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改革与发展院政治经济学考研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录取名单、专业指导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真题答案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招生专业: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网络经济学、企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金融工程、保险学、商业经济学、房地产经济与管理、城市经济学考试科目:经济学综合考试时间:12月24日下午试题编号:802试题:(请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题纸上答题无效)政治经济学(50分)一、简述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10分)答: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商品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多余的过剩人口,它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工人。
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社会总资本中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的比例会发生变化,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不变资本部分相对增加。
因为对劳动的需求不是由总资本的大小决定的,而是由总资本中可变部分的大小决定的,所以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它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按比例地减少。
对劳动的需求,同资本量相比相对地减少,并且随着总资本量的增长以递减的速度减少。
从表面上看,总资本的可变部分的相对减少,好像是由于工人人口的绝对增长总是比可变资本增长得快。
但事实是,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进行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
这种人口过剩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自然的,而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相对于资本增殖需要而言的人口过剩。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失业问题是制度性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顽症。
相对过剩人口包含三种形式:流动的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和停滞的过剩人口。
二、请阐述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并说明这一理论的现实意义。
(10分)答: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
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会形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关系,人们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构成社会再生产的总过程。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总分:15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20.00)1.简述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阐述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并说明这一理论的现实意义。
(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计算题(总题数:1,分数:15.00)设某资本主义农业公司投资3万元(均等的投在面积相同的优、中、劣三块土地上)进行农产品生产。
资本有机构成是6: 4,剩余价值率均为150%,平均利润率为30%,优、中、劣三块地上分别产粮食250担、 200担、 100担。
假设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相同。
那么:(分数:15)(1).级差地租I是多少?(分数: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绝对地租是多少?(分数: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存款利息为4%的情况下,土地价格分别为多少?(分数: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3.如何正确认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判断。
2018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复试通知复试时间复试分数线复试经验

2018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复试通知复试时间复试分数线复试经验启道考研网快讯:2018年考研复试即将开始,启道教育小编根据根据考生需要,整理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020101政治经济学考研复试细则,仅供参考:一、复试科目(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二、复试通知(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一)我校实行差额复试,差额复试比例在120%以上。
(二)复试包括:专业综合课和外语笔试、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测试等三项。
任何一项复试项目不合格,即视为复试不合格;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复试成绩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总成绩的40%,初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
初试和复试成绩加权求和,计算出录取成绩,各专业根据录取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
(三)复试程序:(1)通知及报到:参加复试的考生自行从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下载《复试通知书》。
复试名单在我院网站上查询。
复试考生须提交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所规定的材料。
应届生所携带的学生证必须每学期均已注册。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对于不能按期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应届毕业生,不予录取,何时发现何时取消录取资格。
非应届本科毕业生需提交《学历电子注册备案表》【请提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实名注册并申请《学历电子注册备案表》,该表带有二维验证码和在线验证码】。
(2)笔试:由学院复试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专业的命题小组命制笔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室按照统一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组织所有考生进行闭卷考试。
学院复试领导小组组织集体评卷,在规定时间内上报成绩。
2017年硕士生统一笔试时间为3月4日,地点为公共教学三楼3206教室。
(3)面试:时间:3月5日9:00-11:30;13:00-17:00。
地点在人文楼内,具体情况报到时通知。
由学院复试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命制试题,同时为各专业组成每组为5人的若干个面试小组(其中有1人为组长);考试时,考生依次按答题时限回答问题,全部问题回答结束后再由面试教师就题目涉及的范围补充发问;工作人员要以笔录形式记录每位考生的面试情况;考生回答问题完毕,由每一位面试教师通过逐项赋分的方式独立给出各自的成绩,经面试小组工作人员加权平均计算,得出面试成绩;(4)外语听力与口语测试由学院复试领导小组组织相关教师命制试题;教师依据考题发问,并就题目涉及的范围补充发问;口试工作人员以笔录形式记录每位考生的口试情况;考生回答问题完毕,由每一位口试教师独立给出各自的成绩,经口试小组工作人员计算,得出外语口试成绩;(5)成绩确认、上报与公布经学院复试领导小组对原始成绩进行技术性复审后,将考生笔试复试成绩,专业面试成绩、综合素质面试成绩、外语口试成绩相加,得出复试总成绩,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人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目

人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目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本文系统整理了一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类考研所需要的参考书目,由凯程老师给大家详细分析。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经济学考研机构!很多同学不知道人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有哪些,在此凯程经济学专家老师特别为同学们整理了权威版本。
人大经济学考试科目是哪些?英语一,政治,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其中经济学综合的参考书下面凯程老师会详细介绍人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有哪些?网上鱼龙混杂,凯程经济学专家老师特别为同学们整理了权威版本。
《政治经济学》逢锦聚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尼克尔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辅助书目:《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平新乔《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宏观经济学》巴罗人大经济学考研基本情况分析(转载自凯程考研网站,供同学们使用)人大经济学综合考察内容可以分为围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和政治经济社会主义四大部分。
下面,凯程教育人大经济学咨询师结合历年考研情况,为2016年报考人大经济学相关专业的考生简要分析一下人大经济学综合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
一、参考书目参考书目是我们着手考研复习时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选择一套准确、适合自己的考研参考书目是成功的前提。
往年有很多考生没有弄清楚考试的范围,没有弄清楚考研参考书目,结果艰辛的努力付诸东流。
从历年考研的情况看,中国人民大学的专业课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三门课程。
2003 年以来,专业课从以前的100 分增加到了150 分,三门课基本的比例是1:1:1。
2009 年以前指定的专业参考书目为(凯程教育注:2009 年以后不再公布初试参考书目,不过之前的可以参考):《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的版本分微观和宏观两册)《政治经济学》,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吴树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年新增)2009 年开始不再指定参考书,但考虑到学校出题的延续性以及这三本教材使用的广泛性,复习基本上还是以这三本书为主。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复试-人大国民经济学考研复试科目复试分数线复试参考书复试经验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复试-人大国民经济学考研复试科目复试分数线复试参考书复试经验启道考研网快讯:2018年考研复试即将开始,启道教育小编根据根据考生需要,整理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201国民经济学考研复试细则,仅供参考:一、复试科目(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二、复试通知(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为做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工作,规范复试过程与方式,按照学校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复试原则复试工作要自始至终贯彻科学选拔、公平公正、全面考察、客观评价、公开透明、严谨严密的原则,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二、复试领导小组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及教授组成,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三、复试小组组成复试工作由全院在职的硕士生导师和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秘书以及相关的服务人员组成。
每个复试小组有5位成员,并安排记录员一名。
四、复试对象参加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报考本院相关专业,且初试成绩达到复试分数线以上的考生。
(我院原则上按照120%以上的比例实行差额复试,相关专业考生上线人数均已达复试人数要求,不接受外校、外院考生调剂。
)1、学术型硕士各专业复试分数线:政治55分、外语55分、专业一90分、专业二90分、总分365分。
2、国际商务专业复试分数线:政治50分、外语50分、专业一90分、专业二90分、总分352分。
3、对于各类专项招生(包括少数民族骨干、援藏、退役大学生士兵、单独考试等),由研究生院参考教育部相关政策,单独设置复试分数基本要求。
考生报到时须持复试通知(考生于3月1日以后自行从中国人民大学研招网上下载并支付复试费,链接:)、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应届生持每学期均注册的学生证报到,并携带本人签字的应届生承诺书(点击下载/upfile/file/20170227152529_98497.doc))、本科成绩单(加盖学校教务单位公章或存档单位公章)。
考研初试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综合考试适用专业和参考书目推荐

2017考研初试: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试适用专业和参考书目推荐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人大经济学实力强大,大师辈出,吸引了众多考生报考经济学研究生。
人大绝大部分经济类专业专业课考试科目为“802经济学综合”(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部分经济类专业专业课考试科目为“834经济学”)。
一、适用专业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网络经济学;企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城市经济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国际关系学院:世界经济环境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商学院: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商业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经济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公共管理学院:劳动经济学;房地产经济与管理·初试考试科目为“802经济学综合”的学院非常多,考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后期确定所报院校和专业。
比如,环境学院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往年分数都为人大经济类最低分,只要上线,一般能被录取。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非常强大,但是考试竞争也非常激烈,报考该院的考生一定要足够强大。
·人大每一年除了给出经济类复试分数线,每个学院还给出分数线(分数线一般高于经济类复试分数线)。
因此,考生后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所报院校和专业。
二、参考用书人大经济类专业自2008年统考“802经济学综合”以来,不再指定参考书目。
结合之前年份指定参考书目和考试难易程度(从最近几年“802经济学综合”考题来看,难度越来越大),推荐重点看以下教材: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该书非常经典,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相关专业指定为考研参考书目,是考研必备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复试试题汇总

中国⼈民⼤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复试备考试题⼀ ⼀、名词解释 1. 经济制度 2.虚拟资本 3. 创造性毁灭 4.约翰穆勒 ⼆、问答题: 1.简述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2.述配第的地租学说。
3.试评价斯密劳动价值论。
4.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 5.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6.论竞争与资本集中的关系。
7.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的⽣产可以⽤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来解释。
8.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盾的必然产物? 9.试论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机制。
中国⼈民⼤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复试备考试题⼀解析 ⼀、名词解释 1. 经济制度 答:经济制度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的⼀定(或全部)范围内,⼈们普遍承认,并且实际共同遵守着的⾏为规范。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经济制度是指⼀定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产关系的总和。
它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基本依据,反映着社会经济最本质的特征。
在⽣产关系诸要素中,⽣产资料所有制是经济制度的核⼼与基础,它决定着某⼀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
经济制度有以下⼏个层次和⼏个⽅⾯的含义。
(1)社会经济制度,是指⼀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产关系的组织形式、权益规定、管理规则和⾏为规范。
⼈类社会共有五种社会经济制度,即原始社会经济制度、奴⾪社会经济制度、封建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制度。
(2)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个社会中⽣产关系的主要的组织形式、权益规定、管理规则和⾏为规范。
(3)经济制度亦可指⽣产关系的具体存在与实现形式,即⽣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的组织形式、权益规定、管理规则和⾏为规范。
(4)基本经济制度和具体经济制度的总和,可称为“经济体制”。
按照资源配置⽅式来看,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
(5)经济制度还可指在⼀定的经济活动范围内或⼀定的经济组织内所规定或形成的种种管理规则和⾏为规范。
2.虚拟资本 答:虚拟资本是以各种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能够给其持有者带来⼀定收⼊的资本。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复试要义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复试要义第一项进行的是专业课笔试。
题目涉及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
以往盛传初试考理论复试考热点,但自从07年财政金融学、商学院、经济学院初试统一采用经济学综合试卷之后,初试考查的是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而专业基础知识的考察则放到复试环节。
有可能在复试笔试卷上会有一道涉及热点问题的专业题,但笔试的绝大部分题都还是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
07年政治经济学复试的专业课笔试科目是:当代中国经济理论与政策和经济学说史。
没有具体的参考书目,也没有考试范围。
更奇怪的是,结果没考经济学说史,而且也并不是考中国经济理论与政策,所出的五道题中倒有四道是《政治经济学》上面的,社会主义部分有,资本主义部分更不少。
对于这样一种情况,也没人能够解释清楚。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专业课笔试时,也都考察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踏踏实实把基本理论问题搞透彻,这才是第一导向。
复试题目比初试时的题目深度加大,面更广,考生要在初试完后得赶紧准备,千万不可懈怠,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内抓紧时间复习和准备,最好先把《政治经济学》温习一下,有条件可以看看张宇编的那本《高级政治经济学》,另外经济学说史也要准备一下,以防万一。
还可以看看本专业领域的一些学术论文等等。
另外,对于17大报告,应该深刻领会,一些新提法新举措都要了然于胸。
不管怎么说,早作打算早作准备是应当的!若要等到初试结果出来以后再做准备,仅仅复习十来天,恐怕会很仓促,结果就会很糟。
第二项进行综合素质面试和专业课口试。
考生先在面试点附近的几间教室内等待,等到开始时,会有师兄师姐或者老师过来叫,逐个进行。
老师手上有张打印好的印有个人照片的名单,该名单是按初试成绩排名的,面试时则会按名单顺序进行或者逆序进行。
进去一位同学后,下一个同学在门外等待。
推开门,前排坐着两位师兄师姐,后面坐着三两位面试老师,讲台上的那张位置则是留给考生的。
一般来说,老师先会请你简短地自我介绍一番(其实,老师手上有你本人的档案袋,对于你的情况他们已经事先知道一些),然后会针对你以前学校、专业,学过的科目,过往的成绩,看过哪些专业书籍杂志以及毕业论文进行一些提问,这个流程按复试办法来说就是所谓的“综合素质面试”,但问题都很随意,据实回答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0101- 政治经济学02-中
国经
济改
革与
发展
研究
院
101-
思想
政治
理论
201英
语一
或202
俄语
或203
日语
303-
数学
三
802-
经济
学综
合
政治经济
学原理和
经济学说
史,外
语
经济学综
合含政治
经济学、
微观经济
学、宏观
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政治经济学》逢锦聚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尼克尔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辅助书目: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平新乔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
《宏观经济学》巴罗
学术型硕士各专业复试分数线:政治55分、外语55分、专业一90分、专业二90分、总分366分。
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加权总成绩王超10002611100148039230180.68
刘伟10002611100149038630680.26
李晶晶10002611101201040327279.73
赵奕菡10002611101153739827279.03
林家琪10002611100688138229678.85
曹中一10002611101486938428578.18
张宏10002611100152639426778.04
柏明远10002611101473238028977.97
卓子珺10002611101338837129677.31
邓杨勇10002611101481836829576.80
邱雨桐10002611101707237527576.07
周卫东10002611100149438928078.46
孙冠球10002611100152037928877.74
胡文涛10002611101129338627677.69
郑若愚10002611100154638028577.62
余超10002611100902536929677.03
李军10002611100988338027776.94
宣璐10002611100154738526876.87
贾璐10002611100155036629676.61
复习各阶段指导:
新祥旭教研室对专业课解析:正是由于专业课比较复杂,只要考生认真研究专业课,把握专业课考试的本质和规律,那么,专业
课的复习就能够事半功倍。
第一阶段:确定专业
在这一阶段,同学必须要根据三个最重要的因素来正确选择报考专业。
这三个重要因素是:
1.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的匹配程度
2.对研究生专业真实的喜好程度
3.对研究生专业天然的擅长程度
第二阶段:进行通用知识点学习
在专业确定后,还需更多时间考虑更多因素才能最终决策报考学校。
在定了专业却没定学校的这段时期,很多同学不会进行专业课学习,因为他们认为同一专业,不同学校考的不一样,在没有最终确定学校之前,无法开始学习。
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因为,虽然不同学校同一专业学习内容不全相同,但只要是同属于一个专业,无论哪个学校所的考查范围,一定有20%左右的知识点是重叠的。
这不同学校都一致要求掌握的20%相同知识点,我们称之为通用知识点。
通用知识点往往是基础层面的知识点,也就是在未定学校之前就应该开始学习的专业课内容。
我们在确定专业后,就应采用特殊方案锁定通用知识点,然后针对通用知识点,进行2轮预热理解与1轮初始记忆。
第三阶段:确定学校
这一阶段,同学应综合多种因素来正确选择报考学校。
影响学校选择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你自身的考试能力。
同一专业,不同学校竞争强度不同,越好的学校越难考,你有多强的考试能力你就可以考多好的学校。
但是自己的考试能力未来能强到什么程度,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学校是那所学校,所以确定学校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实力。
第四阶段:进行全范围知识点学习
在报考学校确定后,同学应利用四种资料(专业招生目录、历年真题、公开指定参考书籍和内部默认学习资料)来确定专业课需要复习的全部知识点范围。
当专业课可能考查的全部知识点确定之后,考生应该将全范围知识点快速理解认知1轮,然后针对通用知识点阶段未学部分再重点理解认知2至3轮。
第五阶段:将全范围知识点划分为3至5个重要层次
在这一阶段,同学应通过三种渠道(目标硕士点研究生群体、目标硕士点导师群体和特殊资源渠道)采集信息,分析确定各部分知识点的大致考试概率,然后根据考试概率的高低将所有知识点划分为3至5个重要层次。
第六阶段:针对不同重要层次的知识点进行不同程度的学习
最重要知识点群,必须要再次深刻理解与深度记忆5至7轮,平均每个知识点解题训练不少于6道题。
较重要知识点群,应该再次理解与记忆3至5轮,平均每个知识点解题训练约4道题。
非重要知识点群,只需浏览性理解2轮,适当解题训练即可。
第七阶段:针对难点内容的集中学习
总体而言,专业课前六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中,第一阶段可以靠自己有效完成80%。
第二、三阶段只有60%的任务能靠自己有效完成,但第四五六阶段必须依靠强化课程辅导和大量外部资源才能真正学习到位。
专业课参考书目使用方法
1.走马观花法。
较适合有指定参考书的第一轮阅读。
刚开始看,很难把握重点,看的太细,会浪费时间。
而且,第一遍看完之后,往往都是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细节部分是很难记住的。
目标:短时间内对专业课内容有一个全局的把握,以利于第二遍的深入阅读。
这对于跨专业考研的人来说更为重要。
2.笔记法。
看完一节或一章,对主要内容进行概括。
尤其是把重要的知识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列成条目——再复习时节约时间,记忆起来更为容易。
更何况:手过一遍,赛过口过十遍。
笔记法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提纲挈领法。
除了熟练掌握各知识点外,还要注重各部分基本理论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基本理论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不是孤立地、零散地掌握即可,而要点串成线,线连成面。
各章节之间的融会贯通更为重要。
因为专业课试题的最后一道大题往往涵盖的内容和跨度都很大,各章节中与这个问题有联系的内容基本上都要答到。
4.抽取题目法。
对各知识点进行总结,总结多了,可以按照真题的出题模式给自己出一些有跨度的题,平时看的书和论文上的内容都可以融和进去。
5.回忆法。
平常学习要注意知识的系统化,重点突出,不可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此刻利用专业课参考书目录来回忆复习内容,尽可能的把复习内容回忆出来;然后再对照书本,找出遗漏的部分重点记忆。
把书本“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即整本书甚至每一门学科的知识在脑子里系统化、归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