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英雄白乙化》观后感
白乙化烈士陵园观后感

白乙化烈士陵园观后感前几天,我去了白乙化烈士陵园。
说真的,在去之前,白乙化这个名字对我来说有点陌生,但当我从陵园走出来的时候,他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像一个永不熄灭的火焰。
一进陵园,那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就像一只大手,紧紧揪住了我的心。
周围安静得很,只有风吹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就好像是大自然也在为英雄默哀呢。
我走到白乙化烈士的墓碑前,仔细地看着墓碑上的字。
上面简短的文字像是一把钥匙,一下子打开了历史的大门,把我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白乙化啊,那可是个传奇人物!他就像个超级英雄,不过是真实版的。
听讲解员说,他打起仗来可猛了。
在战场上,他就像一头勇猛的狮子,带领着战士们冲锋陷阵。
他不仅有勇,还有谋呢。
面对敌人的各种阴谋诡计,他总能想出办法来应对。
我就在想,这得是多么聪明、多么勇敢的一个人啊。
看着陵园里展示的那些老物件、老照片,我感觉自己就像穿越了一样。
那些破旧的枪支、简陋的生活用品,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艰苦。
我都不敢想象,在那样的条件下,白乙化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可是他们不仅坚持了,还取得了胜利,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啊。
我在陵园里转着转着,心里就开始琢磨。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时代,有吃有喝,还有各种好玩的东西。
可是我们有时候还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抱怨,比如作业多啦,上班累啦。
跟白乙化他们比起来,我们这点事儿算个啥呀?他们可是把命都搭进去了,就为了能让我们过上现在这样的好日子。
从陵园出来之后,我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我觉得自己不能再那么矫情了,要像白乙化烈士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我要是遇到难题就想退缩,那怎么对得起这些英雄们呢?我现在就想,我得好好努力,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做出点成绩来。
说不定在另一个世界里,白乙化烈士看到我的努力,也会欣慰地笑一笑呢。
白乙化烈士陵园这一趟,就像给我上了一堂超级生动、超级有意义的课。
这堂课不用书本,不用老师,那些墓碑、那些事迹,就是最好的教材。
我想我会一直记住这次参观的感受,把白乙化烈士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参观白乙化烈士纪念馆感想

参观白乙化烈士纪念馆感想为了寻访红色记忆,缅怀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牺牲的白乙化烈士,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位于密云区石城镇河北村的白乙化烈士陵园。
走进白乙化烈士陵园,处处苍松翠柏,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讲解员向我们介绍了白乙化烈士的生平事迹。
白乙化烈士出生于1911年6月11日,在少年时代他就立志救国,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九一八事变后,他在家乡辽阳组织抗日游击队,因为喜欢穿白衣,在指挥作战时机动灵活,大家都称他为“小白龙”。
1939年,他担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十团团长,在北京密云县地区进行抗日斗争,非常骁勇善战。
1941年2月,年仅30岁的白乙化在密云马营西山与日军战斗中,壮烈牺牲,他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在北京地区牺牲的最高级别首长。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发表了《告全军同志书》,赞扬白乙化是“优秀的指挥员、民族英雄、无产阶级的先锋”,他不仅是抗日民族英雄,还是丰滦密抗日游击根据地奠基人。
1984年,在他牺牲的地方--北京市密云县,修建了白乙化纪念馆,萧克将军为纪念碑题写:“血沃幽燕,名垂千古”,同时为纪念馆题写了“白乙化烈士千古”。
站在白乙化烈士纪念碑前,看着英雄烈士不屈服、英勇拼搏的形象,让我非常感动。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经过了浴血奋战换来的。
今天的中国,已没有了压迫和剥削,更没有的外敌侵害,但是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我们更应该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这个新时代,我们同样面临着种种新的挑战。
有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更有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对我们国家在科技等方面制裁封锁,这些危机都需要我们积极应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参观结束,我们在白乙化烈士纪念碑前,重温了入党誓词。
这次参观白乙化烈士陵园,是对我心灵的一次洗礼。
我想,这些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献身、作出巨大贡献的烈士,我们作为后辈永远会铭记他们为国家为人民作出的牺牲和丰功伟绩,这些革命英烈会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激励着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参观白乙化烈士陵园观后感

参观白乙化烈士陵园观后感前几天去参观了白乙化烈士陵园,那感觉就像是上了一堂超级生动、直击心灵的历史课,而且还是那种让你刻骨铭心的。
一走进陵园,那股庄严肃穆的气息就“唰”地一下把我包围了。
周围安静得很,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就好像那些树木也在轻声诉说着英雄的故事。
白乙化是谁啊?在参观之前,我也就是一知半解。
可这一圈看下来,我就被这位英雄彻底折服了。
白乙化那可是个传奇人物,就像电影里的超级英雄一样,不过他是真实存在于咱们的历史中的。
他打起仗来那叫一个厉害,带领着战士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面对敌人就没怕过。
而且他还特别聪明,什么战术都能玩得转,把敌人搞得晕头转向的。
看着他的雕像,那坚定的眼神,就像能穿透时光,看着现在的我们,好像在说:“小崽子们,可得把咱这好日子过好了啊,可不能忘了当年的苦。
”我站在那儿,就感觉心里有股热流在涌动。
这时候我就在想,他当年得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啊。
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没吃的,没穿的,还得跟装备精良的敌人干仗,可他从来都没放弃过。
再看看陵园里那些记载着他事迹的碑文,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小钉子,把他的英雄形象牢牢地钉在了我的心里。
我一边看一边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和那时候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我们有时候还会为了一点小事就抱怨,什么今天没吃到想吃的啦,手机没信号啦,和白乙化他们面临的生死考验比起来,这都算个啥呀?在墓前的时候,我心里默默地鞠了好几个躬。
我在感谢他,感谢他和像他一样的英雄们。
要是没有他们,哪有我们现在的和平日子啊。
可能我们现在正被侵略者欺负得抬不起头呢,说不定连饭都吃不上,哪还能像现在这样自由自在地到处溜达,还能去参观他的陵园,缅怀他的英勇事迹呢。
从陵园出来以后,我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感觉自己身上多了一种责任感,就好像白乙化的精神偷偷地钻进了我的身体里。
我想啊,我们不能光在参观的时候感动一下就完事儿了,得把这种精神带到生活里去。
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以后工作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得像白乙化一样,勇往直前,绝不退缩。
抗日民族英雄白乙化

抗日民族英雄白乙化作者:林振洪来源:《北京档案》2012年第11期抗日战争时期,在平西、平北有一位令日寇闻名丧胆、传奇式的抗日民族英雄,百姓传说他在敌人枪林弹雨里矫健地飞腾,赞誉他是“小白龙”,他的名字叫白乙化。
打出“平东洋”大旗白乙化,字野鹤,满族人,1911年3月7日出生在辽宁省辽阳县石场峪村。
父亲是个小公务员,薪金很少,家境贫困。
他10岁时母亲病故,家中只剩一个和他相依为命的16岁的姐姐。
他天资聪明,勤奋好学,13岁就能吟诗作画,村里人称他是“白才子”。
就在这一年,他又遭不幸,姐姐病故,父亲远离家乡谋生,使他陷于孤苦伶仃的境地。
后来,在亲友们帮助下,他考入辽阳中学,又因参加学潮被开除。
1928年,他为报国,入沈阳东北军教导队,后又考入讲武堂。
由于他反对军阀内战,被学校发觉,遂于1929年逃离东北到北平,考人北平中国大学,改学政治经济学。
在这期间,他结识了许多进步师生,学习了马克思、列宁的著作,立志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1930年秋,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我东北,在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白乙化受党的委派回辽阳组织抗日武装。
他联络抗日志士,凭两支枪突袭辽阳伪警察局,缴枪二十余支,由此声势大振,很快发展到三千多人,号称“平东洋”义勇队。
白乙化领导这支队伍转战辽西、热北、锦西等地,连战连捷。
每次作战,他总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以自己的行动取得了大家的信赖和拥护。
这支抗日队伍,苦战两年,历尽艰险,给日寇以沉重的打击。
1932年,这支队伍被蒋介石从冷口骗至关内缴了械,白乙化愤怒不已,匿名返回北平,回到中国大学从事学生运动。
1933年在北平香山举办学生夏令营,他任总队长,成为青年学生的领袖。
他以自己在东北讲武堂学的军事知识和义勇队作战的经验,组织青年学生进行军事活动,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浴血平西1935年白乙化大学毕业后,留校任职,“一二九”运动时被捕入狱。
出狱后,党派他到绥西东北垦区,成为当地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传奇英雄电视剧的观后感

传奇英雄电视剧的观后感
《传奇英雄》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视剧。
剧中的故事情节紧凑扣人心弦,
展现了英雄们的勇气与毅力,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深受触动。
首先,该剧的角色塑造令人印象深刻。
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命运,他
们的行动和抉择展现了不同的人生价值观。
主人公是一位英勇无畏的战士,他为了正义与邪恶斗争到底,让人对他的坚定和勇敢感到钦佩。
而反派角色的复杂性和深度更是让人忍不住为其心生厌恶和同情。
角色们的互动和冲突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剧中的剧情设定独具匠心。
故事发生在一个充满冲突和战争的时代,充
满了紧张的气氛。
各种悬疑和转折使得剧情更具吸引力,并引发观众的探索欲望。
情节紧凑而又出乎意料,每一集都让人想要追逐下去。
此外,制作团队在摄影和美术方面的精心布置也值得赞美。
背景和服装的设计
精细入微,再加上精彩的特效和打斗场面,让观众仿佛穿越到那个古老的时代。
每一帧都充满着艺术的美感,使观众无法移开目光。
最后,这部电视剧传达了一些深刻的主题和价值观。
勇气、友情、爱情和牺牲
是贯穿整个剧情的核心元素,让观众不仅仅只是享受剧情的精彩,更引发了内心的共鸣和思考。
通过英雄们的奋斗和成长,观众也被激励要珍惜自己的选择和人生。
总的来说,《传奇英雄》这部电视剧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独特而难以忘怀的观影
体验。
无论是剧情的设定、角色的塑造还是制作的精良程度,都让人对这部作品赞叹不已。
它不仅仅是一部普通的电视剧,更是一种对于人性、勇气和奋斗的思考和探索。
参观白乙化烈士陵园观后感

参观白乙化烈士陵园观后感你知道吗?前几天我去参观了白乙化烈士陵园,那可真是一次让我内心受到强烈震撼的经历。
一走进陵园,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像一张大网,“唰”的一下把我给罩住了。
周围特别安静,安静得我都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仿佛它也在向英雄致敬呢。
看着那一座座墓碑和纪念碑,我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都有。
白乙化这位英雄啊,我在参观的过程中慢慢了解到他的事迹,简直酷得不像话。
他就像一个超级英雄,不过这个超级英雄可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什么超能力,靠的就是满腔热血和坚定的信念。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白乙化带着兄弟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面对敌人那是毫不畏惧。
我就在想啊,他当时得有多大的勇气呢?要是我在那个时候,估计腿都软了。
但他不一样,他带着大家就像一把锋利的宝剑,直插敌人的心脏。
他肯定也有害怕的时候吧,可他把害怕都变成了战斗的力量,这种坚韧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在陵园里走着,感觉每一步都像是走在英雄的故事里。
周围的花草树木仿佛也都知道这里安息着伟大的灵魂,都长得特别挺拔。
我想,它们也是在向英雄致敬吧。
这里的一草一木就像是守护者,静静地守护着英雄们的英灵。
而且啊,我发现来参观的人都特别安静,大家都带着一种崇敬的表情。
这时候我就觉得,英雄是永远不会被忘记的。
不管过了多少年,他们的精神就像星星一样,在历史的天空中闪闪发光。
这种精神会感染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就像它感染了我一样。
从陵园出来后,我整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似的。
我就想啊,我们现在的生活这么美好,那都是像白乙化这样的英雄用生命换来的。
我要是还整天稀里糊涂的,不好好努力,那可真对不起他们。
我得把英雄的精神带回我的生活里,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想想白乙化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我还有什么理由退缩呢?这次参观白乙化烈士陵园,就像是给我上了一堂超级有意义的课,这堂课没有老师在黑板上写写画画,但是却让我学到了最宝贵的东西——英雄的精神。
我觉得,以后有机会,我还得再去,去重新感受那种震撼心灵的力量。
暗战1931白乙化观后感

暗战1931白乙化观后感《暗战1931》是一部根据历史事件改编的动画作品,该作描绘了中国革命家毛泽东、蒋介石与日本军阀白乙化之间在1931年的一次暗战。
这部作品通过精彩的剧情和丰富的历史背景,深入探讨了那个动荡的年代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迁。
首先,我对这部作品的历史背景设定表示赞赏。
《暗战1931》背景设定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这个时期正是中国正在建立中华民国的时候,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各种势力明争暗斗。
而此时,正值日本在满洲国的存在有加深的时期。
这个背景使得整部作品更富有紧迫感和真实感,让观众更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艰难和血与火的厮杀。
其次,我对作品中人物的刻画表示肯定。
毛泽东是中国革命的先驱和伟大的领导者,而蒋介石则是中华民国的主要创立者和领导者,两个人物的对峙既体现了毛泽东坚定的革命意志与蒋介石的权谋之间的矛盾,也表达了他们对于国家建设的不同理念和实践。
而白乙化作为日本军阀,其出身、经历和与毛泽东、蒋介石的冲突,更是给整个故事增添了一种复杂和多样化的情感冲突。
最后,我对剧情的发展和叙事手法表示赞赏。
故事的开始是闪回到梁苏生离开上海的时候,然后快速推进到1931年的暗战。
剧情通过一系列的事件和对话,逐渐揭示出各个人物的目的和动机,同时也展现出他们的勇气和智慧。
整个剧情紧凑且悬疑感十足,让观众随着故事的发展而产生紧张的情绪,对故事的进展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
综上所述,《暗战1931》是一部富有历史感和内涵的作品。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改编和创作,这部作品向观众展示了那个年代的动荡与挣扎,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迁,较为真实地还原了历史的情境和事件的发展。
我相信,通过这部作品的观看,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年代的人们,深感历史的厚重和书写者的艰辛。
同时,这也是一部教育人民勇敢面对困难和向上奋斗的作品,对于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前进,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白乙化烈士墓园观后感

白乙化烈士墓园观后感我参观了白乙化烈士墓园,留下了深刻的观后感。
白乙化烈士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烈士墓园是他的永恒安息之所,也是人们缅怀他的地方。
走进白乙化烈士墓园,我首先看到一座庄严肃穆的纪念碑。
碑身雄伟高大,上面镶嵌着烈士的名字和生平事迹。
碑前矗立着一尊铜像,栩栩如生地展现出白乙化烈士英勇的形象。
纪念碑脚下环绕着花坛,鲜花依稀可见。
我被这座纪念碑所浓厚的英雄氛围所震撼,感受到了烈士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的伟大。
在墓园内,我还看到了一排排整齐的墓碑。
这些墓碑标示着无数的英灵,他们为了解放事业和社会进步而献出了生命。
透过墓碑上的名字和头像,我仿佛能感受到烈士们的坚定和勇敢。
他们有的牺牲在战场上,有的在革命斗争中壮烈殒身。
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进,鼓舞着我们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深入墓园,我看到了一块块破损的墓碑,有的已经到了年久失修的地步。
这些墓碑是无数烈士寄托了他们对故土的深情。
然而,时间的洪流却无法抹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这让我深感自己的渺小,也让我对烈士们的付出更加佩服和敬仰。
墓园中央矗立着一座红色烈士纪念塔,塔身上刻满了烈士们的名字。
这座纪念塔象征着英雄的永恒,也见证了烈士们的不朽精神。
我在纪念塔前默默地默哀,向英雄们致以最深的敬意。
白乙化烈士墓园是一座充满着烈士事迹和革命历史的圣地。
在这里,我不仅了解了烈士的生平事迹,更深刻地认识到了革命斗争的不易。
烈士的墓园是我们追忆历史、敬仰英雄的重要场所,也是我们秉承他们精神的坚定信念。
参观白乙化烈士墓园,我深感自己是时代的幸运儿。
正是因为有无数的英雄为我们的幸福和荣耀付出了一切。
我们要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铭记英雄的壮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奇英雄—白乙化》观后感
近日观看了北京市委组织部和北京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系列专题片《难忘初心》第四集《传奇英雄-白乙化》,深受感动。
白乙化,人称“小白龙”,1911年6月11日,白乙化出生在辽阳县石谷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
1928年,他考入沈阳东北军教导队,后升入东北陆军讲武堂步科。
1929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系预科。
期间,他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大量进步书刊,1930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白乙化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白乙化向校方提出抗战申请。
"吾当先去杀敌,再来求学。
如能战死在抗战杀敌的战场上,余愿得偿矣!"他返回辽阳,组织抗日义勇军,率部转战辽西、热北、锦西,连战连捷,得绰号"小白龙"。
1933年,抗日义勇军被国民党32军骗入冷口缴械。
他含愤复回北平中国大学读书。
1935年,曾获得过中国大学学士学位,12月9日,白乙化参与组织了"一二·九"学生运动,被称为运动中的"虎将"。
他奋勇当先,积极组织同学集会、游行。
1936年2月,在北平大学法商学院的学生抗日大会上,他发表演讲,强烈要求国民党政府出兵抗日,收复东北,会后遭逮捕。
在监狱里,他继续进行抗日救亡宣传,组织难友同反动派斗争。
1936年夏出狱后,他奉党的指示赴绥西东北垦区工作,历任中
共绥西特委委员、中共垦区工委书记、垦区特委书记。
1937年10月,领导垦区农民大暴动,组织抗日先锋队并任队长。
1939年春,他率领抗日先锋队从内蒙来到平西,与冀东大暴动的抗日联军合并,组成华北人民抗日联军,任副司令员,经过白乙化对部队严格认真的整训使这个纪律松弛、战斗力差的部队素质大为增强。
在这期间,他指挥了沿河战斗,击溃日军大岛大队。
1940年1月,抗日联军改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十团,白乙化任团长。
改编后他即率部参加了粉碎日军对平西抗日根据地10路围攻的战役,屡创日军,并在东胡林阻击战中击落敌机1架。
4月,部队进军平北,路经沙塘沟,伏击日军,歼敌三百余名,声震平北,十团到平北不过九个月,就对日伪作战百余次,开辟了丰(丰宁)、滦(滦平)、密(密云)抗日根据地,协助地方组建了丰滦密联合县,使我军有了立脚之地。
9月至11月,白乙化及时返回内线,寻机打击撤退之敌,一举歼灭日军哲田中队,取得了这次反"扫荡"的胜利。
他指挥十团粉碎了日伪军对丰滦密的大"扫荡",并在反"扫荡"中率部开辟新区,使丰滦密抗日游击根据地由初创时的4个区一下发展到8个区。
1941年2月4日,伪满道田讨伐队170余人沿白河向根据地进犯,白乙化率部在密云县马营西山与敌人激战,毙、俘敌117人,保卫了根据地。
但在战斗即将胜利结束时,白乙化被日军击中头部,壮烈牺牲,时年30岁。
英雄已世,但他的英雄事迹在延庆地区流传至今,并将永远流传
下去。
他曾经用三八步枪击落日军飞机。
事情发生在1940年2月,万余日军发动了对平西根据地的十路围攻,十团奉命在青白口一带阻击敌人。
日军进攻中不但有猛烈炮火掩护,还派出飞机助战。
日机欺八路军没有防空武器,低空盘旋,扔炸弹,扫射机枪,给十团造成很大伤亡。
白乙化气坏了,一面命令战士对空射击,一面从警卫员手中要过一杆三八步枪,单腿跪地,瞄准飞机连开数枪,子弹击中驾驶员,日机摇摇晃晃撞在山上,战士们一片欢呼。
战后,白乙化找到飞机残骸,见机上的双筒连体重机枪没有摔坏,便让人卸下来,从中间锯开,分给一营、三营各1挺,从此十团第一次有了重机枪。
他还是投弹高手,因精准投弹攻克据点。
那是1940年6月,白乙化的部队向丰宁县大草坪据点发起强攻。
大草坪是敌人的重要据点,驻有伪满军1个营,装备精良。
十团攻至中心炮楼几十米处,被敌人猛烈机枪火力压制。
白乙化不顾危险来到前沿,见此情况,要过3颗手榴弹,用他的独特手法奋力投出,其中两颗手榴弹就像长了眼睛,从炮楼枪眼飞了进去,爆炸声中,敌人的机枪哑巴了,战士们高喊着冲进炮楼。
此战,全歼伪满军1个营。
白乙化这个让日寇闻风丧胆英雄,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英雄的事迹,也激励着我们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
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处处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把本职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