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录音新闻》课件.苏教版

合集下载

【配套K12]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 录音新闻素材 (新版)苏教版

【配套K12]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 录音新闻素材 (新版)苏教版

录音新闻1.广义地讲,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狭义地讲,新闻就是消息。

最主要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

新闻的特点:(1)报道迅速、及时。

(2)简明扼要,语言要高度凝练、概括。

(3)用事实说话,不能虚构、夸张。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在航天事业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以“长征”系列火箭为主的火箭发射,震撼了全中国人民的心。

限于当时国内生活条件的制约,电视还未能在家家户户普及,所以录音报道这一火箭发射的盛况显得极为重要,为了让更多的人清晰、形象地了解这一过程,电台作了较大规模的实况录音报道,在报道中,现场的声音、解说员的解说、现场观众的欢呼聚为一体,营造了强烈的现场氛围,让听众如同身临其境。

2.现场直播“神六升空”大型直播《再探苍穹》之八:飞船发射神舟飞天,铸就登攀世界科技高峰的惊世伟业问鼎苍穹,谱写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壮丽诗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大型直播节目《再探苍穹》朱江:各位听众,现在“神舟”六号的发射已经进入倒计时,我们还是来看看酒泉发射现场的情况。

现在我们的记者孙崇峰已经来到了载人航天发射场,他能够亲眼目睹发射的壮观景象。

佳慧: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来,让我们把信号切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听一听记者孙崇峰的现场播报。

孙崇峰:各位听众,我是记者孙崇峰,我现在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场的天气……中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即将发射,我们来共同见证这历史性的时刻![现场](发射倒计时:10、9、8……3、2、1——点火!起飞!)孙崇峰:好!火箭已经起飞了,火箭的轰鸣声非常大,我感觉我的脚下在剧烈地震颤,火箭巨大的轰鸣声好像要把天空撕裂了,它向世界宣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了。

各位听众,现在虽然是在白天,但是火箭喷出的烈焰还是特别耀眼,现在火箭上升的速度越来越快,现在只能看到火箭拖着长长的尾焰直刺蓝天……听众朋友,不知道此时此刻“神舟”六号飞船里,我们的两位航天员情况怎么样?相信他们一定能够顺利升空,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祝福!朱江:长征火箭点火,地动山摇;神舟飞船升空,再探苍穹。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课文目录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课文目录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课文目录(全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亲近文学)《为你打开一扇门》《繁星》《冰心诗三首》(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青年人)《诺曼底号遇难记》《古代诗词四首》(次北固山下、题破山寺后禅院、赤壁、浣溪沙)《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第二单元(金色年华)《往事依依》《幼时记趣》《十三岁的际遇》《伟人细胞》《现代诗二首》(少年歌、生活是多么广阔)名著推荐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三单元(民俗风情)《社戏》《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中秋咏月诗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有思念是圆的)《古代诗词三首》(过故人庄、游山西村、一剪梅)《对联六副》第四单元(多彩四季)《春》《三峡》《夏》《济南的冬天》《古代诗词四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西江月、秋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文笔精华一》第五单元(关注科学)《斜塔上的实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叫三声夸克》《梦溪笔谈二则》(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论语八则》专题上:《狼》第六单元(奇思妙想)《天上的街市》《七颗钻石》《蔚蓝的王国》《皇帝的新装》《古诗四首》(迢迢牵牛星、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登岳阳楼)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人物风采)《贝多芬传》《一面》《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赵普》《周总理,你在哪里?》第二单元(童年趣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颗枸杞豆》《我们家的男子汉》《柳叶儿》《黄纱巾》第三单元(建筑艺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凡尔塞宫》《黄鹤楼》《于园》第四单元(动物世界)《松鼠》《松树金龟子》《国宝—大熊猫》《师生自荐课文》《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名著推荐:《西游记》第五单元(信息传播)《三个太阳》《录音新闻》《决战太空》《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七子之歌》专题:《荷》第六单元(诗词拔萃)《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古代诗词三首》(木兰诗、观刈麦、破阵子)《现代诗三首》(树、信念、中国的土地)《歌词三首》(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古诗二首》(黄鹤楼、归园田居)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长征组歌)《七律长征》《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老山界》《草》《<长征>节选》(剧本)《诗人领袖》写作:写清楚一件事和起因经过和结果第二单元(爱国情怀)《枣核》《最后一课》《始终眷恋首自己的祖国》《晏子使楚》《古诗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革命烈士诗二首》(把牢底坐穿、花)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第三单元(至爱亲情)《背影》《甜甜的泥土》《人琴俱亡》《我的母亲》《父母的心》《古诗三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夜雨寄北、已亥杂诗)专题《长城》写作: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第四单元(江山多娇)《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阿里山纪行》《蓝蓝的威尼斯》《美丽的西双版纳》《古诗三首》(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名著推荐《汤姆.索亚历险记》写作:写参观游览的文章第五单元(人与环境)《苏州园林》《都市精灵》《幽径悲剧》《明天不封阳台》《治水必躬亲》记叙中结合抒情与议论第六单元(高新科技《从小就要爱科学》《在太空中理家》妙的克隆》《送你一束转基因花》《师生自荐课文》《古诗三首》(雁门太守行、别云间、论诗)写作:自由写作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借物抒怀)《海燕》《白杨礼赞》《石榴》《竹溪记》《紫藤萝瀑布》写作: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第二单元(道德修养)《纪念白求恩》《敬业与乐业》《多一些宽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陋室铭》《诗词曲三首》(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渔家傲、天净沙·秋思)写作:写简单的议论文第三单元(事理说明)《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活板》《宇宙里有些什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山市》写作:写简单的说明文第四单元(小说之林)《孔乙己》《范进中举》《核舟记》《变色龙》《窗》写作:写人记事突出中心第五单元(人生体验)《错过》《散步》《送东阳马生序》《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有的人》《古诗二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无题)写作: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第六单元(精彩演讲)《悼念玛丽·居里》《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讲》《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向生命中的一切青春举杯》《两小儿辩日》写作:写简单的演讲稿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课文目录1、鼎湖山听泉2、林中小溪3、飞红滴翠记黄山4、画山绣水5、扁鹊见蔡桓公6、桃花源记7、与朱元思书8、核舟记9、故乡10、我的叔叔于勒11、在烈日和暴雨下12、多收了三五斗13、成功14、论创造15、学问与智慧16、说美散文家谈散文小说家谈小说诗人谈诗17、陈涉世家18、捕蛇者说19、岳阳楼记20、醉翁亭记21、绿22、囚绿记23、环球城市风行绿墙25、一双手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课文目录1、威尼斯商人(节选)2、江村小景3、《陈毅市长》选场4、一厘米5、藤野先生6、生命与和平相爱7、热爱生命8、享受生活9、曹刿论战10、愚公移山11、出师表12、观潮13、送行14、给我的孩子们(节录)15、台阶16、呼兰河传(节选)17、雪18、《雪》四人谈19、邹忌讽齐王纳谏20、《孟子》二章2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2、墨池记。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目录(2)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目录(2)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录(2)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学常识〖第⼆单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仁,我国伟⼤的⽂学家、思想家、⾰命家。

本⽂选⾃他的散⽂集《朝花⼣拾》,本⽂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

通过对⽐的⼿法,表现了⼉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和热爱⼤⾃然追求快乐⾃由的⼼理,同时也说明了封建教育的⽅法和内容是对⼉童天性的束缚。

《⽉迹》作者贾平凹,当代作家,全⽂按照“盼⽉亮—寻⽉亮—议⽉亮”的顺序,记叙了⼀家⼏个孩童中秋夜追寻⽉亮的过程,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以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满⾜的可贵的⼼灵世界。

《三颗枸杞⾖》作者程海,本⽂运⽤回忆的笔法,⽣动细致的描写了虚度⼀⽣的三叔临终前的悔恨和他的悔恨对“我”的教育,告诉⼈们:要抓住时间,抓住⽣命,少壮不努⼒,⽼⼤徒伤悲。

《我们家的男⼦汉》作者王安忆,当代著名⼥作家,她的⼩说《长恨歌》获茅盾⽂学奖,本⽂运⽤风趣幽默的语⾔,按⼈物的性格特点组织安排材料,⽣动⽽细腻的描写了⼀个男孩⼦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个逐步成长的⼩男⼦汉形象。

《柳叶⼉》是⼀篇叙事散⽂,作者宋学孟,本⽂⽤饱含深情的语⾔,描写了⼉童时代在那饥荒严重的岁⽉,抢柳叶⼉吃柳叶⼉的乐趣,但如今回忆起来,有种苦中带涩的滋味⼉,抒写了对柳叶⼉的特殊感情。

《两⼩⼉辩⽇》体裁寓⾔选⾃《列⼦·汤问》作者是战国时期列御寇。

本⽂告诉⼈们:⽚⾯看问题是得不出正确结论的。

《黄纱⼱》体裁微型⼩说,作者薛涛,作品运⽤电影中“蒙太奇”的表现⼿法,每个镜头流露了⼈与之间相互理解互相抚慰的温馨之情。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学常识〖第三单元〗 《⼈民英雄永垂不朽》作者周定舫,全⽂按瞻仰者的⾏踪为序具体介绍了巍峨、雄伟、庄严的⾸都⼈民英雄纪念碑,在介绍⼤碑座上的⼗块浮雕时按照东南西北的空间顺序和浮雕反映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相结合的顺序,说明热情赞颂⾰命先烈的丰功佳绩,同时表现了⼈民群众对他们的⽆限崇敬与怀念之情。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苏教初中语文七下《新闻两篇》 (二)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苏教初中语文七下《新闻两篇》 (二)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清晰的思路并品味毛泽东语言的磅礴气势。

3.认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爱国爱军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介绍新闻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新闻单元。

大家可能对“新闻”这个词并不陌生,因为我们通过电视、广播、网络都会接触到新闻。

那到底什么是新闻?它有哪些特点?由哪些部分构成?我想等我们今天的课程结束的时候,大家对此必是能够侃侃而谈了。

而且只要你不吝啬手中的笔,我想成为一名校园小记者肯定是没问题了。

在学课文之前,我们先简单地了解一下有关新闻的知识。

二、介绍新闻有关知识1.什么是新闻?从广义上讲,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从狭义上讲,新闻就是指消息。

新闻(也叫消息)是报纸、广播中最常用的一种文体,它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最近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2.新闻有哪几部分组成?——新闻的结构。

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缺一不可)3.新闻的六要素(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是毛泽东主席为当时的报纸写的一篇新闻稿。

4.补充介绍背景问:新闻稿件一般由记者写,为什么毛主席亲自为新华社写作稿件呢?明确:因为此事意义重大,非同寻常。

补充交代背景: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政府以致命的打击。

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开始谈判。

我方提出8条24款和平方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

当日午夜,人民解放军奉命横渡长江。

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

七年级语文录音新闻

七年级语文录音新闻

三、课文内容说明 1982年10月,正当党的十二大召开之际, 我国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这是 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我国运载火箭水下 发射成功的广播稿。
中心思想
• 本文比较全面地报道了当时发射 的具体情况,赞扬了全体工程技术人 员、工人和解放军指战员大力协作、 团结奋战为祖国作贡献的精神,同时 也歌颂了党的领导。
• 四、有的词语,属于专业术语,一般词典 上查不到,那就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 推断。如“出潜艇发射前的操作音响”中 的“出”就是“播放”的意思;“混播” 就是“指各种声音的混合录音的播放”。

/ AG亚游集团
orz81msr
家上坟啊!”李老乡夫妻听着这些真诚的话语,俩人的眼圈一阵阵发红。李妻对丈夫说:“我说也是,你就不要犹豫了。麻烦 弟弟妹妹们绕些路去给爹娘上上坟,说说话,不就了了你这做儿子的心愿了嘛!”看李老乡还在犹豫,耿正果断地说:“叔, 就这么定了,我们一定要去给爷爷奶奶上坟的!您告诉我们坟地的确切位置就行了,或者我们进了村子以后,请知道的人给带 个路也行!”李老乡感激地说:“那就有劳你们了!我父母的坟其实很好找的,就在村子西南的南北大路边上。我想一想,是 在大路的西边,距离大路两丈多远的样子。砖砌圆顶,挺气派的,老远就可以看到。我最后一次离开的时候,不知道回了多少 次头啊!唉,快五年了。走之前,我还在坟后的两侧各栽种了一棵三尺高的小松树呢,只是不知道是否成活了。在爹娘的坟前, 摆着一个用青石打造的供桌,坟头面向东南,为得是我们能够遥遥相望。墓碑我选的是少见的黑色花岗岩,左下侧有我的名字, 你们一看便知,不会错的。至于具体地址,你们知道的,就在县城正北二里远的李家庄。”耿正兄妹三人将李老乡说的话牢牢 地记在心里。耿英略想一想,轻轻地问:“叔,婶子,这祭祀的用品是按照咱们老家的习俗呢,还是按照这里的?”李老乡说: “老家和杭州,这祭祀用品差不太多的。你们准备哪天动身回家?”耿正说:“我们准备后儿个一早出发!”李老乡说:“这 样吧,我明儿个晚上还想去你们的住处一趟呢。咱们再唠一会儿嗑,顺便带去亲手为爹娘买的各种祭祀品!”耿正兄妹三人非 常理解李老乡的心情,都连连点头答应。李老乡又问:“这路途很遥远呢,你们可准备了车马?怎么带细软?”耿正说:“您 来看了便知。我们走之前不想声张了。上月的房租我已经交清,这几天的租金,麻烦您等我们走了之后再与房东按照半月价结 算吧,走之前我将租金留下就是了。”次日一早,耿正和耿直就去不远处的骡马车市上去了。在这个挺大的市场上,兄弟俩很 快就买到了一头高大健壮,纯白色皮毛的骡子和一挂尺寸很大,并且带有一个宽大车棚的平板车。为这头骡子配好马鞍龙头和 驾车辕套,并且备了一些草料,再买上一杆长鞭之后,兄弟二人就赶着骡车转到了寿器铺,在那里买了一口油漆好了的薄皮寿 棺、一面招魂幡,以及棺头彩绘和金纸、银纸什么的;另外,又买了一些香火、纸钱、点心、水果等祭祀用品。路过日用杂货 店时,耿正让弟弟牵骡子站定了,自己进去买了一把铁锹和两根又粗又长的捅火棍。兄弟俩赶着骡车回到租住小院儿门口时, 耿直牵住大白骡,耿正推开门,在门槛儿的里、外两边儿各垫了一个斜坡,然后小心地将骡车赶进了院子里。耿直扶住车辕, 耿正将骡子卸了,临时拴在南房里。俩人将平板车支平支稳了

晋级用语文微型课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晋级用语文微型课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课:童年的朋友(高尔基) (2)第二课一面(阿累) (3)第三课:我的老师魏巍 (4)第四课: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余玮 (5)第五课:赵普《宋史》 (6)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7)七《月迹》贾平凹 (8)八《三颗枸杞豆》程海 (9)9《我们家的男子汉》王安忆 (10)第10课《柳叶儿》宋学孟 (11)十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定舫 (12)十二巍巍中山陵刘叙杰 (13)十三凡尔赛宫吉祖英 (14)十四《短文两篇》 (15)《黄鹤楼》阎伯理 (15)《于园》 (16)十五《松鼠》布丰 (17)十六《松树金龟子(节选)》法布尔 (18)十七《国宝——大熊猫》叶永烈 (19)十八《黔之驴》柳宗元 (20)十九《三个太阳》黄传会 (21)二十《录音新闻》 (22)二十一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23)二十二、新闻两篇 (24)《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4)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25)二十三《毛泽东词二首》之《沁园春.雪》 (26)《毛泽东词二首》之《卜算子.咏梅》 (27)二十四古诗词三首木兰诗 (28)《古代诗词三首》之《观刈麦》 (2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30)二十五《现代诗二首》之《回延安》 (31)二十五《现代诗二首》之《再别康桥》 (32)二十六《歌词三首》 (33)第一课:童年的朋友(高尔基)1导入:每个人都有一个金色的童年时代,童年时代留给我们许多难忘的故事。

父母之爱,朋友之爱,爱伴着我们成长,爱让我们感动。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童年的朋友》这一课,认识一下高尔基心目中最敬佩、热爱的童年朋友——外祖母。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有3个。

2 1.学习抓住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作者生动细腻而又饱含感情的语言特点。

3、学会刻画人物的眼睛。

4、感受外祖母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3下面咱们进行预习检查环节,关于生字,我们不再像往常一样由老师考查同学们,本节课请同学们围绕着生字词自行设计3——5道小题,同桌之间进行一次微测试。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20课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20课

七年级语文苏教版二十《录音新闻》主备人:徐耀祖审核:吉留锋李进朝备课时间:4月26 日上课时间:月日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以及它与其他新闻形式的异同。

2.体会口语与书面语的自然结合。

3.理解本文报道的安排顺序。

【学习重点】1.体会口语与书面语的自然结合。

2.理解本文报道的安排顺序。

【预习检测】1.字音互填,并将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停泊()áo()翔锚()自力gēng()生shuò()大参数()瞬间()欢呼què( )跃潜艇()瞄()顷刻()2.选词填空。

(1)它是全船所有测量设备的控制中心,带动着各种电子、光学测量设备,严密________(寻找、搜寻、搜索)着目标。

(2)现在向你们报道我国由潜艇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落水________(情况、情景、场景)的实况。

(3)这一个个兴奋的报告,打破了机房内的________(沉寂、沉默、寂静)。

3.录音新闻是一种比较简短,时间性很强,利用现场音响进行报道的广播形式,是由文字和现场录音结合起来报道有关事件的一类新闻体裁。

它具备广播新闻所具备的一切要求。

报道的事实必须具有新闻性,必须具有音响场面。

录音新闻是由音响和文字两部分共同来表现主题的。

因而,除了一般新闻稿件写作的基本要求之外,还必须注意文字和音响之间的配合。

【自学指导】1.认真读课文,初步体会录音新闻的特点。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再读课文,了解火箭发射过程,找出新闻的标题和导语,从文中画出表示时间的词句。

同桌讨论分析:本文是如何条理清楚地报道运载火箭水下发射的?【合作探究】1.体会口语和书面语自然结合的语言特点。

2.找出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当堂检测】1.找出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分析作用。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人们看到火箭尾部喷出的橘.()红色火焰,立刻使海水剧烈地翻腾起雪白的浪花,活像一朵shuò()大的莲花,怒放在wėi()蓝色的海面上。

七年级语文录音新闻1

七年级语文录音新闻1

本文按照运载火箭水下发射的过程安排内容, 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7) 报道火箭发射成功。 第二部分(8-15) 报道运载火箭溅落准确。 第三部分(16) 采 访负责人,说明发射成 功的巨大意义。
1. 这篇课文重点报道了那两个场面?为什么这样安排?
重点报道了发射和测量这两个场面。这篇录音新闻, 围绕运载火箭水下发射试验着一中心来选择材料、组织 材料、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2. 这篇课文的解说为什么给人印象很深?阅读课文,作 具体分析。 报道火箭发射实况,解说具体生动,多处运用描写手 法,如写火箭出水:橘红色火焰、雪白的浪花、蔚蓝色的 海面,伴以呼啸声、欢呼声,绘声绘色,绚丽多彩。文中 还多次运用比喻,如“像一条大鲸鱼”、“活像一朵硕大 的莲花”、“如同一条出水巨龙”,等,给读者留下深刻 的印象。
一、请读准下面的字音。
运载 潜艇 下锚 瞬间 停泊 荧光 硕大 结束 顷刻 海域 溅落 瞄准 跟踪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 欢呼雀跃— 欢乐地呼喊就像小鸟一样的跳跃。 — 不慌不忙,非常镇静。 从容不迫— —
录音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新闻形式。它不具有电视上图 文、音像兼备的特色。它试图通过富有感情的详细的语言报 道来让听众了解所报道的事实。这篇现场录音报道很有特色, 将报道现场分为两个部分,随着现场内容的变化、地点的变 化,听众的情绪、感觉也随之变化,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为了更突出报道的及时与真实,不断地交待时间的变化,时 间与事实交替的报道,把现场紧张的气氛也传递给了听众, 充分调动了听众的听觉与想象力。
录音新闻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学习重点
一、参试人员为祖国作贡献的精神。 二、录音新闻的特点;合理地安排 顺序。 三、口语和书面语言的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