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课件之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一课,主要介绍了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特点以及亚洲与其它大洲的关系。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亚洲的概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亚洲地理知识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各大洲的分布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亚洲的具体位置、范围和特点,以及亚洲与其它大洲的关系,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学生掌握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了解亚洲的特点,以及亚洲与其它大洲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分析资料,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亚洲在世界地理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特点以及亚洲与其它大洲的关系。

2.难点:亚洲地理位置和范围的理解,以及亚洲特点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比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地理位置、范围、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图片、文字等教学资源的课件,以便于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2.教学地图:准备亚洲地图、世界地图等,方便学生观察和分析。

3.教学资料:收集相关的文字资料,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和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亚洲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对新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引入。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和地图,呈现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特点以及亚洲与其它大洲的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6.1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6.1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6.1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亚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文化。

本节课的教材以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为主题,通过介绍亚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以及主要的国家和地区,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基本情况。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世界地图和大洲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对于亚洲的国家和地区的了解也相对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亚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以及主要的国家和地区。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了解亚洲的多样性,增强对亚洲各国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以及主要的国家和地区。

2.难点:亚洲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推理和判断。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亚洲地理位置和范围的理解。

3.推理法:学生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推理和判断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

2.地图:亚洲地图。

3.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地理知识,如世界地图、大洲的概念等。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亚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亚洲的面积、人口以及主要的国家和地区。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亚洲的位置及范围优秀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亚洲的位置及范围优秀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基础目标)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基础目标)(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掌握使用地图等资料描述一个大洲的位置和范围;(提升目标)(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基础目标)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提升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亚洲的位置特点;教学准备幻灯片、投影片、自制教具等。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上主要侧重于探究或互动学习,灵活应用教具、地图、资料等。

锻炼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法指导: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动手实践活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复习导入师:请大家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儿?(展示有关亚洲的图片资料,如长城、泰国景观、蒙古人摔跤、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或读一段文字材料) 生:(发言积极)中国、亚洲、日本……师:这些景观都位于亚洲。

我们中国也是亚洲大家庭中的一员。

亚洲在许多方面值得我们亚洲人自豪。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师:请指图说出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名称。

生:(上讲台,指图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讲述)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

完成导学案之自主学习一亚洲的位置,然后请学生展示。

1.半球位置:亚洲位于东西半球的半球、南北半球的半球。

2.纬度位置:亚洲北部约达,南部达,亚洲跨带、带、带,大部分位于带;经度位置约在至,范围广大。

3.海陆位置:亚洲东临洋、北临洋、南临洋。

亚洲西南与洲以运河为界,西北与洲相邻,东北以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4.范围:亚洲是世界上跨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6.1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境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6.1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境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学情分析】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具备经纬度判读、大洲和大洋等相关基础知识,但未知如何将之运用于具体区域学习中。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区域地理的起始章节,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的形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将上册所学的具体知识运用于某一个具体区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为后续学习不同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基本方法和策略。

【教学重难点】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课时】20 分钟【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健康生活,从运动开始!今天我们的课从亚运会说起。

我国有两大城市曾经举办国亚运会,分别是北京和广州。

亚洲还有哪些城市举办过亚运会吗?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先要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

二、教学过程提问过渡:从哪些方面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呢?首先,我们可以描述亚洲所处的半球。

从图 6.1 可以看到,地球被分为东西两个半球,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提问:那亚洲位于南北哪个半球呢?首先我们要找到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赤道,由此可知,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过渡:现在来看看我们有哪些邻居。

先来看看有哪些陆上邻居。

提问:洲界线符号我们西边跟两个大洲接壤,分别是欧洲和非洲。

我们与欧洲属于统一大陆,洲界线比较复杂,从北到南依次是乌拉尔ft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ft脉、土耳其海峡。

我们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

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东北与北美洲隔白令海峡隔海相望。

提问:我们三面濒临大洋,分别是?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接欧洲和非洲。

这是亚洲的海陆位置。

过渡:我们还可以说出亚洲具体的经纬度范围。

复习:横纬竖经、南北纬、东西经(向东逐渐增大为东经,180°经线只有一条不需要分东西经)现在我们来找出亚洲的最东端和最西端,读出它们的经度。

最西大约是26°E。

最东端,注意,经度逐渐增大到180°后逐渐减小,并从东经变为西经,所以,最东端大约是170°W。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课程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课程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会运用地图描述一个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及与其他大洲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难点】归纳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讨论法【教学过程】播放课件素材《课前导入:亚洲雄风》我们居住的大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既有烈日炎炎的沙漠,又有白雪皑皑的冰原;既有世界第一高峰,又有世界最低洼的地方;它有众多的高山和大河,有灿烂的文化,有优美的风景。

这就是我们居住的大洲。

同学们,知道亚洲在哪里?亚洲有多大吗?阅读材料:亚洲地名的由来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

公元前2 000年中期,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兴起,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王国。

他们的航海水平十分高超,活跃于整个地中海。

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

所以,他们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称之为“Asu”,即“东方日出之地”,所指范围后来逐步扩大到整个亚洲。

把地中海以西的陆地称为“Ereb”,意为“西方日落处”,后来被用来指代整个欧洲。

任务1 以亚洲为例,学会运用地图描述一个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及与其他大洲的相对位置。

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读“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完成下列活动。

1.半球位置(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从东西半球看,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说法对吗?为什么?(2)从南北半球看,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亚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说法对吗?为什么?练习:半球位置:亚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海陆位置(1)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周围有哪些大洋和大洲?(2)读图,找出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的分界线。

练习:海陆位置: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3.经纬度位置观察计算亚洲所跨经纬度。

练习:经纬度位置:亚洲大致位于26°E ~170°E, 10°S~80°N之间,是南北跨纬度最多,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七下人教版地理《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七下人教版地理《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第六章第一节《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半球位置,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大洲位置特点的方法,并以北美洲为例与亚洲对比分析。

2.结合相关数据资料归纳总结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3.按照地理方位对亚洲进行分区并了解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初步学会分析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析图的方法结合地图分析亚洲、北美洲所处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进而归纳总结出掌握一个大洲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2.通过与其他大洲的比较,了解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通过对亚洲进行地理分区结合相关图文资料认识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明确我们所生活大洲的地理位置和地位,进而培养学生对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的热爱之情及自豪感。

教学重点: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教学难点: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谈话法、讨论探究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在哪个大洲吗?对,是亚洲,那你们知道亚洲在哪里?亚洲有多大吗?看来有些同学略有了解,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详细探讨一下。

板书: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师:我们知道认识一个区域,首先需要认识这个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那么,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这个区域,从地理位置来看,它主要在哪里呢?下面请同学们读图6.1和图6.2来告诉我一下。

课件:显示“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和“亚洲的位置”图学生:亚洲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和北半球。

学生: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学生:亚洲北部约达到北纬81°,南部达到南纬11°,经度位置约在东经26°至西经170°之间,范围广大。

教师小结:刚刚三位同学分别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个角度帮大家明确了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6 1 亚洲的位置与范围 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6 1 亚洲的位置与范围 教学设计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等资料,分析并叙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亚洲位置和范围的学习,探究发现简述某一大洲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展示不同类型地图和探究活动,享受思维美和发现美,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记亚洲的位置、濒临的大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导入:图片导入,给大家观看一些和亚洲有关的景点图,让大家猜测是哪一个大洲。

这些景观都位于亚洲。

我们中国也是亚洲大家庭中的一员。

亚洲在许多方面值得我们亚洲人自豪。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亚洲。

亚洲,全称亚细亚洲,指东方日出之地,在古人看来,亚洲雄踞东方。

那么亚洲在哪?它的地理位置如何描述?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

一、亚洲的地理位置转承:对于一个大洲,我们如何来说明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呢?一般来说,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等方面来描述。

1.半球位置师:读图6.1,找出东西半球及分界线,亚洲在哪个半球?找出南北半球及分界线。

亚洲在哪个半球?【板书小结】主要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2.经纬度位置师: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又如何?研究经度位置,找到经过亚洲最西、最东的经线。

师:亚洲的经度位置约在6°E-170°W之间。

师:找出亚洲最北端和最南端所在的纬线。

师:亚洲北部约达81°N,南部达11°S。

师:从五带看,亚洲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说出划分的依据。

3. 海陆位置师:在地图上先找到亚洲,找出亚洲周围的大洲和大洋,说出它们分别在亚洲的方位。

小结: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师:请大家找出亚洲和其他大洲的分界线在哪里?师:分界线包围的地方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亚洲。

【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学习亚洲位置、范围的方法分析其他大洲的位置和范围特点教学难点:用身边或生活中的地理学会分析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课件播放亚洲的景观图片(如喜马拉雅山、长城、富士山、泰姬陵等),你知道这些景观在哪个大洲吗?学生:亚洲。

教师:同学们,我们提到亚洲的时候,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预设:因为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有关亚洲的资料,所以应该给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言,最后可以总结: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有关亚洲的知识,可还有不少知识是大家不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亚洲的知识,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心中有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实际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用亚洲的景观图片激趣导入,用找同学启发引导,体现从地理事实和身边教起的教学新理念。

二、讲授新知1.首先请一位同学来描述一下他在教室中的位置。

师引导提问:你在教室的前半部分还是后半部分?左半部分还是右半部分?你在XX同学的什么方位?在XXX同学的什么方位?你在教室的第几排、第几列?小结:对于一个区域,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认识它——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

2.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

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观察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复习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雄踞东方的大洲,这是它的半球位置。

3.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1)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2)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海陆位置。

4.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

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认识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是区域地理的第一节内容。

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有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具备相应的知识背景,但仍需要借助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因此,我在教学中创设“Q宠宝贝亚洲神奇之旅”这一情境主线,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查找资料、论证等方法来体验学习的乐趣。

同时,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学会描述大洲位置和范围的一般方法,并能举一反三,从而开拓思路。

三、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等资料,分析并叙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亚洲位置和范围的学习,探究发现简述某一大洲位置和范围
的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
能力。

4.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和探究活动,享受思维美和发现美,提
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识记亚洲的位置、濒临的大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

2.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五、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以QQ游戏中的宠物宝贝学习成长这一情境为主线,创设情境,
通过资料搜集等活动积累感性知识,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受QQ游戏中的宠物宝贝学习成长启发,以此为情景主
线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亚洲位
置特点的图文资料。

七、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引】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个新朋友,它是QQ游戏中的“Q宠宝贝”,你和它玩过吧,它爱学习、爱打工,更爱旅游,我们和它一起体验成长的乐趣吧!
课件展示“Q宠宝贝神奇之旅”游戏图片(需要登录游戏界面在线演示)。

今天我们跟着Q宠宝贝体验亚洲神奇之旅,让我们一起来闯关
学习,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由学生喜欢的QQ网络游戏情景导入,Q宠宝贝的亚洲、
欧洲、南美洲旅游见闻,是非常好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综合探究启迪思维】
Q宠快递:
Q宠宝贝正在打工当快递员呢!你在网上拍的一套物理实验器材到了本地快递公司。

宝贝给你打电话:“你好,你的邮件到了,你的收货地址上面写的是学校的地址,现在学校放假了,能把你家的具体位置告诉我吗?”
同学描述自己家的位置,说出具体的门牌号,为了能让别人迅速找到你家,还要说出邻近你家的大家都熟悉的地方。

学生回答预设:吉林省白城市北胜利小区13号楼1单元8号,在大润发超市东200米,
清真寺路南胡同内,等等。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描述自家的位置很容易,描述一个大洲的位置和描述家的位置相似。

具体的门牌号就是家的绝对位置,相当于大洲的半球位置和经纬度位置,大润发、清真寺等地方与家的位置关系就是相对位置,相当于大洲的海陆位置。

设计意图:从学生描述自家位置切入,进行场景类比学习,把难以理解的内容生活化。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顺利进入学习应激状态。

认识一个大洲,也要先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我们如何来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呢?让我们跟随Q宠宝贝一起闯关学习吧。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
(一)机智问答
任务卡:在东西半球图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亚洲主要位于南北半球中哪个半球?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二)更换装备
任务卡:
1.在亚洲图上,读出东西南北四至点的经纬线度数,根据四至点的经纬线度数计算跨越的经纬度。

(西26°E─东170°W;南11°S─北81°N;跨经度164°,跨纬度90°)
2.每个小组在这几个地点中选一个,说明在此地点宝贝要准备哪些装备?即为在不同的地点旅行的Q宠换上合适的装备,如服饰、雨具等,并说明理由。

3.在3月份从亚洲的南至点去北至点,途中经过几个温度带?这期间小伙伴的装备如何更换呢?(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夏装、春秋装、冬装)
(三)化装舞会
任务卡:课件显示的亚洲图片上面有“笑脸”和“云”,应该分属哪个大洲和哪个大洋?或让一组学生事先准备大洲、大洋的面具,表演亚洲与其他大洲、大洋的方位关系,找到并说出亚洲与各大洲的洲界线。

设计意图:根据需要按照由易到难的梯度,设计了“机智问答”“更换装备”“化装舞会”三个问题情境,通过活动设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做中实现知识的发现和探索,适合学生的年龄与性格特点
──在玩中学。

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创新处理,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兴趣高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达到想学、爱学以及开启思维的目的。

旅行日志一:
二、世界第一大洲
(一)破译密码
任务卡:旅行中宝贝看到一组密码“4430241814109”,聪明的你能
借助下图把它破译出来吗?请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

“4430241814109”是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以百万平方千米为单位的
数字链,亚洲面积是前两位数字。

亚洲=非洲+南极洲=北美洲+2倍欧洲(从等量关系更可以看出亚洲
面积之大)
设计意图:注重学法的指导,不是追求孤立的知识点的传授与记忆,而是学会认知的方法与思路,通过方法的掌握与能力的形成,达到体会和应用知识的目的。

(二)火眼金睛
任务卡:QQ游戏图片中缺了哪一个亚洲分区?你对此疏漏有何感悟?(缺北亚地理分区。

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设计游戏,都要注意科学严谨,不能马虎。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习风气和敢于质疑的学习态度。

(三)国名接龙
游戏规则:
1.按亚洲地理分区东、西、南、北、中、东南亚的顺序,说出分区
内国家的名称,不能重复。

2.说出分区内的最大国家及其首都。

设计意图:注意结合通关任务,设计学生活动。

通过迅速阅读地图搜索所需地理信息,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灵敏的思维能力,体现了地理学科的课程理念和学科特点。

(四)见闻分享
任务卡:由于亚洲面积广大,不同地区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各地文化各具特色。

小组选择一个地理分区和大家分享旅行见闻。

游戏规则:发言前,要观察图片有什么特点,注意每幅图展示的自然环境,同时思考每个地区人们的生活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果能说出该地的代表性文学艺术作品更好,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天方夜谭》等。

发言时先说出看到的人或事物,判断所处的位置应该是在哪里,当地自然环境如何,再简单分析为什么会这样。

设计意图:注重教学方法的引导和学习方法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方法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旅行日志二:
【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北美定位:Q宠宝贝明年行程计划是去北美洲,请你根据地图说明北美洲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家乡礼赞:邀请大家来做客,简单描述家乡白城市的地理位置,谈谈家乡风土人情的特色,为家乡设计一个名片。

设计意图:举一反三,由亚洲的地理位置状况迁移至其他大洲情况,联系家乡的地理内容,体现学以致用的理念,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的思想感情。

【总结回顾承上启下】
旅行总结:
区域地理很简单,亚洲之旅看一番。

半球海陆经纬度,三种位置会描述。

亚洲半球是东北,南北跨纬九十度。

东西距离它最长,周围四洲三大洋。

东西最长跨纬广,面积第一排在前。

东西南北中东南,六大分区记心田。

分区差异显特色,区域特征要把握。

发展变化也兼顾,人地关系是要务。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