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气体收集利用填埋场气体组成与性质垃圾填埋共19页文档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1:引言1.1 目的和背景本文档旨在提供垃圾填埋场设计的详细说明,以满足环境保护和垃圾处理的需求。
1.2 术语和缩略语在本文档中,以下术语和缩略语适用:- 垃圾:指待处理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 垃圾填埋场:指用于垃圾填埋和处理的特定地区。
- 固体废弃物管理:指对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等过程的组织和管理。
- 监测:指对垃圾填埋场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以确保环境和公共健康的保护。
2:规划与布局2.1 选址- 所选址应远离居民区和环境敏感区,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2 地形和地质条件- 详细描述所选址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包括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流情况等。
2.3 大小和容量- 根据垃圾处理需求和预测数据,确定填埋场的总面积和容量。
2.4 垃圾分类和处理区域划分- 将填埋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用于垃圾分类和不同处理方法的实施。
3:工程设计3.1 垃圾填埋方法- 详细描述填埋方式,包括开挖、覆盖、压实等步骤。
3.2 排水系统设计- 设计适当的排水系统,以防止雨水渗入填埋区域,并收集和处理排水。
3.3 气体收集与处理系统设计- 设计气体收集系统,以收集并处理填埋产生的有害气体。
3.4 环境保护设施设计- 包括垃圾填埋场围护墙、垃圾污水处理设备和垃圾渗沥液收集系统等。
4:监测和评估4.1 环境监测- 设计环境监测程序,对填埋场周围的土壤、地下水和空气质量进行定期检测。
4.2 填埋场运营评估- 设计填埋场运营评估程序,对填埋场的运营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审核。
5:废物处理计划5.1 废物收集与运输- 设计清理和收集垃圾以及运输到填埋场的系统和程序。
5.2 垃圾分类和处理- 设计分类和处理垃圾的系统和流程,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可降解垃圾的处理方法。
5.3 垃圾填埋场维护- 设计填埋场维护程序,包括垃圾覆盖、压实和维护设施等方面的工作。
6:风险评估和管理6.1 灾害风险评估- 评估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对填埋场的影响,包括地震、洪水等。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doc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1 总则1.0.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贯彻国家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和法规,保证卫生填埋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安全卫生、防止污染,填埋气体尽可能收集利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的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及作业管理。
1.0.3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应不断总结设计与运行经验,在汲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及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经充分论证,可采用技术成熟、经济合理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提高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的水平。
1.0.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填埋库区compartment填埋场中用于填埋垃圾的区域。
2.0.2垃圾坝retaining wall建在垃圾填埋库区汇水上下游或周边,由粘土、块石等建筑材料筑成,起到阻挡垃圾形成填埋场初始库容的堤坝。
2.0.3人工合成衬里artificial liners利用人工合成材料铺设的防渗层衬里,如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等。
采用一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单层衬里;采用二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双层衬里。
2.0.4复合衬里composite liners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防渗材料复合铺设的防渗系统。
2.0.5盲沟leachate trench位于填埋库区底部或填埋体中,采用高过滤性能材料导排渗沥液的暗渠(管)。
2.0.6集液井(池)leachate collection well在填埋场修筑的用于汇集渗沥液,并可自流或用提升泵将渗沥液排出的构筑物。
2.0.7调节池equalization basin在污水处理系统前设置的具有均化、调蓄功能或兼有污水预处理功能的构筑物。
2.0.8填埋气体landfill gas填埋体中有机垃圾分解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垃圾填埋气体的收集利用填埋场气体的组成与性质垃圾填埋

• 主动式收集系统
– 水平收集系统
填埋场水平抽气管(沟)示意图
5、LFG净化与利用
• LFG的净化
– 脱水 – 脱CO2 – 脱H2S – 脱O2 – 脱N2 LFG的利用
燃料
发电、产热 民用燃气
• (3)就地使用 • 最简单的利用方法是用管道将回收的 LFG从采集点 输送到临近的使用地。在输送给使用者前,LFG必 须经干燥和(或)过滤,去除冷凝液和粉尘,使之 变为达一定清洁度的甲烷浓度为 35%~50%的气体。 • (4)管道注气 • 如果找不到当地的使用者,管道输送是一种适宜的 选择。若附近有输送中等质量LFG的管道,将气体 处理,干燥并除去腐蚀杂质,加压到管道压力便可 注入LFG的输送管道。中等质量的LFG甲烷浓度为 50%,具有明显的能源价值。为得到高质量的LFG, 需要回收气体中的二氯化碳并去除微量杂质,该处 理过程较为困难,费用更贵。 • (5)发电
第四节
• • • • •
垃圾填埋气体的收集利用
填埋场气体的组成与性质 垃圾填埋气体的产生过程 LFG产生量的估算 LFG收集系统 LFG净化与利用
1、填埋场气体的组成与性质
• 填埋气(LFG)
– 指在填埋垃圾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在微生物作 用下的产物。 – 填埋气的主要组成
• NH3、CO2、CO、H2、H2S、CH4、Cl2和O2等。 • 特征:温度43~49°C,相对密度1.02~1.06,高位 热值15630~19537kJ/m3。
仅适用于估算较大规模的产气量
• Marticorena经验模型
D
n
MP t 0 exp( ) td td
填埋场气的收集与利用

填埋场气的收集与利用填埋场气(Landfill Gas)是指在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包括甲烷、二氧化碳、氮气、氧气等。
填埋场气的收集与利用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温室效应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填埋场气收集与利用的详细分析。
一、填埋场气的收集填埋场气的收集是填埋场气利用的前提。
一般来说,填埋场气的收集方式有以下几种:1.被动收集系统:被动收集系统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填埋场气收集方法。
该系统利用垃圾填埋层中的自然渗透通道,将填埋场中的气体导出,然后通过管道导入储存设备或燃气发电机。
被动收集系统的优点是成本低、操作简单,但需要较长的渗透时间和较大的场地面积。
2.主动收集系统:主动收集系统是一种更高效、更可控的填埋场气收集方法。
该系统通过在填埋场表面设置专门的收集井或导气管道,将填埋场中的气体导出,然后通过管道导入储存设备或燃气发电机。
主动收集系统的优点是收集速度快、可控性强,但需要较高的建设和运行成本。
3.综合收集系统:综合收集系统是一种将被动收集和主动收集相结合的填埋场气收集方法。
该系统在被动收集的基础上,增加主动收集设施,以提高气体收集速度和效率。
综合收集系统的优点是结合了被动收集和主动收集的优点,但需要较高的建设和运行成本。
二、填埋场气的利用填埋场气的利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温室效应。
填埋场气的利用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能源利用:填埋场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它们都可以作为能源来使用。
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可以用于燃气发电、燃料电池等领域;二氧化碳也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能源,可以用于生产甲醇等化学品。
因此,将填埋场气转化为能源进行利用,可以减少垃圾填埋场的废弃物排放,同时也可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环保利用:填埋场气中的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将填埋场气进行环保利用,例如用于生产甲烷抑制剂等环保产品,可以有效地减少甲烷的排放,对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19卫生填埋第4次

影响
埋气体迁移通过土壤时, 埋气体迁移通过土壤时,可使植物根部的氧被其取 ,在植被覆盖的地方发生植被的减少和侵蚀。 在植被覆盖的地方发生植被的减少和侵蚀。
的好处
气体中甲烷含量一般在50%以上。甲烷的可燃烧性 以上。 气体中甲烷含量一般在50%以上
图6-1填埋气体产生经历的过程 填埋气体产生经历的过程
=0.7m3 填埋气体 (O℃,1atm , 即 101325Pa) ℃ 机物
位质量垃圾中有机组分的 TOD 以及填埋垃圾总量 , 就可以计算出填
η有机物 CTODVTOD
填埋场理论产气量; 填埋场理论产气量;m3;
水率 ( 质量分数 ),%; , ;
中有机组分的含量(质量分数 , 干重 干重)。 中有机组分的含量 质量分数),%(干重 。 质量分数
体的产生过程大致可分为下述五个阶段 ( 见图 6-1) 。 —初始调整阶段 初始调整阶段 解有机组分在被放置到填埋场后很快就发生微生物分解反应。 解有机组分在被放置到填埋场后很快就发生微生物分解反应。此阶段的 其原因是有一定数量的空气随垃圾体夹带进入填埋场内。 下进行的 , 其原因是有一定数量的空气随垃圾体夹带进入填埋场内。使
估算法
法是依靠经验和参考其它类似填埋场的数据, 法是依靠经验和参考其它类似填埋场的数据, 并结合给定填埋场的场地 组成、降解速度、垃圾填埋量和场地的最大容量等有关数据进行填埋气 组成、降解速度、
粗估法
指利用己运行的类似项目中观察到的垃圾量和填埋气体产生量之间的关 率的方法。例如,假设每吨垃圾产生6m3的填埋气体,则填埋场气体产 的填埋气体, 率的方法。例如,假设每吨垃圾产生 的填埋气体 垃圾量( ) 垃圾量(t /a)×6(m3/ t)。 ( )。
(完整word版)《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_17—2004)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212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17-2004,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2、4.0.2、6.0.1、8.0.1、8.0.3、8.0.5、8.0.6、10.0.5、11.0.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行业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4年2月19日1总则1.0.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贯彻国家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和法规,保证卫生填埋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安全卫生、防止污染,填埋气体尽可能收集利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的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及作业管理。
1.0.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应不断总结设计与运行经验,在汲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及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经充分论证,可采用技术成熟、经济合理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提高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的水平。
1.0.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填埋库区compartment填埋场中用于填埋垃圾的区域。
2.0.2垃圾坝retaining wall建在垃圾填埋库区汇水上下游或周边,由粘土、块石等建筑材料筑成,起到阻挡垃圾形成填埋场初始库容的堤坝。
2.0.3人工合成衬里artificial liners利用人工合成材料铺设的防渗层衬里,如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等。
采用一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单层衬里;采用二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双层衬里。
2.0.4复合衬里composite liners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防渗材料复合铺设的防渗系统。
生活垃圾填埋技术PPT课件

基础设施搭建
环境评价
建设临时道路、施工便道、排水沟等基础 设施,为填埋作业提供便利条件。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填埋场建设和运 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垃圾填埋操作流程
垃圾运输
Hale Waihona Puke 分层压实将生活垃圾从产生地运 输至填埋场,注意控制 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对垃圾进行分层压实, 减小垃圾体积,增加填
人工填埋场是指通过人工设计和建设而成的填埋场,其优点是场地选择灵活、防渗 性能好、安全性高,但缺点是投资大、建设周期长。
03 生活垃圾填埋技术流程
垃圾填埋前的准备
场地选择
规划设计
选择地势平坦、地质稳定、远离水源和居 民区的场地,并进行环境评估和地质勘察 。
根据垃圾处理需求,设计合理的填埋场布 局、排水系统、防渗漏措施等,确保填埋 场的安全和环保标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类处理。
填埋周期
该填埋场的填埋周期为10年左右, 到期后需要进行封场和生态恢复。
运行管理
该填埋场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负责垃圾的收集、运输、填埋和
监测工作。
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土壤污染
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可能渗透到 土壤中,对土壤造成污染。
水体污染
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可能随雨水 流入附近水体,对水体造成污 染。
大气污染
填埋过程中可能产生恶臭气体 ,对周围大气造成污染。
生态破坏
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行可能破坏 周围的生态环境,影响生物多
样性。
06 生活垃圾填埋技术的发展 趋势与展望
垃圾填埋技术的发展趋势
减量化
通过提高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率,降低填埋量,减少对土地资源 的占用。
垃圾填埋气甲烷精选全文

用于管道天然气
经过净化提纯后并入城市燃气管道, 特别 是在天然气价格高的地区适宜使用。
香港地区的填埋气, 就是把填埋气净化提 纯后注入城市燃气管道来进行利用。实 践证明, 用作燃气对于天然气价格高的地 区经济效益较好。
用作汽车燃料
经科学试验及实践证明, CH4 含量超过 50% 的CH4和CO2 混合气体, 可替代汽油作为汽 车燃料。此项技术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装备 技术商业化。压缩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目前 正逐步为市场所接受, 填埋气由于受到生产 量的限制, 很难达到商业化规模经营。目前 可选择的主要用户是专用垃圾运输车辆, 其 优点是无需在填埋场外再建加气站,可大幅度 降低燃气的成本。
(1)垃圾体含水量与渗滤液回灌 填埋场中多数有机物必须经过经过水解成为溶
于水的颗粒才能被微生物利用产生甲烷,填埋 场中水分的运移有助于营养物质、微生物的运 移,加快产气。适宜产生甲烷垃圾体湿度范围 在50%~70% 渗滤液回灌增加填埋场堆体内的湿度,不仅可 以改善渗滤液的水质,降低渗滤液中BOD、COD 及重金属的浓度,而且可以加速填埋堆体的稳 定
二、产气量的主要决定因素
(2)垃圾体内温度
填埋场中微生物的生长对温度比较敏感,因此,填埋场产气 速率与温度也有一定关联。大多数产甲烷菌是嗜中温菌,在 15~45C可以生长,最适宜温度范围是32~35C,温度在 10~15C以下时,产气速率会显著降低。
(3)垃圾中的营养物质成分
填埋场中微生物的生长代谢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包括C、O、 H、N、P及一些微量营养 物质,通常填埋垃圾的组成都能满足 要求。研究指出,当垃圾的C/N比在20/1~30/1之间时,厌氧 微生物生长状态最佳,即产气速率最快。
六、填埋气体能源化利用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