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技术期末复习资料3
数字电视技术考试要点

电视图像的传送原理一、像素的概念根据人眼对细节分辨力有限的特点,将一幅图像可以看成是由许许多多的细小单元组成,在图像处理系统中,将这些组成画面的细小单元称为像素。
二、像素的传送同时传送顺序传送像素顺序传送示意图三、电子扫描四、光电与电光转换.光电转换光电转换是将图像各像素按顺序转换成为电信号的过程。
完成光电转换任务的器件称为光电转换器件,主要有真空摄像管和固体摄像器件两大类。
()真空摄像管()器件()是电荷耦合器件的英文简称。
器件出现于世纪年代,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很快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已在很多领域取代了摄像管。
具有一个电极的结构.电光转换电光转换过程也就是显像过程,是在显示装置上完成的,其工作原理与显示材料及结构有关。
目前用于电光转换的显示器件主要有、、等几种。
()的电光转换原理(,阴极射线管)是一种传统的图像显示器件,它就是我们常说的显像管。
下面以彩色显像管为例,介绍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彩色显像管结构示意图()的电光转换原理()是利用液晶材料的特性实现电光转换和图像显示的。
其主要特点是重量轻、体积小、功耗低。
()的电光转换原理()是一种辐射光显示装置,主要利用了惰性气体放电时产生的紫外线辐射来诱发荧光粉发光。
作为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技术,它已被彩色大屏幕显示器市场看好。
五、电视图像基本参数.图像宽高比图像宽高比也称幅型比。
根据人眼的视觉特性,视觉最清楚的范围是垂直视角为°,水平视角为°的一个矩形视野,因而电视接收机的屏幕通常为矩形,矩形画面的宽高比为∶。
矩形屏幕的大小用对角线长度表示,并习惯用英寸作单位,一般家用电视机的(英寸)、(英寸)、(英寸)、(英寸)等都是指屏幕对角线长度。
.扫描频率在我国模拟电视标准中,每帧画面确定为行。
相应的,行频为。
场频选为。
•彩色电视信号的传输•一、兼容的含义所谓兼容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彩色电视机应能接收黑白电视信号并显示黑白图像,另一方面,黑白电视机也能接收彩色电视信号并显示黑白图像。
F-《数字电视》期末考试_复习题

一填空:1.组成画面的细小单元称为(像素),每个像素亮度既是(空间)二维函数,同时又是(时间)函数。
2.电视系统中把构成一幅图像的各像素传送一遍称为进行了一个帧处理,或称为传送了一帧。
3.将组成一帧图象的像素,按顺序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称为(扫描)。
12.彩色三要素为亮度、色调、色饱和度14.电视信号的数字化处理有数字分量编码和数字复合编码两种方式15.为了保证取样结构是正交的,要求行周期T H必须是取样周期Ts的整数倍,18.我国HDTV标准采用分辨率为1920×1080,帧频为25Hz的隔行扫描方式三解答:1.MPEG-1标准采用了那些技术以获得高压缩比答:1对色差信号进行亚采样,减少数据量2采用运动补偿技术减少帧间冗余度3做二维DCT变换去除空间相关性4对DCT系数进行量化,舍去不重要的信息,将量化后的DCT系数按照频率重新排序5将DCT系数进行变字长熵保持编码6对每数据块的直流分量(DC)进行预测差分编码2.MPEG-2中主要采用的码率压缩技术答:(1)利用运动补偿预测编码方法去掉电视图像信号的时间冗余信息aMPEG-2采用3种类型的图像b帧内编码图像,预测编码图像,双向预测编码图像(2)利用离散余弦变换(DCT),去掉经过运动补偿预测的图像差信号中的空间冗余信息(3)利用可变长度编码技术,对运动向量和DCT变换系数进行编码,以达到充分利用通道带宽的目的3.MPEG-4标准概述答:MPEG-4标准支持7个新的功能。
可粗略划分为3类:基于内容的交互性、高压缩率和灵活多样的存取模式1)基于内容的交互性(Content-based Interactivity)a基于内容的操作与比特流编辑: 支持无须编码就可进行基于内容的操作与比特流编辑b自然与合成数据混合编码: 提供将自然视频图像同合成数据(如文本、图形等)有效结合的方式,同时支持交互性操作c增强的时间域随机存取: MPEG-4将提供有效的随机存取方式:在有限的时间间隔内,可按帧或任意形状的对象,对一音、视频序列进行随机存取2)高压缩率(Compression)a提高编码效率: 与现有的或正在制定的标准相比,在可比拟速率上, MPEG-4标准将提供更好的主观视觉质量的图像,一般地说,MPEG-4的压缩倍数高达100倍。
数字电视技术复习题(广铁)

一、填空题()1、通信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信源、信道、信宿。
2、我国数字电视按信号传输方式可分为地面无线传输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数字电视。
3、我国数字电视按信号清晰度可分为数字高清晰度电视(HDTV)、数字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数字标准清晰度电视(LDTV)。
4、数字电视系统一般由数字电视前端系统、传输网络、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
5、数字电视系统中常用的信道调制技术有QAM、QPSK、COFDM。
5、模拟电视的三大制式分别为NTSC 制、PAL 制、SECAM 制。
5、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方式为ARQ、FEC、HEC。
5、复用技术一般可分为TDM方式和FDM方式,数字电视中一般采用TDM方式其又可分为传输(系统)复用和节目复用。
6、调制的主要性能要求有频谱主瓣窄、副瓣的幅度低、信噪比大。
6、数字电视系统主要设备有编码器、复用器、加扰器、QAM调制器组成。
6、在数字复用中,SPTS的含义为单节目流,而MPTS的含义为多节目流。
7、节目专用信息PSI表由PA T表、PMT表、CA T表和NIT表组成。
二、选择题()1、数字电视系统中调制效率最高的方式是() ,调制效率最低的为()。
A、QPSKB、16QAMC、64QAMD、256QAM2、矢量幅度误差EVM值越大,说明调制的准确率越(),码流出现的误码越(),图象质量越不好。
A、大B、小C、高D、低3、SI表中的SDT表是(),BAT表示()A、业务描述表B、事件信息表C、时间和日期表D、时间偏移表E、业务群关联表4、编码效率是衡量信道编码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地,监督码元越多,检错纠错能力越(),但编码效率相应地()。
A、弱B、强C、上升D、降低5、DCT离散余弦变换大大减少了(),运动补偿、运动估值大大减少了()A、空间的冗余B、时间的冗余C、信息的冗余三、简述题和计算题1什么是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比有哪些优点?2请说明电视信号数字化的3个步骤。
数字电视技术复习题.docx

《数字电视技术》复习题选编(2010.01.12)一、填空题1・人眼对高频信息的敏感件要低于对低频信息。
而且,虽然它可以检测出静态图像屮细节和彩色部分的分辨率, 但对于快速移动的图像,却无法做到这一点。
人眼对亮度的感受特性是一对数性的,而非线性的。
当图像的刷新速 率低于5()〜60次/s 时,人眼会感受到一种亮光“闪烁”的效应。
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该频率值降低到24Hz 。
2. ITU-R 在BT.656里实施BT.601所必需的物理接口和数据流,描述符合525行或625行系统的4:2:2YCbCr 编码 格式的数字电视设备的互连方法和接口,定义了专用于专业或演播室数字视频设备间的通信接口,分为并行模式 和巾行模式。
前者采用25-pin Sub-D 信号接口,只需要27 MHz 时钟以8或10对连线在吋钟信号周期的一 个“0尸正向跳变时传送一个8位或10位比特;后者采用75-Ohm BNC 连接的传统750hm 双绞线/同轴电缆接口, 需要270 MHz 时钟,每次传输1位比特。
3. 下而二图分别是对16个像素的模拟彩色电视信号进行亮度Y 和色度Pb, Pr 的采样和编码,设每个样值编码长 度均为8bits (或lBytc),则(a)(b)的数据分别32Bytcs 和 24Bytes 。
(注明单位)K ”4. 一路模拟视频经数字化、MPEG-2编码后得到速率为3.6MBits/S 压缩比特流,送入QPSK 和64QAM -种不同类 型的调制器,输出的调制信号的码元速率(即符号速率)分别为1.8 MSymbols/S 和0.6 MSymbols/S 。
5. MPEG 音频标准采用知觉编码,具体有三种方式:了带编码、变换编码、混合编码。
6. 欧洲DVB (Digital Video Bro<idcasting 数字视频广播)数字广播传输系统标准利用了包括卫星、冇线、地面等 所有通用电视广播传输媒体,它们分別对应的DVB 标准为DVB-_S_> DVB-—、DVB-工等°7. IS0/1EC MPEG (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 运动图像专家组)的任务是开发运动图像及It 声音的数了编码标准, 成立于1988 ^到现在为止已陆续公布了一系列的规则与标准。
数字电视考试复习提纲

1.数字电视系统按信号传输方式2.国际上数字电视标准体系分类3.电视信号的采样频率4.亮度方程5.预测编码6.算术编码7.电视信号的数字化过程8.分组码最小码距与检纠错能力的关系9.哈夫曼编码10.SDTV,HDTV11.隔行扫描12.编码效率13.频谱效率14.图像信号在合适的网络中传输怎么求压缩比1.什么是隔行扫描?其优点和缺点有哪些?隔行扫描的总行数为什么是奇数,而不是偶数?隔行扫描:指将一帧电视图像分成两场进行扫描(从上到下为一场)。
第一场扫出光栅第1、3、5、7等奇数行,第二场扫出第2、4、6等偶数行,并把扫奇数行的场称为奇数场,扫偶数行的场称为偶数场,这样,每一帧图像经过两场扫描,所有像素就可以全部扫完。
优点:保持了清晰度,降低了图像信号的频带宽度,简化处理设备。
缺点:行间闪烁效应,大面积图像闪烁,并行现象,运动物体边缘锯齿化。
第二问:为了保证清晰度,隔行扫描的两场光栅必须均匀镶嵌,为此选取一幅图像的总扫描数为奇数,每场均有一个半行,并设计第一场结束于最后半行然后电子束返回屏幕最上方中间,第二场(始于半行,结束的是整数行)4.亮度方程亮度方程式亮度方程式 Y=0.30R+0.59G+0.11B 其中Y表示混合色的亮度,R、G、B 分别表示红、绿、蓝的光线强度(亮度)。
亮度方程式亮度方程式 Y=0.30R+0.59G+0.11B当R=G=B=1时,混合色为白色,其亮度为最亮(Y=1);当R=G=B=某个小于1的值时,混合色为灰色,其亮度Y<1;当R=G=B=0时,混合色为黑色,其亮度Y=0。
当R、G、B取值不一样时,混合色为彩色,Y表示彩色的亮度。
亮度方程式亮度方程式UY=0.30UR+0.59UG+0.11UB其中, UR、UG、UB分别为红、绿、蓝三基色的电压, UY为混合色的亮度电压。
11.隔行扫描隔行扫描:指将一帧电视图像分成两场进行扫描(从上到下为一场)。
第一场扫出光栅第1、3、5、7等奇数行,第二场扫出第2、4、6等偶数行,并把扫奇数行的场称为奇数场,扫偶数行的场称为偶数场,这样,每一帧图像经过两场扫描,所有像素就可以全部扫完。
数字电视技术期末终极复习资料(带试题内容)

《数字电视技术》期末终极复习资料如下复习资料中红色背景的07级考点,即是考试中出现的试题相关内容,全凭师兄我考完后立即回忆的,祝你好过 (07级、华师、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周卫星老师)每年考的试卷几乎一样的考试范围1—6章+附录数字电视考试四种题型: 选择、简答、计算、综合一、选择15、(下面的复习材料中会涉及到,不难,也不偏)二、简答2、(①TS***选取节目的具体步骤(有关包头之类的)、②所列的编码方式中什么***编码方式是有压缩的***)三、计算2、(①课后习题1-10、②关于一个数码流100*8bit ,经过BS (14,10)内编码 + BCH (10,8)外编码后的数码流总数是??)四、综合2、(①霍夫曼编码、②课本P34的IPB 帧的输入输出顺序,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附录:彩色电视的基础知识1、光的颜色客观因素:是它的功率波谱分布;主观因素:是人眼的视觉特性 2、光是一种电磁波 。
人眼能看见的可见光谱只集中在 频段内。
3、彩色三要素亮度是光作用于人眼时所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觉。
(光功率)色调是指颜色的类别,是决定色彩本质的基本参量。
(光波长)色饱和度是指彩色所呈现色彩的深浅程度(或浓度)。
色调与色饱和度合称为色度。
4、三基色原理是指自然界中常见的大部分彩色都可由三种相互独立的基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
波长为700 nm 的红光为红基色——R(红)波长为546.1nm 的绿光为绿基色——G(绿)波长为435.8nm 的蓝光为蓝基色——B(蓝)5、相加混色是各分色的光谱成分相加,混色所得彩色光的亮度等于三种基色的亮度之和。
彩色电视系统就是利用红、绿、蓝三种基色以适当比例混合产生各种不同的彩色。
6、在色度学中,通常把由配色方程式配出的彩色光F 的亮度用光通量来表示,即:14(3.85~7.89)10HzY = 0.299 R + 0.587 G + 0.114 B7、人眼的分辨力是指人在观看景物时人眼对景物细节的分辨能力。
数字电视复习资料

模拟电视基本参数:行频:15625Hz 行周期64us 行正程时间52us 行逆程时间12us场频:50Hz 场周期20m s 桢频25Hz 每帧图像分解为625行(正程575行,回程50行)采用隔行扫描方式。
视频带宽:6MHz 彩色副载波频率4.43MHz (283.75倍行频)射频带宽8MHz。
色度信号的调制方式:正交平衡调幅射频图像信号调制方式:残留边带调幅制伴音图像信号的调制方式:调频 .高频调谐波的作用:P330高频调谐器又称高频头,有选择频道、放大信号、变换频率的功能。
天线和输入电路的作用是选择所要接受频道的微弱电视信号,由高频放大器进行有选择性的放大,再于本振输出的频率较高的正弦波混频得到中频信号。
高频调谐器有良好的选择性,可以抑制镜像干扰、中频干扰和其它干扰信号,隔离混频器与天线的耦合,以避免本振信号通过天线辐射出去而干扰其他接收机。
图像中频频率:38MHz,伴音中频频率:31.5MHz,第二伴音中频频率为:6.5MHz什么叫PAL制?PA L制也称逐行倒相的正交平衡调幅制,是我国的模拟电视制式采用的是PAL 制。
PAL制传送亮度信号和红、蓝两个色差信号,其中蓝色差信号对相位为0度的彩色副载波进行平衡调幅,红色差信号对信号相位为90度的彩色副载波进行平衡调幅并逐行倒相。
调制后的红、蓝色差信号相加得到色度信号,再将色度信号插入到亮度信号的频谱间隙中进行传送,得到编码后的视频信号。
什么叫NTSC制?NTSC制也称正交平衡调幅制,是美国日本等国家采用的模拟电视制式,它调制的方法是:红、蓝两色差信号分别对相位为0度和90度的彩色副载波进行正交平衡调幅,然后相加得到色度信号,再将色度信号插入到亮度信号的频谱间隙中进行传送,得到编码后的视频信号。
LCD与PDP显示屏相比较的优点:省电无电磁辐射干扰;彩色显像管与LCD屏相比较的缺点:图像易失真存在高压电磁辐射1、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组成P1 图1-1 数字电视广播系统方框图2、数字电视要传送的信号是:亮度信号、红色差信号及蓝色差信号,(同模拟电视)3、标准清晰数字电视中亮度信号的取样频率13.5MHz 色度信号的取样频率6.75MHz压缩编码算法 MPEG-2标准4、BT.601的主要内容是什么?BT.601建议采用对亮度信号和两个色差信号分别编码的分量编码方式,对不同制式的信号均采用相同的取样频率,对亮度信号Y采用的取样频率为13.5MHz。
数字电视原理期末考试题

数字电视原理期末考试题
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以下是十道数字电视原理期末考试题:
1.请解释什么是数字电视?
2.描述数字电视的优势与传统模拟电视相比有什么不同?
3. 什么是调制解调器(Modulator-Demodulator)?在数字电视中的
作用是什么?
4.简要描述数字电视信号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5.请列举数字电视中常用的视频压缩标准有哪些,并对其中两种进行
简要比较。
6. 请解释什么是帧同步(Frame Synchronization)?
7. 什么是码率(Bit Rate)?为什么码率在数字电视中非常重要?
8. 解释什么是插值(Interpolation)?在数字电视中的应用是什么?
9.请描述数字电视接收端的工作原理。
10.简要说明数字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并
提出解决方法。
请注意,由于数字电视原理涵盖的知识广泛且深入,以上问题只是作
为参考。
实际的期末考试可能会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要求而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电视技术期末复习资料3第一章1.数字电视定义:从技术上定义的话,数字电视是指从信源开始,将图象画面的每一个像素,伴音的每一个音节等用二进制数编码成多位数码,再经过高效的信源压缩编码和前向纠错、交织与调制等信道编码后,以极高比特率进行数码流发射、传输和接受的系统工程。
与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有如下优点:1、采用数字传输技术,可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不会产生噪声积累,信号抗干扰能力大大增强,收视质量高。
2、彩色逼真、无串色,不会产生信号的非线性和相位失真的积累。
3、可实现不同分辨率等级的接收,适合大屏幕及各种显示器。
HDTV图象、伴音达电影标准。
4、可移动接收,无重影。
5、可实现5.1路数字环绕立体声,同时还有多种语种功能,收看一个节目可以选择不同语种。
6、提高信道利用率。
一路模拟彩色电视信道可传送4套SDTV(甚至8套)。
减少传输成本。
7、易于实现加/解密和加/解扰处理。
8、理论上电视节目可进行无数次复制和长期保存。
实现节目资源共享。
9、利用数字处理技术产生特技形式,增强节目的艺术效果和视觉冲击,使节目的娱乐性和观赏性大大增强。
10、可以实现交互式收看、条件接收。
11、可以提供其他形式的多种信息服务,如数据广播、电子节目指南等。
发展数字电视的意义:数字电视的真正意义在于,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将成为一个数字信号传输的平台,不仅使整个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传输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信道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还可以提供其他增值业务,如:数据广播、电视购物、电子商务等。
使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从形态、内容到服务方式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为“三网融合”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将诱发整个广播电视产业链的深刻改革,它已经被各国视为信息时代的一项“战略技术”。
2.简述数字电视系统的组成及其关键技术数字电视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以下一些:1)数字电视的信源编解码信源编解码技术包括视频压缩及音频压缩编解码技术。
(720*576*25*2*8=165.9Mbit/s; HDTV信号的数码率接近1G/s)(MPEG-2标准,降比特)2)数字电视的传送复用在数字电视的传送复用标准方面,国际上也统一采用MPEG-2标准。
3)信道编解码及调制解调信道编码的要求是:可靠的传送数据流。
由于被传送的信息是经过高倍压缩的,所以对传输的可靠性的要求很高。
DVB-S要求传输误码率在10(-10)^10(-11)。
主要采用各种纠错编码技术(加扰;RS编码;卷积交织等)(加比特)。
信道主要分为3种:卫星;有线电视和地面广播。
针对不同信道的噪声来源,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
(S—QPSK; C—QAM; T—COFDM )。
3.HDTV、SDTV和LDTV的异同点:第二章3.1)垂直分解力:M=Ke(1-)Z Ke=0.76 2)水平分解力:N=K*M K=16:9(图象幅型比)3)视频信号带宽:Δf=fmax-fmin=fmax=K*Ke*(1-β)fv*Z2/4(1-α) fv=60Hz Z=11257.如何在彩色电视技术中应用大面积着色和高频混合原理?收端恢复的三基色信号与发端编码前的三基色信号有何不同?第三章1.电视信号数字化的三个步骤:1)采样:用每隔一定时间的信号样值序列来代替原来在时间上连续的信号,也就是在时间上将模拟信号离散,其理论基础是奈奎斯特抽样定理。
2)量化:用有限个幅度近似原来连续变化的幅度值,把模拟信号的幅度离散化。
3)编码:按照一定的规律,将时间和幅度上离散的信号用对应的二进制或多进制代码表示。
2.如何理解“量化是信号数字化过程中重要的一步,而这一过程又是引入噪声的主要根源”:没有量化就没有数字化,量化误差是引入噪声的根源。
减小量化误差的途径:1)增加量化比特数n。
2)采用非均匀量化(在图象处理中)。
3.对单极4.复合编码:将彩色全电视信号直接编码成PCM形式。
优点:传输数码率较低,设备较简单,适用于在模拟系统中插入单个数字设备的情况。
缺点:由于数字电视的采样频率必须与彩色副载频保持一定的关系,而不同电视制式的副载频各不相同,难以统一。
分量编码定义:将亮度信号及两个色差信号分别编码成PCM形式。
优点:6.请画图示意说明4:4:4,4:2:2,4:1:1采样格式。
7.计算4:2:2格式的SDTV信号的数码率。
第四章1.为什么要对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其压缩原理是什么?图像压缩编码的目的是什么?目前有哪些编码方法?原因:数字化后的视频数据量十分巨大,不利于传输于存储。
若不经压缩,数字视频传输所需的高传输速率和数字视频存储所需的巨大容量将成为推广应用数字视频通信的最大障碍。
原理:视频数据中存在着极强的相关性,很大的冗余度,冗余数据造成比特数浪费,消除这些冗余可以节约码字。
目的:通过数据压缩手段把信息的数据量压下来,以压缩编码的形式存储和传输,既紧缩节约了存储空间,又提高了通信信道的传输效率。
方法:熵编码(霍夫曼编码、算术编码、游程编码)、预测编码、运动估值和运动补偿预测编码、变换编码2.一个信号源包含6个消息,它们的出现概率分别为0.3、0.2、0.15、0.15、0.1、0.1试用二进制码元的霍夫曼编码方法对该信源的6个符号做信源编码,并求出码字的平均长度和编码效率。
6.请说明预测编码的原理,并画出DPCM编码器的原理框图。
原理:根据某一模型利用过去的样值对当前样值进行预测,然后将当前样值的实际值与预测值相减得到一个误差值,只对这一预测误差值进行编码.7.预测编码是无失真编码还是限失真编码?为什么?8.DCT变化本身能不能压缩数据,为什么?请说明DCT变换编码的原理。
9.目前最常用的运动估值技术是什么?其假设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块大小的选择与运动矢量场的一致性是如何考虑的?块匹配法;假设:位于同一图像子块内的所有像素都做相同的运动,且只做平移运动。
考虑:块大时,一个方块可能包含多个作为不同运动的物体,块内各像素作相同平移运动的假设难以成立,影响估计精度;但若块太小,则估计精度容易受噪声干扰的影响,不够可靠,而且传送运动矢量所需的附加比特数过多,不利于数据压缩。
必须恰到好处的选择方块的大小,做到两者兼顾。
10.简述运动自适应帧内插的原理及其特点。
第五章1.音频编码通常分为哪几类?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1)波形编码,包括自适应变换编码和子带编码:适应性强,算法复杂度低,编解码延时短,重建音频信号质量一般较高,但压缩比不高。
(2)参数编码:优点压缩比高,但计算量大,重建音频信号的质量差,自然度低,不适合高保真度要求的场合。
(3)混合编码:在较低的数码率上得到较高的音质。
2.子带编码的基本思想是什么?进行子带编码的好处?基本思想:在编码过程中保留有用的信息而丢掉被掩蔽的信号,其结果是经编解码之后重构的音频信号与编码之前的原始音频信号不相同,但人的听觉系统很难感觉到它们之间的差别。
好处:(1)由于分割为子带后,减少了各子带内信号能量分布不均匀的程度,减少了动态范围,从而可以按照每个子带内信号能量来分配量化比特数,对每个子带信号分别进行自适应控制。
(2)可根据每个子带信号在感知上的重要性,利用人对声音信号的感知模型,对每个子带内的样本值分配不同的比特数。
3.听阀:当声音弱到人的耳朵刚刚可以听见时,我们称此时的声音强度为听觉阀值。
痛阀:如果频率为1KHz的纯音的声强级在120dB左右时,人的耳朵就会感到疼痛。
频域掩蔽:一个强纯音会掩蔽与之同时发生的频率相近的弱纯音时域掩蔽:除了同时发出的声音之间有掩蔽效应之外,在时间上相邻的声音之间也有掩蔽效应。
即在一个强音信号之前或之后的弱音信号,也会被掩蔽。
4.声音压缩的依据是什么?MPEG-1音频编码利用了听觉系统的什么特性?6.MPEG-1音频比特流数据帧中的比例因子起什么作用?充分利用量化器的量化范围,通过比特分配和比例因子相配合,可以表示动态范围超过120dB 的样本值。
第六章4.MPGE-1/MPGE-2视频编码标准中定义了哪几种编码图像类型?(1)I帧——帧内编码图像(压缩比最低)(2)P帧——前向预测编码图像(3)B帧——双向预测编码图像(压缩比最高)5.请画出MPEG-1视频编码的原理框图,说明框图中每一部分的功能(1)在具有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编码中,如果运动矢量估计的不准,产生的后果是什么?是否会产生图像失真?为什么?(2)经上述编码器压缩的图像,在解压缩之后会出现“方块效应”,根源是什么?(3) 在DCT变换之后进行的“之”字形扫描的目的是什么?6.如何理解MPEG-2视频编码中的“档次”和“等级”的含义?“类”规定了可以使用哪些语法元素,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语法元素,而“级”则规定了这些语法元素的取值范围。
“级”和“类”的组合构成MPEG-2视频编码标准在某种特定应用下的子集,对某一输入格式的图像,采用特定集合的压缩编码工具,产生规定速率范围内的编码码流。
为了解决通用性和特殊行的矛盾,支持灵活的性能价格比,MPEG-2在单一语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应用,规定6个语法子集称为类:简单类、主类、4:2:2类、信噪比可分级类、空间可分级类、高级类。
在同一语法子集中,需要处理的输入图像格式可能有很大差别,提出“级”的概念:高级、1440-高级、主级、低级。
7.MPGE-2与MPEG-1相比,在哪些方面作了扩展和改进?(1)MPEG-2定义了“类”与“级”的概念(2)MPEG-2有“按帧编码”和“按场编码”两种模式(3)MPEG-2增加了可分级性,包括信噪比可分级性、空间可分级性、时间可分级性8..MPEG-2标准的系统部分为什么要定义节目流和传送流两种复用信息流,它们分别针对哪种应用场合而设计的?为了适应传输媒体的质量不同,定义节目流和传送流两种复用信息流;节目流:为相对无误码的环境而设计的,以基于CD-ROM的交互式媒体通过局域网的传输和诸如计算机光盘上的存储等软件处理系统为应用目标,一般用于误码率较小的演播室和存储媒质等场合。
传送流:为易发生误码的传输信道环境和有损存储媒质设计的。
9.解释MPEG-2编码解码框图。
第七章1.信道编码和调制的作用是什么?信道编码:为了抑制信道噪声对信号的干扰,往往还需要对信号进行再编码。
形成不受干扰并适合与在特定的信道中传输的形式。
其目的进行传输差错控制,负责传输误码的检测和校正,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调制的作用:是负责信号变换和频带搬移。
2.请阐述交织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交织器的作用:1)可以产生长码。
2)使两个RSC编码器的输入不相关,编码过程趋于独立。
3.试分析比较DVB-C和DCB-S传输系统结构的异同点,说明用DVB-C传输系统传送来自DVB-S卫星节目的方法。
4.为什么OFDM有较强的抗多径传输干扰能力?5.试分析比较DVB-C、A TSC、ISDB-T的性能特点?P1676.DMB-T系统的传输方案有哪些主要技术特点?主要有:分组的帧结构、快速同步、可选保护间隔、接收性能好、适应性强、出色的移动接收能力、抗哭声干扰能力强、具有可扩展性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