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氏完全佐剂(CFA)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模型筛选

合集下载

弗氏完全佐剂致大鼠急性膝关节炎动物模型制备

弗氏完全佐剂致大鼠急性膝关节炎动物模型制备

1 0 0 %, 肿胀百分率明显高于醋酸组 , 造模第 7 、 1 4天关节积 液检查显示 I L一1 B明显升高 , HA含量降低 , 与造模前及对 照组 、 醋酸
组 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佐 剂 组 膝 关 节 病 理 切 片 镜 检 炎 性 反 应 明 显 , 关节腔 有大量 渗出液 , 软 骨表面粗糙 , 滑 膜 增 生、 粘连、 肥厚 , 与典 型 的 膝关 节炎 临床 病理 学 改 变相 符 。 结 论 弗 氏 完 全佐 剂 可 成 功 建 立 大 鼠急 性 膝 关 节 炎 动 物 模 型 且 优 于
t h e i f r s t d a y( d ) , 3 d , 7 d a f t e r t h e r i g h t k n e e j o i n t c a v i t y i n j e c t i o n o f s a l i n e , a c e t i c a c i d a n d F r e u n d s c o m p l e t e d a d j u v a n t 0 . 5 mL / d . I n t e r l e u k i n 一1 b e t a( I L一1 B )i n k n e e j o i n t l f u i d w a s me a s u r e d b y e n z y m e— l i n k e d i m m u n o s o r b e n t a s s a y ( E L I S A) , a n d h y a l u r o n i c a c i d ( HA )c o n t e n t w a s m e a s u r e d b y b i o c h e mi s t r y i n 7 a n d 1 4 d a y s o f p o s t o p e r a t i o n .T h e v o l u m e o f i f g h t k n e e j o i n t a n d b e l o w p a t r s w a s me a s —

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制作及注意要点

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制作及注意要点
(三)胶原抗体诱导型(CAIA)
抗Ⅱ型胶原单克隆抗体源自8周大的雄性DBA/1J 小鼠CIA 模型,这些抗体混合物注射到模型小鼠的关节腔后可直接作用于Ⅱ型胶原或其他在体内高表达的自身抗原,从而发挥免疫介导作用。该模型的临床症状与CIA和RA很相似,突出特点是能在几天之内迅速发病,关节组织中巨噬细胞和多核型白细胞浸润。该模型很好的体现了外源性抗原抗体刺激体诱导的严重关节损伤。
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制作及注意要点
(一)佐剂诱导型(AA)
AA 早由Freund 于20 世纪50 年代创立,又称弗氏佐剂关节炎,介导溶剂分为完全佐剂(CF模型在T细胞相关致炎通路的药物筛选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胶原诱导型(CIA)
CIA 模型是由Trentham等于1977年*建立的实验性关节炎动物模型。通过皮下注射Ⅱ型胶原和等量CFA 的混合液来建造,来源于鸡、小牛和大鼠的Ⅱ型胶原均能引起关节炎症。CIA 是MHC 相关型,以T/B淋巴细胞介导的关节炎症侵蚀为主要特征。

_型胶原蛋白与弗氏完全佐剂大鼠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和比较

_型胶原蛋白与弗氏完全佐剂大鼠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和比较

第7卷 第1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Vol.7No.1 1999年6月 Acta Laboratorium Animalis Scientia Sinica June,1999 型胶原蛋白与弗氏完全佐剂大鼠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和比较林 红 贺永怀* 黎 燕* 陆应麟* 沈倍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摘要 目的 对 型胶原蛋白(C -A)和弗氏完全佐剂(A-A)大鼠关节炎模型在大体外观和足部组织病理学切片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

方法 分别采用 型胶原蛋白和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建立大鼠关节炎模型,利用排水法对大鼠足部体积进行测定,并将大鼠后足进行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

结果 从大体外观和足部病理切片上两种大鼠模型均显示出有明显的病变,但C -A大鼠与A-A大鼠比较,滑膜增生及软骨破坏等继发性病变特征更为明显,关节炎持续时间也较长,更接近于人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结论 C -A大鼠模型与A-A相比是研究RA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型胶原蛋白大鼠关节炎 弗氏完全佐剂大鼠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在RA中,滑膜的持续性增生和软骨及骨的破坏是其重要的病理学特征。

RA的动物模型有多种,其中较为经典的是弗氏完全佐剂诱导的大鼠关节炎和 型胶原蛋白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模型。

本文将对这两种大鼠关节炎模型的大体外观、足部肿胀程度以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选择更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 Wistar大鼠,雌性,4~6周龄,30只,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提供。

2 主要试剂 牛源性 型胶原蛋白(C ollagen ,C ,from bovine nasal septum),酸可溶性,美国Sigma公司产品;弗氏不完全佐剂(Freund s Adjuvant Incomplete,FI A)美国Sigma公司产品;卡介苗(BCG)购于北京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

炎症的实验报告范文(3篇)

炎症的实验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炎症模型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2. 观察和分析炎症模型动物的炎症反应特征。

3. 探讨炎症模型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C57BL/6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

2. 实验试剂:福氏完全佐剂(CFA)、卡介苗(BCG)、无菌生理盐水、无菌棉签、无菌剪刀、无菌镊子、无菌注射器等。

3.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显微镜、离心机、培养箱等。

三、实验方法1. 炎症模型动物模型的建立(1)取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2)实验组:在小鼠背部脊柱两侧皮内注射0.1ml CFA,对照组:在小鼠背部脊柱两侧皮内注射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

(3)注射后3天,在实验组小鼠背部脊柱两侧皮内注射0.1ml BCG,对照组注射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

2. 炎症反应观察(1)注射后第7天,观察小鼠背部皮肤颜色、肿胀程度、有无硬结等炎症反应。

(2)取小鼠背部皮肤,用显微镜观察炎症细胞浸润情况。

(3)无菌操作下,取小鼠背部皮肤组织,进行组织学切片,观察炎症细胞浸润情况。

四、实验结果1. 实验组小鼠背部皮肤出现明显红肿、硬结,对照组小鼠背部皮肤无明显变化。

2. 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背部皮肤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明显,主要为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对照组小鼠背部皮肤组织炎症细胞浸润不明显。

3. 组织学切片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背部皮肤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明显,主要为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对照组小鼠背部皮肤组织炎症细胞浸润不明显。

五、实验讨论1. 本实验成功建立了炎症模型动物模型,为炎症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

2. 实验结果显示,CFA和BCG诱导的炎症模型在小鼠背部皮肤可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肿、硬结等。

3. 显微镜和组织学切片结果显示,炎症模型小鼠背部皮肤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明显,主要为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与炎症反应过程相符。

4. 炎症模型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价值:炎症模型可以模拟人体炎症反应过程,为研究炎症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等提供有力支持。

弗氏佐剂致炎大鼠脊髓背角Fos神经元的表达

弗氏佐剂致炎大鼠脊髓背角Fos神经元的表达

弗氏佐剂致炎大鼠脊髓背角Fos神经元的表达张先兰;余健【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08(2)1【摘要】目的探讨完全弗氏佐剂(CFA)致炎性痛大鼠Fos神经元(Fos-LIN)在脊髓背角痛觉传导通路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①16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两组,于右后肢踝关节外侧皮下分别注射0.9%生理盐水(NS)或CFA 50μl,观察注射前后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的变化;②48只大鼠随机平分为两组后分别注射NS和CFA(剂量和注射部位同前)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背角Fos-LIN表达.结果①大鼠注射CFA后TWL逐渐降低,12 h时为最低点,持续3 d后逐渐恢复,14 d时基本恢复至基础水平;②NS组脊髓背角Fos-LIN散在出现,而CFA组中Fos-LIN 1 h时最先出现在大鼠右侧脊髓背角Ⅰ-Ⅱ层,4 h时出现在Ⅴ-Ⅵ层的数目逐渐增多,12 h时为脊髓全层出现最多,至14 d时在背角各层少见,且同组左侧脊髓各层Fos-LIN在1 h-14 d均比较少见.结论50μl CFA能诱导大鼠产生为期2周的炎性痛觉过敏.炎症期间脊髓背角Fos神经元的持续表达与外周痛觉信号的传导和中枢的调控有关.【总页数】3页(P12-14)【作者】张先兰;余健【作者单位】225400,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麻醉科;225400,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相关文献】1.钙调神经磷酸酶在弗氏佐剂致大鼠炎性痛中的作用 [J], 王爱桃;姚尚龙;杜晓冰;王丹;董海云2.大鼠单足致炎对双侧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影响 [J], 李丽;张炳熙;吕国蔚3.完全弗氏佐剂致炎性痛大鼠脊髓背角Fos蛋白的表达 [J], 余健;张艳兵;杨建平4.弗氏完全佐剂致大鼠急性膝关节炎动物模型制备 [J], 陈德森;李莉;吴胜英;彭吉霞;李贤玉5.前扣带皮层区域磷酸激酶Czeta在弗氏完全佐剂致炎性痛大鼠情绪反应中的作用[J], 杜俊英Δ;温存;邵晓梅;房军帆;梁宜;方剑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浓度的完全弗氏佐剂影响大鼠疼痛行为的观察

不同浓度的完全弗氏佐剂影响大鼠疼痛行为的观察

不同浓度的完全弗氏佐剂影响大鼠疼痛行为的观察目的:观察脚掌注射不同浓度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产生的不同强度的伤害刺激对大鼠痛感受和痛情绪反应程度的影响。

方法:福尔马林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回避(conditioned place avoidance,CPA)的行为测试近来被用于评估痛情绪反应。

本实验采用另一种炎性致痛物质CFA在大鼠的脚掌皮下注射使之产生持续性炎性痛,诱导大鼠产生条件性位置回避(conditioned place avoidance,C-CPA)反应。

根据在大鼠的脚掌皮下注射不同浓度的CFA将大鼠分为正常(Naive)组,生理盐水(NS)组,1/5 CFA组,1/3 CFA组,1/2 CFA组,之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和C-CPA反应。

结果:1/3 CFA组和1/2 CFA组匹配后热缩足潜伏期与匹配前比较,均明显减小,即痛阈下降,且两组匹配前与匹配后的差值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 CFA组的下降值小于1/2 CFA组(P<0.05);1/2 CFA组在匹配后痛侧停留的时间明显缩短,且回避分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FA所诱导的PWL 反应和CPA反应的程度与CFA的注射浓度有关,从行为上证实大鼠痛情绪与痛感受的产生存在不同的机制。

慢性疼痛是一个世界性的医疗难题,它既是与大多数疾病相伴生的临床症状,同时本身也是一种疾病[1]。

患者除了遭受疼痛造成的肉体伤害之外,其导致的心理、精神伤害和社会并发症也成了一个重大的负担[2-3]。

国际疼痛协会对疼痛的最新定义为“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4]。

这一定义将疼痛分为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四个维度,其中痛感觉主要感受疼痛刺激的性质、位置、强度等,痛情绪则指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焦虑、恐惧、厌恶等情绪反应[5]。

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和佐剂诱导的关节炎大鼠模型的制备

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和佐剂诱导的关节炎大鼠模型的制备

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和佐剂诱导的关节炎大鼠模型的制备李沙;傅颖媛;尧荣凤;涂丽娜;张海荣【期刊名称】《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9(049)012【摘要】目的制备实用性的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和佐剂诱导的关节炎(AA)动物模型.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蛋白溶于0.5 mol/L醋酸中,加入等量弗氏不完全佐剂混匀乳化配成牛Ⅱ型胶原蛋白乳剂和灭活卡介苗溶于弗氏不完全佐剂中配成弗氏完全佐剂分别足跖皮内免疫Wistar大鼠,第21天加强免疫,利用YLS-7B足趾容积测量仪测量大鼠足部体积,利用PLANMECA TNTRAX线摄片机对大鼠足部拍摄,然后进行大鼠后足的近端趾间和跖趾关节病理观察.结果 CIA加强组和AA高剂量组大鼠免疫足出现明显的红肿,且肿胀足体积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X线和病理HE染色结果亦显示,关节组织呈现关节间隙狭窄、滑膜纤维组织增生、软骨及骨的破坏等病变.结论经改进的CIA和AA大鼠模型呈现典型的关节病变的特征,可为进一步研究人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和新药研发提供良好实用性动物模型.【总页数】6页(P17-19,26,封2,封3)【作者】李沙;傅颖媛;尧荣凤;涂丽娜;张海荣【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南昌,330006;南昌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南昌,330006;南昌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南昌,330006;南昌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南昌,330006;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放射科,南昌,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31;R-332【相关文献】1.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的制备及评价 [J], 石磊;李小峰;王彩虹;张莉芸;马丽辉;国华;杨艳;刘燕;周丽2.胶原诱导性和佐剂性大鼠关节炎模型的比较 [J], 潘磊;杜文喜;卢建华3.胶原诱导型大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制备 [J], 陈彩娥;崔向军;郑可;王琴4.胶原诱导性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制备及早期表现评价 [J], 苏云龙; 王雪梅5.胶原诱导性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制备及早期表现评价 [J], 苏云龙;王雪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弗氏完全佐剂(CFA)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模型筛选

弗氏完全佐剂(CFA)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模型筛选

弗氏完全佐剂(CFA)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模型筛选服务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

佐剂性关节炎(从)模型此模型是Freund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又称福氏佐剂关节炎,福氏佐剂分为完全佐剂(cFA)和不完全佐剂(IFA)。

其机制是结核杆菌致关节炎抗原为65 kD 热休克蛋白(HSP),RA病人软骨内具有与65kD HSP相似的蛋白多糖桥联蛋白抗原成分,FCA 注入激活T细胞,激活T细胞参与RA发病机制。

原发病变主要表现为致炎局部的炎症反应,续发病变一般于致炎后10—20d出现,约20d达到高峰,病理改变为滑膜下组织炎症,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软骨破坏。

4周后,关节红肿减退,骨质减少,新骨形成,关节间隙变窄,形成不可逆的关节改变。

从大鼠的关节组织病理学及血中变化与人RA相似。

同时,对其免疫学机制研究发现,此模型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异常,为一种典型的免疫性炎症模型。

从制作方法简单,可广泛应用于多种动物,便于研究者选择应用。

RA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随着细胞分子学和免疫学的深入研究,RA 动物模型的建立,发现了细胞因子、TH1/TH2细胞平衡、性激素等在RA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其中人们已证实TNF-a及IL-lβ在RA进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TNF-a是机体炎症反应与免疫应答的重要调节因子,能刺激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合成PGE2和胶原酶,导致关节局部滑膜炎症和软骨组织破坏,TNF-a既能刺激IL-Iβ,IL-6,IL-8的产生,又能刺激其自身的合成,在RA的细胞因子网络中起中心作用;IL-1分为IL-1a和IL-lβ,主要由巨噬细胞分泌,内皮细胞和淋巴细胞也能产生,能诱导一系列全身的炎症反应,包括引起发热和消瘦,合成急性期蛋白,也可对软骨和骨基质代谢产生局部作用。

TNF-a主要导致RA初期的关节肿胀,而软骨的侵蚀则由IL-Iβ介导且和免疫复合物有协同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弗氏完全佐剂(CFA)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模型筛选服务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

佐剂性关节炎(从)模型此模型是Freund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又称福氏佐剂关节炎,福氏佐剂分为完全佐剂(cFA)和不完全佐剂(IFA)。

其机制是结核杆菌致关节炎抗原为65 kD 热休克蛋白(HSP),RA病人软骨内具有与65kD HSP相似的蛋白多糖桥联蛋白抗原成分,FCA 注入激活T细胞,激活T细胞参与RA发病机制。

原发病变主要表现为致炎局部的炎症反应,续发病变一般于致炎后10—20d出现,约20d达到高峰,病理改变为滑膜下组织炎症,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软骨破坏。

4周后,关节红肿减退,骨质减少,新骨形成,关节间隙变窄,形成不可逆的关节改变。

从大鼠的关节组织病理学及血中变化与人RA相似。

同时,对其免疫学机制研究发现,此模型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异常,为一种典型的免疫性炎症模型。

从制作方法简单,可广泛应用于多种动物,便于研究者选择应用。

RA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随着细胞分子学和免疫学的深入研究,RA 动物模型的建立,发现了细胞因子、TH1/TH2细胞平衡、性激素等在RA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其中人们已证实TNF-a及IL-lβ在RA进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TNF-a是机体炎症反应与免疫应答的重要调节因子,能刺激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合成PGE2和胶原酶,导致关节局部滑膜炎症和软骨组织破坏,TNF-a既能刺激IL-Iβ,IL-6,IL-8的产生,又能刺激其自身的合成,在RA的细胞因子网络中起中心作用;IL-1分为IL-1a和IL-lβ,主要由巨噬细胞分泌,内皮细胞和淋巴细胞也能产生,能诱导一系列全身的炎症反应,包括引起发热和消瘦,合成急性期蛋白,也可对软骨和骨基质代谢产生局部作用。

TNF-a主要导致RA初期的关节肿胀,而软骨的侵蚀则由IL-Iβ介导且和免疫复合物有协同效应。

TNF-a是一个主要的炎性因子,IL-Iβ是关节组织破坏的决定性细胞因子。

故在对RA的治疗中,必须对IL-Iβ,TNF-a实行双重阻断,才能阻止关节的破坏。

NF-KB在RA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已引起风湿病学者的关注,一般认为在关节炎滑膜中,NF-KB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被激活,IKB从NF-KB上降解,使NF-KB的NLS序列暴露而发生核移位,进而调节一些基因的表达,使一些促炎细胞因子(如TNF-a、IL一1等)表达增加,造成滑膜病变。

服务项目:
考察受试药物对弗氏完全佐剂(CFA)诱导的大鼠关节炎的保护作用
服务内容:
1.弗氏完全佐剂(CFA)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模型制备
2.实验分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受试药物三个剂量组,每组10只
动物
3.检查关节肿胀值(mm)及抑制率
4.病理损伤程度分级量化评分及病理照片
客户提供:受试样品、阳性对照药
我们提交:详细实验报告
服务周期:3个月
服务收费:根据实验方案确定,请咨询
服务特点:
1.通过指标关节肿胀值(mm)及抑制率、病理检查综合判断关节炎模型的建立,以保
证模型稳定可靠
2.对病理损伤程度进行量化分析,更加客观评价药物的治疗关节炎的疗效
3. 可提供相关的WB、IHC、real time-PCR、ELISA 细胞因子分析服务,深入研究药物 作用机理
模型组:滑膜组织中度充血,轻度增生,表被细胞轻度变性。

(X100)
受试药物组:局部滑膜组织轻度增生,表被细胞轻度变性。

(X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