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食品加工学(名词解释)
粮油食品加工 1.

三、粮油食品作为商品应符合的要求
1. 保持应有的色泽、形态。食品的外观对消费者的选购有 很大的影响,为此,生产过程中必须力求保持或改善食 品原完整、整齐美观。
2. 具有一定的香气和味感。食品中的香气为挥发性物 质,在加热过程中极易挥发而使食品失去香气,往往
用改进生产技术来尽可能的保持原有香气,同时回收
或者加入香料也成为改善食品香气的一种重要手段。 调味是食品生产者常用于改善食品风味的办法。食品 的鲜味主要来自各种氨基酸,也可添加谷氨酸钠、琥 珀酸和呈味核苷酸来增强食品的鲜味。
3. 具有一定的营养和易消化性。营养是人们对食品的
重要要求。易消化性是指食品能容易地被人体消化吸
粮油原料中最重要的单糖是己糖,其次是戊糖。双糖
以蔗糖为最普遍。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植物组织中的结构性多糖,粮油 原料中含量大约为2%~10%,带壳粮粒中比较多。淀粉是 粮油籽粒中最重要的贮藏性多糖,是人体所需食物热能的
主要来源,也是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粮油原料中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粮油原料中最重要的化学成分之一。 粮食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差很大,一般禾谷类含蛋 白质在15%以下,而豆类与油料中蛋白质含量可 高达20%~40%,在我国的膳食结构中,粮油作 物是我们获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油料类 豆类 薯芋类 禾谷类:小麦、稻谷、玉米、谷子、高粱、荞麦、燕 麦、青稞等
油料类:大豆、花生、菜籽、棉籽、芝麻、米糠等 用途:制取各种食用油 提取油脂后的油饼可生产高蛋白饲料和食用蛋白等。
• 豆类:大豆、豌豆、绿豆、蚕豆、赤豆等。 • 大豆可煮食、炒食。制做酱油、酱、豆腐、豆干制品、 豆乳、豆浆;提取油脂和分离蛋白、浓缩蛋白;豆油 下脚和副产品可提取磷脂、维生素E以及脂肪酸等。 • 绿豆、豌豆、赤豆可直接做食用杂粮,还可做糕饼、 粉丝、豆沙等的原料。
粮油食品加工工艺学

未来展望:粮油食品加工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市场规模、增长动力、挑战与机遇等
行业前景预测与展望
行业技术创新与突破方向
粮油食品加工行业发展趋势
未来市场需求预测
政策法规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汇报人:
感谢观看
原料控制:确保原料新鲜、无污染,符合质量标准
生产工艺控制:严格遵守生产工艺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人员培训与管理: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成品质量检验与评估
检验方法:感官、物理、化学、微生物等
评估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检验流程:取样、检验、记录、报告等
评估指标:色泽、口感、营养成分等
粮油食品的消化吸收:不同种类的粮油食品的消化吸收率不同
粮油食品的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粮油食品可以相互搭配,提供更全面的营养
粮油食品的加工意义
满足不同人群对粮油食品的需求和偏好
增加粮油食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延长粮油食品的保质期
提高粮油食品的品质和口感
03
粮油食品加工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与预处理
原料选择:根据加工需求选择合适的原料,如谷物、油料等
智能化技术: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实现粮油食品加工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单击添加标题
绿色环保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绿色环保技术的重要性
粮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绿色环保技术
绿色环保技术在粮油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绿色环保技术对粮油食品加工行业的影响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粮油食品加工技术创新: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04
粮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粮油加工学农大教材

5、提高利用价值,促进消化吸收 • 比如分离提纯、淀粉提取、蛋白提取等
第14页/共45页
四、我国粮油食品工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人民食物构成中约有80-90%的 热能、70-80%的蛋白质、99%的食用油 来自粮油产品。粮油食品加工业存在巨 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我国主要农产品已告别了长期短缺的年 代,粮油食品加工的目的不再是满足 “温饱型”的数量型矛盾,粮油加工的 发展趋向主要是解决产品质量、品种、 功能、安全等方面的矛盾。
• 3 玉米糁 corn grits,grists 亦称“玉米渣”。由玉米粒加工成一定大小粒度的 颗粒状成品粮。由玉米碾磨制成的粉叫玉米粉 。
第22页/共45页
• 4 甘薯粉 sweet potato flour 亦称"红薯面"、"甘薯面"。由甘薯干碾磨制成 的粉。
• 5 大米粉 rice flour 由大米碾磨制成的粉。 • 6 杂面粉 mixed flour 由两种以上原粮混合后碾磨制成的粉。
第6页/共45页
3、粮油食品工艺学的主要内容
➢粮食的碾磨加工 ➢米制食品加工
➢面制食品加工
➢谷物早餐食品加工
➢豆制品与植物蛋白 制品的加工
➢淀粉的生产与深 加工转化
➢植物油脂的提取、 精练和加工
➢粮油副产品的综 合利用
第7页/共45页
二、粮油食品加工的历史和现状
1、古代农副产品加工的悠久历史
中国的粮油食品加工已有3000-4000年 的历史,源于殷商时期的粮食酿酒,发明 于西汉时期的豆制品生产,起源于东汉时 期的面条食品,三国时期的馒头都是我国 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圆形、长卵形或短圆形等。种皮淡红色、红色 或紫红色,仁白色。仁含油一般在45%~ 60%。
2017最新粮油加工期末考试复习资料考点归纳精华版

名词解释1.风选:根据原料和杂质空气动力学性质的差别,利用气流将其分离的方法。
2.筛选:利用被筛选物料之间粒度的差别,借助筛孔分离杂志或将物料进行分级的方法。
3.比重分选:是根据物料之间的比重,容重,摩擦系数及悬浮速度等物理性质的不同,利用他们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自动分级,借助适当的工作面进行分选。
4.磁选:根据磁力的不同,利用磁力分离混入谷物的磁性金属杂质的方法。
5.爆腰率:米粒上的横向裂纹称为爆腰。
爆腰率是指抱腰米粒占试样的百分比。
6.出糙率:指一定数量稻谷全部脱壳后获得全部糙米重量占稻谷质量的百分率。
7.砻谷:指除去稻谷稻壳的工艺过程8.广电分离法:利用谷物和杂质对光的吸收或反射,介电常数的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9.谷壳分离:指从砻物中将稻壳分离出来的过程10.谷糟分离:对砻谷后得到的谷糙混合物进行分离的过程11.碾米:利用物理化学的方法。
将糙米表面的皮层部分或全部剥除的工序12.化学碾米:是先用溶剂对糙米皮层进行处理,然后对糙米进行轻碾13.喷风碾米:碾米过程中不断向碾米机的碾白室中喷入气流。
让气流参与碾白14.擦米:擦出粘附在白米表面的糠粉,使白米表面光洁15.凉米:降低米温,利于贮藏16.色选:利用光电原理。
从大量散装产品中将颜色不正常的或感受病害的个体及外来夹杂捡出并分离的操作17.蒸谷米:经水加热处理后,再经碾米工艺碾制成的大米18.留胚米:是米胚保留率在80﹪以上的大米19.麦路:将各种清理设备合理的组合在一起,构成清理流程20.粉路:清理后的小麦通过研磨,筛理,清粉,打麸等工序,形成制粉工艺的全过程21.润麦:是利用加水和经过一定的时间,使小麦的水分重新整,改善其物理,生化和制粉工艺性能,以获得更好的制粉工艺效果22.锋角:锋面与经过磨齿顶端的磨辊半径的夹角钝角:钝面与经过磨齿顶端的磨辊半径的夹角23.磨粉机的单位流量:指该道磨粉机每厘米磨辊接触长度,单位时间内研磨物料的重量。
24.麦麸:是小麦籽粒皮层和胚的总称25.焙烤食品:是指以谷物或谷物粉为基础原料,加上油糖,蛋奶等一种或几种辅助原料,采用焙烤工艺定型和成熟的一大类固态方便食品26.蒸煮食品: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
粮油加工学

②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在粮油工业上的应用,提高 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 ③积极开展生物技术在粮油加工中的应用研究,通 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途 径,进行品种选育,提高加工转化效率,保证产 品质量和开发新产品,提高粮油加工产品的附加 值。
按加工转化的程度不同,可分为粮食、油
脂加工业;粮油食品制造业;粮油化工产 品制造业。
在传统的意义上,粮油加工主要是指谷物
的脱皮碾磨和植物油的提取,加工产品主 要是米、面、油以及各种副产品。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粮油加工不断
向高水平、深层次扩展,粮油食品制造业 的比例增加,粮油化工产品加工业正在兴 起,从原料到各种产品的加工转化是一个 不可分割的系统,粮油加工的内涵已经扩 大。
制品生产都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中国从公元前841年《易》中记载了加工工具杵、 臼。
石杵
臼
碾子
石磨
《农政全书.水利》中记载了在公元284年已有了水轮传动 的水碓,主要用于粮食加工,魏晋已很普遍。
加工工艺的发展
1637年以前,碾米工艺和工具初步完善,形成 砻谷、谷糙分离和碾米等工序。——《天工开物. 碎精篇》 欧洲在12世纪使用风磨,18世纪采用粗筛;钢 辊磨于18世纪发源于匈牙利,1870年才被大规模 采用,并发展了长达20-30道工序的制粉流 程。——《国际百科全书》
(5)淀粉的深加工与转化:包括淀粉制糖、变性淀 粉的生产、淀粉的水解再发酵转化制取各种产 品的过程。 (6)植物蛋白质产品的生产:包括传统植物蛋白质 食品和新蛋白食品如豆腐、豆奶、浓缩蛋白、 分离蛋白和组织蛋白的制备。
(7)粮油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包括麦麸、稻壳、 米糠、胚芽、皮壳、废渣、废液、糖蜜等的加 工和利用。
粮油食品加工学(名词解释)

粮油食品加工学(名词解释)粮油原料(名词):农作物的籽粒和富含淀粉,蛋白质的植物根茎组织。
1.稻谷的分类:籼稻,粳稻,糯稻。
2.稻谷的组成:稻壳和颖果。
3.散落性(名):当粮食从一定高度自然下落时,会向四周流散,达到数量时,就形成一个圆锥体,这种特性叫做散落性4.自动分级(名):当粮食或油料在运动时,由于各个组成部分具有不用的散落性,就会发生性质相似的组成部分趋向集聚与一个部位,这种现象叫粮食的自动分级5.稻谷清理方法:风选法(清理请杂质),筛选法(清理大杂小杂),密度分选法(密度大的重杂质),精选法(多用于清理小麦中的荞籽,大麦,燕麦),磁选法(磁性金属杂质)、6.垄谷(名):稻谷加工中脱去稻壳,获得纯净的糙米的工艺工程。
7.稻谷脱壳的方法:挤压搓撕脱壳,端压搓撕脱壳,撞击脱壳8.稻谷脱壳的设备:胶辊砻谷机,碾白,研削碾白9.碾米的设备:沙盘砻谷机,离心砻谷机10.碾米的方法:擦离:铁棍碾米机(擦离碾白),沙棍碾米机(研削碾白),混合碾米机,(研削为主,擦离为辅)11.成品米整理步骤:擦米,凉米,色选,白米分级。
12.蒸谷米:把清理干净后的谷粒浸泡再汽蒸,待干燥后碾米得到的成品米,叫半熟米13.蒸谷米的特点:出米率高,碎米少,容易保存,耐储存,出饭率高,易消化和吸收14.蒸谷米的优点:A。
改善了籽粒的结构力学性质,B。
碎米率低,出米率高C.营养价值高D.米糠出油率高16.蒸谷米生产的过程:稻谷—清理—浸泡—汽蒸—干燥—冷却—垄谷—碾米—色选—蒸谷米17.有利于蒸谷米碾白的措施:A采用喷风碾米机,以便起到冷却和加速排糠的作用B碾米机转速比加工普通大米时提高10%C宜采用四机出白碾米工艺,即经三道砂辊碾米机D碾白室排除的米糠采用力气输送,有利于减低碾米机内的摩擦热18.营养强化米主要强化:维生素(主要强化维生素B1),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以及多种营养素。
19.营养强化米的方法(填空):内持法,外加法,造粒法20.留胚米:米胚保留率杂80%以上的大米21.米粉的原料:支链淀粉分为85%一下的非糯性大米22.米粉的生产工艺要点:A洗米(除去米粒表面糠灰及杂质保证产品质量)B 浸泡(使大米充分吸水膨胀,使米粒的含水量达到30%-40%)C磨浆(把浸泡的大米,加水混合磨成介于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可流动糊状米浆)D制粉(使米浆在蒸粉机内受热糊化)E冷却,切条,湿切粉F干燥(把刚蒸出来的米粉含水量从56%降到28%-38%)23.水墨年糕的工艺:原料—浸泡—磨浆—压滤—打粉—蒸煮—压延成型—切断—冷却-装盒24.米饼的焙烤膨化机理(解答):蒸制时淀粉吸水糊化,淀粉分子间氢键断开,冷却时淀粉老化,高度晶格化,包裹住糊化时吸收的水分。
粮油加工学资料

一、名词解释:1、千粒重:是指1000粒稻谷的质量,以g为单位,一般都以风干状态稻谷籽粒进行计量。
2、密度:是指稻谷子粒单位体积的重量,以g/cm3或g/L为单位表示。
3、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内稻谷的质量,用g/L或kg/m3表示。
4、谷壳率:指稻壳占净稻质量的百分率。
5、出糙率:是一定数量稻谷全部脱壳后获得全部糙米质量(其中不完善粒折半计算)占稻谷质量的百分率。
6、散落性:是指谷物颗粒具有类似于流体且有很大局限性的流动性能。
谷物群体中谷粒间的内聚力很弱,容易像流体一样产生流动,但自然下落至平面时只能形成一圆锥体,而不像液体形成一个平面。
7、自动分级:固体颗粒群体在流动或受到振动时,由于颗粒之间在形状、大小、表面状态、密度和绝对质量等方面存在差异,性质相同的颗粒向某一特定区域集聚,造成颗粒群体的重新分布即自然分层,这一现象称之为自动分级。
8、爆腰率:米粒上的横向裂纹称为爆腰,爆腰率是指爆腰米粒占试样的百分率。
腹白度:米粒腹部乳白色、不透明部分的大小,与米粒强度有关。
9、粗面筋;面团在水中搓洗时,淀粉、可溶性蛋白质、灰分等成分逐渐离开面团而悬浮于水中,最后剩下一块具有黏弹性和延伸性的软胶状物质,即粗面筋。
粗面筋含水65%---70%,故又称湿面筋。
湿面筋经烘干除水后即得干面筋。
10、变性淀粉:利用物理、化学或酶法处理,改变原淀粉的天然理化性质;增加其某些功能性或引进新的特性,使其更适合于一定应用的要求的淀粉统称为变性淀粉11、淀粉糊化;将淀粉乳加热,淀粉颗粒可逆性吸水膨胀,加热至某一温度时,颗粒突然膨胀,晶体结构消失,逐步形成粘稠的糊状物质。
12、淀粉老化;淀粉稀溶液或淀粉糊在低温下静止会使浑浊度增加,溶解度降低,甚至出现沉降,如果冷却速度快,溶胶体就会变成凝胶体,该现象称淀粉老化。
13、损伤淀粉;在小麦制粉过程中,由于磨的挤压、研磨作用,有少量淀粉粒的外被膜被破坏,这样的淀粉称为损伤淀粉14、碘价:每100g油脂吸收碘的克数。
粮油食品

粮油食品:指以原粮、油料等基本原料进行加工处理制成的成品。
粮油食品加工工艺学:是一门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和食品工程原理等方面知识,研究食品资源利用和生产中的各种问题,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实现生产合理化、科学化,为消费者提供营养丰富、品质优良、食用方便、卫生安全的食品的一门科学粮油食品加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粮食和油料是主要的农产品,在我国的饮食结构中,粮油加工食品居于主导地位。
粮油工业是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粮油加工与转化对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振兴农村经济,繁荣市场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粮油食品的质量要求有那些?答:(1)、保持应有的感官品质。
如色泽、香气、味感和形态。
(2)、合理的营养和易消化性。
(3)、卫生性和安全性。
(4)、方便性。
(5)、耐贮藏性淀粉糊化淀粉不溶解于冷水,将淀粉悬浊液加热到一定温度(1分),淀粉粒就会吸水膨胀(1分),氢键断开,形成糊状物,这种现象称作淀粉糊化淀粉的回生:淀粉溶液或淀粉糊,当在低温静置或温度逐渐降低的条件下,淀粉链重新凝聚,排列紧密,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回生作用淀粉的回生:经糊化的阿尔法淀粉,当温度逐渐冷却,或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淀粉链重新凝聚,排列紧密,变为B化淀粉,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回生。
影响淀粉回生因素有哪些?答:(1)分子构造的影响:直链淀粉分子呈直链状构造,支链淀粉分子呈树枝状构造,直链淀粉比支链淀粉易于回生。
(2)分子大小的影响:只有分子量适中的直链淀粉分子才易于回生,支链淀粉分子量很大,不易发生回生。
(3)直链淀粉分子与支链淀粉分子比例的影响:支链淀粉含量高的难以回生,因此,支链淀粉分子起到缓和直链淀粉分子回生的作用。
(4)水分含量的影响:水分含量高,分子碰撞机会多,易于回生,反之则不易回生。
水分含量30%-60%之间最容易发生回生,水分在10%以下,淀粉难以发生回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油食品加工学(名词解释)
粮油原料(名词):农作物的籽粒和富含淀粉,蛋白质的植物根茎组织。
1.稻谷的分类:籼稻,粳稻,糯稻。
2.稻谷的组成:稻壳和颖果。
3.散落性(名):当粮食从一定高度自然下落时,会向四周流散,达到数量时,就形成一个圆锥体,这种特性叫做散落性
4.自动分级(名):当粮食或油料在运动时,由于各个组成部分具有不用的散落性,就会发生性质相似的组成部分趋向集聚与一个部位,这种现象叫粮食的自动分级
5.稻谷清理方法:风选法(清理请杂质),筛选法(清理大杂小杂),密度分选法(密度大的重杂质),精选法(多用于清理小麦中的荞籽,大麦,燕麦),磁选法(磁性金属杂质)、
6.垄谷(名):稻谷加工中脱去稻壳,获得纯净的糙米的工艺工程。
7.稻谷脱壳的方法:挤压搓撕脱壳,端压搓撕脱壳,撞击脱壳
8.稻谷脱壳的设备:胶辊砻谷机,碾白,研削碾白
9.碾米的设备:沙盘砻谷机,离心砻谷机
10.碾米的方法:擦离:铁棍碾米机(擦离碾白),沙棍碾米机(研削碾白),混合碾米机,(研削为主,擦离为辅)
11.成品米整理步骤:擦米,凉米,色选,白米分级。
12.蒸谷米:把清理干净后的谷粒浸泡再汽蒸,待干燥后碾米得到的成品米,叫半熟米
13.蒸谷米的特点:出米率高,碎米少,容易保存,耐储存,出饭率高,易消化
和吸收
14.蒸谷米的优点:A。
改善了籽粒的结构力学性质,B。
碎米率低,出米率高C.营养价值高D.米糠出油率高
16.蒸谷米生产的过程:稻谷—清理—浸泡—汽蒸—干燥—冷却—垄谷—碾米—色选—蒸谷米
17.有利于蒸谷米碾白的措施:A采用喷风碾米机,以便起到冷却和加速排糠的作用B碾米机转速比加工普通大米时提高10%C宜采用四机出白碾米工艺,即经三道砂辊碾米机D碾白室排除的米糠采用力气输送,有利于减低碾米机内的摩擦热
18.营养强化米主要强化:维生素(主要强化维生素B1),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以及多种营养素。
19.营养强化米的方法(填空):内持法,外加法,造粒法
20.留胚米:米胚保留率杂80%以上的大米
21.米粉的原料:支链淀粉分为85%一下的非糯性大米
22.米粉的生产工艺要点:A洗米(除去米粒表面糠灰及杂质保证产品质量)B 浸泡(使大米充分吸水膨胀,使米粒的含水量达到30%-40%)C磨浆(把浸泡的大米,加水混合磨成介于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可流动糊状米浆)D制粉(使米浆在蒸粉机内受热糊化)E冷却,切条,湿切粉F干燥(把刚蒸出来的米粉含水量从56%降到28%-38%)
23.水墨年糕的工艺:原料—浸泡—磨浆—压滤—打粉—蒸煮—压延成型—切断—冷却-装盒
24.米饼的焙烤膨化机理(解答):蒸制时淀粉吸水糊化,淀粉分子间氢键断开,冷却时淀粉老化,高度晶格化,包裹住糊化时吸收的水分。
高温焙烤时,米饼坯首先产生软化现象,透明度增大,延伸性大增,淀粉微晶粒中水分受热急剧汽化喷出,米饼迅速失水定型,形成疏松结构。
25.小面的分类:硬质小麦,,软质小麦。
26.小麦品质的(判断):出粉率(容重高、腹沟浅、皮薄皮白,出粉率高;硬质麦磨粉时胚乳易与麸皮分离,出粉率高),灰分(矿物质、氧化物等所占面粉的百分含量,是面粉精度的重要指标,与含麸量、含砂量有关。
)白度(面粉的洁白程度,面粉品质的重要指标。
软麦、白麦粉色浅;面粉过粗、水分过高会会使白度下降
27.小麦搭配的目的:1.保证原料工艺性质的稳定性2.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3.合理使用原料。
提高出粉率
28.小麦搭配的原则:搭配比例根据面粉质量和品质要求来确定。
首先考虑面粉色泽和面筋质,其次是灰分、水分、含杂等。
29.小麦制粉的方法:小麦→搭配→清理→水分调节→磨粉与筛理→面粉→熟化
30.小麦制粉的工艺:破碎麦粒,逐道研磨,多道晒理的方式来分离麸皮和胚乳。
31.小麦研磨设备:盘式磨粉机,锥式磨粉机,辊式磨面机。
32.皮磨的作用:尽量保持麸皮完整的情况下破碎麦粒,并刮净皮层上的胚乳。
渣磨的作用:处理第一道皮磨下来的带有部分皮层的较大胚乳颗粒,用轻碾法除麦渣粒上的皮层。
心磨的作用:将皮磨,渣磨后的胚乳研磨成面粉。
33.清粉机:利用筛理和吸风作用来进行清粉工作
34.刷麸:利用旋转的扫帚或打板,把黏附在麸皮上的分离分离下来,并使其穿过筛孔成为晒出物,而麸皮则留在筛内,并进一步降低了麸皮含量。
一般设置在皮磨系统尾部,是处理麸皮的最后一道工序。
35.剥皮制粉工艺:经过基本清理程序的小麦利用碾米机碾除部分皮层,碾除部分的小麦再适当着水,然后进行碾磨,筛理,并获取面粉的制粉工艺
36.面粉的自然熟化:小麦胚乳含有叶黄素、类胡萝卜素等黄色素,所以新制面粉颜色略黄。
经过2~3周储藏后,由于缓慢的空气氧化作用使色素破坏,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