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新课标辅导作业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练习课人教新课标

练习课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钟面,会看整时,并会用两种方法表示整时。
2.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实际生活和时间结合起来。
学习重点掌握读、写整时的方法。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知识点1:认识整时。
课件出示教材第86页第3题。
过1小时是几时?分析:先读出钟表现在对应着几时,再加上1,即为1小时后的时间。
答案:4:00 10:00 6:00 12:001.过1小时是几时?。
答案:3:00 7:00知识点2:接近整时。
课件出示教材第87页第6题。
照样子说一说。
分析:本题是根据钟面上分针与时针的指向规律,说一说钟面上表示的时间。
第一幅图中时针的指向接近8,分针指向12的左边,表示快8时了;第二幅图中时针指向10的右边一点,分针指向12的右边,表示10时过了一点。
答案:第三幅图:快12时了。
第四幅图:8时过一点儿。
2.小动物们读得对吗?对的画“√”,不对的画“×”。
(1)(2)答案:×√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第86页第1、4题,第87页第5、8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教学反思会认读整时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各类练习,层层深入,还可借助拨一拨钟表等活动,使学生在表针的运动中对整时及其顺序有更深刻的体会。
教师点评和总结:。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整理和复习一、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1~100的数字,数的读写和数数;2. 数的运算:加法、减法、混合运算;3. 几何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4. 计量单位:米、厘米、千克、克、小时、分钟;5. 数据处理:比较、分类、排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巩固和掌握一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巩固和掌握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数据处理等基础知识。
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练习本;学具:铅笔、橡皮、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些实际情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妈妈买了一些水果,有3个苹果,2个香蕉,请问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2. 数的认识:(1)复习1~100的数字,数的读写和数数;(2)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本上的数数练习。
3. 数的运算:(1)复习加法、减法、混合运算;(2)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本上的混合运算练习。
4. 几何图形:(1)复习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特点;(2)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本上的几何图形练习。
5. 计量单位:(1)复习米、厘米、千克、克、小时、分钟;(2)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本上的计量单位练习。
6. 数据处理:(1)复习比较、分类、排序;(2)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本上的数据处理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数据处理七、作业设计1. 数的认识:数数练习,从1数到100;2. 数的运算:完成混合运算练习题;3. 几何图形:完成几何图形练习题;4. 计量单位:完成计量单位练习题;5. 数据处理:完成数据处理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和练习,学生对一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练习题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作业题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成绩_______一、圈一圈,连一连。
(共8分)1 2 3 4 5二、数一数每种花各有几朵,写一写。
(共5分)三、从1顺次连到5。
(共4分)142四、涂一涂,填一填。
(共10分)(左)(右)把左边的3个涂上红色;把右边的5个涂上绿色;给从左边数排第5的涂上黄色。
绿比红(),红比黄()。
(填“多”或“少”)五、请你填上合适的数。
(共12分)5>()()<3 ()>42<() 3<()()=()1<()()>()()<()六、要使盒子里都是5个皮球,每个盒子里要添上几个皮球?请画上去。
并写数。
(共16分)七、把4个分成两份,有几种分法?写一写。
(共6分)4 4 4八、请你先写数,再填空。
(共10分)九、比一比,看谁吃得多。
(共12分)()()()()()()()()十、看图回答问题。
(共9分)一共有( 5 )个人在排队买票,排在第( 3 ),排在第( 5 )。
十一、把5枝花插在两个花盆,有几种插法,请写出来。
(共8分)两种:1+4;2+3参考答案一、圈一圈,连一连。
(共8分)从左到右依次是1;3;2;3;1;5二、数一数每种花各有几朵,写一写。
(共5分)三、从1顺次连到5。
(共4分)四、涂一涂,填一填。
(共10分)(左) (右)把左边的3个 涂上红色;把右边的5个 涂上绿色;给从左边数排第5的 涂上黄色。
绿 比红 (多 ),红 比黄 ( 多 )。
(填“多”或“少”)五、请你填上合适的数。
(共12分)5>( 1 )( 1 )<3 ( 5 )>4 2<( 5 )3<( 5 ) ( 4 )=( 4 ) 1<( 5 ) ( 2 )>( 1 )( 1 )<( 2 ) 六、要使盒子里都是5个皮球,每个盒子里要添上几个皮球?请画上去。
并写数。
(共16分) 从左到右依次是:3;1;2;41 4 5234 25 1七、把4个分成两份,有几种分法?写一写。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4求一共有多少的实际问题-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4 求一共有多少的实际问题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4 求一共有多少的实际问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八章第四节,求一共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通过数数和加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求两个物品合在一起一共有多少。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数数和加法的基本概念,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数数和加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我准备了实物物品,如苹果、小球等,以及学习卡片,上面印有数字和物品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苹果,再拿出一个苹果,问学生们:“我手上有几个苹果?”学生们通过数数,得出答案是2个苹果。
2. 例题讲解:我展示一张学习卡片,上面印有一个苹果的图片,然后又展示另一张学习卡片,上面印有三个苹果的图片。
我问学生们:“这两张卡片上的苹果一共有几个?”学生们通过数数,得出答案是4个苹果。
3.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们发放一些练习纸,上面有一些类似的问题,让学生们独立解答。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求一共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并且在旁边画了一些物品的图片,如苹果和小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们回家后,找一些物品,比如玩具或者水果,和爸爸妈妈一起数一数,看看一共有多少个物品。
2. 答案: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们对数数和加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通过数数和加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数数时容易出错,所以在课后,我打算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
另外,我还可以拓展延伸,让学生们尝试解决更复杂一些的实际问题,比如求三个物品合在一起一共有多少。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上、下、前、后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上、下、前、后,左、右。
“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性的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本单元集中教学这些最基本的空间方位概念,一方面为学生系统地进行数学学习做准备,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空间方位的体验和对概念的使用,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教学活动经验。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空间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需要进行这些基本方位的判断和表达。
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
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表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相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安排教学建议1.注意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安排教学。
一般学生在 6 岁时就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别尚未发展完善。
因此,对于“上、下”“前、后”,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而对“左、右”的辨别,则要进行适当地引导。
2.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辨认位置关系。
教师应该在教材所提供内容的基础上,多创设有趣、好玩的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辨认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在游戏中感受这三组方位词的作用。
3.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交流并运用所学习的知识。
在认识“上、下”“前、后”时,可以创设物体相同但位置关系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分组辨认位置关系。
交流时“答案”不同,引发“冲突”,进而对比分析,深化理解所学习的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全册配套课堂作业

第1课时数一数一、数一数,再照样子在里面画“○”。
二、我能把与数字同样多的部分圈起来。
4 35 6三、数一数。
第2课时比多少一、数一数,在最多的下面画△,最少的画√。
二、仔仔细细比。
(1)()和()同样多。
(2)()比()多,()比()少。
三、画一画。
(1)画,比多两个。
(2)画,比少3个四、数一数,分一分)个有()个)个有()个比少()个比多()个。
第1课时上、下、前、后一、填一填①小马的上面是(),小象的下面是();②小鸭的前面是(),后面是()。
二、(1)小狗跑在最()面,小象跑在最()面。
(2)小象跑在小牛的()面,小狗跑在小兔的()面。
(3)小兔跑第(),它的后面还有()个,前面还有()个。
三、联系生活红灯在黄灯的_________面,绿灯在黄灯的_________面。
红灯亮,汽车停,绿灯亮,汽车行。
汽车、行人靠马路的_________侧前进。
小朋友们!你们也要遵守交通规则啊!第2课时左、右一、看图填一填。
在的边,在的边,在的边,在的边,的左边是,右边是。
二、(1)明明的左边是,右边是。
(2)红红在丽丽的边,丽丽的右边有人。
(3)请你在丽丽的左边画一个小朋友。
三、请你在小朋友的右脚处画“”左手处画“”。
四、给小朋友们穿上漂亮的衣服。
(涂一涂)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 1~5的认识一、我能填正确(1)一、二、()、()、5。
(2)()、4、3、()、()。
(3)和2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4)3前面的数是(),4后面的数是()。
(5)在2和4中间的数是()。
二、圈一圈,连一连三、按号从大到小排列各种动物23541()>()>()>()>()四、按数字画圆圈。
5() 3()2() 4()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数一数,比一比二、请在()填上合适的数5>()()<3 ()>42<() 3<()()=()1<()()>()()<()三、我会把它们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 43 5 1()<()<()<()<()四、画一画画与同样多画多画少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给小昆虫排队(1)一共有( )只昆虫。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时作业(一课一练)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时练习数一数一、照样子,数一数,画一画。
二、数一数,连一连。
三、在合适的图下面的里画“√”。
(1)(2)答案:一、○○○○○○○○○○○○○○二、略三、(1)第2个(2)第3个一、长的画“√”。
二、最长的画“√”,最短的画“○”。
三、在最高的下面画“√”,在最矮的下面画“○”。
四、重的画“√”。
答案:一、在上面的方框里画“√”,在上面的方框里画“√”二、在第1个方框里画“√”,在第2个方框里画“○”三、在第2个方框里画“√”,在第3个方框里画“○”四、在左面的方框里画“√”,在左面的方框里画“√”一、在水果下面的里画“√”,蔬菜下面的里画“○”。
二、把不同类的圈出来。
(1)(2)(3)三、彬彬上学了,妈妈带他去买学习用品,应该买什么?请把它们圈出来。
答案:一、√○√○√○√○二、(1)第四个(2)第三个(3)第二个三、略一、在()里填合适的答案。
(填“左”或“右”)(1)小汽车在公共汽车的()面。
(2)自行车在公共汽车的()面。
(3)公共汽车在小汽车的()面。
二、下面是小动物们的家的位置图。
(1)小狗住在小象的()面,小羊住在熊猫的()面,小鸭住在小猴的()面。
(2)()住在()的上面,()住在()的右面,()住在()的下面,()住在()的左面。
三、画一画。
在○的上面画□,下面画■,左面画◎,右面画●。
答案:一、(1)左(2)右(3)右二、(1)左下下(2)略三、认识1~5 一、数一数,连一连。
二、根据数字圈一圈。
三、写出括号里的数。
2 3 () 5 4 3 () 1答案:一、略二、略三、4 2认识几和第几一、从右边起涂色。
涂第3顶涂3顶二、一共有()个杯子,从右数排在第()。
三、把右边的3只小鸟圈起来。
把左边第3只小鸟涂上颜色。
答案:一、略二、5 2三、略认识0 一、窝里有几只鸟?填一填。
二、在直尺上填一填。
三、先描一描,再写一写。
答案:一、3 0二、0 3 5三、略认识=、>和< 一、比一比,填一填。
人教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钟表》练习题(含答案加解析)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钟表》练习题1填空钟面上有()个数,()个大格。
又细又长的是()针,又短又粗的是()针。
分针指向(),时针指向(),是()时。
2看钟表写时间3连一连4按要求写时间5判断大家参加长跑比赛,都是12:00出发,下面钟面显示的是他们到达终点的时间,在跑得最快的同学下面“√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钟表练习题1填空钟面上有()个数,()个大格。
又细又长的是()针,又短又粗的是()针。
分针指向(),时针指向(),是()时。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钟面的认识,看钟面认整时的方法是否掌握。
答案:12、12、分、时、12、9、9。
解析:借助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正确用语言表述认识整时的方法。
2看钟表写时间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正确记录整时。
答案:8时8:00、5时5:00、12时12:00、大约10时大约10:00。
解析:检查学生认识整时的能力,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其中的12:00,学生易错。
3连一连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接近整时的表述方法。
答案:解析: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记录时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按要求写时间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简单的整时经过时间的理解。
答案:4:00 10:00 6:003:00 2:00 11:00解析:使学生灵活掌握整时的计时方法,并初步认识经过时间和时刻的区别。
5判断大家参加长跑比赛,都是12:00出发,下面钟面显示的是他们到达终点的时间,在跑得最快的同学下面“√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整时的学习,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对“出发”“快”“慢”的理解。
答案:(√)()()()解析:学生对于整时的认识已经很熟练了,但是在认识了整时后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道题做了很好的尝试。
同时也是对学生将表盘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生活中不仅仅有整时,还有其他时间,后面还要继续学习认识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导作业(一)姓名1.○○○○○
把左边的4个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个涂上颜色。
2.☆◇○□△
(l)从左面数,○排在第()个.
(2)从右面数,△排在第()个.
(3)□左面有()个图形.
(4)○右面有()个图形.
(5)从○开始往右数,数到第()个是△.
(6)☆和△相隔()个图形.
辅导作业(二)姓名
1.在少的下面画√。
2.在多的后面画√。
3、比一比,画一画
(1)画★比○多一个(2)画△与○同样多
○○○○○○○○○
4.思考题★★★
晚上,小明的妈妈为全家人每人准备了同样多的葡萄。
看完电视,每个人的盘子里都剩一些,小明剩5颗,爸爸剩1颗,妈妈剩3颗。
猜猜谁吃的最多,谁吃的最少。
--
辅导作业(三)姓名
1.看图列算式,并计算。
2.算一算。
2+1= 3+1= 2+2= 3-1= 5-3= 4-2= 0+5= 3-3= 4-0= 5-1= 4-1= 0-0= 3.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
4○3 5-2○2 3-3○1 2+1○3
辅导作业(四)姓名
1.算一算,连线。
2.看图,填空。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3 ()-2=3 ()-4=1 4-()=1
3-()=2 5-()=3 ()-( )=2 2+( )=5
--
辅导作业(五)姓名
3
1
4
2
3
三、我会从大到小排一排。
(10分)
()>( )>( )>( )>( )
辅导作业(六)姓名
一、我会选。
(20分)
1、在里填“>、<或=”。
(8分)
3 3 2 5
2+”或“—”。
(12分)
2=2 1=2
2=0 1=2
二、我会看图填空。
(6分)
(1)图中一共有()个图形。
(2)从右往左数,是第()个。
(3排第()。
--
辅导作业(七)
姓名
一、我会看图写算式。
(30分)
= = ()()=()()()=()()()=()()()=()
辅导作业(八)姓名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3 ()-2=3 ()-4=1 4-()=1
3-()=2 5-()=3 ()-( )=2 2+( )=5
2、看图写算式。
()()=()()()=()
--
--
辅导作业(九)
姓名
3.数一数,填一填
辅导作业(十) 姓名
1、从小到大排一排。
2、在水滴上填上合适的数。
3.数一数,填一填
辅导作业(十一)
姓名
一、给小昆虫排队。
1.一共有( )只昆虫。
2.从右边数,青蛙是第( )个,第3个是( )。
3.从左边数,蜗牛是第( )个,第1个是( )。
4.把左边4个小昆虫圈起来。
5.青蛙的左边是( )只昆虫。
6.蜜蜂的左边有( )只昆虫。
二、左面的□里可以画几朵花?右边的呢?
三、看图连一连。
辅导作业(十二)姓名
一、看图列算式。
--
辅导作业(十三)姓名一、排名次。
二、智力魔盘。
辅导作业(十四)姓名
1.按顺序填数。
2.
(1)一共有 ( )种水果。
(2)从左数,在第 ( );从右数,在第 ( )。
(3) 前面有( )种水果,后面有( )种水果。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7 ()+6=6
()+3=10 ()+()=9
4.直接写出得数。
4+2= 9-3= 4+5= 6-3= 7+0=
4-4= 6+4= 7-6= 10-5= 2+8=
7+3= 4+4= 3+5= 0+9= 10-8=
8-4= 7-2= 5+5= 10-2= 6-1=
1 3 5 8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