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性能
变速箱试验方法

变速箱试验方法
变速箱试验方法是用来测试变速箱的性能和可靠性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变速箱试验方法:1. 排传递试验:测试变速箱在各个档位时的传动效率和换挡平顺性。
2. 破坏试验:通过应用超过设计限制的负载和转速,测试变速箱的耐久性和破坏极限。
3. 冷启动试验:测试变速箱在低温下启动和换挡的性能。
4. 温度试验:将变速箱暴露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中,测试其在不同温度下的运行稳定性和换挡性能。
5. 静态负载试验:通过施加静态负载,测试变速箱在停止状态下的耐受能力和强度。
6. 动态负载试验:在实际道路条件下模拟不同的行驶情况,测试变速箱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这些试验方法可以综合评估变速箱的性能、可靠性、耐久性和适应性能,并为设计和改进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
汽车变速器性能试验指导书-车辆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庆理工大学

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汽车变速器性能试验测试与分析实验指导书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实践教学及技能培训中心2014年9月汽车变速器性能试验指导书一、实验名称汽车变速器性能试验(效率、差速、正反拖、NVH 、静扭)二、实验课时及类型1、学时:8H2、类型:综合设计型三、实验目的1.使学生了解变速器试验台架系统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2.了解变速器性能验的分类及国家标准;3. 掌握主要测试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数据的测量及制作方法、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
4.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验原理及方法变速箱试验条件,按照国家标准GB/T 18297-2001《汽车变速箱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控制。
汽车变速器试验台构成汽车变速器试验台构成如图1所示,由原动机(带变频调速的交流电动机)、传感器(转速扭矩测量仪)、汽车变速器(SG135-2)、负荷(直流电机)等组成。
变速器的转矩、转速信号分别由传感器的两条信号线接入到扭矩仪上读出。
a.传动效率试验: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通过对转矩和转速的 测量,利用转矩、转速与功率的数学关系间接导出功率数值,并通过对电机和负载的相应控制观察分析转速、转矩、功率的相应变化趋势,同时通过对减速器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测量分析,得出减速器的效率及其随不同情况的变化所呈现的变化趋势。
图2 传动效率试验的试验原理b.差速试验:根据国家标准,针对汽车差速器性能的试验项目和要求如下:1.一种是自由转动差速试验,试验时变速器两输出半轴均可转动,按相关试验要求将差速率控制在0%~200%之间任一小区间内(不含0%和200%)。
2.另一种是单边半轴制动差速试验,试验时单边半轴的转速为0 r/min,差速率为200%。
c.正反拖试验:1、变速器试验条件,按照国家标准GB/T 18297-2001《汽车变速器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控制。
关于艾里逊变速箱

关于艾里逊变速箱关于艾里逊变速箱艾里逊变速箱(Allison Transmission)是世界上最大的商用车辆自动变速器制造商之一。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5年,当时詹姆斯·艾里逊(James Allison)和史密斯·考沃斯基(Smith Covington)合作创建了艾里逊工程公司(Allison Engineering Company)。
艾里逊变速箱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闻名于世,被广泛应用于卡车、公共汽车、军用车辆等各类商用车辆中。
一、艾里逊变速箱的原理和特点1. 原理:艾里逊变速箱采用了液力传动原理,主要由液力变矩器和一系列行星齿轮机构组成。
液力变矩器是艾里逊变速箱的核心部件,它通过调整液力传动的效率来实现变速。
行星齿轮机构则负责将动力从输入轴传递到输出轴,使车辆能够平稳、高效地行驶。
2. 特点:(1)平顺的换挡:艾里逊变速箱采用了液力传动原理,能够实现平顺的换挡,减少了车辆在换挡过程中的震动和冲击,提升了乘坐舒适性。
(2)高效能的传动:艾里逊变速箱的液力变矩器可以根据车辆的需求自动调整传动比例,以实现最佳的动力输出。
这种自动调整的特性使得艾里逊变速箱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能够提升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性能。
(3)可靠性强:艾里逊变速箱采用了高品质的材料和严格的制造工艺,确保了其在各种严苛工况下的可靠性。
艾里逊变速箱还具有自动保护功能,可以监测车辆的工作状态并自动调整传动模式,以防止过载和损坏。
二、艾里逊变速箱的应用领域艾里逊变速箱广泛应用于各类商用车辆中,包括卡车、公共汽车、军用车辆等。
其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物流运输:在物流运输行业中,艾里逊变速箱被广泛应用于重型卡车上。
它的平顺换挡和高效能的传动特性,使得卡车能够在长途运输中保持稳定和高效的运行,提升了物流运输的效率。
2. 公共交通:在公共汽车领域,艾里逊变速箱也是首选。
它的平顺换挡和大扭矩输出能力,使公共汽车能够在城市道路上平稳运行,减少乘客的不适感,提高了公共交通的质量和可靠性。
摩托车变速箱的动力学性能与分析

摩托车变速箱的动力学性能与分析摩托车作为一种个人交通工具和娱乐设备,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力系统的设计和表现。
其中,变速箱是摩托车动力传递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摩托车的变速箱是通过改变发动机输出的转速和扭矩来调整车辆的动力输出,影响着摩托车的加速性能、燃油经济性和行驶舒适性。
因此,对摩托车变速箱的动力学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于摩托车制造商和骑手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摩托车变速箱的工作原理与结构摩托车变速箱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实现的。
一般来说,摩托车变速箱由多个齿轮组成,它们嵌套在一起并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连接。
变速箱的工作过程中,发动机输出的转动力矩通过主输出轴传递给齿轮系,然后根据骑手的操作和行驶条件,通过操作离合器和变速机构来调整传递给后轮的扭矩和转速。
二、摩托车变速箱的动力学性能指标1. 变速比范围:变速箱的变速比是指发动机输出转速和后轮转速之间的比值。
较大的变速比范围可以在不同行驶条件下提供更广泛的动力输出选择,有利于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2. 损失功率:变速箱传动中会存在一定的损耗,主要包括摩擦损失和齿轮传动效率的损失。
损失功率越小,能够更有效地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给后轮,提高车辆的效率和燃油经济性。
3. 换档顺畅度:换档顺畅度体现了变速箱的操作便利性和人性化设计。
一个好的变速箱应该具备换档平顺、无异响的特点,让骑手在不同行驶情况下可以轻松进行换挡操作。
4. 音响特性:摩托车变速箱的音响特性是骑手在行驶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声音效果,包括噪音水平和声音质量。
良好的音响特性有助于提升骑乘体验和舒适性。
三、摩托车变速箱动力学性能分析方法为了评估摩托车变速箱的动力学性能,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分析方法:1. 理论分析:通过使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软件,可以模拟和分析变速箱在不同行驶条件下的工作过程,并得出关于变速比范围、损失功率等动力学性能指标的理论计算结果。
2. 实验测试:通过在实际车辆上搭建监测系统和传感器来收集变速箱工作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如转速、扭矩和功率等。
ATCVTAMTDCT优缺点详解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自动变速箱大致分为自动变速箱(AT)、无极变速箱(CVT)、序列变速箱(AMT)和双离合变速箱(DCT),用一句话对这4种变速箱进行点评,那就是:AT性能稳定、CVT换挡平顺、AMT经济实惠、DCT响应速度更快。
想要了解更多这几款变速箱的相关知识,那就请看下文。
自动变速箱的含义:自动变速箱简称AT,全称Auto Transmission,组织结构有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
自动变速箱的工作原理:自动变速箱是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的目的。
其中液力变扭器是自动变速箱最具特点的部件,它由泵轮、涡轮和导轮等构件组成,泵轮和涡轮是一对工作组合,泵轮通过液体带动涡轮旋转,而泵轮和涡轮之间的导轮通过反作用力使泵轮和涡轮之间实现转速差并实现变速变矩功能。
由于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变矩范围不够大,因此在涡轮后面再串联几排行星齿轮提高效率,液压操纵系统会随发动机工作变化自行操纵行星齿轮,从而实现自动变速变矩。
大众6速手速一体变速箱(爱信T F60-SN)为了满足行驶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如泊车、倒车)等,自动变速箱还设有一些手动拨杆位置,像P挡(停泊)、R挡(后挡)、N挡(空挡)、D挡(前进)等。
同时,为了提高自动变速箱的经济性和操控性,手自一体变速箱出现了,并且在操作上给予驾驶者更大的自由度,通过挡把上的加减挡或者方向盘上的换挡拨片来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挡位和换挡时机,从而大大提高了驾驶乐趣。
自动变速箱的优点:1、自动变速箱最早出现的目的是为了省去手动挡变速箱频繁换挡的麻烦,提供给驾驶者轻松惬意的驾驶感受。
2、自动变速箱的技术相对来说较为成熟,性能表现也趋于稳定,应用范围也较为广泛。
PSA的4速手自一体变速箱(代号AL4)自动变速箱的缺点:1、自动变速箱的动力响应不够直接,从而导致它在“驾驶乐趣”方面稍显不足。
2、由于采用液力传动,这使自动挡变速箱传递的动力有所损失。
汽车常用的几种变速箱

汽车常用的几种变速箱
汽车变速箱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同时调节车速和扭矩。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几种汽车变速箱包括以下几种:
1. 手动变速箱:手动变速箱是最简单的一种变速箱,由操作杆、离合器、齿轮、轴承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操作离合器和操作杆来调节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和车速。
手动变速箱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和修理,但需要驾驶员手动换挡,操作较为繁琐。
2. 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箱是一种能够自动根据车速和驾驶员的行为来换挡的变速箱。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液压控制系统、离合器、齿轮箱、变速器油泵等。
自动变速箱的优点是换挡平稳,驾驶员不需要手动换挡,操作简单,但比手动变速箱复杂,维护和修理难度较大。
3. CVT变速箱:CVT变速箱是一种利用传动带和变径轮来调节发动机输出扭矩和车速的变速箱。
CVT变速箱的主要优点是换挡过程平稳,可连续变速,从而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和加速性能。
但缺点是耗电量较大,且维修和配件费用较高。
4. 双离合变速箱:双离合变速箱是一种能够平稳换挡和提高燃油经济性的变速箱。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两个离合器、两个齿轮箱和控制模块。
双离合变速箱的优点是换挡速度快、平稳,且不会影响加速性能。
但是,双离合变速箱的复杂结构和高昂的维修费用也是其不足之处。
总之,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变速箱,应该根据个人驾驶需要、经
济实力和日常用车环境来考虑。
(完整版)世界七大变速箱详细介绍

世界七大变速箱详细介绍一、MT手动变速箱MT的英文全称是manual transmission。
中文意思是手动变速器,也称手动挡。
即用手拨动变速杆才能改变变速器内的齿轮啮合位置,改变传动比,从而达到变速的目的。
踩下离合时,方可拨得动变速杆。
如果驾驶者技术好,装手动变速器的汽车在加速、超车时比自动变速车快,也省油.MT变速箱是目前使用主广泛的变速器。
未来手动变速箱的发展趋势是档位不断提高,以使发动机的转矩和转速更好地匹配汽车复杂的工况需求。
随着人们对汽车驾驭简化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国人希望能简化汽车操作,手动变速箱的市场必定会受到AT、CVT、DCT、AMT四大变速箱的冲击。
有专家预测到自动变速箱的市场占有率将从2007年的74%下降到67%.但MT手动变速箱由于机械可靠性高、结构简单、动力性好这些原因,自动变速箱会是变速箱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AT自动变速箱AT的英文全称是automatic transmission自动变速箱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
其中液力变扭器是AT最重要的部件,它由泵轮、涡轮和导轮等构件组成,兼有传递扭矩和离合的作用.目前国内市场大多数自动变速档变速箱使用的都是AT变速箱.一般来说,自动变速器的挡位分为P、R、N、D、2、1或L等.自动变速器具有操作容易、驾驶舒适、能减少驾驶者疲劳的优点,已成为现代轿车配置的一种方向。
装有自动变速器的汽车能根据路面状况自动变速变矩,驾驶者可以全神贯注地注视路面交通而不会被换挡搞得手忙脚乱.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CAQC10000目前国内自动变速箱比较受欢迎,尽管AT自动变速器使用的液力变矩器会提高车辆10%左右的油耗。
和当今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相背,但作为自动变速箱中技术最成熟的一款变速箱,AT在未来一定时间内,AT自动变速箱仍有广阔的发展趋势,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高。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CAQC10000未来AT自动变速箱的发展趋势是向多档位的AT变速箱发展。
冈村Y63182液力传动变速箱结构性能浅析

械设计研究院组成 的中国代表 团 4人 , 代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S A C ) 参会 。来 自中 、 德、 法、 意、 日、 韩、 英、 美、 澳大利亚、 瑞典 、 南非共 l 1 个 国家的 4 0 余名代表出席 了会议。 在参与 I S 0 5 0 5 3 一 l 《 工业车辆一术语和分类一第 1 部分 : 工业车辆类型》 标准起草工作 中,
择, 下 面就 该 产 品 的 一 些 结 构 特 点 逐 一 进 行 分析 浅述 。
1 结构特 点
该 变 速箱 的结 构示 意见 图 I 。
变矩器为 4 元件 2 级3 相综合式 , 循环圆
最大直 径 3 2 3 1  ̄, 与 目前 广 泛 采用 的 r Q x l  ̄ 系列 液 力变速箱 中的  ̄ H 3 1 5变 矩 器相 比 , 该 变矩 器增 加 了一 个 导 轮 , 且第 一 导 轮 可反 转 ,
2 0 [
0
/ / / / \ / / \ | 、 \ | ● 、 一 Ⅲ 帅
0 二
、 } l
∞
L
三 ;
m
二
2 性 能 分 析
该液 力变矩 器 的 原 始特 性 曲 线见 图 2所
圈 2
的三元 变矩 器 的特性 。
N Ⅲ,
9 O 卜一
—
|
叶一
f
‘ . ’ ~
、
,
-
f
一
/
8 t I卜一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变速箱性能试验试验项目
1.1变速箱疲劳耐久性试验
在一定输入转速、一定油温下对变速箱各档位按照额定输入扭矩进行分循环运转, 直到变速箱损坏后,拆解分析变速箱损坏情况及原因。
此项目考核变速箱各档位齿轮、轴、轴承及壳体的疲劳耐久性, 是变速箱台架试验的必做项目。
试验时间长、试验效果明显是其主要特点。
疲劳耐久性试验的加载方式是试验的关键, 一般采用机械封闭式变速箱加载试验台或电封闭式变速箱加载试验台
1.2变速箱同步器性能试验
该项目适用于有同步器的变速箱或变速箱的有同步器的档位。
通过在一定油温、一定输出转速下测量变速箱各档位的同步位移、换档力、输入转速、输出转速、输出扭矩, 分析整理得到各档位的同步时间、同步位移及换档力、同步扭矩的变化规律, 从而判断变速箱的换档性能。
试验后变速箱无损伤。
1.3变速箱换档装置耐久性试验
该项目在变速箱同步器试验台上进行, 也仅仅适用于有同步器的变速箱。
通过在一定油温与转速下连续多次换档, 看变速箱换档装置有无损坏。
试验时间长、功率损耗小, 试验台变速箱换档部分疲劳损坏, 但各档齿轮、轴、轴承、壳体无损坏, 故试验成本不高。
1.4变速箱静扭强度试验
将变速箱安装在试验台上, 固定其输出端, 利用减速机带动输入端慢慢运转, 同时记录变速箱输入端扭矩、输出端扭矩、输入轴扭转角度, 直到达到某设定扭矩或直到变速箱损坏而停止加载。
分析记录数据的变化规律, 判断变速箱的静态扭转强度性能。
此项目试验时间短, 直接反映变速箱某档位的静态强度性能, 是变速箱强度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但试验后变速箱的主要强度零件完全损坏。
1.5变速箱润滑性能和温升试验测量变速箱在不同的爬坡角度、不同的输入转速下空载温度升高规律。
由于是空载下运行, 输入功率小、消耗功率少, 运转时间不长, 故不损坏变速箱。
虽然试验成本低, 但变速箱设计上的缺陷、制造过程中的多种故障都能从温升中反映出来, 故在变速箱台架试验及日常质量评价试验中得到普遍应用。
1.6变速箱噪声试验
特定的输入转速下, 在特定输入扭矩或空载下, 测量变速箱的噪声, 噪声可反映变速箱的设计制造精度。
通过对噪声、振动测量数据的频谱进行分析, 可以对变速箱的设计水平、多种故障形式进行分析判断。
1.7变速箱传动效率试验
此项目需在可加载的试验台上进行。
测量变速箱各档在不同的输入转速、不同的输入扭矩、不同的温度下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得到变速箱的传动效率值。
传动效率值反映出变速箱各档位在不同输入扭矩、不同温度下的效率对比, 可判断变速箱在不同扭矩下的变形、干涉和异常磨损情况等多项性能, 从而寻找其不足进行改善。
此项目不但在变速箱台架试验中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而且对于批量生产的变速箱日常质量评价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通过测量值与经验值的对比,可以判定变速箱质量水平的高低。
2变速箱出厂检验试验项目
变速箱出厂检验试验项目一般在综合性出厂试验台上进行, 对每台变速箱进行的试验项目包括: 试验变速箱各档换档是否到位、是否自行脱档、换档杆是否抖动、运转过程或换档过程有无异响、变速箱是否有渗漏油现象、变速箱的气密性等。
3变速箱日常质量评价试验项目
对于批量生产的变速箱, 为提高其产品质量, 使产品缺陷减到最少, 全国各较有实力的变速
箱生产企业都投入较多的精力进行变速箱日常质量评价试验。
试验样品是待出厂的经出厂检验合格的变速箱, 属抽样检验, 通常由质量管理部门进行。
变速箱日常质量评价试验项目对变速箱的性能、寿命等都不造成影响, 试验后的样件如未发现较为明显的质量问题还能按照正常产品出厂, 且试验时间短, 故试验成本小, 但其对变速箱质量管理有着显著的作用, 因而在变速箱质量管理与改进过程中得到普遍应用。
日常质量评价试验通常进行以下试验项目:
1.变速箱外观评价
检查变速箱有无磕碰、划伤、标记不清、标高错误、漏漆、错装漏装, 标识与产品是否相符, 非油漆面是否得到保护, 密封胶是否外流, 包装是否达到外观要求。
2.变速箱试验感官评价项目
变速箱通过在试验台上运转, 试验以下性能: 换档性能:
①变速箱各档换档是否到位, 换档是否平顺,有无冲击声, 是否自行脱档, 换档杆是否抖动;
②选档性能: 选档是否平顺, 是否到位, 各位置手感是否良好;
③噪声振动性能: 运转中变速箱是否有异响、振动、干涉、卡滞现象;
④密封性能: 运转后变速箱有无渗油、漏油现象及变速箱的气密性;
⑤其它性能: 变速箱的里程表显示是否正确, 开关动作是否正常, 变速箱外围其它零件功能是否正常。
3.变速箱试验测量评价项目此项目包括:
①态挂档力、静态摘档力试验;
②选档力测量;
③同步器性能试验;
④变速箱噪声与振动试验;
⑤动态强制摘档力试验;
⑥润滑性能和温升试验;
⑦无负荷运转扭矩试验;
⑧传动效率试验。
4.试验后拆解评价项目此项目包括
①处螺纹拧紧力矩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②变速箱各零件有无锈蚀;
③同步器摩擦面有无异常磨损情况, 定位销是否松动;
④各档齿轮啮合面磨痕是否均匀, 有无异常磨损;
⑤各处轴承等运动摩擦件及壳体上的轴承孔有无烧蚀、发黑、异常磨损现象;
⑥各运动件有无磕碰损伤;
⑦各处啮合齿的齿侧间隙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⑧各档齿轮的轴向间隙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⑨各同步器的后备行程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各关键零件有无裂纹、剥落、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