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CADG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合集下载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24.05.21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

标准(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22年工程建设规范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22〕21号),我部组织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修订了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见附件)。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有关单位和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电子邮箱:*****************。

2.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2号楼,邮政编码:100048。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4年6月21日。

附件: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2024年5月21日。

2006年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CADG杯”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

2006年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CADG杯”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

民热价 不提价 或少提价 以及 补贴等 措施 。 减少 调价对 其生
活 的影响。
< 办法> 实施后 , 将有利于建 立合理 的供热价 格体 系和调 价机 制, 实现供热的商品化 币化 . 货 对完成 十一五 节能 目 标具有重要意义 。
据 字媒体 目录体 系 育 资源 目录 体 系 学 习者 信息 模 数 教 型、 医疗资 源和服务 目录 体系 、 区域 协同 医疗平 台与社保 系
科 学技 术奖
近日,0 6 中国建筑设计研 究院 C DG杯 ” 2 0 年 A 华夏建设 科学技术奖评 审、 公示工作已经结束 。 经华 夏建设科学技术奖 励委 员会 审定 . 获奖项 目共 9 , 中一等 奖 1 , 5项 其 0项 二等奖
1 项 . 等奖 6 。 7 三 8项
题 中负责标准编制 的相关人员进行 了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
值得一提 的是 . 现代服 务业接 口技 术及其 符合性 测试 平台 的研 发 ” 题设置 了 面向领域应 用 示范的标 准规 范研 课 究 内容 围绕现代 服务业应 用示 范工程建 设对标 准化 的需 求. 选择对 工程有 重大影响并可在全 国范围 内推广 的重点 内 容 . 展企业 核心 元数 据 、 品元数 据 流服 务核 心元 数 开 产 物

联 合 建
其 中由北京市东城区人 民政府 北京市东城区信息 中心 北京数字政通科技有限公司承担 的 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 式 ”
获一等奖 ; 由建设部信息 中心 京建设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 北 司承担的 国家重点风景 名胜 区动态遥感监测项 目 荣获二等 奖; 建设综 合勘察研 究设计院 建设部信息 中心 、 国家基础地
“ 代服 务业 接 口技术 及其 符合 性测 试 平 台的研 发 ” 现 课题 启动 工作 会议 在 京举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0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公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0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公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0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08.07.30•【文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0号•【施行日期】2008.07.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部分失效•【主题分类】标准定额正文本篇法规中第1.0.3、3.0.2、3.0.3条已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021年第61号)自2022年1月1日起废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0号)现批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23-2008,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其中,第1.0.3、3.0.2、3.0.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八年七月三十日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 GB 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of seismic protection of buildingconstructions2008-07- 30 发布2008- 07 - 30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of seismic protection of buildingconstructionsGB 50223-2008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08年7月30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0号现批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23-2008,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解读新国标设计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解读新国标设计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柱打印:省纸版>>清晰版>>自定字体:大中小义>>我们都知道从2011年9月1日起,11G101系列平法正式发布实施,那新平法的编制原因是什么?新平法对我们造价员会有什么影响?我们将在新规范、新图集修订背景部分中向大家介绍。

了解背景后,我们将按照11G101-1的顺序,向大家依次讲解柱、剪力墙、梁、板的配筋构造。

旧结构规范的问题1.安全储备不高,耐久性不足,难以适应以人为本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结构整体稳固性和防倒塌性能应予以反映,防灾性亟待加强3.对真正影响安全的结构方案和内力分析重视不够,而截面配筋计算的内容比较繁琐4.构件抗震、复合抗力、裂缝控制、装备叠合、预应力结构抗震等设计方法有待完善5.各行业规范的协调趋同缓慢,统一的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规范有待形式6.只对规范负责而不对工程负责,快速设计急功近力,水平不高,质量存疑7.规范管理体制有待改进,垃圾专利及广告性标准对科技创新及规范应用的影响8.材料强度偏低,结构截面及自重偏大,配筋过多的局面亟待改变9.多轴应力的约束混凝土潜力开发、配箍形式及钢筋连接、锚固改进及应用滞后现在,我们首先学习新规范、图集修订背景。

我们都知道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2001年发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是02年发布的,规范从发布至今已经使用了近10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现规范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材料强度偏低,配筋偏大。

新技术应用滞后,像多轴应力约束混凝土、配箍形式、钢筋连接、机械锚固等新技术老规范没有体现。

很多设计方法也有待改善。

另一个方面,大家都知道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唐山地震后我们国家订立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但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0年的玉树地震,都超过了当地的设防烈度,造成了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

因此在地震过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专家,对建筑和基础设施的破坏情况进行研讨,并着手开始修订一系列规范。

12J201平屋面建筑构造

12J201平屋面建筑构造

平屋面建筑构造
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主编单位
中国五洲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实行日期二 0 一二年六月一日
批准文号建质 [2012]69 号 统一编号 GJBT-1198 图集号 12 J2 01
主编单位负责人伊~I ~
肩单位技术负责人有n l 机 4
技术审定人每材方知侈
F O
12J201 国家建筑标准设,
ω川
Z剧 D ZN。〈
平屋面建筑梅造
-
∞2
Z
N
Z〈
-
〈--J

。2
0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12J201
(替代 99J201-1 、 99 (03) J201 一 1
平屋面建筑掏造
批准部门: 组织编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中~计划生版社
关于批准《平屋面建筑构造》等 12 项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通知
建质 [2012] 69 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交委、规划委)及有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 兵团建设局,总后基建营房部工程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 0 一二年五月二日
"建质 [2012J69 号"文批准的 12 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号
图集号
12J003 12J201
图集号
12J304 12J609
图集号
12J814 11 7 1 12G614一 1 12SG620
些些些~W1 112SDX101-2 12S306
卷材、涂膜防水屋面立墙泛水…………………. A14

中国建筑设计公司排行案例

中国建筑设计公司排行案例

中国建筑设计排行一、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概况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建筑设计为主的现代科技服务型企业。

集团拥有60多年的历史,全资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公司旗下拥有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现代都市建筑设计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公司、现代工程建设咨询公司、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公司、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公司、美国威尔逊室内设计公司等10余家分子公司和专业机构。

连续10多年被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列入“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在2014年发布的ENR最新排名中,集团位列“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的第58位。

服务与理念传承建筑文化,以完美的创意和先进的建筑技术,将古典与现代、艺术与商业、舒适与功能、美感与科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秉持绿色设计价值观,赋予建筑独特的风格和超凡的魅力,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推动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作品:龙华天地(上海龙华旅游城开发有限公司)武汉科技新城现代服务中心区商业建筑:东方商厦九百城市广场(上海九百城市广场有限公司)上海港汇广场上海光大银行大厦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公司概况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院”,英文标识CADG)隶属于国资委所辖的大型骨干科技型中央企业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其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中央直属设计公司,后经原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原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合并组建的一家国有大型建筑设计企业。

中国院秉承优良传统,始终致力于推进国内勘察设计产业的革新发展,将成就客户、专业诚信、协作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为中国建筑的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提供最为专业的综合技术咨询服务,是国内建筑设计行业中影响力较大、技术能力较强、人才汇聚较多、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领军型设计企业。

在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院先后设计完成了北京火车站、中国美术馆、国家图书馆、北京国际饭店、外交部办公楼、首都博物馆、2008北京奥运会国家主体育场、国家网球中心、故宫保护、丝绸之路申遗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在中国各省和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各类建筑设计项目万余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批准《住宅建筑构造》等九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批准《住宅建筑构造》等九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批准《住宅建筑构造》等九项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1.01.07
•【文号】建质[2011]3号
•【施行日期】2011.03.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批准《住宅建筑构造》等九项国家建
筑标准设计的通知
(建质[2011]3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交委)及有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总后基建营房部工程局,国务院有关部门:
经审查,批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5个单位编制的《住宅建筑构造》等9项标准设计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

原《住宅建筑构造》(03J930-1)标准设计同时废止。

附件:《住宅建筑构造》等9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名称及编号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一一年一月七日附件:
《住宅建筑构造》等9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名称及编号表。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编辑讨论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6.1.2条(款)等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中文名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外文名Design code for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 所属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状态现行目录1 发布背景2 修订公告3 修订版本发布背景编辑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2005年3月30日以建标函[2005]84号“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会同相关单位对《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5(2000年版)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为:1 增加了术语一章;2 变更防接触电压和防跨步电压的措施;3 补充外部防雷装置采用不同金属物的要求;4 修改防侧击的规定;5 详细规定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选用电涌保护器的要求;6 简化了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计算公式, 并相应调整了预计雷击次数判定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的数值。

7.部分条款作了更具体的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本规范组织单位、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组织单位:中国机械工业勘察设计协会主编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参编单位: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委员会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主要起草人:林维勇、黄友根、焦兴学、陶战驹、王素英、杨少杰、宋平健、黄旭、张文才、徐辉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王厚余、丁杰、张力欣、方磊、欧清礼、尹君平、王云福、关象石、杨维林[2]修订公告编辑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由国家机械工业局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原规范中相应的条文同时废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分院、大中华国际实业(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李东彬、代伟明、魏琏、赵基达、陈永春

36
我国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分析和“十一五”规划预测研究
城市建设研究院
赵洪才、宋序彤、王磐岩、徐海云、许俊仪

37
填埋气体提纯制作车用压缩天然气技术
清华大学、深圳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王伟、吴学龙、万晓、高兴保、梁顺文

38
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工艺技术应用研究
青岛首创瑞海水务有限公司、青岛理工大学
丁曰堂、毕学军、武鹏崑、王振江、黄理辉

39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设计辅助系统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
刘伟杰、杨晓光、王宝辉、吴志周、刘玥

40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64
DN1500给水管道翻转法修复应用研究
上海自来水给水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杨文灿、陶伟元、蔡晓东、蔡燕飞、李田

65
二段往复式生活垃圾焚烧炉与高温余热锅炉技术与设备
杭州新世纪能源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锅炉集团有限公司、伟明集团有限公司
屠柏锐、王柯、项光明、卞俊、朱善银

66
射流间歇嚗气技术在氧化沟中的工艺应用研究
朱继武、朱德禹、王士林、魏国平、罗永权

30
建筑结构用索应用技术规程
(DG/TJ08-019-2005)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张其林、杨联萍、姚念亮、邱枕戈、黄明鑫

32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南大学、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沈阳建筑大学
刘军、王晴、田悦、陈彦文、李振国

58
室内环境现状调查和综合研究-全国住宅室内环境实测调查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湖南大学
刘燕辉、张国强、林建平、刘建龙、姚民光

59
节能建筑达标现场检查仪表
哈尔滨工业大学
方修睦、李延平、董重成、张道君、范洪波

60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建筑结构加固中的应用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
毛佳樑、叶贵勋、徐毅松、唐子来、严涧

70
轨道交通大型枢纽站设计新技术应用研究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轨道交通学科(专项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俞加康、陈海龙、孙巍、姚宪平、周建非

15
双圆盾构隧道工程综合技术研究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轨道交通杨浦线发展有限公司
沈秀芳、周文波、缪海祥、杨志豪、俞加康、袁金荣、杨国祥、顾春华、吴惠明、黄海滨

16
大型液压爬架在超高层钢结构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承包二部、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北京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
沈世杰、刘雨生、雷宜泰、钟啟承、王乃震

41
工程钢筋专业化加工配送技术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廊坊凯博建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济南博远物流发展有限公司
张会军、王平、张东斌、张学军、王明寿

42
地基抗震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所
王溥、夏春红、邓咏梅、王步、施钟毅

61
超性能硅酮结构密封胶
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王洪敏、李和昌、缪明松、张冠琦、曾蓉

62
新型燃气调压及安全装置
北京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
张玫、陈文柳、田庄、闫皓、裴蕾

63
城市道路冬季除雪系统研究
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院
吴文伟、舒广仁、刘竞、张海兵、齐志强

王静霞、刘燕辉、涂英时、林建平、赵文凯、叶耀先、王玮华、焦燕、李桂文、张播、聂梅生、张国强、赵天宇、业祖润、胡纹

10
《国家重大遗址总体保护规划纲要》(第一批)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
陈同滨、王力军、付晶、赵云、刘剑、冯铁宏、李琛、钟彦华、吴东、蔡超、于文洪

1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52
水泥聚苯模壳构式混凝土墙体建筑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加拿大卡西亚国际(进出口)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
王翠坤、刘军进、肖从真、李明顺、吴廉仲

53
基于振动测量的复杂结构损伤检测技术
沈阳建筑大学
姜绍飞、张春丽、杨晓楠、兰国海、易南概

54
子牙河自锚悬索桥施工工艺研究
天津第三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附件:
2006年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CADG杯”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
获奖项目名单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获奖
等级
1
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北京市东城区信息中心、北京数字政通科技有限公司
陈平、姚维、倪东、高萍、王佩立、赵北亭、冯熙、李荣庆、卢英方、孙福国、田建军、高琦、高建武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科技与设计管理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土木系
毛志兵、杨富春、崔惠钦、陈岱林、王静、张建平、欧亚明、孙红、李红卫、王铁成、虢明跃、邓明胜、肖序文、朱华强

7
上海住宅建筑节能技术集成及应用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节能办公室
王宝海、陆善后、刘明明、李娟娟、李德荣、王勤芬、王吉霖、俞力航、范宏武、邢大庆、张晓亮、卜震、沈定两、张立新、颜宜彪
城市建设研究院
王全勇、沈军、张勇、张开海、刘辉

67
四川省“十一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2006~2010年)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
周克钊、李永红、熊易华、刘丽茹、李彦春

68
垃圾废水生物脱氮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华南理工大学
周少奇、杨志泉、范家明、周吉林

69
上海市中心城开发强度分区研究
王文艳、王冬松、徐志胜、李耀庄、李小乙

33
重编《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北京建工集团总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总公司
刘小军、王建明、周与诚、原祖荫、林寿

34
多高层建筑被动控制及其优化设计的应用研究
广州大学
周福霖、冼巧玲、黄熙明、谢军龙、黄襄云

35
大中华国际交易广场四柱支承超大跨度多层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

8
深圳河湾流域污水系统布局规划研究
深圳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清华大学
黄鹄、陈吉宁、王玉国、贾海峰、刘天亮、陈宜言、曾思育、张一成、刘雪华、何强、邹安平、周律、张武强、刘义刚、王国宪

9
居住区及其环境的规划设计研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重庆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湖南大学、黑龙江省房地产协会、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
冯跃、杨玉苹、任海波、游大江、王鑫、年洪喜、胡鸿志、齐明、谢蜻、郭笑冰

17
小城镇及相关区域规划设计导则与标准研究
沈阳建筑大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张福昌、张军、刘仁根、周静海、杜白操、王宝刚、李宏男、汤铭潭、冯国会、冯长春

18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周锡元、姚德康、闫维明、汪梦甫、叶献国、马东辉、李惠、龚士弘、常兆中、高晓安、曾德民、韩淼、找宏宇、杨润林、彭凌云

4
中国民居研究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
孙大章

5
多幢塔楼作用下大底盘框架厚筏基础结构分析与设计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宫剑飞、黄熙龄、滕延京、邱道怀、袁勋

6
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

49
静压桩沉桩阻力计算模拟及其承载力预测
青岛理工大学
张明义、时伟、章伟、路世豹、周益众

50
深圳会展中心钢结构工程安装技术
广东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
陈友明、王恒、张志广、黄伟江、吴睿力

51
上海市地铁一、二号线地下空间开发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魏子新、宋博、王如路、詹龙喜、李勤奋

陈国兴、杨伟林、刘雪珠、王志华、李方明

43
高强混凝土耐高温性能与评价方法
东南大学
钱春香、李敏、游有鲲、王衍、郭宏定

44
海洋生态混凝土工程建造技术
沈阳建筑大学
唐明、陈宁、牛晚扬、王博、刘运学

45
超高层建筑大悬挑转换厚板施工技术研究
南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易兴中、张喜、李光、仲跻蜂、周继业

46
建筑工程裂缝机理与防治的研究
25
XYR18型全液压履带式旋挖钻机
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山东鑫国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建研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郭传新、顾美珍、沈峰、张立新、王庆军、王欣丽、杨文军、蒋顺东、方向阳、秦燕

26
现有建筑鉴定加固和改造基本技术研究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戴国莹、沙安、薛彦涛、毋剑平、乔培章、唐曹明、葛学礼、尹保江

23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动态遥感监测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