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笔试行测数学赋值法例题解析
2016年吉林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行测之技巧重要,理论更重要

吉林银行农信社考试招聘网:
2016吉林农信社行测数学运算中赋值法的应用
一:解题技巧要抓稳
片段阅读是这几年常考的题型,对于片段来说其中的核心方法要把握,例如其核心大法——结构分析法就值得大家掌握。
我们需要从中去了解结构分析法的由来,是句群的特点转化而来的,对于片段阅读这一题型特别适用。
其次要熟悉结构分析法的分类,一般包括有关联词和无关联词两大分类,每个类别当中还要细分,例如有关联词的分类当中包括并列结构、递进结构、因果结构和转折结构等。
再次,找出每个方法的适用题目或者题型。
转而想到如果遇到什么题目或者什么题型才用到这个方法,这样循序渐进地进行才能起到最佳效果。
二:学习理论很重要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要以理论的学习为先,言语也不例外。
首先要掌握由词到句子的特点,了解相关的知识。
词有实词和虚词之分,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和连词在句子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要分清其中的一个词究竟属于那个词类。
其中关联词的作用尤其重要,复习时要识记关联词的类型和关联词的作用,以便更好的分析语境。
在此基础上,熟悉词语之间的区别有哪些,例如语意的轻重程度、词义的范围大小、搭配的对象等相关角度要清楚。
希望大家在掌握了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复习要点之后,能够有助于大家理清对行测言语理解部分复习的思路,助考生备考成功!
更多信息请访问吉林省银行招聘网
考试必备:银行考试专用教材。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之赋值法分析

(2)题干中出现分数,复制的基本原则是赋整数,所赋数字为分母的倍数。
有多个分数的话,所赋值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3)题干中呈现的是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那么根据比例关系赋值,进行整数赋值。
【例1】受原材料价格涨价影响,某产品的总成本比之前上涨了1/15,而原材料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提高了 2.5个百分点.问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了多少?A。
1/9B.1/10 C.1/11 D。
1/12【解析】题干中出现分数,没有具体数据,那么可以采用赋值法。
设原成本为15,涨价后成本为16.设原材料的原价格为X,(X1)/16-X/15=2.5%,解得X=9.后来的价格变为91=10.增长了1/9.答案为A。
【例2】甲乙丙丁四个队共同植树造林,甲队造林的亩数是另外三个队造林总亩数的1/4,乙队造林的亩数是另外三个队造林总亩数的1/3。
丙队造林的亩数是另外三个队造林总亩数的一半,已知丁队共造林3900亩,问甲队共造林多少亩?A.9000B.3600 C。
6000 D。
4500【解析】甲队造林的亩数是另外三个队造林总亩数的1/4,乙队造林的亩数是另外三个队造林总亩数的1/3.丙队造林的亩数是另外三个队造林总亩数的一半,可知,甲队造林占整体的1/5,乙队造林占整体的1/4,甲队造林占整体的1/3,设整体为60份。
则甲占12份,乙占15份,丙占20份,则丁占13份。
根据丁共造林3900亩,也就是13份=3900,则甲队12份=3600.答案为B。
【例3】甲、乙、丙三个工程队的效率比为6∶5∶4,现将A、B两项工作量相同的工程交给这三个工程队,甲队负责A工程,乙队负责B工程,丙队参与A工程若干天后转而参与B工程,两项工程同时开工,耗时16天同时结束。
问丙队在A工程中参与施工多少天?A.6B.7 C.8 D。
9【解析】题干中给出甲乙丙的比例,那么根据比例关系赋值,进行整数赋值。
设甲的效率为6,乙效率为5,丙效率为4.两项工程同时16天结束,A和B的工作量相同,那么(654)*16=240.所以AB工作量都为120.设丙队在A工程参与X天,那么6*164*X=120,解得X=6。
行测备考:如何使用赋值法

行测备考:如何使用赋值法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一、什么是赋值法赋值法是指,对于某些问题,根据题目情景,合理地、巧妙地对某些元素赋值,用合适的具体数值替代未知量,从而达到快速解决题目的方法。
二、赋值法适用的情景1、A=B×C类,只知道其中一个量或者一个量都不知的情景。
2、题目当中只有分数、百分数、倍数、比例式等,无具体量值的题型。
三、赋值法适用的题型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溶液问题等比例型题型。
四、真题举例【真题1】现需要购买两种调料加工成一种新调料,两种调料的价格分别为20元/千克、30元/千克,如果购买这两种调料所花钱一样多,则每千克新调料的成本是( )。
A.23元B.25元C.24元D.29元【图图老师讲解】此题当中,隐含着“总费用=单价×总量”,给了单价,不知道总费用和总量,由于“购买这两种调料所花钱一样多”,则可以假定每种调料的费用为60,(为什么是60呢,因为这种情况下,每一种调料的重量则为整数,计算起来相对容易)。
则两种调料的重量分别为3千克和2千克,所以每千克新调料的成本为:120÷(3+2)=24。
因此,本题选择C。
特别说明,A=B×C类,一般情况下,若只知道其中一个量,则可以对另外两个量中的其中一个量赋值;如果三个量均未知,则可以对这三个量当中的任意两个量赋值。
【真题2】(2016年国考)某集团有A和B两个公司,A公司全年的销售任务是B公司的1.2倍。
前三季度B公司的销售业绩是A公司的1.2倍,如果照前三季度的平均销售业绩,B公司到年底正好能完成销售任务。
问如果A公司希望完成全年的销售任务,第四季度的销售业绩需要达到前三季度平均销售业绩的多少倍?( )A.1.44B.2.76C.2.4D.3.88【图图老师讲解】此题当中,只有倍数,无具体量,则可以考虑赋值。
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赋值法

赋值法目前公务员考试中行测部分的“数学运算”常常会涉及一些如比例问题等没有具体数字的题型,在解此类题型,如果理不清楚题目中所包含的数字等量关系,那么解决起来就比较麻烦。
我们将以“赋值法”为基础来对此类“数学运算”的题型加以具体、详细的阐述分析,以供参加各类公职考试的考生参考。
“赋值法”广泛运用于“计数相关问题”、“经济利润相关问题”、“几何问题”、“比例问题”、“浓度问题”等常考的题型:一、涉及混合情况的“计数相关问题”例1、王处长从东北捎来一袋苹果分给甲乙两个科室的人员,每人可分得6 个,如果只分给甲科,每人可分得10个。
问如果只分给乙科,每人可分得多少个?A、8个B、12 个C、15个D、16 个答案:C解析:题干中涉及到甲乙两个科室及苹果,似乎比较复杂,但不管怎么分苹果,苹果总数和甲乙科室的人数是相对不变的,故我们可以设定苹果总数为定值即30(题干中6和10最小公倍数),那么其他相关数字即可赋值:苹果总数=30个第一种分法:30/6 =5 人甲+乙= 5人第二种分法:甲科室30/10=3人则乙科室=5-3=2人那么只分给乙科,每个人可分得苹果=30/2=15个故答案选择C老师提示:在涉及到“计数问题”题型时,假设的未知数用最小公倍数以简化计算。
二、经济利润相关问题例1、两家售货亭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商品。
一星期后,甲售货亭把售价降低了20%,再过一星期又提高了40%;乙售货亭只在两星期后提价20%。
这时两家售货亭的售价相比?A、甲比乙低B、甲比乙高C、甲、乙相同D、无法比较答案:A解析:题中所涉及到的是甲乙两个售货亭由于不同的售货方式而产生的售价不一样的问题,那么通过以下的赋值来确定两家最后的售价。
假设甲乙两家原来的售价都为100元,则后来两家的售价为:甲售货亭:100*(1-20%) *(1+40%)=112元乙售货亭:100*(1+20%)=120元120>112故答案选择A三、几何问题例1、如图所示,梯形ABCD,AD∥BC,DE⊥BC,现在假设AD、BC的长度都减少10%,DE 的长度增加10%,则新梯形的面积与原梯形的面积相比,会怎样变化?A、不变B、减少1%C、增加10%D、减少10%答案:B解析:本题是几何中关于面积的问题,且题干中只告诉了上、下底和高的变化情况,而没有具体的数字,那么通过以下的赋值来确定上、下底和高的变好及所产生的面积的变化。
国考行测考试你该学好的赋值法

国考行测考试你该学好的赋值法赋值法在数学运算中运用的较为广泛,技巧性较强,学好赋值法会加提高我们的做题效率。
“赋值法”在解决行测数量关系问题时以其简单的思维和便捷的解题过程深受广大考生的青睐,但对部分考生来说,感觉比较难以掌握。
一、何为“赋值法”?题目中某个具体量的值具有任意性,并且这个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取值不影响最终结果时,我们可以利用“赋值法”进行简化计算。
这里考生一定要注意,取赋值时应根据题目的实际需要,选取最有利快速计算的数值。
二、题目特征1.题干中出现“任意”字眼,如“若干”、“一定量”等;2.题目中出现相对关系,没有或者很少涉及具体数值。
如“比例关系变化”“积为定——A=B×C”“和为定”等;3.从题型上看,赋值法多应用于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几何问题和溶液问题等题型。
三、使用技巧1.若题目中给定一个量,那么,赋值不变量,一般来说都是给定量的公倍数,当然,最小公倍数最优于计算,但是有些同学不能一眼看出,赋值时再求最小公倍数就加大了计算量,所以公倍数即可;2.若题目中未给定量,一般来说会成比例变化,按照变化比例赋值,例如“下降了一半”,那赋值2,下降一半即为1;3.若题目中未给定量,很多时候需要赋值两次。
四、真题演练【例1】(北京2013-79)一项工程如果交给甲乙两队共同施工,8天能完成;如果交给甲丙两队共同施工,10天能完成;如果交给甲丁两队共同施工,15天能完成;如果交给乙丙丁三队共同施工,6天就可以完成。
如果甲队独立施工,需要多少天完成?( )A. 16B. 20C. 24D. 28【解析】该题为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满足A=B×C的形式。
赋值不变量也就是工作总量为设工作总量为8、10、15、6的最小公倍数120,则有:P甲+P乙=15; ①P甲+P丙=12; ②P甲+P丁=8; ③P乙+P丙+P丁=20; ④P甲=(①+②+③-④)/3=5;甲单独做需要的时间为120/5=24天。
行测1025 赋值法 牟立志 (讲义+笔记)

(2015 陕西)现有若干支铅笔,若只平均分给一年级一班的女生,每名女 生可以得到 15 支,若只平均分给该班的男生,每名男生可以得到 10 支。现将这 些铅笔平均分给该班的所有同学,则每名同学可以得到多少支铅笔?
A.4 B.5 C.6 D.7
(2016 国考)某浇水装置可根据天气阴晴调节浇水量,晴天浇水量为阴雨 天的 2.5 倍。灌满该装置的水箱后,在连续晴天的情况下可为植物自动浇水 18 天。小李 6 月 1 日 0:00 灌满水箱后,7 月 1 日 0:00 正好用完。问 6 月有多少 个阴雨天?
【知识点】赋值法 1.什么是赋值? 例:班级里面男生一半是帅哥,女生有三分之一是美女,帅哥的人数是美女 的 2 倍,问男生女生比例为多少?解:设美女为 1,帅哥为 2,男生人数为 4, 女生人数为 3,男生女生比例为 4:3。 2.什么时候用? 视角一:没有具体数字,都是相对数字。相对数字:常见的倍数、比例、百 分数;具体数字:具体的单位,多少人、多少元、多少个。最常见的考察和差倍 比问题。
(2012 联考)某街道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之比为 1:2,已知该街道下辖的 甲、乙、丙三个社区人口比为 12:8:7。其中,甲社区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比 为 1:3,乙社区为 3:5,则丙社区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比为:
A.2:3 B.1:2 C.1:3 D.3:4 【解析】2012 联考.方法一:数字特性,甲、乙、丙三个社区人口比为 12: 8:7,则丙的人数为 7 份,是 7 的倍数,丙社区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的和为 7 的倍数,看选项,只有 D 符合条件。【选 D】 方法二:和差倍比问题,赋值法。赋值总人口为 27 人,常住人口为 9 人, 外来人口为 18 人,甲社区人口为 12 人,乙社区人口为 8 人,丙社区人口为 7 人,甲社区中常住人口占 1 份为 3 人,外来人口为 3 份为 9 人,乙社区中常住人 口占 3 份为 3 人,外来人口占 5 份为 5 人,丙常住人口 9-3-3=3 人,外来人口 18-9-5=4 人,则丙社区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比为 3:4。【选 D】
行测数量关系——常见秒杀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常见秒杀技巧解题思路◆题干特征:题干中有分数、百分数、比例、倍数等特征;◆题型属性:题型为多位数问题、余数问题、多元方程、多次方程等题型;◆方法核心:选项必须是可用的,直接使用或间接使用;◆技巧提升:代入选项时往往使用数字特性,结合居中代入、最值代入、最简代入等技巧快速解题。
考点1:多位数问题◎特征:题干中出现“多位数”特征,如出现“三位数”、“末两位”、“自然数”等字眼时,往往认为是多位数问题,直接使用代入法。
【例题1】(2014广东)一名顾客购买两件均低于100元的商品,售货员在收款时错将其中一件商品标价的个位数和十位数弄反了,该顾客因此少付了27元。
被弄错价格的这件商品的标价不可能是()元。
A.42B.63C.85D.96【解析】直接代入选项,代入A选项,原价42,看错后为24,少付的金额为42-24=18(元),不符合题意,答案选择A。
【例题2】(2014河北政法)在一个两位数前面写上3,所组成的三位数比原两位数的7倍多24,则这个两位数是()。
A.28B.36C.46D.58【解析】解法一:直接代入选项,发现只有C选项满足要求。
解法二:设这个两位数为x,写上3之后的三位数为300+x,进而得到:7x+24=300+x,解得x=46。
答案选择C。
思维小结多位数问题的解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利用代入法解题;二是利用多位数表示的方法,如三位数。
数量关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思考选项是否可用,若不可用则再考虑其他解法。
考点2:余数问题◎特征:题干中出现“除以”、“除”、“余数”、“商”、“平均分成”等字眼。
【例题3】(2014天津)在一堆桃子旁边住着5只猴子。
深夜,第一只猴子起来偷吃了一个,剩下的正好平均分成5份,它藏起自己的一份,然后去睡觉。
过了一会儿,第二只猴子起来也偷吃了一个,剩下的也正好平均分成5份,它也藏起自己的一份,然后去睡觉,第三、四、五只猴子也都依次这样做。
问那堆桃子最少有多少个?()A.4520B.3842C.3121D.2101【解析】根据第一个条件,吃掉1个剩下的平均分成5份,我们可知答案应该减1可以被5整除,排除A、B两个选项。
化繁为简之赋值法

化繁为简之赋值法一年一度的辽宁省公务员考试越来越近,一般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两个科目。
尤其行测的知识点比较多且杂,考试题目数目也较多,因此答题的时间是行测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关键。
答题技巧在行测考试中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在考试中快、准的得到正确选项。
笔试中的数量关系也一直是广大考生头疼的一部分,下面介绍数量关系中的赋值法——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化繁为简。
例:某网店以高于进价10%的定价销售T 恤。
在售出32后,以定价的8折将余下的T 恤全部售出,该网店预计盈利为成本的:( )A.3.2%B.不赚也不亏C.1.6%D.2.7%【答案】D【解析】在该题目中涉及商品的进价、定价和商品的数量,但是一个具体数值都没有出。
可以赋值进价10元总销售量为3件。
定价为10*(1+10%)=11元,打折后的售价为11*0.8=8.8元,那么总收入=11*2+8.8=30.8元,总成本=10*3=30元,该网店预计盈利为成本的%7.230308.30=-。
因此,本题正确选项是D 选项。
【点睛】在做经济利润问题时,经常会没有给出具体的商品定价、进价、数量。
为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可以采用赋值法,并不影响问题的计算结果,找一个特解来得到正确的选项。
例:某街道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之比为1:2,已知该街道管辖下的甲、乙、丙三个社区人口比为12:8:7.其中,甲社区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比为1:3,乙社区为3:5,则丙社区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比为( )A.2:3B.1:2C.1:3D.3:4【答案】D【解析】采用赋值法和列表法相结合,设甲、乙、丙社区的人口数分别是12、8、7,可列表: 甲12乙 8 丙 7 总数 25 常住人口外来人口 3 9 3 5 X Y 9 18 X=3,Y=4,则丙社区的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之比为3:4,本题正确答案是D 选项。
时,可以采用赋值法将抽象问题具体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笔试行测数学赋值法例题解析
赋值法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应用于分数应用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费用问题等题型中。
【例1】某市气象局观测发现,今年第一、二季度本市降水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和9%,而两个季度降水量的绝对增量刚好相同。
那么今年上半年该市降水量同比增长多少?( )
A.9. 5%
B.10%
C.9. 9%
D.10.5%
【答案】C
【解析】假设今年一、二季度降水量增量均为99,则去年一、二季度降水量分别为99÷11%=900、99÷9%=1100。
因此去年上半年降水量是900+1100=2000,而今年上半年增量是198,同比增长了198÷200×100%=9.9%。
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点拨】当题目中只出现了关于某一不变量的比例变化时,我们需要找出保持不变的量先赋值,再推出其他的值,比较典型的是溶液问题中的溶液反复蒸发及溶液体积不变问题。
本题中,两个季度降水量的绝对增量刚好相同,为了便于计算,我们可以赋降水量的绝对增量为9和11的最小公倍数99。
【例2】一只装有动力桨的船,其单靠人工划船顺流而下的速度是水速的3倍。
现该船靠人工划动从A地顺流到达B地,原路返回时只开足动力桨行驶,用时比来时少2/5。
问船在静水中开足动力浆行驶的速度是人工划船速度的多少倍?( )
A.2
B.3
C.4
D.5
【答案】B
【解析】设水速是1,则人工划船顺水速度为3。
又知人工划船顺水时间:动力桨逆水时间=1:(1-2/5)=5:3,则人工划船顺水速度:动力桨逆水速度=3:5,所以动力桨划船逆水速度为5。
由此动力桨静水速度=5+1=6,而人工划船静水速度=3-1=2,因此动力浆静水速度是人工划船静水速度的6÷2=3倍。
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点拨】本题中,出现了倍数关系,且船和水流的具体速度对结果无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考虑赋值法,将水流的速度赋值为1。
【例3】2010年某种货物的进口价格是15元/公斤,2011年该货物的进口量增加了一半,进口金额增加了20%。
问2011年该货物的进口价格是多少元/公斤?( )
A.10
B.12
C.18
D.24
【答案】B
【解析】假设2010年进口了2公斤,2010年进口金额是30元,2011年进口了3公斤,进口金额是30×(1+20%)=36,因此2011年进口价格是36÷3=12元/公斤。
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点拨】本题中,进口量是没有给出具体数值的,只有比例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设2010的进口量为2公斤,从而简化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