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专业课程

合集下载

中央电大(现国家开放大学)课程安排

中央电大(现国家开放大学)课程安排

中央电大(现国家开放大学)课程安排(一)行政管理(最低毕业学分76分)培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能适应社会需要的、面向基层的、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行政管理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必修课:开放教育入学指南、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管理学基础、开放英语Ⅰ(1)、英语Ⅰ(2)、公共行政学、政治学原理、办公室管理、个人与团队管理、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监督学、行政组织学、应用写作(汉语)选修课:西方行政制度、计算机文化基础、西方经济学、公共关系学、组织行为学、秘书学、社会学概论、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法学概论、公务员制度讲座、社区治理、中国政治制度史实践课程:毕业综合实训(二)工商管理(最低毕业学分76分)培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必修课:开放教育入学指南、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政治经济学(A)、基础会计、经济数学基础12、英语Ⅰ(1)、英语Ⅰ(2)、管理学基础、统计学原理(A)、市场营销学、资源与运营管理、经济法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关系学。

选修课:国家税收、数据库基础与应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经济应用文写作、贸易实务、西方经济史论、人力资源管理、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企业文化、企业生产管理实践课程:毕业综合实训(三)物流管理(最低毕业学分76分)培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发展并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物流管理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必修课:开放教育入学指南、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计算机文化基础、物流学概论、英语Ⅰ(1)、英语Ⅰ(2)、物流管理定量分析方法、管理学基础、应链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选修课:统计学原理(A)、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经济法概论、西方经济史论、贸易实务、西方经济学、电子商务基础、工商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课:社会调查、毕业作业(四)建筑施工与管理(最低毕业学分76分)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建筑生产一线的施工与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完整版)中央电大(现国家开放大学)课程安排

(完整版)中央电大(现国家开放大学)课程安排

中央电大(现国家开放大学)课程安排(一)行政管理(最低毕业学分76分)培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能适应社会需要的、面向基层的、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行政管理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必修课:开放教育入学指南、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管理学基础、开放英语Ⅰ(1)、英语Ⅰ(2)、公共行政学、政治学原理、办公室管理、个人与团队管理、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监督学、行政组织学、应用写作(汉语)选修课:西方行政制度、计算机文化基础、西方经济学、公共关系学、组织行为学、秘书学、社会学概论、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法学概论、公务员制度讲座、社区治理、中国政治制度史实践课程:毕业综合实训(二)工商管理(最低毕业学分76分)培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必修课:开放教育入学指南、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政治经济学(A)、基础会计、经济数学基础12、英语Ⅰ(1)、英语Ⅰ(2)、管理学基础、统计学原理(A)、市场营销学、资源与运营管理、经济法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关系学。

选修课:国家税收、数据库基础与应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经济应用文写作、贸易实务、西方经济史论、人力资源管理、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企业文化、企业生产管理实践课程:毕业综合实训(三)物流管理(最低毕业学分76分)培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发展并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物流管理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必修课:开放教育入学指南、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计算机文化基础、物流学概论、英语Ⅰ(1)、英语Ⅰ(2)、物流管理定量分析方法、管理学基础、应链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选修课:统计学原理(A)、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经济法概论、西方经济史论、贸易实务、西方经济学、电子商务基础、工商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课:社会调查、毕业作业(四)建筑施工与管理(最低毕业学分76分)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建筑生产一线的施工与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工商管理导论教案

工商管理导论教案

工商管理导论主要讲授内容(1-3章)[导入案例]我们迷茫、我们惆怅/我们骄傲、我们惆怅、、、、、。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我们向何处去?我们迷茫而惆怅?吴晓波:我仿佛真的听到,有一群熟悉的陌生人正站在门外。

他们已经被这个无比热爱过的国家遗忘。

此刻,它们穿越百年风尘,身着青衫,面无表情,正砸响门环。

寻找“失落的工商业文明”,“寻找一个‘下落不明的阶层”。

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新的工业文明恩泽大地。

我们何以骄傲?2012年奥运时间下的伦敦,一封由英国首相卡梅伦发出的邀请信,为这座城市迎来了一批来自中国的客人。

这个20多人的访问团包括王石、余敏洪、马蔚华、朱新礼、牛根生等知名人士。

团长是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

在接待的英国人眼中,他们既是来自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也是中国4%-5%的QDP.访英的8天里,行程的第一站,成员站在豪华轿车品牌劳斯莱斯总部的车间里,一位白发苍苍的员工向大家抛出提个问题。

他指着生产线上的一辆黑色的轿车发问:“你们猜,这辆车的订制客户来自哪个国家?”“中国”一位企业家脱口而出。

如同劳斯莱斯一样,伦敦的街头随处可见中国文化的痕迹。

马路上公交车印有中国牛奶的告、、、、、。

一位导游说,他常常看到中国人拎着大包小包出入奢品商店,“他们真的都这么富有吗?”我们何以惆怅?1、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文革”问题?2、企业家对所处中国环境的隐忧。

3、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中国?我们是人类文明摇篮中走来的一群追梦者,我们为创造新的人类工商业文明而生,当然是为她而来、为她的繁荣而学习!践行!我们应如何践行自己的梦想?第一章绪论[主要讲授内容]一、工商管理探求、研究的对象二、工商管理导论学习的主要内容三、工商管理导论的主要学习方法四、工商管理导论课程学习成绩评定标准五、工商管理导论课程学习的要求一、工商管理探求、研究的对象1.基本概念工商管理:工商管理这门学科是研究赢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

工商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管理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工商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管理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工商管理学院专业考试试卷202X-202X 学年 1 学期《行政管理学》课程闭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1.学者可莱斯.雷德和赫伯特.西门出版《》一书,标志政府绩效研究评估的开始。

2.传统的绩效评估主要是以(核心的。

3.绩效评估的三大目标是()。

4.绩效评估含有()和()两个前提。

5.绩效标准的()和()是制约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发展的一大瓶颈。

6.改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一个有效途径是()。

7.()是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前提和基础。

8.政府应该采取()或( -)的培训方式培养评估人员,选派或聘任具有一定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专家授课。

二选择题1.政府绩效可以分为()A.政治绩效B.经济绩效C.社会绩效D.文化绩效2.评估按对象可以划分为()A.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B.个人绩效评估和组织绩效评估C.管理与改进型评估D.责任与控制型评估3.绩效评估的主要要素包括()A. 绩效评估的目标B.评估的途径C.评估的制度安排D.绩效的信息系统4.绩效评估的前提是()A. 确定决策者的需要B.明确问题的性质与范围C.制定有效目标D.制定全面的考核办法5.好的绩效指标的标准包括()A. 界定清楚而有一致性B.必须和组织的需求和目标有关6.节约调查成本的方法有()A. 缩小样本规模B.特定的顾客调查C.聘请专家、D.委托专业调查公司7.按对组织行为的控制和绩效产生的定位。

正式绩效评估可以分为()A.发展性评估B.回顾性评估C.实验性评估D.回顾性结果评估8.决策理论评价常用的技术有()A. 头脑风暴法B.辩论分析法C.德尔菲法D.用户调查分析9.推进我国绩效评估事业的途径有()A.思想认识B.组织形式C.管理办法D.人才培养三简答题1.简述绩效的含义和一般类型?2. 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具有哪些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3.使用社会指标的优点是?4.简述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四、概念分析1.什么是绩效评估?并简述它的内涵?2.公平以及标准的不同划分?3.伪评估及其常用方法?4.简述绩效管理及其区别于其它纯粹管理的地方?5.组织绩效评估?五论述题1.绩效评估的信息系统有哪些?2.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程序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市政工作衡量:行政管理评估标准的调查》2.以个人层面的绩效评估3.管理与改进,责任与控制,节约开支4.事实、价值5.难确定性、不可度量性6.引如公民参与机制7.立法保障8.短期培训、研讨会二选择题1.ABCD2.B3.ABCD4.A B C D5 .A B C D6.A B C D7.A B C D8.A B C D9.A B C D三简答题1答:绩效是指从过程、产品和服务中得到的输出结果,并能用来进行评估和与目标、标准、过去结果以及其他组织的情况进行比较,一般有三中类型:1)以服务为中心的绩效,包括产品和服务绩效。

国际贸易课程标准(工商管理专业--行政管理方向)

国际贸易课程标准(工商管理专业--行政管理方向)

《国际贸易》课程标准编制单位:国贸教研室编制时间: 2013年09月1日执笔者:江卫华教研室主任:审核人:系(部)主任: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A0204216 课程名称国际贸易授课学期 2考查\课程性质专业课总学时48 学分 3 考核方式非试卷适用专业工商管理专业行政方向)二、课程性质及定位(一)课程性质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本门课程是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其先修课程是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等课程。

(二)课程定位依据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确立本课程的课程定位:即依据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明确主要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素养,从而确立学习领域,确立通过哪些项目和任务来完成这些学习领域。

工商管理专业学习国际贸易课程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包括:基础岗位-业务助理、跟单助理、单证员等,发展岗位-业务主管、高级跟单员、高级单证员主管等,拓展岗位-业务经理、报关员、客服经理。

本课程需要训练完成以上岗位所需的各项能力,重点培养学生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能力,即国际贸易认知能力、国际贸易分析能力、国际贸易战略能力、国际贸易策略能力、国际贸易管理能力。

为学生学习专业奠定国际贸易基础或拓展学习增加国际贸易“元素”,进而促进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三、课程设计思路(一)总体设计原则根据国际贸易工作岗位提炼课程能力目标;根据工作过程确定学习领域;通过若干项目、任务训练达成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依据根据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设置本门课程的必要性;工商管理专业确定本门课程为专业必修课。

(三)课程模块的编排国际贸易课程的主要学习模块及学时序号项目(模块)名称学时1 国际贸易岗位和素养 42 国际贸易基本知识 63 国际贸易核心技能344 国际贸易创新模式 4合计48(四)教学组织的思路本课程采取项目化模式组织教学,根据国际贸易的主要学习领域来设计完成学习领域需要进行的项目和任务。

自考怎么选专业 选行政管理专业好还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好

自考怎么选专业 选行政管理专业好还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好

自考怎么选专业选行政管理专业好还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好在专业选择中,报考行政管理专业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考生比较多,这两个专业分别属于管理学中的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大类,两个专业的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下面对比分析一下这两个专业,看自己适合行政管理专业还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一、工商企业管理1、专业简介: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具有较强企业管理能力,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外语水平高,知识面广,能熟练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管理技术,能在工商企业从事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性人才,同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可以成为企事业单位的各级管理人才。

2、就业方向:(1)是国家和省市各级经济综合管理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2)是银行、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3)是外资或涉外经营的工商企业,以及国际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其他类型的咨询服务等中介企业;(4)是在国内院校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到国外高校深造学习。

二、行政管理1、专业介绍:行政管理是一门偏文科性质的学科,考试比较简单,该专业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第一、课程内容简单、较好理解,关键的是不需要考数学,也可以选择性的不考英语。

第二、行政管理是自考所有专业中考试科目最少的专业之一,相比某些专业动辄要考二十几门科目,行政管理只需要考13、14门科目就行了,通过率高,容易毕业。

第三、行政管理专业是全国统一组织考试,考试科目各地区都相同。

也就是说,你在某个地方考过的科目,换个地方成绩照样有效。

第四、任何企事业单位都需要行政管理人员,公司离开行政就会陷入瘫痪。

这意味着这个领域有很大的缺口,所以行政管理就业的前景相当好。

2、就业方向:(1)公务员这些年来,许多国家部委,公安部,水利部、文化部、民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和地方政府都招聘行政管理专业人员作为办公室文员,综合办公室秘书、办公室管理、人事管理、党委办公室职员,政策法律办公室文员。

公务员考试工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

公务员考试工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

1 工商行政管理一.选择题1. 1.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责范围:A.只涉及消费品市场B.涉及非市场领域C.涉及整个市场D.只涉及有形市场2. 2.工商行政管理的性质是:A.执法B经济行政监督C.经济调解D.经济检查3.一般而言,我国《产品质量法》关于产品责任事故的归责原则实行的是:A.无过错责任原则B过错责任原则C.过错责任推定原则D.公平责任原则4.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定金的数额,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A20% B.15% C.25% D.35%5.请选出下列选项中不是市场基本要素的一项:A.市场主体B.市场客体C.市场行为D.市场管理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__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形式。

A.价值规律B.市场C.供求D.经济竞争7.企业动产抵押物分别存放于两个以上不同登记机关辖区时,由__的市、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

A.主要抵押物所在地B.抵押人登记注册机关机关所在地C.最先受理登记机关所在地D.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指定8.下列各项内容,不在工商行政管理范围内的是:A.企业法人登记B.合用监督管理C.合用仲裁D.反对不正当竞争9.我国现行的个体经济,其合法地位是在__得到确立的。

A.1988年B.1987年C.1982年D.1978年10.我国明确规定“商店提供商品应当明码标价”的法律是:A.产品质量法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C.反不正当竞争法D.价格法11.目前我国工商行政管理的目标是:A.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B.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C.监督管理集贸市场的交易秩序D.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12.国有企业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可以少于5人,但应当采取__方式。

A.发起设立B.借贷设立C.集资设立D.募集设立13.因产品存在缺陷而造成损害的受害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__后,便丧失了起诉权。

A.1年B.2年C.4年D.10年14.外商投资企业合用规定合营各方分期缴清出资额的,各方第一期出资不得低于各自认缴出资额的__,并且应当自执照签发之日起__个月内缴清。

行政管理专业深度解析

行政管理专业深度解析

一、专业深度分析:行政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强,研究范围广泛的学科,以哲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为基础,对公共事物和行政管理进行综合性全面研究。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理论的分析和规律,社会主义中国行政管理的特殊性;行政管理的历史和现状;信息化社会和开放条件下行政管理的发展等。

目前行政管理学已经建立和形成以分支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构成,健康有序发展的学科群。

在新时期,行政管理学科发展的目标就是创建了一个具有时代特点、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与时俱进的中国行政管理学,促进国家行政管理走向科学化、专业化、现代化和法制化,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新世纪现代化的行政管理人才。

主要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这类人才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掌握现代行政管理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较强的管理、经营、策划、调研、交际能力。

为适应社会与时代的形势发展需要,同时也为了和国际接轨,行政管理专业正在准备进一步壮大规模,扩大招生面,它与公共行政管理硕士(MPA)、工商管理硕士(MBA)类似,没有相关限制、费用合理,受到广大跨专业考研同学的青睐。

主要研究方向:1、政府管理与创新;2、电子政务(数字城市政府管理);3、公共经济;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5、公共政策分析;6、科技政策与高科技园区管理;主要课程设置:行政管理专业的设置得主要课程有社会科学名著选读;公共政策分析;行政理论与实践;政治学原理专题;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管理学专题研究;行政管理专题研究;经济行政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各院校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特色课程。

专业排名前十名的院校北京大学(北京) ;复旦大学(上海) ;中山大学(广东);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清华大学(北京); 浙江大学(浙江); 南京大学(江苏)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大学(湖北)二、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1、行政管理就业前景分析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行政管理专业的就业领域大大地拓宽,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政府机关部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商行政管理专业课程
行政管理学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行政管理学总论、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人员、行政决策、行政运行、行政监督、行政
法规、行政效能、行政方法、行政机关管理和行政改革等。

通过本
课程的学习,应了解行政运行的基本过程,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方法,并能够把这些理论知识,同自己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从
事行政工作的质量。

政治学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国家的本质与职能、国家机构、利益集团、政党制度、选举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民主与政治发展等。

该课程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并结合现实政治生
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实证性分析。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
学生能够掌握政治学的基本知识,并学会运用基本原理对政治现象
进行初步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
课程内容:本课程是一门研究政府如何制订和执行开发、利用与分配自然、社会资源的行为准则的学科。

本课程主要介绍公共政策
界定、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政策执行、公
共政策评估、中央与地方间的政策关系、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理论
模式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自学者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公共政
策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以及政策分析方法。

领导科学与艺术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观念,领导职能与原则,领导与决策,领导与选才用人,领导与思想政治
工作,领导体制,领导者的素质,领导方法,领导艺术、领导作风,
领导效果考评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了解领导科学的基本理论
和领导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领导的基本方法,并能够把这些理论
知识,同自己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提高领导工作的水平。

行政组织学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研究组织系统中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它主要从三个层次展开:个体心理与行为,包括个性、知觉、需要
与激励理论、态度等内容;群体心理与行为,包括群体心理的一般理论、群体决策、群体沟通与冲突、人际关系、团队等内容;组织心理
与行为,包括领导心理、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工作应激等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行政组织的
发展历史和变革,掌握现代行政组织管理理论,培养分析研究行政
组织建设和改革的基本能力。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
课程内容:本课程通过有关各专题内容的学习和有关行政管理的具体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参考书阅读,使学生深入理解现代行政
管理学的发展脉络,以及行政组织、行政职能、行政决策、行政领导、人事行政、公共财政、中西行政改革等方面的知识,并在此基
础上,充分把握行政学理论的一般框架,进而能够运用行政学一般
理论分析各种行政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国家公务员制度
课程内容:本课程深入系统地阐述我国公务员管理制度及各项法规为主要内容,如公务员义务权利、职位分类、考试录用、考核奖惩、职务升降、培训、交流、辞职、辞退、工资福利等,并进行适
当的中外比较和案例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掌握有关国
家公务员制度的概念、理论和各项法规制度的主要内容。

地方政府学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地方政府的运行环境,包括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政府基本法、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对地方政府的
影响,理解地方政府的职能、机构和运行方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地方政府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理念和基本范畴,了解我国和部分西方国家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地方行政管理的概况、规律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区域行政学领域中培养从事省、市、县或乡镇的政府相关行政管理工作或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部门工作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从事地方公共事务管理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发展学生参与地方政府管理的能力。

比较政治制度
课程内容:本课程以当今世界各国的典型政治制度作为比较研究的主要对象,主要内容包括:西方政治制度的形式、变迁和现状,包括选举制度、政治制度、议会制度、政府行政制度、司法制度以及非国家实体政治体系等。

通过了解西方各国政治制度的简况,比较分析各国政治制度的优劣和影响。

了解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基础知识,掌握其构架原理,组织形式,运作功能,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市政学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市政管理理论与方法、城市与城市事务、市民与市民参政、城市规划建设、公共设施、以及城市政治、经济、司法、治安、文化、教育、福利、环境等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内容。

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城市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学生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基本能力。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课程内容: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与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主要政治制度的理论依据、历史沿革、基本框架、实际运行和未来走势。

其主要内容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国家行政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及政治协商制度等。

该课程主要通过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学习,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及其发展的本质特点和基本走向。

行政组织学
课程内容:本课程的主要目是在对以往组织理论的系统梳理之上,主要从静态结构和动态过程两个方面对行政组织进行详细研究,以
求把握其结构规律、运行规律和发展规律。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本
课程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其一,对相关的组织理论进行简要介绍;
其二,分析行政组织的静态机制,基本内容主要涉及行政组织结构
和体制等方面;其三,探讨行政组织的决策、沟通等动态过程,并总
结和归纳当今行政组织的发展特征与未来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