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汤用法详解
文言文实词的用法归纳

文言文实词的用法归纳在咱们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实词可是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就像盖房子的砖头,少了它们可不行。
那今儿个,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文言文实词的用法。
先来说说“爱”这个字。
它在文言文里的意思可丰富啦!有时候表示喜爱,比如“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这里的“爱”就是喜欢的意思。
还有的时候表示吝啬,像“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这里的“爱”指的是舍不得、吝啬。
再讲讲“安”。
“安”能表示安稳,像“风雨不动安如山”;也能表示怎么,比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我想起之前给学生们讲这实词用法的时候,有个特别好玩的事儿。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走”这个字,然后问大家在文言文里“走”是什么意思。
有个小同学特别积极,站起来就说:“老师,我知道,走就是走路呗!”其他同学听了都哈哈大笑。
我笑着说:“孩子呀,在文言文里,‘走’可不是咱们现在说的走路,而是跑的意思哟。
比如‘两兔傍地走’,这里的‘走’就是跑。
”那小同学恍然大悟的表情,我到现在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接着说实词“兵”。
它可以指兵器,像“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也可以指士兵,比如“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朝”这个实词也很有趣。
它能表示早晨,像“朝服衣冠”;还能表示朝廷,比如“于是入朝见威王”。
还有“曾”字,它当“竟然”讲的时候,比如“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这种用法是不是很特别?咱们再看看“乘”。
它可以是乘车、乘船的意思,像“公与之乘”;也能表示趁着,比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除”这个字,有台阶的意思,比如“扶辇下除”;也有任命、授职的意思,像“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说到这,我又想起一件有趣的事儿。
有一次课堂小测验,我出了一道关于实词“当”的题目,问“当是时”里“当”的意思。
有个同学写的是“应当”,结果就答错啦。
我给他讲解的时候,他那懊悔的小模样,还一个劲儿地拍自己的脑袋,说:“哎呀,我怎么就没好好想想呢!”“道”这个实词,含义也不少。
能指道路,像“会天大雨,道不通”;也能指道理,比如“伐无道,诛暴秦”。
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详解与实例

①设置施八尺屏障《口技》②恩惠,好处,施舍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秦晋崤之战》③实行,实施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指南录后序》④施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82.实①果实,种子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橘逾淮为枳》②实际,事实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训俭示康》③结果实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种树郭橐驼传》④坚实,坚强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诸子喻山水》⑤副词,确实,实在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⑥真诚,诚实世之儒生不能实道是非也《论衡》83.食①吃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吃的东西,粮食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七则③供养,饲养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训俭示康》④食顷:吃一顿饭的工夫食顷,帘动,片纸抛落《促织》84.使①命令,派遣使人遗赵王书《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让,致使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项脊轩志》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③出使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假使,假如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六国论》⑤使唤,差遣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⑥使者,使臣,出使的人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⑦官名秦御史前书曰《廉颇蔺相如列传》85. 释①放下,舍弃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促织》②解开,解下释左骖,以公命赠孟命《秦晋崤之战》③解说,解释④消融涣兮若如冰之将释《老子》86.恃①依靠,依赖,凭借,依仗富者曰:“子何恃而往?”《为学》87.属①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②类似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③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有宁越、徐尚、苏秦之属为之谋《过秦论》④隶属,归属;部属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并序)》⑤通“嘱”,劝人饮酒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赤壁之战》⑥亲属,家属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苏武传》⑦撰写衡善属文《张衡传》88.说①陈述,解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②通“悦”,高兴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③一种文体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④劝说,说服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初中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例解

实词安 1.<形> 安稳。
2.<形> 安逸。
3.<动> 养。
4.<副> 表疑问或反问。
可译为“怎么”。
5.<代> 表处所。
可译为“哪里”,“什么地本 1.<名> 根源,起初。
2.<副> 本来,原来。
比 1.<动> 靠近。
2.<动> 比较。
3.<动> 比拟,认为和……一样。
4.<介> 及,等到。
鄙 1.<形> 鄙陋,目光短浅。
毕 1.<动> 完毕。
2.<副> 尽;都;全。
兵 1.<名> 兵器,武器。
2.<名> 军队,兵士。
病 1.<动> 生病。
2.<名> 病。
曾 1.ceng2。
<量> 通“层”。
2.zeng1。
<动> 通“增”。
朝 1.<名> 朝廷。
2.<动> 朝拜。
3.<名> 朝代。
4.zhao1。
<名> 早晨。
城 1.<名> 城墙。
2.<名> 城,城市。
3.<名> 地名。
池 1.<名> 池塘。
2.<名> 护城河。
从 1.<介> 由,自。
2.<动> 跟着;跟随。
3.<动> 听从,依从。
4.<介> 向;跟。
5.<动> 顺,随。
6.<形> 从容:舒缓,不急迫。
尝 1.<副> 曾;曾经。
旦 1.<名> 天明,早晨。
2.<名> 第二天。
得 1.<名> 道德;德行。
道 1.路,道路。
2.<名> 正确的方法;道理。
3.<名> 道德,道义。
4.<名> 学说,思想。
5.<动> 说,讲。
当 1.<动> 面对,对着。
2020届上海中考145个文言文实词详解

2020届上海中考145个文言文实词详解01、比:①并列,靠近②及,等到(……的时候)02、鄙:①边疆,边远的地方②浅陋无知,见识短浅03、兵:①兵器,武器②军队③战争04、病:①生病②毛病③辱,耻辱05、乘:坐、架(车)06、持:①拿着,握着②掌握③保持④一只手从下托扶⑤控制,挟制⑥对立,对峙07、从:①跟从,跟随(求学于) ②听从,顺从③采取某一种办法④自,由08、达:①通②豁达,心怀宽阔③表达,传达④得志,显贵⑤通行的,共同的09、当:①在(某时,某处) ②应当,应该③将要,就要④占着,挡着,阻挡⑤对着,面对⑥掌管,主持10、道:①路,途②道理,规律③道义④说,讲11、得:①得到,收获 (看到,看见)(领会)(找到)②能够,可以③同“德”,感恩12、尔:①第二人称代词,你(们),你(们)的②指示代词,这,那③近④形容词或副词词尾⑤语气词,通“耳”,相当于“而已”13、伐:①砍伐②攻打,讨伐14、犯:①侵害,危害②触犯,违犯15、方:①方圆,周围②区域,地方③将,将要16、负:背,以背载物17、赋:一种文体18、更:①交替,轮换,更换②又,另,还③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19、苟:①苟且,不严肃②姑且,暂且③连词,如果,假设。
20、故:①过去,原来,照旧②原因,缘故③所以,因此④特意21、顾:①回头看,看,看见(环顾,四顾) ②拜访③还,反而22、观:①仔细看,看 (观赏) ②景象23、归:①归来,返回②归还③归属,归依(归到一处)24、过:①经过②次,回,遍③过去,过后④过失,过错⑤犯过失,犯错⑥过分,过于⑦超过,过了25、好:喜欢,爱好26、号:①大叫,呼啸②称号,别号27、还:①返回②交还,归还28、会:①会合,聚会,集会②盟会,宴会③适逢,正好,恰巧29、惠:①恩惠,(给人以)好处②同“慧”,聪明30、及:①到,至②等到……时③比得上④以及,和,与31、极:①尽头,极点,穷尽②到极点(直达) ③很,非常32、计:①计算,计量②盘算,谋划,商议③计谋,诡计,策略33、济:有利,有益34、假:①假装,与“真”相对②借35、间:①中间②期间③间或,偶尔④夹杂,参与36、简:①挑选②选拔37、见:①看见,看到②拜见,谒见③表示“被动”,相当于“被”38、竭:尽,完(耗尽,消失) (全部用上)39、尽:①完,没有了 (吃光) ②全部,都(毫无保留)40、进:①前进,与“退”相对②到朝廷,出来做官③进献,奉献41、居:①停留②居住,安居③处在,处于(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42、举:①举起,抬起②选拔,推荐43、具:①具备,具有②器具,用具③通“俱”,全部,详细地44、俱:①一起,在一起②全,都45、聚:集合,征集46、遽:①立即②就,竟47、决:①决断,判定②解决48、绝:①断②与世隔绝的③极,非常④停止,消失49、类:①类推,类比②类似,像50、临:①靠近②来到③面对,对着④正当,将要,就要51、虑:①考虑,打算②思虑,思想,心思③担心,顾虑52、论:①说②议论,谈论③评定,判定53、漫:随意,随便54、明:①明亮,光明(透亮)(普照,明媚) ②清楚,明白,明确③英明④次,下一个55、名:①名字,名称②命名,给……取名③名声,名望④有名,出名⑤说出,指出56、命:①命令,号令②任命,委派③教导,告诫④生命,性命⑤规律,法则57、难:①不容易,困难②灾难③反驳,驳诘,诘问58、平:①平坦②填平,铲平③平常,往常④公平,公正59、戚:①悲伤,忧愁②亲属(指族外)60、强:①强悍,强大②竭力,尽力 (勉强,硬要) ③有余,略多61、窃:偷取62、请:①请求,请你(允许)我做(某事) ②请求,请你做某事63、穷:①生活困难②穷尽,完结 (走到尽头,走完) ③极64、求:①寻找,寻求②探求,探索,追求,谋求,奢求③索取,要求,需求④乞求,请求65、取:①拿②索取(要回) ③获得,讨取(招致)(开辟)④选取,采用66、去:离开②失去,损失(花掉) ③去除,除掉④距,距离67、全:①完整,整个②保全68、任:①责任,职责②委任,任用③处理69、入:进入,与“出”相对 (深入)(跳入)(注入)(进宫廷)(进入朝廷,在国内)70、若:①香草名,杜若。
20个文言文实词

20个文言文实词1.涕,tì(1)名词,眼泪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捕蛇者说》)——姓蒋的人非常悲痛,眼泪汪汪地说。
(2)动词,流眼泪,哭泣儿涕而去。
(《促织》)——儿子哭着走开了。
2.徒,tú(1)名词①指服劳役的犯人(陈胜)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陈胜)是农村的种田人,又是被征发戍边的役夫②一类人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郯子之类的人,他们的才能不如孔子。
③门徒,弟子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齐桓晋文之事》)——孔子的学生没有称道齐桓公、晋文公事迹的。
3.汤,读音一:tāng名词①热水媵人持汤沃灌。
(《送东阳马生序》)——仆人用热水浇洗。
②汤药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陈情表》)——我侍候她服用汤药,不曾停止、离开。
③同“烫”,热敷病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病在皮下,用热敷的方法就能治好。
④殷商的建立者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
(《五蠹》)——近古的时代,桀纣残暴,天下混乱,汤王、武王起兵征伐他们。
读音二:shāng汤汤:水大流急的样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岳阳楼记》)——(洞庭湖)含着远山,吞下了长江,水势浩大,宽广得没有边际。
4.素,sù(1)名词①白色的生绢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孔雀东南飞》)—十三岁就能织白绸子,十四岁就学习裁衣服。
②白色的衣服,丧服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唐雎不辱使命》)—流血到五步之远,使天下人都穿白色的丧服。
③平常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鸿门宴》)—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平时与留侯张良交好。
(2)形容词①白色的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三峡》)—到了春冬季节,那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②朴素的,不加修饰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训俭示康》)——大家都把奢侈浪费当作光荣,我心里却单单把节俭朴素看作美德。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81 - 120)字源解说、成语助记、课文示例

7.如汤浇雪: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决。同“如汤沃
雪”。 8.空心汤圆 :指徒有虚名,并无实利可图的东西。
制作: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41 - 80)字源解说、成语助记、课文示例
汤
1臣请就汤镬
2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4淇水汤汤 热水,开水 汤剂 水势浩大的样子
3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 同“烫”,用热水焐
85、亡
小篆字从入,从乚。“入”是人字。乚( yǐn)隐蔽。 合起来表示人到隐蔽处。本义:逃离,出走。“亡”的本 义是“逃跑”,作名词则为“逃亡的人”;逃跑即人 “失掉”,国家“失掉”即“灭亡”;生命“失掉” 即“死亡”;东西失掉当然就“没有”了。
制作: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41 - 80)字源解说、成语助记、课文示例
成语助记:
1.涕泗滂沱:滂沱:雨下得很大。眼泪鼻涕像下雨一样。 形容哭得很厉害。
2.感激涕零:因感激而流泪,形容极度感激。 3.破涕为笑: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转悲 为喜,一下子从哭变为了笑。
4.拾人唾涕:比喻自己没有创见,只是抄袭别人的言论、 见解。 5.涕泗交颐:眼泪鼻涕流满脸颊。形容哀恸哭泣。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41 - 80)字源解说、成语助记、课文示例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81-120)
字源解说、成语助记、课文示例
制作: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41 - 80)字源解说、成语助记、课文示例
81、素
“素”的本义是“没有染色的丝娟”。“没有染色” 说明是平时就是这样不加修饰的,故引申出“朴 素”“素来,一向”等义。“真情”当然是“朴素, 朴实”的,不需修饰的,所以老子说:信言不美。
制作: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41 - 80)字源解说、成语助记、课文示例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文言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对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至关重要。
下面为您列举 120 个常见的文言实词,并附上简单的翻译和例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1、爱:喜爱,爱护。
例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护他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导他。
)2、安:①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
” ②怎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3、被:①覆盖。
“被发行吟泽畔。
” ②表示被动。
“忠而被谤。
”4、倍:①通“背”,背叛,违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②加倍。
“每逢佳节倍思亲。
”5、本:①草木的根或茎干。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②根本,基础。
“此之谓失其本心。
”6、鄙:①边疆,边远的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
” ②庸俗,浅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7、兵:①兵器,武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②军队。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8、病:①疾病。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 ②困苦,困乏。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9、察:①仔细看,观察。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②明察,了解。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朝:①早晨。
“朝辞白帝彩云间。
” ②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
” ③朝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1、曾:①读“zēng”,指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曾祖”“曾孙” ②读“céng”,副词,曾经。
“曾经沧海难为水。
”12、乘:①乘坐,驾驭。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②趁着,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13、诚:①真心,真诚。
“帝感其诚。
” ②确实,的确。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4、除:①台阶。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 ②任命,授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15、辞:①言辞,文辞。
“辞达而已矣。
” ②告别。
“今者出,未辞也。
”16、从:①跟随,跟从。
“从先人还家。
” ②听从,顺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③自,由。
120个文言实词词义推导+成语助记(81—100)

120个文言实词词义推导+成语助记(81—100)81.素词义推导:“素”的本义是“没有染色的丝娟”。
“没有染色”说明是平时就是这样不加修饰的,故引申出“朴素”“素来,一向”等义。
“真情”当然是“朴素,朴实”的,不需修饰的,所以说:信言不美。
【成语助记】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
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安之若素: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
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形容面对困境毫不介意,心情平静。
素不相识:素:平素,向来。
向来不认识。
鱼传尺素: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
指传递书信。
其他如:素昧平生我行我素素餐尸位训练有素82.汤词义推导:“汤”的本义是“开水、热水”。
后特指“沐浴时的热水”“中药加水煎制而成的汤剂”(两者都需热水或开水)。
开水当然“烫”,故又有“烫”义(后写作“烫”)。
【成语助记】固若金汤:金属造的城,滚水形成的护城河。
形容工事无比坚固。
金城汤池:金属造的城,沸水流淌的护城河。
形容城池坚固不易攻破。
其他如:汤池铁城赴汤蹈火扬汤止沸斧钺汤镬换汤不换药83.涕词义推导:“涕”的本义是“眼泪”,流眼泪时会鼻子发酸而流出鼻涕(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故后又引申出“鼻涕”之义。
【成语助记】涕泗滂沱:涕:眼泪;滂沱:雨下得很大。
雨下得很大的样子。
形容哭得很厉害,眼泪鼻涕像下雨一样。
感激涕零:涕:眼泪;零:落。
因感激而流泪。
形容极度感激。
其他如:破涕为笑84.徒词义推导:“徒”的本义是“步行”。
“步兵”就是步行的。
步行没有借助任何交通工具,故有“空”义,进一步引申出“徒然,没有效果”;步行还有“只”用脚走的内涵,故又虚化成“只、但、仅仅”等义。
【成语助记】市井之徒:徒:人。
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含贬义。
徒劳无功:徒:白白地。
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成效。
家徒四壁:徒:只,仅仅。
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
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