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课件 第四章地热能
合集下载
地热能新能源

对于结垢问题,以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第 1台机组 为例,其容量为 1000kW,由于地热井井下结垢使 地热井热水流量减少,最大出力为 800kW。在试制 成功空心机械通井器 后,机组出力一直稳定在 1000 kW。
。
我国用于发电的地热资源主要集中在西藏、云南的 横断山脉一线,全国地热发电装机容量88%集中在西 藏,第一座地热电站羊八井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5.18M W,年发电量超过1亿千瓦时,夏冬两季发电量分别占拉 萨电网的40%和60%
150-200℃:双循环发电、制冷、工业干燥、工业热 加工; 2O0- 400℃:直接发电及综合利用
利用分配比例
?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在供暖、供 热水、医疗保健、洗浴 、娱乐、温室、种植、养殖及工业应用等方面均 达到一定 规模,其中供 热采暖占18.0%,医疗洗浴与娱乐健身占 65.2%,种植与养殖占9.1%,其他占 7.7%,初步形成了 有我国特色的地热产业。但目前我 国地热开发利用仍处于 初级阶段,地热在能源结构中占的比例 还不足0.5%。
总体上我国是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资源总 量为; 可供高 温发电 的约5800MW 以上,可供 中低温直接 利用的约2000亿吨标煤当量以上。
2.地热资源的利用
根据地热流体的温度不同,利用范围不同:
20-50℃:沐浴,水产养殖、饲养牲畜、土壤加温、 脱水加工; 50-100℃:供暖,温室、家庭用热水、工业干燥; 10O- 15O℃:双循环发电,供暖、制冷、工业干燥、 脱水加工、回收盐类、罐头食品;
我国地热资源规划的四大关键点
? 地热资源勘查评价要以需求带动勘查,使勘查服务于需求
? 应以地热水动态监测数据为依据,对不同控制区实施不同 规划
? 集约化技术可应用在富热、多热源、贫热地区的地热开发 ? 对布局不合理、不进行回灌的地热井,要因地制宜进行改
。
我国用于发电的地热资源主要集中在西藏、云南的 横断山脉一线,全国地热发电装机容量88%集中在西 藏,第一座地热电站羊八井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5.18M W,年发电量超过1亿千瓦时,夏冬两季发电量分别占拉 萨电网的40%和60%
150-200℃:双循环发电、制冷、工业干燥、工业热 加工; 2O0- 400℃:直接发电及综合利用
利用分配比例
?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在供暖、供 热水、医疗保健、洗浴 、娱乐、温室、种植、养殖及工业应用等方面均 达到一定 规模,其中供 热采暖占18.0%,医疗洗浴与娱乐健身占 65.2%,种植与养殖占9.1%,其他占 7.7%,初步形成了 有我国特色的地热产业。但目前我 国地热开发利用仍处于 初级阶段,地热在能源结构中占的比例 还不足0.5%。
总体上我国是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资源总 量为; 可供高 温发电 的约5800MW 以上,可供 中低温直接 利用的约2000亿吨标煤当量以上。
2.地热资源的利用
根据地热流体的温度不同,利用范围不同:
20-50℃:沐浴,水产养殖、饲养牲畜、土壤加温、 脱水加工; 50-100℃:供暖,温室、家庭用热水、工业干燥; 10O- 15O℃:双循环发电,供暖、制冷、工业干燥、 脱水加工、回收盐类、罐头食品;
我国地热资源规划的四大关键点
? 地热资源勘查评价要以需求带动勘查,使勘查服务于需求
? 应以地热水动态监测数据为依据,对不同控制区实施不同 规划
? 集约化技术可应用在富热、多热源、贫热地区的地热开发 ? 对布局不合理、不进行回灌的地热井,要因地制宜进行改
地热能发电ppt课件

• 地热电站对环境的影响 开采地热过程中 会向外排放少量的CO2 、CH4 、 H2S 等, 但比火电要少得多。废水中含有硼、砷等 有害 元素.大量采水也对地层稳定有影响. 通过回灌可以减轻。
地热电站尾水的综合利用 地热电站 发电后排出的尾水,温度都在60-70 度左右或更高,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可以作为生活热水,也可以与冷水混 合后灌溉农田。还可以提取有用的化 学元素。
地热能的来源???
1、地热能来源于地球物质中的放 射性元素衰变在衰便过程中不断释 放热能,这些元素有铀 238、铀 235、钍232和钾40等。
2、地热能是地球生成时炽热的火 球留下的。
3、地球上的天然裂变堆
•1972年法国科学家在加蓬发现了天然裂变堆。证 据:当地铀-235的含量竟只占铀的0.29%,远低于 天然油矿中铀-235的丰度,71%,而且矿石周围还 有稳定的裂变产物钕、钐、镉等。
• 这些热能随地球内部的剧烈运动,通过火 山爆发、地震和温泉的形式释放出来。
地壳中地热能的分布从上到下可分 为 3 个 带 , 变 温 带 (15m) , 常 温 带 (20m)和增温带。
①变温带受太阳辐射和季节影响大;
②常温带温度几乎保持恒定;
③增温带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地表15km内的增温带温度梯度一 般为15-33℃/km.热能来此于地球 内 部 。 80℃ 地 下 热 水 大 致 在 地 下 2000-2500米左右。
• 除1号机组外其余均采用两级扩容法发电, 汽轮机全部采用凝汽式,冷却水直接取自藏 布曲河。
•羊八井目前共有40多眼地热井,根据地质测 评,其发展潜力为28~32MW。 与羊八井相 近的地热源还有羊易乡地热田和拉多岗地热 田。
地热研究进展
• 干热岩发电 在地壳深处干热岩区人工制 造裂缝系统,然后将地表水注入地下取出 热能进行发电。
地热电站尾水的综合利用 地热电站 发电后排出的尾水,温度都在60-70 度左右或更高,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可以作为生活热水,也可以与冷水混 合后灌溉农田。还可以提取有用的化 学元素。
地热能的来源???
1、地热能来源于地球物质中的放 射性元素衰变在衰便过程中不断释 放热能,这些元素有铀 238、铀 235、钍232和钾40等。
2、地热能是地球生成时炽热的火 球留下的。
3、地球上的天然裂变堆
•1972年法国科学家在加蓬发现了天然裂变堆。证 据:当地铀-235的含量竟只占铀的0.29%,远低于 天然油矿中铀-235的丰度,71%,而且矿石周围还 有稳定的裂变产物钕、钐、镉等。
• 这些热能随地球内部的剧烈运动,通过火 山爆发、地震和温泉的形式释放出来。
地壳中地热能的分布从上到下可分 为 3 个 带 , 变 温 带 (15m) , 常 温 带 (20m)和增温带。
①变温带受太阳辐射和季节影响大;
②常温带温度几乎保持恒定;
③增温带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地表15km内的增温带温度梯度一 般为15-33℃/km.热能来此于地球 内 部 。 80℃ 地 下 热 水 大 致 在 地 下 2000-2500米左右。
• 除1号机组外其余均采用两级扩容法发电, 汽轮机全部采用凝汽式,冷却水直接取自藏 布曲河。
•羊八井目前共有40多眼地热井,根据地质测 评,其发展潜力为28~32MW。 与羊八井相 近的地热源还有羊易乡地热田和拉多岗地热 田。
地热研究进展
• 干热岩发电 在地壳深处干热岩区人工制 造裂缝系统,然后将地表水注入地下取出 热能进行发电。
新能源--地热能

3.2 世界地热资源分布
地热能
环球性的板间地热带有4个。 (1)环太平洋地热带
许多著名的大型地热田都在这里,如美国的盖瑟尔斯;新 西兰的怀拉基地热田;中国的台湾马槽、大屯地热田等。
(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 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缝合线
型”。比较著名的地热田有:意大利的拉德瑞罗地热田,中 国的西藏羊八井,等等。
3.2 世界地热资源分布
地热能
(3)大西洋中脊地热带 是大西洋海洋板块的开裂部位。从冰岛至亚速尔群岛有许
多地热田,其中最著名的是雷克雅未克地热田。
(4)红海-亚丁湾-东非裂谷地热带 位于阿拉伯板块与非洲块板的边界,包括吉布提、肯尼亚
等国的地热田,如著名的肯尼亚阿尔卡利亚高温地热田等。
3.3 我国的形成 1.1 地球的构造和热量来源
地热能
地球是一个巨大实心椭球体,体积约为1 万亿立方公里。
地球内部越深,温度越高。 各层的温度,如图所示。
1.1 地球的构造和热量来源
地热能
地球内部的热量,主要来自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是原子核能的释放过程。高速粒子的动 能与辐射能在与其它物质的碰撞过程中转变为热能。
地热能
全国地热可采储量,是已探明煤炭可采储量的 2.5 倍,其 中距地表2000 米以内储藏的地热能为2500亿吨标准煤。
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
目前,全国经正式勘查并经国土资源储量行政主管部门审 批的地热田有100多处。
每年全国可开发利用的地热水总量约60多亿立方米。
地热能
据现有资料,我国的地热资源分布可划分为7 个地热带。 (1)藏滇地热带
较高温度的地热水存在。 (5)川滇青新地热带
昆明到康定一线的南北向狭长地带,延伸入青海和新疆, 扩大到四大盆地。以低温热水型资源为主。 (6)祁吕弧形地热带
地热能

分布
地热能分布地热能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该区域也是火山和地震多发区。如果热量提取的速度不超 过补充的速度,那么地热能便是可再生的。地热能在世界很多地区应用相当广泛。据估计,每年从地球内部传到 地面的热能相当于100PW·h。不过,地热能的分布相对来说比较分散,开发难度大。
据2010年世界地热大会统计,全世界共有78个国家正在开发利用地热技术,27个国家利用地热发电,总装机 容量为MW,年发电量GW·h,平均利用系数72%。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热电站是美国的盖瑟尔斯地热电站,其第一 台地热发电机组(11MW)于1960年启动,以后的10年中,2号(13MW)、3号(27MW)和4号(27MW)机组相续投 入运行。20世纪70年代共投产9台机组,80年代以后又相续投产一大批机组,其中除13号机组容量为135MW外,其 余多为110MW机组。我国的地热资源也很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主要分布在云南、西藏、河北等省区 。
可持续性
岩浆/火山的地热活动的典型寿命从最低5000年到100万年以上。这么长的寿命使地热源成为一种再生能源。 此外,地热库的天然补充率从几兆瓦到1000兆瓦(热)以上。
人类第一次用地热水发电是在1904年意大利的拖斯卡纳。1958年新西兰的北岛开始用地热源发电(2013年为 212兆瓦);美国加州的喷泉热田,从1960年就开始发电,输出功率为1300兆瓦。显然,地热资源能够可靠、安全 和可持续性地运行。地热生产的可持续性也可从存在于热库岩石(含热量85%~95%)中的热源判断。在美国加州的 喷泉热田,热含量保守估计至少相当于燃烧280亿桶石油或62亿短顿(1短顿=907公斤)煤所得的能量 。
怎样利用这种巨大的潜在能源呢?意大利的皮也罗·吉诺尼·康蒂王子于1904年在拉德雷罗首次把天然的地 热蒸气用于发电。地热发电是利用液压或爆破碎裂法把水注入到岩层,产生高温蒸气,然后将其抽出地面推动涡 轮机转动使发电机发出电能。在这过程中,将一部分没有利用到的水蒸气或者废气,经过冷凝器处理还原为水送 回地下,这样循环往复。
地热能课件

• 地热发电的过程,就是把地下热能首先转变为机 械能,然后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
• 要利用地下热能,首先需要有“载热体”把地下 的热能带到地面上来。目前能够被地热电站利用 的载热体,主要是地下的天然蒸汽和热水。
• 按照载热体类型、温度、压力和其它特性的不同, 可把地热发电的方式划分为蒸汽型地热发电和热 水型地热发电两大类。
• 如果把地球上贮存的全部煤炭燃烧时所放出的 热量作为标准来计算、那么,石油的贮存量约 为煤炭的3%,目前可利用的核燃料的贮存量约 为煤炭的15%,而地热能的总贮存量则为煤炭 的1.7亿倍。
2、地球的内部构造是怎样的?
• 根据现在的认识,地球的构成是这样的: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实心椭球体,表面积约为 5.1×108km2,体积约为1.08×1012km3,赤 道半径为6378km, 极半径为6357km。
地热供暖
将地热能直接用于采暖、供热和供热水 是仅次于地热发电的地热利用方式。我国利 用地热供暖和供热水发展也非常迅速,在京 津地区已成为地热利用中最普遍的方式。
地热务农
地热在农业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阔。如利用 温度适宜的地热水灌溉农田,可使农作物早熟增 产;利用地热水养鱼,在28℃水温下可加速鱼的 育肥,提高鱼的出产率;利用地热建造温室,育 秧、种菜和养花;利用地热给沼气池加温,提高 沼气的产量 等。
机。 2.所流出的热水含有很高的矿物质。 3.一些有毒气体会随着热气,而喷入空气中,
造成空气污染。
2、地热直接利用
地热能直接利用于烹饪、沐浴及暖房,已有 悠久的历史。至今,天然温泉与人工开采的地 下热水仍被人类广泛使用。据联合国统计,世 界地热水的直接利用远远超过地热发电。中国 的地热水直接利用居世界首位,其次是日本。
地热能的发电利用.ppt

6
蒸汽型地热发电
——凝气式汽轮机 ◆为提高地热电站的机组出力和发电效率,通 常采用凝汽式汽轮机地热蒸汽发电系统在该系 统中,由于蒸汽在汽轮机中能膨胀到很低的压 力,因而能做出更多的功。做功后的蒸汽排入 混合式凝汽器,并在其中被循环水泵打入冷却 水所冷却而凝结成水,然后排走。 ◆在凝汽器中,为保持很低的冷凝压力,即真 空状态,设有两台带有冷却器的射汽抽气器来 抽气,把由地热蒸汽带来的各种不凝结气体和 外界漏入系统中的空气从凝汽器中抽走。 ◆该系统 适用于高温(160℃以上)地热田的 发电,系统简单。
10
热水型地热发电
——双循环地热发电系统 ◆也叫低沸点工质法,利用地下热水加热 某种低沸点工质,使其产生具有较高压力 的蒸汽并送入汽轮机。做功后的蒸汽在冷 凝器中凝结,循环使用。地热水要回灌到 地层中。 ◆双循环发电系统的优点: ① 蒸汽压力高,设备尺寸较小,成本较低; ②地热水不接触发电系统,可避免关键设 备的腐蚀。 为了提高地热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考虑 用两级双循环地热发电系统,或者采用闪 蒸与双环两级串联发电系统 。
2
◆地壳:地球的员外面一层,即地球外表相当于鸡蛋壳的部分, 地壳由土层和坚硬的岩石组成,它的厚度各处不一,介于10— 70km之间, ◆地幔:地球的中间部分,即地壳下面相当于鸡蛋白的部分,也 叫做“中间层”,它大部分是熔融状态的岩浆.地幅的厚度约 为2900km,它内硅镁物质组成,温度在1000℃以上. ◆地核:地球的中心,即地球内部相当于鸡蛋黄的部分.地核的 温度在2000—5000 ℃之间,外核深2900—5100km,内核深 5100M以下至地心,一般认为是由铁、镍等重金属组成的
11
联合循环地热发电
◆ 1990s中期,以色列一家公司把地热 蒸汽发电和地热水发电系统整合,设计 出一个新的联合循环地热发电系统。 ◆大于150℃的地热流体,经过一次发 电后,在不低于120℃的工况下,再进 入双工质发电系统进行二次做功,这就 充分利用了地热流体的热能。 ◆同时,由于是全封闭的系统,在地热 电站也没有刺鼻的硫化氢味道,因而是 100%的环保型地热系统。这种地热发 电系统进行100%的地热水回灌,从而 延长了地热田的使用寿命。
蒸汽型地热发电
——凝气式汽轮机 ◆为提高地热电站的机组出力和发电效率,通 常采用凝汽式汽轮机地热蒸汽发电系统在该系 统中,由于蒸汽在汽轮机中能膨胀到很低的压 力,因而能做出更多的功。做功后的蒸汽排入 混合式凝汽器,并在其中被循环水泵打入冷却 水所冷却而凝结成水,然后排走。 ◆在凝汽器中,为保持很低的冷凝压力,即真 空状态,设有两台带有冷却器的射汽抽气器来 抽气,把由地热蒸汽带来的各种不凝结气体和 外界漏入系统中的空气从凝汽器中抽走。 ◆该系统 适用于高温(160℃以上)地热田的 发电,系统简单。
10
热水型地热发电
——双循环地热发电系统 ◆也叫低沸点工质法,利用地下热水加热 某种低沸点工质,使其产生具有较高压力 的蒸汽并送入汽轮机。做功后的蒸汽在冷 凝器中凝结,循环使用。地热水要回灌到 地层中。 ◆双循环发电系统的优点: ① 蒸汽压力高,设备尺寸较小,成本较低; ②地热水不接触发电系统,可避免关键设 备的腐蚀。 为了提高地热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考虑 用两级双循环地热发电系统,或者采用闪 蒸与双环两级串联发电系统 。
2
◆地壳:地球的员外面一层,即地球外表相当于鸡蛋壳的部分, 地壳由土层和坚硬的岩石组成,它的厚度各处不一,介于10— 70km之间, ◆地幔:地球的中间部分,即地壳下面相当于鸡蛋白的部分,也 叫做“中间层”,它大部分是熔融状态的岩浆.地幅的厚度约 为2900km,它内硅镁物质组成,温度在1000℃以上. ◆地核:地球的中心,即地球内部相当于鸡蛋黄的部分.地核的 温度在2000—5000 ℃之间,外核深2900—5100km,内核深 5100M以下至地心,一般认为是由铁、镍等重金属组成的
11
联合循环地热发电
◆ 1990s中期,以色列一家公司把地热 蒸汽发电和地热水发电系统整合,设计 出一个新的联合循环地热发电系统。 ◆大于150℃的地热流体,经过一次发 电后,在不低于120℃的工况下,再进 入双工质发电系统进行二次做功,这就 充分利用了地热流体的热能。 ◆同时,由于是全封闭的系统,在地热 电站也没有刺鼻的硫化氢味道,因而是 100%的环保型地热系统。这种地热发 电系统进行100%的地热水回灌,从而 延长了地热田的使用寿命。
新能源-地热能.

由于进入汽轮机的地热蒸汽参数(温度,压力)低,质量体积
大,焓降小,为了达到一定规模的发电量,需要较大的蒸汽质 量流量,因此汽轮机的体积及进汽管道都相对较大。
由于地热流体中溶有一些矿物质和不凝气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此地热电站要
地热发电与火力发电的区别
地热电站对工质的加热是在地下热储中进行,火力发电在锅炉
中进行,因此地热发电不需要庞大的锅炉及其辅助设备,也不 需要消耗化石燃料,因此地热发电设备简单、运行费用低。
地热发电系统中不需要回收凝结水,一般都采用冷却效率高且
造价低的混合式或直接接触式冷凝器。只有当处理一些污染气 体如硫化氢时,才会用到表面式冷凝器。
地热能资源的种类
地下蒸汽或地下热水
地下干热岩体
地热能的利用
2O0~400℃直接发电及综合利用;
150~200℃双循环发电,制冷,工业干燥,工业热加工;
10O~15O℃双循环发电,供暖,制冷,工业干燥,脱水加工 ,回收盐类,罐头食品; 50~100℃供暖,温室,家庭用热水,工业干燥; 20~50℃沐浴,水产养殖,饲养牲畜,土壤加温,脱水加工 ;
地球是一个大热库,地热能蕴量巨大,从地球内部 传到地面的总资源大约为14.5X1025J,相当于5000 万亿吨标准煤燃烧释放的热量,地热能是煤热能的 1.7亿倍。按世界年耗100亿吨标准煤计算,可满足 人类几十万年能源之需要。地热能是存在于地球内 部的热量,一方面来源于地球深处的高温熔融体; 另一方面来源于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地
热
能
组员
马千 夏霁 李创 宋红俊 胡轼禹
目录
地热能资源
地热能的利用
地热能的开发
地热能
热能(thermal energy)又称热量、能量等,它是生命的能源。 人的每天劳务活动、体育运动、上课学习和从事其他一切活 动,以及人体维持正常体温、各种生理活动都要消耗能量。 就像蒸汽机需要烧煤、内燃机需要用汽油、电动机需要用电 一样。 简单地说,就是来自地下的热能,即地球内部蕴藏的热能。 是指封闭在地球中距地表足够近的距离内,并可被经济开采 的天然热能。国际上一般指地壳浅部5km以内的热能。这种 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 爆发及地震的能量。
大,焓降小,为了达到一定规模的发电量,需要较大的蒸汽质 量流量,因此汽轮机的体积及进汽管道都相对较大。
由于地热流体中溶有一些矿物质和不凝气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此地热电站要
地热发电与火力发电的区别
地热电站对工质的加热是在地下热储中进行,火力发电在锅炉
中进行,因此地热发电不需要庞大的锅炉及其辅助设备,也不 需要消耗化石燃料,因此地热发电设备简单、运行费用低。
地热发电系统中不需要回收凝结水,一般都采用冷却效率高且
造价低的混合式或直接接触式冷凝器。只有当处理一些污染气 体如硫化氢时,才会用到表面式冷凝器。
地热能资源的种类
地下蒸汽或地下热水
地下干热岩体
地热能的利用
2O0~400℃直接发电及综合利用;
150~200℃双循环发电,制冷,工业干燥,工业热加工;
10O~15O℃双循环发电,供暖,制冷,工业干燥,脱水加工 ,回收盐类,罐头食品; 50~100℃供暖,温室,家庭用热水,工业干燥; 20~50℃沐浴,水产养殖,饲养牲畜,土壤加温,脱水加工 ;
地球是一个大热库,地热能蕴量巨大,从地球内部 传到地面的总资源大约为14.5X1025J,相当于5000 万亿吨标准煤燃烧释放的热量,地热能是煤热能的 1.7亿倍。按世界年耗100亿吨标准煤计算,可满足 人类几十万年能源之需要。地热能是存在于地球内 部的热量,一方面来源于地球深处的高温熔融体; 另一方面来源于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地
热
能
组员
马千 夏霁 李创 宋红俊 胡轼禹
目录
地热能资源
地热能的利用
地热能的开发
地热能
热能(thermal energy)又称热量、能量等,它是生命的能源。 人的每天劳务活动、体育运动、上课学习和从事其他一切活 动,以及人体维持正常体温、各种生理活动都要消耗能量。 就像蒸汽机需要烧煤、内燃机需要用汽油、电动机需要用电 一样。 简单地说,就是来自地下的热能,即地球内部蕴藏的热能。 是指封闭在地球中距地表足够近的距离内,并可被经济开采 的天然热能。国际上一般指地壳浅部5km以内的热能。这种 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 爆发及地震的能量。
物理高新技术——新能源——地热能

根据地热水成分的不同,可用于温泉疗养和治疗皮肤 病。在有条件的地方兴建温泉旅游度假村、康复中 心等已成为低温地热利用的热点,全国各地都有此 类度假村和康复中心。
例如青海西宁市郊15km的塔尔寺风景区,利用地热供 5000m2宾馆、10000m2度假村、游泳池、理疗中心等。 四川成都平原的彭州、温江、都江堰等地利用地热建成 温泉旅游点,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河北省自1986年就开展了地热种植,其中雄县、辛 集市、河间县等地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此外,河 北省黄骅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还开始了越冬海虾 养殖,十几年来获得了很好的成绩。7年前,天津 市汉沽区芦前村利用地热水加温进行鱼虾越冬,建 成了100亩的越冬温室和20亩的温室垂钓池,大量 放养白鲳、石斑鱼、鳜鱼、罗氏沼虾、海虾和河蟹 等高档鱼,形成了地热养殖、孵化越冬基地。 不难看到,地热温室给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活 力,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工业利用
受地热资源和工业布局的限制,在工业用热 中利用地热水加热的事例不多,但仅有的应 用实践证明了节约燃料的效果显著。 例如河北省辛集市利用地热水洗毛、制革, 洗出的毛色泽好、手感柔软,比用锅炉水 洗出的毛每吨多卖600元~1000元。
河北省辛集市利用1眼114℃的地热井(流量90 吨/时)首先供附近居民采暖(1.5万m2),地 热温室面积7337m2,温度降至95℃后用于工业 烘干,烘干后的排水用于居民生活用热水(洗浴、 生活热水等)和加热养鱼池,仅此一眼井年产值 达494万元。 此外,用地热干燥香菇、木材、蔬菜等都有不同程 度的开发利用,但有地热资源的地方不一定有合适 的工业,因此工业利用的发展比较缓慢。
为了发展地方经济,有的地方花巨资从远处 引地热水。 例如,福建省安溪县,从21.5km外引来地 热水,供给居民、宾馆和康复中心,形成一 座温泉城,促进了当地旅游及房地产开发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热资源的类型
熔岩型。是埋藏部位最深的一种完全熔化 的热熔岩(即岩浆),其温度高达650~ 1200℃。熔岩储存的热能比其他几种都 多,约占已探明的地热资源总量的40%。 不过在开采这种地热能时,需要在火山地 区打几千米深的钻孔,所冒的风险很大, 因此这种地热能目前尚未得到实际开发利 用。
各类地热资源开发技术概况
Nicaragua.
地热能
地热的分布是很有规律的。从地表向地球内部, 温度逐渐上升。在地壳层最上部的十几千米范 围内,深度每增加30米,地热的温度大约升高 1℃;在地下15~25千米的范围内,深度每增 100米,地热的温度大约升高1.5℃;到了25千 米以下的区域,深度每增加100米,地热的温 度大约只升高0.8℃;从这个区域再往下深入 到一定深度,其温度就基本上保持不变了。
地热在世界各地的分布很广泛
新西兰约有近70个地热田和1000多个温 泉。横跨欧亚大陆的地中海—喜马拉雅 地热带,从地中海北岸的意大利、匈牙 利经过土耳其、俄罗斯的高加索、伊朗、 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北部、中国的西藏、 缅甸、马来西亚,最后在印度尼西亚与 环太平洋地热带相接。
地热能的利用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已经发现和开采的地热泉及地热井多达 7500多处。对于地热能的开发利用,目前 主要是在采暖、发电、育种、温室栽培和 洗浴等方面。 地热能的利用可分为地热发电和直接利 用两大类。
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热带
它是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 撞边界。世界第一座地热发电站意大利的 拉德瑞罗地热田就位于这个地热带中。中 国的西藏羊八井及云南腾冲地热田也在这 个地热带中。
大西洋中脊地热带
这是大西洋海洋板块开裂部位。冰岛的 克拉弗拉、纳马菲亚尔和亚速尔群岛等 一些地热田就位于这个地热带。
地热发电
1904年,意大利人拉德瑞罗利用地热进 行发电,并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座地热蒸 气发电站,装机容量为250千瓦。60年 代以来,由于石油、煤炭等各种能源的 大量消耗,美国、新西兰、意大利等国 又对地热能重视起来,相继建成了一批 地热电站,总计约有150多座,装机总容 量达350万千瓦。
地热发电
红海—亚丁湾—东非裂谷地热带
它包括吉布提、埃塞 俄比亚、 肯尼亚等国的 地热田。
地热在世界各地的分布很广泛
美国阿拉斯加的“万烟谷”是世界上闻 名的地热集中地,在24km2的范围内, 有数万个天然蒸气和热水的喷孔,喷出 的热水和蒸气的最低温度为97℃,高温 蒸气达645℃,每秒喷出2.3万m3的热水 和蒸气,每年从地球内部带往地面的热 能相当于600万吨标准煤。
热储试验
化学能(天然气)
干热岩型
3-10
岩浆型
10
温度>150℃ 干热岩体,150-650℃
600-1500℃
应用研究 研究
环太平洋地热带
环太平洋地热带是世界最大的太平洋板块 与美洲、欧亚、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世 界许多著名的地热田,如美国的盖瑟尔斯、 长谷、罗斯福;墨西哥的塞罗、普列托; 新西兰的怀腊开;中国的台湾马槽;日本 的松川、大岳等均在这一带。
地球的内部构造
地球是由一个物质分布不均匀的同心球层构成, 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厚度不一,平 均厚度约17公里。上层为花岗岩层,下层为玄 武岩层。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随深度加深而 增加。经检测,地壳岩石的年龄绝大多数小于 20多亿年,而地球生成到现在大约已有46亿年 了,这说明构成地壳的岩石不是地球的原始壳 层,是地壳内部的物质通过火山活动和造山活 动形成的。
Turbine blades inside a geothermal turbine generator.
Turbine generator outdoors at an Imperial Valley geothermal power plant in CFra biblioteklifornia.
Turbine generator in a geothermal power plant in Cerro Prieto, Mexico.
When the rising hot water and steam is trapped in permeable and porous rocks under a layer of impermeable rock, it can form a geothermal reservoir.
地 热 循 环
地热能
在距地面25~50千米的地球深处,温度为 200~1000℃;到了地球中心处(距地球表 面6370千米),其温度可高达4500℃左右。
地球内部推测温度分布曲线
地热能
据估计,全世界地热资源的总量大约为 14.5×1025J,相当于4948×1012t标准煤 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如果把地球上贮存的全部煤炭燃烧时所放 出的热量作为100来计算,那么,石油的 贮量约为煤炭的8%,目前可利用的核燃 料的贮量约为煤炭的15%,而地热能的总 贮量则为煤炭的17000万倍。
The first geothermal power plants in the U.S. were built in 1962 at The Geysers dry steam field, in northern California. It is still the largest producing geothermal field in the world.
到80年代末,全世界运行的地热电站,其 发电功率每年已超过500万千瓦,1995年 达到680万千瓦,年增16%。中国最著名 的地热电站,是西藏的羊八井地热电站, 装机容量2.5万千瓦。
地热发电
地热发电是利用地下热水和蒸汽为动力 源的一种新型发电技术。其基本原理与 火力发电类似,也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 首先把地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再把机械 能转换为电能。
地热发电系统
地热发电系统主要有四种: 地热蒸汽发电系统:利用地热蒸汽推动 汽轮机运转,产生电能。本系统技术成 熟、运行安全可靠,是地热发电的主要 形式。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采用的便是 这种形式。
地 熱 蒸 汽 發 電 系 統
The first modern geothermal power plants were also built in Lardello, Italy. They were destroyed in World War II and rebuilt. Today after 90 years, the Lardello field is still producing.
热储类型 蕴藏深度(地表下3km)
蒸汽型
3
热水型
3
热储状态
200~240℃干蒸汽
(含少量其它气体) 以水为主
高温级>150℃ 中温级90-150℃ 低温级50-90℃
开发技术状况 开发良好(分布区很少)
开发中(量大,分布广) 目前重点开发对象
地压型
深层沉积地压水,溶解
大量碳氢化合物,可同
3-10
时得到压力能、热能、
地热资源的类型
热水型。它是反映以水为主体的对流水热 系统。这种地热能分布较广,约占已探明 的热资源的10%;其温度范围也很广,从 接近于室温到高达390℃。
地热资源的类型
蒸气型。是指以蒸气为主体的对流水热系 统,以生产温度较高的过热蒸气为主,其 中夹杂有少量的不凝结气体和少量的水 (有的不含水)。这类地热能比较容易开发 利用,但储量不多,仅占已探明的地热资 源总量0.5%左右。
production.
Like all steam turbine generators, the force of steam is used to spin the trubine blades which spin the generator, prducing electricity. But with geothermal energy, no fuels are burned.
地热能
——21世纪的绿色新能源
地热能综述
假若以目前全世界的能耗总量来对地热能进行 估计,那么,即便是全世界完全使用地热能, 4100万年以后也只能使地球内部的温度至多下 降1℃。可见,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潜力竟是如 此的巨大!已故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过: “开发地热能,就像人类发现煤、石油可以燃 烧一样,开辟了利用能源的新纪元。”
Volcanoes are obvious indications of underground heat, this volcano, Mt. Mayon in the Albay province of the Philippines
erupted in 1999.
Geologists explore volcanic regions to find the most likely areas for further study, like this steaming hillside in El Hoyo,
地热能
可见,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巨大“热 库”,我们居住的地球实际上是一个庞 大的“热球”。
地热能
地球通过大地热流放热的现象是十分普遍 的,只是单位面积(1cm2)的放热量很 小,平均每秒钟只有6.15×10-6J。热流量 的单位为4.1868×10-6J/cm2·s,通称地热 流量单位(HFU)。虽然地表单位面积的 每秒热流量很小,但整个地球表面在一年 中的放热总量可以达到9.63×1020~ 1.09×1021J,这个数位相当于燃烧300多 亿吨煤放出的热量。
地球的内部构造
地幔厚度约2900千米,上地幔主要是橄 榄石,下地幔是具有一定塑性的固体物 质。地核的平均厚度约3400千米,外核 是液态的,可流动;内核是固态的,主 要由铁、镍等金属元素构成。中心密度 为每立方厘米13克,温度最高可达 5000℃左右,压力最大可达370万个大 气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