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标准-话题项目表

合集下载

小学英语课程要求

小学英语课程要求

小学英语课程要求篇一:小学英语课堂基本要求小学英语课堂基本要求(试行)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课堂教学应以活动为主要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应使用英语组织教学,为学生营造广泛的英语学习氛围。

还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多样的教学方式,但就一些基本环节应遵循下列要求:一、热身/复习活动(Warm-up/Revision)热身阶段主要是课堂和谐进程的前奏。

活动形式主要包括:歌曲、歌谣、小诗、游戏、故事、表演、角色扮演、日常交流、问答活动、复述课文、专题汇报等等。

教师在选择活动形式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适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活动,以求实效。

二、新学习项目呈现(Presentation)新学习项目呈现阶段是语言输入的最初阶段。

教师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将学生置于需要完成的任务情景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能动状态,触发学生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

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分步骤地进行学习,突出本课的新知(新单词和新句型等)。

1.字母的教学:必须在学生听清、听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模仿跟读,达到标准并能辨别的要求。

字母书写要规范。

2.词汇教学:教师要在一种能够使所学词汇的意思明了的情景中进行示范,同时介绍它的读音。

在这一步骤中,学生静听单词的发音,看教师用来表示所学词的意义的动作或图片等。

在听清听准后模仿,跟读、认读、拼读。

3.句型教学:必须使用图片、录音机、幻灯机等教具,创造多种情景进行教学,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机械操练到灵活运用,必须当堂掌握所教句型,并能把已学的词汇短语等语言材料,运用到这节课所教的句型中去。

4.对话教学:对话或课文给学生提供了实际运用语言的情景。

教师利用已学内容创设情景,学生眼看实物、动作、图片或幻灯片,同时耳听录音或教师说话,理解对话(课文)的意思,然后模仿说话,进行操练,首先要求学生能熟读,直至能扮演对话中角色进行对话。

2023年初中英语话题项目表

2023年初中英语话题项目表

2023年初中英语话题项目表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我国,英语教育已经成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在初中阶段,英语学习更是至关重要,设计一份富有话题性、体现时代特点的英语项目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二、项目表具体内容1. 关于科技的话题- 网络安全- 人工智能- 科技对健康的影响- 未来科技发展2. 关于环保的话题- 塑料污染- 绿色能源- 垃圾分类- 环保公益活动3. 关于文化的话题- 传统节日- 中西文化差异- 流行文化- 文化遗产保护4. 关于教育的话题- 教育公平- 优质教育资源分配- 课外活动- 教育创新5. 关于健康的话题- 饮食健康- 运动习惯- 心理健康- 社会健康问题6. 关于社会现象的话题- 网络侵权- 社交媒体与人际关系- 青少年成长问题- 传媒对社会的影响三、项目表的制定原则和方法1. 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确保话题的时代性和接地气。

2. 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为目标,选择具有广泛讨论空间和深度挖掘潜力的话题。

3. 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设计,例如小组讨论、写作比赛、主题演讲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项目表的实施与评估1. 实施阶段- 教师根据项目表的话题内容,组织相关课堂活动,如阅读、听力、口语练习等。

- 学生按照项目表的话题开展小组活动,展示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评估阶段- 教师通过学生的表现、作业和项目展示等形式进行综合评估。

- 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形成对自己学习成果的客观认识。

五、项目表的实际效果分析1.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文化包容性和社会责任感。

六、结语制定一份富有话题性且符合时代特点的初中英语项目表,可以有效推动学生的英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中主题的一二三级

英语课程标准中主题的一二三级

英语课程标准中主题的一二三级
英语课程标准中的主题分级是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水平和学习特点等因素,将主题分为三个级别。

一级主题包括:
1.家庭与朋友
2.学校与教育
3.日常生活
4.兴趣与爱好
5.节日与文化
6.自然与环境
7.健康与饮食
8.旅游与交通
9.购物与消费
10.科学与技术
二级主题是在一级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例如在“家庭与朋友”这个主题下,二级主题可以包括“家庭成员”、“亲戚关系”、“朋友关系”等。

三级主题是在二级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例如在“学校与教育”这个主题下,三级主题可以包括“学校课程”、“学科介绍”、“考试与成绩”等。

不同级别的主题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对于一些语言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选取较低级别的主题进行学习,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逐渐过渡到更高级别的主题。

同时,不同级别的主题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灵活的教学选择,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选择适合的主题进行教学。

PEP小学英语功能意念、话题项目表

PEP小学英语功能意念、话题项目表
2.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 it’s rainy in spring.
3.Is it rainy in fall? Yes, it is. / No, it’s windy.
4.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Guangzhou? It’s hot.
2.What’s that? It’s a pink lamp.
3.Is this a panda? Yes, it is / No, it isn’t.
4.Is that a black pillow? Yes, it is / No, it isn’t.
5.What are these / those? They’re pears.
U1,U5-U6, B1
U5, B1
★★★
3
询问姓名、年龄等
1.what’s your (his, her)name ?
2.How old are you? I’m ten.
3.How old is he / your brother(sister)? He (she ) is seven.
U6,B1
U10,B1
★★★
4
询问能力
1.Can you read? Yes,Ican. What about you?
No,Ican’t. ButIcan fly.
U3,B1
★★★
5
谈论职业
1.Whatdo you do? I’m a nurse.
2.What does she do? She’s a doctor.
We’re going to stay in a hotel.
U10,B8

2022年《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新增修订部分)

2022年《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新增修订部分)

2022年《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新增修订部分)如下:
从目录上来看,新课标增加了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删除了分级标准;课程目标中增加了“核心素养内涵”;实施建议改为了课堂实施,其中还增加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附录中增加了“核心素养学段特征”,删除了“功能意念项目表”“话题项目表”“评价方法与案例”“技能教学参考建议”“课堂用语”。

新课标设置了预备级对1~2年级的学习活动作了明确要求,并在一到三级每一级后面设置了一个“+”级别,“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选择”,鼓励每个学生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对比2011版课标,新课标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如在阅读这一项,旧课标的要求是7个,而新课标将阅读和听力放在一起,普通要求是13个。

同时,增加了三个“+”考察细分项,分别是:理解语篇中显性或隐性的逻辑关系;根据重复、解释和停顿,理解话语意思;理解非文字资源表达的意义。

评价建议中的学业水平考试(新增):学业水平考试依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建议和学业质量标准等命题,遵循导向性、科学性、规范性和适宜性原则;试题基于学业质量标准划分为低、中、高三级水平,对学生作出准确、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新增)
1.凝聚智慧,建立教师学习和研究共同体;
2.更新理念,把握课程标准的内容精髓;
3.研读教材,开展基于学情的精准教学;
4.聚焦课例,开展反映真问题的小课题研究;
5.坚持反思,促进自身专业可持续发展;
6.深入课堂,扎根实践,改进教学;
7.拓宽渠道,创新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机制,提升教师课程育人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2)一、课程性质 (2)二、课程基本理念 (2)三、课程设计思路 (4)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6)一、总目标 (6)二、分级目标 (7)第三部分分级标准 (8)一、语言技能 (9)二、语言知识 (13)三、情感态度 (15)四、学习策略 (16)五、文化意识 (18)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19)一、教学建议 (19)二、评价建议 (23)三、教材编写建议 (26)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27)附录1语音项目表 (30)附录2语法项目表 (31)附录3词汇表(小学) (34)附录4功能意念项目表 (41)附录5话题项目表 (43)附录6课堂教学实例(小学) (46)附录7评价方法与案例(小学) (56)附录8技能教学参考建议 (72)附录9课堂用语 (82)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呈现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态势。

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与义务。

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学习和使用英语对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增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他们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奠定基础。

新时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新发展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新时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新发展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新时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新发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近期国家颁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让我们一起看看,课程标准进行了哪些修改,以便为我们英语教学和学习提供指导和参考。

从目录上看,新课标增加了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课程目标中增加了核心素养内涵。

删除了分级标准;实施建议改为了课程实施,其中增加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附录中增加了“核心素养学段特征”,删除了“功能意念项目表”“话题项目表”“评价方法与案例”“技能教学参考建议”“课堂用语”。

具体内容变动如下:1 课程目标1.1 核心素养内涵(首提)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

1.2 学段目标2011版英语课程分级体系为五级,并对1-5级分级目标进行了描述。

2022版将之前的分级目标调整为学段目标,各学段设有相应的级别。

2. 课程内容(新增)2011版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评估学生。

2022版新课标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个要素构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分三级呈现。

一、二、三级分别为3-4,、4-6、7-9年级。

值得注意的是,新课标在一到三级每一级后面增设了“+”级别,为学而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选择,鼓励每个学生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2.1 内容要求1) 主题: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范畴。

2)语篇,包括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文本。

语篇类型体现基础性、通用性和适宜性。

3)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

4)文化知识:包含物质文化知识、非物质文化知识。

5)语言技能:包含理解性技能(听、读、看)和表达性技能(说、写)。

由2011版的听说读写进行了归类,按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要求对各级语言技能要求进行了明确阐述。

对听说读写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三级-9年级为例,增添了每周不少于30分钟的视听活动和三级+的内容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话题项目表

【英语】《课程标准》话题项目表

《课程标准》话题项目表1. 个人情况(Personal background)2. 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Family, friends and people around)3. 居住环境(Living environment)4. 日常活动(Daily routines)5. 学校(School)6. 个人兴趣(Personal interests)7. 情感与情绪(Feelings and moods)8. 个人交往(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9. 计划与安排(Plans and arrangements)10. 节假日活动(Festivals, holidays and celebrations)11. 购物(Shopping)12. 饮食(Food and drinks)13. 卫生与健康(Hygiene and health)14. 安全与救护(Safety and first aid)15. 天气(Weather)16. 文娱与体育(Recreation and sports)17. 旅游与交通(Travel and transport)18. 通讯(Communication)19. 语言学习(Language learning)20. 自然(Nature)21. 世界与环境(The world and the environment)22. 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Popular science and modern technology)23. 历史与社会(History and society)24. 故事与诗歌(Stories and poems)2016年泉州卷第三部分阅读理解(A、B、C、E篇每小题10分,D篇每小题10分,满分10分)本语篇介绍意大利北部的一座古老城市——Siena, 考查的话题是《课程标准》第23个“历史与社会”。

51. Siena is an old city in the north of Italy. It began with agroup of people living on its hills over 2,900 years ago.Around the year 1100, Siena became an important businesscenter in Italy. In 1472, the first bank of the world was built inthis city and has been doing business ever since.Today Siena is famous for keeping its"old face". For example, its city walls, which helped keep the city safe in the past, are hundreds of years old now and look almost the same as before. Also,many old buildings are seen at the Piazza del Campo, the most important meeting place of the city. Few things have really changed in this center of public life for hundreds of years. Now people still go to the open space for sharing news, shopping, or playing sports. There is one more thing that helps keep Siena's old face: cars cannot enter the city most of the time.True, Siena is old, but it's beautifully old. People are welcome to visit this beautiful city and walk into the past.B、C两篇,根据短文内容,从每小题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本语篇是一个寓言故事,属于《课程标准》第24个话题“故事与诗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课程标准-话题项目表
(这是新颁布课标的话题项目表,尽量选用二级名称作为话题名称,请勿自造话题名称。


1.个人情况(Personal background)
(1) 个人情况(Personal information)
(2) 家庭信息(Family information)
(3) 学校信息(School information)
(4) 兴趣与爱好(Interests and hobbies)
(5) 工作与职业(Jobs and careers)
2.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Family, friends and people around)
(6) 家人和亲友(Family and relatives)
(7) 朋友(Friends)
(8) 其他人(Other people)
3.周围的环境(Personal environment)
(9) 房屋与住所(Houses and apartments)
(10) 居室(Rooms in homes)
(11) 家具和家庭用品(Furniture & household items)
(12) 社区(Community)
4.日常活动(Daily routines)
(13) 家庭生活(Life at home)
(14) 学校生活(School life)
(15) 周末活动(Weekend activities)
5.学校(School)
(16) 学校设施(School facilities)
(17) 学校人员(People at school)
(18) 学习科目(School subjects)
(19) 学校活动(School activities)
6.个人兴趣(Personal interests)
(20) 游戏与休闲(Games and leisure)
(21) 爱好(Hobbies)
(22) 娱乐活动(Entertainments)
(23) 旅游(Tourism)
7.情感与情绪(Feelings and moods)
(24) 情感(Feelings)
(25) 情绪(Moods)
8.人际交往(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s)
(26) 社会行为(Social behaviours)
(27) 合作与交流(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9.计划与安排(Plans and arrangements)
(28) 计划(Planning)
(29) 安排(Arranging)
10.节假日活动(Festivals, holidays and celebrations)
(30) 节日与假日(Festivals and holidays)
(31) 庆祝活动(Celebrations)
11.购物(Shopping)
(32) 购物计划(Shopping planning)
(33) 商品(Goods)
(34) 选择(Selecting)
(35) 付款(Payment)
(36) 个人喜好(Personal preference)
12.饮食(Food and drink )
(37) 食物(Food)
(38) 饮料(Drinks)
(39) 饮食习俗(Eating customs)
(40) 点餐(Ordering food and drink)
13.卫生与健康(Hygiene and health)
(41) 身体部位(Parts of body)
(42) 体育健身(Physical fitness and exercise)
(43) 个人卫生(Personal hygiene)
(44) 疾病(Illnesses)
(45) 健康饮食(Health diet)
(46) 医疗(Medical care)
14.安全与救护(Safety and first aid)
(47) 安全守则(Safety rules)
(48) 意外(Accidents)
(49) 急救(First aid)
(50) 自我保护(Self protection)
15. 天气(Weather)
(51) 天气情况(Weather conditions)
(52) 天气预报(Weather report)
(53) 衣着与天气(Appropriate dressing for the weather)
16.文娱与体育(Recreation and sports)
(54) 电影与戏剧(Movies and theatre)
(55) 音乐与舞蹈(Music and dance)
(56) 体育与赛事(Sports and matches)
17.旅游与交通(Travel and transport)
(57) 旅行(Travel)
(58) 交通运输方式(Modes of transportation)
(59) 交通标志(Traffic signs)
(60) 使用地图(Reading maps)
18.通讯(Communications)
(61) 写信(Writing letters)
(62) 打电话(Making phone calls)
(63) 使用互联网(Using the Internet)
19. 语言学习( Language learning)
(64) 语言学习经历(Language learning experiences)
(65) 语言与文化(Language and culture)
(66) 语言学习的策略(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67) 体态语(Body language)
20.自然(Nature)
(68) 动物和植物(Animals and plants)
(69) 山川与河流(Mountains and rivers)
(70) 季节(Seasons)
(71) 宇宙(Universe)
(72) 人与自然(Man and nature)
21.世界与环境(The world and the environment)
(73) 国家与民族(Countries and nationalities)
(74) 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75) 人口(Population)
22.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Popular science and modern technology)
(76) 数字与数据(Figures and data)
(77) 科普知识(Popular science)
(78) 发明与技术(Inventions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79)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23.历史与社会(History and society)
(80) 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History of China and the world)
(81) 著名人物(Famous people)
24.故事与诗歌(Stories and poems)
(82) 故事(Stories)
(83) 诗歌(Poems)
(84) 短剧(Short plays)
(85) 作家(Writers)
人生渺如尘埃,小如露珠,寻常如泥土,从不可知处而来,到不可知处而去。

我们用灵魂结伴身体,走过这短暂的一朝一夕的寒暖,踏过流年的坎坷与花香,便是在世间真正的来过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