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步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2)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内阅读 (有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内阅读(有答案)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这句话出自()代诗人()所作的七言绝句《稚子弄冰》。
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的场景。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①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冰掉在地上的声音比作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写作手法在古诗中很常见,请从你积累的古诗中选两句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a.这两句诗选自《稚子弄冰》,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
( )b.这两句诗描写的是:(孩子们)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的声音像玉磬声一般穿林而过,忽然听到了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 )c.诗句中的“玻璃”指的是我们现代的玻璃。
( )d.这两句诗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磬、自得其乐的盎然意味。
( )二、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ー)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诗句中生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解:理解,懂得。
B.供:从事。
C.傍:傍晚。
2.诗人用一个“__________”字,就将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刻画的惟妙惟肖。
3.诗中描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別在做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第三、四联诗句,写出你想到的情境,体会其中的乐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也描写了孩子劳动的情境,诗句“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本诗中哪句描述的情境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在下面。
五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课外阅读专题卷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课外阅读专题卷(一)童稚可嘉若让你形容女孩子好看的眉毛,你会怎样形容?你会不会马上想到柳叶儿或者月牙儿之类的形象来?或者堆砌出许多甜腻的词儿来?可是,我就在一个小男孩的作文里,看到这样的句于:“阿姨的眉毛淡得好像忘了长出来一样。
”我就惊叹,小孩子怎么会有这般让人大跌眼镜的发现?还记得一个6岁的小女孩,做过一首美妙绝伦的题为《爱》的小诗:“妈妈是一杯酒,爸爸喝上一口,就醉了。
”短短几句,童心盎然却又形象逼真,丝丝入扣!两年前我写过一篇给女孩子看的文章,却怎么也定不下标题。
一个女孩读了,便道:“何不取《花开的声音》呢?”我惊呆了:花开的声音!一个小女孩何以有如此奇妙万千却合情合理的想象?试想:因为花开,一个春天都不寂寞了,花儿怎么会寂寞呢?花儿怎么能独自开着却没有声音呢?突然发现有时候童稚是一种最机智、最完美的智慧,甚至这种智慧寓含着最深的哲理。
因为孩子的世界里有许多大人们看不透的东西。
1.文中提议文章标题用“花开的声音”的小女孩的想象可以用“、”等词语来形容。
2.文章通过三个事例来说明“童稚可嘉”,分别是、、。
3.文中画“”的句子有什么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A.赞扬了童稚是一种最机智、最完美的智慧。
B.表达了“我”对孩子的理解和喜爱。
C.赞扬了孩子的世界里有许多大人们看不透的东西。
(二)炎夏说瓜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结交了许许多多农民朋友,老的少的都有,和我交情最深厚的是三十多岁的“六机匠”。
他在离我村三四里地的“西河”,种着一点“河淤地”。
夏天一早,我跟他下“西河”。
他在高粱地里劳动,我在清清的河水里捉鱼,河水清且浅。
晌午,我们仰卧在河边树林的沙地上,听千万只鸣蝉的大合唱,其声悠悠,把人催入梦境。
傍晚,收工归来,“六机匠”的肩上扛一把锄,锄杆上搭一领破蓑衣,还有一个小小的牛眼罐。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练习及答案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花脸做孩子的时候,盼过年的心情比大人迫切,吃穿玩乐花样都多,还可以把亲友塞到手心里的压岁钱都积攒起来,做个小富翁。
但对孩子们来说,过年的魅力还有更深一层的缘故。
每逢年至,小闺女们闹着戴绒花、穿红袄,嘴巴上涂上浓浓的胭脂团儿;男孩子们的兴趣都盯在鞭炮上。
我则不然,最喜欢的是买个花脸戴。
这是种纸浆轧制成的面具,用渗胶的彩粉画上唱戏的那些有名有姓、威风十足的大花脸。
后边拴根橡皮条儿,往头上一套,自己俨然就变成那员虎将了。
这花脸是依脸型轧的,眼睛处挖两个孔,可以从里边往外看,但鼻子和嘴的地方不通气,一戴上,好闷,还有股臭胶和纸浆的味儿;说出话来,声音变得低而粗,却有大将威壮不凡的气概,神气得很。
一年年根,舅舅带我去娘娘宫前年货集市上买花脸。
过年时人都分外有劲儿,挤在人群里好费力。
终于,我从挂满在一条横竿上的几十种花花绿绿的花脸中,惊喜地发现了一个。
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地吊起。
头上边突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
这花脸与那些愣头愣脑、傻头傻脑、神头鬼脸的都不一样,虽然毫不凶恶,却有股子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咄咄逼人,叫我看得直缩脖子。
要是把它戴在脸上,管叫别人也吓得缩脖子。
我竟然不敢用手指它,只是朝它扬下巴,说:“我要那个大红脸!”卖花脸的小罗锅儿,举竿儿挑下这花脸给我,笑嘻嘻地说:“还是这孩儿有眼力,要做关老爷!关老爷还得拿把青龙偃月刀呢!我给您挑把顶精神的!”说着从戳在地上的一捆刀枪里,抽出一柄最漂亮的大刀给我。
大红漆杆,金黄刀面,刀面上嵌着几块闪闪发光的小镜片,中间画一条碧绿的小龙,还拴一条红缨子。
这刀!这花脸!没想到一下得到两件宝贝,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
舅舅付了钱,坐三轮车回家时,我就戴着花脸,倚着舅舅的大棉袍执刀而立,一路引来不少人瞧我。
特别是那些与我一般大的男孩子们投来艳羡的目光时,我快活极了。
舅舅给我讲了关公的许多故事——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边讲边说:“你好英雄呀!”好像在说我的光荣史。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类文阅读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节选)①时令正是仲春。
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
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
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冷的。
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③我们偷偷找来竹篾(miè),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
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
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处,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
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
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④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
嘿!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yǐ lǐ)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
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
我们的心醉了。
⑤更叫绝的要数晚上。
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夜色朦胧。
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
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
这通常极难放,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顶风,所以总是熄灭。
但偶有做成功的,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卷含答案

客人们哄堂大笑,都说:“好个关老爷,有你守家,保管大鬼小鬼进不来!”
我越发神气,大刀呼呼抡两圈,摆个张牙舞爪的架势,逗得客人们笑个不停。只要客人来,妈妈就喊我出场表演。妈妈还给我换上只有拜祖宗时才能穿的那件青缎金花的小袍子。我成了全家过年的主角。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花 脸
做孩子的时候,盼过年的心情比大人迫切,吃穿玩乐花样都多,还可以把亲友塞到手心里的压岁钱都积攒起来,做个小富翁。但对孩子们来说,过年的魅力还有更深一层的缘故。
每逢年至,小闺女们闹着戴绒花、穿红袄,嘴巴上涂上浓浓的胭脂团儿;男孩子们的兴趣都盯在鞭炮上。我则不然,最喜欢的是买个花脸戴。这是种纸浆轧制成的面具,用渗胶的彩粉画上唱戏的那些有名有姓、威风十足的大花脸。后边拴根橡皮条儿,往头上一套,自己俨然就变成那员虎将了。这花脸是依脸型轧的,眼睛处挖两个孔,可以从里边往外看,但鼻子和嘴的地方不通气,一戴上,好闷,还有股臭胶和纸浆的味儿;说出话来,声音变得低而粗,却有大将威壮不凡的气概,神气得很。
3.【诗中有情】读诗句,从加点字中你能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言运用】状状同学读了这篇短文之后,想自己动手,用硬纸板制作一个孙悟空的“花脸”面具,请参考短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完成下面的“花脸面具制作指南”。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 2.祖父的园子(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 2.祖父的园子一、阅读理解。
祖父的园子(节选)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选段主要写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这些事物共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夸张C.拟人3.仿照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内选段,完成习题。
祖父的园子(节选)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高的。
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大的,天空是特别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五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课外阅读训练卷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课外阅读训练卷(一)袅袅炊烟,悠悠乡情离乡二十多年,每每梦中沉醉于故乡的青山、故乡的绿水时,总能梦到弥漫在房舍上的袅袅炊烟;每每梦中游走在故乡的红砖、故乡的黛瓦时,总能梦到徐徐盘旋的袅袅炊烟;每每梦中涌动着故乡的小桥、故乡的流水时,总能把记忆定格在几里之外就能看到的袅袅炊烟。
二十多年过去了,故乡的炊烟像一根丝线,一头系着家乡,一头系在我的心头,它陪伴我度过漫漫岁月,成为我生活中难以忘却的记忆。
清晨,缕缕炊烟袅娜在村庄的额头,那是初醒的小村脱去轻纱般的睡衣。
浓郁的原野升腾起的是蓝色的希望,那是对大地深厚的恩情,是母亲的辛劳、父亲的爽朗。
午间,缕缕轻烟飘向蔚蓝的天空,那是屋顶上的庄稼、山冈上的羊群,是父亲在高高的山坡挥起的手,是母亲站在门口唤儿的呼喊。
夕阳西下,黄昏降临,袅袅炊烟轻柔无骨却万种风情,那是父亲躬耕的犁,那是父亲古铜色脊背上的汗,那是母亲的慈祥,那是我童年的温暖。
如今,故乡的青山依旧,绿水依流,故乡的炊烟已脱去锦织的轻纱,离我愈来愈远,我难以再见徐徐升腾的炊烟。
但是,无论走到哪儿,在我的记忆深处,故乡的袅袅炊烟,让我刻骨铭心,让我永远怀恋。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刻骨铭心: 。
2.作者在回忆家乡的时候,是按照顺序来写的。
3.作者主要是对家乡的忘不了,所以文章开头说,当梦到时就会梦到家乡的;当梦到时就会梦到家乡的;当梦到时就会梦到家乡的。
4.短文表达了作者浓浓的之情。
作者是通过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感情的。
(二)我们跟着月亮走吧那年我12岁。
那是家里很不顺的一年,处处弥漫着哀伤的味道。
祖父去世、父亲受伤、哥哥因偷铁被抓要交罚款……这些事情几乎是一起涌过来的,母亲像一个太极高手,四两拨千斤,硬生生用她的柔弱之躯扛起了这一切。
母亲把亲成朋友甚至邻居家蹚了个遍,总算凑够了钱交了罚金。
毕竟偷盗数额较小,派出所一通教育之后,就把哥哥放了回来。
母亲并没有立即打骂,只是让他跪在院子里思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2套)读不完的大书七十多年前的农村,不像今天小朋友的家里有许多自动或机动的玩具,没有开发儿童智力的新式玩具。
我在幼年时,家里什么玩具都没有,大人们不关心孩子玩耍的事。
我在五六岁时就自己到大自然去找可以玩的东西。
农村的特点是接近大自然。
辽阔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浩浩的河流,繁茂的花草和树木,空中的浮云和飞鸟,地上的走兽和昆虫,水中的游鱼,等等,有说不完的好玩东西,能够引起孩子的遐想和实验的兴趣。
例如小麻雀的蹦蹦跳跳、快乐活泼的样子,叫你高兴。
老鹰在高空中盘旋时,展翅飞腾或流荡滑翔,有时猛扑而下,像在捕捉小鸡或什么东西,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
花草树木的生长、开花、结子,暑寒荣枯,都有各种不同的趣味。
草的叶子不一样,有长有短,有的还带刺;开的花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也有单瓣、重瓣的,有四瓣、五瓣的,等等。
树木的千姿百态,更有给人乐趣的东西。
①昆虫的动作也很好玩,例如蚂蚁搬家,那么长的队伍,那么井井有条的阵营,个个尽自己的力量,把货物全部搬迁。
这种组织性很强的小动物的行动,真叫人佩服。
当它们两军对垒时,更是好看,队伍整齐;正式打仗时,打得你死我活,那番勇敢忠贞的精神,真令人敬佩。
我家房子的前后左右都有余地,栽有各种果树,有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酸橙树,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实。
从树上直接摘下的果子,格外鲜美。
我家后面还有两丛竹林和一株棕榈(lǘ),是我最爱的。
②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出土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
笋子炒咸菜,味道鲜美无比。
更可爱的是它们那耸入高空的青翠茎叶,亭亭玉立,显得那么纯洁!微风吹来,一片沙沙声,是那么温柔细腻。
但当大风袭来时,竹林总是最先发出萧萧的喧声,不平静的调子,奏出我幼小心灵的怅惘情绪。
池塘边的棕榈树坚毅地挺立着,大蒲扇似的叶子显得很高洁,在秋高气爽的日子,倒映池水中,小鱼在池水的倒影中间游玩,是另一种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步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和沙漠较量的女人
王永钦
当听到记者称荣获第四届“中国十大女杰”的殷玉珍为“和沙漠较量的女人”时,殷玉珍摇着头说:“和沙漠敢较量、斗气,是后来的事了。
一开始,我哪敢和它斗气?我是怕得不行呀!”
1985年,年仅20岁的殷玉珍,从陕西省的一个小村子,嫁到了内蒙古毛乌素沙漠的腹地——乌审旗的井背塘。
说是村子,其实只有他们一家人,方圆几十里是茫茫无际的沙漠。
新房竟是半掩在黄沙里的一个地窖,人要深猫着腰才能进去。
一起风,黄沙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小屋随时都有被沙魔吞噬的危险。
风一停,一家人就得赶快用铁锹把门口和屋顶的沙子往外铲。
她暗下决心:这辈子宁可治沙累死,也不能让风沙给欺负死。
这年秋天,殷玉珍用一头羊换回600株树苗,用驴分6次驮回了家,把自己的房前屋后都围种上。
第二年春天,栽下的树竟然全活了!一家人兴奋得几夜睡不着觉。
初尝甜头,更加坚定了殷玉珍种树的决心。
为了买树苗,她每年都要喂几口大肥猪,卖肉换钱。
除了维持正常生活外,家里的收入全部投到了种树上。
有时凌晨3点,就到19公里以外的苗圃驮树苗。
一次,3头牛好不容易爬上一座山,可随之而来的一股大风,把苗垛子刮到了坡底。
殷玉珍一次又一次地把苗垛子重新抬上了牛背。
还有一次,她和丈夫正在离家几十千米外挖树坑,突然间来了沙尘暴。
沙丘开始向他们所在的方向移动,他俩被吓坏了,赶紧向家里跑;可由于眼睛睁不开,半天也找不到家。
后来,还是循着自己家的狗叫声摸到了家里。
多年与沙漠的较量,使殷玉珍摸索出一套治理流动沙丘的好办法:层层设防,步步为营。
这大大加快了治沙速度,也提高了林木的成活率。
现在,她每年植树的控制面积都在3000亩以上。
在殷玉珍看来,治住沙了,才能种上地,有了好地,才能喂牲口,把牲口卖了,才能增加收入,然后再投到治沙上,形成良性循环。
去年,她除了种一些常规作物外,还种了西瓜、哈密瓜、桃树、杏树、葡萄等经济作物。
如今,殷玉珍已勾勒出一个“生态经济园”的雏形。
据林业部门最
新测定,到目前,殷玉珍的治沙造林面积已达5.548万亩!
殷玉珍,这个在毛乌素沙漠创造出奇迹、营造绿色的瘦弱女子,让我们又想到了成语——人定胜天。
她说,等明年夏天,她会用自己亲手种的水果迎接面八方的朋友,当然,还有那漫山遍野的绿色。
练习:
1.阅读文章,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无际()天()地()()而来()()为营良性()()人定()()()面()方()山()野2.请用“”划出文中对“村子”描写的句子。
3.“她暗下决心:这辈子宁可治沙累死,也不能让风沙欺负死。
”
请用一两句话说明:“她”下决心的原因和“她”的实际行动是什么?
4.更加坚定殷玉珍种树决心的原因是()。
A 有人取笑她自己治理风沙的行为
B 围种在自家房前屋后的树苗都活了
C 治好了一点风沙就能得到大家的称赞
D 她发动了好多人来帮助她治沙
5.对殷玉珍所遇到的困难表达不正确的是()。
A 她治理风沙用的树苗都是用自己家的收入买的
B 运树苗的路上常常遇到大风
C 得不到丈夫的支持和帮助
D 沙尘暴来了,让她睁不开眼睛
6.在殷玉珍看来,治沙可形成的“良性循环”指的是()。
A 等现在种下去的树苗长大后就可以砍了卖钱,增加收入
B 治沙有了成就,就能得到大笔奖金,就能改善自己的生活了
C 治好风治,就能住在这里享受好的环境
D 治住沙后有好地,然后养牲口卖钱,再投入到治沙上
7.关于“人定胜天”一词的理解,你认为以下表达不符合文章内容的是()
A 只要是人,想怎么样就能实现,老天一定会帮你的
B 只要下定决心做一件事,就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C 人可以改变我们所生存的环境
D 在恶劣的自然环境或天气面前,我们人类同样是不可战胜的
8.请用“”画出殷玉珍摸索出治沙好办法的句子。
从文章第五自然段“治住沙了”“良性循环”等词中体会到。
读着这样的词语,你的语调是,心情是。
9.等到明年夏天,你来到了殷玉珍的“生态经济园”,她会用什么来接待你?你还会看到一幅怎样的景象?
10.结合我们学过的《白杨》一文,谈一谈:祖国西部的建设者们给你最大的感动是什么?
答案:
1. 茫茫无际铺天盖地随之而来步步为营
良性循环人定胜天四面八方漫山遍野
2. 画线的句子为:“说是村子,其实只有他们一家人,方圆几十里是茫茫无际的沙漠。
”
3. 略。
4. B
5.C
6.D
7.A
8. 画线句子为:“多年与沙漠的较量,使殷玉珍摸索出一套治理流动沙丘的好办法:层层设防,步步为营。
”
殷玉珍治沙有了一定的成绩兴奋(相似的都可)欢快(相似的都可)
9. 想象合理,句子通顺,情感真切,写出环境所变美了即可。
10. 自圆其说,符合文本内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