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剪羊毛》教案
大班音乐教案《剪羊毛》

大班音乐教案《剪羊毛》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剪羊毛》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知道歌曲讲述的是剪羊毛的故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和合唱能力,能用自然的音调演唱歌曲。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演唱歌曲《剪羊毛》,掌握基本的节奏和旋律。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歌曲中剪羊毛的过程,以及歌曲中描绘的欢乐气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频设备、投影仪、PPT、羊毛玩具、剪刀道具。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进入音乐课堂。
通过展示羊毛玩具和剪刀道具,引起幼儿对剪羊毛活动的兴趣。
2. 教学基本部分:(1)教师讲解歌曲《剪羊毛》的背景和歌词含义,让幼儿了解剪羊毛的过程。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3)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轮流演唱歌曲,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合唱练习:全班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培养合唱能力。
3. 教学拓展部分:(1)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剪羊毛动作,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2)开展“剪羊毛”游戏:幼儿分组进行剪羊毛比赛,比一比谁剪得最快、最干净。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合唱练习和游戏活动,评价幼儿对歌曲《剪羊毛》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力。
六、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剪羊毛》的歌词和旋律。
2. 教师播放歌曲《剪羊毛》,让幼儿跟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3. 教师带领幼儿分析歌曲的结构,讲解第一段、第二段和副歌的部分。
4. 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音高、节奏等,进行针对性练习。
5.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七、教学活动:1. 教师准备一首与《剪羊毛》主题相关的歌曲,如《小羊乖乖》,让幼儿欣赏和学唱。
课教案大班韵律《剪羊毛》音乐教案

1. 观察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参与度和兴趣表现,记录幼儿的学习进度和问题。
2. 作品展示:鼓励幼儿创作音乐作品,如自编韵律动作、音乐故事等,通过作品展示幼儿的音乐创造力。
十二、教学拓展活动:
1. 音乐之旅:组织幼儿参观音乐厅、剧院等场所,让幼儿亲身体验音乐会,拓宽视野。
十、教学资源推荐:
1. 音乐教材:推荐使用《幼儿园音乐教学指导用书》等权威教材,为幼儿提供系统的音乐学习资源。
2. 网络资源:推荐幼儿和家长观看优秀的音乐教学视频,如儿童音乐动画片、音乐教学课堂实录等,丰富幼儿的音乐视野。
3. 音乐玩具:推荐购买音乐玩具,如电子琴、打击乐器等,让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中都能接触到音乐器材,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材料:歌曲《剪羊毛》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3. 教学辅助工具:三角铁、铃鼓等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简单的歌曲,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 新歌学习:教师向幼儿介绍《剪羊毛》这首歌曲,讲解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让幼儿跟着教师学唱。
3. 教学内容调整:如天气、季节等因素影响,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十四、教学总结与反馈:
1. 期末教学总结:教师对整个学期的音乐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2. 家长反馈会:教师组织家长反馈会,向家长汇报幼儿在音乐教学中的表现和进步,收集家长意见和建议。
3. 教学计划调整:根据教学总结和家长反馈,教师调整下学期的音乐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更适合幼儿发展需求。
3. 音乐主题活动:教师组织幼儿参加音乐主题活动,如音乐会、合唱比赛等,让幼儿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提高自信心。
剪羊毛儿歌教案

剪羊毛儿歌教案(总1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剪羊毛儿歌教案剪羊毛儿歌教案剪羊毛儿歌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掌握好"XX.X|XXXX|XX.X|XO‖这一基本节奏音型,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能力目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引导学生创编动作,创编节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剪羊毛》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牧民的劳动生活,懂得"只有努力劳动才能换取幸福"的生活。
教材分析:《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全曲欢快活泼,大调式,为再现的两段体结构。
第一乐段以欢快起伏的旋律和富有劳动生活的节奏,生动地展现了澳大利亚牧民在剪羊毛时的情景。
第二乐段开始音区较高,旋律和节奏开阔舒展,使得欢快的劳动情景得到更为生动鲜明的表现。
最后两个乐句重复了第一段最后两个乐句,它强调了"只有努力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这一哲理,并在艺术上给人以完整、圆满的收束。
教学重点:1、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在歌唱中准确的把握附点八分节奏,区别节奏的不同感觉。
2、初步唱会歌曲《剪羊毛》。
教学难点:1、歌曲中节奏的演唱。
2、用愉悦、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打击乐器、钢琴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师:同学们喜欢旅行吗?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带领大家到美丽的澳大利亚。
(课件:澳大利亚风)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以出口农牧矿产品,特别是羊毛而闻名于世界。
大家准备好,现在我们家就乘飞机出发吧。
(课件:飞机声效)师:飞机已经平安降落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国际机场,(课件:机场图片)接着我们将要转乘坐火车前往牧区,大家坐稳了,火车开咯。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五册第四章《劳动最光荣》,详细内容为歌曲《剪羊毛》的学习与实践。
歌曲《剪羊毛》是一首具有鲜明劳动特点的儿童歌曲,歌词描述了剪羊毛的情景,旋律简洁明快,节奏感强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歌曲《剪羊毛》,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3. 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培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歌词的快速念唱。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的掌握,以及劳动情感的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卡片。
2. 学具:歌词单、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剪羊毛的趣味故事,引发学生对剪羊毛劳动的兴趣。
2. 歌曲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聆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师分句教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感。
(3)学生跟唱歌曲,逐步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歌曲实践:(1)分组进行歌曲练习,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练习。
(2)学生自主设计动作,将歌曲中的剪羊毛动作表现出来。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和演唱中的问题。
4. 集体表演:(1)各组依次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并给予评价。
5. 劳动体验:(1)组织学生进行剪羊毛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2)分享剪羊毛的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剪羊毛》2. 歌曲旋律简谱、歌词、节奏符号。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歌曲《剪羊毛》,并设计一个剪羊毛的动作。
2. 答案要求:歌曲演唱熟练,动作设计符合歌曲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歌曲《剪羊毛》的掌握程度,以及劳动体验的收获。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劳动的歌曲,进行家庭劳动实践,培养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歌词的快速念唱。
大班音乐教案《剪羊毛》

大班音乐教案《剪羊毛》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剪羊毛》这首歌曲的背景,理解歌词的意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集体合作表演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剪羊毛》的歌词,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准。
2. 教学难点:歌词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的掌握,以及集体合作表演的协调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播放设备、歌词卡片、羊毛玩具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活跃气氛。
2. 新歌教学:教师播放《剪羊毛》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氛围。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帮助幼儿掌握歌词和音准。
3. 节奏练习:教师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节奏,并进行相应的节奏练习。
4. 集体表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表演,让幼儿在实践中提高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5. 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小结,鼓励幼儿在课后继续练习。
五、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在家练习《剪羊毛》歌曲,加强音准和节奏感的培养。
2. 家长鼓励幼儿参与家庭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3. 家长观察幼儿在家的表现,与教师沟通交流,共同促进幼儿的音乐成长。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以及合作意识。
2. 歌曲掌握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幼儿对《剪羊毛》歌曲的音准、节奏和歌词的掌握情况。
3. 表演能力评价:评价幼儿在集体表演中的表现,包括动作、表情、音准、节奏等方面。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剪羊毛》歌曲的比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2. 邀请家长参加《剪羊毛》歌曲的表演活动,增进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音乐教育。
3. 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认识羊毛制品”,让幼儿从多方面了解羊毛,丰富他们的知识。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剪羊毛》教学设计(通用7篇)

《剪羊毛》教学设计(通用7篇)《剪羊毛》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剪羊毛》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剪羊毛》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在较高音区歌唱。
知识目标:提高节奏排练的练习,培养学生进行节奏创作的兴趣和初步的目标。
情感目标:提高学唱歌曲使他们初步认识到劳动的意义。
教学重点:⒈区别节奏的不同的感受。
⒉初步唱会第一段。
教学难点:⒈歌曲中节奏的演唱。
⒉节奏自由组合的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节奏型练习教师:(出示剪刀实物)同学们,这是什么啊?小常识介绍:哦!这是一把漂亮的尖刀,那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把剪刀是哪个国家的人们发明的吗?老师告诉你们是埃及人发明了剪刀。
教师:谁能按来念“剪刀”这个词?你能按这些节奏来念念剪刀和小剪刀这些词吗?XX|X·X|剪刀剪刀XXX|XX·X|小剪刀小剪刀我们一边打拍子一边按这些节奏来念两遍。
教师:老师这里有两组节奏,你们先听老师念一下,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⑴XXX|XXXX|XXX|X—|⑵XX·X|XXX·X|XX·X|X-|(第一组比较平淡,第二组活跃、跳跃)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念。
二、游戏⑴导入:你们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我还要考你们一下,剪刀有哪些用途啊?(剪手指甲、剪纸……剪羊毛)埃及人发明创造的第一把剪刀就是用来剪羊毛的。
教师:现在我这里有4组节奏⑴XX|X·X|XX·X|X-|⑵X·X|XX|XX·X|X-|⑶XX·X|X-|X·X|XX|⑷X·X|X-|XX·X|XX|你们每个队先念念自己队的节奏,然后推举一个人上来用剪刀剪出这个节奏,看哪个队剪的节奏最对最动听。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通用7篇)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1目标在熟悉音乐、理解其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为乐曲配伴奏,会听音乐打2/4拍节奏,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编力。
准备有关剪羊毛的图片或录像、打击乐器。
《剪羊毛》的录音磁带,并让幼儿欣赏。
过程1、利用有关图片、录像向幼儿介绍剪羊毛的常识,知道羊毛的用途,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介绍时,配以《剪羊毛》的乐曲,帮助幼儿理解作品表达的内容、情感,熟悉旋律。
2、欣赏乐曲《剪羊毛》。
教师弹奏乐曲《剪羊毛》,让幼儿再次欣赏,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运用简短、生动的语言讲述音乐表达的内容情感。
让幼儿通过音乐体验剪羊毛的紧张的劳动、愉快的心情和音乐2/4拍节奏特点。
3、学习为乐曲配伴奏。
启发幼儿根据音乐的内容、节奏特点进行讨论:怎样打出节奏?编出几种节奏型。
如:羊毛剪子发出的声音××××|××××|或×××|×××|;人们高兴的心情××|×—|××|×—|或×○|×○|×○|×○|4、练习掌握以上几种节奏型。
教师逐一弹奏乐句,请幼儿再次讨论用哪种节奏型合适?选定一种或两种节奏型后,随音乐拍手打节奏。
5、选择和使用几种乐器打节奏。
幼儿持乐器分句练习。
如:手铃:××××|××××|或×××|×××|沙锤铃鼓:××|×〉—|××|×〉—|木鱼:×○|×○响板6、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练。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剪羊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剪羊毛》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剪羊毛》这首歌曲。
2.体验剪羊毛的动作。
3.训练幼儿的节奏感。
4.培育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教唱《剪羊毛》这首歌曲。
2.带领幼儿进行剪羊毛的动作体验。
3.订立集体合作计划,协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玩仿照游戏,仿照羊在游荡。
(2)进行手指游戏,在节奏的基础上完成各种手指运动。
2.正式教学(1)引入歌曲老师播放《剪羊毛》这首歌曲,并请幼儿认真听歌。
(2)教唱歌曲1)提问:大家听到了什么?2)老师让幼儿跟读歌词,并教唱歌曲。
(3)动作体验1)老师仿照剪羊毛的动作,让幼儿仿照。
2)幼儿渐渐适应动作后,进行动作体验。
(4)集体合作1)老师提出集体合作的任务,每个幼儿都需完成任务。
2)幼儿分成小组,依据分工调配,协议完成任务。
3)老师察看幼儿的表现,并进行点评。
四、教学反思1.本次音乐教学活动通过引入《剪羊毛》这首歌曲,让幼儿了解了一个传统的剪羊毛的工作,培育了对传统手工艺的喜好和赏识。
2.在动作体验环节,通过仿照剪羊毛的动作磨练幼儿的大肌肉,同时带动幼儿的小肌肉活动,有效磨练幼儿的身体。
3.在集体合作环节,通过调配任务,培育了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并且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训练了幼儿的集中注意和耐力。
总之,本次音乐教学活动中,通过传统手工艺与音乐结合的方式,让幼儿在赏识音乐的同时体验中华传统手工艺的美妙。
同时,通过动作体验和集体合作,训练了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培育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这对于幼儿园幼儿的成长和进展具有紧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曲《剪羊毛》教案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学生能基本准确地演唱歌曲《剪羊毛》,并表达出愉快活泼的情绪。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学生进一步巩固“八分附点”及“四分休止符”并让学生感受歌曲愉快,活泼的情绪和风格,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源于劳动的律动和音乐,知道音乐和生活、和劳动密不可分,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劳动的意义。
教学重点:
1、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在歌唱中准确的把握附点八分节奏。
2、演唱歌曲并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1、附点八分节奏的演唱。
2、用愉悦、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音乐播放器、卡纸。
教学过程:
一、节奏游戏、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好,欢迎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首先请跟老师一起来玩一个节奏游戏(歌曲中难点节奏—八分附点节奏)
二、简单介绍下澳大利亚,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的节奏打得真准!老师要为你们的出色表现鼓掌,为了奖励同学们,老师要带领你们开始我们今天的音乐之旅——到澳大利亚去领略异国风情,你们想不想去?(简单介绍澳大利亚)
师:澳大利亚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有著名的悉尼歌剧院,世界上很多著名的歌唱家都在这开过音乐会。
澳大利亚的羊特别多,这个国家有“骑在羊背上的
国家”的美称。
澳大利亚有一首民歌《剪羊毛》就是反映这样的情景,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
三、学唱《剪羊毛》
1、听范唱,学生感受歌曲,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讲了什么内容。
这首歌带给你的感觉是愉快、活泼地还是悲伤、深沉的?你们听到了剪羊毛的声音吗?在哪听到的?请学一学剪羊毛的声音。
(锋利的剪子咔嚓响。
)
2、熟悉歌曲旋律,认识附点八分节奏、休止符。
(附点节奏)老师把附点部分讲解,同学们要把这些地方唱得活泼跳跃点,附点音符前一个音要拖长一点。
生跟老师把歌曲再模唱一遍。
3、学唱歌曲,学生拍打节奏,老师带唱歌曲,钢琴伴奏。
4、全班同学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5、重点辅导附点八分节奏的演唱。
6、歌曲情感处理。
7、歌曲接龙演唱,师生接龙,分男女生接龙演唱歌曲。
四、课后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的音乐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学唱歌曲《剪羊毛》,我们知道了澳大利亚是一个热爱劳动的国家,他们劳动时那种喜悦地心情真值得我们每一个小朋友学习!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