景区。
蓬莱阁景区地处胶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是一座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现代科技于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名胜区。
整个景区由蓬莱阁、天后宫、吕祖殿、王母池、龙王宫等景点组成。
好了,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八仙过海”处。
八仙是指汉时张果老、韩湘子、吕洞宾、铁拐李、曹国舅、何仙姑和蓝采和。
相传,八仙曾在此聚会,因而得名。
八仙桥为铁索桥,全长24米,宽2米,高8米。
桥两端建
有石质桥亭和碑亭各一座,桥亭上均为重檐歇山顶的宫殿式建筑。
据说,八仙曾在此聚会过,所以在桥上建有亭子以示纪念。
现在我们所处的地方就是吕祖殿。
—— 1 —1 —。
蓬莱阁主阁的讲解

蓬莱阁主阁的讲解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蓬莱阁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蓬莱阁镇,是中国四大仙山之一。
蓬莱阁主阁是蓬莱风景区的核心景点,也是蓬莱风景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蓬莱阁主阁建于宋代,历经千年风雨,至今仍然矗立在蓬莱海边,成为蓬莱的一处重要文化遗产。
蓬莱阁主阁建筑风格独特,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之一。
整个建筑分为上、中、下三层,总高度达36米。
主阁下层是一座细长的石台,代表着山海奇观;中层是一座八角形建筑,代表着八方来客;上层是一座宝顶,代表着通天彻地。
整个建筑设计寓意丰富,极具灵性和美感。
蓬莱阁主阁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不仅在建筑风格上有独特之处,而且在文化内涵上也相当丰富。
据传说,蓬莱阁是东海龙王敕建,用以接待八仙的居所。
蓬莱阁被誉为“仙境”。
许多古代文人墨客都曾在蓬莱阁游览过,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蓬莱阁主阁不仅在文化上有着独特价值,在风景上也有着极高的欣赏价值。
站在主阁顶层眺望,可以一览蓬莱美景,悠然自得。
尤其是在日出和日落时分,蓬莱阁的风景更加迷人,让人心旷神怡。
除了建筑和风景,蓬莱阁主阁还有许多传奇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
传说中,蓬莱阁藏有仙丹甘露,有神奇的疗效。
许多游客都慕名而来,希望能被蓬莱仙境的灵气感染,得到健康和好运。
蓬莱阁主阁是一座富有魅力的古建筑,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它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一座精神家园,是人们向往的仙境。
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前来游览,感受蓬莱阁主阁的魅力,领略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
第二篇示例:蓬莱阁,又称为蓬莱阁主阁,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境之一,也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海上仙山的代表。
蓬莱阁主阁是蓬莱仙岛上最主要的建筑之一,也是仙岛的核心所在。
蓬莱阁主阁以其神秘的气息和传说中的神奇传说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探寻。
据《山海经》记载,蓬莱仙山是位于东海之中的一座奇特的岛屿,其上有诸多仙灵居住,仙山之巅便是蓬莱阁主阁,也是仙山的中心所在。
蓬莱阁主阁传说中有遍布阁内的宝物和灵丹妙药,让人闻之色变,使人自愧不如之感。
蓬莱阁简介

蓬莱阁简介蓬莱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建筑,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
蓬莱阁以其迷人的景色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
蓬莱阁建于公元1372年,当时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打造一个气势恢宏的皇家别墅而兴建的。
这座建筑位于蓬莱市海滨,坐落在一处山崖上,四面环海,景色优美。
蓬莱阁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古代的宫殿和园林建筑的特点,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阁楼的主要建筑群为三层,整体呈现出山峰的形状,非常壮观。
阁内还设有一个修道院,供人们修习佛法。
蓬莱阁的外墙和屋顶装饰着琉璃瓦和精美的壁画,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其中最著名的壁画之一是《蓬莱仙境图》,画面展现了仙境般的美景和仙女们的舞蹈。
这些壁画不仅令人赞叹其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蓬莱阁在历史上曾多次被毁损,但每次都得到了修复。
在明朝崇祯年间,蓬莱阁曾被火灾烧毁,但后来重新修建。
在清朝末年,蓬莱阁又一次遭到了破坏,不过幸运的是,这座建筑在不久后被修复。
蓬莱阁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根据中国传说,蓬莱阁是海上仙境的入口,是中国神话中长生不老的仙人之地。
因此,它常常被人们认为是梦想和追求永恒生命的象征。
如今,蓬莱阁已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游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海景,登上阁楼俯瞰整个蓬莱市区。
此外,游客还可以参观阁内的博物馆,了解更多有关蓬莱阁和中国历史的知识。
蓬莱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被提及的地方。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等人曾来过这里寻找长生不老之法。
蓬莱阁的名气也因此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总之,蓬莱阁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筑,以其壮丽的建筑风格和美丽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游客。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同时,蓬莱阁也成为了人们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游客,都可以在蓬莱阁找到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
蓬莱阁风景区导游词

蓬莱阁风景区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蓬莱阁风景区,我是今天的导游,请跟随我的脚步,一起领略这座美丽的风景区。
蓬莱阁,地处山东烟台市,是中国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之一。
它位于威海半岛的东南端,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东临渤海,南依登州湾,风景秀丽,环境幽雅。
蓬莱阁,建于唐代,是一座石砌建筑群。
这里有主楼、八蜡殿、雅奴亭、曲栏伶人台等建筑,每座建筑都各具特色。
其中,主楼是蓬莱阁的核心建筑,也是全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原第二殿”。
首先,我们来到蓬莱阁的主楼,这座建筑有100多个檐口,是中国建筑史上最多的之一。
主楼高五层,整个建筑呈阶梯状,层层迭起,其规模之宏大,令人叹为观止。
登上主楼,可以俯瞰整个蓬莱阁风景区的美景,同时也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建筑的辉煌历史。
接下来,我们来到八蜡殿,这是一座八角形的砖木结构建筑。
八蜡殿内供奉着蓬莱阁三位主人的塑像,分别是太宗赵匡胤、真武大帝和东海龙王。
传说只要虔诚祈愿,就能得到他们的保佑,实现自己的心愿。
在蓬莱阁还有一座雅奴亭,这是一座由28根石柱支撑的亭子,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园林的建筑手法,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雅奴亭的名字源于中国古代的诗人辛弃疾的名篇《青玉案·元夕》,诗中写道:“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亭内供奉着蓬莱阁的守护神——明代的一尊观音菩萨,奉为旅行的保佑之神。
最后,我们来到曲栏伶人台,这是一座以石雕为主要材料的室外剧场。
这里每年都会举办各种文化演出,包括戏曲、舞蹈、音乐等,让游客在观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除了以上的景点,蓬莱阁风景区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和活动,比如登州湾游船、神仙岛、蓬莱海域浮潜等,都可以让游客在这里度过愉快的假期。
蓬莱阁风景区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杰作。
它不仅有着千年的历史,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所以,来到蓬莱阁,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蓬莱阁古建筑群介绍

蓬莱阁古建筑群介绍蓬莱阁古建筑群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蓬莱阁是一座古老的宫殿建筑群,由一系列建筑物组成,包括蓬莱阁、三清宫、通天塔等。
蓬莱阁是蓬莱阁古建筑群的核心建筑,是一座三层木结构建筑,高约40米。
它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汉、唐、宋、明、清等多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
蓬莱阁的主体结构由大量的木材组成,采用了传统的斗拱和悬山式的建筑形式,具有很高的建筑技术水平。
蓬莱阁内部设有多个展厅,展示了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
其中最著名的是“东海龙宫”展厅,展示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东海龙宫场景,包括了精美的壁画和雕塑。
此外,蓬莱阁还设有“观海亭”、“玉皇殿”等多个观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海景和美丽的夕阳。
蓬莱阁古建筑群的另一个重要建筑是三清宫,是中国道教的圣地之一。
三清宫是一座宏伟的宫殿建筑,供奉了道教的三位主神:太上老君、灵宝天尊和上清灵宝天尊。
宫内的殿堂、庙宇和神龛都是精美的建筑艺术品,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工艺和神圣的宗教文化。
通天塔是蓬莱阁古建筑群的另一座著名建筑,是一座六角形的石塔,高约36米。
这座塔建于明代,是用花岗岩和青石砌筑而成,外观华丽精美。
通天塔内部设有多层观景台,游客可以登塔俯瞰整个蓬莱阁古建筑群和壮丽的海景。
蓬莱阁古建筑群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这里融合了道教、佛教和儒家思想,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和博大精深。
蓬莱阁古建筑群还是中国古代神话和传说的重要场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研究者的关注。
蓬莱阁古建筑群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蓬莱阁古建筑群是一座值得一游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蓬莱阁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

蓬莱阁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作者:仙辑来源:《走向世界》2022年第12期蓬萊阁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
缘“仙境”而建的蓬莱阁,坐落在城北濒海的丹崖山巅,丹崖山拔海而起,通体赭红,与浩茫的碧水相映,时有云烟缭绕,蓬莱阁高居其上。
蓬莱阁主楼位于天后宫西北丹崖绝顶,为双层木质结构楼阁建筑,高11.55米,建于宋嘉祐六年(1061年),与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唐朝时,当地居民在丹崖山上建龙王宫,僧人在丹崖南麓建弥陀寺。
北宋嘉祐六年,郡守朱处约将龙王宫西移,建起蓬莱阁,奠定了庙宇与园林相间的基础。
宋元丰八年,一代文宗苏轼来此为官,虽匆匆五日,却放歌赞美山海,走笔留下华章,翰墨流传,和者日众,遂使丹崖仙阁名闻遐迩,誉满天下。
从此,历代珍视,多有附建与增修,渐成今日之规模。
蓬莱阁由天后宫、龙王宫、蓬莱阁、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等六个单体和附属建筑组成,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面积近二万平方米,建筑群中楼台殿阁分布得宜,寺庙园林交相辉映,各因地势,飞檐列栋,烟斜雾横,山丹海碧,协调壮观,独有千秋。
蓬莱阁是历代文人荟萃之地,他们留下的碑刻匾联琳琅满目,这些文化瑰宝,为山海增色,为仙阁添彩。
蓬莱阁保存的历代文物十分丰富,为中外游人所赞叹。
自然的美、人文的美、画意的美、诗情的美,蓬莱阁堪称人世间的一绝,神话世界的瑰宝。
Penglai Pavilion is composed of six single units, namely, Thean Hou Temple, the Temple of the Dragon King, Penglai Pavilion, the Temple of Lyu Dongbin and the Temple of Amitabha,in addition to annexes. The grand ancient complex covers an area of nearly 20,000 square meters. In the complex buildings, temples and the pavilion are well arranged in the good contrast of templesand gardens. Well fitted into the terrain, the buildings form a coordinating and magnificent view with the red mountain and the blue sea in mists, giving full play to their unique features.As a place visited by literati in different dynasties, Penglai Pavilion has numerous tablet inscriptions left by them. The cultural treasures add to the beauty of the mountain and sea and brighten the fairy pavilion. Abundant artifacts in different dynasties are well preserved in Penglai Pavilion,which are acclaimed by domestic and foreign visitors.。
蓬莱阁:仙境之阁的国内景点

蓬莱阁:仙境之阁——国内景点的魅力之旅位于中国山东省的蓬莱阁,自古以来就被誉为仙境之阁。
这座古建筑群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本文将带您走进蓬莱阁,一览其独特的魅力。
蓬莱阁始建于唐代,经过历代的修缮和扩建,现在已经成为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蓬莱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气势恢宏的大殿,大殿内的壁画和雕塑令人叹为观止。
蓬莱阁的建筑风格独特,采用了古代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屋顶覆盖着琉璃瓦,显得古朴而庄重。
同时,蓬莱阁周围的景色也十分美丽,让人流连忘返。
蓬莱阁不仅仅是一座古建筑,它更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
这里曾是古代文人墨客聚会的地方,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历史上,许多名人雅士都曾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如李白、杜甫等。
这些历史遗迹和传说,为蓬莱阁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在蓬莱阁周边,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值得一游。
例如,蓬莱海洋极地公园是一个集游乐、海洋动物表演、极地动物表演于一体的主题公园。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各种珍稀的海洋生物,如海豚、海狮、海豹等。
此外,蓬莱阁附近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古镇和古村落,如田横岛、刘家沟等,这些地方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址,让游客在领略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游览蓬莱阁的过程中,美食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地的美食如蓬莱鲅鱼饼、蓬莱酱汤等都是极具特色的地方美食,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当地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淳朴民风。
交通方面,游客可以选择乘坐飞机、火车或自驾前往蓬莱阁。
在旅游旺季时,游客可以选择提前预订酒店和车票,以避免高峰期的拥堵和排队等候。
此外,蓬莱阁周边还有一些购物和娱乐场所,如购物中心、电影院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休闲选择。
总之,蓬莱阁作为国内景点之一,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感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能品尝到美味的地方美食,享受美好的休闲时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蓬莱阁景区蓬菜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地处胶东半岛北端,山海相连,风景秀美。
三神山传说的流传,历代帝王海上求仙活动的兴起,使蓬菜成了中国东方神话文化的发源地,“蓬菜”二字已成为“仙境”的代名词。
蓬莱阁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我国首批5A级景区。
景区面积为5.8平方千米,共包括弥陀寺、龙王宫等六大主体建筑。
东城墙这段古朴凝重的城墙,是自明代保留下来的蓬菜水城的东城墙。
进入城门,便进入了蓬莱阁景区。
蓬莱水城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海军基地,面积为25万平方米,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曾在这里操练水师、抗击倭寇。
蓬莱作为仙境的代名词,是由战国时代的方士们首先叫响的。
因为蓬莱城北的海面常出现海市蜃楼,当时人们无法对这种自然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方士们便对此加以渲染和神化,说那是海上神山,山上有神仙居住,并有长生不老药。
在方士的鼓动下,战国时期的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都曾派人到此寻仙求药。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求大秦的江山永固和他本人的长生不老,也慕名到此寻找神山,因求仙未果,便于公元前210年派遣方士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人海求仙。
汉武帝的求仙活动比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
汉武帝先后八次出巡,历时23年,几乎每次都来到了蓬菜。
汉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他最后一次出巡,再次望神山而不遇,便在这里筑起小城命名为蓬菜。
从此,人世间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仙境“蓬莱”。
“人间蓬菜”坊是通往仙境的大门。
上面的“人间蓬菜”四个鎏金大字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手迹。
内侧的柱子上镌刻的“神奇壮观蓬菜阁,气势雄峻丹崖山” 是我国著名书画名家刘海粟题写,描述了千年古建筑蓬菜仙阁的巍峨壮观;外侧的柱子上分别镌刻的楹联“碧海仙槎(音,ch6) 心神飞跃,丹崖琼阁步履逍遥”是费新我题写,惟妙惟肖地表达了来仙境游历后,梦幻逍遥般的感受。
进入大门,来到的就是蓬莱阁的古建筑群了。
蓬莱阁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经过宋元明清几代不断的扩建和改建,整个建筑群建筑面积为18900平方米,占地面积为32 800平方米,分为龙王宫、天后宫、三清殿、吕祖殿、弥陀寺和蓬莱阁主阁六大建筑单体,共有100多间,整个古建筑群坐落在临海的丹崖山上,楼台股阁分布得宜,寺庙园林交相辉映。
1982年,蓬莱阁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弥陀寺弥陀寺始建于唐代,是蓬莱阁景区内唯一一座佛教寺庙。
弥陀,是号称西方三圣之一的阿弥陀佛的简称。
弥陀寺,是供奉阿弥陀佛的寺庙。
弥陀寺的前殿:左边是密迹金刚,右边是那罗延金刚,两位金刚各手持宝杵,护卫寺院。
右手边的这间殿宇是关公殿(东厢),中间主尊为关公。
关公,东汉末年西蜀名将关羽,官拜前将军、汉寿亭侯爵位,一生以忠义闻名。
宋代以后,统治者为巩固政权的需要,大力宜扬关羽的“忠义”,关羽的地位不断提高。
特别是著名小说《三国演义)问世以后,关羽名声大震,由王升为帝,由帝升为大帝,成为华夏诸神中的一员,并为之修建关帝庙,独立道观。
左手边的是祖师殿(西厢),中间主尊为慧远法师。
他的右侧为刘遗民、桓伊,左侧为陶渊明、慧然。
慧远,是山西人原平人,俗姓贾,生于公元334年。
他自幼聪颖过人,博览六经、《老子》《庄子》。
他从21岁开始,跟随道安师父23年,44岁时奉道安之命带着十来个弟子南行,经过庐山时,被庐山的秀丽风光吸引,便决定留在庐山,传道授业。
慧远在江州刺史恒伊的资助下,在庐山的西林寺东面建起东林寺。
东林寺的选址和建起,构成了宗教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体的园林,体现了中国寺庙园林的雏形,在中国佛教史上留下了灿烂的-页。
后来,慧远在东林寺创立净土宗,东林寺就成为净土宗祖庭,慧远成为净土宗一代祖师。
弥陀寺的正殿,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和十八罗汉。
正中供奉的是阿弥陀佛。
左协侍为观世音菩萨,右协侍为大势至菩萨。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能够接引念佛的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又称为“接引佛" ,是净土宗敬奉的主要对象。
他右手下垂,左手当胸,执-莲台表示“弘扬佛法,度尽世间众生苦”。
据专门叙述阿弥陀佛及西方极乐世界的汉译佛经《无量寿经》记载,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士中,高站于莲台上,左右分别有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为协侍,构成“西方三圣”的组像。
阿弥陀佛胸前有一“卍" (万)字,是古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象征太阳与火,在佛教中用来表示佛的智慧与慈悲无限。
观世音,是以慈悲救苦为本愿的菩萨,又称观自在菩萨、观音声菩萨。
凡是遇难的人念叨他的名字,他就会顺着声音前来救助,所以被称为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之所以称为“大势至”,是因为在他出行的时候十方土地都为之震动。
他是一位以智慧之光普照一切的菩萨。
他手拿莲花,意为“净士”。
旁边供奉的是十八罗汉,是佛的一群高足弟子。
罗汉是梵文阿罗汉的简称。
和尚经修行取得正果后,便可以成为罗汉。
他们是奉佛祖之命到世间拯救众生的,常住世间不人湿架,也就是不进行生死轮回。
中国佛教中经常提到的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以及五百罗汉等等。
万民感德碑亭万民感德碑亭是八角十六柱的建筑的形式。
在亭子里的万寿无疆碑原碑早已被毁坏,只剩下了碑座,这座碑是1995年重新建立的。
清朝康熙皇帝曾降旨普免田赋一年,登州官吏以百姓感恩的名义建起了这座碑亭。
丹崖仙境坊这座门坊叫“丹崖胜境坊”,是木质的结构。
清光绪末年被毁坏,民国初年修复后,改名“丹崖仙境坊”,后又被毁坏,这是1981年下半年修复的。
“丹崖仙境"四个字,是董必武1964年来蓬莱阁时题写的。
因为蓬莱阁坐落在丹崖山上,而这里的石头都是红褐色的,所以称为“丹崖” 。
这个牌坊是蓬莱阁上标志性比较强的个建筑物,当地老人这样讲:“牌坊下面站-站,无灾无难保平安,仙境里面走一-走,-一生多福又多寿。
”显灵门显灵门进入了仙境自然会有神仙显灵,现在看到的是显灵门。
显灵门是通往天后宫的山门。
天后宫里供奉的是海峡两岸人民虔诚信奉的海神一妈祖。
蓬莱阁的天后宫为北宋崇宁年间(1102- -1106年)皇帝颁旨所建,并由皇帝亲赐额书“灵祥”,宣和四年(1122年)落成,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清道光十六年,曾不慎被香火烧毁;道光十七年重建,并改额书为“显灵"。
龙王宫龙王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最西端的一个单体。
这里供奉的是传说中的四海龙王之首一东海龙王敖广。
唐代,渔民们便在丹崖极顶(即如今建主阁的地方)建起了龙王庙。
北宋嘉柘六年,登州郡守朱处约见这丹崖山濒海临风,景致很美,没有一一座蓬莱阁实在是太可惜了,便把龙王宫西迁到了现在的这个地方。
龙王宫的占地面积为2 117平方米。
龙王宫的前殿供奉的是龙王的两位守门大将:东为定海将军,西为靖海将军。
现在来到的是龙王宫的正殿。
这副楹联:“龙酬丹崖所期和风甘雨,王应东坡之祷翠阜重楼。
”上联是说渔民们在丹崖山上供奉龙王,期望能得到它的保佑,海无飓风、渔民平安、风调雨顺;下联是说苏东坡曾在登州任过知府,因看不到海市蜃楼而感到十分遗憾,于是向东海龙王做了祈祷,龙王体念苏东坡的心情,终于显灵,第二天苏东坡果然见到了海市。
中间端坐的就是四海龙王之首一东海龙王敖广。
龙王身边站立的是八位站官。
东边第一一位是巡海夜叉,负责夜间在海上巡逻,发现情况,就及时向龙王汇报;第二位的眼睛特别大,是千里眼,顾名思义,他-眼能望到千里之外;后面两位是雷公和电母。
西边第一位站官是赶渔郎,负责把海中的鱼赶到-起供渔民捕获;第二位是顺风耳,与对面的千里眼是兄弟俩;第三位是风神婆,肩背风口袋,手-松便能狂风大作;第四位是雨神,只要他用柳树枝蘸一下葫芦里的水撒向人间,便会下起绵绵细雨。
八名站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听命于龙王的调遣。
后面还有龙王宫的后殿,里面供奉着龙王和他的两位夫人,身边站立的是八名侍女。
天后宫现在来到了天后宫的前院。
天后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建筑单体,占地面积为3 000多平方米。
这个建筑是戏楼。
每年的正月十六是天后宫庙会,人们在这里演戏,向海神娘娘感恩,祈祷娘娘保佑平安。
戏楼两侧台柱上刻有对联。
上联为: “乐奏钧天,潮汐声中喧岛屿。
”意思是这里的钧天(即“钧天广乐”的省说)广乐演奏起来,象潮涨潮落的涛声在岛屿中喧闹。
下联为:“宫开碣石,笙歌队里彻蓬瀛。
” 意思是面对着天后宫的绝佳戏楼,笙竹管弦之声响彻了蓬莱、瀛洲仙境。
现在,蓬莱阁艺术团的演员们每天都会在这里为游客们演出。
这里是天后宫的前殿。
两位门神一是嘉应,-一是嘉祐,是保护天后的神将,传说他们都是天后在莆田湄洲降伏的妖怪。
宋庆书“虎”这是一笔“虎”字,传说是清末四川提督、蓬莱人宋庆写的。
这个草书“虎”字,笔力道劲,字形端庄。
因字形颇近“篪(音,chi)"字,所以曾经有“虎”“能”两种说法。
后来,宋庆的后人来到蓬菜,听到这种解释后认为不妥,因为他们只听说过先人宋庆会写-笔虎字,他们认为也许虎字上面不是一个“竹”字头,而是象征着-对翅膀,意为如虎添翼。
所以,还是把它说成“虎"比较确切。
“福”字石刻这是一个花体“福”字,是五代宋初道士陈抟(音,tu6n) 写的。
“福”字是由田、给、于三字组成,意为种好田地、给人幸福,当地称它为狗头福,多摹写在映壁上。
“寿”字石刻这里一个草书“寿”字,也是陈抟写的。
陈抟是五代末北宋初的道家老祖,传说八仙之首吕洞宾传授他一套锁鼻术,吸一口气能够睡八百多年,所以被称为“睡仙”。
他还曾与宋太祖赵匡胤在华山对弈赢得华山,又被称为“华山老祖”。
后人考证,这个“寿”字就是由“富”“弗”“林”三个字组成。
“寿”被列为五福之首,从古至今.文人雅士都喜欢写寿字,而且都将其写的瘦瘦长长,意为“长寿”。
陈抟老祖当时写这个寿字的用意已经无从考证,但后人根据我国的现今国策赋予它这样-一个新的说法,那就是:植好林木,富足长寿。
这块石碑是清代时蓬菜地方官吕周玉按他从华山带来的拓片摹刻的。
天后宫正殿蓬莱阁的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宫庙宇之一。
正殿主要供奉的是天后的再塑金身。
天后是海峡两岸人民虔诚信奉的海神,北方人称她是海神娘娘。
在她的家乡福建莆田-带,人们亲昵地称她为“妈祖",因此许多地方奉祀她的宫庙叫“妈祖宫”。
天后身边站的是四名侍女,东西两侧有八名站官,其中有四位海龙王。
东边的四位有两个海龙王、两名文官。
一名文官手持圣旨,下达天帝旨意。
另一位手持万法归宗,如果海中的鱼鳖虾蟹兴风作浪,都记到这上面,属于哪个海的,就交给哪个海龙王处置。
西侧也有两个海龙王,两名文官。
一名文官手持环海司命,为海神娘娘发布命令。
另一位手持印盒,管理行文盖章。
后殿是天后的卧室。
门上的匾额“福锡丹崖"四个字是我国著名书法家费新我先生题写的,锡通“赐” 意为天后娘娘把福气赐给每-位来到丹崖山上的人。
另外,在这个寝宫的院落里,有一一个极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在东西厢房的屋檐下藏着四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