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训期新兵心理应激水平及特点解析

合集下载

新兵训练期间焦虑抑郁情绪变化的调查与分析

新兵训练期间焦虑抑郁情绪变化的调查与分析

S p, e 201 1
Vo . 3 FH M No 7 12 .1
1 1 一 般 资 料 随 机抽 取 我 部 男 性 新 兵 3 0人 , 龄 1 . 0 年 6— 2 3岁 , 均 1 . 平 8 6岁 。分 别 来 自河 南 、 山西 、 北 、 京 等 地 , 湖 北 其 中城 镇 兵 19名 , 村 兵 1 1名 ; 生 子 女 2 3名 , 独 生 2 农 7 独 2 非 子女 7 7名 。
的情绪轻者 引起饮食 、 眠、 睡 植物神经紊 乱 、 不适 等环境 躯体
适应问题 , 新兵的心理状况 直接影 响训练 的效果 , 能使 训 可
练效 率 低 下 , 重 者 会 导 致 人 际关 系 紧 张 , 严 自伤 、 自杀 等恶 性
列、 擒敌、 战术、 体能 、 射击 ) 及思 想政治 素质 的训 练 , 然也 虽 能兼顾到新兵 的心理 , 但既往军人心理健康 问题 的研 究结 果 显 示 仍 亟待 提 高 ] 。心 理 健 康 中 主 要 包 括 情 绪 问 题 , 良 不
文 章 编号 :
17 06 (0 1 1 2 8 0 6 2— 3 9 2 1 )7— 12— 2
通 过新兵入伍后的 3个月集 中训练 , 每名新战友要实现 从普 通 地 方 青 年 向一 名共 和 国军 人 的重 要 转 变 , 从 这 里 开 并
启 他 们 的 军 旅生 涯 。 以往 的 新 兵 训 练 主要 包 括 军 事 素质 ( 队
的工人大多已婚 , 经济压力大 , 育子女的任务较重 , 家庭 养 医 疗保障制度不完 善 以及福 利不 到位 , 同时要 面对 紧张 的工 作, 焦虑情绪随之而生。家庭人均月收入 5 0~ 0 0 20 0元组与 20 1~ 0 0 450元组 的流水线工人 在 S S和 S S得 分上存 在 D A 显著性差异 ( 0 0 ) 两得分 提示 相对高 收入的流水线工 P< .5 , 人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更 高 , 可能与相 对高收入人群对生 活质 量的要求更高 , 对失业 的担心更甚等有关 。在城市户籍 与农 村户籍工人差异方面 ,D S S量表和 S S量表显示两者存在显 A 著性 差 异 ( 0 0 )更 多农 村 户 籍 工 人 得 分 集 中在 轻 度 抑 P< .5 , 郁水平 , 提示农村户籍工人更容 易产 生抑郁情绪。年轻的外 出务工人员社会阅历浅 , 大部 分首次离 家外 出, 环境 和社会

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对新兵心理应激心理健康与相关因素的影响分析

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对新兵心理应激心理健康与相关因素的影响分析

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对新兵心理应激心理健康与相关因素的影响分析新兵入伍后,往往需要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这些变化都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

为了帮助新兵更好地适应军营生活,维护其心理健康,许多部队开展了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

本文将从心理应激的影响、心理健康与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对新兵心理应激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心理应激的影响1.1 环境适应困难:新兵由家庭、学校等环境转变到军营生活,其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

1.2 任务压力和责任感:军人的工作任务通常较为繁重、时间紧迫,要求严格,这些都会给新兵带来一定的压力和责任感。

1.3 心理冲突和压抑:部队中的军事纪律和条令制度较为严格,有时新兵的个人意愿和部队的要求可能会出现冲突,同时受到较大的压抑。

1.4 人际关系和情感困扰:军队集体生活,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新兵面对着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困扰,需要适应和调整。

二、心理健康与相关因素2.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是人体整体健康的一部分,对个体的个人发展、社会适应、军事训练等都有重要影响。

2.2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心理健康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的性格特征、生活压力、人际关系、情感状态等方面。

2.3 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心理健康问题可能表现为焦虑、抑郁、适应困难、人际关系问题、自卑等多种表现。

一旦出现这些问题,将会影响新兵的工作效率和士气。

2.4 心理健康与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是通过心理教育、心理疏导、心理调适等方式,帮助新兵提高对压力的应对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军队生活。

3.1 增强适应能力:通过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可以帮助新兵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环境适应困难带来的心理压力。

3.2 减少压力和焦虑:训练中的放松训练、心理调适等方式,可以帮助新兵减少压力和焦虑,保持心理平衡。

3.3 提高自我认知:通过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帮助新兵更好地了解自己,认知自己的情感状态和心理需求,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新兵入伍集训前后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新兵入伍集训前后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新兵入伍集训前后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表时间:2018-01-12T08:53:27.0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5期作者:梁进利刘赞党[导读] 对于集训期间出现伤痛的新兵应给予必要的休息和治疗。

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降低过度心理应激反应,进而促进军人心理健康。

(中国人民解放军95112部队卫生队广东佛山 528226)【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空军某部2016年集训前后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新兵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集训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取Conne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空军某部2016年780名新兵集训前后的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试。

结果:集训前780名新兵的心理弹性水平总分略高于国内常模(66.79±8.26 vs 65.4±13.9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过3个月集训后,新兵心理弹性水平总分为71.88±8.24,明显高于集训前(P<0.05);且坚韧、自强和乐观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集训前(P<0.05)。

集训前新兵除焦虑、敌对和恐怖因子的分值与军人常模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因子和SCL-90 总分值是明显低于军人常模的(P<0.05);集训3个月后除躯体化得分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其他因子和SCL-90总分值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

结论:新兵集训能有效提升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状况,应在集训中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适应性训练。

【关键词】新兵;集训;心理弹性;心理健康【中图分类号】R8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5-0376-03新兵入伍集训是由应征青年向士兵过渡阶段,受到严明的组织纪律、紧张的生活工作作风、繁重的军事训练的影响,将导致新兵心理处于强烈的应激反应。

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军队的现代化和高科技武器的发展,新兵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本文将从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出发,分析新兵心理压力来源,阐述新兵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对策,帮助新兵在军队生活中保持积极的心态。

一、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分析1.新兵心理压力来源当新兵进入军营时,他们往往经历着不同程度的文化差异和环境适应问题,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压力。

除此之外,新兵还要适应军事生活和军事训练,以及面对长时间的分别和孤独感,这些因素都会对新兵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

2.新兵心理健康状况新兵心理健康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焦虑和抑郁情绪:新兵面对训练、考试、调动等方面的压力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2)适应困难:军事训练、生活和规章制度常常超出新兵的个人能力范围,造成适应困难。

(3)孤独感和失落感:新兵常常感到孤单和失落,没有家人和朋友的陪伴。

二、新兵心理健康重要性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身体健康,对他们的军事训练和执行任务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个心理健康的新兵不仅能够投入到军事训练中,顺利地完成训练任务,还能够更好地适应军旅生活,有利于增强新兵的勇气、毅力和忍耐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新兵的组织纪律性,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新兵心理健康对策1.科学引导新兵心态:科学引导新兵保持平和、乐观的心理状态,鼓励他们借助正面积极的思维方式来化解负面情绪。

2.组织加强文化教育:通过加强文化教育,帮助新兵了解并适应军事文化和生活方式,有效降低文化差异对新兵的影响,减少适应困难。

3.建立心理咨询机制:建立心理咨询机制,解决新兵在训练和生活中面对的问题,提高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个人和军事单位的和谐发展。

4.加强新兵关心关爱:军队领导和现役军人应该提高对新兵的关心和关爱,切实保护新兵的权益,为新兵提供良好的学习、训练和生活环境,帮助新兵迅速适应军旅生活。

5.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新兵要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增强对工作的自信和信心,改善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新兵训练心理应激的预防和调适

新兵训练心理应激的预防和调适

新兵训练心理应激的预防和调适李浩新兵训练是新战友进入军营的起点,也是最艰苦最难以适应的一个阶段。

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加上远离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他们对未来的一切感到茫然无措,对现实的艰苦训练适应困难,在心理和生理上产生超负荷的强大的压力。

应激反应已经严重地影响训练效果和训练任务的完成,有时还会出现逃兵、自杀等严重的问题。

近几年笔者经常深入到新兵训练基地作基础的新兵心理调适工作,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体会,认为新兵训练心理应激反应的预防和调适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并且要形成一定的制度。

现就自己的认识谈几点看法。

一、新兵训练心理应激的表现在新兵训练基地,带兵的干部经常向我反映,新兵训练工作现在越来越难作了,很多问题真让人摸不着头脑。

他们说每天晚上很多新兵严重失眠或做恶梦,第二天早操起床困难,白天训练易冲动,对哨音反应过于敏感,出现肌肉紧张和呼吸困难,心慌胸闷,有些严重的出现思维和动作迟缓、目光呆滞、沉默无语,表情平淡冷漠,对事物没有兴趣,有时连家信都不愿拆看。

一位连长曾向我说过一个新兵,开始动作不很规范,带兵干部专门把他叫出队列让他做示范,给大家讲解,结果他反应迟钝,动作越做越差,反复下去竟然分不清左右,带兵干部就让他站在队列外看别人训练,到了晚上点名时,到处找不到他,最后在厕所里找到他,他说感到恶心,出现尿频尿急,原来他白天尿了裤子。

带兵干部笑话他是胆小鬼,他问题更加严重了,后来这名战士被送进了医院,这是一例典型的心理问题导致的躯体疾患,造成了非战斗减员。

二、新兵训练心理应激诱因。

环境的转换是诱发心理应激的重要原因。

很多新兵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父母视若掌上明珠,且大都是刚刚从学校毕业,社会经验匮乏,一到部队就遇到了高强度的严格的军事训练,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产生严重不适应,这种环境的转换形成强烈的落差导致心理应激。

训练过程中,施训练者不能正确把握新兵的心理特点,方法简单甚至粗暴,也可以导致心理应激。

某部新兵骨干集训期间心理健康水平调查与分析

某部新兵骨干集训期间心理健康水平调查与分析


要: 目的 调查分析我 院高职护生对老年人 持有的态度。方法 采用 K o g a n老年人 态度量表对 1 2 1 名护生进 行调 查。结
果 护 生性别 、 是 否一直和老年人住一起 、 是否假 期和老年人 住一起等 因素对老年人 的态度 有消极影响 ; 而是 否学过老年人 的相 关知识 , 是否经常看关于老年 问题 的电视 、 小说、 报纸等 因素对老年人 的 态度有积极影响 。结论 护理 专业教 育影响护
化、 强迫症状 、 焦 虑各 因子 分值 显著 高 于 无训 兵 经历 的新 兵 骨 干 ( P < 0 . 0 5 ) , 而人 际 关 系敏 感 、 敌对 、 恐怖、 偏 执 各 因子 分 值 则
显著低 于无训兵经历的新兵 骨干( 尸 < l 0 . 0 5 ) 。 结论 新兵骨干集训期间心理健康水平较 高; 有无训兵 经历的新兵骨干心理健康
健康状况 , 于2 0 1 4年 8月采用 症状 自评量表 ( S C L 一 9 0 ) t u , 对集 训期间的新 兵骨 干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评 。现报告如下 。
1 对 象与 方 法
干( P< 0 . 0 5 ) , 而人 际关 系敏感 、 敌对 、 恐怖、 偏 执各 因子分值 则 显著低于无 训兵 经历 的新兵骨干( P<0 . 0 5 ) 。
2 . 2 新 兵骨干 S C L - 9 0测评 结果与中国军人 常模 比接口 1 ( 见表 1 )
2 . 3 新 兵 骨干有 无训 兵经历 S CL - 9 0 各 因 子分值 比按( 见表 2 )
结果显示 ,新兵 骨干 阳性检 出率为 1 4 . 1 %, S C L - 9 0总分及 各因子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中 国军人常模 , 这与相关 文

新兵 心理

新兵 心理

1.感情脆弱、依赖性强:大多数新兵面对军营特殊环境时:(1)容易产生想家想父母的念头,尤其在节假日更为突出,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感情脆弱,经常给家里打电话或写信,存在对父母的依赖心理;(2)远离父母亲人后,感到自身孤独,产生消沉和苦闷情绪,渐渐地把对父母的依赖转移到对战友和领导的依赖,形成不健康的交际心态,经不起挫折,对部队的严格管理产生疑虑等。

2.思想单纯、自尊心强:新兵的入伍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为经受锻炼,增长见识;有的为学一技之长,或入团入党、立功受奖;有的为报考军校或复员后好安排工作。

在种种"自我"意识的驱动下,新兵往往表现为过分强烈的自尊心,受到表扬沾沾自喜,受到批评自暴自弃,甚至看到别人进步比自己快,还会产生嫉妒心理,严重者会导致精神压抑等心理障碍。

3.观点片面、怕苦怕累:新兵的世界观没有完全形成,生活阅历浅,知识面有限,有的常常看问题片面,易感情用事,好钻牛角尖;有的遇到事情不冷静,好自作主张,自以为是;有的怕苦怕累,一味追求物质生活享受;有的要求充分民主自由,对紧张的生活和严格的管理感到不适应,工作积极性不高,对集体生活和训练不适应,甚至出现癔症、睡眠障碍等。

新兵心理情况汇报

新兵心理情况汇报

新兵心理情况汇报近期,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了解、心理测查等方式,对今年新兵的心理素质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了解。

总的感到,今年新兵普遍观念多元、视野开阔,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乐于紧跟时尚潮流;个性张扬、崇尚自我,勇于表现自我价值、敢于展示个人才华;思想前卫、追求民主,善于发表个人意见、过于看重绝对平等。

但也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10个方面:一、新兵心理现状一是过分恋家心理。

调查显示,69%的新兵想家较为严重,4.8%的有过分的恋家心理,表现为精神恍惚、经常哭泣、与家人通话时情绪激动,有的新兵甚至因为想家一天哭好几次,尤其是个别新兵,因为恋家情绪严重,出现了不愿当兵的想法。

二是陌生戒备心理。

今年新兵绝大多数是“90后”,有的从未出过远门,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独立能力差,加之感到部队的干部、骨干和战友不像亲朋好友那样好接触,对周围的人和物不信任,把自己封闭起来;有的认为军营环境氛围。

,随着训练强度的加大,部分新兵出现了以身体不适为由逃避训练的现象,有的甚至萌生了离开部队的念头。

七是逆反固执心理。

有的新兵坚信自己认准的就是“正确的”,任凭干部骨干磨破嘴皮、讲破嗓子,也是不为所动、我自岿然;有的新兵在受领任务时,班长让他向东,他非要向西,否则就会觉得很“没面子”;有的新兵,尤其是一些“留守儿童”型的新兵,长期父母管不着、亲戚管不住,平时想干啥就干啥,养成了我行我素的习惯,干什么事情特别较真,不达目的不罢休,还自认为这就是“有个性”。

八是乏味厌倦心理。

新兵骨干反映,大部分新兵刚到部队时,对军营充满好奇心和新鲜感,但随着正规化管理的逐渐实施,正常训练的展开,工作、生活节奏都有所加快,部分新兵便觉得文娱活动不如地方丰富,生活单调乏味,失去了原有的新鲜感;有的认为睁眼就训练、闭眼就睡觉,走的是直线、叠的是方块、抹的是棱角,对训练、教育、劳动、文体活动的反复轮转生活产生了厌倦心理;有的感到管理太严格,个人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少,产生厌烦情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 不同特点的集训期新兵PSET问卷T分 的比较(n=1 600,分,孑4-s)
研究者于2015年10月在某部新兵集训中心,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部集训2个月时的l 600名新兵(新兵集训时间为3个月)进行PSET问 卷团体测验,获得有效问卷1 600份(100%),其中 年龄16~24岁,(19.0±1.5)岁;受教育程度:小学47 人(2.9%),初中l 064人(66.5%),高中354人 (22.1%),本科及以上135人(8.4%);城市新兵576 人(36%),乡村新兵1 024人(64%);独生子女713 人(44.6%),非独生子女887人(55.4%)。
DOI:10.3760/cma.j.issn.1674—6554.09.013
【摘要l

目的分析某部新兵集训期心理应激水平及特点。方法使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
stress
卷(Psychological
self-evaluation
test,PSET)对某部1 600名集训期新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
600名新兵中心理应激水平较高的有64人(T分>/70,占4%);②集训期新兵心理应激症状主要表
r=
1674-6554.2014.10.020. Hu GT,Feng
【Key words】Psychological
camp
Development of PLA Program of”Twelfth
programs:Major Program of”Twelfth (AWSl3J002);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Five-year Plan”for Medical of
新兵入伍后立即开始集训,这对刚入伍的年轻 人是个巨大的考验,集训期的新兵处于角色转变的 关键期,加上严格的管理,高强度的训练、环境的巨 变,导致集训期新兵常常出现较为突出的适应问题, 甚至表现为自残、自杀等过激行为¨1。集训期新兵 能否快速适应部队生活、集训期新兵心理应激状况 万方数据
及心理调节能力都在其今后军旅生活和心理健康中 起重要作用。以往研究表明,集训期新兵躯体化、焦 虑、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J,但集训 期新兵心理应激水平如何?心理应激有何特点?尚 缺乏大样本的实证研究。本研究使用军人心理应激 自评问卷(PEST)对某部经历集训的1 600名新兵
基金项目:全军医学科研“十二五”计划重大项目(AWSl3J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1170994);全军医学科研“十二五”计划面上项目(CWSllJ049);军队心理卫生科研项目 (12XLZ212);全军医学科技青年培育项目(14QNP08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CSH072;15CSH056)
・830’
生堡益塑医堂皇膻型堂盘盍!Q!鱼生!旦筮堑鲞箜!翅£!也』旦!!!!丛笪鱼旦堡翌!尘:!!P!!坐!!!!!!!:!!!:垫:盟!:!
・卫生预防・
集训期新兵心理应激水平及特点
田益沁 左昕
彭李
于永菊
刘波涛边晨李敏
40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学员旅10营(田益沁),心理学教研室(田益沁、彭李、于永 菊、刘波涛、边晨、李敏);510320广州,海军92390部队医院心理健康中心(左昕) 通信作者:李敏,Email:limin52267@tmmu.edu.an
Psychological stress level and features of recruits in training camp
Tian
Yiqin,Zuo瓜n,岛ng丘,地
Yonen,Li Min
Cadet Brigade lOth Camp,Third Military Medwal University,Chongqing
一、集训期新兵心理应激水平和特点 根据新兵PSET问卷T分判断,新兵轻度应激(50 ~60分)者584人(36.5%);中度应激(61~69分)者134 人(8.4%);重度应激(I>70分)者64人(4%)。 二、集训期新兵在PSET问卷10个条目症状的 分布和比例情况 集训期新兵的心理应激症状主要表现在警觉性
结 果 讨 论
新兵在集训期表现出来的过度心理应激问题, 不仅影响训练效果Hj,还可能会造成一些严重后 果∞J。但鲜有基于较大样本的新兵集训期间心理 应激特点的研究,使得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的心理干 预和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缺乏实证依据。 本研究通过对l 600名集训期新兵的调查发 现,集训期新兵的心理应激症状主要表现在警觉性 增加、睡眠不好、身心疲惫及紧张烦躁,这些症状与 既往有关地震救援人员的心理应激研究∞’71结果一 致。可见,集训期新兵普遍存在比较明显的心理应 激反应,表现为明显的情绪反应、躯体反应及睡眠问 题¨1。此外,调查还发现,PSET问卷T分<50分的 个体所占比例为51.1%,而≥70分的个体所占比例 为4%。即严重心理应激个体所占的比例(4%)高 于左昕等∽1针对水面舰艇军人心理应激情况的调 查结果(2.5%),这说明新兵集训期确实是新兵处于 高应激的特殊时期,确实表现出高于一般军人的心 理应激水平,有必要作为特殊的、独立的研究群体进 行研究,在进行心理援助工作时,也应根据新兵的特 殊特点给予高度重视和提供针对性心理帮助,如美
China(Tian rQ,Pe增£,玩YJ,Liu BT,Bian C,Li M);Memal Guangzhou 510320,China(Zuo X) Corresponding author:Li Min,Email:limin52267@tmmu.edu.cn 【Abstract】 camp.Methods
stress
and physical
fatigue(48.7%)and
nervous
imtability(45.2%).(耋)Psychological
ing in camp had significant
levels of recruits with different ages and different levels of self-feel— Recruits in training
军开展正念冥想训练、正念减压训练、心理弹性训 练、积极应对训练等帮助集训期新兵减轻过度应激 症状¨0J,从而更快更好地适应部队。 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在面对同一应激源时,应激 反应的强度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1|。对集训期新 兵心理应激相关因素的分析中发现,18岁以下组新 兵的心理应激水平显著高于19—21岁组及21岁以 上组,推断是因为年长的新兵社会经验较丰富,处理 军事任务、人际关系、个人发展等方面问题的经验更 加成熟¨2|。在部队适应程度上,自我感觉越不适应 的个体其心理应激水平就越高,反之,自我感觉适应 良好的个体其心理应激水平也较低。蔡颖¨列的研 究发现,心理弹性与适应程度存在强相关(r= 0.708),由此推断自我感觉在部队适应较高的个体 具有较高的心理弹性。缪毅¨40针对新兵的研究发 现,心理弹性与心理应激之间为负相关关系(
生堡筮盘匡堂皇膻挝堂盘查!!!鱼生窆旦筮堑鲞筮!塑£!鱼』望!!!!丛鲤鱼曼翌i!墨生:量!P!!堡!竺!Q!!:y!!:箜:塑!:竺
的心理应激水平及特点进行调查分析,为了解集训 期新兵心理应激的特点及探讨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 据和参考。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492人,30.8%)。
三、不同年龄、兵源地、适应程度与是否独生子 女的集训期新兵心理应激水平的比较 结果显示,不同的兵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新兵 在心理应激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 不同年龄、不同适应程度的集训期新兵心理应激得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年龄越小的 新兵心理应激水平越高,越不适应的新兵心理应激 水平越高。见表1。
现在警觉性增加(87.7%)、睡眠不好(57.6%)、身心疲惫(48.7%)及紧张烦躁(45.2%);③不同年龄新
兵、自我感觉在部队适应程度不同的新兵在心理应激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集 训期新兵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心理应激反应,有必要在新兵中开展针对性的应激减压训练。
【关键词】心理应激;新兵;集训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
stress;
camp
have pardy excessive
psychological
Fund
stress
responses,targeted emergency decompression traimn挚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recruits. Recruits;Training
增加(1 403人,87.7%)、睡眠不好(921人,57.6%)、
身心疲惫(779人,48.7%)、紧张烦躁(723人, 45.2%)、过度兴奋(558人,34.9%)、对工作无兴趣 万方数据
・832。
主堡盈蕴匡堂皇照型堂苤壶垫!鱼生2旦筮箜鲞筮!翅鱼!也』旦!b型丛笪鱼旦趔!!生!!P丝坐!塑!Q!!:!!!:堑:堕!:!
400038,China(Tian VQ);Depart—
of Military Psychology,College of Psychology,Third Military Medw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8,
Health Center,No.92390 Troop台Hospital,
camp.Results
creased
Objective
To
analyze psychological
stress
level and features
of recruits in training
Psychological stress self-evaluation test(PSET)was applied to 1 600 recruits in training ①There were 64 recruits(64/1600,4%)who had high level of psychological stress(T score≥70).②The psychological stress symptoms of recruits in training camp mainly manifested as in— aler£ness(87.7%),sleep deprivation(57.6%),ment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