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杂交改良技术

合集下载

羊改良品种存在的问题及改良技术介绍

羊改良品种存在的问题及改良技术介绍

羊改良品种存在的问题及改良技术介绍很多肉羊养殖户在长期养殖过程中一直沿用传统养殖模式,自然交配、无序杂交,使得本地肉羊的生产性能逐渐下降。

为了进一步发挥肉羊的生产性能,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就需要做好本地羊的品种改良工作。

那么羊改良品种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很多肉羊养殖户在长期养殖过程中一直沿用传统养殖模式,自然交配、无序杂交,使得本地肉羊的生产性能逐渐下降。

为了进一步发挥肉羊的生产性能,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就需要做好本地羊的品种改良工作。

那么羊改良品种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羊改良品种存在的问题1、饲料来源缺乏、饲养方式落后有些地区受地理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饲养的草料十分缺乏,为了能够满足养殖需求,必须到其他地方购买,这不仅增加了费用,而且影响了当地的羊产业发展。

再加之,现在依然有大部分养殖户应用的是传统的粗放饲养方式,所使用的饲养草料都未能进行精细化加工,这使得草料浪费严重,同时也增加了饲养的成本。

然而有的地方没有充分的利用农副产品这方面的蛋白质精料,致使得饲料开发利用方面更加困难。

2、育肥轻繁育现象较突出在羊的饲养繁殖中,有的农户对母羊的繁育观念淡薄,不结合科学的生产管理,对怀孕母羊和初生羔羊管理不善,导致在繁育的过程中没有什么较大的收获,从而放弃繁育扩大生产的理念,进而重育肥轻繁育的现象。

由于育肥羊周期短、见效快、利润高,饲养生产母羊见效慢,很多养殖场和合作社都倾向育肥羊,自繁自育的很少,这样导致了畜牧业发展的后劲不足。

二、肉羊品种改良技术1、引用科学父本品种从现阶段肉羊改良的实际状况来看,优良的肉羊品种相对较少,在肉羊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都会运用较为优秀的父本品种与当地的品种进行合理快速的杂交,进而来达到品种改良的目的,所以肉羊父本的选择是最为重要的。

肉羊父本一定要选用体格大、生长速度快、肉品质量好以及肉用性能强的品种。

通过不断地摸索以及实验证明,萨福克羊、杜泊羊和特克赛尔羊等一些肉羊公种,经过纯繁以及杂交后,都可以得到更加优良的后代,特别是在肉用性能上有着非常明显的提升。

肉羊品种生产常用杂交方式分析

肉羊品种生产常用杂交方式分析

肉羊品种生产常用杂交方
式分析
肉羊杂交在生产上主要利用二元或三元杂交方式进行肉羊生产。

一、二元杂交用生产性能优良的肉用羊品种作父本,用本地羊作母本,杂交一代通过育肥进行肉羊生产。

如用夏洛莱改良小尾寒羊就是二元杂交。

二、三元杂交以本地羊做母本(如小尾寒羊),选择肉用性能好的羊,(如无角多塞特)作第一父本,利用其早熟、体型大、繁殖率较高、生产快等特点,与小尾寒羊母羊交配,生产体格大、繁殖率高和沁乳性能好的F1母本,作为羔羊肉生产的母本,F1公羊则直接肉用。

再选择羔羊出生重大,前期生长快、体重大、瘦肉多的肉用品种(如夏洛莱或萨福克)作为终端父本(第二父本,也可用第一父本公羊作为第二父本)与F1杂交母羊交配,F2全部用作肥羔生产。

其结果是产羔率较高,羔羊继承亲代体大、健壮、肉用性能好(生长快、产肉多)
的特点。

三、级进杂交要改变一个品种的生产方向,以改良品种大部分特性代替原有品种特性,应用级进杂交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级进杂交是两个品种杂交后,从第一代杂种开始和以后各代所产生杂种母羊继续用同一改良公羊交配到3-5代,使杂种后代的性能和特点基本和改良品种相似。

至于杂交要级进多少代、改良品种血液含量应占多少,则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育种目标而定。

当杂种基本上达到育种目标时,杂交即可停止,改为自群繁育。

级进杂交所形成的群体可以有两种归宿:一是归属到原来改良品种中去,另一是育成新品种。

肉羊的杂交技术

肉羊的杂交技术

肉羊的杂交技术黄 红(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 161005)摘要:杂交可以将不同种群的优良特性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亲本原来不具备的表型特征,且能提高杂交种后代的生活力。

因此,在肉羊育种和生产实践中,杂交广泛用来改良低产品种和培育新品种,产生杂交优势以获得养羊业的最佳经济效益。

关键词:肉羊;杂交;技术1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运用杂交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特性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新品种。

1.1 级进杂交级进杂交指利用优良品种种公羊与被改良品种的母羊杂交,所生后代杂种母羊继续每代与改良品种公羊交配,直到获得理想型羊群后,自群繁育,固定优良性状,培育出新品种。

级进杂交常用于改变那些生产性能低,或生产类型不能满足国民经济需要的品种。

1.2 导入杂交导入杂交指在保留原有品种主要特性和优良品质的前提下,适当导入外血,以克服原有品种某些缺点的杂交育种方法。

1.3 育成杂交当原有品种不能满足需要,又无别的品种可代替时,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进行杂交以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育成杂交没有固定杂交模式,可根据育种目标的要求,采用级进杂交、多品种交叉杂交相结合等方法,以达到育成新品种的目的。

2 经济杂交经济杂交是利用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具有生活力强、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产品率高等优势,进行优质高效肉羊生产的一种杂交繁育技术手段。

2.1 简单杂交用两个品种杂交一次,产生的一代杂交种公、母羊全做经济羊利用。

这次杂交技术常用于肉羊生产中,在黑龙江地区通过对引进的国外优良肉羊品种与当地细毛羊、半细毛羊的经济杂交试验总结出适合于黑龙江地区发展的肉羊杂交最佳模式。

德国肉用美利奴与当地细毛羊的杂交组合最为显著,其次为特克赛尔羊和萨福克羊与当地细毛羊的杂交组合。

2.2 三元杂交先用两品种杂交生产的杂种母羊,再与第三个品种的公羊杂交,产生的三品种杂交公、母羊及两品种杂种公羊全部供经济利用。

2.3 轮回杂交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逐步代轮流杂交,各世代的杂种母羊,除选留一部分优秀个体与其他品种杂交外,其余杂种母羊和全部杂种公羊都做经济利用。

推广肉羊多胎、多羔技术是羔羊育肥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推广肉羊多胎、多羔技术是羔羊育肥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S p e c i a l R e p o r t专 题报道
工 企 业 回收 羔羊成 本 ,回收活 羊价 格高 。服 务体 系
术 ,此技术 是 通过 外用 药物 人工 控制 几百 只甚 至上
不完善 , 养殖户对品种改 良思想意识不高 ,养殖户 也知道杂交 改良好 ,是养羊业的必然趋势 ,但是需 要天天试情和人工授精 ,增大劳动力的开支。同时 发情不集中,产羔阶段时间长 ,饲养管理分散 ,难 以形成组织化 、集约化 ,使养殖效益难 以提高。 加工企业没有稳定货源 ,设备闲置时间长 ,很 多 养 殖场 出现 了无羊 可 养 和进 羊 渠 道 紧 张 的局 面 。 大部分企业处于亏损和倒 闭状态。随着生活水平提 高 ,人们对牛肉、羊 肉需求量 巨增 ,牛肉、羊肉价 格居高不下 ,出现供不应求的现状 ,根据市场统 计 ,2 0 1 2 年羊 肉价每千克 4 6 元 ,牛 肉价格每千克 4 2 元 ,而 2 0 1 3 年羊肉价格每千克 6 0 元 ,牛 肉价格 每千克 5 8 元。
二 、解 决 问题 的有 效途径 ,必须推 广 应用 新科

千 只母羊同时发情 、同时人工授精 、同时期产羔 、 同时期 出栏 的繁殖技术 ,在传统的同期发情技术和 诱导发情技术基础上开发的肉羊繁殖新方法 。其好 处在于提高基础母羊 的繁殖率 ,缩短母羊空怀期 , 减少 母羊 饲料 费用 ;确 保母 羊每年 2 胎 或两年 3
4 . 引进 先进 的技 术管理模 式
腻味小 、香味和鲜味浓郁。藏羊合群性强 , 产 肉性 能好 、抗病力强适应高海拔地区放牧和管理 ,在青
海 省 分 布 广 泛 ,数 量 多 。小 尾 寒 羊 具 有 生 长 发 育
品种定 向是 保证 舍饲 效益 的先 决条 件 ,选择 小

肉羊品种改良的四项关键技术

肉羊品种改良的四项关键技术

泊羊 、陶赛特 羊等优 质畜种 。 良种 肉羊 的选 择 ,要切 实
: 当 地 实 际 , 兼 顾 饲 养 嗜 好 和 习 惯 , 合 理 规 划 和 正 确 立足
引进 。
胎 的羔 羊不 宜 留种 :( 5)种 公 羊 一般 使 用 到4 ,4 岁 岁
后 , 配 种 能 力 下 降 ,应 及 时 予 以淘 汰 。
波 尔 山 羊 、小 尾 寒 羊 、 奶 山 羊 、 白 山羊 、 夏 洛 莱 羊 、 杜
短 而粗亮 等特性 ;( )生 殖器 官发育 良好 ,单 睾、 隐睾 3
‘ ‘
律不 能引进 和 留种 ,睾 丸大 而对称 , 以于触 摸富 有弹
性 , 不 坚 硬 ; ( )按 照 一 只 种 公 羊 在6 4 月龄 成 熟 后 平 均 配 种 r只 母 羊 ,9 5 月龄 以 上 配 3 只 母 羊 的 需求 标 准 配 备 … 定 0 数 量 的种 公 羊 , 或 从 双 胞 胎 中 选 留 , 多 胞 胎 更 好 , 单 胞
应 性能 、生 产性 能 、品质 优劣 、饲 养 周期 等各 项指 标 ; ( )观 察体貌 。种 羊的外 貌特 点影 响后代 。在确 定引进 2
前 , 要 细 心 企 看 种 肉 羊 的 体 型 外 貌 , 体 重 、 体 长 、 胸 围 、 生 长 发 育 , 毛 色 特 征 , 繁 殖 力 等 , 对 比 选 优 ,特 别
优 势 通 过 遗 传 基 直 接 遗 传 给 后 代 。 好 的 祖 先 才 能 有 好 的 后 代 。在 选 择 种 羊 时 ,应 仔 细 审 阅 和 考 虑 其 祖 先 的 适
骨 弓张,胸 宽、深 、腹 阔而人 ,背平 腰长 ,肷窝 火,尻
你 长 宽 而 , 毛 短 而 亮 等 特 性 : ( ) 生 殖 器 官 发 育 正 3 常 , 乳 房 大 、 球 形 、 基 部 宽 , 左 右 大 小 对 称 、 弹 性 、 好 、 无 碘 结 , 无 附 奶 头 : ( 从 每 胎 双 羔 、 多 羔 中 选 4)

肉羊品种的培育与杂交利用

肉羊品种的培育与杂交利用

肉羊品种的培育与杂交利用高腾云自1995年起,有关单位陆续从国外引进著名的肉羊品种--波尔山羊,改良地方品种。

从1997年起,我国兴起波尔山羊引种热,从南非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大量引种。

据中国海关统计,1997年引入波尔种山羊520只,1998年引入1320只,两年共花去引种费300多万美元。

由于种羊来源和出口控制等原因,从国外进口的波尔羊生产性能参差不齐,品种质量有待提高;而且,随着肉羊业的发展,对种羊需求量急增,单纯依靠进口也不是长远之计。

同时,地方山羊品种普遍选育程度不高;主要以产肉为主,肉皮兼用,但产肉性能欠佳;多数品种在品种内个体间体重及生产性能的差异都较大。

一些地方品种还存在性能退化、纯种个体数量急剧减少、胡乱杂交等诸多问题。

解决肉羊生产中的良种问题,一是引进, 二是培育。

由于世界上肉绵羊发展较肉山羊发展早和发展速度快, 因此肉绵羊育种的许多经验可供借鉴。

1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我国绵羊除了地方品种资源以外,改良羊按育种阶段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改良阶段,继续引入部分外来品种血统,或正在进行横交固定;别一类是育成阶段,品种已基本定型,进一步作品种内的纯繁提高。

目前我国大型羊场多数是自繁自养,很少在商品生产中形成杂种优势。

根据现阶段肉山羊生产现状及合作育种的优点,良种繁育体系应包括核心种羊场、种羊繁殖场和种羊生产场,并应考虑肉山羊人工授精网的建立,扩大优秀种羊的使用面。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本着根据品种、山羊数量分布及需要量大小设立。

繁殖体系中经后裔测验,极少数优秀的母羊可进入核心种羊场。

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在育种技术上,可以考虑用血统较远而生产方向一致的系或品种进行杂交,以产生杂种优势。

也可以搞地区性的联合育种,有计划的建系,例如每个育种场建立一个或两个系,做场间或系间杂交。

在繁殖中饲养系间杂种,再推广到商品场或牧民饲养(图)。

根据杂种成绩选择根据杂种成绩选择图羊杂交繁育体系育种场的主要任务是:(1)根据个体或家庭成绩做纯种(系)选育;(2)根据系间正反交的结果做后裔测定;(3)为繁殖场提供杂种母羊和纯种公羊,或直接提供纯种公羊和母羊,由繁殖场做杂交。

羊的杂交改良2

羊的杂交改良2
目的:是为了根本改变地方品种的生产性能和产品方向 。 级进杂交一定要选择产品方向完全符合要求、生产性能 好且适应当地生态、生产条件的品种作为改良用品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级进杂交并不是级进的代数越多越好。通过 3~4 代的级进杂交, 可以在群中选择符合Th产方向的羊只进行横交固定,对不符合Th 产方向的羊只,也可继续杂交一代或二代,然后进行横交固定。 级进杂交所Th的一代杂种,即使处在与原品种类似的饲养水平下 ,仍能表现出较好的改良效果,因为有杂种优势的存在。随着级 进代数的增加,其要求的饲养管理条件也相应提高,这时杂交改 良的效果,与饲养条件关系极为密切。条件好时,杂交代数越高 ,杂种Th产性能亦越高 ; 反之,代数过高,Th产性能和品质反而 下降。
杂交改良阶段
纠横交固定阶段
纯繁扩广阶段
( 自群繁育阶段 )
( 发展提高阶段
、扩群提高阶
杂交和自群繁育是交错进行的,二者并没有时段间)上的确切界限
, 自群繁育开始,并不意味着就是杂交阶段的完全结束。
二、常用的杂交方 法
(四)经济杂交(工业杂交或生产性杂交) 是利用 2 个或以上的不同品种 ( 品系 ) 进行杂交,

1
2
培育新品种为目标 ,较大规模地开展 杂交。 定向培育和选择, 获得大量的优良杂 种个体。
选择理想型杂种公 、母羊互交,通过 杂种羊自群繁育, 固定杂种羊的理想 特性。 有严重缺陷的个体 ,应淘汰出育种群 。
3
建立品种整体结构 ,增加绵羊数量, 提高绵羊品质和扩 大品种分布区,便 其获得广泛的适应 性。
进行引入杂交时,选择品种和个体很重要。 要 选择经过严格后裔测验的种公羊,与原品种母羊 交 配,所Th杂交一代公、母羊再与原品种的母羊、 公 羊交配,所得第二代含有 1/4 导入品种血液,这 样即 可进行自交固定;或者用第三代公、母羊与原 品种 交配,获得含外血 1/8 的个体,再进行自交固 定。此 外,还得加强原品种的选育工作,以保证供 应好的 回交种畜。

肉羊品种介绍及杂交改良技术

肉羊品种介绍及杂交改良技术

肉羊品种介绍及杂交改良技术作者:徐桂红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第5期摘要:随着人们对羊肉需求量的增加,肉羊养殖业也逐渐的壮大,选择适宜当地养殖条件的肉羊品种对于提高肉羊养殖经济效益非常的重要。

除了要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生产上还需进行杂交改良,现介绍黑龙江地区主要的肉羊品种以及肉羊杂交改良技术。

关键词:肉羊,品种;小尾寒羊;东北细毛羊;蒙古羊;杂交改良中图分类号:S82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5-0059-011 肉羊品种介绍我国的肉羊品种繁多,群体大、分布广,适宜黑龙江地区养殖的肉羊品种主要为小尾寒羊、东北细毛羊、蒙古羊等。

这些品种的肉羊具有耐粗饲、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强、肉的品质好等优点,但是与国外的一些优良品种相比,其初生重、日增重、饲料利用率都较低。

小尾寒羊。

小尾寒羊原产于河南、山东等,特点是适应能力强、产羔率高,常与其他品种的肉羊杂交以提高肉羊的产羔率。

小尾寒羊的外貌特征是体质结实、双耳大而下垂,体躯高大,四肢较长,前后躯的发育匀称,四肢鼻梁高,公母均有角,公羊的角为螺旋状,母羊的角短小,四肢粗壮,蹄质坚实。

小尾寒羊的的成熟较早,在早期的生长发育快,繁殖能力高,遗传性较为稳定,母羊一年四季均可发情,具有多胎性.产羔率高,如果饲养管理到位,可一年两胎或两年三胎。

母羔在5-6月龄即可发情,公羊在?一8月龄即可参与配种。

成年公羊的体重为94 kg,母羊为48.7 kg,断奶重分别为20.8 kg和17.2kg,育肥羊的屠宰率分别为55. 6%和45. 89%。

东北细毛羊。

该品种肉羊是东北三省联合培育的一个毛肉兼用型的肉羊品种,具有体型大、适应性强等优点。

公羊有螺旋形的角,颈部有l—2个横雏褶,母羊无角,有发达的纵皱褶,被毛弯曲、致密。

季节性发情,产仔率低,但是产羔能力强,肉的品质好,在品种改良时常作为母本使用。

东北细毛羊的公羊体重为90 kg,母羊45 kg,产羔率为130%,断奶重21 kg,净肉率为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羊杂交改良技术肉羊在我国各地都有养殖,近二十年来,由于市场羊毛和羊肉的需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养羊也有原来以毛用为主逐渐转变为肉毛兼用,近几年来随着羊肉价格提高肉羊产业迅速发展,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肉羊品种,为了使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率,需要引进优良肉羊品种,引进的优质肉羊品种价格都很高,数量也有限,直接引入本地生产,估计养殖成本高,外来品种的环境适应性养殖习惯和消费习惯也会出现问题,所以引进外来优良品种必须本地品种进行杂交,用杂交优势改良本地肉羊的生产性能,这样既经济又实用是迅速发展本地肉羊产业的有效方法,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肉羊杂交改良技术,摸索适合本地区的肉羊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成熟的经验,尤其是我国西北地区将肉羊杂交改良作为一项重要的富民政策来抓,取的了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肉羊杂交改良主要是运用动物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将不同品种的羊,作为父本和母本,分别用这样的符号表示,让他们进行有计划的交配繁育下一代,用f表示,因为父母两个亲本的品种不同所以成为杂交,杂交后代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特性,还有羊杂交改良一般是引进优良肉羊品种做父本与本地母羊杂交,杂交后代既具有父本的的某些优点又客服了母本的某些缺点。

显示出优良的肉羊品性,因此杂交技术是改良家畜品质的重要手段,肉羊杂交改良的目的是对本地羊生产性能的整体改良。

它需要足够大的优良品种种群才能够对一个地区的羊群完成持续大面积的改良,因此要推广有羊杂交改良技术必须在一个地区整体推进,政府管理部门制定规划。

技术推广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养殖户积极参与,才能使本地区肉羊品质迅速大面积提高,提高养殖效益,新疆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肉羊产业发展基础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新疆玛纳斯县就从国外引进专用肉羊品种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繁育基地,近几年开始对于本地羊进行大规模品种改良,摸索出了有效的技术模式和成熟的配套技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次节目将详细介绍它们的实施方案和相关技术要一点,技术模式得确定必须根据本地养殖业的现状与特点消费习惯来确定具体方案,在新疆地区普通养殖户主要养殖的是阿勒泰羊哈萨克羊独狼羊巴士白羊等品种这些地方品种适应性抗逆性比较强,也适合放牧,但育肥效果差产肉性能比较低,尾肢过大,像这样的羊肥大的尾巴往往会积累大量的脂肪,当然这样的羊非常适合漫长寒冷的冬季,在过去冬季牧草不足的情况下,凭借自身积累的脂肪就可以安全越冬,但这样的羊脂肪含量偏高,难以满足当前人们的消费需求,根据本地羊的这些特点,新疆玛纳斯县有计划地引进,世界著名肉羊专用品种萨福克,萨福克羊原产于英国,我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先后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引进,萨福克羊体格大,头短而宽,耳大,公母羊均无角,颈长身体宽厚。

经常胸宽,背腰和臀部长宽而平,肌肉丰满后躯发域发育良好,体躯主要部位是白色头和四肢为黑色,萨福克羊的特点是早熟生长发育快,瘦肉率高,是生产大洞体和优质羔羊肉的理想品种,玛纳斯县引进这种优良的肉羊品种在本地建立纯种繁育基地进行风土驯化,适应性逐渐增强,通过多年实践萨福克羊与本地羊杂交,杂种一代羔羊生长发育快,产肉多而且适合于牧区放牧或圈养,因此萨福克羊确定为本届肉羊品种改良的父本品种,为大规模开展,肉羊杂交改良生产,积累了成功经验,有了优质种羊在实施杂交改良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萨福克纯种公羊数量有限,从国外引进成本很高,怎样让现有的优质种公羊快速繁殖,为农牧民的生产提供充足的种源,为次需要政府部门从宏观上制定相应的策略整体推进,肉羊改良工程,提出一个发展思路,就是,打造一万只的核心群,发展十万只得二级扩繁场,最终实现了百万只肉羊出栏的目标,作为核心群就是从国外引进的纯种萨福克羊,首先好像纯种羊进行纯种繁殖达到一万只的规模他们是进行杂交改良的核心种羊,因此要建立一级纯繁,围绕一万只得核心群,那么由企业呢来牵头来进行实施,因为引进纯种羊成本很高,为了让纯种羊迅速扩繁,还需要运用更复杂的人工繁殖技术,所以必须由专业的种养企业来完成,纯种羊的基数小,为了获得更大规模的生产用优质种羊,必须进行二级扩繁,我们在发展二级扩繁的时候呢,就是动员我们的农民广泛参与,那么通过二级扩繁,那么来实现我们百万只肉羊出栏,种羊奇缺的问题,通过二级扩繁将生产用种羊数量扩大到十万只,把他们作为生产用种养与农户养殖的本地羊进行杂交,实现杂交后代的品质改良,提高养殖效益,这就是新疆玛纳斯县所采用的技术模式以进口肉羊为主导品种,建立一级纯繁,二级扩繁,三系杂交利用的生产体系,公司合作社农户三位一体整体推进,实施全覆盖的肉羊改良工程,一级纯繁厂直接引进外来的纯种萨福克种羊价格比较贵,因此直接引进的种群数量不会很大,在一级纯繁场,纯种公羊与纯种萨福克母羊交配,产下纯种的萨福克后代,如果实施自然交配一只母羊一年一般只能生一胎,一生也就生五胎到六胎只母羊就要淘汰,因此母羊的数量和繁殖率是限制纯种羊快速繁殖的关键因素,而纯种羊种群数量不足将会直接影响商品羊的杂交改良进度,因此在一级纯繁阶段需要采用胚胎移植技术加速纯种母羊的利用效率,胚胎移植技术是一项生物工程技术,通俗的说就是,借父怀胎,就是将优良纯种母羊子宫里的胚胎移植到普通母羊的子宫中发育,生产出属于优良纯种羊的后代,提供胚胎的母羊成为攻体羊,接受胚胎的母羊成为受体羊,此项技术的核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公体羊实施超数排卵和冲胚技术,二是对受体羊实施同期发情和移胚技术,正常情况下母羊每次排卵只有二到三个,但通过药物刺激,在正常发情期一只母羊已排卵达到二十个,为了纯种扩繁选择年龄才一岁半到四岁,生育过一胎以上的母羊,要求膘情情较好,没有生殖疾病能正常发情,用这样的萨福克牧羊做攻体羊,在母羊的发情旺期注射专门的药物让她的排卵数大大增加,同时配合人工输精将纯种萨福克公羊精液注入母羊的子宫,这样就可以在攻体母羊体内形成多个胚胎,这样形成的胚胎必须及时从攻体母羊的子宫中取出,这个过程称为冲胚。

这个过程需要手术才能完成,配种后68小时到72小时就可以实施冲胚手术,将准备好的攻体母羊抬头专门的手术台上,像这样固定母羊的四肢,用剪刀剪掉母羊腹部子宫上方的羊毛,在后腿根部肌肉上方注射麻药,很快母羊就进入麻醉状态,进一步不清洁腹部手术区域,用刀片彻底将腹部羊毛刮干净,然后用碘酒将手术部位消毒,胚胎移植技术要求比较高,只能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操作完成,在手术部位盖上创巾布就可以开始手术了,打开腹腔,拉出母羊的子宫角,将一支装有有红色冲胚液的注射器插入子宫,在子宫的另一部位插入另一支针头并引演出一根导管,然后将红色的冲胚液注入子宫,这时冲胚液就可以通过插入的导管流出,子宫里的胚胎也随液体被冲出,因此称为冲胚手术,冲出的胚胎需要放到显微镜下检查,用吸管,将胚胎转移到装有培养液的培养皿中待用,这样取出的胚胎成为鲜胚,可以将他们直接移植到受体母羊的子宫中,继续生长发育,超数排卵和冲胚手术对供给母羊会带来身体伤害,这种手术最好不超过两次用。

一次后要让母羊自然生育一胎,再利用第二次,之后这只母羊就应该淘汰,至于受体母羊选择本地健康的母羊就可以,为了使受体母羊与攻体母羊竭力孕育下一代,需要对他们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至于移胚的过程就不具体讲授了,总之胚胎移植技术为纯种羊的快速繁殖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案,是一级纯繁阶段的重要配套技术,提高了母羊的利用效率,但是这样的繁殖效率,还是不能满足大面积肉羊改良的需要,还应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于纯种羊进行进一步的快速扩繁,这就是二级良种扩繁,二级扩繁的母羊是将一级纯繁得到的纯种萨福克羊作为原种。

迅速大量繁殖出品质优良的生产用种羊,二级扩繁需要运用二元级进杂交技术,技术原理是这样的,用纯种的萨福克公羊和当地的母羊交配,生产出的后代成为杂交一代,可以用如下的符号表示,杂交一代,用f1表示,杂交一代有杂交优势,普遍比当地羊长的快长的大,杂交一代含有50%的纯种萨福克羊血缘,再另一只纯种萨福克公羊,与杂交一代母羊交配,出生的后代成为杂交二代,可以用如下符号表示,杂交二代,用f2表示,杂交含有75%的纯种萨福克羊血缘,品种特点更接近纯种萨福克羊,同样的方法用另一纯种萨福克公羊和杂交二代母羊交配,出生的后代,称为杂交三代,可以用如下符号表示,杂交三代用f3表示,通过简单的计算可以得到杂交三代还有87.5%的,纯种萨福克羊血缘,采用这种方式杂交的后代只包含两个品种的血缘,而且每次杂交都用纯种公羊做父本,因此每杂交一代,杂交后代就更接近父本血统,所以这种杂交方式称为二元及进杂交,杂交三代的外形和生产性能已经非常接近他的父本,纯种萨福克羊了,二级两种扩繁的主要目标就是迅速得到大量这种杂交三代公羊,将他们作为生产用种,提供给普通养殖户大面积提高吻的肉羊的生产性能,在二级扩繁场,扩繁用的母羊使用新疆细毛羊,这是当地的一种优良品种,既可以肉用也可以毛用,环境适应性很好,但是生长速度比较慢,用它作为母本与纯种萨福可进行二元及进杂交,在扩繁场可以明显看出这一种杂交的效果,群种萨福克羊四肢是黑的。

头部也是纯黑,背腰是平直的,胸身、胸宽、胸类开张承圆筒状。

后肢开张骨骼开张,呈n型,臀部宽肌肉附着良好产肉率高,对比新疆细毛羊全身为白色,后肢比较狭窄呈三角形,臀部窄产肉率低,而它们的杂交一代头部出现白黑相间的花脸,腿也变花了,杂交一代的体型有所改进,杂交二代羊的头部腿部变为褐黑色,颜色比较深,进一步接近父本的特点,再看看这种杂交三代的效果,头部和腿部的颜色与父本比已经看不出差别,后躯明显开张。

后背开阔平坦,如果去公羊就可以作为生产种羊使用了,在二级扩繁场本地母羊种群数量比较大,是迅速大量扩繁的基础,而纯种公羊的数量有限,是制约快速扩繁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二级扩繁场必须采用人工受精技术,在母羊发情季节人工采集纯种公羊的精液为母羊人工受精可以大大提高种公羊的利用效率,人工授精一般在九月份接近,种公羊采用纯种萨福克公羊,与配种母羊安一比150到两百比例配备,要求体质健壮,中等以上膘度性欲旺盛配种能力强,精液品质好,配种工作开始前一个月做好种公羊饲养管理,淘汰屡配不孕,年老体弱,有生殖疾病和乳房炎的母羊,实行催情补饲增膘,试情公羊用来测试和辨别母羊是否进入发情期。

一般使用本地非配种公羊做试情公羊选择身体健壮性欲旺盛的壮龄做试情公羊,试情前将试情公羊的腹部系上这样的试情布,兜住公羊的生殖器,放入预配羊群中,试情公羊靠嗅觉找到发情母羊追逐爬跨模样,母羊不拒绝,说明母羊正处于发情期,这样的事情一般在早晚进行,发情母羊应及时抓出,准备参加人工受精,人工授精前要对纯种萨福克公羊进行人工采精,为了配合采精需要准备性情温和,体格适中的发情母羊配合操作,采精过程需要用到一套专门的集精设备,主要有这样的假阴道和集精杯,假阴道由这样的硬塑料管,和有弹力的内胎组成,将内胎插入塑料管,两段向外卷起固定在塑料管两端,一只带有开关的气嘴可以安装在塑料管的外侧,假阴道就安装完成了,集精杯是用来收集精液的器具,先用生理盐水冲洗集精杯,然后将集精杯从假阴道的一端插入连接到一起,从侧面的气嘴像假阴道吹气,在其他的作用下假阴道内壁形成这样的褶皱形状,说明内胎不会漏气漏水可以正常使用,然后用两杯量出180毫升热水,水温为摄氏55度,将热水从气嘴处灌进假阴道为内胎加温,拧上气嘴再次调整到合适的气压,下面就可以开始采精了,手持假阴道时朝向手心,从羊群里拉出一只发情母羊由一位饲养员固定母羊的姿态,将采精公羊阴道发情母羊身后,当公羊爬上母羊背时将阴茎导入假阴道中,公羊用力向前一冲就完成龄射精,将假阴道紧贴包皮退出,首先要对精液进行外观检查,正常精液为乳白色或淡黄色略有腥味,用输精器抽取测量,萨福克公羊一次精液量一般为零点五到一点五毫升,然后用显微镜查看精子活力,放大三百的五百倍,可以观察到精子的密度和运动状态,判断精液的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