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剃头大师》推荐阅读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讲解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讲解知识点教材分析:《剃头大师》是现代著名作家秦文君先生的一篇佳作。
这篇短文描绘了“我”冒充剃头大师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全文按照主要意思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小沙胆小,害怕剃头;第二部分写老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第三部分写“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
全文充满童趣,描写童年的糗事,读后令人捧腹大笑。
作者介绍:秦文君,1954年生于上海,儿童文学作家,现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我会写:表biǎo(表兄、表弟、表示、手表)胆dǎn(胆小、胆量、胆子、提心吊胆)鬼guǐ(鬼怪、鬼子、魔鬼、小鬼)理lǐ(理发、理由、整理、道理)夺duó(抢夺、夺走、争夺、夺门而逃)骂mà(责骂、打骂、骂人、叫骂)仇chóu(报仇、仇人、仇视、仇家)差chà(差别、相差、差等、差了点)付fù(付钱、支付、付款、一付手套)倍bèi(双倍、成倍、加倍、精神百倍)虽suī(虽然、虽说、虽则、虽复)泡pào(浸泡、气泡、泡菜、灯泡、泡饭)件jiàn(文件、软件、条件、事件)易错字“表”的上部是三横一短竖,不要把竖画写成竖撇一笔拉通。
“鬼”的首笔是短撇,不要写成刀字头;竖弯钩里面是撇折、点,不要写成点。
“差”上部是三横加竖撇,注意和“表”字区别;下面是“工”,不要写成“王”。
“倍”左边是单人旁,不要写成双人旁;右下部是“口”,不要多加一横写成“音”。
多音字:处chǔ(处理)chù(到处)折zhé(折磨)zhē(折腾)shé(折本)仇chóu(仇人)qiú(姓仇)近义词:抗议——抗争锃亮——闪亮摆布——操纵折磨——煎熬央求——恳求处置——处理天分——天资清除——消除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反义词:胆小——勇敢抗议——遵守痛苦——快乐折磨——享受倒霉——幸运被迫——自愿坑坑洼洼——平平坦坦理解词语:【噩梦】可怕的梦。
2020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剃头大师》阅读理解练习题含答案

类文阅读-19剃头大师走在回家的路上桂文亚有一年暑假,我们每天上午到学校补习,下课后,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自己玩“闭着眼睛走路”的游戏。
我仰着脸,闭着眼,让太阳暖烘烘地晒着。
这时候,眼前是一片猩红,而这一大片猩红里,又出现了一个会跑的小黑点,我闭着眼睛“看”着这个小黑点,小黑点开始逃走,我追着它,一会儿追到上面,一会儿追到下面,脚步也开始加快,我觉得自己快要跌倒了,赶快睁开眼睛,哈!直直的一条路,被我走歪了。
我试着把手平平地向左右两边伸齐,假装自己像马戏团里的小丑一样正走着高空钢索,一头披着乱发的大狮子正张着嘴,等着我掉进它的嘴里,当作美味午餐——我想得紧张悬疑,眼见大狮子吃不到又香又嫩的小人肉了,脚下忽然一阵踉跄,不好!我跌进了什么黑洞,怎么软绵绵湿漉漉的?原来,我闯进了一堆绿油油的秧田里!老天,我的鞋子!我叫了起来,鞋子陷进了烂泥里,失踪了!我焦急地弯下身子,用手在浑浊的泥水里摸,摸了半天,却什么也没有。
1.在短文中找出ABB式词语,积累下来。
2.“我”是怎样闭着眼睛,追眼前的小黑点的?请把相关的句子用“”画出来。
3.“我”假装自己在走高空钢索时,想象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用通顺的话写一写。
1.暖烘烘软绵绵湿漉漉绿油油2.画:我追着它,一会儿追到上面,一会儿追到下面,脚步也开始加快,3.“我”想象一头大狮子想要吃“我”,结果“我”走进了秧田里,丢了鞋子。
掮枪的生活(节选)叶圣陶我当中学生的时候厉行军国民教育,所以我受过三年多的军事训练。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掮枪的生活倒是颇有兴味的。
我们那时候掮的是后膛枪,上了刺刀,大概有七八斤重。
腰间围着皮带。
皮带上系着两个长方形的皮匣子,在左右肋骨的部位,那是预备装子弹的。
后面的左侧又系着刺刀的壳子。
这样装束起来,俨然是个军人了。
我们平时操小队教练、中队教练,又操散兵线,左右两旁的伙伴离得特别开,或者直立预备放,或者跪倒预备放,或者卧倒预备放。
当卧倒预备放的时候,胸、腹、四肢密贴着草和泥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快感。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 剃头大师 知识点 图文解读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剃头大师知识点图文解读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里,而且,姑父还得执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否则,小沙准会夺门而逃。
店里的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因为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看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
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
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头摆布。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这次,小沙的头发很长了。
他知道姑父绝对不肯让他这样过年,可他又怕再去理发店受折磨,就央求我替他剪头发,并答应剪完后付给我五块钱。
其实,不给钱我也愿意,因为从来没有人肯把头交给我随便处置。
我一连在他肩上拍了三下,表示:有你的,老弟。
小沙坐在凳子上,看我找出剪刀,才有些慌,说:“别剪破耳朵,你得发誓!虽然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
“荷!”小沙高兴了,“你真把头发剪下来了!”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
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哎呀!”我叫起来,“坏了!”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
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
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剃头大师》精品教学课件

想一想,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
“剃头大师”虽然是一种自嘲,却包含 着一段有趣的童年记忆,让人十分怀念 那天真的岁月。此外,用“剃头大师” 作为题目,能让人感到特别有意思,引 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深化文章主题。
内容概要
文章主要记述了“我”在表 弟小沙的央求下,自诩“剃头 大师”,为他剪头发的有趣过 程,文笔活泼,童真溢满。
“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
“剃头大师”指“我” “害人精”指剃头师傅
为什么这样 称呼他们呢?
我 剃头大师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 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 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老剃头师傅
害人精
怎么理解?
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
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
“害人精”。 耿耿:有心事的样子。
下课啦
课后反思
1、和同桌说说今天学习的收获好吗? 2、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学习方法指导
同学们,天道酬勤,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 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
规范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的强者。
加油!加油!加油!
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昨天被我批评了几句,他就耿耿 于怀,见了面连个招呼都不打。
耿耿于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ra bibliotek再读提示:
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 程有什么不同?请大家再读读课文, 把相关的句子勾画下来多读几遍。
因为尽管我剪得乱七八 糟,可小沙只是关心耳朵 还在不在,其他的都毫不 在乎。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剃头大师》课文原文阅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剃头大师》课文原文阅读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里,而且,姑父还得执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否则,小沙准会夺门而逃。
店里的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因为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看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
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
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头摆布。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这次,小沙的头发很长了。
他知道姑父绝对不肯让他这样过年,可他又怕再去理发店受折磨,就央求我替他剪头发,并答应剪完后付给我五块钱。
其实,不给钱我也愿意,因为从来没有人肯把头交给我随便处置。
我一连在他肩上拍了三下,表示:有你的,老弟。
小沙坐在凳子上,看我找出剪刀,才有些慌,说: “别剪破耳朵,你得发誓!虽然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
“荷!”小沙高兴了,“你真把头发剪下来了!”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
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哎呀!”我叫起来,“坏了!”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
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
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剃头大师》优质课件

性格特点为后面故事展开做铺垫开篇表明小表弟的性格特点为后面故事展开做铺垫读课文46自然段说说老师傅是怎么给表弟小沙剃头的
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19.剃头大师
同学们,你们 喜欢理发吗?今天, 我们来见识一位 “剃头大师”,看 看他是怎么给别人 理发的。
第一作课作者简介:
者简介
秦文君 1954年生于上海,儿童
文学作家,现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
主席,《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代表作:《男生贾里全传》、 《女生贾梅全传》、《天棠街3 号》、《宝贝当家》、《调皮的日 子》等。
读生字:
tì
剃头
chóu
仇人
zhí
执行
guǐ
鬼脸
guàn
习惯
xíng mō
受刑 摸头
认识多音字
fà
fā
发 这次,小沙的头发很长了。 发现
lòu
虽然“我”剪头发的速度很快,但只是随 意乱剪,长短不一。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说明耳朵附近修剪的 很不平整。
我剪掉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 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 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 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通过对形状的描写,突出了“我”剪的头 发很糟糕。
说一说:“我”和剃头师傅谁剃得好?
1.当然剃头师傅剃得好,因为“姑父还要付 双倍的钱”。 2.而我剃完头发之后,小沙“一照镜子,大 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学完课文,想一想“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 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在小沙的嘴里,“害人精”是剃头的师傅, 因为小沙害怕理发,他们给他理发,弄疼他,让 他很不舒服。
拓展延伸
《剃头大师》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剃头大师》阅读理解题(含答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阅读理解题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走在回家的路上桂文亚有一年暑假,我们每天上午到学校补习。
在回家的路上,我最喜欢的就是自己玩“闭着眼睛走路"的游戏。
我仰着脸,闭着眼,让太阳暖烘烘地晒着。
这时候,眼前是一大片猩红,而这一大片猩红里,又出现了一个会跑的小黑点,我闭着眼睛“看”着这个小黑点。
小黑点开始逃走,我追着它,一会儿追到上面,一会儿追到下面,脚步也开始加快,我觉得自己快要跌倒了,赶快睁开眼睛,哈!直直的一条路,被我走歪了。
我试着把胳膊平伸向左右两边,假装自己是马戏团里的小丑,正走着高空钢索,一头披着乱发的大狮子正张着嘴,等着我掉进它的嘴里,把我当作美味午餐——我想得紧张悬疑,眼见大狮子吃不到美味的午餐了,忽然我一阵踉跄,不好!我跌进了什么黑洞,怎么脚下软绵绵湿漉漉的?原来,我闯进了一片绿油油的秧田里!老天,我的鞋子!我叫了起来。
可鞋子还是陷进烂泥里,失踪了!我焦急地弯下身子,用手在混浊的泥水里摸,摸了半天,却什么也没有。
(1)照样子,写词语。
(文中的词语除外)暖烘烘___(2)在回家的路上,“我"玩的游戏是( )。
A.闭着眼睛走路B.追小黑点C.高空走钢索D.水中摸鞋(3)“我”是怎样闭着眼睛,追眼前的小黑点的?请把相关的句子用“"画出来。
(4)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___(5)“我”假装自己在走高空钢索时,想象到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用通顺的话写一写。
___2.阅读。
表哥驾到(节选)下午五点,表哥一行驾到。
表哥果然( ),他一见面就向我问好:“Good afternoon。
"妈妈欣喜地推推我:“用英文回答呀,听见表哥的话了吗?他英语很标准!”其实在班里我也是个英语尖子,甩几句不成问题,可万一对方再( )地说出来长篇英语怎么办,所以我果断地对妈妈说:“又不是举行英语比赛!"然后对表哥说:“你好!”表哥的妈妈,我的大姨拍拍我的肩。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知识点+图文讲解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知识点+图文讲解知识点一、生字组词表biǎo(表兄、表弟、表示、手表)胆dǎn(胆小、胆量、胆子、提心吊胆)鬼guǐ(鬼怪、鬼子、魔鬼、小鬼)理lǐ(理发、理由、整理、道理)夺duó(抢夺、夺走、争夺、夺门而逃)骂mà(责骂、打骂、骂人、叫骂)仇chóu(报仇、仇人、仇视、仇家)差chà(差别、相差、差等、差了点)付fù(付钱、支付、付款、一付手套)倍bèi(双倍、成倍、加倍、精神百倍)虽suī(虽然、虽说、虽则、虽复)件jiàn(文件、软件、条件、事件)二、易错字“表”的上部是三横一短竖,不要把竖画写成竖撇一笔拉通。
“鬼”的首笔是短撇,不要写成刀字头;竖弯钩里面是撇折、点,不要写成点。
“差”上部是三横加竖撇,注意和“表”字区别;下面是“工”,不要写成“王”。
“倍”左边是单人旁,不要写成双人旁;右下部是“口”,不要多加一横写成“音”。
三、多音字处chǔ(处理)chù(到处)折zhé(折磨)zhē(折腾)shé(折本)仇chóu(仇人)qiú(姓仇)四、近义词抗议——抗争锃亮——闪亮摆布——操纵折磨——煎熬央求——恳求处置——处理天分——天资清除——消除规规矩矩——老老实实五、反义词胆小——勇敢抗议——遵守痛苦——快乐折磨——享受倒霉——幸运被迫——自愿坑坑洼洼——平平坦坦六、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写小沙天生有“四怕”。
第二部分(2~6):写以前小沙是怎样理发的。
第三部分(7~18):写“我”给小沙理发,因为手艺太糟糕,最后小沙只能去理发店剃了个光头。
七、句子解析1.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而且,姑父还得执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否则,小沙准会夺门而逃。
夺门而逃:表现出小沙一进理发店就小沙十分慌张的样子,甚至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地逃跑。
作者通过对姑父的“押”“执”“监督”动作描写,衬托出小沙害怕剃头的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
第19课
倾斜的伞
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
读短文,为什么说那把“倾斜的伞”,是充满了“温情的伞”?
原文:
很小的时候,我就十分喜欢下雨。
每逢(féng)淅(xī)淅沥(lì)沥的雨声在窗外响起,外公便会来到学校门口,打开那把墨绿色的大伞,向我招招手。
我就一蹦一跳地跑向外公,钻进伞下,挽(wǎn)住外公的胳膊,一同走进雨的世界。
抬起头,我惊讶地发现,头顶的天空已变成一片墨绿色,绿得那样深。
外公头顶上本来应该墨绿色的天空却变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
“外公,伞歪了。
”外公抬头望了望,笑眯眯地说:“没歪呀。
”我困惑(huò)了。
“怎么,明明是歪向我这边了呀!”外公笑而不语。
回到家里,我发现外公上衣的一边肩膀都湿透了。
“外公,你肩膀都淋湿了,快擦擦吧!”外公拿起一块干毛巾,一边擦衣服,一边问我:“丹丹,你淋湿了吗?”“没有哇!你那把大伞把我整个儿都包住了呢!”我说。
外公听了,开心地笑了起来。
就这样,每次我们从雨中回来,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一半湿的。
不知过了多少年,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
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
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和以前一样。
“丹丹,伞歪了。
”传来外公微微颤(chàn)抖的声音。
我抬起头,发现我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
我的心热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我正做着外公当年做过的事。
这仍然是把倾斜的伞。
回到家里,我接过外公递过来的毛巾,看见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浑浊(zhuó)的双眼泪光点点。
那是把倾斜的伞,是把充满了温情的伞,我会永远珍(zhēn)惜它,爱护它。
参考答案:
那把伞中包含着外公对“我”的疼爱,包含着“我”对外公的“关爱”,这种亲人间的浓浓的爱在那把伞下得到了传承,亲情温暖着彼此,所以说,那是把“倾斜的伞”,是把充满了“温情的伞”。
毽子里的铜钱
琦君
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
1.作者描写了童年的一件什么事?
2.文章除了刻画“我”和卖烤山薯的老人,对其他两个人物的刻画是什么描写?
原文:
每回闻到巷子里飘来烤山薯的香味,我就会想起几十年前家乡那位卖烤山薯的老人;想起他一双黑漆漆的手,和手心里两枚亮晶晶的铜钱。
那时,我大约十岁左右吧。
有一天,在院子里踢毽子,卖烤山薯的来了。
闻到那股子香喷喷的味道,好想吃啊!身边没有钱,却伸着脖子问:“老伯伯,几个铜板一个?”(那个时代,还用铜板呢,一枚银角子换三个铜板,一块银元换三百个铜板。
)老人一声不响,却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里一放说:“给你吃。
”我十分感激,就慢慢地剥开了皮,万分珍惜地吃起来。
隔壁的二婶走过来了,她挑了几个大的烤山薯,称一称正好要十个铜板。
二婶说:“算九个铜板吧,我手里只有九个。
”老人说:“不行啊,我要亏本啦。
”二婶说:“下回补你就是了。
”她就捧着山薯进去了。
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
他满脸的皱纹很深很深,很不快乐的样子。
我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只想代二婶给他那一个铜板,但是身边真的没有钱。
看看手里吃了一半的烤山薯,结结巴巴地说:“老伯伯,我也没给钱呢。
”
老人笑了,他说:“小孩子嘛,送给你吃的。
”
我越发觉得心里不安,忽然想起毽子里面有两个铜钱儿。
只是两个铜钱呀,怎么抵得过一个铜板呢?但我还是急急忙忙撕开毽子的包布,挖出两枚亮晶晶崭新的铜钱,递到老人手心里说:“老伯伯,给您。
”
他好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马上把铜钱放回我的口袋里,摸摸我的头说:“小姑娘,我怎么会拿你的钱呢?不过你的好心肠,我永远不会忘记的。
”他又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山薯给我说:“再给你一个。
”
我摇摇头不肯接。
他却把烤山薯塞进我的口袋里,向我笑着摆摆手,提着烘缸走了。
望着他微微驼着的背脊,我心里空落落的,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
铜钱在口袋里丁丁当当地响着,伸手一摸,它们在烤山薯旁边,也是热烘烘的。
我捏着撕破的毽子,回到书房里,把刚才的事告诉老师。
老师仔细地听着,面露微笑。
我问老师:“二婶是不是应当把欠老伯伯的一枚铜板再补给他呢?”
老师想了想说:“我想她会补给他的。
小君,我倒是很高兴你舍得把毽子里的两枚铜钱剥出来给他。
”
我说:“我那时心里很难过,觉得自己欠了他很多似的。
”
老师说:“不要难过,你有这份心就好了。
做小贩的,栉(zhì)风沐雨,都是非常辛苦的。
你长大以后,要格外懂得体谅他们。
”
老师慈和的声音,几十年来,时常响在我耳边。
卖烤山薯老人满脸的风霜、谦卑的笑容和佝偻(gōu lóu)的背影,也时常浮现在眼前。
他没有接受我的铜钱,却接纳了我的心意。
他给我白吃了两个热烘烘的烤山薯,使我永远感到温暖在心中。
参考答案:
1.本文写了卖烤山薯老人送给我一个小的烤山薯,这时,邻居二
婶买老人的山薯少给他一个铜钱,我把毽子拆了替二婶还老伯
伯山薯钱,老伯伯最终没有要我的铜钱,还又送我一个小的山
薯,我因为老伯伯接纳了我的心意,心里感到很温暖的事。
2.文章对其他两个人物的刻画是侧面描写。
二婶的奸滑、
贪便宜从反面衬托老人的善良、正直以及“我”的善
良;另一个人物——老师,则从正面评说事情中的主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