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人教版必修一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真核细胞的无丝分裂及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课件

判断正误
(1)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细胞时,发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 )
(2)持续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能够观察到该细胞中着丝粒的分裂过程
(×) (3)细胞不能无限生长( √ )
核心探讨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1.运用细胞模型所给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下表,请据表分析:
细胞模 表面积
型的边 (mm2)
2.无丝分裂 (1)过程:分裂时一般是_细__胞__核__先延长,_核__的__中__部__向内凹陷,缢裂成为 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2)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_纺__锤__丝__和_染__色__体__的变化,所以叫作无 丝分裂。 (3)实例:_蛙__的__红__细__胞__的无丝分裂等。
2.(2022·张家口高一月考)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某时期(图1)和不同时 期染色体和核DNA分子的数量关系(图2)。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图,
可对应图2的bc段
√B.完成图2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
裂时期是末期 C.图2中ab段细胞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bc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为1∶2∶2
二、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取材时只能剪根尖2~3 mm,原因是若剪得过长会包括伸__长__区__,伸__长__区__ 无细胞分裂,增加了寻找观察细胞的难度。 2.解离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原因是时间_过__长__会使根尖过分酥软且染色 体成分被破坏;时间_过__短__使根尖细胞解离不充分,观察时细胞容易重叠。
cd段为着丝粒一分为二的过程,为细胞分裂后期,B错误。
二、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 有丝分裂与细胞生长探究
植物细胞分裂生物学研究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植物细胞分裂生物学研究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植物细胞的分裂是细胞生物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通过对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细胞生长和发育的机制,促进植物品种改良和遗传育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阐述植物细胞分裂的生物学研究。
一、植物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植物细胞分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形式。
在有丝分裂中,细胞依次经历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末期。
在无丝分裂中,细胞通过直接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
1. 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前期是细胞分裂最初的阶段,细胞核开始准备分裂。
核膜开始解体,并逐渐消失。
染色体开始凝缩和可见化,复制后的染色体成为姐妹染色体,通过着丝粒和纺锤体来保持稳定的位置。
2. 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中期是细胞分裂的关键阶段,染色体在纺锤体的引导下,从细胞质中的一个极移动到另一个极。
同时,纺锤体的纤维拉伸和收缩,将染色体准确地分离。
3. 有丝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是细胞分裂过程的末期,两套染色体到达细胞的两个极,并开始膜的重建过程。
同时,细胞质也开始分裂。
二、植物细胞分裂的生物学研究方法为了深入研究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科学家们借助了各种生物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1.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最常用的观察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工具之一。
通过使用荧光标记的染色剂,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细胞核和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的细节变化。
2. 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可以观察到更微小的细胞结构。
科学家们通过电子显微镜技术,可以对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器官和超微结构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
3. 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研究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PCR技术、基因克隆和基因组测序等方法,科学家们可以研究分子水平上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基因和调控机制。
三、植物细胞分裂与植物发育的关系植物细胞分裂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过程之一,对植物的整体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及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课件

[合作探讨] 探讨1:实验中在用解离液对根尖进行解离的时候,时间选择3~5 min,处 理时间太短或太长都不好,请思考要严格控制时间的原因。 提示:(1)解离时间过长会使根尖过分酥软且染色体成分会被破坏。 (2)过短会使根尖细胞解离不充分,不能相互分离。
探讨2:装片中细胞相互重叠,会导致观察效果不理想,请思考实验中有哪 些操作可以保证细胞相互分散开?
探讨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作用有何异 同?
提示:(1)相同点:①线粒体:为细胞分裂提供能量。 ②核糖体:合成与细胞分裂有关的蛋白质。(2)不同点:①动物细胞有中心 体:分裂前期,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牵引染色体移动,某些 低等植物细胞也有中心体。②植物细胞高尔基体参与分裂,合成纤维素和果 胶,形成细胞壁。
探讨3:无丝分裂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分离吗?两个子细胞遗传物质完全相 同吗?
提示:无丝分裂也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分离,核遗传物质一定平均分配, 否则不能保证子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但细胞质遗传物质并不平均分配,因 此总的遗传物质不完全相同。
[思维升华] 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比较
[特别提醒]在一些低等植物细胞里,也存在着中心体,会出现星射线,因此 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 根据有丝分裂过程中是形成细胞板,使细胞质分割为二,还是细胞膜内陷使细 胞质分割为二作为鉴别依据。
3.实验结果提示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已经死亡,所以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动态过 程。 (2)视野中往往不容易找全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可以移动装片,从邻 近的分生区细胞中寻找。 (3)观察到的不同时期细胞数目的多少反映出各时期经历时间的长短,间期 细胞数目最多。
细胞生物学实验手册:细胞分裂的形态观察

实验九细胞分裂的形态观察
【实验目的】
通过标本制备和观察了解生物体细胞的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形态特征及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
【实验用品】
一、材料和标本蛙血涂片、马蛔虫子宫切片和洋葱根尖切片、固定的蝗虫精巢。
二、器材和仪器显微镜、擦镜纸、解剖针、眼科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培养皿、冰箱。
三、试剂 Carnoy固定液、70%乙醇、醋酸洋红染液、45%醋酸、二甲苯。
【实验内容】
细胞分裂对生物的个体发育和生存,对种族绵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等生物体内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一、动物细胞无丝分裂的观察一蛙血涂片
(一)原理
无丝分裂不仅是原核生物增殖的方式,而且雷马克(Remak)于1841年最早在鸡胚血细胞中也发现此现象,因为此过程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故称无丝分裂(Ami— tosis)。
其后无丝分裂又在各种动植物中陆续发现,尤其在分裂旺盛的细胞中更多见,但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否?及其分裂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蛙红细胞体积较大、数多,而且有核,是观察无丝分裂的较好材料。
(二)观察与结果
在高倍镜下,可见到处于不同阶段分裂过程中的蛙红细胞,核仁先行分裂,向核的两端移动,细胞核伸长呈杆状;进而,在核的中部从一面或两面向内凹陷,使核成肾形或哑铃形改变;最后,从细胞中部直接收缩成两个相似的子细胞;子细胞较成熟的红细胞小。
二、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一马蛔虫子宫切片、洋葱根尖切片
(一)原理
细胞有丝分裂(Mitosis)的现象是分别由弗勒明(Flemming,1882)在动物细胞和施特拉斯布格(Strasburger,1880)在植物细胞中发现。
有丝分裂过程包括。
生物学学科教案细胞分裂过程的观察与分析

生物学学科教案细胞分裂过程的观察与分析主题:生物学学科教案-细胞分裂过程的观察与分析引言:细胞分裂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机制对于理解生物领域的其他知识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和分析细胞分裂的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内细胞的增殖和遗传规律。
本教案将介绍细胞分裂的两个主要过程: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并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来加深对细胞分裂过程的理解。
一、有丝分裂的观察与分析1. 细胞周期的概念- 介绍细胞的生命周期概念,包括有丝分裂期、间期和丝分裂期。
- 解释细胞周期的重要性,以及细胞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功能。
2. 有丝分裂的准备工作- 研究细胞在有丝分裂前的准备过程,包括DNA复制和染色体的准备。
- 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变化,分析其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作用。
3. 有丝分裂的不同阶段- 介绍有丝分裂的不同阶段,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 观察和记录细胞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分析其中的关键过程和细胞器的移动。
4. 有丝分裂的遗传规律- 了解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分离和遗传的基本规律。
- 分析有丝分裂和孟德尔遗传定律之间的关系,以及染色体异常对遗传的影响。
二、无丝分裂的观察与分析1. 无丝分裂的概念和特点- 介绍无丝分裂的概念和特点,包括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 分析无丝分裂在哪些生物体中发生,以及其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2. 研究无丝分裂的过程- 观察无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的变化,如核裂解和核分裂。
- 探究无丝分裂过程中细胞质的变化和细胞器的运动。
3. 无丝分裂的遗传规律- 分析无丝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分配和遗传性。
- 比较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对遗传的影响,并讨论无丝分裂的优势和局限性。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机制,加深对细胞生物学的理解。
同时,我们还能够将细胞分裂的知识应用到生物学的其他领域中,如基因工程、医学等。
希望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对细胞分裂的原理和重要性有更深入的认知,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区别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区别细胞分裂是生物界中一种重要的细胞现象,它是所有生物生长发育、维持体内稳态以及繁殖后代的基础。
在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是两种不同的分裂方式。
本文将探讨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区别。
一、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较为常见的细胞分裂方式,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领域。
它通常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前期、早期、中期、晚期和末期。
前期: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前期时,染色体以染色质形式存在,即DNA以松散缠绕的形式存在。
在这个阶段,细胞核的形态逐渐发生变化,核膜开始消失,染色体逐渐凝缩并变为可见的条状结构。
早期: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早期时,染色体进一步凝缩,变得更加紧密,染色体的结构变得更加清晰可辨。
此时,细胞中开始出现纺锤体的形成。
中期:有丝分裂中期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染色体在纺锤体的作用下逐渐排列整齐,并被纺锤丝分成两部分。
纺锤丝在两个细胞极端之间扩张并运动,使得染色体正确地分离到两个新的细胞中。
晚期: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晚期时,两组染色体逐渐向细胞的两侧运动,使得染色体在两个细胞中完全分离。
末期:有丝分裂末期是指细胞完全分裂为两个独立的细胞。
此时,细胞膜开始重新形成,核膜出现,并最终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
总之,有丝分裂是以纺锤体为载体,将染色体分离到新的细胞中,并形成两个独立的细胞的过程。
二、无丝分裂无丝分裂是以原核细胞和部分真核细胞为基础的分裂方式,和有丝分裂相比,无丝分裂的过程较为简单。
在无丝分裂过程中,细胞直接通过细胞膜的收缩将其分裂为两个独立的细胞。
无丝分裂没有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也没有明显的凝缩和分离过程。
细胞在进行无丝分裂时,染色体直接分离到两个新的细胞中,而无需经过前期、早期和中期等复杂的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无丝分裂主要发生在原核生物中,例如细菌和蓝藻等。
而在复杂的真核生物中,也存在着少数细胞可以进行无丝分裂,例如酵母细胞。
细胞分裂是生命的基本过程之一,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是两种常见的分裂方式。
细胞分裂观察实验报告

细胞分裂观察实验报告摘要:细胞分裂是生物体增长和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实验旨在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记录细胞分裂的过程,探究细胞分裂的特点和机制。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细胞分裂可以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形式。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有不同的特征和事件发生。
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分裂是一个高度有序的过程,对生物体的正常发育和功能维持至关重要。
引言: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而细胞的增殖与发育则是生物体生长与发展的基础。
细胞分裂作为一种基本的生物学现象,对于细胞的数量和质量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机制,本实验旨在通过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对细胞分裂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
材料与方法:1. 鞭毛虫细胞培养液2. 显微镜3. 玻璃载片4. 高锰酸钾溶液5. 50ml锥形离心管6. 生理盐水实验步骤:1. 将鞭毛虫培养液滴于载玻片上,尽量使细胞分散均匀,避免细胞过多或过少。
2. 用显微镜调至适当倍数,观察载玻片上的细胞。
3.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行为变化,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4. 重复观察和记录,对比不同阶段的细胞分裂过程。
结果与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观察到了细胞分裂的过程,并记录了不同阶段的变化与特征。
在本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不同的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进行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其主要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前期是细胞准备期,细胞进入准备期进行DNA复制,染色体呈X型。
中期是染色体分布期,细胞核膜和核仁消失,染色体沿纺锤体纤维分布。
后期是分裂期,染色体分开,纺锤体缩短,向极端移动。
末期是细胞分裂完全结束,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这一过程中,染色体得到复制并均匀分布,确保了后续细胞分裂的正常进行。
相比之下,无丝分裂是原核细胞和某些原核生物进行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
无丝分裂的过程相对简单,主要包括DNA复制和细胞分裂两个步骤。
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

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修复组织等重要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是两种不同的方式。
本文将对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进行详细讨论。
一、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常见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末期等不同的阶段。
1. 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前期是细胞有丝分裂的起始阶段,也是细胞准备进行分裂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细胞的染色体开始准备分裂,并且一对中心粒出现在细胞的两侧。
2. 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中期是细胞有丝分裂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细胞的染色体进一步准备分裂,经过有丝分裂纺锤体的作用,染色体被均匀地分布到细胞的两侧。
3. 有丝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是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细胞进行准备分裂的最后一步,染色体被完全分开,并且细胞开始准备进行细胞分裂。
4. 有丝分裂末期有丝分裂末期是细胞有丝分裂的最终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细胞膜逐渐收缩,将细胞分为两个独立的细胞,细胞质分裂成两份,并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二、无丝分裂无丝分裂是另一种细胞分裂的方式,相对于有丝分裂而言,无丝分裂的过程较为简单。
在无丝分裂中,细胞的染色体没有经过明显的准备和分配过程。
无丝分裂可以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1. 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细胞进行分裂和生长的周期,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个阶段。
在细胞周期中,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轮流进行。
2. 复制染色体在无丝分裂中,细胞的染色体并没有经过明显的准备和分配过程。
相反,细胞在分裂之前,染色体会复制,并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3. 分裂过程无丝分裂的核分裂过程相对简单,细胞核直接分裂成两份,并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这个过程不需要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参与。
三、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的差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两种不同方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
1. 细胞器的参与有丝分裂中,有丝分裂纺锤体和中心粒是重要的细胞器,它们参与了细胞的染色体准备和分配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轮复习生物基础测试(八) 细胞增殖(一)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B.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倍增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D.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2.如图甲~丙依次表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图,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不同分裂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与染色体DNA数目关系变化。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细胞对应于图乙中的DE段、图丙中的②
B.甲细胞分裂时期核糖体、中心体代谢活跃C.图丙中与乙图BC段对应的只有②D.图丙中引起②→③变化的原因是DNA复制
3.细胞周期的运转是十分有序的,是基因有序表达的结果。
基因的有序表达,使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按G1→S→G2→M时期的顺序周而复始地进行。
下图为细胞周期中的某种生理变化的发生与其对应时期的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
4.科学家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SURA。
下列与其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ASURA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②ASURA可在有丝分裂间期大量合成③缺少ASURA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④ASURA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密切相关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其浓
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如图),检测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可作
为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PCNA经核糖体合成,可能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B.曲线表明PCNA可能辅助DNA的复制
C.PCNA可能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有关
D.肺癌病人体内的RCNA含量可能较正常人高
6.如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 含量与细胞数的关系。
据此推测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
B.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
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D.通过促进着丝粒断裂,促进细胞分裂
7.下图是从一种二倍体生物体内获得的某个细胞的示意图,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这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素
B.图示细胞的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但可能存在基因突变
C.此时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8个DNA分子,1个染色体组
D.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
8.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FG段
B.CD段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2
C.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I~M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
个细胞周期
D.“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现象与AH、HI所代表的生理过程有关
9.关于人体细胞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突变基因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传递给后代的机会相等
B.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DNA数目与有丝分裂中期相等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
D.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都为23条
10.下图所示为某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仅画出部分染色体),图中的现象是什么?若该细胞产生的配子参与受精,可能会发生何种情况()
A.交叉互换囊性纤维病
B.基因突变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C.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先天性愚型
D.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性腺发育不良
选择题答题卡
班级姓名成绩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1.下图表示动物干细胞进行的一系列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是
________(填数字标号),①过程中细胞内遗传
信息的流动方向是
(2)③过程表示________ ,其实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D细胞分泌蛋白质的形成过程,他们将3H标记的________注射到细胞内,发现带有3H的物质依次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细胞器中。
(4)细胞膜能将分泌物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体现了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
(5)若将D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分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面是有关细胞分裂的四个图像,甲图是某二倍体(2n=6)植物根尖分生区的显微照片。
请据图作答:
(1)乙和丙是某同学根据甲图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等特点而绘制的示意图,乙和丙是否正确?为什么?
(2)甲图中A、B两个细胞对应于丁图的时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小写字母)。
(3)图丁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丁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察到的生长点细胞中,大多数细胞处于______期,原因是。
(5)若丁图对应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则CD段对应的时期为。
(6)若丙图细胞所代表的动物基因型为AaBb,则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洋葱根尖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部分,其生理功能各有不同。
某研究小组对各个区域K+的积累量和运输量进行了统计并绘图,结果如下:
(1)根尖结构的形成是由于分生区细胞________的
结果,如果在根的培养液中加入一定剂量的秋水
仙素溶液,可能发生的变异是
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表示K+积累量的曲线是________,根尖吸收K+能力最强的区域是________,与该区域细胞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根尖细胞在含有3H-核苷酸的培养液分裂一次后再转入普通培养液培养,则在下一次有丝分裂中期3H在染色体上分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一般要先对根尖材料进行________,然后再经过
后,才能制片观察。
14.下图甲是细胞分裂各阶段的细胞核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乙是
某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一分裂时期
图像。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诱变育种原理,诱变剂发挥作用的
时期是图甲的________阶段(填图中字
母)。
(2)图甲曲线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活跃的时期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
d~e 段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原来的mRNA不断被分解。
(3)在图甲a~e阶段中,能观察到图乙所示图像的是________,该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条,该生物可能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此生物的细胞培养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则当细胞分裂至图乙所示时期时,细胞核中含放射性DNA占总DNA的________%。
一轮复习生物基础测试(八) 细胞增殖(一)
参考答案
1.B2.C3.B4.D5.C6.C7.C8.A9.C10.C
11.答案:(1)①②
(2)细胞分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氨基酸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4)一定的流动性
(5)差速离心法
12.答案:(1)不正确,分裂方式不对(因为甲图细胞表示的是有丝分裂,而乙图表示的是减数分裂);细胞形态不对(甲图是植物细胞,而丙图表示的是动物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对(2)c、d(3)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着丝点分裂(4)间间期的时间最长(5)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6)AB,ab或Ab,aB
13.答案:(1)增殖和分化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2)B成熟区线粒体、核糖体、液泡(答出两项即可)
(3)每条染色体中只有一条姐妹染色单体被3H标记
(4)解离漂洗、染色
14.答案:(1)b(2)a、c分裂期细胞核DNA存在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不能解旋,无法转录成mRNA(3)d4或8aaBB或aaBb(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