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种污水处理微生物菌相及指导意义
污水处理菌种的分类和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菌种的分类和污水处理一、引言污水处理是指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去除其中的污染物,使其达到排放标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过程。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见的菌种分类以及它们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
二、污水处理菌种的分类1. 厌氧菌厌氧菌是一类在无氧环境下生长和繁殖的微生物。
它们能够利用有机物质进行呼吸代谢,产生甲烷等气体。
在污水处理中,厌氧菌主要用于厌氧消化污泥的处理过程中,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减少污泥的体积和有机负荷。
2. 好氧菌好氧菌是一类在有氧环境下生长和繁殖的微生物。
它们通过氧化有机物质来获取能量和生长所需的碳源。
在污水处理中,好氧菌主要用于生化处理过程中,通过降解有机物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3. 厌氧-好氧菌厌氧-好氧菌是一类能够在厌氧和好氧环境下生长和繁殖的微生物。
它们在厌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甲烷等气体,同时在好氧条件下降解有机物质。
在污水处理中,厌氧-好氧菌主要用于厌氧-好氧工艺中,通过两个环境的交替,提高有机物质的降解效率。
4. 硝化菌硝化菌是一类能够将氨氮氧化为硝态氮的微生物。
它们在污水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将有机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态氮,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硝化菌一般分为氨氧化菌和亚硝酸盐氧化菌两类。
5. 反硝化菌反硝化菌是一类能够将硝态氮还原为氮气的微生物。
它们在污水处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将硝态氮还原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减少对水体的氮污染。
反硝化菌主要分为亚硝酸盐还原菌和亚硝酸盐氧化菌两类。
三、污水处理中菌种的作用1. 有机物质的分解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厌氧菌、好氧菌和厌氧-好氧菌能够分解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2. 氨氮的转化污水中的氨氮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硝化菌能够将氨氮氧化为硝态氮,从而减少对水体的氮污染。
污水处理常见微生物及指示

污水处理常见微生物及指示污水处理常见微生物及指示1. 引言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去除氮磷等污染物,帮助净化水体。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过程中常见的微生物及其指示作用。
2. 厌氧菌2.1 口袋菌属(Clostridium)口袋菌属是一类重要的厌氧菌,常见的有Clostridium botulinum、Clostridium perfringens等。
这些微生物能够在缺氧或低氧环境中繁殖,并进行有机物的分解和发酵作用。
它们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被广泛应用于厌氧消化系统、厌氧污水处理等。
2.2 硝酸盐还原菌(Denitrifying bacteria)硝酸盐还原菌是另一类重要的厌氧菌,它们能够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从而起到去除水体中氮污染的作用。
常见的硝酸盐还原菌有Pseudomonas、Bacillus等。
3. 好氧菌3.1 蓝藻属(Cyanobacteria)蓝藻属是一类光合作用菌,也是常见的好氧菌之一。
它们能够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
蓝藻属菌也能够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养分,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3.2 硝化菌(Nitrifying bacteria)硝化菌包括亚硝化菌和硝化菌两类。
亚硝化菌能够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而硝化菌则将亚硝酸盐进一步氧化成硝酸盐。
这些菌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对氨氮的去除起着重要的作用。
4. 指示作用4.1 水体富营养化指示水中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过量积累,并导致藻类大量繁殖的现象。
蓝藻属菌在水体富营养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水中检测到大量的蓝藻属菌,说明水体可能存在富营养化问题。
4.2 生化需氧量(BOD)指示生化需氧量(BOD)是反映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其中包括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消耗氧气的过程。
好氧菌和厌氧菌在水中生化需氧量的测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测量BOD值,可以评估水体的有机污染程度。
4.3 水质微生物监测指示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通过监测微生物的种群组成和数量变化,可以评估处理系统的运行状况和效果。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微生物的种类和作用1.1 厌氧菌:厌氧菌可以在无氧环境中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甲烷等有用气体。
1.2 好氧菌:好氧菌可以在有氧环境中将有机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1.3 光合细菌:光合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同时释放氧气。
二、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和要求2.1 温度:不同的微生物对温度有不同的适应范围,一般而言,微生物的适宜生长温度在20-40摄氏度之间。
2.2 pH值:不同的微生物对pH值有不同的适应范围,一般而言,微生物的适宜生长pH值在6-9之间。
2.3 营养物质:微生物需要适量的有机物质、氮、磷等营养物质来维持其正常生长。
三、微生物的处理过程3.1 初级处理: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如固体颗粒和悬浮物。
3.2 次级处理:通过生物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如厌氧消化池和好氧生物滤池。
3.3 高级处理:通过化学方法去除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和微生物,如氧化还原法和深度过滤法。
四、微生物的优势和挑战4.1 优势:微生物处理污水具有高效、低成本、环保等优势,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
4.2 挑战: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同时还需要对处理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以确保处理效果。
五、微生物在未来的发展趋势5.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微生物处理污水的技术将不断创新,提高处理效率和质量。
5.2 能源回收:微生物处理污水可以产生可再生能源,如甲烷等,未来有望实现能源回收利用。
5.3 智能化管理:通过智能化监控和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微生物处理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调控,提高处理效果。
结论: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和不同的处理过程,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
污水处理常见微生物及指示

污水处理常见微生物及指示污水处理常见微生物及指示:一、介绍:污水处理是一种将含有污染物的废水转化为可回用或可排放到环境中的过程。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污水处理微生物及其指示作用。
二、污水处理常见微生物:⒈细菌:细菌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最常见的微生物。
它们通过对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磷的转化来帮助净化废水。
常见的污水处理细菌包括:●好氧细菌:包括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它们分解有机物和氨氮等物质,将其转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厌氧细菌:包括产甲烷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它们能够在无氧环境中降解有机物,甲烷和硫化氢。
⒉真菌:真菌在污水处理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们能分解有机废物和油脂,并帮助维持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
常见的污水处理真菌包括:●发酵真菌:这种真菌能够分解有机废物,并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
●腐生真菌:它们可以分解废水中的油脂等有机物,并将其降解为无害物质。
⒊:是一种微小的病原体,它们能够感染污水中的细菌并破坏其功能。
因此,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监测和控制。
三、微生物指示剂的应用:微生物指示剂是指能够反映水质状况的微生物。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以判断废水净化效果和系统稳定性。
常见的微生物指示剂包括:⒈肠道菌群指示剂:这些指示剂一般用来表示废水中是否存在粪便污染。
常见的指示剂包括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等。
⒉好氧指示剂:这些指示剂一般用来判断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是否得到有效降解。
常见的指示剂包括亚硝酸盐还原菌和硝酸盐还原菌等。
⒊抗生素抗性菌群指示剂:这些指示剂一般用来评估废水中抗生素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常见的指示剂包括耐药细菌和多重抗药菌等。
附件:本文档附带有相关的研究数据和图表,供参考。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水污染防治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⒉废水排放标准:指污水处理过程中需遵守的废水排放标准,包括废水中各类污染物的限值要求。
⒊水环境质量标准:指用于评价水环境质量的各类指标和参数要求。
污水处理常见微生物及指示

污水处理常见微生物及指示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污水处理成为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任务。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和转化,降解污染物,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及其指示作用。
1. 好氧微生物好氧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和真菌,它们需要氧气进行生长和活动。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好氧微生物主要负责有机物的降解。
1.1 硝化细菌硝化细菌能够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是污水处理中重要的指标,可以反映出处理效果。
1.2 厌氧消化微生物厌氧消化微生物是指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生长和繁殖的微生物,主要包括厌氧细菌和甲烷菌。
它们能够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产生甲烷气体和其他有机物。
2. 厌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主要包括厌氧细菌和厌氧真菌,它们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进行生长和代谢。
2.1 厌氧消化细菌厌氧消化细菌能够分解有机物,产生甲烷气体和二氧化碳。
甲烷气体是厌氧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处理效果。
3. 反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能够利用废水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将有机物中的氧气还原为氮气。
反硝化过程是处理废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重要方式。
在处理过程中,反硝化细菌的存在和活动状态可以通过测量氮气的释放量来评估。
4.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有不同的能力和特点。
通过测量污水中微生物的存在和活动状态,我们可以了解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和效果,从而优化处理策略,提高处理效率。
以上是污水处理中常见微生物及其指示作用的介绍。
希望对您理解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重要性有所帮助。
污水处理常见微生物高清晰照片及说明

污水处理常见微生物高清晰照片及说明污水处理是一项关乎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的重要工作。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质、去除污染物和提高水质。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污水处理微生物,并附上高清晰照片和详细说明。
1. 厌氧菌(Anaerobic bacteria)- 照片:(插入厌氧菌的高清晰照片)- 说明:厌氧菌是一类生活在无氧环境中的微生物,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甲烷等可再生能源。
在污水处理中,厌氧菌常用于厌氧消化池中,通过分解有机废物来产生沼气。
2. 好氧菌(Aerobic bacteria)- 照片:(插入好氧菌的高清晰照片)- 说明:好氧菌是一类需要氧气生长的微生物,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质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在污水处理中,好氧菌常用于好氧处理池中,通过氧化有机物质来提高水质。
3. 硝化菌(Nitrifying bacteria)- 照片:(插入硝化菌的高清晰照片)- 说明:硝化菌是一类能够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的微生物,它们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硝化菌通常分为两类:氨氧化菌和亚硝酸氧化菌。
氨氧化菌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而亚硝酸氧化菌将亚硝酸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
这个过程被称为硝化,它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氨氮。
4. 反硝化菌(Denitrifying bacteria)- 照片:(插入反硝化菌的高清晰照片)- 说明:反硝化菌是一类能够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的微生物。
在污水处理中,反硝化菌常用于缺氧环境中,通过还原硝酸盐来去除水体中的氮气。
5. 蓝藻(Cyanobacteria)- 照片:(插入蓝藻的高清晰照片)- 说明:蓝藻是一类原核生物,它们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产生氧气。
在污水处理中,蓝藻常用于氧化池中,通过光合作用来提供氧气,促进好氧菌的生长。
6. 真菌(Fungi)- 照片:(插入真菌的高清晰照片)- 说明: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生物,它们能够分解有机废物并去除污染物。
污水处理菌种

污水处理菌种污水处理菌种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用于降解有机物质和去除污染物的微生物菌种。
污水处理是一种常见的环境工程技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处理污水,将其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净化水体,保护环境。
菌种的选择对于污水处理的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常见的污水处理菌种常见的污水处理菌种包括好氧菌、厌氧菌和蓝藻菌等。
- 好氧菌:好氧菌是指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代谢的微生物。
它们通过氧化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常见的好氧菌有: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
- 厌氧菌:厌氧菌是指在缺氧或者氧气极低的条件下进行代谢的微生物。
它们能够降解有机物质并产生甲烷等气体。
常见的厌氧菌有:甲烷菌、硫酸盐还原菌等。
- 蓝藻菌:蓝藻菌是一种光合作用细菌,它们能够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
蓝藻菌在污水处理中具有氮素去除和水体富营养化控制等重要作用。
2. 污水处理菌种的选择原则在选择污水处理菌种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适应性:菌种对于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污染物具有高度的适应性,能够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殖。
- 降解效果:菌种能够高效地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 生长速度:菌种的生长速度快,能够在短期内大量繁殖,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 抗冲击性:菌种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能够适应污水中的波动和负荷变化。
- 生态安全性:菌种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符合生态安全要求。
3. 污水处理菌种的应用案例污水处理菌种的应用案例有不少,以下是其中一些典型的案例:- 好氧菌的应用:在某污水处理厂中,通过添加好氧菌种,成功地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使得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保护了周边水体的水质。
- 厌氧菌的应用:某厌氧消化池中添加了厌氧菌种,能够高效地降解有机废物,产生甲烷等可再生能源,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污水生物处理法常见微生物照片及其指示作用高清图片

污水处理常见微生物照片各种形态及其指示作用微生物的指示作用微生物可以指示污泥性能,比如净化能力、是否老化、沉降效果、浓缩效果。
比如正常污泥轮虫、钟虫分布均匀,污泥絮状、黄褐色,而老化污泥轮虫大量出现,钟虫消失,污泥细碎、灰褐色。
污泥对数增长期,微生物活性高,但沉降性能不好。
变形虫(阿米巴)amoeba.变形虫,真核生物,又音译为“阿米巴”。
属于肉足亚门裸变亚纲变形目。
裸露;常为单核(有些种类多核);有线粒体;无鞭毛期;核分裂为核内有丝分裂;常为无性生殖。
细胞膜纤薄;由于原生质层的流动,使身体表面生出无定形的指状、叶状或针状的突起,称为“伪足”,身体即借此而移动。
身体的形状轮廓也会随伪足的伸缩而有变化。
伪足间可自由包围融合,借此包裹食物进行消化。
自然界常见的为大变形虫(Amoeba proteus)。
变形虫是能变形的,不过这种变形也是有限度的。
一些种类的变形虫能向四外伸出假足,以探查水中的化学成分,决定移动方向。
而有些种类根本没有假足。
他们猎食时覆盖它的猎物,把猎物裹起来,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食物泡,食物泡可以消化吸收猎物。
大多数变形虫对人体无害,但有几种变形虫能产生人类疾病:阿米巴痢疾,主要发生在贫穷国家。
变形虫食性广,单细胞藻类,细菌,小原生动物,真菌,有机碎片等皆是它们的食物.变形虫生命力强,在条件不好时,可以形成一个包囊(休眠体)度过难关.变形虫动态中的食物泡. 食物泡中充满了酶,用来消化猎物.消化过程很容易用显微镜观察。
food vacuole:食物泡 nucleus:细胞核动态中的食物泡变形虫的尾末端结构并非所有种类的变形虫都有尾末端,变形虫的尾末端结构还是amoeba proteus属于太阳虫目(Heliozoan)中间的圆形的东西是核,而细胞的外层部分有很多大的液泡。
太阳虫变形虫两个太阳虫在分享一顿美食。
可是不久其中的一个让出了食物,然后他们两个分开来。
图 C 显示许多太阳虫个体组成了群体,进行捕食多个太阳虫两个太阳虫草履虫2草履虫1栉毛虫2栉毛虫轮虫1轮虫2轮虫4轮虫3轮虫5轮虫6寡毛虫寡毛虫线虫1线虫2桡足钟形虫钟形虫2钟形虫3漫游虫Lionotus1漫游虫Lionotus2吸管虫Suctoria2吸管虫Suctoria1(特征:带有几根细长的吸管)群居的草履虫吸管虫Suctoria3固着型纤毛虫Peritricha1固着型纤毛虫Peritricha2固着型纤毛虫Peritricha3游泳型纤毛虫Holotricha2游泳型纤毛虫Holotricha3太阳虫受攻击的草履虫轮虫轮虫2轮虫3钟形虫钟虫分裂中累枝虫*********************************************************************** ******************污泥膨胀有一张污泥膨胀的照片,不大清楚,凑和着看吧大量的菌丝伸出菌胶团,菌丝形状稍弯,无分枝,长度在50um~200um之间,直径在0.7~1.4um之间,菌丝上有部分附着物,内有横隔,污泥结构变差*****************************************************************************菌胶团累枝虫显微镜下的颗粒污泥凝结核!~!~生物相镜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种污水处理微生物菌相及指导意义微生物在污水处理厂生化系统调试、后期稳定运行和工艺调整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污水处理指标作用,通过镜检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状况,可以获得该活性污泥的相关性状信息,对生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下面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4种微生物的特征、生活环境以及对污水处理的影响,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一、楯纤虫(Aspidisca)【名称】楯纤虫【分类】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本体】体长:25-40µm体宽:18-29µm【形态】体形小,甲呈三边的圆形,前端最狭小,后端最宽阔而平直,少许钝圆,背面凸出,前触毛4根,倾斜的列成一行,腹触毛3根,列在前半部,臀触毛5根,相当长而细,倾斜的排列在后部。
【生态】以细菌为食物,生态范围较广,但对化学物质极为敏感,可作为有毒物质判定的生物指标。
楯纤虫可作为水质处理良好的指示生物,大量出现时,处理水BOD大多在15㎎/l以。
但楯纤虫过多时,2000个/ ml以上,不断地在活性污泥翻来翻去,也会影响污泥的沉降效果。
【图片】二、板壳虫(Colepidae)【名称】板壳虫(Colepidae)【分类】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本体】长:55---65微米宽:28---32微米【形态】身体呈圆桶状榴弹形,中间少许膨大,体长和体宽的比率约为2比1。
形态固定不变,或多或少呈棕褐色;由外质形成的板壳有15---20行,板壳由横沟分成六段,每段形成一定形式和数量的“窗格”。
纤毛均匀地分布在全身,胞口位于最前端,为纤毛所围裹不易看到。
【生态】板壳虫能捕食藻类,小型鞭毛虫,以及小的纤毛虫,也吸食已经死亡的轮虫。
经常出现在BOD负荷较低,溶解氧浓度高,处理水BOD低的时候。
【图片】三、棘尾虫(Stylonychia)【名称】棘尾虫(Stylonychia)【分类】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本体】长:110---120微米宽:45---50微米【形态】体形呈长椭圆形,但二侧差不多平行,在口缘处有凹陷,纤毛系统有8根前触毛,5根腹触毛,5根臀触毛,臀触毛的两根明显的突出在体外,身体非常强直,后面3根尾触毛长而坚硬不动,背有短的刚毛。
行动不活泼,有时觅食时而停留,体内充满吸进去的藻类。
【生态】主要以摄食藻类、鞭毛虫为食物来源,有时也吃轮虫,在活性污泥中不常见,出现时处理水BOD通常较低。
【图片】四、游仆虫(Euplotes eurystomus)【名称】游仆虫(Euplotes eurystomus)【分类】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本体】长:135---230微米宽:75---98微米【形态】身体坚实,不会弯曲或改变形状,系宽阔的椭圆形,背面或多或少凸出,腹面扁平,后半部比前半部少许狭一些,后部浑圆,口缘区相当大而长,前触毛有7根,臀触毛5根,尾触毛4根,伸缩泡位于后半部右侧,大核呈很长的带形。
【生态】主要以鞭毛虫和纤毛虫为食料,有时也吞食单细胞藻类。
经常出现在较低BOD负荷时候,此时,处理后出水质BOD通常在10㎎/l左右,是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图片】五、小口钟虫(Vorticella micostoma)【名称】小口钟虫【分类】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本体】长:32-70微米宽:22-48微米口围直径:12-25微米柄长:20-380微米【形态】本体近似圆形,但它的长度通常仍显著地超过宽度,前端口围小而狭,膨大的中部最宽阔,从中部向前后两端逐渐细削,具有纤毛的口圆盘略小于口围。
内质呈乳白色或淡褐色,经常含有相当多的食泡,柄比较细长,柄内内有肌丝轴鞘,受到刺激时会伸缩。
以单独生活为主,很少有丛生习惯,游泳体呈瘦长的圆筒形,行动迅速。
【生态】以细菌为主要食料,同时也会掠食微型单细胞藻类,它最适宜的温度是25℃,若在35℃以上则会形成包裹或畸形,最后死亡,大量出现在处理水质较好的情况下,BOD多半在20㎎/l以下。
【图片】六、沟钟虫(Varticella conrallaria)【名称】沟钟虫(Varticella conrallaria)【分类】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本体】长:55---105微米宽:35---58微米口围直径:55---75微米柄长:100---550微米【形态】体形比较长的钟虫,也有近似圆筒形的,少数比较粗糙。
前端口围边缘较本体更宽阔,后端则向着柄逐渐细削,具有纤毛的口围盘大小和口围内缘相适应。
内质含有不少卵圆形的食泡,往往带一些黄色。
柄粗细适中,但相当长,柄内内有肌丝轴鞘,受到刺激时会伸缩。
很少单独生活,喜欢在一起丛生。
游泳体呈粗壮的圆筒形,行动迅速。
【生态】以细菌为食料,有时亦兼食单细胞藻类,大量出现在处理水质良好的时候,处理水BOD在15㎎/l以下。
【图片】七、独缩虫(Carchesium)【名称】独缩虫(Carchesium)【分类】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本体】80-125µm体宽:38-60µm柄总长:280-1500µm【形态】独缩虫的形体基本上和钟虫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它已形成群体。
由于分枝的柄肌丝轴鞘不是连续而是中断的,因此每一枝只能单独伸缩。
本体呈较长的钟形,前段最宽阔,一般长度和宽度比为2﹕1;虫体首柄或多或少向下弯转而倒悬。
【生态】以细菌为主要食料,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普通常见,对污水具有澄清促进作用。
独缩虫优势繁殖时处理水质良好,出水透明、清晰。
【图片】八、累枝虫(Epistylis)【名称】累枝虫(Epistylis)【分类】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本体】长95-160µm宽:30-40µm柄总长:200-250µm【形态】个体呈细长或近似圆筒形,其柄内因为没有肌丝轴鞘存在,根本不能收缩,体宽约在体长的1/2-1/3,前端口围较大,具有纤毛的口围盘小于口围,能显著的突出在口围边缘之外,内质呈乳白色,含有少量食泡,有一个伸缩泡相当大,位于前端,柄粗细适中,比较光滑。
【生态】以细菌为食物来源,特别喜好摄食大肠杆菌、假单胞杆菌等;在生物处理系统中,存在于生物膜中比存在于活性污泥中更多。
一般说来,当累枝虫出现时,处理后水质BOD相当低。
【图片】九、集盖虫(Opercularia coaractata)【名称】集盖虫【分类】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本体】长:45-56µm宽:19-23µm柄总长:50-118µm【形态】和累枝虫比较,主要不同处在口围边缘平直,决不会膨大的形成“缘唇”。
通常口围边缘还呈锯齿状的缺刻,本体近似梨形或卵圆形。
中部显著的膨大而最宽阔。
向前后两端或多或少瘦削,前端口围比较宽阔的中部为小。
围裹外质的表膜很光滑,看不见有膜纹的存在,内质呈乳白色,含有少量的食泡,柄相当细而柔弱,表面光滑,分枝系不规则的叉形;集盖虫群体不大。
【生态】以摄食细菌为食物来源,特别喜欢食链球菌、假单胞杆菌、枯草杆菌等,常在0.2-0.4㎏BOD/㎏MLSS/天的负荷,处理水质良好下出现。
【图片】十、跳侧滴虫(Pleuromonas)【名称】:跳侧滴虫【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本体】长:6---10微米,宽:3---5微米【形态】身体很小,一般呈肾形,两端浑圆,具有2根鞭毛.短一些的一根鞭毛无休止的摆动,对溶解氧缺乏比较敏感,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作很快的旋转行动。
【生态】滴虫以细菌为主要食料,就生态环境来讲适合在中污性和多污性的水体.大量的游离细菌在水中是其大量繁殖的基础条件,所以它的大量出现往往是高污泥负荷,污泥解体,菌胶团分解,处理水质透明度降低,COD,BOD指标上升。
【图片】十一:波豆虫(Bodo)【名称】波豆虫(Bodo)【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本体】长:11----15微米,宽:5-----7微米【形态】身体很小,呈卵圆形,前端有一少许弯转的突出“尖角”,后端浑圆。
两根鞭毛起源于前端从胞口内伸出。
鞭毛是活动器官同时也是食物收集器官,因此其活动性很强。
【生态】主要以细菌为食料,就生态习性而言它是a-中污性和多污性的种类。
是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的代表,经常出现在BOD负荷高并且溶解氧低的时候,它若数量上占优势则处理水浑浊,多半BOD在30mg/l以上。
【图片】十二、肾形虫(Colpoda)【名称】肾形虫【本体】长:32---48微米,宽:22---30微米【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形态】身体呈肾形,右缘是半圆形均匀弯曲,后端比较圆,在饥饿时后端比较细,口位于身体中间偏前的左缘中部,口前庭成一个较浅的洼窝;在口全身纤毛均匀,分布较稀.体内有分散的食物泡。
【生态】食物的来源以细菌为主,肾形虫喜好食大肠杆菌(Aerobacter aerogenes),锯杆菌(Serratia marcescens)最常出现在BOD负荷在0.7KG左右的高负荷条件下. 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出现较少.【图片】十三、草履虫(Parmecium)【名称】草履虫【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本体】长:180---300微米,宽:42-75微米【形态】草履虫在原生动物中属体形较大的一种,身体呈圆筒形,后半中间最宽阔,前半部腹面有一下凹的口沟,中沟底部有一椭圆形的胞口。
身体周围都均匀地布满着纤毛.后端的若干纤毛少许长一些;表膜下面外质比较透明,内质充满着颗粒状物质,食物泡比较多,伸缩泡两个一个位于体长四分之一处,另一个位于体长四分之三处。
【生态】其主要以细菌为食料,最适宜的生态环境是中污性和多污性.大量出现在几乎测不出溶解氧浓度的环境中,在活性污泥中每当净化程度较差的时候它会较多的出现.【图片】十四、表壳虫(Arcella)【名称】表壳虫(Arcella)【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本体】壳直径:100---150微米,壳高:50---75微米【形态】壳的背腹面观呈圆形,而似表盖;侧面观则腹部扁平,背面很平稳地高度凸出而使整个壳呈半圆形;壳的高度约为它直径的二分之一,壳通常呈褐色也有黄色的,偶然也有无色透明的壳,有指状伪足,从壳孔伸出,数目不会超过5个或6个;内质含有不少食泡和贮藏粒体。
【生态】表壳虫以植物性鞭毛虫和单细胞藻类为主要食物。
寡污性水体是它最适宜的生存环境,经常大量的出现在活性污泥低BOD负荷,污泥停留时间过长的情况下。
【图片】十五、尾丝虫【名称】尾丝虫【指示分类】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本体】长:30---50微米,宽:15--24微米【形态】身体呈细长的卵圆形,长度和宽度比约为2:1,通常前半部较后半部为狭;前端平截而常有少许下陷,是全身最狭处,后端宽阔较浑圆;外质表膜具有纵长的条纹,全身纤毛行列,在后端有一根很长的尾毛。
【生态】以细菌为主要食物来源,具有较高的生态耐性,在自然界中属于中污性种类;在活性污泥中经常出现在溶解氧低与高负荷的情况下,一般处理水BOD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