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测井解释一般流程
生产测井作业规程

开启测试闸门应缓慢进行,待闸门上、下压力平衡,确定防喷装置无泄漏 后,再将闸门完全打开
测井结束后,关闭井口测试闸门,待防喷管内压力泄完后,再拆卸井口防 喷装置
2020/3/9
7
一、通用规程
抽油机井施工应注意以下事项: 偏心井口应转动灵活 安装、拆卸井口装置前,抽油机应停止工作,并将驴头至最高位置,拉紧
电缆依次放入地滑轮、天滑轮,锁紧盖板,天滑轮提升高度应大于10m, 并位于井口的正上方
张力计安装在天滑轮和“U”型卡之间,应用专用销子连接,并用安全别 针锁定
2020/3/9
6
一、通用规程
6. 安装防喷装置
吊装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吊装前,吊车操作人员确定吊装方法和停放位置 吊车支腿应打垫木并保持车身水平 吊装过程中,应由专人指挥,施工人员严禁在吊臂下面及回转半径内站立
2020/3/9
4
一、通用规程
4. 摆放车辆
车辆到达施工现场后,观察风向,仪绞车、工程车停上风口 车辆不应停在高压线、电线、通井机绷绳下,仪绞车车辆距离井口不得少
于15m 仪绞车对正井口后,回正前轮,打上断气刹车。用高度不低于25cm的三棱
掩木掩在仪绞车后轮 雨雪天气、停在钻杆排上施工时应对仪绞车采取加固措施 气井施工时,所有车辆加装防火罩 划分警戒区域,拉好警戒带 按规定插好地线 井场应有紧急撤离通道 夜间施工,井场应有良好照明
2020/3/9
3
一、通用规程
3. 班前安全会
施工队伍到达井场后,收集资料,各岗位进行环境评估、风险识别 队长按规定组织召开班前安全会,对本次工作任务进行上岗交底和安
全教育 督促各岗位人员认真客观填写“岗位危害识别卡” HSE记录详实、切合实际、及时认真。主要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主
生产测井施工工艺流程

生产测井施工工艺流程一、接受任务及作业准备1、接受任务,核实任务内容。
2、确定测井所需的相关资料、测井设计、测井仪器、辅助工具和相关的安全防护用品。
3、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4、办理放射性源领用手续。
5、借取相关资料,检查Q&HSE资料、技术和安全规范等资料。
6、检查电缆头、马丁代克、张力计、张力线、电缆、注脂系统、井口防喷装置等。
7、检查滑环、发电机、变速箱等设备。
8、领取下井仪器,与地面系统配接检查后装车固定。
9、固定马丁代克,对电缆采取防护措施。
10、检查安全警示标志、逃生呼吸器、医药急救箱、放射性监测仪、气体检测仪、废弃物回收箱等HSE设施是否齐全、完好。
11、检查井口工具、材料和放射性源配置专用工具。
12、出车前的车辆安全例行检查。
13、领取放射性源,负责全程监控。
二、队伍出发1、依照季节和环境特点进行行车安全风险识别。
2、出车前安全例会。
3、队伍按指定路线出发。
4、指定押车人员及押源人员,明确押车人员应坐在副驾驶位置。
5、连续行车2小时(或每百公里)后停车休息,进行车辆和放射性源的检查。
6、遇到危险路段时,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行。
三、井场安装1、现场勘察,确保施工现场满足HSE的要求。
2、积极与相关方沟通,了解本井相关信息。
3、班前会1)结合测井设计,通报本次测井内容、测井顺序、井况、井下参数、作业风险、注意事项等。
2)明确发生危险时的紧急集合点、逃生路线和方式。
3)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及巡回检查路线。
4)填写会议记录。
4、设立“测井隔离带”,标识安全警示,安置危险物品。
5、指挥吊车、绞车的摆放,吊车、绞车不能正对井口正面,车辆处于上风处,绞车与井口、地滑轮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并确认前轮摆正。
6、绞车打好掩木,吊车支腿前铺以垫木,支腿将机身顶起,并保持水平。
将吊臂下放距地面2米高处。
7、安装地滑轮,连接通讯线及磁记号线。
8、将张力计安装到吊钩上,张力计下接天滑轮,并连接张力线。
9、将防喷头吊索安装到吊臂上。
测井发展-常用测井方法-解释流程

01
03
05
双侧向-微球型聚焦 LLD-LLS-MSFL
02
当Rm<Rw, LLDLLS ;
04
06
•测井曲线
1.3 侧向(聚焦)测井
1.3 侧向(聚焦)测井
•双侧向应用
1、适合于高阻剖面、盐水泥浆条件。 2、划分剖面,判断油(气)、水层; 3、求取地层真电阻率; 4、用于高阻地层裂缝识别,储层评价。
测井一般概念 测井技术的发展、现状 测井解释面临的难题 基本测井方法简介 测井资料解释流程 本讲主要内容:
属于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包括重、磁、电、震、测井)之一。是利用岩层的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声学特性、放射性等地球物理特性,测量地球物理参数的方法。
测井方法众多。电、声、放射性是三种基本方法。特殊方法(如电缆地层测试、地层倾角测井、成像测井、核磁共振测井),其他形式如随钻测井。
1.1 自然电位测井
•其他影响因素: 淡水层幅度变小; 水淹层的幅度和基线发生变化; 泥浆含有某些化学或导电物质; 地面电场的干扰 。 •曲线质量要求 1、泥岩基线稳定,100m井段基线偏移不超过10mV。 2、自然电位正负异常符合钻井液矿化度与地层水矿化度之间的关系。负异常幅度与地层水矿化度成正比。 3、与岩性剖面有对应性。 4、曲线平滑,干扰幅度小于1.5mV。 5、距井口 200m井段的自然电位不作严格要求,但必须能清楚地划分砂岩。
N M A
B A M
2.5米梯度 0.5米 电位
2.25 0.5
0.5 2.25
2.5电极距
测量电极
供电电极
供电电极
测量电极
1.2 普通电阻率测井
•曲线特点
1、高阻层梯度曲线 高阻层处:视电阻率增大,曲线不对称。 底界面附近:底部梯度曲线 出现极大值。 2、高阻层电位曲线 高阻层处:视电阻率增大,曲线对称于层的中部。 层界面附近:曲线有拐点。
生产测井工艺

高压防喷装置的安装和操作
生产测井工艺—产液剖面
常规方法主要测量流量和含水两个参数,通过含水计算产 液中的油、水比例。通过涡轮转速计算流速,将流速和含水结合, 计算各产层产油、水的量。如果产液量比较高,则需要采取半集 流伞,防止集流时损坏。
示踪流量法使用锡-铟发生器,淋洗出半衰期很短(99.8分 钟)的铟113同位素液体,在仪器静止状态下,通过井下释放器 喷射同位素后,用双伽马探测放射性峰值经过两个探头的时间, 从而推算流体移动速度。也可移动仪器追踪同位素移动,根据电 缆速度以及探头间距来计算流体速度。
永 远按新电缆的情况来使用!
生产测井设备—工具和杂类
电缆头:
有普通电缆头、环空用电缆头等, 用于在机械和电气上连接电缆和下井 仪器。普通电缆头使用铜锥套,环空 电缆头使用是纺锤型钢套。
生产测井设备—工具和杂类
防喷起吊装置
生产测井设备—工具和杂类
吊索吊具
生产测井设备—高压防喷
简单的可以分静密封和动密封两种,区别是是否有注脂控制系统。静态密封一般 用于低压和密封要求低的作业如注水井,动态密封用于高压和密封要求高的采气井等。 动态密封装置主要由防喷器、捕集器、防喷管、顶抓器、注脂密封控制头、防喷盒及 注脂液控装置等部分组成。
驱动臂在下井过程中处于收拢状态,开始爬行前,由地面控制张 开一个固定角度,使滚轮和套(油)管内壁产生一定压力,通过滚轮 自转获得摩擦力,以此来推动仪器移动。
爬行器驱动短节
生产测井工艺—水平井生产测井
双爬行器越障
生产测井设备—工具和杂类
电缆制作过程: 1. 铜丝准备---扭合---封绝缘层---浇塑检查---高压检查 2.铠皮准备---拔丝---热处理---预成型---缆芯包合
录井解释方法

录井综合解释技术油气水层解释评价是油田勘探开发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油气勘探测试选层设计、储量计算的重要依据,也是油田开发调整井投产射孔方案设计的重要依据。
新钻一口井,地质家们就想知道,它有多少个含油气储层,含油气性怎么样,产油产气性怎么样,能产出多少液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是什么,有多少,产液性,产出量”,油气水层解释工作就是要解答这些问题的。
在这一点上,体现了石油钻井的最直接的地质目的。
油气水层解释又可分为测井解释、录井解释、综合解释等,国际上的惯例是以测井解释为核心,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在解释中参考和应用录井现场资料,也称之为测井综合解释或综合解释。
目前,国际上以及国内大多数油田都采用这种模式,只是有的油田由甲方项目经理部或研究院成立专门的综合解释部门承担该项工作,有的油田没有专门的综合解释机构,则委托测井公司代行其职能。
大多数油田只要求录井公司提交录井现场资料,录井解释是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综合录井、地化录井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油田勘探开发对象越来越复杂,录井解释技术的优势和特色逐渐得以展现,录井解释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在国内各家录井公司得到快速发展,其取得的优异成果也得到油田的广泛关注。
2001年海拉尔盆地B302井的重大发现,对录井解释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该井测井解释和研究院综合解释都是水层,而录井解释出了17层油层,试油获得了日产百吨以上工业油流,从而发现了一个整装的百万吨级产能的高丰度高产油田,揭开了海拉尔石油勘探开发新篇章!这口井在全国引起了极大震动,录井解释第一次受到如此关注,录井解释作为一个新兴的独立学科迎来了其前所未有的较好的发展机遇。
为什么同样拥有测井和录井资料,同样拥有在该区工作多年的经验,解释和认识的反差却如此之大?非录井专业人员能否从录井资料的细微差别中真正认识其反映地下地质现象的本质,进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录井解释凭借其特色优势能否得到其应有的地位和发展空间?回顾油气勘探开发史,从任丘油田到南堡油田的发现,录井技术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测井解释基本步骤

以关140-1441井为例一、数据转换最终目的:将收到的数据文件转换成·wis文件。
收到三个文件(·las;·rar;·jpg),将·rar解压缩,生成一个(关140-1441)文件夹,再将(·las;·rar;·jpg)放入这个新生成的(关140-1441)文件夹中,并打开此文件夹。
1、将·ASC文件转换成·dat文件打开的测井解释平台 2.7版的方法管理器—→双击文本数据转换程序—→选中所有·ASC文件拖入打开的对话框中—→点击转换—→在关140-1441文件夹中会生成相应的·dat文件—→将原有的·ASC文件可以删除。
2、将·dat和·las文件转换成·wis文件在方法管理器界面中—→双击扫描程序—→选择盘文件到盘文件(解编)—→点击确认—→在文件菜单中选引入磁盘文件—→在对话框的文件类型中选All Files(*·*)—→首选关140-1441·las文件—→点击打开—→第二个选关140-1441-1·ASC·dat—→点击打开—→第三个选关140-1441-2·ASC·dat—→点击打开—→第四个选关140-1441-3·ASC·dat—→点击打开—→第五个选关140-1441-4·ASC·dat—→点击打开—→将所有的·ASC·dat文件全部扫描完毕。
选择关140-1441·las—→点击数据解编中的解编当前文件—→在转换对话框中更改:〔名称关140-1441井综合图—→关140-1441;双击SP-3原始名—→将SP-3改为SP;双击GR-4原始名—→将GR-4改为GRa;DEMP前的“√”去掉不选。
煤矿测井操作规程

煤矿测井操作规程煤矿测井操作规程1. 前期准备1.1 提前了解井孔地质情况,包括煤层分布、地下水位等。
1.2 检查测井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准确性,确保测井过程中的安全和准确性。
1.3 组织培训,确保操作人员了解测井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 井孔准备2.1 在井口设置防溜设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2.2 清理井孔,确保井孔的畅通和安全。
3. 测井操作3.1 使用下井管道将测井设备和工具下井。
3.2 在下井过程中,测量井孔的直径、深度和水位,记录井孔的地质情况。
3.3 在测井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不同参数的测量,包括井孔温度、井孔压力等。
3.4 在测井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井孔液位的测量,确保煤层地下水位的准确性。
3.5 在测井过程中,进行煤层的钻孔,获取煤层样品,进行地质分析。
4. 数据处理4.1 将测得的各项数据整理,包括井孔地质数据、水文数据、温度数据等。
4.2 对测得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清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3 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得出煤矿地质和水文的结论。
5. 安全措施5.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5.2 操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检,确保体能和健康状况能够适应井下作业。
5.3 严格遵守煤矿井下作业的安全规定,包括通风、防火、防毒等方面的要求。
6. 环境保护6.1 井下作业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地下水污染,防止油污、废水等对煤矿环境的污染。
6.2 在作业结束后,清理井孔,确保井孔的干净和无污染。
7. 日常维护7.1 定期对测井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和工具的正常使用。
7.2 对井孔进行定期检查和清理,确保井孔的畅通和安全。
8. 危机应对8.1 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8.2 组织演练,提高操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8.3 定期进行危险源排查,预防事故的发生。
以上为煤矿测井操作规程,希望对您有帮助。
测井作业流程主要设备功能及发生事故的环节

测井作业流程、主要设备、功能及发生事故的环节首先,请看测井作业流程图1.测井作业的流程和主要设备及功能。
首先,请看测井作业流程图图3—5 测井作业流程图主要是利用缠绕在滚筒上的电缆,通过天、地滑轮的导引,把测井仪器下放到井底,然后启动仪器,并缓慢上升测试地层。
其主要设备是:地面仪器车:一般由密封较好的特种中型轿车改装,车上装备有各种仪器。
仪器车给地面仪器提供一个安全优良的环境,使测井仪器得以在野外现场工作,将所测得各项参数进行顺利地处理。
地面仪器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给下井仪器供电,或给下井火工器材点火。
②向下井仪器输送各种控制信号。
③接受由下井仪器测量并传输上来的各种信号。
④将接收到的各种信息进行调解、扩大、显示、采集和计算。
⑤按深度采样并记录。
包括数字记录(磁带)和模拟记录。
⑥进行回放、合并、矫正、计算和现场数字处理,向现场提供解释成果。
电缆绞车:一般由卡车改装,车上装有绞车滚筒,能起下电缆将井下仪器送到测量井段,又能将大量参数传送给地面仪器。
下井仪器:测地层孔隙度的仪器有声速、中子和密度仪器;测地层电阻率的方法除过去的电极系测井外,现在普遍使用的有双感应八侧向、双侧向、微侧向、微球形聚焦等仪器。
测井选择什么样的下井仪器组合,要依据不同的地质剖面和不同的测井参数要求来选择。
一般各油田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系列,如以声感组合为主的砂泥岩剖面测井系列,以声波、侧向为主的灰岩剖面测井系列等。
另外,还有地层倾角、电缆式地层测试器、声波变密度、井壁取心等辅助系列,以及声放磁固井质量检查系列。
井滑轮:天、地两个滑轮直径一般为85厘米,周长为2.5米,重量为38公斤。
天滑轮安装在钻机的游动滑车上,地滑轮用链条固定在钻井平台上。
两个滑轮主要作用是导引电缆的方向,使电缆顺利上下井。
测井电缆:测井是以电缆为传输工具的井下作业,所以电缆是测井作业的重要器材。
电缆的功能是:输送各种下井仪器、工具和射孔器等;向井下仪器输电和传送控制信号;将井下仪器输出的信号传输到地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相流动测井解释的一般流程1.收集整理测井资料以及有关数据收集本井和邻井的裸眼井测井资料、地质资料、生产数据、分析数据、测试数据等,以便对井下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根据解释需要,对资料和数据进行处理:校深、合并、绘图等。
2.划分解释层段根据井下实际流动状况和需要,主要依据测井曲线响应情况,以及射孔情况、井下管柱结构和储层位置,将测量井段划分为若干个解释层段,要求必须选择稳定流动的井段,以便取值和解释。
3.分层读取测井数据(Optional)逐层读取各条测井曲线的平均值,填入解释数据表或制成解释数据文件。
分层解释可以消除部分非常规干扰影响。
Optional4.定性分析资料根据划分的解释层段,分析测井曲线的形态特征和测井读数,逐层判断、确定流体的相态(单相,两相或三相)和流型(主要指泡状流动,段塞状流动,沫状流动等),找出主要的产出或吸入油、气、水的层段。
根据持水率资料或流体密度资料计算的持相率,可对流型作简单的判断,方法如下:油水两相时持水率超过25%即发生泡状流向段塞流的转变,气液两相流动时一般泡状流和分散泡状流向段塞流转变的条件分别是持气率为25%和52%。
单相:单相油,单相气,单相水,两相:气-水,油-气,油-水,三相:油-气-水。
5.计算流体性质PVT参数输入有关数据,程序将自动计算。
6.选择确定解释参数和模型包括流体PVT数据,套管/油管内径,井斜数据、解释模型等。
7.计算流体视速度以流量数据为横轴,电缆速度为纵轴,绘出Flow Cable & Speed交会图,并用最小二乘法回归流体视速度Va,同时用回归直线的斜率和相关系数,检验流量数据和Va是否合理。
8.计算各相持率气液两相一般一般采用流体密度资料计算持气率和持液率,油水两相或油气水三相一般必需同时用流体密度和持水率资料计算各相持率。
9.确定流体总平均速度总平均速度由速度剖面校正系数Cv与Va的乘积求出。
Cv一般作为解释参数,可以根据理论分析或流动试验结果取值,也可以通过井场刻度或根据经验确定。
10.计算各相表观速度根据选定的解释模型,计算或查图版求出。
11.计算管子常数PC管子常数PC是为了计算和转换的方便而设定的,其计算形式为:PC=F(πd2/4-A)其中:d-套管内径;A-下井仪占据测量流动截面的当量面积,与下井仪以及d所采用的单位有关;F-转换系数,与内径、速度、流量采用的单位有关。
有关转换规定如下:若d用in、速度用ft/min表示时,A需要用in2表示。
当流量用bbl/d表示时,F=1.7811 (min/ft)(bbl/d);当流量m3/d表示时,F=0.2832 (min/ft)(m3/d)。
若d用cm、速度用m/min表示时,A需要用cm2表示。
当流量用bbl/d 表示时,F=0.9057 (min/m)(bbl/d);当流量m3/d表示时,F=0.144 (min/m)(m3/d)。
12.计算井下流体流量解释层的总流量等于总平均速度与管子常数的乘积,各相流量等于各相的相表观速度与管子常数的乘积13.计算地面流体流量地面条件下的各相流量等于井下各相流量除以相应的地层体积系数,总流量等于地面各相流量之和。
14.计算流量剖面根据每个解释层的流体相态、解释模型、解释参数,自上而下计算出各解释层的总流量和各相流量,然后采用产量“递减法”,自上而下计算出相邻解释层之间各产出或吸入层段的总流量和各相流量。
如此重复第7~第13各步骤,直至所有解释层计算完毕。
如果有部分解释层的流体相态和解释模型不同时,应从第5步骤开始重新选择计算有关参数。
15.检查修正解释结果这是测井解释最麻烦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首先检查解释过程是否有疏漏,分析解释结果是否正确合理;二是将计算的总流量与井口的地面计量数据对比,如果地面计量准确,两种结果应差别不大;三是分析是否符合逻辑,比如有时出现所谓“倒灌现象”;四是与裸眼井测井解释结果对比,分析解释的流量剖面是否与岩性、物性剖面对应;五是与井下作业或其它测试资料对比,分析是否有相互矛盾的地方。
16.总结报告解释成果解释完毕后,需要整理出数据表和绘出成果图,并撰写解释报告。
生产测井产液剖面解释中所需要的参数及资料类型1.标准条件下的地面产量数据油的产量(罐存油):Surface Oil flow rate气的产量:Surface Gas flow rate水的产量:Surface Water flow rate含水率:Water-Holdup ratio2.井下流体参数(直接测取或近似获取)γg:气的比重(空气为1.0) Gas Gravityγo:油的API单位比重Oil Gravity (API unit)水的矿化度(或用Rw求出)Water salinity气的密度(或用区域资料)Gas density油的密度(或用区域资料)Oil density水的密度 Water density分离器温度separator temperature分离器压力separator pressure3.井筒管柱参数人工井底artificial bottom of a well套管和油管的尺寸和下入深度the size and setting depth of casing and tubing喇叭口深度位置the depth positioned of flare opening射孔的深度、数据和方位perforating depth ,perforating data井下管柱示意图download string sketch map封隔器、堵塞器或任何其他井下机械装置的深度和特征 the depth position and character of packer , blanking plug or other download mechanical device4.仪器参数(测井小队提供)测井仪器类型tool type持水率仪在空气中、纯水、纯油中的刻度值calibration values of hold-up tool in air, pure water, oil5.流体油藏物性参数ρob:泡点压力Pb下油的密度Oil density at the Bubble Point PressurePb:泡点压力 Bubble point pressureRsb:泡点压力下的油气比Oil-Gas ratio at the Bubble Point PressureBob:泡点压力下地层体积系数Fluid formation volume Coefficient at the Bubble Point Pressure Co:油的压缩系数 Concentration CoefficientRs:溶解油气比Solution Oil-Gas ratioBo:油的地层体积系数Oil formation volume CoefficientPpc:气体的假临界压力 Gas pseudo-reduced pressTpc:气体的假临界温度 Gas pseudo-reduced temperatureZ:气体偏差系数Gas deviation factorBg:气体的地层体积系数Gas formation volume CoefficientBw:水的地层体积系数Water formation volume CoefficientBsw:溶解气水比 Solution Gas-Water Coefficient气体的化学分析成分chemical component analysis for Gas6.一般资料裸眼井组合测井资料,工程测井资料吸水剖面的参数及资料收集1.测井施工记录(测井通知单):z井下基础数据:套管规格和下入深度the size and setting depth of casing and tubing固井质量cement job quality水泥返高 cement top人工井底artificial bottom of a wellz注水情况:累计注水量cumulative injected water volume注水方式water injection mode注水压力(泵压 pump pressure 、油压 tubing pressure、套压 casing pressure,)日注水量injected water volume per day如果是分层注水 separated-layer water injection ,还应包括分层注水层深度位置,配水器 injection allocator 水嘴尺寸the size of water nozzlez射孔层位数据:注水井段每个射孔层的完井解释层层位 horizon name、深度 depth、射开厚度perforating thickness、有效厚度 effective thickness、有效渗透率 effective permeability、有效孔隙度 effective porosity等数据。
z注水管柱结构:油管规范、封隔器、配水器的规范及下入深度the size and setting depth of casing , tubing and packer喇叭口深度the depth positioned of flare opening井下管柱结构示意图download string sketch mapz对应油井生产情况:对应油井(指受益井 benefit well)的生产层位producing zone、日产油量、日产水量、见水日期 breakthrough time等。
z特殊情况的说明和提示:该井是否进行过压裂 fracturing 、酸化acid treatment、堵水 water plugging等作业。
2.现场测井记录:包括仪器类型、测井时间,测井井场情况等3.其他测井资料:包括组合测井图、固井质量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